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水稻种子市场调查

水稻种子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4-17 15:35:41

⑴ 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有多少

截止2019年,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最初阶段,即1964~1975年,主要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搞下来的,9年间科研经费投入加起来不到20万元。

在推广的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干预对杂交水稻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90年代以后,则主要是靠市场机制下的杠杆调节作用。由于杂交水稻产量高,使得播种面积迅速增加,1975年全国多点示范杂交水稻373公顷,单产比常规稻增加20%左右,1976年迅速扩大到13.9万公顷。

(1)水稻种子市场调查扩展阅读

在20多年间,杂交水稻播种面积猛增35000余倍。现在种植杂交水稻每年所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一个产粮大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对江苏省209个调查点进行分析,杂交籼稻比常规稻的相对经济效益表现为:每公顷收益提高26.6%,每个工日净产值提高25.9%,每元物质费用报酬提高12.5%,每元成本纯效益提高20.9%。

⑵ 种植超有机水稻有没有前景

呵~~`你弄农业还是弄艺术呀?居然把表土全部取走?用下层土地种植作物,能得到高产吗? 再说了,你以为种植有机食作物取走表土就行了?有机食品要求很严格的,除了不能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外,土壤、水质、空气均不能受到污染的,再说了,你的土质还不能重金属超标。
有机水稻可以种植,但产量很低的,以前没有化肥的时候,你见过哪的水稻产量超过400斤吗?现在虫害好多,没有施有农药,虫害会很重,对产量的损失更大,估计按你的种植方法,亩产要超过400斤是很难的,加上你的规模小(才60亩),即使你的稻米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但申请有机食品标志花费不小的,你要卖多高才能够本?去年我在华南农大听过课,那帮教授搞有机水稻,说是卖到16—20元/斤,还没得回成本,但他们是搞研究的,有项目资金支持的,即便他们卖5角/斤,也不会亏他们的。

⑶ 对经营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的行为,农业执法机关可以依据哪条法律法规查封、扣押种子

这个于法有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
(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
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是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一百四十七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⑷ 我市水稻种植情况调查及建议,论文

应从农民意见建议和种植情况入手。

1、可以写水稻怎么种植,种植的注意事项,种植的季节。

2、写水稻种植的重要性,科研性以及群众对种植水稻的看法观点。

⑸ 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区域分布、类型、规模、机构设置、人员组成、经营状况等

我国种子企业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国种子企业现状,包括我国种子企业的数量,区域分布,类型,规模,机构设置,人员组成,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并为以后做好种子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种子经营计划的制定打好基础,特通过查阅文献、网络等方式,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种子企业发展概况

我国种子企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当下国家十分重视种子行业发展,种子行业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种子企业还存在着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供过于求、产能过剩,近年来种子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种子库存量居高不下;投人不足、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我国五家A股上市种子公司2009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仅4400万元,但孟山都2008年的研发投入高达9.8亿美元,是这五家上市公司总体的152倍,等特点。
中国是世界最大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经营量为45亿公斤,近几年种子行业由于受种子法颁布实施、WTO框架协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形势的影响,一些小型种子公司已经破产倒闭。从市场容量上讲,目前国内商品种子的市场规模在3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种子市场价值已从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

二、我国种子企业现状

<一> 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和规模

按照2009年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但注册资金超过3000万的种子公司仅有200多家,有科研能力的,也就100家;而真正有科研力量的更少。而美国全国的种业公司不过百余家,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国际种业“寡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资(含合资)种子企业以超过70家。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全球种业十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十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由于我国种业刚刚起步,又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种业制度的影响,致使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不高。随着我国种业市场的开放,跨国种子公司抓住机会,纷纷进军中国种业市场,面对跨国种业巨头的冲击,我国种子企业规模化也在不断提高,国家政策也支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也只有把现有种子企业通过整合,打造中国的种业“航母”,才能抗衡跨国种业公司,当然也会更利于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

