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故宫文化产品市场调查

故宫文化产品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03 21:49:40

❶ 写故宫世界遗产的作文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概
况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故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
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珍稀文物的宝库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❷ 故宫无实名制邀请函被炒到1200元,这是五一疯狂吗

令人期待的“五一”假期将至,一场报复性出游蓄势待发。不仅机票、酒店价格迎来了报复性上涨,而且著名景区的门票也早已售罄。而故宫更是一票难求, 2021年4月27日,故宫无实名制邀请函被炒到1200元,这一新闻迅速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一些网友认为会花1200购买故宫无实名制邀请函,这种行为十分荒唐,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故宫是五一值得去的景点,花1200购买故宫无实名制邀请函是值得的。这算是五一疯狂吗?其实这种行为我也可以理解。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迎来了近几年的出行小高峰,大家都想趁着有时间的时候去外面走一走,所以才会发生这些五一疯狂的行为。

❸ 有哪些书籍可以让我了解一下故宫的文化内涵

去年有一部文化纪录片深获好评,随后改编而成的电影也颇受追捧,那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当然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纪录片和电影首次展示了神秘而又尊贵的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收藏状态和漫长的修复过程。而我在观影后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则是,“文物的价值不在修复,而在传承”,可以说,这是文物修复的出发点,更是故宫文化的真谛。

事实上,祝勇自己也认为,故宫是他毕生的写作资源,除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故宫的书画、故宫的建筑以致故宫的各个角落,他甚至还与故宫自问自答。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带我们回顾故宫内外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深刻的时代文化背景。在他笔下,故宫之于中国,是皇城的故宫,历史的故宫,也是文化的故宫。当然,还有很多故宫学专家的书籍也很有趣,如大家小书系列的《从紫禁城到故宫》等。

❹ 急求北京故宫论文

北京故宫可持续旅游调查研究

摘要:可持续旅游已成为旅游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以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等)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更是众多国际学者研究的重点。奉文以北京故宫的旅游服务调查为切入点,从旅游服务的角度分析了游客对景点服务的态度和需求,同时也探讨了服务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工具—— 服务质量。同时对故宫的旅游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目的是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来达到故宫的可持续旅游。
关键词:遗产;可持续旅游;服务质量;容量;过度拥挤

