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移动音频媒体的市场调查

移动音频媒体的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2-22 18:03:17

❶ 听说最近移动在线音频市场很火,想知道现在发展状况和未来前景如何

在线音频是指通过网络流媒体播放、下载等方式收听的音频内容,主要包括有声读物、网络电台、语音直播、互动娱乐等形式。

随着在线音频内容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用户场景需求得到进一步挖掘,在线音频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4.25亿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

2019上半年中国有过半网民使用过在线音频APP,其中常收听语音直播的人群比例为46.2%。在这些用户中,主播的声音、直播内容的质量是用户比较关注的因素。另外,多数语音直播听众在收听时有过付费行为,语音直播内容付费有着较大的潜力。但是内容违规和版权问题依旧是行业痛点,市场竞争格局也愈发激烈。

未来在线音频市场将会继续加强优质内容和内容生态的打造,借助技术的发展,深耕用户场景需求,使业务更加多元化。

预计2020年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达5.42亿

iiMe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4.25亿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在线音频内容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用户场景需求得到进一步挖掘,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发展趋势

平台内容竞争激烈,优质内容及生产者需求提升

在线音频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已进入行业发展下半场,在各平台对技术、营销等方面布局区域趋于成熟时,市场的竞争也已回归到内容的竞争上。未来在线音频市场将会继续加强内容生态的打造,对于优质内容,及优质内容生产者的需求都将提升。

在线音频平台社交属性加强,泛娱乐生态将成趋势

随着知识付费热潮的逐渐退去,当前各平台纷纷加强内容以及产品生态的布局,围绕用户社交需求的挖掘,未来在线音频平台内容以及业务将更加多元化。泛娱乐生态的打造,有望实现用户的持续增长,同时进一步巩固平台在市场的竞争地位,实现平台商业化价值的高效探索。

深耕用户场景需求,行业布局场景化

在线音频因其高度的伴随性、碎片化等特点,用户潜在使用场景非常多元。当前,市场中在线音频平台正积极瞄准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进行布局。未来在线音频平台场景布局将更加广泛、精准以及高效。

技术环境发展变革,在线音频市场将迎来新风口

在5G技术即将来临之际,在线音频行业面临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5G技术的普及将推动物联网的普及,各类智能设备加速渗透人群,音频内容的传播途径也将高度扩展,对于在线音频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

❷ 求一份文化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分析单,急啊!

去年11月28日“44号令”的正式实行,标志着外资进入中国传媒领域已成定局。而我们本土娱乐传媒业的竞争准备还明显不足。今年2月25日,政府又对“44号令”进行了补充规定,其中对外资进行了限制,而在3月份福布斯文化娱乐业论坛上,众多民营资本的老总却表示,由于传播渠道的制约,中国文化娱乐业无法从传统的渠道赢得所需的利润,不得不转移工作重点。

