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杉杉西服的市场定位

杉杉西服的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21 06:27:33

『壹』 杉杉的品牌文化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0年,前身为宁波甬港服装厂,1992年与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杉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被中国纺织总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评为“中国服装工业八强”之一,名列第二。主要生产和销售西服及其他系列服装。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多年位居中国服装百强之首,截至1998年底,公司总资产19亿元,从业人员5200余人,1998年销售收入23.5亿元。
树绿色意识、创品牌文化
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品牌战略
我国是一个生产服装的大国,但多年来服装企业大多为小作坊生产,服装几乎没有品牌,产品附加值很低。1989年,杉杉集团的前身——宁波甬港服装厂敢为天下先,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品牌战略,从此,“杉杉”这一品牌风靡神州大地,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1994年,公司斥资200万人民币,成功导入CI,促进了杉杉品牌、市场、产品的全面发展。同年,杉杉西服被中国服装协会及其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在西服之一”和“中国十大名牌服装之一”,确立了“杉杉”品牌在全国的名牌地位。
杉杉把CI导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第一步,1994年初,杉杉决策层决定请台湾艾肯形象策划公司实施CI导入计划。经过艾肯分析和杉杉CI委员会的商讨,把杉杉CI导入目标定为:提升杉杉的品牌地位,提高杉杉的企业形象。同年6月28日,杉杉向社会发布CI实施计划,启用杉杉新标志,举行盛大的杉杉集团CI标志发布会。自即日起,在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灯箱、霓虹灯等一律换成统一的杉杉新标志,启用新的企业口号、企业精神用语。专卖店、专卖厅的外观和内部布置也经过全面装修和设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企业吉祥物。
在1995年杉杉推出BI系列活动,第一项活动是:于3月11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以“我们与世纪同行”为主题的BI展示会和时装表演;第二项活动是:当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推出“我爱这绿色家园”植树节大型文艺晚会。杉杉的企业理念是美化人类环境,所以,投身绿化和环境保护是杉杉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项活动是:推出以绿化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第四项活动是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青岛、合肥、武汉、南昌、西安等城市,配合北京的行动,推出“让大地披上绿装”的绿化宣传活动;第五项活动是:“绿叶深情”万人签名活动;第六项活动是:资助教育事业,向宁波大学广告专业捐资50万元,向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捐资200万元。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杉杉的美誉度,提升了杉杉的企业形象。
1997年,集团公司推出“走进东方”大型时装展示会,1998—1999年,公司再次投入巨资在全国15个大城市推出“不是我,是风——98王新元、张肇达高级时装发布会”,成为21世纪中国服装品牌和服装产业的升级、为中国服装行业与国际接轨作准备。
虽然杉杉的主导产品的品牌取得了成功,但公司决策层意识到,服装产业必须实施多品牌战略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杉杉旗下拥有大众品牌衫、高级男女时装品牌法涵诗、麦斯奇来(合资)品牌服装。1998年,推出法涵诗高档男装系列,1999年多品牌战略全面启动,与意大利、法国合作,通过外方销售网络,将杉杉公司的品牌服装打入国际市场。
为了加大杉杉品牌服装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公司投入巨资在宁波建立了现代化的服装工业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引进了日本、意大利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目前,公司拥有年产50万套的西服生产流水线和生产120万件的衬衫生产流水线。为了保证宁波生产基地的高效运转,与外商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日本一流服装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已正式加盟宁波基地的生产。此外,宁波基地与意大利也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生产已经启动。
以文化推进营销
一个品牌仅有知名度是不够的,还要狠抓市场营销,稳步提高市场份额。靠什么来推进营销?杉杉首先确定以优质服务的理念来推进生产营销。各市场销售公司以优质服务争取大客户的订单,赢得了许多大客户的信任。与此同时,加强全国营销网络的建设,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3家市场营销公司,从业人员达2300多人。为实施优质服务,公司推出“限量生产”、“名牌进名店”、“专卖连锁”等系列营销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开拓。杉杉在扩大营销规模的过程中,始终把宣传企业的环保理念作为文化动力,把美化人类环境、美化生活作为企业的使命。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开设了1600家专卖店、专卖厅,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各大城市最高档的商业街面和场所开设了20多家法涵诗高级女装专卖店、厅,法涵诗男装店也在北京、上海开启。杉杉与意大利合资的新品派斯奇来女装专卖店也开设了11家,营造高档服装文化新潮流。公司还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和风险承包经营等营销形式,开拓县级中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深化形象工程、强调内外结合
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杉杉继续深化企业形象工程,并强调在实施企业对内活动和对外活动中做到内外结合、内外并重。在企业内部,制定了《员工手册》,使每一个员工明确员工行为规范,并按照手册规定的员工的纪律性和主人翁精神大大提高。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立马沧海,挑战未来”企业理念的宣传,并举办了“我爱杉杉”主题演讲会和歌舞会,以多种形式激发每一个职工的高昂斗志,即沟通了员工的情感,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为开发一流产品,公司抓了3件大事:抓人才,不惜重金外引、内掘、外培。抓硬件,投入近亿元进行大规模技术发行和设备更新。抓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制,把个人经济利益和产量、质量、设备保养、文明生产、劳动纪律紧密挂钩,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实行三不,即产品不搞外加工、产品不随意增加、产品不搞削价处理或压价况销。
对外继续加强企业形象的宣传,把“让大地披上绿装”的绿化宣传和“绿色环保”的企业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点评
杉杉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著名品牌,是因为公司的决策层十分重视品牌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商标的数量,特别是驰名商标的数量,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经济实力,世界上发达国家就是靠驰名商标、驰名品牌树立起自己的经济形象的。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产品品牌的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智囊团,因为这些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如果决策失败,导致的损失就十分巨大甚至无法收拾。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调查机构或咨询机构是必要的,在人员的组成方面,可根据企业的情况,吸收科研机构、大学的研究机械的专家参加。当前,国际企业界,如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依靠这些机构对国内外的市场动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分析。
最新世界研究资料表明,公司盈利的关键在于了解顾客需求并以富有竞争力的营销文化影响他们,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广告制作、广告宣传、信息传递、CI战略等。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1998年世界最大500家企业榜首的通用公司(GE)的营销战略家伦纳德·A·摩根指出:“我们不仅要产品的质量,而且也要关心广告、服务、产品说明、配送、售后支持等活动的质量”。杉杉公司正是这样做的。
建立一种公司文化,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以使顾客满意为目标,企业要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不断跟踪了解顾客的期望和顾客满意度。宝洁公司、松下公司、夏普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追踪系统,设立了“顾客热线”的免费电话,从而最大程度地方便顾客咨询、建议和投诉,这些措施提供了及时改进服务的途径。杉杉也借鉴了这些方法,使公司的营销上了新台阶。

