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超市pop广告市场调查报告

超市pop广告市场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21 04:01:55

1. 商业广告调查报告怎么写

商业广告既是一种促销工具,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广告文化不断地渗透,不但影响受众的文化心理,改变受众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示范、引导受众变革生活方式,而且推动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今天,商业广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渠道。广告文化既可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能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广告活动中不能重利轻义,而要兼顾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效益,自觉地承负起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责任。

商业广告是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功利特征和强大的经济功能。商业广告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也具有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我们在利用商业广告经济功能的同时,还应当把广告纳入社会文化的系统中加以考察,充分认识商业广告的文化功能及其所担负的文化责任,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使之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商业广告中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广告向人们所传递的有关商品、服务、企业等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本来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而广告主体采取“文化攻心”策略,利用文化的力量号召受众,在广告中注入文化内容,又为广告增加了文化含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商业广告不仅介绍各种商品和各类服务项目,说明广告商品的特点、功能、作用,向消费者作出利益的承诺,而且传播各种文化意识,展示纷纭的文化景观,介绍发达国家的时尚,说明广告商品与文化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广告商品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增添了文化吸引力,商业广告因此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呈现出商业功利和社会文化双重色彩,具有了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卖什么就吆喝什么的促销工具。

广告文化既代表一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又属于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在商品无差异、同质化造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广告文化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广告商品自身的竞争力。如果受众认同了广告文化,那么也就可能会接受广告商品或服务,成为商品的消费者、服务的利用者。例如,许多受众就是认同并接受了休闲文化才去选购休闲用商品。所以,广告主把文化当做市场竞争的一张大牌,对商品及其品牌进行文化包装。广告创作者提出了“创意跟着文化走”的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美国万宝路香烟广告就是通过原野、骏马、牛仔为表征的西部文化(即男子汉文化)来激发消费者对广告商品的兴趣。我国的孔府家酒广告同样利用传统的家文化、酒文化引起人们对该产品的关注。每逢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到来之际,商家大作广告介绍西方节令习俗及其文化意义,展现新奇多彩的异域文化情境,诱导消费者跟随世界文化潮流,于是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洋节日在我国城市几乎和传统三大节日一样受到重视,尤其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由此可见,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经过传播都会渗透到生活中,对受众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而反复发布广告,借助科技和艺术手段强化广告视听冲击力以及“设置议题”制造轰动效应,又能使其渗透力、影响力更强。正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所指出的“广告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已被批评为对人的感情施加影响,把人的现实情况简化为固定的框框,利用人的急切心情以及运用密集劝说的技巧达到相当于操纵的地步。”[1]该书批评广告滥用文化操纵受众,今天的消费者确实已经基本习惯于跟着广告选择商品,选择商品所表征的文化。消费者的购买,常常是文化选择的实践行为。这些选择有的是理性的,有的则是盲目从众,但它们都能说明商业广告一边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行为方式,一边深入到人们的心灵,冲击人们的文化心理,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

如果把商业广告当作一种传播符号,那么广告包含着意义符号和文化符号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显性,明晰地传达广告主所要传达的经济信息,后者通常表现为隐性,是说明意义符码的手段或载体。受众在解析、接受意义符码的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解读着传播符号中的文化符码。因此可以说,广告不仅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而且是一种文化中介,广告与受众不仅构成价值关系,而且构成一种文化关系。虽然广告中的文化是一种附加值,文化传播的功能是非主导功能,而且单一广告的影响似乎也很有限,但广告总量极大,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充斥于我们的生活时空,城市每人每天接触的广告至少有数十则,日积月累,信息不断迭加,由此不难想象广告的社会影响力该有多大!广告文化就在长久而反复的传播过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广告文化的影响作用深远不容低估。首先,影响受众的文化心理,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广告对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的宣传,无论是直接诉求还是借助形象间接表达,只要受众解读并接受了都会引起心灵的波动,并对原有的观念形成冲击。有些观念就在不断冲击下发生变化。如近几年广告大力宣传西方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及时消费”、“超前消费”、“个性消费”、“高消费”等观念及其物化形态,通过人们的视听之窗进入心灵,人们心中一直压抑的消费欲望被唤起,消费热情陡然高涨,加之有社会生产力快速稳步发展作保障,结果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崇尚节俭、艰苦朴素的生活观念开始动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被“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新观念所代替。许多人把高消费当作物质生活目标,就连大学生也表示在有较强经济能力的情况下,消费首选国际名牌商品。《国际广告》在一份关于大学生品牌消费观的调查报告中分析,这种品牌选择固然和某些外国品牌的商品质量上乘、款式新颖有关,但主要还是广告宣传的结果。“外企在十年前就开始对中国消费者进行品牌形象的文化渗透。大量的广告宣传,各种传播渠道的配合,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外来的品牌及其所代表的那种生活”。[2]广告文化不仅改变人们的消费文化观念,而且会影响社会整个价值观念体系,包括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自然价值观等。《国际广告》曾作过一次《老百姓心目中“英雄”的价值观取向》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京、沪、穗、渝四大城市的被访者对名牌商品、明星的认知度、认知正确率都高于对先进人物的认知度、认知正确率。[3]被访者的心灵空间已经多被名牌和明星占据,其中又以名牌为最。认知度排名反映了人们今天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和广告宣传不无关系。这份报告在分析转变的原因时指出:对名牌、明星的宣传很有策略性,能注意到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只要名牌、明星还存在宣传价值,对他们的宣传就会持续下去,以给认知受众一个持续的记忆刺激,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对名牌、明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4]这份调查报告用数字有力地证明了广告文化的功能及对价值观念的影响,提醒我们进行当代文化建设,建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决不能忽略广告文化的力量。

