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视商业模式创新在什么地方,如何评价它。。。管理学
乐视影业充分利用自身互联网的基因优势,将电影产业与互联网创造性的融合,采用O2O、一定三导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公司向服务、消费者、以及品牌为驱动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中国电影乃至全球电影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提供了范例。
管理学方面的话就是跨行业发展的不同专业员工的统筹规划......其实乐视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太多创新,
13年底,整个乐视集团有员工2000人左右,而14年十一月时这一数字已超过3500人。乐视网人力资源副总裁蒋晓琳向《财经》记者证实,乐视集团有接近30位副总裁,200多位总监,这些岗位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
一位乐视的总监却告诉《财经》记者:“所有的决策权都在贾跃亭手中,副总裁扮演的更多是执行角色。作为总监,我们唯一有效的签名就是在自己的快递单上。”
乐视不惜重金从外部引进了众多高管,乐视TV总经理梁军来自联想,乐视致新销售副总裁张志伟来自京东,乐视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何毅是搜狐前副总编,负责乐视海外业务的莫翠天和手机业务的马麟均来自魅族。但外来人才如何融入乐视此前已经形成的管理文化,仍待观察。
一位乐视前员工对《财经》记者表示:“贾的集权,追求的不是效率,而是控制。哪怕影响效率,也会优先考虑控制。”
在贾跃亭之下,很多平级的副总裁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合。比如,乐视网在营销、内容、法务、人事等部门,都存在多个副总裁共同领导的情况,他们又都同时向贾跃亭汇报。
部门间的协同状况,对开展业务也带来直接影响。
2. 乐视网这些年来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那么烂的
乐视网最近几年渐渐地低调了,把一副好牌,打得很烂,最后只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我觉得这主要是乐视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企业战略问题,企业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还有就是不计成本的公然与易到互撕,再者就是错误的模式,包括手机模式和运用模式(即免费模式)。
随着乐视的业务线越来越宽,它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没有新的资金,旧的生意很可能无法发展。成功的企业要么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两项主营业务,走到极致,要么经历了长期的磨砺和市场争夺,做了几项主营业务,一个公司的能力是有限的。
3. 什么是大屏生态运营,乐视玩的“套路”你懂吗
919乐迷节乐视卖了86.6万台超级电视,再一次创造了新的行业销售记录,数字背后是市场对于生态模式的肯定、是消费者对于超级电视的认可。乐视是业内首家提出用生态补贴硬件、从而实现负利定价硬件销售的电视厂商,让消费者只为核心价值买单,这种商业模式让乐视不仅是一家终端设备提供商,还是一家内容服务商,更是一家广告运营商。
乐视通过内容付费、广告收入、应用分成补贴到其倡导的已是负利的硬件超级电视中,形成良性循环,超级电视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占领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入口,从而推动内容付费、广告等收入的快速增长。
乐视超级电视已经成为高端品牌覆盖家庭营销的首选平台,推动行业进入大屏生态运营时代。乐视通过大屏运营实现了一种三赢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可以少出钱就可以享受超值的硬件和服务;广告主可以在乐视大屏生态平台上进行推广,以及销售产品;而对于乐视自身,既获得了众多的电视用户,又开拓了大屏运营市场。
据悉,今年上半年,乐视大屏营收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01%,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34%,周下单突破1000万,单项目下单突破2000万。通过大屏营销,乐视已经吸引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宝马、英菲尼迪、迪奥、宝洁、百威英博等200多个国内外品牌的合作。