“谁说我是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我就跟谁急!”这是光线总裁王长田在几天前由福布斯主办的“文化娱乐产业论坛”上为自己公司正名时所说的话。而做出与之相似的提法的还有总裁孙建军等多位老总。为什么大量传媒公司纷纷以“文化”相标榜,而耻于“节目制作”?因为在这些公司中,“节目制作”已经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了。在业内已经树立一定地位的他们,已经把兴趣点转移到“新技术、新媒体”上去了。而很多人对“投资文化娱乐业就是投钱拍拍电影、拍电视、出唱片”的认识,早已过时。
开市场不开渠道
随着近年来政策管制的逐步放松,娱乐传媒业被很多人认为是娱乐文化市场中的最后一块蛋糕,有大批的资金持有者瞄准着传媒公司准备“扔钱”。但在娱乐也已经成为民营资本投资新热点的今天,不少民营公司老总们却隐隐流露着对当前大量平台由电视台一手把持的不满。渠道不畅,造成很多公司不再把电视台等传统渠道作为盈利重点。
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的《环球影视》,曾是北京电视台的皇牌节目,在8年前没有任何明确的政策扶持,该节目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利润。但公司总裁孙健君表示,从去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公司发展的政策后,从目前情况看,公司的生存环境并未好转。新政策的核心是:把过去不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剥离出来,但剥离出来以后由谁来经营却成了一个含糊的问题。起码就目前而言,国营媒体仍然垄断着这些资源。而公司去年电视制作营销的利润不到公司总盈利的1/2,今年不到1/4,不是流水量降低,而是所占的比重减少了。
孙总还透露了在市场环境没有成熟、政策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太合和国家电视台的一次深层次合作,导致净亏损几千万元。国产影视的领头人华谊兄弟的王中军,也对电视台在购买电影播出权时开价的随意性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一部票房上千万元的影片在电视台播出,能拿到50万元左右的版税都是领导高抬贵手;而一些可能连票房都谈不上的影片的播出权却有可能开出天价……这些都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要技术更要内容
传统渠道的不畅,使更多民营资本的投资者坚定了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商业模式重新打造传统制造业的决心。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电视制作公司的竞争对手正由同类的公司和电视台转化成多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新技术公司、外资传媒公司。
新媒体、移动媒体甚至于IT终端产品给文化娱乐业的内容提供商提供了非常宽阔的发展平台。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业内人士承认:IT已经步入了黄昏期,服务和销售的竞争也渐趋饱和了,之后剩下的就只是捆绑内容了。虽然就目前而言,一些新技术拥有者还存在着“内容免费”的误区,但版税意识正在开发商心中逐渐确立。
一年前,媒体传出太合麦田以近千万元收购刀郎在新技术领域的版权时,都说他们的总裁宋柯疯了。而根据今年业内人士的统计,在手机铃声下载业务的前5首歌曲中,有3首歌曲是刀郎的,这3首歌加起来是600—700万次,而且这个并不是特别准确的数字,实际次数应该更多一些。以每首彩铃下载费用2—3元计算,根据提出SP不同,总的铃声收益在1200—1500万元以上。而根据SP分成协议来讲,扣除移动15%以后,太和麦田可以分到将近40%左右。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太和麦田就已经可以收回当初收购版权的费用。长久以来中国音乐饱受盗版之苦,作唱片不赚钱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而一夜之间,行内人突然发现“有个新玩意儿能够赚钱了,而且钱来的还挺猛”(宋柯语)。
可以说,在传统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新技术能够实现内容最大价值的信心。
看政策还看市场
拍电影、电视剧曾经都是国有单位的专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影视节目制作都是不赚钱的。而民营机构拍影视剧,眼睛盯的是市场。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华谊兄弟、中博时代、海润等一些民营机构迅速崛起。1998年相关部门允许民营机构参与影视拍摄制作的初衷是为了扩大社会融资,补充国有制作机构拍片资金不足的问题。而随后《大腕》、《没完没了》等等片子的票房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了市场化的好处,很多广电圈的人发现“原来电影拍好了真赚钱!”而随着政策的松动,民营机构也拥有了独立拍摄电影的条件,“买厂标”、“买台标”渐成历史。而今年2月25日,广电总局对“44号令”的补充,也是政策在逐渐完善的一个标志,不过还远远不够。
把与文化娱乐业分剥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是政府目前毋庸置疑的既定方针。但市场化的首要条件是平等,而目前很多国营媒体对大量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在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化娱乐业地位的同时,也妨碍了市场竞争的全面开展。比如,中影就因为掌握着所有国外影片的进口权,让各家影视院线都要“上赶着谈生意”,而使很多民营资本家在一段时间内“不敢有非份之想”。
随着外资进入力度的逐渐加大,本土资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在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的召唤下,近两年来中国影视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通过审批的影视剧与过去相比呈“井喷”之势。但是去年通过的212部大银幕电影,仅有35部进入了主流院线,而坚持上映10天以上的连10部都不到。目前能和国外大片周旋的国产电影实在不多,中国本土影视制作公司的总体素质急需大幅度提高,而市场竞争无疑是最有效的利器。民营资本的介入无疑是一个强力催化剂,是市场活力的源泉。而如何让它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还是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的成熟。

❸ 什么是移动音频

以往只能在家庭影院中感受到的震撼,现在在汽车一路奔驰的速度感中也能同样感受。
家庭影院
如果你不喜欢人多而又不想错过大片,家庭影院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投影机投射的画面不断变大、不断清晰、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恋家。

智邦SMC网络中国区总经理郭葆谦
贺《中国计算机报》20年华诞 愿《中国计算机报》继续肩负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重任,做好读者和厂商间的桥梁。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川崎成一
创意就是财富。
恭祝《中国计算机报》成立20周年!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集团副总裁中国地区负责人古尼拉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hina Information World has grown rapidly, becoming a leading publication in the IT instry. We wish you even greater success.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加勇
祝贺《中国计算机报》创刊20周年!星网锐捷祝愿《中国计算机报》这个产业先锋、媒体尖兵更上层楼,为推动IT产业发展,促进IT市场繁荣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中东
20载荏苒岁月,推动技术应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祝愿《中国计算机报》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StorageTek公司北亚区总裁 罗柏安
《中国计算机报》作为中国权威的IT媒体之一,不仅见证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变革,更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可以说,《中国计算机报》的发展史已经和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❹ 求近几年的中国家庭影音设备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熟,杜比公司抓住机会,首先将其为电影音响研制的杜比环绕声系统推广应用到适用于家庭的AV放大器,使人们安坐家中就可以享受电影院中那种逼真、震撼的声场效果。这样与原来的视听设备相比(CD、LD、磁带的两个声道记录的是压缩后的四声道信号),家庭影院只要加一个解码器就可以了,其欣赏效果有根本的飞跃,家庭影院就此诞生。

目前,家庭影院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接受,尤其经济条件较好的新婚户和住房动迁改善户购买的热情很高。

1997年带各种环绕功能的AV功放内销量达117万台,比1996年上升89.9%。其中出口量51.7万台(占内销量的44.2%)。而到1999年国内家庭影院的市场销量大约在300万台上下,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极快。

据统计,目前国内知名品牌音响有三、四十种,国外二十余种。国外品牌以高档产品为主,如JBL、尊宝、天朗、天龙等,突出特点是价格昂贵,动辄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国内品牌则以中低档为主,如惠威、科达、奇声、丽声等,价格大都定位在1万元内。

