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找份物业管理的行业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报告页码】 459页 【图表数量】 58个
【印刷版价】 6300元 【电子版价】 6800元 【两版合价】 7300元
【英文版价】 12000元 【英文电子】 13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内容简介
目前全国实行物业管理的房屋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已接近50%,北京等较发达城市的覆盖率达70%,深圳、上海已达90%以上。以上3座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创造的产值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3万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可见,物业管理在我国发展快速,市场广阔,潜力无穷。
然而物业管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的困难和压力,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行业公信受到质疑;相关主体矛盾频发;有关制度尚待落实;市场机制有待完善;执法困境没有解决;行业风险日益加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和WTO环境下,国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纷纷进入国内,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是企业的无序非正当竞争,外部来自宏观大环境如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府导向的干预等,外部微观有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超前的外资狼,例如美国的为您服务与澳洲的商务年华等以及机制灵活、拥有成本优势的民营物业管理企业等等,还有在物业管理发展较成熟的地区,竞争不断加剧,竞争日趋白热化。
21世纪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既是多元化的综合需求,又是个性化的需求;既有物业本身的需求,又有物业使用人建立在物业基础上的需求,纷繁复杂。在众多的各种需求里面,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需求:人为适应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需求。它要求社会诸多功能在个性化及个人领域得到延伸,以便更好地通过使用物业连接人与社会。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从产品时代演变到品牌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业管理高端、中端与低端市场层次逐步显现,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基于细节,完美创新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这是当前物业管理企业战略思维与现实抉择。我国物业管理覆盖率还比较低。除现有住宅小区必须进行物业管理外,大范围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定会给物业管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仅就广州而言,到2007年年底前,广州市旧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将达到75%。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建设部、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产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本报告对国内外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趋势、投资前景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重点城市物业管理的发展做了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了物业管理优势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是物业管理企业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物业管理的企业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物业管理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国内外物业管理发展概况
第一章 物业管理的相关概述 1
第一节 物业管理的介绍 1
一、物业管理的定义 1
二、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 1
三、物业管理七大特色 3
四、中外物业管理发展历史对比 5
第二节 国内外物业管理基本特征的比较 7
一、国外物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 7
二、国内物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 10
第三节 物业管理产权理论分析 12
一、产权理论简介 12
二、物业管理产生的产权理论解释 12
三、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产权理论解释 14
第二章 国际物业管理的发展分析 17
第一节 国外物业管理的发展综述 17
一、国外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概览 17
二、国外物业管理的特点 19
三、国外最新物业管理形式 20
四、国际传媒业办公大楼管理技巧 22
五、国外物业税特点 31
第二节 美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 32
一、美国的物业管理概况 32
二、美国物业管理的主要特点 37
三、美国物业管理收费制度 40
四、美国物业管理的服务宗旨 43
五、美国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费运作概况 44
第三节 新加坡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 48
一、新加坡物业管理概况 48
二、新加坡的共管式物业管理 50
第四节 澳大利亚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 52
一、澳大利亚物业管理的主要特点 52
二、澳大利亚物业管理特色 55
第五节 德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 56
一、德国物业管理服务简介 56
二、德国物业管理的特色 58
第二部分 中国物业管理发展分析
第三章 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概括 59
第一节 中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59
一、中国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9
二、中国物业管理的三个阶段 60
三、我国物业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 67
第二节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结构分析 70
一、潜在的进入者 70
二、替代品 72
三、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73
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73
五、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74
第三节 物业管理的法律特色与完善 74
一、物业纠纷类型 74
二、物业纠纷的法律特征 75
三、物业纠纷的法律分析 77
四、物业纠纷的解决办法及国外经验 78
五、物业管理市场纠纷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80
六、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是解决物业矛盾纠纷的根本办法 83
第四节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 87
一、物业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 87
二、物业管理风险的规避方式 89
第五节 中国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92
一、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92
二、我国物业管理持续发展的对策 94
三、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98
四、创新服务理念实现物业行业可持续发展 103
第六节 物业管理消费分析 106
一、物业管理消费的特征和功能 106
二、物业管理消费满意度分析 110