<二>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状况

由于近年来种子价格不断上涨,使种子企业盈利能力提升。2009年种子行业整体毛利率提升了3.16个百分点,至31.88%;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9.32%。其中,拥有先玉335和超试系列的登海种业收入同比增长57%,净利润同比增长3000%以。主要种业公司经营情况:
登海种业:
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8.9%,公司全年销售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9.3%,主要是得益于先锋种子量价齐升,收入增长48%达到3.18亿元,自有玉米种子收入增长35%至2.25亿元;其他种子方面,与上年基本持平。201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已达到4.9亿元,其中“先玉335”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占公司业务收入的53%。
近年来,公司自主培育的“超试”玉米系列在技术指标方面优于现有的领先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2009年,公司超试玉米新品种登海661、登海662、登海701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并可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销售。2009全年超级玉米新品种实现销售收入2025万元,实现销售利润1079万元,净利润率达到50%以上,与先玉335的盈利水平基本相当。
敦煌种业:
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8亿元,分别增长36.2%、103.66%。2009年公司业绩提升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种业和食品加工业。去年先锋种业制种基地面积由2.5万亩扩大至4.4万亩,同时先锋良种公司3-4期工程竣工投产,规模的扩大和先锋玉米种的市场影响和其高额盈利水平大大提高了公司种子业务的收益水平。
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减少8.73%;实现营业利润3,3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832万元。上半年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收入主要是由于合资子公司敦煌先锋的玉米种子产品盈利提升所致。而第三季度为种子销售的淡季,种子业务基本上只出不入增加。
丰乐种业:
2010年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1亿元,增发达到56.92%。房地产业务是公司业绩大幅增加的原因,营业收入2.21亿元,毛利润为9237.14万元。种子业务的营业收入为2.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7%,毛利率为45.82%,较去年同期下降1.38%。农化业务营业收入为1.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毛利率为14.49%,较去年下降1.69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农化业务一直受到产能瓶颈的限制而无法提高供给量。
隆平高科:
2010年上半年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55%。半年净利润2061万元,同比下降31%。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是业绩驱动双引擎,水稻种子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8.6%,玉米种子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587.1%,,收入增长因为收购北京屯玉。干辣椒制品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53.7%,收入增长因09年业务基数低,同时今年出口状况回暖。

<三> 我国种子企业分布区域

目前,种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万向德农、丰乐种业、荃银高科、敦煌种业、禾嘉股份等7家。其中,登海种业、万向德农和敦煌种业3家公司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玉米种子为主,隆平高科、丰乐种业、荃银高科和禾嘉股份4家公司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水稻种子为主,其中禾嘉股份非种子业务营业收入所占比重比较大。
2006年,继合资登海种子公司之后,杜邦先锋与敦煌种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敦煌占有西北,东北地区的市场,登海种子公司则覆盖京津冀,黄淮海以及淮北地区。至此,东北,华北,京津冀,黄淮海,西北,西南等6大国内主要玉米产区布局中,基本上已被杜邦先锋全部掌控。而孟山都在西南,KWS在黑龙江,先正达在吉林北部,新疆和西南等地区市场占有率都很高。

<四> 我国种子企业机构设置
目前我国大型种子企业的机构设置比较齐全,一般在总经理下设以下部门:
1. 科研部 包括:育种科和栽培植保科。主要负责新品种和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的研发。
2. 生产部 包括:内繁科 外繁科 亲繁科。主要负责种子繁育基地相关工 作,并负责种子的生产等工作。
3. 品管部 包括:田检科和内检科。主要负责种子的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确保种子质量。
4. 营销部 包括:一区 二区 三区。主要负责种子的经营销售工作。是中资企业一个十分关键的部门。
5. 行政部 包括: 汽车科 内务科 外联科。主要负责企业的日常行政工作。
6. 财务部
7. 企划部
8. 人事部
<五> 我国种子企业类型 种子企业类型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有多种分法,这里根据种子企业的经营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种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自我研发、自主品种权的企业。这类公司一般是从县市级国有农科所改制或科研人员分离创建的公司。这类公司具有科研的传统优势和倾向。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种。面临的问题是经营能力的不足,营销渠道、方式单一。往往通过转让品种权或授权经营作为主导经营方式。
另一种是通过收购方式拥有品种权且具有专营渠道的企业。这类公司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具备和熟悉国际化运作模式,具有跨区域并购和经营的经验。但是因为没有将业务前推,缺乏与品种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通常以高价购买现成的品种去经营。
第三类是通过品种权人或经销代理获取授权具有品种经营权的企业。这类公司通常具备较为强大的区域销售网络,以品种经销区域垄断的方式为主导经营模式。通过获取品种独占许可方式参与区域经营竞争,具有市场的灵活性。
第四类是没有自主品种或获取品种经营权,通过品种权的私下转让、假冒侵权、盗取亲本、私繁私售,育种套购方式,什么品种畅销就经营什么品种,游离在政策法规的边缘,多有制假售假行为的公司。利用市场监管漏洞和农户识别能力差的现状倾销侵权品种、假冒品种或伪劣种子。
<六> 我国主要种业企业介绍