家庭影院:现状、问题、发展
国内市场已形成销量逐年上升

1996年销量Av功放19.6万台,1997年达117万台,1998年237万台,预计1999年会突破300万台。
家庭影院市场升温原因:大屏幕彩电的兴起,VCD,超级VCD的带动,而DVD的入市将进一步推动家庭影院市场的发展,住房条件的改善,厅房内安置一套家庭影院已成消费潮流;国产家庭影院质量提高,价格适应市场,抢回了部分原本被外国产品占有的份额;各类音响杂志,报刊,展览会推波助澜,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生产厂点扩散过度总体已呈供应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家庭影院(AV功放和音箱系列)的企业大大小小已达400家之多,品牌知名度较高的生产企业约为50家,年产AV功放在20万台以上的,在10家左右,而全部产量概算在400万台以上。但就总体来看,我国家庭影院规模经济的格局尚未形成,“千帆竟发,尚少巨轮”。

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良莠不齐

由于供大于求的产销格局影响,竞争就无可避免,并日趋激烈。由于在技术和性能上拉不开差距,竞争便更集中在价格上展开。家庭影院目前似乎正重蹈VCD走过的路子,大量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大量涌出,不少因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支配,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造成市场的混乱和无奈,杀伤力不可忽视。

外国公司开始打入中低档市场

目前,外国公司仍占领着中档市场,但已经出现外国公司也开始打入中低档市场,或在国内设厂,建立专门为我国市场开发产品的部门。这和外国公司放弃VCD市场有明显不同,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大企业进入家庭影院产业

家庭影院“家电化”趋势的发展,吸引大企业加入这一产业,1996年以前,音响器材主要走Hi-Fi的道路,发烧友是这一道路的拥护者。自1996年下半年起,许多企业开始选择大众化的道路,走家庭影院的路子,由于家庭影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市场更大,更趋向“家电化”,这样,一些大公司,大集团也开始投向这一产业。

产品标准制订迫在眉睫

家庭影院的产品标准尚未制订,各级监督检验机构及企业自身对照执行的仍是声频功率放大器的国家和部颁标准。

AV功放和声频功率放大器,虽两者核心均是音频信号的传输和放大,但由于它们用途的目的不同,对性能要求也就不同。AV功放主要为配合图像软件的再现,需真实体现声音的方位感,移动感,注重声场的气势,为了营造图像软件的声场效果,特别注重身临其境的环绕声效果和回肠荡气的重低音效果。现在由于没有标准,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及早开展家庭影院产品的标准制订工作,已到了急迫的地步。

重视和开展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国产化工作

目前,家庭影院大多引进购买杜比专利,这就像VCD芯片受制于C-CUBE,ESS等公司一样,不仅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在经济效益上也损失不小。目前的问题是企业为对付竞争,互相压价,使利润空间迅速变小,大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去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摆在行业管理部门和广大企业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消费引导和市场推广必须务实。家庭影院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陌生的产品。生动有效的宣传,介绍,推广和完善的服务对于市场发展有很大关系。目前,相当多的厂商仍然沿用一般家电商品的经销策略和手段,甚至偏离商家“诚信为本”的原则,在说明书,广告,现场促销等各环节上常发生不实,夸大和误导的情况,这实际上走入了一个误区,留下了市场的隐患,最终会受到市场的报复。

总之,当前家庭影院市场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可以归纳为:

市场前景良好,但若供大于求的问题解决不好,市场会走向反面。市场缺乏规范,竞争无序化程度严重,应加强研究和改善。技术上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要不断提升,当务之急是制订标准,阻断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之源。企业要悉心研究家庭影院产品的市场引导和推广工作,形成产业独有的营销理念和策略。行业的团结协调(尤其是骨干企业的团结协调)是家庭影院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家庭影院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中国城市家电消费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音响产品市场的规模在近几年处于下降趋势,但从2003年开始,整个市场将会出现缓慢增长。因此,在音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的牵引下,我国的家庭影院市场将进入回升期。

