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迪达斯 商业模式
这个我还要补充一抄点,就是袭一楼并没有完全的解释了阿迪达斯的上游的商业模式。阿迪达斯和其他著名的运动品牌一样都是进行设计然后委托生产的。
阿迪达斯是自己设计运动产品以后,把设计的蓝图交到代工企业去生产。这些生产企业必须符合阿迪达斯的生产标准,然后才能获得阿迪达斯的授权。像我们的一些运动品牌原来就是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代工企业。
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他卖的是设计部分,完全不生产的。
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再交付给阿迪达斯的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会把货物发到各个不同级别的授权代理店,然后再销售给消费者。这当中就有一个加盟费或者利润分配的问题在里面。通常是阿迪达斯占得利润比较大。
这个才是阿迪达斯整个商业模式,从上游到下游。
② 阿迪达斯三种品牌有什么关系啊
1、阿迪达斯品牌旗下当前包含了三个子品牌,分别是:阿迪生活、阿迪达斯三叶草和NEO,三个都是是阿迪达斯品牌旗下的子品牌,三叶草只是阿迪达斯品牌旗下的一个子品牌,而阿迪生活、三叶草和NEO是并行的三个同级别的子品牌,其品牌定位、产品质量、产品版型以及价位各有千秋,三叶草商城主营的是阿迪达斯旗下的三叶草品牌。
2、品牌定位
阿迪达斯(阿迪生活)的品牌定位是运动,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士运动穿着;三叶草的品牌定位是时尚,适合追求潮流、追求品质的中高端群体购买;NEO品牌的定位是年轻,受众多数是年轻人。
3、产品功能
阿迪达斯(阿迪生活)品牌系列下的单品更多的适用于运动,产品包括服装、鞋款以及配件等,多数都是“为运动而生”;而三叶草品牌和NEO品牌的产品定位是“轻时尚”,注重的更多的是造型上的别致性和新颖,产品适用场合多数是休闲。
4、面料材质
阿迪达斯(阿迪生活)系列项下的单品因为要适用于运动场合穿着,所以面料多数采用透气、吸汗等材质,服装的质地柔软舒适,面料相对要薄一些,鞋款重量轻,适用于跑步等各类运动穿着。三叶草品牌和NEO品牌是运动品牌中的潮牌,产品更注重板式和外观。服装多以纯棉、聚酯纤维、涤纶等面料制作。
5、版型
阿迪达斯的版型多数是贴身的修身款,包括鞋款在内,版型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功能性而非美观性;而三叶草和NEO品牌在版型上比较多变,基础款服装如Superstar和Trefoil,版型与阿迪达斯比较相近,EQT以及部分联名款诸如菲董联名等,版型多变,美观度上更胜一筹。
阿迪达斯标志的含义,其意义如下:
很多人因为外形的原因都认为阿迪达斯三叶草的标志代表的是一朵盛开的花,分别代表着奥运精神(同时也是全世界运动员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中的“更高,更快,更强”。
但是实际上,阿迪达斯三叶草标志原本代表的是将三个大陆板块连接在一起——其形状如同地球立体三维的平面展开,与世界地图非常相似,象征着延展到全世界的运动力量。同时,这个标志也象征着阿迪达斯品牌的创始人阿迪·达斯勒在运动鞋上所缝的三条纹路。
③ “阿迪达斯发展团队”是个什么组织
阿迪达斯发展团队主要是专业的教练团队,里面也有一些之前从事网球运动的退役球员。
这团队主要是寻找一些潜力球员进行指导,是一种双赢的。
(1)一方面,被培养的球员在技术、装备、战略上更有保障,这团队会提供很多种方案去训练球员,在一些先进网球装备上有限提供给这些球员使用。
(2)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合适的球员去分析,阿迪达斯也可以通过他们去获取更多数据去优化自己在网球领域的技术、装备等。
-
采纳为满意回答 ,有问题私信联系!