如此看来,乐视的大屏运营既提供了硬件负利定价的基础,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蓝海。在大屏运营价值不断迸发的过程中,一向追求用户体验至上的乐视,未来会不会舍弃开机广告所带来的高附加值收益?又或者让每一个用户共同分享大屏运营产生的利润?敢于免费送硬件、给老用户换主板的乐视还有多少情怀没有释放出来呢?让我们再等等看吧。
4. 负面新闻缠身的乐视将发布四周年新品超级电视,能吸引消费者买单吗
如今的乐视已经今非昔比,当初那个财大气粗的互联网产业搅局者已经远去,依然在苦苦支撑的乐视也因为各种违约事件的出现,失去了消费者的基本信任,尤其是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极端不满,在诚信情况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即便推出新品超级电视也很难在市场上取得理想的业绩。对乐视电视来说,真正吸引消费者的还是在影视和体育赛事方面的版权优势,众多体育迷也是乐视电视的主要购买者,但在接连失去了中超、亚冠、世预赛等诸多优质赛事版权以后,已经招致了球迷用户的纷纷倒戈,这也成为了乐视电视新品上市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当然了,电子产品的性能优势在任何时期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乐视为了挽回败局,或许会在性能上采取更加前沿的技术,特别是屏幕的选择如果能够极具前瞻性的话,对个别追求体验感的消费者来说会产生一定吸引力,但要想达到前几年的销售业绩已经很难实现,尤其是乐视电视的违约现象一直都是比较严重的,购买的型号和收到的型号经常出现不相符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合理的处理方式,往往让用户自行承担所造成的损失,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对乐视电视的销售都会造成沉重打击。
5. 乐视网从市值破千亿到深陷亏损泥潭,对创业者来说有什么启示
巅峰时期拥有乐视视频、乐视体育等七大子生态的乐视网从辉煌走到亏损为广大的创业者敲响了警钟。
6. 简述小米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华为、中兴以及乐视、爱奇艺的竞争�
小米的未来来路线不仅仅自是卖手机,而是搭建智能家庭。现在发布的产品有路由器,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手机,小米平板,即将后面还会发布小米智能开关,用路由器来控制家里的各种电器的开关,而手机可以连接路由器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比如你回到家,手机连接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识别你回到家自动开启电灯,电视,空调等等。一切都通过手机控制。这种方式依赖性特别强,你买了小米手机,就会想买路由器等等其他的东西配合手机使用,所以潜力非常巨大。小米手机并非小米公司的核心。华为和中兴是国际大公司,他们的业余有非常非常多,手机也是其中一个业余而已,并非核心,可以网络华为中兴来具体了解他们的核心业余你就知道了,爱奇艺除了片源有点优势其他都是打酱油的。愿采纳谢谢
7. 乐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从开始知道“乐视”这个词的时候,我单纯的以为这是个智能手机的品牌,后来人家还推出了乐视tv的电视,再后来就是app上线,而且人家不但制作影视客户端,还投资综艺,网剧等。
虽然人们常常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放在做成生意这件事情上,我到还是认为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很难得了,在自己的能力还撑不起自己野心之前还是不要做过多无畏的尝试。
搞得现在乐视企业面临巨大危机,资金流动出现问题,线上营销出现问题,技术开发也出现了断流,腹背受敌。
做什么事还是尽力而为的好,一下子吃太撑总是要被撑到的,贾总是一个敢于尝鲜的开拓者,但也只能说是个勇士却不是一名优秀的谋士,太着急于拓宽市场往往会得不偿失。
8. 乐视、谷歌等互联网公司都想在手机行业分一杯羹,但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当你扒光互联网的层层包装,你会发现整个互联网企业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是入口 二是转化。以网络为例,搜索就是入口,排名就是消费转化。以360为例,安全卫士等软件是入口,广告与嵌入合作就是转化。 了解了这一点,就自然能明白手机的重要性,入口!移动平台流量入口!