『贰』 雅戈尔旗下有哪些品牌,它是怎样进行客户定位与客户细分的

有以下5个品牌。

1.雅戈尔:定位35-45岁成功人士,雅戈尔的目标是“创国际品牌,铸百年企业”,雅戈尔的主导产品衬衫、西服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榜首,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各板块的发展齐头并进。

2.GY:定位25-35岁都市白领,“GY”源于GreenYoungor缩写,“Green”是绿色,“Youngor”意为年轻、朝气蓬勃。GY依托雅戈尔强大的垂直产业链,严选高档衣料,坚持细致工艺。

3.汉麻:定位追求高品质环保健康的人士,汉,代表中国原创;麻,代表自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世家,代表雅戈尔奉献给世界的一个和谐的、可持续进展的家。

4.HSM:定位美式着装生活馆,HSM的面料基本为进口,服装加工分别来自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其中部分产品也会在国内一流生产企业做加工。

5.MAYOR:定位高端行政长官,MAYOR品牌设立了“管理者新装”的市场定位,准备逐步取代在国内销售正在快速下滑的欧美奢侈品品牌,打造国内企业的顶级品牌。

(2)杉杉西服的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雅戈尔集团(600177)创建于1979年,经过36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为主业,涉足地产开发、金融投资领域,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雅戈尔在全国拥有772家自营专卖店,各品牌商业网点2632家。主打产品衬衫为全国衬衫行业第一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连续17年获得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西服连续12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叁』 杉杉西装价位

