Ⅰ 中秋月饼的调查报告,急
中秋节月饼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缘起: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月饼作为传统的中秋节食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现代人是否还沿袭着中秋吃月饼的习惯呢?他们还喜欢吃月饼吗?近年来月饼除了在品质、口味等方面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洋月饼、主题月饼,并且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洋月饼在市场上能战胜传统月饼吗?为此,上海库思运用旗下第一调查网在2006年9月份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在线调研。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居民。参与调查对象年龄段为:12-70岁,其中超过七成的人均为大专、本科的文化程度,总体来看文化程度比较高。有效样本13012个。
中秋节吃月饼习惯没变
调查显示,66.9%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吃月饼,74.5%的被访者表示今年中秋节肯定会购买月饼。说明大部分民众没有改变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月饼依然是中秋节最受欢迎的食品。
从购买目的上看,48%的被访者表示是为家人购买月饼,22.9%的被访者表示购买月饼的目的是用来送礼,29.1%的被访者表示购买月饼是自己吃。可以反映出在人们的心里中秋和月饼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月饼传递了一种人们期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
调查显示,人们购买何种包装的月饼是与购买月饼的目的相关的。43.6%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最常购买的月饼的包装形式是普通包装,他们购买月饼的目的是送给家人,一般不需要特别精致的包装。分别由32.6%和13.5%的受访者表示会选者精致包装或礼品装的月饼,他们购买月饼的目的主要是送礼。10.3%的受访者表示最常购买散装月饼,主要是自己吃。
挑月饼最看重口味
通过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购月饼是最关注的前三个因素分别是月饼的口味、质量、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价位不再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因素。50-100元的月饼是消费者最常购买的月饼的价位;但是,购买月饼的价位也与购买月饼的目的相关,如果是用来送礼,大部分的消费者一般会选择100元以上的月饼,而购买30元以下月饼的被访者主要是买给自己吃。消费者普遍认为现在市场上月饼价格虚高。
从购买月饼的渠道来看,消费者一般会在选择在大型超市或者商场购买月饼,63.1%的受访者表示最常在超市购买月饼,其次是便利店和商场,分别占18.9%和13.8%。反映大型超市或商场在商品质量方面比较令消费者放心。
月亮还是家乡的“圆”,月饼还是家乡的“甜”
调查显示,64.3%的被访者表示会选购本地品牌的月饼,33.6%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外地品牌的月饼,只有2.1%的被访者表示会购买洋品牌的月饼。说明绝大多数的被访者还是偏爱我国传统的月饼。这也与洋月饼进入中国市场时间相对较短相关,大部分消费者对洋月饼还比较陌生,除了星巴克、迪士尼、哈根达斯三个洋品牌有一部分被访者认识外,其他洋月饼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
在传统月饼方面,中式、苏式、广式月饼是被访者最为喜欢的月饼,43.6%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最常购买中式月饼,33.1%的被访者表示最常购买广式月饼,14.3%的被访者表示最常购买苏式月饼。对于月饼口味的选择,蛋黄陷、果馅、豆沙馅月饼是被访者最喜欢的口味。一些巧克力、冰激凌陷的月饼以其独特口味的月饼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洋月饼能战胜中国月饼吗?