三、 调查结果和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使自己对我国种子企业的类型、经营状况、数量和规模以及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等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同时人们也意识到跨国种业对我国种子企业的冲击,考虑到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积极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社会也纷纷声援。
? 四、 讨论
通过对我国种子企业现状的调查,我也做了一点思考,就是面对跨国种子公司的冲击,我国种子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不仅关系着我国众多种子企业的生死,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要有自己的种业“航母”,也即是通过兼并培育大型种子企业。种子产业走向集中是必须的,国家和企业都需要种业能够提高集中度。国外种子企业巨头的发展史同样是兼并重组史 ,特别是孟山都,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其并购过程,因此,根据国外经验,若想改变种子企业“散、小、弱、差”的状况,实现经营主体有效的经济联合,增强种业的竞争实力,兼并重组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求,勾画了今后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国内种子企业要加快企业的并购和产业整合;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要加强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日前,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将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创新种业体制机制,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商业化育种,同时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种业企业。这表明在严格市场准入,清理不合格企业,提升种业实力的种业发展方向上,国家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种企兼并重组已成为这种变革的第一波浪潮。
种业的高科技含量不仅意味着投入高,还意味着周期长、风险大,只有具有相当规模的公司才有实力从事种业的科研、生产和推广任务。规模越大,品牌越好的企业,其信誉也相对较高,因此大型种业公司往往容易得到农民的青睐。国内种子企业的良莠不齐和跨国企业的攻城略地,都使得国内种企兼并重组显得越发迫切。 因此,中国种子产业必须整合力量,培育自己的种业巨头,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整合多个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种业的“航空母舰”。在做大做强国有种子公司,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挥其资本和经营灵活性的优势。要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学习国外种企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从而确实提高国内种企的实力。