“杉杉”西服的定位是中高档的,前几年销售挺好的,这几年“杉杉”集团的重心没有在服装上面,价位1000~3000多左右。质量值得信奈。

『肆』 西服的十大名牌是什么

1
新郎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98年新郎的销售额仅有3000万元,但在潍坊地区还有红领、仙霞、耶利娅等西服品牌,区域竞争十分残酷,而当时新郎在工艺、品牌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整个企业、品牌处于一个夹缝状态。经过我们对新郎服饰一系列的整合营销策划运做,现在新郎品牌资产、品牌知名度、品牌号召力、市场基础等均须有很大提升,目前新郎在山东省内外已拥有700家专卖店(省外250多家),2000年销售额突破二亿元,2001年销售额突破三亿元,品牌在目录群中居前列
新郎西服市场品牌竞争定位分析和品牌偏好分析:新郎西服中档价位的高品质优势,加之其它如服务优势等,在济南消费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据调查,济南市场消费者很少高度忠诚购买某一西服品牌,在很多情况下是在表现较好的几个品牌之间选择,另据资料显示,市场上表现较好的品牌却具有高度的品牌偏好,品牌偏好的前提是消费者对于该品牌具有较多的可评价因素,消费者对新郎西服缺少可评价的因素,展现品牌偏好,需解决以下问题:知名度、品质认知、顾客满意、市场占有覆盖、企业形象建设、创新。
2
杉杉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1999年,杉杉猛力推动以渠道“瘦身”为主要内容的变革,大刀阔斧地“剥离”生产以及原有的自营销售渠道,引入国际通行的特许加盟销售模式。然而变革后的杉杉西服却失去了保持7年之久的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也在减少。
3
罗蒙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罗蒙西服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每一件产品都是一件艺术作品,每一件都精工细作、精致完美,它不仅华丽在外,更有典雅内涵,它已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男装品牌”。罗蒙人常说一句话:“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罗蒙人不停地追求完美,轩昂、韬略,信步走向更高的境界和目标,他以强者的风度,再领西装业风骚
4
雅戈尔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5
报喜鸟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6
红领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
7
红豆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8
庄吉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9
法派西服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10
培罗蒙
(中国驰名商标)

『伍』 雅戈尔如何选择市场,并进入目标市场的(具体数据分析)

从2万元小作坊起家 到40余亿净资产

25岁,对人生来说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对立志建百年老厂的企业来说更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好光景。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宁波雅戈尔集团,在25年的风雨历程中,合着时代的节拍,迈着稳健的步伐,在中国乃至世界服装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2万元起家,到40余亿元净资产,20年创造一个奇迹

1979年,宁波市鄞州区(那时称鄞县)石镇成立了一家青春服装厂。说是工厂,其实只是一个蜗居于戏台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几台家用缝纫机是用2万元知青安置费买的,尺子、剪刀、凳子是职工自带的,主要为别的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套之类的小玩意。

次年初,顶着父亲右派帽子长大、从上海下放到鄞县务农15年的李如成,被安置到青春厂,先是拉板车运砖头当小工,后被任命为裁剪组长。就在小厂面临断炊、岌岌可危时,李如成远赴东北揽下12吨面料的加工业务,使小厂起死回生。从那以后,李如成逐渐显露出经营才能,最终被工人推向厂长的位置。

1983年,李如成得知上海开开衬衫公司寻找加工点,怦然心动:开开是上海名厂家,何不借梯上楼?一番艰辛努力后,双方达成协议:由“开开”有偿提供商标和相关技术,“青春”作为分厂自行生产和销售。第二年,青春厂利润从40万元猛增到上百万;第三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利润也翻了番。

掘到第一桶金后,青春厂不满足于替人打工。1986年,青春厂推出第一个品牌——“北仑港”。1989年,北仑港衬衫的年销量达到300万件。就在“北仑港”如日中天时,青春厂作出一项令人吃惊的决策:放弃已经成熟的北仑港品牌,与澳门南光公司组建合资厂。李如成眼光深邃:这个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品牌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有限,企业要上台阶,必须浴火重生。

1990年8月,中外合资雅戈尔制衣公司诞生,“雅戈尔”注册商标问世。“雅戈尔”既是“青春”的英文谐音,又巧妙地嵌入了李如成当过15年农民的雅渡村村名。后来,人们称这次改革是“雅戈尔涅磐”。

自那以后,雅戈尔公司连上台阶: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明晰产权;1998年,公司上市,涉足资本市场……如今,雅戈尔集团已拥有40多亿元净资产、40多家经济实体、2万多名员工,年产衬衫1000万件、西服200万套、其它服饰2000万件,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衬衫和西服生产基地,综合实力列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第144位。20多年的创业历程,雅戈尔创造了一个神话。