通过调查显示,8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短期内,洋月饼在市场是无法战胜传统月饼的。首先,毕竟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国外品牌的月饼可能迎合年轻人的新鲜感,但一盒月饼毕竟含纳了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这是洋月饼不能替代的。其次,国外品牌价格方面比较传统品牌高出很多,虽然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在短时期内洋月饼的价格还不是广大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第三,洋月饼由于在月饼行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及食品的性价比的因素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老百姓的新宠。第四,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的控制力度加强,国产月饼在质量和口味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15.4%的被访者表示有洋月饼有可能战胜传统月饼。他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喜爱新鲜的食物。洋月饼将目标市场细分为针对年轻人,做出流行的新潮的月饼,可以抢占一部分市场。其次,洋月饼在销售上较传统月饼厂商更加创新,这些洋品牌并未像国内许多老字号一样投入过大的宣传力度,往往都采取低调态度。星巴克的月饼主要针对经常到星巴克消费的人群,他们的品牌足以使这些消费者关注他们的产品。第三,洋月饼的独特性和销售过程中的优质服务。
仅有4.3%的被访者认为洋月饼肯定能战胜中国传统月饼。他们认为,月饼本身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奢侈品,进入门槛低,品牌众多,洋月饼有其品牌优势,加之他们赋予月饼的特殊意义更能吸引消费者。在面对同样高价位的月饼产品。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洋月饼。其次,洋月饼”因为质料和色香味都与传统的中国月饼不同,会受到一些“新潮”年轻人的欢迎,因为购买洋月饼代表了时尚和档次。第三,外资公司实力雄厚,营销手段先进,加上原有的品牌优势,很有可能压倒国产品牌。
,,还有什么问题吗
Ⅱ 预计今年中秋节月饼销售量如何
估计今年中秋节月饼依旧会很好,中国人对中秋节还是很看重的,如同过年送果子一般,亲戚间的走动拜访都免不了带这样的礼品
Ⅲ 关于2010月饼的调查问卷
B B B (AEFGHK) A C (ADBG) D B B A D B C 15题:最主要的口感要好,其次价格要合理,包装回可以不必太花哨,答 16题:虽然送礼时需要精美的包装但是要适可而止,太过包装反而不好。现在人们对于食品品质的要求高了,只要把味道和外形做好,包装可以简单些。
Ⅳ 中秋节月饼销量惊人,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月饼最早的时候是用来祭奉的祭品,不过后来的人逐渐将它演变成赏月和品尝月饼为中秋必备的项目。而且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的意思,在中秋节吃月饼也是寓意团圆美好,也反应了人们对团聚的美好愿望,所以慢慢的吃月饼也就变为了中秋的一种习俗。
不过随着现在人们对月饼市场的炒作,也让月饼的价格非常的惊人。本来他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糕点,但是却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很多人买它也只是为了送礼,早已经忘记了月饼它的寓意。所以这也导致现在很多的节日越来越没有节日的氛围,因为都已经被现代人过度的给商业化了,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纯粹的过节氛围和美好期待了。
Ⅳ 中秋节调查报告
现编的,能用就用。第一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第二段:瑞雪,昭示着春节的到来;雨水,倾诉着清明的到来;满月,漫画着中秋的到来。抬头看看躲在云后的月亮,似有似无,不禁想起“嫦娥奔月”这个传说,在我们心中一遍又一遍的描绘着。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在我心里,它就是家幸福的标志。每年的这天还没到来之前,我就开始祈祷,盼望着它能够早日到来。不是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一天的意义吧!第三段:今年的中秋,星星都懒得出来,月亮在空中优哉的画着弧线,自我陶醉在这被粉刷过的夜空里,显得那样唯美。遥相当年,有多少文人学士不在这一天有感而发着自己的孤独与悲愤。最后一段:中秋的脚步准时的与我们交汇,握住中秋的手,让我们一起度过这幸福的节日吧!