为了让中外家电生产、经营企业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城市家电消费市场的消费状况以及2003-2005年期间消费者的预期需求、品牌偏好、购买渠道选择、市场品牌竞争状况,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消费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4—6月开展了中国城市家庭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状况的研究。
本次研究在全国54个城市,共访问21300户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获取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对家用电器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当前家庭影院市场状况及预期消费需求。
中国音响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家庭影院市场规模的扩大
近10年来,随着音乐播放设备以及影碟机(尤其是VCD)在中国家庭的迅速普及,带动了中国家庭音乐设备向家庭影院方面的转移。据课题组多年来的数据表明,至2002年底,我国音响产品的市场规模在370万套,拥有率还非常低,在不考虑收录机(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情况下,有73.19%的家庭目前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套装家庭影院的拥有率仅为12.7%,尤其是近4年来,中国音响产品市场的规模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据课题组专家研究数据发现,从2003年开始,中国音响市场开始出现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也将带动整个家庭影院市场规模的扩大。据课题组的《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家庭影院的市场容量为191万台,随着音响市场的增长,据课题组预测,2003年我国家庭影院市场的容量将会有所增加,预计会超过两百万台。
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家庭影院规模的发展
由于家庭影院自身产品的特点决定,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该产品的必要性较低,因此,影响其市场规模的因素会呈现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的特点。
第一,家庭影院概念在中国消费者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现阶段中国家庭对家庭影院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设备外形气派、营造电影院震撼效果的追求。众多家庭影院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也大多在造型设计和震撼音效上下功夫,致使大量名不符实的“家庭影院”进入了家庭,也给消费者对家庭影院概念的认知上带来混淆。
第二,家庭影院产品的价格。据《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这种对价格的预期支付在不断下降,消费者对套装家庭影院的预期支付价格主要集中在4000元以下,尤其是对3000元以下产品的需求较大。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市场中的家庭影院各类产品的价格仍偏高,随着家庭影院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价格的下降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第三、套装产品的发展。家庭影院是由电视机、影碟机、功放和音箱组成,对于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来说,碟机是最主要的配套产品之一。据课题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拥有DVD产品的家庭选择套装家庭影院的比重远高于使用VCD产品的家庭(见图2)。而随着DVD产品进入中国家庭步伐的加快,将极大推动套装家庭影院系统市场规模的扩大。
第四,市场推广力度和市场能见度。随着家庭影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市场前景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一大批相关企业必将加入套装家庭影院系统产业。为了占领和扩张市场,企业也会将逐步扩展目前狭小的零售渠道,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优势和营销经验在广告媒体上展开广告拼杀。根据MRCCE(北京中企传播公司)对全国612家报纸媒体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家庭影院生产企业报纸广告投放费用总额为1875.9万元,其中厦新(293.42万元)、CAV丽声(195.96万元)、LG(177.84万元)、爱浪(152.8万元),占据行业广告投放费用前4名,此外步步高、新科、威莱等也都有不菲的投入。通过广告宣传,展示了企业形象和产品推介,产品的市场能见度和推广力度必将在企业占领市场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第五,中国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居民房地产消费行为日趋高涨,城市家庭的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住房面积和住房隔音等条件的提高,为家庭选择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提供了基础。
家庭影院品牌竞争将会日益加剧
国内大家电行业企业迅速进入家庭影院领域,预示着家庭影院深度营销时代和白热竞争时代的来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家庭影院市场竞争呈以下态势:
首先,总体品牌占有率偏低。城市家庭中使用的套装家庭影院品牌相当分散,还没有形成主导品牌,在调查中,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对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接近75%的消费者不能回忆起任何品牌。
其次,从目前国内市场套装家庭影院系统品牌看,可大致分为三类:专业品牌、国内影碟机品牌和其它品牌。其中专业品牌以爱浪、CAV、威莱、先驱为代表,这些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其产品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产品中较为领先。根据《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在专业品牌中,爱浪、CAV、威莱、先驱市场拥有率相对较高,其中威莱、CAV、爱浪在过去一年内市场增长率非常明显,分别达到了66%,17%和13%。特别是威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通过提高产品自身技术,扩大营销渠道,迅速进入了专业品牌领域的前三名。国内影碟机品牌以步步高、新科、TCL、厦新、万利达为代表的多元化厂家,凭借其在影碟机领域内的知名度,逐渐将产品过渡到家庭影院领域,但是由于厂家主要以DVD配套的家庭影院产品为主,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部分份额。其它品牌主要为手工作坊企业,产品影响力很小。
最后,一直以来,任何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均最后演变为中国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对抗。相信套装家庭影院系统产品亦将会走同样的路,绝大部分中低端市场为中国本土品牌所占据,国外品牌占据高端市场。调查中显示,松下、索尼、夏普、飞利浦等这些早期曾经雄据中国音响市场的国外著名品牌近些年来也在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在音箱高端市场份额有稳步回升趋势。与其相比,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在技术以及总体生产规模上均存在着较大差距。爱浪、CAV、威莱、先驱为代表的这些欲占领高端市场的国内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其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前瞻性预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调整,守住、甚至是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将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家庭影院企业今后几年竞争点日趋明朗
《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未来一年预期购买套装家庭影院系统的消费者占全部消费者的12.3%,从而我们可以推算出,未来三年内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在650万台左右,可见家庭影院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这些市场主要在什么地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在哪里呢?经过课题组专家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表明,今后几年中国家庭影院竞争市场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品牌之争。随着家电强势企业进入家庭影院市场,这些企业将会利用自己原来家电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大力宣传,家庭影院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集中度将会大大提高,大批弱势企业难以与之抗衡,淘汰兼并已成为必然之势。
二、产品之争。随着2002年中国电子音响协会对家庭影院和音响产品“A字标志”的重新评审和授权工作的正式启动,使我国家庭影院市场逐步得以净化和规范。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各区域市场的特点不同,家庭影院的预期购买率在各个地区、各行政区域、各城市级别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差异很大,那些规模小、缺乏技术开发和资金支持能力,不能准确纵观全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小企业必将逐渐退出。
三、价格之争。随着家庭影院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驱使产品价格的下降。从家电市场我们可以借鉴,价格策略也必将是今后家庭影院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营销渠道之争。任何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总是建立在渠道扩张的基础上。但是套装家庭影院系统产品作为一种享受品,单纯的渠道扩张并不能带来销售量的正比例增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套装家庭影院市场渠道的重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级城市市场渠道应建立在更广泛的层面之上,以保证消费者能在方便的地方实现购买,而二级城市市场渠道则肩负着销售与提高消费者认知度的双重任务,需要对主要渠道进行中长期推进式的渠道建设。