从一业为主,到多轮驱动,每一步都很稳健

雅戈尔高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李如成的回答朴实无华:稳健走好每一步,尽量避免走弯路。

为了少走弯路,雅戈尔奉行拿来主义:创雅戈尔品牌,借鉴了皮尔·卡丹等外国企业的思路;搞股份制改造,既有杭州、绍兴一带企业的经验,又有温州企业的特点;品牌延伸、营销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几乎都有别人创新成果的影子。

靠服装打下天下后,雅戈尔又广泛涉猎商贸、金融、印刷、广告、房地产、建筑装潢领域,逐渐形成以服装业为主、以国际贸易和房地产业为辅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

发展国际贸易,建立国际化的营销体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雅戈尔的着力点之一。雅戈尔先后在宁波、上海、香港和日本设立国际贸易机构,在扩大自身进出口业务的同时,通过控股和工贸联营等途径,与其他外贸企业强强联合。1999年,雅戈尔集团向外经贸部直属的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宁波公司注入巨资。改制后的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新型股份制外贸企业。凭借雅戈尔的资金实力和名厂效应,加上自身的国际商路,中基宁波公司与11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去年进出口额7.78亿美元,位居宁波第一,为改制前的1999年的8.3倍。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1.2亿元,为改制前的20倍。

房地产是雅戈尔升级换代的产业。1992年,雅戈尔与澳门南光公司合资创办房地产公司,现在房地产公司已增加到4家。10年来,雅戈尔以其良好的信誉,开发的莱茵堡别墅区、海怡花园、东海花园、东湖花园等无一不是宁波的明星楼盘。

雅戈尔在证券投资领域业绩不菲,是中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

雅戈尔还投入巨资,涉足基础设施产业、社会公益事业乃至传媒业。如参与投资杭州湾大桥建设。去年一期总投资2.5亿元,在东钱湖畔建成占地1900亩的雅戈尔动物园,相当于原宁波动物园的23倍。今年5月,雅戈尔参与投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东南商报的经营业务,这是自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策以来,全国率先引入社会资本参股的媒体试点之一。

从“建跨国集团”、到“建百年企业”,经营理念走向成熟

细心人发现,上世纪90年代初,雅戈尔提出的目标是“创世界品牌,建跨国集团”。后来,悄悄地变为“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

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这是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当初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如成说,“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朝着这个目标作了很大努力,但与国外跨国企业集团相比,无论是文化内涵、技术创新,还是品牌、管理,都不具备跨国集团所需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属于一种追随型的企业。”

正视差距后,雅戈尔走了三步棋:一是苦练内功,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体系。二是拓展国际市场,成功开发日本市场,仅在日本大阪的公司年营销收入就达4000万美元,并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眼下正着手在美国设立分公司。三是参加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国际著名博览会,扩大雅戈尔品牌知名度,跻身国际名牌之窗。

李如成还有一个理由: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一定要与员工和股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雅戈尔最大的希望是企业能够健康、稳定、长久发展,给员工和股东一个持久而又良好的利益回报。

上市之后,雅戈尔公司非常重视对股东的回报,已实施了2次转增股本,5次现金分红,今年又推出10股转增7股并派现金5元的分红预案。去年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时,更把高派现写入其中,提出“每年分配的现金股利不低于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0%”,从制度上保证对投资者的高回报。

20年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把纺织、服装产业划入“夕阳产业”之列。他的理由是,这些传统产业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

在上世纪90年代,低成本的扩张加上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严重积压,大多数企业步履维艰,悲观的“夕阳”论一时弥漫。

然而,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雅戈尔一直呈蒸蒸日上的态势,雪球越滚越大,年销售额逾百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企业集团第144位,印证了李如成“服装产业是日不落的都市产业”的论断。

“夕阳”是如何成为“朝阳”的?且看雅戈尔的经营之道。
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1990年,中外合资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便一次投入数百万美元,从德、日、美等国引进30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设备,品质优良的雅戈尔品牌衬衫迅速获得市场青睐,在中高档服装领域创出了新天地。