④ 阿迪达斯集团发展的简要历程
“adidas”为德国人Adi Dassler创办(现如今由上奇广告公司董事长——法国人路易斯狄经营)。 本人不但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制鞋家,同时也是一位喜好运动的运动家,他的梦想就是“为运动家们设计制作出最合适的运动鞋”。在这个理念下,Adi Dassler于1920年设计出第一双运动鞋,由于他不断的研发,使他所设计的运动鞋获得许多顶尖选手的喜爱,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大放异彩,并从此在运动场上立下金牌口碑。在各界的肯定下,Adi Dassler于1948年创立了adidas品牌,并将他多年来制鞋经验中,得到利用鞋侧三条线能使运动鞋更契合运动员脚型的发现融入设计的新鞋中,于是adidas品牌第一双有三条线造型的运动鞋便在1949年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人们便不断在运动场上见到“胜利的三条线”所创下的胜利画面,三条文也便成了adidas的标志(三叶草:象征着展开的世界地图,于1972年问世)。
特别是在世界足坛上,adidas所受的支持度更是没有任何一家运动用品厂商可以比拟的。尤其当adidas发表了第一双钉鞋后,更是受到顶尖足球员的支持与喜爱,由1974年于西德所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中,80%以上的出场球员都选用了adidas的足球鞋便可得知当时adidas在世界足坛的威力。而在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中,地主法国队更是凭借adidas足球鞋优越的性能,发挥了超水平的实力,击败群雄勇夺冠军,法国足球明星Zinedine更荣获1998年世界足球先生头衔,再次证明adidas“胜利的三条线”的权威保证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足球以外,adidas在篮球、田径、网球、棒球、拳击、游泳以及最新潮的极限运动等运动项目亦占有一席之地。许多知名的顶尖运动选手都为adidas的品质折服:在篮球圣殿NBA众球星中,曾经叱吒一时的贾巴尔、知名的Antoine Walker以及目前相当最受瞩目的超级球星Kobe Bryant;在职业网坛中则有已退休的瑞典名将艾柏格、曾经傲视群雄独霸后座的德国”玉罗煞〃格拉芙,以及近年倔起的”英国新希望〃Tim Henman与俄罗斯美少女Anna Kournikova以及刚刚网罗的小天后Martina Hingis;在棒球场上有夺得1998年美国职棒总冠军的纽约洋基队、拳击场上则有本世纪最伟大的重量级拳击手阿里;在田径场上,adidas的口碑更是由1930年代的Arthur Jonath 延伸到现在的Donovan Bailey、Ato Boldon与 Haile Gebrselassie等人。
今日,总部设在德国Herzogenaurach镇的adidas依然秉持Adi Dassler完美制鞋的理念,不断的与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家与教练交换心得与需求,经过一连串反覆的测试与考验,发展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各项产品,不但能帮助各类专业运动家们提升运动表现、更能满足一般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运动商品的需求。近年来,adidas不仅在设计上、功能上有新突破,代表性的三条线设计概念亦在流行趋势中掀起另一股风潮,席卷时下的年轻新世代形成流行新风格,带领全球运动商品迈向更多元化的远景。
附:[adidas大事纪]
1920年:阿迪达斯勒先生创制了第一双训练用运动鞋。
1948年:adidas牌子正式注册。
1949年:三条纹标志问世。
1972年:三叶草标志问世。
1991年:推出Equipment专业运动鞋系列及运动服装新系列。
1994年:推出Predator猎鹰技术的革新性足球鞋。
1996年:推出"Feet You Wear"天足概念运动鞋。
1997年:宣布合并以销售滑雪、高尔夫装备而闻名于世的赛拉蒙公司。
2002年:推出“a3”系列篮球鞋、跑鞋。
2004年:推出“adidas 1”电脑芯片智能跑鞋
2005年:兼并运动厂商Reebok公司。
2006年:推出“adidas 1.1”升级版电脑芯片智能跑鞋、篮球鞋。
⑤ 阿迪达斯运动品牌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穿越征途,没有不可能!Jan Runau是阿迪达斯集团首席企业传播总监,他主要负责阿迪达斯集团内(阿迪达斯、锐步、锐步和泰勒梅-阿迪达斯高尔夫 pls confirm if this is the proper Chinese name for TMaG)的所有公关活动,并主管企业公关和阿迪达斯的内部信息交流。
Jan于1966年出生在德国汉堡,大学期间研修新闻专业。他曾经作为自由记者和编辑供职于多家德国报社。之后他继续在的德国的拜洛伊特大学攻读商科和体育。
Jan于1991年加入阿迪达斯大家庭,起初任职于公关部,工作职责是支持德国阿迪达斯的公关团队。三年后,Jan被提升为德国阿迪达斯公关部总监。并在四年的时间里领率阿迪达斯在德国本土市场完成了一系列出色的公关活动。
Jan于1998年暂时离开阿迪达斯,加入Hugo Boss担任尊贵客户服装总监和国际公关总监的职务。1999年,Jan回到阿迪达斯,任欧洲地区的运动营销总监。