❺ 移动音频类APP(比如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的国内用户有多少人现在喜欢听广播的人多吗

破亿是肯定了,喜马拉雅一家独大,我就收藏了1000多部喜马拉雅的音频…

❻ 跪求一份比较详细的流媒体市场分析

流媒体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一.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流媒体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它融合了多种网络以及音视频技术。在网络中真正要实现流媒体技术,必须完成流媒体的制作、发布、传输、播放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需要解决多项技术问题。普通流媒体数据必须进行处理才能适合流式传输。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采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减小文件的尺寸,二是向文件中加入流信息。
第一、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一般采用建立在UDP协议之上的PTR/RTSP来传输实时的影音数据。
第二、需要浏览器对流媒体的支持。WEB浏览器能通过HTTP中内建的MIME来标记WEB上繁多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包括各种流媒体文件格式。
第三、流媒体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缓存的目的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存储需要使用的数据,数据存储在缓存中的时间是暂时的,播放完的数据即刻被清除,新的数据将被存入到缓存中。因些,在播放流媒体文件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四点均为实现流媒体技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传输带宽、压缩算法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传输协议是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组成部分。它包括"RSVP"(资源预留协议)、"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quot;RTSP"(实时流协议),这四种协议构成了"real-time"服务的基础。
RSVP是英文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资源预留协议,它可以让流数据的接收者主动请求数据流路径上的路由器,为该数据流保留一定资源(即带宽),从而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RTP是英文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名称是实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
提到RTP协议,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姐妹协议-RTCP协议。RTCP是英文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中文称之为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是一个控制协议,为顺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它的设计目的是与RTP协议共同合作,为顺序传输数据 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
RSVP、RTP和RTCP协议都是实时传输多媒体数据的保障,而RTSP则是既与实时传输又与流式传输有关。RTSP是英文R的缩写,即实时流协议。RTSP是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远程遥控器",也就是通过客户端对服务器上的音视频流作的播放、录制等操作的请求。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对流式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暂停、快进、录制和定位等操作都是通过RTSP协议实现的。

流媒体的发展前景

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下面例举流媒体技术在中国的几个典型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在线直播上的应用,如中央电视台采用RealNetworks公司的流媒体技术实现了视听在线、清华大学的校园新闻直播系统等等。 流媒体技术在视频点播上的应用,如湖南卫视、中国大饭店、望京小区等地采用Oracle公司的OVS系统(支持机顶盒)实现视频点播。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上的应用,如北京邮电大学采用Cisco公司的IP/TV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这里不再例举也是举不胜举的。正因为如此,许多著名的公司都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为使自己在流媒体市场大战中占取有利地位。 当99西方流媒体会议在加利福利亚圣何塞市举行时,微软董事长盖茨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盖茨宣布微软在成功地通过视窗操作系统使个人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软件开发关头,这种软件将使互联网上的多媒体内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盖茨说流媒体是微软真正看好的发展方向。它必将成为个人电脑和网络设备应用的主流。盖茨在演讲中展示了一个新的应用软件--视窗电影制作器(Windows Movie Maker)。这将是视窗盛世千年(Microsoft Windows Millennium)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通过该软件,使用者可将手持摄像机中拍摄的影像传输到个人电脑中进行编辑和发布。盖茨指出,未来的工作场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流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因为视频会议和员工职业训练都可以通过观看网上录像的方式进行。将流媒体与微软的Office软件结合在一起,必定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一场革命。在2000年6月,串流媒体商Digital Island与康柏计算机、英特尔、与微软三家公司合作,在未来的两年内建构八千台串流服务器。这计划预计在全球三百五十个主要城市设立据点,其中超过二百五十个城市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并可以同步处理七百五十万个串流声讯或视讯资料。 可以预见,随着厂商对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用户对流媒体需求的增加,流媒体技术定会更上一层楼。流媒体业务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流媒体拓展应用前景