1994年,雅戈尔从日本引进HP衬衫免熨工艺。该产品面市后,在国内衬衫消费市场掀起一股免熨热潮。当年10月,雅戈尔棉免熨衬衫被国家科委等五部委联合评定为我国衬衫行业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新产品。此后,国内几十家衬衫厂相继引进HP工艺,并使中国HP棉免熨衬衫的市场普及率超过日本。4年后,雅戈尔又独家引进美国专利技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VP免熨衬衫工艺技术。该产品投放市场后以其环保、免熨、舒适等多种功能走俏市场,再次被国家五部委评定为国家级新产品。今年,雅戈尔又从美国引进世界前沿的纳米技术,独家开发出纳米VP免熨,产品即将面市。

继衬衫之后,西服是雅戈尔的第二个主攻目标。1994年,已摘取中国十大名牌衬衫桂冠的雅戈尔,从德、意、日等国家引进现代化西服生产线,并导入当时男装设计和生产最好的意大利一家公司的西服样板、工艺等。一年后,具有意大利宽松风格的雅戈尔西服风靡市场,成为国内西服领域的一匹黑马。

此后,为确保西服的选料、裁剪的精度和速度,雅戈尔又相继引进国际一流的全自动预缩定型和CAD系统,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服版样中心。这些设备和技术既确保了西服的精度质量,更使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1周,大大提高了西服在市场的竞争力。经过几年努力,雅戈尔西服已走红大江南北,登上国内西服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

多年来,雅戈尔每年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几乎都在5000万元以上,到目前已达6亿元,几乎荟萃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服装制造设备。

新变革催生营销新网络过去,雅戈尔产品的销售主渠道基本上是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经营机制的滞后,销售方式和服务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也无法满足雅戈尔的发展需求。

1995年,雅戈尔集团公司抽调300多名精兵强将,组建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当年就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设立了30多家市场部,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向地区、县(市)乃至乡镇辐射。

1999年,雅戈尔投入3亿元,在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各大城市兴建了100余家大型旗舰式专卖店,抢占市场制高点。这些旗舰店的环境、形象在当地城市都堪称一流。此后逐渐增至400余家。2000年9月,营业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上海南京路“雅戈尔”专卖店开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服装专卖店。

2002年,雅戈尔的自营渠道销售比例已占据总销售额的一半,主打产品衬衫和西服的市场占有率双双位居第一,同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3年7月,在雅戈尔每年一度的营销会议上,出现了经济学家魏杰、营销专家李光斗、屈云波等人的身影。以几位专家集中授课的形式召开营销会议,在雅戈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显示出雅戈尔对营销战略的重视。

变革后,雅戈尔呈现出新营销体制的轮廓:在中心城市建起1—2家大型中心旗舰店,再向周边的销售终端提供服务。在这一体系中,旗舰店处于物流配送信息采集、整理的中心位置,同时也担负了产品销售的主体和店面示范作用。雅戈尔自营旗舰店作为营销网络的龙头,成为品牌形象中心、顾客凝聚中心、销售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塑造与国际接轨的营销渠道。

到去年,雅戈尔服饰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起100多家分公司,拥有2000家营销网点。今年,雅戈尔再次改革营销体制,成立北方公司和西部公司,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网络的迅速膨胀扩大,雅戈尔服装产品在国内的销量每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目前雅戈尔服装产品60%以上的销售由雅戈尔的各个专卖店完成。

新目标 拓展国际大市场

让国内消费者家喻户晓,不是雅戈尔的终极目标。为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雅戈尔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新目标: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为了这个目标,早在1997年,当雅戈尔衬衫、西服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时,雅戈尔公司就果断决定扩大外销,拓展国际商路。他们在日本和香港与商界建立紧密联系,聘请当地精干人员负责商路的开拓和经营。当日本经济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处于低迷状态时,雅戈尔集团日本公司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发展,2001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创利80万美元。

为了打造国际品牌,雅戈尔聘请来自世界服装之都“巴黎时尚工作室”的创建人,曾任美国“巴黎服装设计学院”艺术总监的马蒂先生为雅戈尔作品牌顾问,投资5000万元建立中国最大的设计中心,邀请了一批中外服装设计大师加盟。同时,投资5000万元,与中科院合作实施数字化工程,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统一管理中外市场,加快新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增强创建国际品牌的后劲,快速实现成衣质量和风格的国际化,雅戈尔与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公司合资,兴建世界一流的雅戈尔国际纺织城,以解决目前纺织面料严重滞后于成衣生产的问题,适应服饰生产高品位、高质量、小批量、短流程、多品种的新需求。