三、物业管理的消费者分析 114
第七节 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模式分析 130
一、酒店式物业管理模式简析 130
二、服务集成型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131
三、物权法实施后物业管理有新模式 135
第八节 中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策略 136
一、物业管理的市场竞争与对策 136
二、物业管理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140
三、物业管理应成为和谐平衡器 142
四、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三把利器” 144
第四章 物业管理的费用分析 147
第一节 物业管理费的介绍 147
一、物业管理费的构成 147
二、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 148
三、物业管理费的主要用途 150
四、物业管理消费的特征和功能 151
第二节 2006年我国物业管理价格指数分析 155
一、2006年35个大中城市物业管理价格指数 155
二、2006年1-4季度物业管理价格指数 155
第三节 拓宽物管行业盈利空间 156
一、物业管理企业拓展盈利空间的理论思考 157
二、物业管理行业盈利能力的重新定位 160
三、物业管理企业盈利点的设计 161
第四节 物业管理企业绩效管理分析 163
一、物业管理行业绩效管理的特点及要求 164
二、物业管理行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167
三、完善物业管理行业绩效管理的建议 171
第五节 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的特点及管控分析 180
一、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的特点 180
二、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82
三、完善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管控的对策 183
第六节 物业管理的经济环境分析 186
一、物业管理的经济分析 186
二、物业管理行业亟待“第三方机构”出现 190
三、物业税的核心是找到平衡点 194
四、2007年物业税开征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95
五、物业管理费回归市场是大势所趋 198
第七节 物业管理费用收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
一、收费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200
二、解决收费难的基本思路 203
三、物业服务收费矛盾纠纷的成因 205
四、物业服务收费矛盾解决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210
五、解决物业收费难完善法规是关键 215
第五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发展 217
第一节 物业管理招投标机制的综述 217
一、物业管理招投标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17
二、实施物业管理招投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9
三、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特点及其要点 221
第二节 中国物业管理招投标方法的分析 226
一、我国物业管理三种招标方法分析 226
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如何科学的开展招标投标 230
第三节 物业管理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3
一、当前在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3
二、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4
三、实施物业管理招投标的措施 234
四、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六点建议 237
五、物业管理招投标策略分析 241
第六章 中国主要地区物业管理的发展 243
第一节 深圳物业管理的发展 243
一、深圳物业管理的现状 243
二、深圳物业管理模式 245
三、深圳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 246
四、深圳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248
五、2006年深圳物业管理行业十强排名 255
第二节 北京物业管理的发展 255
一、北京物业管理的发展综述 255
二、北京物业管理现状分析 256
三、北京市物业管理的收费分析 258
第三节 上海物业管理的发展 259
一、上海物业管理的总体透视 259
二、上海物业管理价格的市场化升速 267
三、“十一五”上海物业管理规划 271
四、2010年世博会与构筑“陆家嘴物业”国际知名品牌的策略 279
第四节 广西物业管理的发展 283
一、各市有关物业管理配套规章 制度建设情况 283
二、各市物业管理现状及行业基本情况 283
三、法规在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和存在问题 285
四、各市物业管理方面热点难点问题 286
五、物业管理发展对策 289
第三部分 中国物业管理竞争及关联行业分析
第七章 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293
第一节 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93
一、公司简介 293
二、公司动态 294
第二节 第一太平戴维斯 295
一、公司简介 295
二、公司经营策略 295
第三节 北京天鸿集团 297
一、集团简介 297
二、集团物业管理的实践和发展 299
第四节 中海物业 303
一、公司简介 303
二、公司动态 303
第五节 深圳市万厦居业有限公司 304
一、公司简介 304
二、公司动态 305
第六节 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307
.......................
⑵ 怎么完成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要完成一份较完整的物业管理调查,必须结合当地情况、民风民俗、人情专、及当地社会层次属情况而定,所谓环境改变一切,一份调查报告不是一两个物管案例能诠译的,必须是综合性的把所在区域社情民意参与进出,必须把现实中物业管理的重点及成功与否案例给予参考,必须把现实物管中存在的不足及与外界相同体系相结合,意而形态等相结合。。。
⑶ 物业管理就业方向与前景
就业方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物业管理行业、物业中价、房地产行业从事物业前台客服、物业管理服务员、物业行政、人事、办公等工作。
1物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人们不断地从物业管理中得到日益尽善的服务。培养专业人才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关键。物业管理就其行业特点来说,最大的投入是人力资源成本。物业管理是一种服务劳动,通过这种劳动获得社会资源的分配。然而,现代物业管理已经不同于过去的 “ 看管式 ” 的管理,它要求管理主体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再者,物业管理不仅要满足居民要求,还要配合地方政府的领导,适应当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要求。
2物业管理专业薪资待遇
3物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物业管理行业、物业中价、房地产行业从事物业前台客服、物业管理服务员、物业行政、人事、办公等工作。就业岗位:物业经理、物业管理员、客服主管、项目经理、物业管理经理、物业项目经理、物业主管、物业管理专员 助理、客服专员、物业助理、客服助理、工程主管等。
以上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由高三网收集整理,可能不全面,仅供参考。大学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是很重要的,关乎一个人以后的从业方向,所以在选择专业之前要好好分析一下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更多专业信息请关注高三网。