高技术市场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集团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缓,将导致流媒体应用向公司网络领域拓展。公务旅行预算开销与员工总数的锐减,以及业务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商业公司开始尝试利用现有网络与交互流媒体应用系统,进行员工培训、争取客户及实现员工与客户间的密切联系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公司的赢利能力与员工的实际能力。Cahners In-Stat预测,到2005年,全球流媒体服务市场的收入将有望超过50亿美元。 多媒体分析家指出,"虽然商业公司可以选择自行构建的方式,提供在线教育与通讯服务的流媒体应用架构,但依托于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外包模式,却能够使商业公司更快地获取投资回报。因为流媒体服务供应商能够凭借其庞大的托管服务架构、数字资产管理能力及其它多种相关服务,帮助公司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流媒体服务优势。" 在今后的流媒体服务市场上,将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服务供应商:一类是面向所有商业应用领域的套装流媒体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另一类则是提供专注于特定行业市场的流媒体应用系统的服务商,这类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应用系统,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公司整体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这家市场调研机构还指出,在流媒体服务领域,居于流媒体服务"价值链"最上层的将是卫星服务供应商,因为他们承担着将流媒体与内容服务,传送至大中型企业用户的重要职责。 据Cahners In-Stat公司预计,2001年,部署流媒体服务的商业公司可望达到2.1万,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10倍,届时使用这类服务的公司用户将达22.5万左右。2003年之后,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有望成为多数流媒体服务供应商增加收入的突破口,因为这类公司大多拥有为数不少的分支机构,与远程办公室,但却又不会如同大型企业用户那样,自行构建流媒体服务架构。因此,2004年左右,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成为流媒体服务的主要用户群体,到2005年,在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用户群体中,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占2.7万左右。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流媒体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它融合了多种网络以及音视频技术。在网络中真正要实现流媒体技术,必须完成流媒体的制作、发布、传输、播放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需要解决多项技术问题。普通流媒体数据必须进行处理才能适合流式传输。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采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减小文件的尺寸,二是向文件中加入流信息。
第一、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一般采用建立在UDP协议之上的PTR/RTSP来传输实时的影音数据。
第二、需要浏览器对流媒体的支持。WEB浏览器能通过HTTP中内建的MIME来标记WEB上繁多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包括各种流媒体文件格式。
第三、流媒体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缓存的目的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存储需要使用的数据,数据存储在缓存中的时间是暂时的,播放完的数据即刻被清除,新的数据将被存入到缓存中。因些,在播放流媒体文件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四点均为实现流媒体技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传输带宽、压缩算法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传输协议是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组成部分。它包括"RSVP"(资源预留协议)、"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quot;RTSP"(实时流协议),这四种协议构成了"real-time"服务的基础。
RSVP是英文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资源预留协议,它可以让流数据的接收者主动请求数据流路径上的路由器,为该数据流保留一定资源(即带宽),从而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RTP是英文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名称是实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
提到RTP协议,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姐妹协议-RTCP协议。RTCP是英文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中文称之为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是一个控制协议,为顺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它的设计目的是与RTP协议共同合作,为顺序传输数据 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
RSVP、RTP和RTCP协议都是实时传输多媒体数据的保障,而RTSP则是既与实时传输又与流式传输有关。RTSP是英文R的缩写,即实时流协议。RTSP是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远程遥控器",也就是通过客户端对服务器上的音视频流作的播放、录制等操作的请求。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对流式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暂停、快进、录制和定位等操作都是通过RTSP协议实现的。

流媒体的发展前景

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下面例举流媒体技术在中国的几个典型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在线直播上的应用,如中央电视台采用RealNetworks公司的流媒体技术实现了视听在线、清华大学的校园新闻直播系统等等。 流媒体技术在视频点播上的应用,如湖南卫视、中国大饭店、望京小区等地采用Oracle公司的OVS系统(支持机顶盒)实现视频点播。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上的应用,如北京邮电大学采用Cisco公司的IP/TV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这里不再例举也是举不胜举的。正因为如此,许多著名的公司都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为使自己在流媒体市场大战中占取有利地位。 当99西方流媒体会议在加利福利亚圣何塞市举行时,微软董事长盖茨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盖茨宣布微软在成功地通过视窗操作系统使个人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软件开发关头,这种软件将使互联网上的多媒体内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盖茨说流媒体是微软真正看好的发展方向。它必将成为个人电脑和网络设备应用的主流。盖茨在演讲中展示了一个新的应用软件--视窗电影制作器(Windows Movie Maker)。这将是视窗盛世千年(Microsoft Windows Millennium)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通过该软件,使用者可将手持摄像机中拍摄的影像传输到个人电脑中进行编辑和发布。盖茨指出,未来的工作场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流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因为视频会议和员工职业训练都可以通过观看网上录像的方式进行。将流媒体与微软的Office软件结合在一起,必定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一场革命。在2000年6月,串流媒体商Digital Island与康柏计算机、英特尔、与微软三家公司合作,在未来的两年内建构八千台串流服务器。这计划预计在全球三百五十个主要城市设立据点,其中超过二百五十个城市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并可以同步处理七百五十万个串流声讯或视讯资料。 可以预见,随着厂商对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用户对流媒体需求的增加,流媒体技术定会更上一层楼。流媒体业务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流媒体拓展应用前景

高技术市场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集团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缓,将导致流媒体应用向公司网络领域拓展。公务旅行预算开销与员工总数的锐减,以及业务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商业公司开始尝试利用现有网络与交互流媒体应用系统,进行员工培训、争取客户及实现员工与客户间的密切联系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公司的赢利能力与员工的实际能力。Cahners In-Stat预测,到2005年,全球流媒体服务市场的收入将有望超过50亿美元。 多媒体分析家指出,"虽然商业公司可以选择自行构建的方式,提供在线教育与通讯服务的流媒体应用架构,但依托于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外包模式,却能够使商业公司更快地获取投资回报。因为流媒体服务供应商能够凭借其庞大的托管服务架构、数字资产管理能力及其它多种相关服务,帮助公司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流媒体服务优势。" 在今后的流媒体服务市场上,将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服务供应商:一类是面向所有商业应用领域的套装流媒体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另一类则是提供专注于特定行业市场的流媒体应用系统的服务商,这类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应用系统,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公司整体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这家市场调研机构还指出,在流媒体服务领域,居于流媒体服务"价值链"最上层的将是卫星服务供应商,因为他们承担着将流媒体与内容服务,传送至大中型企业用户的重要职责。 据Cahners In-Stat公司预计,2001年,部署流媒体服务的商业公司可望达到2.1万,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10倍,届时使用这类服务的公司用户将达22.5万左右。2003年之后,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有望成为多数流媒体服务供应商增加收入的突破口,因为这类公司大多拥有为数不少的分支机构,与远程办公室,但却又不会如同大型企业用户那样,自行构建流媒体服务架构。因此,2004年左右,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成为流媒体服务的主要用户群体,到2005年,在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用户群体中,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占2.7万左右。