2000年,Jan接任了阿迪达斯集团和全球公关总监的职位。他掌管围绕关键赛事的一切公关项目,其中包括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FIFA2006年德国世界杯
⑥ 阿迪达斯三大代理商分别是
阿迪达斯三大代理商分别是滔搏、宝元、锐利。全国最大的阿迪达斯一级代理商只有一家,那就是滔搏运动。
滔搏拥有中国最大且高度下沉的运动鞋服直营门店网络,覆盖中国30个省份的近270个城市,拥有8300余家直营店铺,自有员工约40000多名。凭借强大的线下运营能力、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和一体化进程,完整覆盖购物的全旅程,满足消费者的全部运动需求。
阿迪达斯最大代理滔搏的简述:
滔搏运动是百丽国际旗下经营运动业务的体育子公司,凭借强大的终端实力与管理积累,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商。
滔搏拥有中国最大且高度下沉的运动鞋服直营门店网络,覆盖中国30个省份的近270个城市,拥有8300余家直营店铺(体育用品类),自有员工约40000多名。凭借强大的线下运营能力、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和一体化进程,完整覆盖购物的全旅程,满足消费者的全部运动需求。
拥有11个国际运动、潮流、户外品牌的经销权:Nike、Adidas、Puma、Converse、Timberland、Vans、TheNorthFace、Asics、OnitsukaTiger、Reebok、Skechers等。
滔搏涉足虚拟运动竞技,成立TOP电竞俱乐部,进军专业赛事,竞得英雄联盟LPL参赛席位,参加包括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在内的一系列现象级赛事,抢占运动零售的核心受众即年轻群体的心智。
作为运动产品零售领域的专家,滔搏,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运动鞋服零售商,成为连接消费者与运动生态的超级平台。
以上内容参考 滔博运动-关于我们
⑦ 对阿迪达斯的营销策略的建议
其实人们对物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会满足于国产品牌的(毕竟中国在这些方专面比较落后)属。我就是阿迪达斯的忠爱者,只要营销策略好(例如:在旺季达一定的折扣,但不要太低,8、9折就好了,会吸引很多人。也要举行一些活动,增加知名度,也要和一些单位联系,他们会要许多东西。过季商品要打折处理掉,压仓的话,第二年就不好卖了。)就会吸引很多人。祝你事业有成。
⑧ ADDIDAS的组织结构
楼主,你好!
2005年8月一条新闻震惊了运动商品行业:欧洲最大的运动品制造商德国阿迪达斯·所罗门公司3日宣布,它计划斥资31亿欧元收购美国锐步公司,旨在进一步挑战世界运动品制造业霸主美国耐克公司。
锐步是仅次于耐克的美国第二大运动品制造商,全球排名第三,按照协议,锐步将继续保留自己的品牌,总部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顿。收购后阿迪达斯增强自己同耐克争夺至关重要的美国市场的实力。加之早前,阿迪达斯击败李宁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唯一运动商品类合作伙伴,一个与NIKE规模相当的新的运动商品王国浮出水面。
阿迪达斯的传奇
致力于创立全球著名的体育品牌的阿迪达斯·所罗门公司是经营体育运动服饰,鞋类用品,器械类的一家国际知名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运动品制造商。目前阿迪达斯·索罗门集团对其旗下的三大品牌系列做了一个全新的构建——将阿迪达斯品牌分成三大系列,包括阿迪达斯运动表现系列(以前的“运动无止境”系列),运动传统系列(以前的经典系列)和运动时尚系列,给予每个系列以自己的标志,分别定位不同人群。
这一划分定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体育用品公司按服装和鞋类划分的方法。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包括: ADIDAS——足球用品,四季各种类型服装(跑步服,足球服,篮球服等等);Bonfire——滑雪器械和服饰;Erima——足球团队装备和用品; Mavic——自行车运动器械:齿轮,变速装置等。
从1920年制造第一双运动鞋开始,到1927年的生产厂,再到1972年推出三叶草的商标,阿迪达斯一直都在运动商品的前沿位置。但确立起领先优势的还要算1995-1996年。随着新标识的推出以及公司在巴黎、法兰克服上市,阿迪达斯基本确立了运动商品的王国雏形。
公司在全球市场都有业务。市场划分:亚洲,欧洲,美洲。公司的主要子公司遍部全球,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控股,主要分为德国,美洲,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太平洋地区。ADIDAS通过其遍布全球的附属公司、批发商、持牌经营商及代理商,使产品差不多在世界每个国家均有出售。它的分公司散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产品销售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头号体育用品公司。