l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回顾
尽管2O世纪9O年代,中国民众已经开始出现了自费旅游现象,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众旅游应该起始于1999年开始的“十一”黄金周7天长假。此后,中国政府又将7天长假扩展到“五一”和春节,构成了中国民众1年内3个黄金周假期。但是,作为大众旅游的必然结果,很多世界遗产旅游地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严重问题:游客的过度拥挤。中国现在有31个世界文化遗产地,与德国并列世界第三。北京故宫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古代皇宫之一,则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地中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它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每年平均人数达到700万,平均每天就有2万人前来观光。特别是在第一个黄金周期问,最大的Et接待量甚至达到12.8万人。
如此庞大的游客群体,使得遗产旅游地的承载能力日益成为旅游地管理的重要问题。谢尔贝(Shelby)和赫伯列恩(Heberlein,1984) 把旅游地的容量分为4种指标:生态容量(生态系统参数),物理容量(空间参数),设施容量(发展参数),以及社会容量(体验)。作为遗产旅游地的一个服务管理机构,必须要考虑游客体验(社会容量)、空间限制(物理容量)、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设施容量)、对环境的保护(生态容量)相互之间的综合包容度。只有确定了这些容量,才能合理分配资源(人力和物力)去满足游客需要。
根据鲥尔贝(Shelby)和赫伯列恩(Heberlein)的容量定义,将过度拥挤现象解释为:当游客人数超过旅游地的生态、物理、设施和社会容量时出现的超载现象。很显然,过度拥挤必然带来一些负效应。正如布莱默威尔(Bramwell,1998) ’指出的,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旅游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其他资源有着不利的影响,如旅游活动的消费者必须到旅游地进行实际的体验,这意味着旅游行为具有明显的冒犯性,消费者活动的结果可能会以不同方式损坏当地的环境。沙科利(Shackley,2001) 将游客对旅游胜地的影响大致分为了两个范畴:对旅游资源的物理性影响和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但对旅游物质资源没有物理性影响)。
总之,大众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影响:自然磨损,乱涂乱画,艺术品的丢失,由于污染对资源的损坏,事故的发生,如盗窃、拥挤造成的死亡,环境污染引起的不适和安全威胁。
2.精神影响:指游客心理感觉到的危险、恐吓,极少的欣赏全景的机会。
3.经济影响:遗产资源的损坏和丢失,这些是不可再生的,所得的收入弥补不了资源的损失。
4.服务质量影响:大众旅游对服务质量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是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会干扰服务传递的功能,如游客线路管理,员工也会由于游客过多感到无法适从而影响服务态度。间接影响则体现在,由于景区的损坏和被盗窃,使得游客不能欣赏完美的景色和艺术品,势必导致心理的不满现象。
近几年来,国际旅游研究的兴趣正从供应方— — 景点的管理,转向了需求方—— 游客体验。其中,具有代表的作品有:吉莫斯(Gyimothy)H 在2000年出版的“游客体验的质量:对欧洲周边地区旅游的案例研究”和卓梦得和友曼(Drummond&Yeoman)在2001年编辑的“遗产地旅游的质量问题”。这两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遗产地旅游的服务质量问题。他们都认为服务质量在游客体验方面作用非常重要,它已经成为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如卓梦得(Drummond)所强调的:“在21世纪,质量正被看作是与竞争力和旅游发展相关的一个主要因素”。
世界旅游组织给可持续旅游下的定义是:在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的需求的同时,保护并增加给后代旅游的机会。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同时保留文化遗产,保留其实质性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存支持系统。根据布莱默威尔(Bramwell,1998)的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维度包括环境,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政府职能方面。很显然,可持续旅游是必须全面考虑旅游需求的这些方面的。然而,很遗憾的是,国内对可持续旅游的理解大多数放在一种旅游产品的开发概念上,而不是认真地研究它的内在特征与本质。如同一般商品的需求具体体现为消费者效用的满足,而旅游需求的具体体现则反映在游客的体验过程与满意程度上。根据朗曼词典(LongmanDictionary,1994)的定义,体验是游客“亲身的情感性的接触、经历或度过的事情”。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遗产旅游地去寻找这种体验。沙科利(Shackley,2001)认为,这种体验包括:去旅游地的行程;景点的特色和氛围;景点员工和管理者的影响;真实性和游客服务;以及特殊活动及节日等等。
在我们本次对故宫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26.9%的游客游故宫是为了体验,其中:外国游客47.5%的人是为了追求体验,中国游客的比例则相对少一些,仅有l9%的人是为了追求体验。然而,即使游客没有在调查中清晰地表达出这种体验的意愿,但实际上他们仍然在无意识地体验着旅游的内容。
对旅游体验的追求反映了旅游消费者的日趋成熟,这也导致了旅游供给方的供给方式的转变。如吉莫斯和琼斯(Gyimothy,Johns,2001)E6]指出,“旅游热点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就是旅游正在从销售物质产品开始向提供旅游体验的转换。遗产旅游内容不再被看作静态产品(如历史建筑和老式的博物馆),它必须是活生生的体验,因此,质量概念已从展品转移到供展方,游客的体验将来自高科技设备或训练有素的前台员工。”由此可见,服务质量在旅游体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德华森、托马森和伍特维特(Edvardsson, Ovretveit,1994) 对服务质量的解释是:质量是顾客、员工和所有者的期望和需要的实现。好的服务质量是指顾客、员工和所有者三者都能够达到满意。
如果从游客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期望是根据他们的需要、他们以前对此服务的体验以及这一服务在市场的声誉而形成的。正如泽萨默尔、帕拉瑟门(Zeithamal,Parasuraman) 和贝瑞(Berry,1990) 指出,顾客对某一服务的满意度可以通过比较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值和其具体感受到的服务来定义,它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❺ 主题公园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摘要〕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一直是困扰旅游地发展的重大难题。国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对产品本身的分析,对决定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讨,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本文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两方面深入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揭示“生命周期”这一旅游地“癌症”的病理,供专家对症施药。
〔关键词〕旅游区生命周期;形成机制;旅游规划