⑹ 关于粮食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按照国务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工作小组的统一安排,由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有关同志组成“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专题调研小组,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赴粮食主产省湖北省和粮食主销区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省、市、县农业、粮食、计划、农发行等部门的专题汇报,深入乡村,听取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并安排四川、河北、吉林等7省进行调研并提供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的质和量,就决定了粮食产出的质和量,即产出能力。粮食生产能力要变为实际产量,由国家政策和粮食供求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粮食比较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耕地保护能力。主要指能够保持有多少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政策支撑能力。包括政策措施的保障悄况,投入增加的状况,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等。三是科技服务能力。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推广体系状况。四是抗灾能力。包括排灌设施条什、物质装备状况和粮食种子储备情况等。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衡量指标: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部“十五”计划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到2005年耕地面积不低于1.28亿公顷(19.2亿亩)。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考虑,“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7亿公顷(16亿亩)左右。二是粮食单产。可综合反映粮食的产:出水平。2000年我国粮食单产为4261公斤/公顷(568斤/亩),“十五”时期的亩均单产应高于这个水平。三是抗灾水平。可反映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状况和粮食生产的稳定程度。可用受灾面积‘孙览灾而积之差占受灾面积的比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抗灾率一直在50%左右。
二、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农户对粮食生产的物质要素投人不断增加。化肥施用总量(按有效成分100%计算)由1978年的884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146万1吨,有效灌溉面积由1978年的6.74亿亩增加到2000年的8.08亿亩。主要粮食品种良种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60—70%。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1978年51亿元增加到1999年357亿元(同期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4.6%下降为2.67%)。由于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虽然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总产量由1978年的6000亿斤增长到1996年的10000亿斤。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和面积出现连续下降。1999—200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累计减少770.7万公顷(11561万亩),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62.6万公顷(939万亩)、469.8万公顷(7047万亩)和238.3万公顷(3575万亩)。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1193.2亿斤,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78.2亿斤、924.2亿斤和190.8亿斤。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自主调减粮食面积。1996年以来,受粮价持续下跌和农资、机械和劳动力等粮食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实际出售粮食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种粮效益明显下降。据湖北省农业部门测算,2000年粮食作物每亩成本纯收益率为1%,亩均税后收益为3.26元(其中水稻为0.09元),不足柑桔(712元)、绿茶(436元)的1%。湖北省京山县有关部门测算,2001年度种植水稻亩纯收入约200元,较1996年下降150元左右,比种植沙梨、蔬菜等经济作物少300元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粮食主产区及60%左右的纯农户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二是政策引导结构调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据统计,2000年全国因结构调整主动调减粮食面积333万公顷(4995万亩),占粮食播面减少总数的70%。近两年粮食主销区省份大幅度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主产省份也调减了粮食面积。浙江省德清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7年的553,5万亩,调减到2001年的175.5万亩,减幅为68.4%,其中,2001年调整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184.5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59.2%。浙江全省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2812.5万亩,比1997年减少1396.5万亩,减少幅度为33%。今年一些省区开始取消或部分取消保护价,通过粮食购销公司补贴收购部分粮食,但补贴面小。如湖北省今年给17个粮食主产县按每公斤补贴6分钱汀购3()亿斤优质粮,对其他县区不下达订购补贴任务,这些地区就相应地自主调减丁粮食种植。
三是实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减少了耕地和粮食播种。近两年全国因生态建设退耕,调减部分粮食种植面积。湖北省粮食种植面积由80年代的7699,5万亩,减少刊现在的6000万亩,其中退耕39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19.5万亩,退耕还湖约79.5万亩)。据估计,全国因退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约100万公顷(1500万亩)。这项计划的实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的。四是农田基础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灾能力低,因灾降低·了粮食生产能力。90年代以来,国家预算内农业资金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投资比重没有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重点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直接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明显偏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农业抗灾能力脆弱,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饭”。1990—2000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受灾面积8。1亿亩,成灾面积3.9亿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48%,抗灾率仅为52%,与80年代水平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如1978年的水平(57%)。2000年因灾损失粮食1300亿斤,比上年增加600亿斤。近几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水平趋于下降。全国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由多年稳定在1.10—1.13亿公顷(16.5—17亿亩),减少到警戒线1.07亿公顷(16亿亩)以下。2001年为1.06亿公顷(15.9亿亩),2002年预计为1.05亿公顷(15.7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有些因素是不可逆的,要恢复起来代价很大。例如耕地的减少,2000年耕地占用2349万亩(其中建设占用244.5万亩,生态退耕1144.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867万亩,灾毁耕地93万亩),耕地补充436.5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开发276万亩,废弃地复垦99万亩,土地整理增加耕地63万亩),占补相抵,2000年耕地实际减少1912.5万亩。从1999年以来的情况看,在粮食生产和流通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润,粮农的生产积极性难以得到保护,投入粮食生产的各种要素会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三、粮食供求趋势预测
(一)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由于我国人口继续增加和粮食转化与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将早刚性增长。近年来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对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中长期预测很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1、2005年的粮食需求总量为10620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985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369斤;饲料粮需求量4108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38.7%;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及损耗,人均需求量为786斤。