高三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斯瓦希里语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建筑水电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豪萨语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⑷ 物业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一。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区物业管理矛盾也日渐突出,其中既有业主和物业企业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有客观环境制约带来的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有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业主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不对称。随着住房商品化、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业主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物业管理企业不断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清。表现为:一是房屋维修养护责任意识不强,“产权归己,维修自理”的观念没有树立;二是不服从管理,乱装修、乱搭建屡禁不止,自律意识淡漠;三是不按时交纳或不交纳物业管理费,尤其是老旧小区。不交费的理由多种多样,物业服务不到位自不必说,房屋质量等开发商遗留问题、邻里纠纷、下岗等都作为不交费的理由。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物业企业服务质量下降,干脆关门走人,广大业主也深受其害。最典型的就是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鸳鸯一村业主与新雨物业纠纷,最终两败俱伤。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七、八家物业管理企业因收费难,物业管理工作难以为继,无奈撤出,涉及13个小区,50多万平米住宅。四是业主委员会流于形式。很多小区业主主人翁意识不强,放弃物业管理自主权,对成立业主大会参与物业管理漠不关心。业主大会召开难,作用发挥不够,业主委员会并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治管理,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因缺少沟通而无法解决,为小区物业管理和发展带来隐患。
(二) 企业对管理服务的定位不准确我市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很难树立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加剧了业主和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缺乏客户至上意识,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用语不文明,服务行为不规范,对业主的正当要求不能满足,更谈不上主动帮助业主排忧解难。特别是由于物业企业造成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影响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二是某些物业管理企业缺乏专业人员。日常维修是物业管理一项重要工作,维修不及时、不到位都会使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产生怀疑,甚至出现矛盾。三是部分物业管理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出租车棚、地下室等,用于经营谋利,产生的各种污染等负面影响直接侵害了业主的利益。
(三) 老旧小区基础条件不配套我市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分为三类:一是缺乏物业管理配套设施的老旧住宅区,占全市物业管理住宅区面积40;二是实行半封闭管理的住宅小区,占全市物业管理住宅小区面积的21;三是配套设施完善、实行全封闭管理的住宅小区,占全市物业管理住宅小区面积的39。其中,老旧住宅区面广量大,建设标准普遍不高,历史欠账多,硬件环境、公建配套、区内公共秩序、居住对象的弱势群体、管理运转等各种矛盾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可用于小区管理与服务的物业管理用房、车库配套设施数量低,无法建立市场化管理运作机制。二是安全防范设施匮乏,大多是敞开“不设防”住宅小区,无法实行封闭管理,小区环境秩序混乱,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三是小区支干道路、宅前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小区公建配套用房及房屋本体屋面、楼道墙面等公共部位陈旧、破损严重。四是地下管网不畅,经常出现下水堵塞或雨天积水问题。五是小区绿化布局不合理,常年失养,地被植物逐年减少。六是收费率低,每月每户在4—10元,且只能收到50,物业企业基本上只是对小区进行维持型管理。
(四) 开发商遗留问题的解决不到位开发商遗留问题突出,相关部门没有按规定进行验收,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一是新建住宅小区交付使用条件不明确,对交付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项目交付使用时往往绿化、封闭、道路等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业主未得到承诺利益,引发物业服务收费矛盾,也制约了物业管理的顺利开展。二是有些公建配套设施,如:车库、地下室、架空层、活动中心、会所等权属界定不清,易引发纠纷。有的开发商侵占和出售配套公用设施所谓“使用权”,侵害了业主利益,留下了隐患,加大了后期管理难度。三是房屋质量问题。新区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房屋质量问题陆续暴露出来,物业公司难逃其咎。此外,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未建立,有些物业管理企业为了扩大管量,对开发商妥协,降低承接标准接管物业,也为日后的管理工作埋下隐患。
(五) 热难点问题影响物业管理正常运作。1、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不到位。一些开发建设单位没有将小区的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专业部门,而是交由其子公司,即属下的物业企业管理,留下隐患:一是水、电是专业设施,物业企业维护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后,与专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三是开发企业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业企业又承担不了相关责任。主要原因是小区建设时,内部管道口径小,且部分地区地势高。近几年,我市东南成片开发了许多小区,管道压力更大。高层供水缺乏系统的改造方案,只有在小区新建加压泵房才能彻底解决,而其所需资金却又难以落实。3、私搭乱建、违章装修、油烟噪音污染是困扰物业管理的三大难题。依法制止这些问题的发生,物业公司有畏难情绪,也苦于没有处罚权,无法尽责,只得放任自流。4、公共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不能得到保证。一是老旧小区公共照明设施的电费和维修标准偏低,调整艰难,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二是部分物业企业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维护小区照明设施的意识淡漠,只有等到市民投诉、电话办交办后才被动维修。
(六) 现行物业法规操作困难。1、现行法规与监管体制不顺。如房屋管理由房产部门负责,但房屋性质改变却由建管处和装饰办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2、行政监管力度不大。如珍珠西园地下室出租给人居住,租户接水、气,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反映强烈。而港华燃气公司和首创水务公司认为只要用户申请,符合安装条件,就可以办理使用手续。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房产部门却无法干预。3、现行法规中关于房屋维修基金的使用规定,脱离了我市市情,难以操作。4、成立业主大会的规定过于繁杂,又缺少行政的辅导与帮助。
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完善物业管理法制建设。在已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和《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加完善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明确政府部门、开发企业、物业公司和业主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履行相关义务,积极配合物业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物业企业工作行为方式,完善招投标制度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把优秀物业管理企业引进来,以改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差,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的落后状况。
