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求企业营销战略分析怎么写
动销,是当前的一个热门的营销话题。俗话说:被淹死的人往往都是很会游泳的人。这句话如果用在当今的营销界,还真有几分道理。正如许多企业的营销高手会经常面临着这样一些头痛的问题:在一个行业做了好几十年的营销,新品不能成功上市、产品突然出现滞销、甚至突然要从市场上消失等等,出了这些问题,还往往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单凭经验直觉就可以迎刃而解那么简单。中国的市场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跨国资本的不断加入,使市场运作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整合营销时代的来临,使营销的致胜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供大于求,使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消费更趋于理性化、个性化。营销咨询业的兴起,对企业的营销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准营销,找准营销致胜的支点。这些复杂的变数,导致不少企业陷入动销的迷途。从实践中看,不能有效动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产品定位不准:
细分市场,几乎是每一个新产品诞生前的必修课。一个产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可能卖给所有的人,只能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因为消费者往往只记得住第一、却记不住第二,即是在竞争中锁定最具差异化优势的核心目标消费群,以重度消费群为主要目标对象,辐射和带动周边消费群,实现“二八法则”的销售目标。
市场细分的标准很多,如:按年龄、按收入、按职业、按性别、按个性偏好、按身份地位、按产品用途进行分类等,但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消费需求和竞争需要的细分市场进行定位,同时要求其它各项营销组合必须与之相匹配。如:把“OPEN”这样一个年轻、时尚的啤酒产品定价很高,这就是定位不准。因为年轻的消费群大多收入并不高,不是高消费的主流群体;反之,高消费群大多年龄偏高,但却与年轻人的个性偏好有较大差距。
定位不准就会像男女之间找对象一样,错位的消费者是不可能选择与之不符的产品,因为市场上有大把的与之相符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供他们任意挑选。
二、产品缺少价值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包括五个部分: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其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最具影响力的是核心产品。它包括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卖点或USP、UVP,是该产品区别于其它同类竞争产品的独特利益点。在竞争中,这个利益点不但要求鲜明、独特,而且要求领先市场,并与竞争产品相比更能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如:大浪啤酒的“第一道麦汁酿造”、黄河王啤酒的“开启精英时刻”,都具有独特性、领先性,从而有效地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成为目标消费群的首选产品。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这些卖点,消费者并非专家,他们会更相信具有价值提炼的产品广告宣传,而且还要从这些宣传中挑选第一,而不是第二。
三、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
消费者在选择一个产品时,往往需要经过认知、认同、认购的过程,即使是快消费品也不例外。这是一个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的时代,消费者处于被信息包围的时代,产品自身不但需要高度“商品化”——经过精心的、全面的策划包装,更需要把这些包装好的优势点抢先一步告之消费者。
只有让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价值,才有可能认同你的产品。
四、品牌处于被屏蔽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消费观念很快从产品质量消费、价格导向转向品牌选择,品牌选择型消费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档市场,被一些国际品牌和国内大品牌所操纵。中国的很多市场虽然还不成熟,但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三法则”效应,甚至出现“赢家通吃”的竞争格局。所以,许多后来者或中小品牌,特别是一些中小品牌的新品,在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大品牌或赢家屏蔽的状态——大品牌的消费者忠诚基本建立,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和尝试别的品牌。
处于屏蔽状态的品牌应该根据各地市场的特性采取相应措施,首先需要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在关注和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认知,并尝试着试用产品,进行使用体验,在试用中权衡与竞争产品的不同和优势。突破品牌屏蔽不能全面开花,需要找准一个突破口——消费者中的“意见领袖或新新人类”,这部分人往往是早期消费者,敢于尝新,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好,他们的尝试和早期消费起着以点带面的关键性动销作用。
五、消费惯性和心理障碍不能被打破:
在竞争的较量中,总会有品牌处于劣势。处于优势的品牌常常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较好的忠诚度,往往都是进入市场较早的品牌。当消费者处于一定的消费定势状态时,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定势和心理顾忌。
虽然很多弱势品牌在产品功能、卖点提炼、产品形象等方面都与大品牌“旗鼓相当”,但总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产品溢价能力也相当差。其实,把自己当成一个消费者,你会很快明白许多弱势品牌不能被尝试的真正障碍——担心!消费者往往认为你的产品是具有某些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价格的优势,但始终就是不敢采取行动。这是为什么?担心,担心质量不好!稍微有一点洞察力的营销人都知道,与其使出各种高代价的高级教化手段,还不如发一个小小的赠品给消费者试用。在试用中体验产品效果、比较与竞争产品的差异、比较产品的性价比,通过比较,消费者很快就会明白,你的产品是不是符合他的消费定位。由此可见,突破消费心理障碍的第一关至关重要!