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一直是困扰旅游地发展的重大难题。九十年代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又如秋风扫落叶般飘零的主题公园让人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短暂,认识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对旅游开发的巨大威胁。
国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较迟,但与国外的研究水平相差不是太大,不过一般只停留在对产品本身的分析,对决定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讨,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本文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两方面深入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揭示“生命周期”这一旅游地“癌症”的病理,供专家对症施药。
应该说明的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是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为了使分析更加清晰、问题更为突出、更具典型性,这里从分析旅游区的生命周期入手。当然一般而言旅游区是旅游地的核心,旅游区的生命周期规律基本可以准确反映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规律。

一、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旅游地生命周期概念最早是由W.Christaller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但目前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R..W.Butler提出的。〔1〕
(一)R..W.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
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即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如图1所示。
1、探索期: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2、参与期: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政府和旅行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3、发展期: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口碑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
4、稳定期:游客增长率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广告无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会产生反感和不满意。
5、停滞期:在这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至。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6、衰落或复苏期:在衰落期,旅游地市场衰落,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随着旅游业的衰落,房地产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它设施取代,更多的旅游设施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这个阶段本地雇员和居民能以相当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宾馆可能变为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宅。最终,原来的旅游地可能变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
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进入复苏期,要进入复苏期,旅游地吸引力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但如果相邻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也如法炮制,这种效果就会降低。二是发挥未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重建市场。

游客量

停滞期 复苏期
接待容量饱和域 稳定期 衰退期

发展期

探索期 参与期
时间
图1 旅游地生命周期示意图
(二)其它学者的研究〔3〕
Gray R.Hovinen认为旅游地的位置、产品多样性和规划的有效性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也有重要的影响。Cooper和Jackson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也依赖于经营者的决策和旅游地的环境因素。Benedetto和Bojanic用对数函数建立游客人数模型证实政策和环境因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有明确的影响。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以保继刚教授研究较深,对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基本认可Butler的理论。国内学者杨森林则提出反对看法,认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缺乏有力的事实证据。

二、旅游区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水库理论
Butler的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从供方即旅游产品方面去分析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其它学者则从旅游地的区位、环境、政策以及规划和经营决策等方面分析了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整体而言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产生机制未进行深入的剖析。因为对旅游地而言,尽管环境、社会、经济、经营决策、规划等因素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质因素。随着政府、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可以得以缓和甚至解决。另一方面旅游地吸引力的下降、尤其是大幅度下降(如后文所介绍的锦绣中华等主题公园)也不是一种必然,世界级的旅游区不必说,如美国黄石公园、尼亚加拉大瀑布,埃及金字塔,国内的长城、故宫、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很难想象它们的吸引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显著的下降,国际旅游一百多年的历史和国内旅游二十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一些区域性的旅游区也是如此,如上海城隍庙、绍兴鲁迅故居等,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引力显著下降。
笔者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由旅游地本身及其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形成的。更明确地说是由旅游产品和市场变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旅游产品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品吸引力的强弱变化。而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的镜子,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变化最终以其市场变化体现出来,所以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应该从旅游市场入手进行分析。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生产消费不可分割性等特点形成旅游市场具有与有形产品市场完全不同的特点。为此提出“水库理论”,即将旅游客源市场类比为一个动态的水库,以此解构旅游区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
(一) 基本概念:
旅游区市场与水库的概念对应:
1、水库——某旅游区的旅游市场。水库是一个动态的水库,对应动态的市场。
2、水库原始水容量——原始市场规模,即旅游区正式对外开放时的潜在市场规模。原始市场规模的大小是由旅游产品吸引力、商圈内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竞争者的市场分割、旅游区价格门槛等因素决定的。
3、上游水流——客源市场增速,即单位时间内由于人口发展与更替、经济发展、重游者、品牌形象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客源市场规模的变化量。
4、出水量——游客接待量,即单位时间内旅游区的游客接待量。旅游区游客接待量是由旅游区的原始市场规模决定的,但受旅游区的价格、促销力度、市场距离影响也非常明显。
5、剩余水库容量——剩余市场规模,即衰退期,当游客量下降到维持旅游区经营的门槛游客量时的客源市场规模。它是由旅游区的门槛游客量决定的,而门槛游客量又是由旅游区的经营成本、旅游区人均消费额(主要是门票价格等)决定的。

