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这种概念实际上有很广泛的,您说的不够完整。
⑵ 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环境是由营销以外的那些能够影响与目标顾客建立和版维持成功关系的权营销管理能力的参与者和各种力量所组成。营销环境同时提供机会和威胁。
一般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营销环境按照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也可分为不利环境和有利环境,即形成威胁的环境和带来机会的的环境。
按照环境对其企业营销活动影响时间的长短,还可分为长期环境和短期环境。
特点如下:
1)客观性
2)差异性
3)多变性
4)相关性
⑶ 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特征:1客观性 2关联性 3层次性 4差异性 5 动态性 6双重性格
含义:
市场营销专环境可分为微观环境和属宏观环境。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紧
密相连、
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企业
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消费者、竞争者及社会公众。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
业的营销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又称直接营销环境。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
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
是通过影响微观环境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一
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它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
然生态等因素。
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起着间接的影响,
所以又称
间接营销环境。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而是
主从关系。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受制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
所有因素均受到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影响。
⑷ 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
一是微观环境要素,即指与企业紧密相联,直接影响其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包括企业的供应商、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以及社会公众和影响营销管理决策的企业内部各个部门;
二是宏观环境要素,即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而宏观环境主要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前者可称为直接营销环境,后者可称为间接营销环境。两者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即直接营销环境受制于间接营销环境
⑸ 什么叫市场营销环境
答: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内涵
1、市场营销环境也称市场经营环境, 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和动向。
2、市场营销环境是处在营销管理职能外部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所有不可控制因素的总和。企业营销活动与其经营环境密不可分。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分类
1、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时间的长短分:长期环境与短期环境。
我们要区分:
(1)流行:不可预见的、短期的、没有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的。
(2)趋势:更能预见的且持续时间较长,趋势能揭示未来。
(3)大趋势: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大变化。其不会在短期内形成,但一旦形成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
2、 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因素的范围分: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1)微观环境
直接营销环境(作业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本身、市场营销渠道企业(供应者、中间商)、竞争者及社会公众。
(2)宏观环境
间接营销环境,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力量和因素,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及自然环境。
三、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1、客观性
市场营销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营销环境变化的主观臆断必然会导致营销决策的盲目与失误。
2、多变性
构成企业营销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每一个因素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可利用性
营销环境的变化虽然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被企业利用。
4、关联性
构成营销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5、层次性
从空间上看,营销环境因素是个多层次的集合。
6、差异性
营销环境的差异主要因为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经营的性质、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企业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且同样一种环境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7、动态性
外界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8、不可控性
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并表现出企业不可控性。
⑹ 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是什么
按照美国著名市场学家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的专市场和营销活属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使企业能卓有成效地发展和维持与其目标顾客交易及关系的外在参与者和影响力”。
因此,市场营销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所有外部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
⑺ 医药行业的市场环境
经济影响
医药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我国医药行业的竞争对手变得空前强大。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使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
2.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的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实施垄断,我国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
3.天然药物热潮涌起。
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这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国际市场
1996年1999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年增长约为5.5%,2000年全球药品销售约3680亿美元。尽管各国政府均在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但由于新药开发,人口结构变化及人们对健康预期的提高,药品市场的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预计今后5年内将以8%的速度递增,2005年将达5400亿美元左右。统计分析,今后国际医药市场发展的取向和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5条:
(1)所有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日趋老龄化,适合老龄人口疾病特点的治疗药品需求量增大;
(2)由于住院医疗费用昂贵,凡是能够缩短住院日,特别是能够改变住院治疗为门诊治疗的新药都有极好的发展前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便于服用的控、缓释等药品将进一步发展;
(3)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一些医疗领域尚缺乏高效、特效药物,从而为新药创制提供了机遇;
(4)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使许多疑难病症得到有效治疗,预计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治疗用生物药品、诊断试剂、疫苗将迅速发展,并将逐步扩大在世界医药市场的份额;
(5)非专利药品稳步增长,预防性药品及与保健相关的产品将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医药市场除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之外,还将受以下国内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约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为40_50美元,而我国不到10美元,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药品消费的差距,也反映了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潜力。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国医药市场增长将快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十五期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全面展开,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它的实施,一方面将扩大医疗保险人群范围,即从的1.6亿增加到3亿,另一方面将调整不合理的医药消费,抑制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促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普药的使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品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3)城镇化水平提高。2000年,我国有4.6亿城镇人口,并且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比约为7:1,城镇化的发展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4)人口净增长。2000年,中国有12.95亿人口,2010年我国人口达到13.397亿。到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13.3亿。人口净增长将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
(5)人口老龄化。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预计十二五期间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老年人用药总额将有较大增长。
(6)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随着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及进一步完善,零售药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左右
(7)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预防网的加强、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发展空间。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是医药市场主要增长点。
⑻ 简述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要素,即指与企业紧密相联,直接影响其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二是宏观环境要素,即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