当然,不能突破消费定势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产品档次不够、售后服务跟不上、销售人员态度不好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无动于衷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的因素。在此,我们建议在营销中采取如“消费者座谈”、“消费者意见反馈”等深度市场调查手段,找到动销的关键壁垒。
六、营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随着营销模式的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十分挑剔,在不同的经济地区和竞争环境,购买行动的决定因素不尽相同。在营销决策中,我们必须调查清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决定因素,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这些关键决定因素构成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优势支点,并促使产品在竞争中形成动销的主要省力杠杆;如果这些关键决定因素呈现为营销短板,它所起的竞争作用将成为动销的费力杠杆。其它次要性营销组合因素也是竞争优势促成的附加砝码,许多国际大品牌对品牌营销的管理几乎达到完美的地步——全方位、零缺陷的品牌营销管理,包括细节管理。
影响动销的堠素还有很多,如:渠道垄断、终端拦截、促销活动、价格战、负面公关事件、广告高空信息屏蔽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两大因素。
一切的营销组合,都是为了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行动服务的,都是为了竞争需要服务的,读懂了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动销就有了突破口。动销必须抓住关键性、决定性营销因素,做到精准营销,避免少走弯路,尽量不浪费资源,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实效性良好效果。
B. 方太 厨具 市场营销
你可以参考下其他品牌的嘛,大学教科书上有案例的
C. 想想为什么方太在营销方面做得很成功
5周年店庆日“为爱歇业”
方太电商5周年纪念日,出人意料的,没有进行大促销,而是选择为爱歇业,让用户回到亲人身边,让员工回到亲人身边。整个活动期间,方太电商首先通过朋友圈广告来吸引受众眼球并预告活动消息,2016年初,腾讯刚刚启动朋友圈广告,方太快速跟进,成为首批采用这一广告形式的企业,当时大家还对朋友圈广告处于新鲜期,因此点击转化率很高,也因为是第一批朋友广告,吸引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不少大V都自发地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
2016年双11“四面八方火起来”
双11开始前近一个月的时间,方太“四面八方火起来,方太双十一32城火炬接力赛”活动就在全国32城开启,并借奥运年之际,邀请邹市明、陶虹、浦玮、刘越四位体坛及影视明星作为四线队长,将方太电商双11的火热氛围及方太品牌一直倡导的家的温暖传递至全国各地,真心实意做一场全民参与的体验性火炬接力活动。
活动预热阶段先在线上进行最火城市的H5互动,并通过32座城市微博大号与贴吧全线发布了英雄帖。英雄帖根据各城文化特点拟出不同文案,招募火炬骑手,在引发人们关注活动的同时,开启城市投票。这一强共鸣文案立即引发各地居民对家乡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他们迅速参与到本场活动中,为家乡投票,并奔走相告拉票,从而充分调动社会化的传统力量和大众的关注度,引起网民的为家乡投票大PK,带来了数亿次的曝光量。
在分析方太的营销策略之前,必定要先知道它的市场定位。在创建初期,它将自己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品牌管理告诉我们:一个品牌的成功是来自聚焦而不是发散。所以在2008年,它又将自己定位于:走在成为高端厨电领导者的路上。但是这个定位还是不清晰,并不算是一个好的定位。因此在2010年,方太通过与特劳特战略定位咨询公司合作,更加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于:中国高端厨电专家与领导者。这个定位就更加清晰,更聚焦于高端市场。到现在,方太的销售业绩和它在行业中的地位证明了它专注于高端市场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D. 方太厨具集团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20几年发展时间,厨具行业已成为朝阳行业,进入一个从快速增长到逐渐成熟的质变阶段。
中国约有13亿人口,厨具作为家庭必需生活用品,市场空间是极其庞大的。近年来中国厨具市场销售量以35%的速度在上升。
2006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全部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1,223,029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7.71%;全年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504,844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1.61%,截至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489家。
2007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全部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075,32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3.88%;2007年1-2月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0,060,189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6.12%,2007年1-2月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53,46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7.17%;截至2007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达528家。
近年来,中国厨具产业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方面讲,信息技术有助于优化企业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在竞争中获取优势。而那些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流程的企业则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产品结构向美观、时尚、环保、能耗低的方向演化。低附加值的产品必须继续经受国内同行业的冲击和更深层次的竞争。
流通渠道酝酿变革。随着近几年家电连锁业的兴起,它成了当前家电业销售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家电连锁店的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已有厂家在寻求其它途径,如进入建材城和整体厨房展示厅等。
未来厨具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整个行业到了重新洗牌的阶段。但大多企业规模小,处境艰难。丰厚的利润使一些大型家电企业也开始抢滩厨卫市场,使竞争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升级。特别是不少跨国公司携技术、品牌、营销优势卷土重来,使国内厨具竞争更趋白热化。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对相关产业包括厨具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同时,广大农村市场有待开发,加上城市居民更新换代的需求,厨具的需求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本报告共二十章。首先介绍了厨房和厨具的历史、厨房电器、厨房炊具和餐具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厨具业的发展概况,并对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做了细致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冰箱、吸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消毒柜、洗碗机、厨房炊具、厨房餐具和整体厨房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厨具行业做了产品产量数据分析、进出口数据分析、营销分析、关联产业发展分析及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厨房与厨具的未来发展趋势。您若想对厨具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厨具生产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E. 市场营销战略案例分析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很不错
F. 试分析方太永当老二的经营思路体现什么经营战略,有什么优缺点
具体来说就是方太的三大战略:行业定位---专业化,市场定位---中高档,质量定位内---
出精品。
国际经济大分工容,一个厂商不能太贪,什么都想生产。生产门类太多了,投资分散了,精力分散了,竞争对手也多了,你会应付不过来。最后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彻底失败。
市场很大,但一个厂商要选择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当今独家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方太选择中高档市场和客户,使自己服务方向明确、精力集中,有利于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定位。
既然用户对象是中高档的,那么方太的产品必须搞成精品,不能搞粗品。用精品厨具,是中高档用户身份的体现。
G. 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有什么区别。。如果对一个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应该从哪几方面分析
战略考虑的是总抄体问题,主要是占领哪个市场,通过何种方式占领市场,如何发挥企业的优势,避免劣势,抓住机会。
营销策略,主要是解决产品或服务是如何卖出去,通过价格、渠道、促销、产品等组合。
分析战略一般用SWOT分析方法。
H. 服务营销战略的战略分析
服务营销战略分析是制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其分析方法可采用SWOT(Strength、专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此法属即是对服务企业的内因分析(优势S、劣势W)、环境分析(机会O、威胁T),从而确定应选择的战略方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