表1 旅游区市场与水库的概念对应表
序号 水库理论概念 对应的旅游区市场概念 构成或影响因素
1 水库 某旅游区的旅游市场
2 水库原始水容量 原始市场规模 旅游产品吸引力、商圈内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竞争者的市场分割、价格
3 上游水流 客源市场增速 人口发展与更替、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者的增加、重游率、品牌形象的变化
4 出水量 游客接待量 原始市场规模、价格、广告等促销手段、市场距离
5 剩余水库容量 剩余市场规模 门槛游客量(即旅游区的经营成本、旅游区人均消费额)

进水口

出水口

图2 “水库理论”示意图

(二) “水库”的运行——旅游区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
1、探索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渗水,对水库的水量影响微不足道。对旅游区市场而言该旅游区还没有知名度,对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只有零散的游客光顾,旅游接待处于被动状态。
对于国内新开发的旅游区而言,探索期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因为这阶段政府和旅游开发商还没有介入旅游区的开发和经营管理,对投资的回报也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如果从规划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后面五个阶段。
2、参与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已有细小的水流流出,对水库的水量影响很小,水库水位仍在升高。对旅游市场而言该旅游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和旅游企业开始介入旅游区的经营管理,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
3、发展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已有完整的出水通道,出水量在不断增大,对水库原始水容量影响已很明显,且影响正在逐渐增大。对旅游市场而言该旅游区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游客接待量迅速增大。对旅游区而言,原有的自然面貌已经明显改变,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逐渐成型。在旅游经营方面,各项管理制度已逐渐形成,广告等促销手段已大量实施,旅游区效益不断提高。
4、稳定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出水量增加速度已逐渐下降,但出水量仍在增大,对水库原始水容量的影响已很明显,水库出水量超过上游水流,水库水位开始明显下降。对旅游市场而言,旅游区有很高的知名度,旅游市场发展势头开始减弱,原始市场规模降低,游客接待量超过客源市场增速,游客接待量仍在增长,同时客源市场增速也在提高。对旅游区而言,旅游设施已经完善,旅游产品已经成型。
5、停滞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出水量已达到最大,对水库原始水容量影响最大,水面面积缩小,水位继续大幅度下降,水库原始水容量已有明显的减少,但上游进水量有一定的增长。对旅游市场而言,旅游区达到很高的知名度,但旅游市场发展势头已到强弩之末,游客接待量明显超过客源市场增速,达到最大值。对旅游区而言,设施已显陈旧,服务质量下降,但旅游效益最高。一些国际级或其它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旅游区将长期停留在本期,而不会进入衰退期。
6、衰退期:该阶段相当于水库库存水量已消耗殆尽,水面面积最小、水位最低,出水量接近上游水流。对旅游市场而言,旅游区的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下降,原始市场规模几乎消耗殆尽。游客接待量逐渐下降到旅游区维持经营水平的门槛接待量,主要靠重游游客、经济发展和自然人口更替带来的新增群体。旅游区效益逐渐降低直至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接待设施大量空置。
复苏期:旅游区要进入复苏期,必须在产品吸引力方面有根本的改变。这就相当于形成一个新的水库,接入新的水源,可见这有多困难。

