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新编统计学》(罗洪群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啊
理科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学问,主要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包括地质、地理、计算机软件部份。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见长。
Ⅱ 新编统计学(修订版) 作者:刘太平,贺银娟模练习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突兀,请恕无法回答。抱歉!
Ⅲ 新编统计学各种名词 不懂啊 求大神指教
1.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涉及社会、经济、管理问题的数据,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推断的一门科学。具有随机性、群体性、数量性三个特点。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总体:统计学讲构成研究对象全部元素(个体)的集合称为总体。
3.样本: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sample) 。
4.总体参数:表示总体分布的默写特征。
5.统计量:表示位置的统计量——样本均值 表示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
6.管理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涉及社会、经济、管理问题的数据,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推断的一门科学。
7.统计变量:在统计中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盖帘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体现。统计变量有以下三种:定类变量、定序变量、数字变量。
8.直接来源:通过专门调查和科学试验的来的数据。
9.间接来源: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别人调查或科学试验的第二手数据。
10.数据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包括①覆盖误差②无回馈误差③道德误差④被调查误差⑤抽样误差⑥测量误差。
11.统计推断: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 根据带随机性的观测数据(样本)以及问题的条件和假定(模型),而对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它是数理统计学的主要任务,其理论和方法构成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2.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3.定类变量:表现为类别,但不分顺序,如男女。
14.定序变量:表现为类别,有顺序。如很喜欢、喜欢、一般、讨厌、
15.定距变量: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常常被用来测量海拔、温度等。
16.定比变量: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常常测量销售额、收入、市场份额等。
17.均值:表示一系列数据或统计总体的平均特征的值。
18.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
19.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常用G表示。
20.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常用Me表示。
21.众数: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常用Mo表示。
22.四分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3%和75%位置上得值。
23.极差:也叫全距,常用R表示,他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4.四分位差:是第一四分位数与第三四分位数的差。
25.平均差:是变量数列中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绝对离差得平均数,常用Md表示。
26.方差:是变量数列中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差的平方的算数平均数,常用s^2表示。
27.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故又称均方差或方差根的算术平均数。常用s表示。
28.标准分数:也成z分数或标准化值,它是变量值域其平均数的离差初一标准差的值,是对每个数据在该组中相对位置的测量。
29.随机事件: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简称事件。随机事件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30.必然事件: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情。
31.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32.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33.条件概率:在同一个样本空间 Ω 中的事件或者子集 A 与 B,如果随机从 Ω 中选出的一个元素属于 B,那么下一个随机选择的元素属于 A 的概率就定义为在 B 的前提下 A 的条件概率。
34.概率分布:随机变量X小于任何已知实数x的事件可以表示成的函数。
35.连续型随机变量: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F(x)可表示成一个非负可积函数f(x)的积分,则称X为连续性随机变量 。
36.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随机变量X在x轴上只取有限个或可数个数值,则称其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37.正态分布:概率论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布,也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分布。该分布由两个参数——平均值和方差决定。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以均值为对称中线,方差越小,分布越集中在均值附近。
38.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置信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
39.独立样本:如果两个样本是重两个总体中独立的抽取的,即一个样本中的元素与另一个样本中的元素相互独立,则称为独立样本。
40.配对样本:即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
41.假设检验:也称为显著性检验,是事先做出一个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及判断样本信息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而决定应该接受或否定原假设的统计推断方法。
42.显著性水平:表示原假设Ho为真时拒绝Ho的概率,及拒绝原假设所冒的风险,用α表示。
43.P值:是指原假设为真实,样本统计量落在其观测值以外的概率,即表示在实际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拒绝原假设犯错的概率,也称为观测到的显著性水平或相关概率值。
4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就是针对一定因素分析各总体的各个因素水平是否有差异。
45.随即误差:因素同一水平下,样本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46系统误差:因素不同水平下,样本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47.组内方差:因素同一水平下各样本数据的方差。
48.组间方差:因素不同水平下各样本数据的方差。
问答
1.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的计量尺度个有什么不同?
答:数据的级联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及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定类尺度也称列名尺度,它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它是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例如,按照性别将人口分为男、女两类等。 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该尺度在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的基础上,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即它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 例如,产品等级就是对产品质量好坏的一种次序测度,它可以将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它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可以准确地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 该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如收入用人民币“元”度量、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等。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定比尺度也称为比率尺度,它与定距尺度属于同一层次,其计量的结果也表现为数值。它除了具有上述三种计量尺度的全部特性外,还具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即它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答:从统计数据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统计数据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普查是一种为某种特定目的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①普查是全面调查。②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及指标多、工作量大、时间性强。③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3.直接来源包扩哪些?
答:1调查数据 通过调查方法获得的数据; 通常是对社会现象而言;通常取自有限总体。
2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 通常是对自然现象而言;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中 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4.间接来源包括哪些?
答:1系统外部的数据: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如各类统计年鉴、
各类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咨询机构、专业调查机构等提供的数据
各类专业期刊、报纸、书籍所提供的资料。各种会议,如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及专业性、学术性研讨会上交流的有关资料、从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2系统内部的数据:业务资料,如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单据,记录
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统计报表。各种财务,会计核算和分析资料等。
5.统计数据是如何做到准确的?
1. 精 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 准 确 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 关 联 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 及 时 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5. 一 致 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6. 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Ⅳ 急求《新编统计学原理与实务》主编范翠玲 孟凡收 (东南大学出版社)的课后习题及案例题答案
思路岛课后答案网中有这个答案,里边答案很多,使用搜索条输入书名或者作者就能查找到,不用注册不要积分就能下载里边所以的答案,数千大学教材答案免费下载,更多答案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