2、2015年的粮食需求量为11670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503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312斤;饲料粮需求量5545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47.5%;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804斤。
3、203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13195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160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260斤;饲料粮需求量7244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54.9%;加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824斤。分品种来看,今后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料粮增长。据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稻谷需求略有上升,小麦需求持续上升,玉米需求大幅增长。玉米2005年需求量占粮食总量的比重为28.4%;2015年需求快速上升至31.9%;2030年需求量进一步上升至35.2%。
(二)未来粮食产需缺口较大
从上述需求和目前100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看,2005年、2015年、203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分别为620亿斤、1671亿斤和3195亿斤。按照粮食最低自给率95%计算(粮食净进口控制在总产量的5%以内),为实现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能力需要比目前分别提高约100亿斤、1100亿斤和2540亿斤,提高幅度分别为1%、11%和25%。这在目前的投入和科技水平下,困难和压力很大。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看,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不大。1990—1994年5年粮食单产在533斤/亩左右,1995—2001年7年粮食单产在573斤/亩左右,1990—2001年12年单产提高幅度仅7.5%,年递增0.6%。在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粮食产需平衡,粮食单产必须有相应的提高。
(三)影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目前国家资源未能有效的补贴到农民,在粮食流通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如无有力的保护措施,不解决粮食的比较效益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将进一步下降。
二是耕地和水等资源紧张。我国耕地数量和水资源不足而且不断缩减,是阻碍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1.59亩,为世界人均数3.75亩的42%。即使现有耕地总是稳定,随着人口增加,到2010年和2030年,人均耕地也将降至1.43亩和1.34亩。农业用水也严重紧缺。现阶段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的25%。预计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时,在降水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资源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小,干旱半干旱面积比重大。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水田和水浇地为7.91亿亩,仅占总耕地的39%。全国40%的耕地退化,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四是科技储备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由于体制不顺、科技与生产、科研与推广脱节、经费不足、机构重叠、力量分散、人才流失等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各类试验、示范等科研推广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粮食生产领域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队伍不稳,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更新推广速度较慢,直接制约着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是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状况加剧,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由于工业和城市“三废”对基本农田的污染,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全国已有1000万公顷(1.5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灌溉总面积的7.3%,’且呈上升趋势。每年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数千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由于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直接影响,难以估计。
四、建议立足于人多地少的国情,要从长远战略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藏粮于库与藏粮于地有机结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一)依法保护耕地和水资源,确保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由于部门分割,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造成破坏粮田、滥占耕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耕地和水足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要树立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观念,建立健全耕地等农业资源保护法制体系,依照《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和水资源,保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率。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减少国家对耕地的低价征用和高价出让,避免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二)实施农业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粮食产品成本高、品质较差,国际竞争力不强,逐步增加的粮食进口势必会冲击国内粮食市场,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因此,我们应在WTO规则框架内,利用政府补贴弥补完全市场调节的缺陷,调节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方向,实施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
近些年来,粮食作物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严重不足。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优质品种不多,专用品种不全。农民迫切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仍比较缺乏。要树立储备科技就是储备生产能力的思想,加大粮食作物科技投资力度,集中资金,集中人才,大力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的研究,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建立对良种和适用新技术推广的补贴制度,加强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粮食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特别是国内支持保护的“绿箱”政策,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加强基本农田没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和土地生产力,直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粮食主产区选建500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加强农田灌排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在这些基地县,形成年产粮食5000—6000亿斤的生产能力,保证每年提供2000—2800亿斤商品粮。
(五)建立国家粮食预警体系,及时调控粮食市场
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食市场和价格大幅度波动,国家应建立粮食预警体系,确定粮食警戒线,进行指标监测。同时对粮食预警进行立法,确保粮食供应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要求各级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应。
(六)重点支持粮食集中产区
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建设的地方很多,要把建设的重点集中到粮食集中产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粮食主产区。通过集中建设,要使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真正成为国家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