(三)旅游区生命周期与主要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利用生命周期理论更好地指导旅游规划,这里尽可能采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揭示旅游区生命周期与主要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旅游区生命周期 Tl=(V-Vn+Vc*Tl)/Vg (1)
由(1)式推导出:Tl=((V-Vn)/(Vg-Vc) (2)
Vg=(V-Vn)/Tl+Vc (3)
原始市场规模(水库原始水容量)V,剩余市场规模(剩余水库容量)Vn ,平均客源市场增速(上游水流)Vc,游客接待量(出水量)Vg ,旅游区生命周期Tl(为提高模型的规划指导价值,简化算式,在这里出水量Vg 取旅游区维持正常经营所要求的门槛游客量值)。
由(2)式可以看出:
1、旅游区生命周期与旅游区原始市场规模V正相关。而旅游区原始市场规模又受多项因素影响。
根据L.J.Crampon的引力模型:
Tij=G(PiAj/Dijb) (4)
Tij为旅游客源地I与旅游目的地j之间游客量的某种度量,在这里可以作为旅游区原始市场规模,Pi为旅游客源地i人口规模与财富的量度,Aj为旅游目的地j吸引力或旅游容量的某种度量,Dij旅游客源地I与旅游目的地j之间的距离, G与b为系数〔4〕。
由此可见旅游区生命周期与旅游客源地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强度正相关,与旅游客源地的距离负相关。
2、旅游区生命周期与(Vg-Vc)即客源市场增速与旅游区游客接待量之差呈负相关。即两者之差越小旅游区生命周期越长,当两者相等,则旅游区生命周期趋于无限长。

(四)案例分析
1、自然风光旅游区:以黄山为例
黄山对国人一点也不陌生,从笔者掌握的黄山近几年的接待情况看,与“水库理论”非常吻合。见表1
表1 黄山近几年旅游接待分析表 单位:万人次
年份项 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接待人次 78.9 84.73 107.8 100.15 119.09 117.29 134.42
增长率(%) 7.4 27.2 -7.1 18.9 -1。5 14.6
总增长率 70.4
平均增长率 9.3
(数据来源于黄山市黄山区旅游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已发展数十年的黄山仍处于旅游区的发展期末期和稳定期的初期,而且可以预见,黄山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速度将下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因为从1995年至2001年的平均增长率看,与国内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非常接近,从绝对值看,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国际级的旅游区,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可以基本肯定,黄山的年接待人次与客源市场增速相近,即(Vg-Vc)接近于零,一般而言黄山的生命周期不会进入衰落期,将永葆青春,除非人类的审美习惯发生根本改变。
2、人文旅游区
人文旅游区的生命周期也非常符合“水库理论”,其中以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现象最为明显,这里以深圳锦绣中华、杭州宋城为例来进行分析。
◆深圳锦绣中华
表2 锦绣中华1990-1995年游客量分析表 单位:万人次
年份项 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游客量 323.73 291.58 314.57 274.99 159.89 122.34
增长率(%) -9。9 7.9 -12。6 -41。9 -23.5 -62.2