几番努力,雅戈尔在日本和欧美地区知名度逐渐提高。日本一家权威杂志在预测日本未来10年最有发展前景的1250家企业时,雅戈尔日本公司名列第268位。今年10月,雅戈尔将在美国设立分公司,聘请美国人做营销总监,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为创建世界级企业奠定基础。

25年的新厂,毕竟无法赶上西方200年历史的老厂。但25年的努力,却比了200年老厂的成长历程大大缩短了。

进入雅戈尔,你会为它的庞大而吃惊:上游纺织城,中游服装城,下游旗舰店,仿佛是一艘航空母舰。上游、中游、下游,构建起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有意思的是,这个产业链每个环节创建之初,都曾遭到业内行家反对,即使今天,仍有不少人持有异议。但是,即使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雅戈尔决策中的逆水行舟式思维,已成为企业的活力之源。
服装城:世界级的制造工厂

1994年,雅戈尔开始涉足新领域:收购一家小厂生产西服。当时,与雅戈尔近在咫尺的杉杉西服已是国内第一品牌,许多人都劝李如成不要鸡蛋碰石头。李如成素有“三不做”:看不清的事不做,鞭长莫及的事不做,力所不及的事不做。但这次他说:“我看得很清楚,这个市场大得很!”

迅速扩张的市场果然给了雅戈尔高回报。从1994年到1997年,雅戈尔每年的销售收入平均增长88%,利润平均增长95%,雅戈尔西服很快成为中国第一。

1996年,已是国内最大服装生产企业的雅戈尔制定新的5年规划时,仍把服装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这个产业定位立即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雅戈尔通过服装完成了原始积累,要想继续健康发展,最好调整主业方向,从服装产业中跳出来。

李如成有不同的理由:世界上多数品牌都历经工业、营销再到品牌的发展过程,经过一两百年的积累后,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淘汰制造业,成为单一的品牌。同时,世界服装中心一直在转移,目前,欧美服装企业都在把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今后的出口机会还会增加。

他还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服装市场的需求会大幅增长,不能脱离国情而过早地放弃服装制造业。现在,雅戈尔的服装制造业利润在15%以上,没有道理放弃它而去做不可预测的东西。

2001年,总投资1亿美元、占地近500亩的雅戈尔国际服装城竣工,拥有年产衬衫1000万件、西服200万套、休闲服和西裤2000万件的生产能力,成为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优、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服装生产基地。世界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参观雅戈尔之后连声赞叹:“我走遍了各大知名服装企业,你们的规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雅戈尔巨无霸式的服装城,不但在国内竞争者面前立起了高高的产业门槛,也引来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如今,别的企业纷纷走出去招商引资,但外国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与雅戈尔合作。

纺织城:产业低谷中的产物

就在国际服装城的对面,是雅戈尔规模更大的纺织工业城。占地500亩,总投资达1亿美元,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而这个纺织城,当初也是不被行家看好的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纺织业陷入低谷,1993年至1998年,国有纺织企业连年亏损,最为严重的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成为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1997年,中央提出:“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要求3年压缩1000万锭落后棉纺锭。

就在一片“压锭改造”声中,雅戈尔却决定投巨资建纺织城。面对行家的质疑,李如成回答:“纺织企业的老化只是本身机制的老化,并不代表纺织产业老化。”

李如成认为,服装的模仿很快,但面料的模仿要有一个阶段。中国服装行业的加工没什么问题,卡就卡在面料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促进产业的发展。雅戈尔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确保成衣用料质量和风格上的国际化。

对雅戈尔来说,上纺织城项目也是形势所逼。我国面料的自给率仅为40%,国内高档面料还无法替代进口面料。雅戈尔每年面料采购五六亿元,其中10%来自国外。随着面料成本的提高,加上国内很多面料企业纷纷进入成衣制造,雅戈尔面料“瓶颈”日显突出,服装制造空间受到压缩。

让雅戈尔动心的还有市场。目前,国内服装业需进口面料51亿米,用汇30亿美元。如果服装面料自给率提高10%,可应用国产面料16亿米,整个纺织行业可增加利润54亿元,为国家节省进口面料用汇10亿美元。建纺织城既可以在内部形成产业链,还能向其他厂家提供产品,成为公司的另一个赢利点。

