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场营销学第五版答案纪宝成
答案网有没
Ⅱ 想学习市场营销学谁能给推荐几本书
我们来用的教材是 人大《市场营销学自教程》第三版,主编:纪宝成
下面是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市场营销》 郭国庆 成栋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实用市场营销学》 韩庆祥主编 中国物价出版社
T《市场营销学教程》 李强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市场失误启示录》 中国商业出版社
T《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华夏出版社
T《营销学基础》 佩罗特 麦卡锡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T《市场调研与预测》 陈启杰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T《解读中国市场营销》 卢泰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消费者行为》 迈克尔·R·所罗门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营销导刊
营销学苑(现代营销—学苑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PS:加T的是根据我们学校图书馆藏书而列出的书目
如果还是在校学生的话,可以去问问你们学校这个系的老师
我也正想学呢,刚找到别人的,正好跟你分享下
Ⅲ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的问题
我也刚考完的。初试用的是:
财管:王化成的《财务管理》及其配套的《学生辅导参考书》。这两本是必须的,因为书也少,上面的计算题全做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今年计算就是辅导书上的原题)
营销:郭国庆的《市场营销通论》、纪宝成的《市场营销教程》(据说郭老师的有个黄色封皮的版本超烂的,他学生编的,里面没有营销新进展那部分,买时鉴别一下吧) 这两本书内容基本一致,其实我就只看了郭老师的,纪老师的补充看的
管理学:罗宾斯的《管理学》,王立平的《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的没有用,据说是罗宾斯的缩减版,内容一样。
徐二明的战略没有复习,现在大纲删掉了,也没怎么感觉会考到,不过有余力的话不妨看看保万一。但是买了本金圣才的管理学真题,能补充好多东西,建议看一下,尤其一些答题的框架结构提炼出来很有用的,像起始过渡总结句这些东西
Ⅳ 求王晓萍、陈月燕、刘洋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营销学》答案!!或者直接给我专业的市场营销学的回
我们用的教材是 人大《市场营销学教程》第三版,主编:纪宝成
下面是老师推荐专的参考书:
《市场营属销》 郭国庆 成栋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实用市场营销学》 韩庆祥主编 中国物价出版社
T《市场营销学教程》 李强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市场失误启示录》 中国商业出版社
T《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华夏出版社
T《营销学基础》 佩罗特 麦卡锡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T《市场调研与预测》 陈启杰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T《解读中国市场营销》 卢泰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消费者行为》 迈克尔·R·所罗门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营销导刊
营销学苑(现代营销—学苑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PS:加T的是根据我们学校图书馆藏书而列出的书目
如果还是在校学生的话,可以去你们学校这个系的老师
Ⅳ 我是一名研一的会计学研究生,我想知道我怎么安排这三年时间。谢谢各位大神指导!!!
没有考注册会计师,接在学习期内考一个,含金量比较高,也实用。
Ⅵ 企业管理考研考哪几科,我想考北京人大,请问都考哪几科我好去买书学习..
政治,英语,数三和专业课,专业课不指定参考书,但一般用以下几本:
杨文士的《管理学原理》、郭国庆的《市场营销通论》、纪宝成的《市场营销教程》、王化成的《财务管理》及其配套的《学生辅导参考书》、徐二明的《企业战略管理》。
-----来源于盛世清北教育
仅供参考,具体考什么建议你登陆人大研究生考研网站去查!