二.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流媒体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它融合了多种网络以及音视频技术。在网络中真正要实现流媒体技术,必须完成流媒体的制作、发布、传输、播放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需要解决多项技术问题。普通流媒体数据必须进行处理才能适合流式传输。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采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减小文件的尺寸,二是向文件中加入流信息。
第一、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一般采用建立在UDP协议之上的PTR/RTSP来传输实时的影音数据。
第二、需要浏览器对流媒体的支持。WEB浏览器能通过HTTP中内建的MIME来标记WEB上繁多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包括各种流媒体文件格式。
第三、流媒体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缓存的目的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存储需要使用的数据,数据存储在缓存中的时间是暂时的,播放完的数据即刻被清除,新的数据将被存入到缓存中。因些,在播放流媒体文件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四点均为实现流媒体技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传输带宽、压缩算法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传输协议是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组成部分。它包括"RSVP"(资源预留协议)、"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quot;RTSP"(实时流协议),这四种协议构成了"real-time"服务的基础。
RSVP是英文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资源预留协议,它可以让流数据的接收者主动请求数据流路径上的路由器,为该数据流保留一定资源(即带宽),从而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RTP是英文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名称是实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
提到RTP协议,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姐妹协议-RTCP协议。RTCP是英文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中文称之为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是一个控制协议,为顺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它的设计目的是与RTP协议共同合作,为顺序传输数据 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并对网络流量和阻塞进行控制。
RSVP、RTP和RTCP协议都是实时传输多媒体数据的保障,而RTSP则是既与实时传输又与流式传输有关。RTSP是英文R的缩写,即实时流协议。RTSP是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远程遥控器",也就是通过客户端对服务器上的音视频流作的播放、录制等操作的请求。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对流式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暂停、快进、录制和定位等操作都是通过RTSP协议实现的。

流媒体的发展前景

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下面例举流媒体技术在中国的几个典型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在线直播上的应用,如中央电视台采用RealNetworks公司的流媒体技术实现了视听在线、清华大学的校园新闻直播系统等等。 流媒体技术在视频点播上的应用,如湖南卫视、中国大饭店、望京小区等地采用Oracle公司的OVS系统(支持机顶盒)实现视频点播。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上的应用,如北京邮电大学采用Cisco公司的IP/TV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这里不再例举也是举不胜举的。正因为如此,许多著名的公司都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为使自己在流媒体市场大战中占取有利地位。 当99西方流媒体会议在加利福利亚圣何塞市举行时,微软董事长盖茨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盖茨宣布微软在成功地通过视窗操作系统使个人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软件开发关头,这种软件将使互联网上的多媒体内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盖茨说流媒体是微软真正看好的发展方向。它必将成为个人电脑和网络设备应用的主流。盖茨在演讲中展示了一个新的应用软件--视窗电影制作器(Windows Movie Maker)。这将是视窗盛世千年(Microsoft Windows Millennium)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通过该软件,使用者可将手持摄像机中拍摄的影像传输到个人电脑中进行编辑和发布。盖茨指出,未来的工作场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流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因为视频会议和员工职业训练都可以通过观看网上录像的方式进行。将流媒体与微软的Office软件结合在一起,必定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一场革命。在2000年6月,串流媒体商Digital Island与康柏计算机、英特尔、与微软三家公司合作,在未来的两年内建构八千台串流服务器。这计划预计在全球三百五十个主要城市设立据点,其中超过二百五十个城市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并可以同步处理七百五十万个串流声讯或视讯资料。 可以预见,随着厂商对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用户对流媒体需求的增加,流媒体技术定会更上一层楼。流媒体业务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流媒体拓展应用前景

高技术市场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集团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缓,将导致流媒体应用向公司网络领域拓展。公务旅行预算开销与员工总数的锐减,以及业务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商业公司开始尝试利用现有网络与交互流媒体应用系统,进行员工培训、争取客户及实现员工与客户间的密切联系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公司的赢利能力与员工的实际能力。Cahners In-Stat预测,到2005年,全球流媒体服务市场的收入将有望超过50亿美元。 多媒体分析家指出,"虽然商业公司可以选择自行构建的方式,提供在线教育与通讯服务的流媒体应用架构,但依托于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外包模式,却能够使商业公司更快地获取投资回报。因为流媒体服务供应商能够凭借其庞大的托管服务架构、数字资产管理能力及其它多种相关服务,帮助公司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流媒体服务优势。" 在今后的流媒体服务市场上,将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服务供应商:一类是面向所有商业应用领域的套装流媒体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另一类则是提供专注于特定行业市场的流媒体应用系统的服务商,这类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应用系统,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公司整体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这家市场调研机构还指出,在流媒体服务领域,居于流媒体服务"价值链"最上层的将是卫星服务供应商,因为他们承担着将流媒体与内容服务,传送至大中型企业用户的重要职责。 据Cahners In-Stat公司预计,2001年,部署流媒体服务的商业公司可望达到2.1万,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10倍,届时使用这类服务的公司用户将达22.5万左右。2003年之后,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有望成为多数流媒体服务供应商增加收入的突破口,因为这类公司大多拥有为数不少的分支机构,与远程办公室,但却又不会如同大型企业用户那样,自行构建流媒体服务架构。因此,2004年左右,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成为流媒体服务的主要用户群体,到2005年,在流媒体服务供应商的用户群体中,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将占2.7万左右。