其次,提供现代生活信息,引导人们进行生活方式的变革。商业广告展示商品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送来改变物质生活的信息,对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进行生动的描述,为人们变革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广告展示的那些能够为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提供物质条件的先进商品和满足人性需要的体现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但对受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人们跟随社会前进的脚步,模仿着广告和其他传播媒介中的范式,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这种改变不是旧物更新的改变,而是方式的改变。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生活方式已从自给型转向商品型,从物质型转向文化型,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型,从传统型转向开放型,在吃、穿、住、行许多方面不再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而是追求文明、科学的高标准,农村参照城市,都市参照西方社会发达国家,既保留民族地域特色,又显示现代化国际化趋势。固然我们今天生活方式的变化必须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为前提条件,但大众传播尤其是广告提供的有关现代生活方式的信息确实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敞开了关闭的心扉。今天,人们跟着广告购物,看着广告安排自己的生活,已成为一种现实。广告既是生活信使、推销员,又扮演生活导师的角色,拿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商品,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虽然人们有时讨厌他的喋喋不休,或许也不理睬他的广告商品,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生活方式的诱导,难以摆脱广告的操纵。

广告在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也显示了极强的功能。文化具有运动性质,既纵向传播,又横向扩散,与不同文化碰撞,始终处于流变状态。文化的运动有其内在动力,也依赖外部力量的助推。广告作为一种外部力量,由于传播的量大面广,所以助推效果十分显著。广告在实施文化攻心战略时,一方面根据人们的民族文化情结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增殖;另一方面也宣传西方文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50年代日本商人为推销巧克力而大作广告介绍西方的情人节,把情人节这一西方节令习俗引进东瀛。近几年我国一些商家也通过各种广告把西俗文化移植到本土。由于广告不断宣传、信息不断迭加,人们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增多,心理障碍逐渐清除,这样就使中西文化磨合时间缩短,整合速度加快。当然,文化变迁、文化整合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原因和动力,但广告对文化交流整合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商家利用广告“炒作”情人节、圣诞节,这两个节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很快就被我国人民接受。情人节这天鲜花和礼品的销售额大幅度攀升,圣诞之夜北方一省城百万人涌上街头参加商家举办的庆贺活动。[5]而对愚人节,商家认为无法利用它促销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因而态度冷淡不予以宣传,人们对愚人节知之甚少。尽管商业广告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只是出于商业功利目的,商家和广告人都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的层面或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广告的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但毋庸置疑,商业广告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文化传播的通道之一,是推进文化变迁的一股重要驱动力。