⑺ 大理市种子市场运行调查报告

你这个这么精确的范围,恐怕很难有公开的数据,有数据的人估计也不会随意公开。你可以去一些专业机构看一下,恐怕也是只有整个行业的数据。这么小的调研只有找机构专门定制了。
给你找了这个,你参考一下。如果有用,请采纳。(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中国种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种子行业相关概述
1.1 种子行业相关界定
1.1.1 种子行业相关内涵
1.1.2 种子行业统计标准
(1)种子行业分类方法
(2)种子行业统计方法
1.1.3 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1)产业链研究范围
(2)子行业研究范围
1.2 全球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2.1 全球粮食产业发展背景
(1)全球粮食产业发展趋势
(2)全球粮食供需前景预测
(3)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测
1.2.2 全球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2.3 发达国家种子行业特征
(1)种子管理法制化
(2)种子生产与投放程序化
(3)种子公司经营规模经济化
(4)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化
(5)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
1.3 中国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3.1 种子行业政策背景
(1)种子行业市场监管体制
(2)种子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3)种子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1.3.2 种子行业经济背景
(1)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粮食产量情况
(3)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2章:中国种子产业链结构分析
2.1 种子行业产业链模式简介
2.2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链模式分析
2.2.1 美国种子产业链模式
2.2.2 日本种子产业链模式
2.2.3 荷兰种子产业链模式
2.2.4 印度种子产业链模式
2.2.5 中国种子产业链模式
2.3 种子行业研发环节分析
2.3.1 种子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
2.3.2 种子行业科研成果分析
2.3.3 种子培育技术发展分析
2.4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分析
2.4.1 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
2.4.2 种子生产基地分析
2.4.3 重大种子生产基地工程项目
2.5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5.1 种子企业经营规模分析
2.5.2 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1)2013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2)2014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3)2015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2.5.3 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主要农产品商品化率
(2)种子市场规模分析
2.5.4 种子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第3章:中国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1 种子行业参与者进入模式分析
3.1.1 国有大型企业进入模式
3.1.2 外资企业进入模式分析
3.1.3 国内中小企业进入模式
3.2 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2.1 国际种子行业竞争格局
(1)全球种子行业市场特征
(2)全球种子行业市场规模
(3)国际种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4)国际标杆种子企业发展情况
1)杜邦(Dupout)
2)孟山都(Momsanto)
3)先正达(Syngenta)
4)利马格兰(Limagrain)
5)LandO’Lakes
6)德国KWS公司
7)拜耳作物科学(Bayer Crop Science)
8)SAKATA公司
9)DLF-TRIFOLIUM公司
10)Takii公司
3.2.2 国内种子行业竞争格局
(1)国内种子市场集中度分析
(2)种子上市公司业务竞争分析
3.3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3.3.1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驱动因素
3.3.2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模式分析
3.3.3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规模分析
(1)国际种子企业并购重组分析
(2)国内种子企业并购重组分析
3.3.4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障碍分析
3.3.5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分析
3.4 跨国公司对中国种业的影响
3.4.1 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化新战略
3.4.2 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1)美国杜邦公司
(2)美国孟山都公司
(3)瑞士先正达公司
(4)法国利马格兰公司
(5)墨西哥圣尼斯公司
3.4.3 跨国种业公司对中国种子市场的影响
3.5 种子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3.5.1 种子行业上下游议价能力
(1)种子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2)种子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3.5.2 种子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3.5.3 种子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3.5.4 种子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3.5.5 种子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第4章:中国种子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4.1 种子行业进出口状况综述
4.2 种子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4.2.1 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2.2 行业进口分析
(1)行业进口整体情况
(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3 种子行业进出口前景及建议
4.3.1 种子行业出口前景及建议
(1)种子行业出口前景分析
(2)种子行业出口建议分析
4.3.2 种子行业进口前景及建议
(1)种子行业进口前景分析
(2)种子行业进口建议分析