三.流媒体技术应用前景与运营商策略分析

传统的因特网虽然有了交互、24小时不间断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但传输的主要是静态为主的图象和文字内容,严重影响了其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人们也曾尝试在互联网上播放多媒体,但多媒体文件通常体积都很大,下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只能先下载,存储在硬盘上之后再播放。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就可以在向播放器传输的过程中开始播放,一边下载一边播放,实现了在网上点播或观看实况电影、电视的梦想。现在,以“流”(Stream)的形式进行数字媒体的传送,使人们在从28kb/s到几Mb/s的带宽环境下都可以在线欣赏到连续不断的高品质的音频和视频节目。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流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流媒体的定义已不再是指单一的流式传输技术,它衍生出了适合流式传输的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据采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等更多的基础技术。现在的流媒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

专家预言,流媒体将成为未来因特网上应用的主流,实现沟通和传播的多向性,使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流媒体为什么格外引人注目?

所有拥有网络基础设施或网络接入能力的公司都有可能利用流媒体来增强它们的业务能力,另外,需要在因特网上传递各种信息的公司也都有可能需要流媒体来丰富它们传递的内容。因此,业务提供商(包括固定网运营商、移动网运营商、托管公司、ISP、广播电视商和交互电视网络商)及内容所有者(包括内容创作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了驱动流媒体发展的两大群体。

固定网运营商可以利用流媒体来增加收入并且增加网络上的通信量;托管公司正在寻求新的托管机会,流媒体市场的发展为它们带来了新的机会;ISP和门户相信多媒体应用最终将在因特网上普及,它们将会考虑提供什么样的应用和服务给消费者、价格如何等;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人们预计“流”将是驱动人们接受3G业务的最初应用之一,当然目前3G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移动运营商更关注未来什么样的流媒体应用会打动移动终端用户的心;内容所有者关心的是流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个威胁还是一个新的机会?

二、流媒体应用的驱动力

流媒体应用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

1、流媒体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是目前有更多的带宽可以使用,无论是骨干网还是接入网,宽带化的进程都在加快进行。

2、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流内容传递网络(即CDN)的迅速增长,通过将数字内容推送到离用户住地很近的因特网“边缘”来为用户提供快速而便宜的内容服务。预计截止到2003年,投放到这一网络市场的资本将达70亿美元;

3、一些“免费”的因特网业务出现,人们不再担心上网时间,因此更有闲暇观看流媒体内容;

4、移动业务将会成为流媒体传递的重要方式;

5、各大内容门户将是采用流媒体的先行者,而一些小的内容网站有可能会被门户兼并。

三、流媒体的市场前景和预测分析

由于宽带接入技术、媒体压缩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未来的几年内,流媒体业务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全球流媒体用户越来越多

在美国,近两年宽带用户日益增加,目前宽带普及率已达20%——30%,而且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如图1所示,到2003年,宽带用户的主要时间将在上网,其中流媒体业务的用户也越来越多。

1 假定每户有一个在线用户

2 预测

来源:Jupiter Media Metrix;Mckinsey analysis

图1 美国住宅用户每年用于上网的时间

2、流媒体市场发展迅速

流媒体在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视频流与主要经由PC机的流媒体应用有

❼ “耳朵经济”的下半场,移动音频平台的机会在哪里

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语音化加工,并贩卖焦虑,成为了大部分移动音频产品变版现的主要路径。创权新不足是移动音频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商业模式上,移动音频平台的创新度都远远不够。当移动音频领域进入下半场的发展阶段后,荔枝一直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荔枝仍在不断变革自己,在探索声音领域更多有趣新玩法的道路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用“声音社交”去搅动巨大的音频市场。

❽ 移动音频媒体价值白皮书有没有网友有呀

急求移动音频媒体价值白皮书 2015年的 需要完整pdf版,有没有网友有呀?

阅读全文

与移动音频媒体的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花店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59
车行车展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79
企业如何做系统的培训方案设计 浏览:680
网络营销实训背景是什么意思 浏览:695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浏览:869
长安汽车的市场营销案例 浏览:908
北京优一网科电子商务 浏览:555
娃哈哈广告视频策划方案 浏览:956
广告策划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882
上海苏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83
熊来了电子商务 浏览:46
大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42
98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5
市场营销求职应聘技巧 浏览:104
洗衣液超市的促销方案 浏览:749
刮痧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717
市场营销热门行业 浏览:47
地理新教师上岗培训方案 浏览:854
对网络营销主体的认识 浏览:930
各级各类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