(数据引自保继刚教授的论文《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5〕
据世界之窗的抽样调查,深圳华侨城的游客构成中,国内游客约占九成,其中以本省为主,本省以珠江三角洲为主。国内游客中广东占71.06%,湖南4.21%,湖北1.99%,北京1.91%,其它省市区20.83%。可见华侨城(含锦绣中华旅游区)的市场属区域性市场。〔6〕
由此可见,锦绣中华的商圈并不是很大,与黄山、故宫、长城等不可相提并论,由于强力促销,开业初期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年接待游客量大大超过市场的增长速度,原始市场规模被迅速消耗,所以年接待量迅速下降,所以锦绣中华的生命周期较短。但另一方面由于主题公园投入大,经营成本高(促销费用尤为突出),所以景区运营的门槛接待量较高,这又要求经营者必须强力促销,这是主题公园的主要矛盾,也是主题公园生命周期普遍不长的主要原因。当然,新景区的竞争和产品吸引力的降低也是锦绣中华生命周期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不是主题公园的宿命。美国本土的迪斯尼历数十年而不倒就说明主题公园并非都是短命的。关键是如何缓和其矛盾,即一方面尽量增强主题公园的吸引力、提高其知名度,同时又能尽可能降低投资、降低运营成本。迪斯尼尽管投资很大、运营成本也很高,但它的吸引力也非常强,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区,而且定期更新项目、保持持久的吸引力,使原始市场规模V足够大、客源市场增速与游客接待量非常接近,这样也能永葆青春。
◆杭州宋城
表3 杭州宋城1997-2003年旅游接待分析表 单位:万人次
年份项 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接待人次 167 131 156 149 152 148 113
增长率(%) -21.6 19.1 -4.5 2.0 -2.6 -23.6
(数据来源于杭州市旅委)
杭州宋城是杭州第一个大型主题公园,以宋文化为主题,1997年开业。从上表可见,除1998年特大自然灾害、2003年非典影响导致较大幅度的游客量下降,宋城并未象国内其它主题公园一样开业以后游客量迅速而持续下滑,而是基本保持在150万左右浮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宋城已被纳入西湖一日游旅游线,已成为杭州这个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组成部分,它的客源市场就是杭州旅游的客源市场,这就等于小水库接入了上游一个更大的水库,上游水流有了充分的保障。自然宋城的生命周期将主要由杭州的旅游生命周期所决定,随杭州的旅游市场而变化。这是把旅游区的生命周期产生机制归结于产品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而“水库理论”可以充分解释这一点。
当然这并不是说产品对旅游区生命周期没有影响,而是产品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在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另一个大型主题公园——杭州未来世界的接待情况就与国内其它主题公园相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产品方面。因为宋城是以宋文化为主题,杭州曾是南宋国都,在杭州建设以宋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吻合杭州的地方文脉,是对杭州地方文化的挖掘,能形成较强的个性。而杭州未来世界却是个四不象,既有大量西洋建筑,又有许多史前动物,还有各式现代娱乐,文不对题,与杭州文脉毫无关系,对游客吸引力远不如宋城。同属宋城集团公司开发的杭州乐园走的是与未来世界相同的路,经营情况也只能是与未来世界相近。