第5章:中国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1 水稻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1.1 水稻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水稻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2)水稻行业需求特点分析
(3)水稻种植面积及分布区域
(4)水稻市场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1.2 水稻种子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水稻种业发展规模分析
(2)水稻种业发展特征分析
(3)影响水稻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国内水稻种业供需状况分析
(5)国内水稻种业竞争状况分析
(6)国内水稻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5.1.3 水稻种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1)影响水稻种子价格的主要因素
(2)水稻种子价格走势分析
5.1.4 水稻种业的品牌战略分析
(1)水稻种业品牌经营的主要问题
(2)水稻种业品牌实施的主要策略
5.1.5 水稻种业技术发展分析
(1)国内杂交水稻种子培育技术现状
(2)国内杂交水稻种子贮存技术现状
5.1.6 水稻种业发展的策略及展望
(1)杂交水稻种业面临的挑战
(2)水稻种业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3)水稻种子市场规模预测
5.2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2.1 玉米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玉米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2)玉米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3)玉米的种植面积及分布区域
(4)玉米市场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2.2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玉米种业发展规模分析
(2)玉米种业供需状况分析
(3)玉米种业竞争状况分析
(4)玉米种业销售特点分析
(5)玉米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6)玉米种业发展驱动因素
5.2.3 玉米种业市场价格走势
(1)影响玉米种子价格的主要因素
(2)玉米种子价格走势分析
5.2.4 玉米种业技术发展分析
(1)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2)提高杂交玉米种子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5.2.5 玉米种业发展问题及策略
(1)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玉米制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国内玉米种业的发展对策
(4)国内玉米市场规模预测
5.3 小麦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3.1 小麦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分析
(2)小麦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3.2 麦种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麦种行业发展现状
(2)麦种价格分析
(3)麦种进出口形势分析
(4)麦种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5)小麦种子市场规模预测
第6章:中国经济作物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1 蔬菜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1.1 蔬菜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蔬菜行业发展规模
(2)中国蔬菜行业产业地位
(3)中国蔬菜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国蔬菜行业市场前景及竞争力分析
6.1.2 蔬菜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蔬菜种子产业链分析
(2)蔬菜种子产业现状
(3)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特点
(4)中国蔬菜种子的企业主体
(5)中国蔬菜种子的科技现状
(6)中国蔬菜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7)中国蔬菜种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1.3 蔬菜种子行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1)中国蔬菜种子行业的优势
(2)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3)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发展策略
6.2 棉花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2.1 棉花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
(2)中国棉花行业的发展概况
(3)中国棉花行业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4)影响棉花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6.2.2 棉种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棉种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棉种市场供需分析
6.2.3 棉种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6.3 花卉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3.1 花卉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3)影响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3.2 花卉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花卉种子行业主要特征
(3)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优势
(4)中国花卉种子行业进出口形势
6.3.3 花卉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1)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2)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策略
6.4 油料作物种子市场分析
6.4.1 油料作物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油料作物主要产品分析
(2)中国油料作物种植区域分布
(3)中国油料作物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6.4.2 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3)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发展方向
…………