2. 超市的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多天来,我跑了一些超市和商家,仔细观察了消费者购物的情况,并询问了一些消费者,总结如下: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物习惯和消费需求,我认为精明的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揣摩各种消费群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变化。
■高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品牌偏好明显,受文化需求的影响大于价格上的诱惑。高收入群体多为高学历、高品位、高消费需求的“三高”消费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和大品牌,并会由此产生相应的品牌偏好。他们往往会为了追求一个“男人的世界”,而不惜购买一条昂贵的“金利来”领带。在“株百”5楼的品牌专卖店,我发现消费者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他们买一套上千元的衣服、一条数百元的领带眉都不皱,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品牌。
2、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频率和次数较少。高收入群体忙于工作,因而他们在生活上表现出极大的不规律性。除周末以外,逛街购物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奢侈”。但是若进商场购物,他们购买的数量很多,从吃的、喝的到用的,一消费就是数百元。据了解,这种“集中购物”的消费者并不少,在周末购物群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3、购物期望值较高。高收入消费者受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在购物时也期望商家能给予其特殊的关照,比方如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方面等等。我访问过几个公司白领,他们一致认为,购物时他们最重视的是商家的服务态度。
■低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注重价格。很多人都有过手头拮据的经历,没钱的日子,他们总不得已掐算着一分一厘的支出。对低收入消费群而言,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最少的支出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需求是他们最为“奢侈”的美好愿望。在调查中,我发现商场的特价处,大多数是低收入群。因为对他们来说,低价是实惠。新入驻的“新一佳”就以这样的实惠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2、注重质量。目前,城市里的低收入群中的代表是下岗工人。在调查中,我发现下岗工人的消费习惯远远不同于农村消费者。因为他们曾经是都市里令人钦羡的工薪一族,他们曾经乐于购物、精于购物,他们已经具有了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健康生活、营养饮食的追求。即使他们为了节俭而去购买肉菜市场里的低价肉菜,但他们仍然担忧肉菜的质量,并渴盼“放心肉菜”的到来。因为质量是实在,东西在便宜的同时还要中用、中吃。
3、购物数量少,购物频次多。下岗工人尤其是其中的家庭主妇,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基本上是按时起、按时睡,按时买东西,按时看电视……他们的单次购物数额很小,但是购物频次很多,有时一天就会发生数次购买行为。

3. 急求POP广告设计的市场调查报告

这个肯定要自己去调查啥

4. 求某个品牌pop广告市场调查报

建议你去看一个叫网题的 我原来就是在哪里找的很多模板你可以去搜索一下

5. 帮忙找个广告的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00字!

回答 共1条 2012-3-18 13:47 妮子16889 | 一级
自己想 追问回答简洁明了!不给予采纳! 赞同1| 评论

b不如不说

6. 求救,谁有关于某一商场或超市的广告调查报告,帮帮我,很急的。发几个谢了!

调查报告:
引言
时间、地点、人物等
调查方式(可以是上街发放问卷,或者结合一定资料)
调查结果
建议(对社会进步有用的)
结论
读书报告:
书中内容分析
结合自身实际
畅谈读书体会
未来设计

7. 重庆广告市场调查报告

http://www.chinaadren.com/html/file/2005-3-4/2005342339031386.html

二. 发布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几年随着重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各行各业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户外广告也不例外。

电脑喷绘制作已完全代替了过去的人工绘制,使广告画面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大大增强了视角冲击效果;车身广告也引入单透等新技术,使得广告画面可以做到车窗上,从而增加车身广告的吸引力及感染力;重庆也一直在开展灯光工程,来过重庆的游客都会拿重庆的夜景与香港一比,这也使得大量霓虹灯广告,在重庆安营扎寨,也给城市增添了无限光彩。

三. 广告主已逐步认可了重庆的户外广告

特别是重庆的公交车身广告,是由重庆唯一的一家中外合资广告公司——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所独家经营的

所以在重庆的户外广告中,车身广告以其经营的规范性和管理的先进性,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许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率先在重庆投放车身等户外广告,带动了广告主对户外广告的信任,再加上其与电视和报刊等主流媒体的互补优势存在,使得户外广告成为企业关注的广告投资热点,每年吸引成千家企业投资数亿元到户外广告中来。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庆山城户外广告的整个发展过程,经历着许多其他城市所无法相比的经营环境。随着山城的发展,户外广告这一古老的广告媒体,也将以其越来越灵活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新颖的材料,成为山城重庆一道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线!

阅读全文

与超市pop广告市场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743
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原则 浏览:876
委办局培训方案 浏览:443
小学教师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48
执法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88
保教主任跟岗培训方案 浏览:778
中专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浏览:231
餐饮营销方案范文 浏览:459
海淀区中小学新任培训方案 浏览:512
街道乡镇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28
525中学生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03
网络营销生产的基础是 浏览:360
银行五四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155
全软文推广方案 浏览:844
幼儿园本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613
市场营销学在职研究生 浏览:303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试题 浏览:632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 浏览:818
编织民族手工艺培训方案范文 浏览:315
全市新闻宣传培训方案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