三、“水库理论”在旅游区规划中的运用
针对“水库理论”所揭示的旅游区生命周期形成机制,旅游区开发与规划应从几个方面入手,缓和旅游投资中存在的矛盾,延长旅游区的生命周期。
(一)科学选址
从(4)式可见,旅游区市场规模与市场距离呈负相关,而且与客源市场的人口、经济水平等呈正相关,同时其它旅游区的竞争也会分流客源,所以对于以资源为依托,以规模资金为主营造吸引力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应足够重视选址的重要性。主题公园尤其如此,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大型主题公园应尽可能选址在大城市附近或者在著名旅游目的地内。同时要求直接或间接竞争的旅游区要少。杭州乐园的重大失误就是选址失误。杭州乐园当初定位的市场是长三角市场,但是在长三角范围内与杭州乐园性质相近的旅游区已经有苏州乐园、上海锦江乐园等,显然上海、苏州及其以北的长三角市场已经被分割,杭州乐园最多只能抢占浙江省内市场,另一方面如果想依托杭州这一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则杭州乐园的选题明显错误,它的西洋文化和娱乐主题与杭州文脉关联度低,不能体现杭州的文化特质,而且杭州范围内旅游区数量已经很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杭州乐园的失败并非偶然。
(二)规模控制
在旅游规划中都非常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也要考虑市场的规模,以市场规模来决定旅游区的投资规模,并要求两者互动。大型主题公园失败多、成功少,短命多、长命少,就因为只考虑旅游区吸引力的营造,忽视规模控制。诚然,投资规模与旅游区的吸引力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旅游区投资越大,运营成本越高,维持经营要求的最低游客量也相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距离衰减原理,要拉动远距离市场难度很大,即主题公园等以规模资金营造吸引力的旅游区必须充分考虑吸引力半径、考虑客源市场的规模,在增强吸引力与降低投资规模两方面寻求最佳均衡点,提高投资资金的边际效用,求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三)强调吸引力:
从式(2)、(4)可知,旅游区吸引力是影响旅游区市场规模的核心因素。如何提高旅游区吸引力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主题恰当、特色强烈、内容丰富
主题决定了旅游区的方向,所以在主题选择上应强调主题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足够的开发空间,而且这种文化对游客有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题应尽可能与地方文脉有很强的关联度。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这一点已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特色是重要的,但如何营造特色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主题的选择新颖,一个是手法创新。两者必取其一。表现手法老套、陈旧是目前规划界最严重的问题。
丰富的内容自然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也已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关键是丰富的内容要与主题相吻合,内容丰富但又非常杂乱的旅游区是没有吸引力的。
2、对文化的揭示要深刻
人造旅游区的开发说到底是对文化的开发,那么对文化的揭示深度直接影响旅游区吸引力的强度和吸引力的衰减速度。这也是应该引起规划人足够重视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是旅游规划界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不仅将严重威胁旅游区的生存,同时也是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市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新的旅游区开业往往投入大量广告进行强力促销、迅速炒热市场,这是旅游区营销普遍采用的策略。所以旅游区开业初期往往车水马龙、顾客盈门,但随时间的推移迅速衰落,呈现大起大落、暴饮暴食的现象,国内主题公园大抵如此。学术界往往把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于主题公园产品吸引力的迅速衰弱。当然产品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缺乏对市场的可持续开发意识是其根本的原因。量入为出,控制促销,但又能充分拉动市场、炒热市场,保证旅游区的正常运营和较高的投资回报,这才是理性、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
(五)提高二次消费,提高人均消费额
丰富旅游区内容,提高餐饮、购物、娱乐等主动消费的比重,降低门票等被动消费的比重,科学合理提高人均消费额是旅游区规划和经营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也是市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但提高主动消费比重不能靠提高物价,而是靠增强其消费的吸引力,高物价是以牺牲旅游区的品牌形象为代价的,绝非长久之计。
(六)提高重游率
这一点早已为业界所重视,但是除了常规手法外,针对近距离市场主推休闲度假产品,针对远距离市场主推观光产品应该成为旅游区规划的一项重要技术。
(七)科学定价
市场规模与当地经济水平正相关,但经济水平又与旅游区的门票价格负相关。所以旅游区门票定价要科学、慎重。理论上最佳选择是开业初期采用高价策略,进入稳定期后适当降价。但是降价对旅游区的品牌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旅游区游客量迅速下降,对停滞期、衰落期的旅游区有火上加油的作用,要非常慎重。