⑻ 我要做一个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调查报告,谁能推荐几个查这方面的专业网站啊

调研背景: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农业政策着力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5年,彻底免除农业税。2006年开始,连续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却并没因此而大幅提高,反而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据调查中农民反映,“现在市场上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大工60元,小工也45以上,更不要说技术活,打一天工快可以买100斤小麦玉米了,谁还愿意种田?”
调研时间:2008年7月15——7月25日
调研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李才家村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沙王庄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山东省随机抽样
调查方法:定量加定性
调研目的: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并给农民种粮补助的情况下,找出为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反而不如以前的原因,并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
调研过程: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早已达到了粮食的自给。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并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中央接连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资价格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仍然大量外出,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对此,我山东经济学院“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社会实践调查。
此次调查分两支队伍,均采用随机抽样确定地点。我们调研的地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的柴胡店镇李才家村,是一个约有八百人的村庄,人均分配耕地1.5亩,与济南周边农村相比,人均耕地是济南的两倍。村中劳动力以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和妇女为主,而青壮年多选择外出打工。村中大部分男劳动力对国家的惠农政策较为了解,也清楚国家的最低粮食保护价,对当前的惠农政策比较满意。当地种植粮食每亩政府的补助约为79元,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当问及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时,一位老农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农民种地不容易啊!一年到头一亩地净赚不到1000,但是我们还得种,没有人主动承包咱的地,咱也没有余力中别人的地,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现在市场上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大工60元,小工也45以上,更不要说技术活(给建筑队砌墙,操作设备),说少也要85元,打一天工快可以买100斤小麦玉米了,谁还愿意种田?但是没有农民会放弃种地,一年到头,施肥、农药、灌溉,无不付出着我们的艰辛与汗水啊,就算在不赚钱,但我们是农民,农民不种地还是农民吗?不种地了我们要去干什么呢?我们一年到头的吃饭问题恐怕都解决不了。都说我们出外打工是对农民这个称谓的背叛,可你不在农村,如果你来农村过一年农民的日子,你会发现,光种地只能满足你的温饱,孩子上学读书、家人生病意外、就是平时想改善一下生活,都需要钱,可光种地能满足我们这些个要求吗?不能!我们谁想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家中?我们谁不想陪于自己的子女朝暮相处?我们又有谁愿意在那个陌生的城市甚至国家做那本不属于我们农民的工作?让我们来给你们算个账目:小麦亩产最好达900斤,收麦子平均价格0.83元/斤,加上种粮直补79元/亩,合计为0.83×900+79=826元,除去原料种子40元/亩、化肥150元/亩、联合收割50元/亩、播种15元/亩、灌溉10元/亩(大约需灌溉3-4次),合计为285元,还不算我们的人工,净收入不到600元。再看玉米,亩产最好1300斤,没有补贴,跟小麦一样的价格,0.83元/亩,加上上述的一切费用,净收入每亩同样不过600元,两块加起来,每亩每年1100元左右,家里一般在6-9亩之间,一个月下来,人均收入以四口之家为例,1100*6/4/12=137(元)……”
在比较济南周边的西沙王庄村,人均0.8亩,一年种植小麦和水稻,一年到头农民忙个不停,可一年下来,小麦的投入同上,水稻要更多,需要灌溉的次数,及农药的喷洒要多于小麦,加上插秧的时候若是忙不过来要请人帮忙,每年农民小麦亩产700斤,小麦的全部收入尚够全年的小麦加水稻的总投入,每年的净赚就是收获水稻的多少,水稻亩产750斤,每斤1.6元,每亩约赚1200元左右,但是人均地少于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李才家村,同样以四口之家为例,1200*3.2/4/12=80元,德州宁津县属于平原农田高产区,济南周边与其相比产量自不如,但村中也绝对没有只种地不做其他生意的,这个村子发展的比较好,周围也盖起了自己的楼房,因为靠城市比较近,打工还是做生意都比较方便.所以每个农村家庭生活基本能到小康.村中每个村民打心里都不想种田,种田太累,可回报太小.但是村民只有少数不种田的,因为在大家看来,虽然种地没有钱赚,但保证了一年的粮食供应,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忙其他事情.
调研小节:综上来看,农民种粮积极性之所以不是很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农资价格偏高,极大增加了种粮的成本,如果一年下来,收成不好的话,甚至入不敷出。 第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偏高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村中多位中老年人和妇女种地.第三,因为基本是手工作业,劳动量大,没有统一的部署.第四,外出打工的利益远远大于在农村种地的收益,往往是出去一个月,就能抵得上一年的种粮收入.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但是还是有大多数农民不会放弃种粮,种粮起码可以解决他们一年的吃饭问题.
解决措施:我认为,要想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若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要从阻碍农民收入的源头看起——农资的价格。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却是极大鼓舞了农民,但农资价格的反被甚至三倍以上的上涨速度也同样让农民心痛又心凉,如何控制农资的上涨问题,我们调研中也发现,村里卖化肥、农药的地方多了,据村民反映,自己去买自然贵,但一次性买很多就很便宜,这样自己能省钱,还能将其倒手在赚取一部分利……既然村民能够想到,我们政府部门也应该认识到统一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若由村支书统一购买整个村子所需农资,是不是可以减轻一部分负担?另外,城市反哺农村,如何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能不能将部分中小企业迁移到村子不远处呢?这样村民可以去那里打工,又可以天天回家,也许您认为村子的交通不便,但据我们十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对村民来说,他们很希望把村中泥泞的土路修成柏油公路,只是没有人组织,如果我们政府出面,补贴一部分,村民自己出一部分,加强中底层管理,切实贯彻好村村通工程,那么我相信,城市和农村间将挂起一座桥梁,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活不是天天有,如果没有的活得话,农民是不是要呆在家中呢,如果村民能进入离村子较近的企业工作,是不是可以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双赢呢

阅读全文

与水稻种子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市场营销知识 浏览:939
市场营销需要什么软件下载 浏览:988
网站seo方案策划书 浏览:648
农业局培训方案 浏览:928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71
银行对农村客户的营销方案 浏览:157
地方风味美食促销方案 浏览:746
易瑞国际电子商务 浏览:173
天津艾维森市场营销策划 浏览:775
南航的微信营销 浏览:675
证券公司营销人员考核方案 浏览:929
房地产前期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501
新的汽车品牌推广方案 浏览:20
会议欢迎晚宴策划方案 浏览:646
系统集成公司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浏览:528
微信营销培训资料 浏览:888
市场营销题目答案 浏览:169
运营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902
宁波江北古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75
促销活动方案2017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