Ⅶ 适合初学者的市场营销学书
我们来用的教材是 人大《市场自营销学教程》第三版,主编:纪宝成
下面是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市场营销》 郭国庆 成栋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实用市场营销学》 韩庆祥主编 中国物价出版社
T《市场营销学教程》 李强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市场失误启示录》 中国商业出版社
T《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华夏出版社
T《营销学基础》 佩罗特 麦卡锡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T《市场调研与预测》 陈启杰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T《解读中国市场营销》 卢泰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消费者行为》 迈克尔·R·所罗门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营销导刊
营销学苑(现代营销—学苑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现代营销杂志社
PS:加T的是根据我们学校图书馆藏书而列出的书目
如果还是在校学生的话,可以去问问你们学校这个系的老师
我也正想学呢,刚找到别人的,正好跟你分享下
Ⅷ 关于靠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研究生的教材选用问题,请各位有经验的哥哥姐姐能指导我一下,谢谢~~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考试中数学是考 数学三,我推荐你购买同济版本的教材,比较经典,另外可以买陈文灯或李永乐的数学复习指南配套复习,人民大学版本的相对较简单,不作推荐。
人民大学会计学初试考的科目是 管理学综合(包括企业管理理论、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
商学院一向不指定参考书目,我当时考的时候,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有:
1. 管理学。重点看两本:
《管理学》 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 郭国庆《市场营销通论》;纪宝成《市场营销教程》;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仅供参考,不作推荐。
3. 财务管理。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
4. 战略管理。徐二明《战略管理》
会计复试需要的书目有: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都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另外每本书都有配套练习题,可以考虑也买上。
我是去年从华中师范大学考入人大的,感觉考研真的是需要付出很多的,
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Ⅸ 纪宝成的人物著作
《市场学》 (1989年,学术书刊出版社)
《市场营销学教程》 (主编)(1989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9年,中国文化书院)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合著)(1992年)
《学者谈艺录》 (副主编)(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 (领衔合著)(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高等商科教育比较研究》 (主编)(1998年,)《中国商业理论前沿》 (参编)(2000年)
《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规划、体制与发展》
《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
《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纪宝成卷》
《中国高等教育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农产品收购的地区差价与农业级差地租》
《“买方市场”质疑》
《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
《市场疲软与经济体制》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几个理论问题》
《商品流通渠道分析》
《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时间和实践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试金石》
《我对大学理念的几点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政策选择》
《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重估国学的价值、清算教育产业化》
《变革的时代呼唤宁静的校园》
《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
《关于国际文化战略问题的几点认识》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Ⅹ 举正反两面案例说明企业或商业了解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行为规律重要性。
正面:
少儿消费个性与食品促销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特别是家庭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家庭消费出现“少儿中心化”趋势,即少年儿童(通常指从幼儿园至阶段即3-15岁年龄段)对家庭消费呈现愈来愈强的影响力。正确把握好少儿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开展营销活动。
关键字:少儿 消费心理 食品营销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于现在是独子家庭,孩子便成了家中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生活日用品还是在其他消费品上,孩子成了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少儿中心化”趋势对市场消费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生产儿童用品的企业,而是延伸到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所有与生活消费相关的产业,甚至许多家庭在购买日常家庭用品时,父母也要仔细看看商品上的使用说明,如果其消费时需要限制儿童使用或对儿童健康不宜,多数家庭会放弃购买打算,某些产品格外畅销恐怕也与这种“儿童消费中心化”的趋势不无关系。少儿需求是给商家带来的市场效应可见一斑。要抓住父母的钱袋,先要抓住小孩的心。
一、少儿的消费心理特征
1.消费的依赖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的购买能力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购买商品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因此,他们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年龄越小,依赖性越大。他们只知道要这样购买商品,而不考虑为什么要如此购买。这时的老师、父母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用品上通常老师的建议更具影响力,而在生活上,父母的建议显得更为重要。