比如目前已经转型成为直销品牌的隆力奇,其推出智能手机就是为了在向大众证明自己的实力,顺便阐释自己的直销理念,最终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然,一般人还是别去碰直销了……
9. 乐视做的是什么
乐视
乐视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贾跃亭,乐视致力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
乐视垂直产业链整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旗下公司包括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控股、乐视投资管理、乐视移动智能等。
2014年乐视全生态业务总收入接近100亿元。2014年12月,贾跃亭宣布乐视“SEE计划”,即是打造超级汽车以及汽车互联网电动生态系统。2015年4月14日在北京举行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以生态模式进军手机行业。
乐视网发布2015年度业绩报告。这家在2015年度狂飙猛进的公司交上一份颇为亮丽的成绩单: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0.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89%;归属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57.41%。
2017年05月21日 梁军出任乐视网CEO
2017年7月21日 孙宏斌全票当选乐视网董事长
2017年8月17日 乐视网法人代表由之前的贾跃亭变更为乐视网现任CEO梁军
2017年9月27日晚间,乐视网正式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将正式变更公司名称为“新乐视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此相对应的是,将证券简称由“乐视网”更名为“新乐视”。
2017年10月14日,乐视网巨亏16亿:7年盈利几乎亏完 贾跃亭财富缩水400亿。
2017年12月刘淑青任乐视网总经理、公司法定代表人。
乐视网
乐视网致力于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和智能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独有五屏终端(院线屏、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实现品牌全覆盖。
自成立以来,乐视网始终坚持正版长视频影视内容,拥有70%以上国内热门影视剧的独家网络版权。 乐视网以“颠覆·全屏实力”为品牌主张,在业界率先进行PC、Phone、Pad、乐视TV·超级电视智能大屏、乐视影业电影巨幕大屏的五屏有机整合。
已覆盖广电、电商、教育、媒体、动漫、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00多家企业客户,并为其节省了上亿元的视频系统构建、带宽等成本,利用视频化业务模式助其提升业务成效。
2014年是乐视全球化的启动元年,随着乐视海外分公司的相继成立,乐视云计算将作为全球化战略平台层的重要一环,先行进行部署。它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内容汇聚、内容发行、衍生服务的超级视频云平台以确保乐视垂直生态模式顺利落地海外。
乐视体育
乐视网体育频道于2012年8月上线,为用户提供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等赛事的直播、点播和资讯的视频服务。
2014年3月,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乐视网体育频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由单一的视频媒体网站的业务形态,发展为基于“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的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
乐视体育聚合了全网赛事版权资源。2014年2月27日,乐视体育与NBA签约,成为“NBA中国官方互联网电视播出合作伙伴”;7月,乐视体育与F1携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转播权持有商,通过六路直播信号为车迷们传递速度与激情;8月,乐视体育签下2014-15赛季英超版权,成为大陆地区能够播出380场全部英超比赛的三家平台之一。乐视体育是全网唯 一拥有欧洲五大联赛全部赛事版权的平台,还拥有CBA、欧冠篮球、亚冠、中超、WTA与ATP巡回赛、中网、高尔夫美国大师赛、英国公开赛、PGA锦标赛和高尔夫莱德杯等版权,几乎囊括了全球顶级赛事资源。
2014年10月,乐视体育和三星电子联合发布Gear系列智能产品,“乐视体育F1VR”和“看球”两款应用内置在其智能手表和虚拟现实头盔中,乐视体育的智能化应用产品获得用户首肯。乐视体育独立研发和经营数款智能硬件产品,2015年上半年开始将逐步推向市场。
2014年11月,乐视体育游戏平台上线试运行,提供近千款游戏产品,日均吸引付费用户数万人。乐视体育彩票业务计划于2015年第一季度上线,提供PC、手机和超级电视三端购彩服务,实现赛事直播和实时购彩的服务组合。体育培训、体育电商等增值业务将于2015年全部上线运营。
同时,乐视体育将通过申办国际赛事、联合引进赛事运营权等方式,实现数项国际顶级赛事本土化落地,占据体育产业上游资产。公司还将通过自主举办草根赛事,凝聚最广泛的体育运动人口,提供全新的运动体验。
乐视体育以国际化、产业化、互联网化的发展理念,以为用户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体育娱乐化生活为己任,以体育内容传媒业为核心,积极拓展赛事运营业、体育彩票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游戏业、体育电商业、体育培训业、体育智能硬件业等全产业链体系,整合全球化体育资源,强化科技融入体育的力度,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