纺织工业城是与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和日清纺等几家综合商社合建的,其中日清纺的纺织技术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合资比例是雅戈尔占70%,日方占30%。纺织城的建成,使得雅戈尔成为中国三大面料基地之一。2002年,纺织城投产,当年盈利超过5000万元,去年超过1亿元。整个纺织城建成后,销售额估计达10亿元。

旗舰店:掌控自己的命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服装产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掀开活力不足的国营百货公司,自行开拓销售渠道。由于精力有限,加之对销售行业不熟悉,导致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一些企业又纷纷把销售剥离出去,有的还代之以全新的特许加盟模式,把目标转向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

营销专家也提出警示:厂家只有淡出营销环节,才能精干主体,集中人、财、物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一时间,制造企业把产品交给市场,轻装上阵主攻生产,成为制造企业的一条经营经验而被广泛传播。

雅戈尔却唱起反调:连锁店是整条产业链的龙头,大生产是以大销售为前提的,如果工业企业不能有效控制销售过程,生产线就得不到有效利用,它的产能威力就无法发挥。如果没有畅通的商路,雅戈尔巨大的生产能力只能导致一堆堆积压的产品。在国内商业发展不成熟的今天,掌握销售终端,就是把自己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雅戈尔深知,工业与商业的分离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不在今天,而在明天。在当前的情况下,国内工业企业关键是壮大自己的渠道,谁与市场最接近,谁就掌握主动权。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其他服装企业纷纷从销售前沿撤军时,雅戈尔却从1995年起,大刀阔斧地建设营销网络,从宁波,浙江,到华东,全国。现在,雅戈尔在全国有100多家分公司,营销网点达2000多个,包括专卖店、商场专柜和特许加盟店三种形式。

近年来,雅戈尔集团的总利润中,服装板块贡献了一半以上。许多国际厂商也把雅戈尔店作为自己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条渠道。

『陆』 杉杉西服的品牌理念是什么

杉杉集团的标志以汉语拼音“Shanshan”及象征中国特有的“杉树”( CHINAFIRS)作为设计题材外,将大自然的意韵融入设计,以“S”字体象征生生不息,杉树则有节节高升之意。
结构上以两个“S”作阴阳曲线的拓展变化,寓意杉杉集团由单一西服品牌进入多元化的集团发展。耸立挺拔的杉树图形,令人一眼即能联想到杉杉从传统到现代的结合,更象征集团创新突破的成长,以实现杉杉创中国一流世界品牌的企业目的。
标志色彩采用自然沉稳的青绿色与现代、清新的水蓝色搭配,令人耳目一新,生动有力,象征杉杉集团的发展如清山绿水般永无止境。

『柒』 杉杉西服

据你所讲,应该是杉杉集团的杉杉设计师品牌——法思迪萨,产品设计风格时尚新潮,色泽亮丽,质量较好,价格适中,属于杉杉集团子品牌之一,70%含毛量的衣服还是要求必须干洗的。
放心穿吧,没有问题!

『捌』 市场营销分析:定制西服的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

先还得看你所在地的消费水平,500员左右的应该是一般的白领吧,建议瞄准那些刚参加工作或者准备参加工作的青年

『玖』 中国西装品牌前十名分别是哪些品牌

中国西装品牌排行:雅戈尔西装、杉杉西服、罗蒙西装、报喜鸟西装、金利来品牌、柒牌品牌、九牧、海澜之家、红豆、希努尔

杉杉西服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强企业,最具价值的民营品牌之一,能够在西装品牌排行榜在获得靠前的投票,说明实力以及质量是被人们肯定的。

『拾』 杉杉西服怎么样

品牌不错,但价位有点高,你也可以定制,要是在北京可以到我公司展厅看看

阅读全文

与杉杉西服的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743
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原则 浏览:876
委办局培训方案 浏览:443
小学教师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48
执法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88
保教主任跟岗培训方案 浏览:778
中专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浏览:231
餐饮营销方案范文 浏览:459
海淀区中小学新任培训方案 浏览:512
街道乡镇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28
525中学生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03
网络营销生产的基础是 浏览:360
银行五四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155
全软文推广方案 浏览:844
幼儿园本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613
市场营销学在职研究生 浏览:303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试题 浏览:632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 浏览:818
编织民族手工艺培训方案范文 浏览:315
全市新闻宣传培训方案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