2.消费的模糊心理
少年儿童年幼,没有太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不熟悉购物活动,缺乏选购能力,价值有效、胆怯,而内心却有着较强的购物欲望,尤其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或看到同伴拥有了某种物品,所表现出的欲望就更为强烈。因此,在购物时少年儿童在琳琅满目的货价前表现出犹豫不决、捉摸不定、左顾右盼等不稳定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的调节和支配。
3. 消费的天真好奇心理
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的心理特点,他们纯情、幼稚、有童话般的幻想色彩,因此,他们在购物时也就表现出天真好奇的消费心理。他们的需求标准往往是成人所难以理解的。如一些制作精美的高级糖果引发不了孩子们的食欲和兴趣,而那些制作简单的糖果却因为包装内附有各种不同的小玩具倍受他们青睐。
4. 消费的直观心理
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他们只从商品的直观印象上而不注意商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比较商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5. 消费的可塑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处于认识事物的学习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尚没发展成熟对老师、书本知识和传播媒体上的观点往往深信不移。在消费心理上,通常表现为容易被那些动人的推销宣传所说服和左右。
二、少儿市场需求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我们城市青少年消费的抽样调查,城市少年儿童人均每月生活消费高达897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超过30%;父母不仅在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关怀备至,在教育及培养少儿兴趣爱好方面的投入也是倾尽全力。二是少年儿童对成人(家庭)消费的带动作用。除少儿自身衣食住行需求外,一些家庭耐用品投向也间接由少儿需要产生,如多数家庭购买电脑往往包含着用于子女学习教育的因素。现代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已非常高,许多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少儿成了家庭的“小太阳”,出现全家围着小孩转的现象,少儿在家庭消费中的角色由过去的“影响者”更多变成了“发起者”、“参与者”,其兴趣偏好、消费心理也对家庭用品的购买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姑且不论是否合理,但其对“朝阳产业”的促动和为企业带来的商机是显而易见的。
三、少儿食品市场的特点分析
少儿食品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品消费,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购买决策者单一,消费心理、行为及购买习惯区别大。
(1)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3~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 %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是最常的购买地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2.少儿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四、食品促销策略
(一)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少儿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二)广告促销既迎合家长的理性消费,又不忽视少儿感性心理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少儿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三)绿色消费,培养孩子环保意识
由于少儿相比成人消费心理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更大的弹性,他们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塑造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易于赢得社会对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IMI2000年消费行为年鉴》
3.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第三版
反面的:
上汽折戟韩国:5亿美元买教训
2004年,上汽花5亿美元控股双龙,在当时曾经是一件被大吹大擂的并购案。上汽将此次并购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步骤。按照上汽的计划,通过这次并购,上汽既可以把双龙汽车的产品推广到中国,同时又可以借助双龙,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增加自己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
急欲走出去的上汽一拍即合地收购了韩国双龙,但由于整合不当,双方磨合了长达4年之久,最终以失败告终,上汽耗资5亿美元仅仅买了一个跨国并购的教训。
平安收购富通:冲动的惩罚
这一笔让 中国平安当初为之兴奋的海外投资,目前看来已经是噩梦一场。根据2008年12月2日富通集团的公报,在拆分后,富通目前仅剩国际保险业务、66%的结构型投资组合权益与汽车融资的资产同负债,且富通将不再涉及任何银行业务。至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仅报于0.93欧元。
可以确定的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随着双方从交好到交恶的演变,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已经宣告失败,这家试图通过海外并购扩张的保险公司,未来的国际化金融公司之路会继续走下去吗?
TCL-汤姆逊并购成TCL负担 不可忽略的“专利市场有效期”
2004年,并购刚刚完成时,李东生曾公开在媒体上阐释此次并购的收益,他说:“公司合并后,仍将会沿用双方的原有品牌,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以推广TCL品牌为主,在欧洲市场以汤姆逊品牌为主,在北美以汤姆逊原有的RCA品牌为主。同时,并购后的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可以利用汤姆逊已有的34000余项彩电专利;1000多名员工的研发队伍,通过其全球六大研发中心,合理分配资源,从而提升核心技术的积累。”然而,这个说法会让局内人颇为疑虑,因为汤姆逊的名头虽然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但专利许可却是其四个主要业务方向之一,一个经营专利许可的企业,怎么会把诸多专利拱手送人?
这个问题,在2006年8月公布TCL2006年上半年年报的时候就明白了。
TCL指出:“集团在欧洲遭遇滑铁卢主要由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的剧变导致。2005年下半年开始,以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开始大幅取代传统CRT电视,而TCL集团在平板电视方面的核心技术甚少。”也就是说,在TCL并购过来可以利用的34000余项彩电专利中,符合市场需求趋势,拥有使用生命力的专利技术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