Ⅵ 求一篇中秋节的调查报告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Ⅶ 关于中秋月饼的市场消费状况调查
——月饼市场消费状况网上调查报告
每逢中秋佳节,看望尊长、走亲访友,在馈赠礼品时总会少不了一盒月饼。近些年来,月饼市场迅猛发展,不同档次、不同口味的月饼活跃在市场上,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最近几年,月饼市场相继出现了一些引发社会各方面议论纷纷的现象。陈馅月饼事件几乎毁灭了国人对中秋月饼的美好印象,豪华过度的月饼包装造成大量城市垃圾和资源浪费,天价月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月饼中搭售红酒、手表的价值超过月饼,甚至有媒体披露在月饼中暗藏公寓、轿车钥匙,都让公众看到了中秋节日气氛中不和谐的一面。
7月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公告规定:经营者应当对生产销售的月饼进行合理包装,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经营者生产销售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包装、销售。随着这一规定的出台,月饼市场将进一步走向规范。
为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对月饼市场的整顿工作,反映广大消费者对月饼市场的意见,中国消费者协会和搜狐财经频道于8月1日-8月22日共同举办“月饼市场消费状况网上调查”活动,得到了2464位网民的积极响应,部分网民还积极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八成以上网民认为月饼依然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
当问及网民“中秋佳节之际,您认为月饼作为节日的象征,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有必要”的比例为81.2%;回答“无所谓”的比例为13.8%;回答“没有”的比例为5.1%。
可见,绝大多数网民认为中秋节吃月饼作为传统,有存在的必要。网友8月5日和16日的留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月饼代表一种文化,应该保持其传统特色……”“……中秋月饼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
二、近七成网民不用自己花钱买月饼
当问及网民去年中秋节吃的月饼的主要来源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单位发的”的比例最高,为39.7%;其次为“自己买的”,比例为30.1%。
可见,大多数网民吃的月饼自己不用花钱。这说明,月饼在中秋节作为礼品用于馈赠的成分很高。
三、月饼诸问题中价格虚高和过度包装最为突出
当问及网民“您认为月饼市场下列哪些问题比较突出?”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价格虚高”的比例最高,为27.0%;回答“过度包装”的比例其次,为23.8%。
可见,网民对月饼价格虚高和过度包装问题最为反感。
四、“不符合现代健康饮食标准”、“口感差”是当前月饼质量欠佳的最主要原因
当问及网民“您对月饼质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不符合现代健康饮食标准”的比例最高,为39.8%;回答“口感差”的比例其次,为31.1%。
可见,网民对作为传统食品的月饼有较高的质量要求,月饼在品种、口味方面还须有大的改进,以适应现代人对于健康饮食的要求。
五、超过1/3的网民认为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
当问及网民“您怎样看待月饼过度包装”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资源浪费”的比例最高,为35.5%;其次为“增加了消费成本”,比例为31.0%。
可见,网民认同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认为过度包装增加了消费成本,是造成月饼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
六、对于规范月饼市场,36.1%的网民建议“大力宣传节约资源,倡导理性生产和消费”
当问及网民“您对规范月饼市场的建议”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大力宣传节约资源,倡导理性生产和消费”的比例最高,为36.1%;其次是“严厉查处陈馅月饼经营行为”,比例为24.2%。
可见,多数网民对于规范月饼市场的建议是应在节约资源方面采取措施,同时对提高月饼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呼声也非常强烈。
七、结论和建议
1、增加品种,改善口味,满足消费者需要
调查显示,部分网民反映月饼质量欠佳,主要表现在品种和口味上。为此,建议厂家开展市场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更多品种和口味的月饼,满足消费者需要。
2、倡导合理、适度包装,反对过度包装
调查显示,多数网民认为中秋节很有必要存在,月饼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应该继续保持。调查还显示,多数网民吃的月饼不用自己花钱,主要接受来自单位、客户或亲友的礼品馈赠。为此,建议厂家在礼品月饼包装上应有所讲究,做到合理、适度,但不应过度包装。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树立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理性生产和消费。
3、出台相关措施和标准,治理和限制过度包装
调查显示,不少网民反映过度包装在月饼市场存在的诸问题中比较突出,认为过度包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成本,要求进一步规范月饼市场。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措施和标准,依法治理和限制过度包装。
4、规范月饼生产和销售,让月饼价格更贴近消费者
调查显示,网民对月饼价格虚高问题反映最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过度包装和搭售贵重商品是造成价格虚高甚至天价月饼的重要原因。建议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企业自律,顺应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潮流,主动抵御和反对不理性的奢华之风。建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严厉制止月饼价格虚高现象,让月饼价格更贴近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