四、结语
由于国内旅游统计制度不够完善,而且有些数据还是企业的机密,各旅游区的相关资料收集难度很大,所以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不是特别充分,有些数据甚至颇为陈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窥探旅游区生命周期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缺乏,旅游区生命周期与各影响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也还非常粗糙,需要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此文仅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1998,(85):41-50。
〔2〕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1998,(85):41-50。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1998,(85):41-50。
〔4〕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1(4):133-136。
〔5〕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1998,(85):41-50。
〔6〕保继刚,深圳市主题公园的发展、客源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建筑师,1996a,(70)。

❻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对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国人应该要用一种衡量的态度去对待。

所谓传统文化,无疑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但是并非传承久了的东西就适合发展如此迅速的现代,作为现代人既要传承它也要发扬它,却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去糟粕:

  1.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近代却陷入了深深的文化危机,在寻求解决民族危机的同时,人们也从文化上寻找和选择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精神。中国虽然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着辉煌的历法制度与科学著作,但是我们没有传统而且系统的科学精神,这一些发明都是在生产生活中为了适应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带有被动性和宗教性。究其原因,中国传统中关心的是人伦和社会,而不是自然界,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也只是局限在为了更好地维护帝王的统治,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平稳

取精华:

  1. 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2. 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

❼ 写一篇有关文化入侵的作文,根据故宫里的星巴克为题材,写一篇800字论文,要求论述文化入侵的利弊。

故宫是中国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它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并且拥有大量珍贵的中国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故宫象征着中国的古代历史和古代的文化。而在这样的一个建筑中却悄悄地开设了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这一个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这是外国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入侵,并呼吁“把星巴克赶出故宫!”。先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之所以有人会去设立这样一家咖啡店肯定是存在这方面的市场。而作为设立这个行为,我觉得只要没有对故宫这个历史文化的宝库产生实在的破坏,其行为最多就像普通的旅游商店一样无可厚非。
而对于由这个事件所引发的外来文化入侵的大讨论,有人说外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导致了国人不知道重阳节、乞巧节;外来的KFC、麦当劳、必胜客冲淡人们对传统食物的渴望,而国外的好莱坞使得中国的戏曲无人问津。于是有人认为所有外来文化都是阴谋,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而事实是这样的吗?西方人所带来的一切全是阴谋吗?就先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国。现今国家的体制不就是源于西方的马克思吗?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巨大进步的科技又有多少不是来自西方呢?所以这“一刀切”的论断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承认西方文化为中国带来的好处绝不只一点,甚至在危机的时刻还帮了中国一把。
纵观历史我们就知道中国的文化也曾经推动过世界,中国的指南针、造船术、活字印刷、造纸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这可见中国文化的辉煌,再看中华文明最为繁荣的唐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思想与文化,并且向外也输送了许多中国特色的文明。
可见,当时之所以繁盛是因为中国对外界的兼收并容。之所谓海纳百出,有容乃大,也可以得知只有开放胸怀才能够国家强盛。当然闭守不前的危害也可以从“近代史”找到。
但是我们在抱有博大胸怀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外来文化确确实实对国内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比外来工业产品与传统手工商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工业产品在生产线上快速流动,只需一天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成千上外,而手工艺品即使让速度最快的工匠来打制,一个星期也造不出多少。比方说前一段时间的“茶壶事件”中贴标签的行为,充分的反应了手工生产的不足和供需矛盾。对于其它方面可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比如传统戏曲所含有的精彩程度能比得上运用了各种特效的电影吗?
我认为在传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去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而我认为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们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所以要想传统文化走出去,就一定不能让传统封闭,一定要让传统与现代结合。
再反思“节日现象”,确实一下子有许多的节日进入了中国。像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都大把涌入了中国市场,而且很多时候都学得不像,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这哪有什么感恩节、圣诞节?!这已经变成了火鸡节、甜点节、礼品节。很多时候都包含了强大的“商业主义”精神。再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农历新年,虽说是法定假日,又如何呢?!不都到最后只剩下的是粽子节、汤圆节、月饼节、大餐节。这还有什么味道?五味令人口爽!最后可能只是为了节日而节日,谁又知道去团圆?谁又知道去赏月?那一轮明月所带来的宁静已被城市中的烟云所遮蔽,而团聚在一起的温暖已被那“口爽”的食物所埋葬。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人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有调查表明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然后呢?大家累了已经没有多少精力了,所以对于商业思想入侵说,我认为那只是“文化衰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强”,需要我们自己“勇敢”地“站出来”,“批判”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而不去铺天盖地找别人的理由,挑别人的毛病。中国该怎么发展?中国该往何处去?绝对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中国人自己。而自强那也一定就是唯一的出路。

阅读全文

与故宫文化产品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归属 浏览:539
电子商务基础习题 浏览:207
酒店餐饮宴会营销方案 浏览:917
2016春节房地产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69
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 浏览:850
办公场所消防培训方案 浏览:435
小学教师安全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547
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803
电子商务网上学习 浏览:875
电子商务小知识 浏览:156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内容 浏览:599
乡镇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方案 浏览:295
手机店面促销活动 浏览:412
生鲜产品超市的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454
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778
招财的电子商务商行店名 浏览:462
辩论社策划方案 浏览:659
中专市场营销单招想换专业 浏览:749
山东市场营销考试题及答案 浏览:390
绵阳电子商务培训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