2、提高业主意识,加快业主委员会制度规范化。相关部门要指导业主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业主利益、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主持、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建立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信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仔细斟酌条款,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费价格,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对于热难点问题,物业管理企业在进驻小区时,要与业主签订公约,对违章搭建、垃圾处理、噪音油烟扰民、放养宠物和乱停车等问题约法三章,共同维护小区稳定。
3、严格把好小区验收关,努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开发商遗留问题日渐成为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难点。小区竣工验收时,相关部门要严把房屋、配套设施、水电气等质量关;要监督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坚决避免一些物业企业因盲目扩大管量而草率接管,为日后正常运转和自我发展留下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规划和投资力度,努力提高车棚、绿化、封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企业要与社区紧密配合,加强对弱势居民的扶助。
4、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成都市房地资源局提出了《物业管理区域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了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在应对这类事件时应付的职责,还设立了全市统一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特服电话,24小时受理物业管理重大事件报告,各区县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也分别设立重大事件报告专线电话,落实专人值班。将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情况列入区县房地产局,物业管理企业和小区经理的工作考核内容,对未按规定报送通报,公布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不服从管理部门统一应急指挥和处置以及未及时应急处置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将依法查处。我部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借鉴成都市和全国其它先进物业管理城市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多样化物业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物业管理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⑸ 物业管理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年7月10日—2006年8月21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主城区以及綦江等区县
调查对象:居民住宅小区
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的抽样调查
调查目的:以重庆市区县为主,通过调查获得有关重庆市居民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尽多地发现物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小区居民疾苦,以希为有关机构提供有用研究信息。
调查经过:本次调查采用典型方式,以重庆地区为调查基地,通过对重庆市居民小区午夜管理现状的调查来反映重庆市物业管理现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西部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在暑假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走访重庆市几大住城区和綦江、万州、北碚、巫溪等区县,并经过尽可能细心地调查,我得到一些感受的同时,也获得了关于重庆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粗浅材料,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于重庆地区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经过整理得到了这些材料。
报告正文:
居住物业(以下简称物业),是指住宅以及相关的公共设施。物业管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兴名词,在时间的流逝中,悄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行业。物业管理不仅关系着居民的正常生活,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国家自九十年代以来,不断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和完善工作。
一、我国物业管理立法现状
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我国的物业管理现状随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而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我国《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住宅小区管理(以下简称小区管理),是指对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与整治。”国家通过行政法规和条例等方式,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居民住宅小区管理物业专业化。
在国家的推动和市场化的加深,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自1981年在深圳诞生以来,至今已走过2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物业管理企业总数逾3万家,从业人员突破300万人,城镇物业覆盖率接近50%。从1981年到现在,在这近25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国物业管理行业通过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重庆市是本次调查的必然选择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此,距离长江东海入海口约2400公里。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全市辖40个区县,幅员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159万。各个区县经济发展速度各不相同。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位居西部各省市之首。作为西部最开放和较发达地区,重庆的社会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西部地区物业管理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决定拟制此次社会调查活动并制作了调查所需相关资料后,我选择了重庆市作为了本次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的实践基地。本次社会调查活动问卷调查范围主要以重庆市几大主城区为主,涉及綦江县、北碚区、巫溪县、万州区等几大区县,以重庆市物业管理现状为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上门问卷填写。
在各位同学与广大市民的帮助和配合下,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本次实践调查任务的主要工作(问卷填写)。在完成问卷工作后,我现对问卷进行总结和归纳,终于得出了重庆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现状的一些简单的信息。
三、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物业管理自80年代初在我国深圳、广州初起步,至90年代,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在房地产建设热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全国1.2万多家专业管理公司的出现改变了香港管理公司曾经在大陆扮演重要角色的格局。初期在住宅小区小心翼翼尝试的专业管理很快推及到商业大厦、大型购物中心、公寓别墅,且正在向福利房、直管房、单位自管房等领域全面渗透。各类物业管理书籍的出版、物业管理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标志着物业管理已由感性认识世界进入到理性认识世界,已进入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