ADIDAS的产品众多,最主要一项是足球鞋,每年生产500多个品种28万余双,在150多个国家的体育用品销售中占据首位。ADIDAS建立了在市场中卓有成就的构架,这包括将所有权与管理权清楚界定;以产品为经营交点;采取集中管理手段,并在欧洲及北美设立设计及发展中心;设立区域销售附属公司结构;以及与原分销商成立合资企业,直接提高市场地位。
外包物流保障王国运转
如果说NIKE的成功是品牌、营销、物流结合的体现,(下一期会提到)阿迪达斯在品牌策略并不十分出色的情况下成功缘自对成本的节约。这一点在供应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ADIDAS的物流战略与NIKE不一样。NIKE经过长期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使用自己的物流系统;ADIDAS经过成本核算,更倾向于外包其物流作业,以期减少运行成本。
早在1996年度中期,在不应影响对顾客的服务水平的条件下,ADIDAS公司更注重对物流成本的控制,经反复权衡,ADIDAS于1996年决定将其服装在美国的配送业务外包给UPS全球物流公司承担;1997年上半年又与CALIBER物流公司合作,将其在美国SPARTANBURG的工厂生产的运动鞋的配送业务外包给CALIBER。与这些公司的物流合作使ADIDAS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使其产品能迅速送达顾客。
1996年度,ADIDAS继续调整其销售渠道,把部分特许权使用人和分销商变成集团的子公司,由于这一转变, ADIDAS在1996年度的特许权使用收益略有下降,从1995年的1亿德国马克减少到了0.97亿马克。不过,从余下的特许权使用人和分销商处得到的收益还是比1995年增长了8%。
1997年在拉美地区,为实现对ADIDAS品牌的完全控制,预计1998年在地区管理上,会继续在可行的地区接管ADIDAS产品的配送。
ADIDAS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努力减少成本。在原SALOMON通过分销商来销售产品的国家,改为利用ADIDAS在这些国家的机构进行产品的销售,从而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ADIDAS将使销售渠道合理化,协调ADIDAS与SALOMON各自的销售和配送渠道,利用ADIDAS与其零售商的在鞋类产品上强有力的合作,来促进SALOMON的销售,如SALOMON在滑冰产业类产品的销售。而TAYLOR MADE在高尔夫球产品零售上的实力也有助于ADIDAS服装和鞋类的销售。
1998年在ADIDAS-SALOMON集团范围内对物流运作进行全面了重组。1998年 ADIDAS的战略重点首先是完成与SALOMON的合并。1998年,新的高尔夫和自行车业务机构聚集了TAYLOR MADE的先进设备和ADISAS在服装及鞋类方面的优秀专家。这两个机构通过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共同进行产品开发,促进了各自的销售。
在集团重组中,ADIDAS美国高尔夫球公司与TAYLOR MADE的高尔夫球机构合并,并迁到TAYLORMADE的所在地,加利福尼亚的CARLSBAD。欧洲地区,在英国成立了专门进行高尔夫球产品销售和配送的机构,以建立一个基地,更好地为该地区的销售渠道服务。
战略重点中,居于其次的就是在日本建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来接管该地区服装和鞋类产品的配送业务。ADIDAS原来委托DESCENCE公司承担日本市场服装和鞋类产品的销售及配送,由于与该公司的委托协议于1998年底到期,ADIDAS于是大力兴建其配送子公司,以保证日本这一亚洲重要市场。该项工作始于1997年, 1998年4月19日,公司正式成立,拥有113名雇员。ADIDAS力图使该公司成为其渗透亚洲市场的基地。它将在1999年第一季度接管 DESCENCE公司原来为ADIDAS承担的销售及配送业务。
1999年ADIDAS成本的增长为16%,略高于其净销售额的增长,尽管毛利润有所增加,但成本递增的状况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集团的发展。因此,ADIDAS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适应高效组织的需要。这些策略包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重组欧洲的物流体系;重新构造和优化ADIDAS的组织结构,尤其是市场部;大力利用因特网来加强与供应商和顾客的联系,而不仅是用于销售和开拓市场。通过这些措施,ADIDAS把其运营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降低2个百分点。
1999年固定资产增加了16%,主要是加大对IT技术的投入,这些投入部分用于节省物流费用。
TAYLOY MADE通过加大对物流、产品开发、制造的投入,99年后三季度的销售比1998年的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1999年,ADIDAS在北美面临了艰难的零售环境。对于运动产品公司来说,由于零售商需要卖掉他们多余的存货,而且都有减少新产品订购的倾向, ADIDAS的合同销售渠道出现了短期的困难,导致了ADIDAS在北美销售额的减少。不过,中长期来看,目前的困境会带来更健康的零售环境,极有可能会刺激运动产品公司的新一轮发展。
ADIDAS在1999年欧洲的销售额增长了13%,主要是得益于TAYLOR MADE把其销售方式从通过独立的分销商销售,转变成由TAYLOR MADE完全控制的机构来进行。总体开看,阿迪达斯在1999年调整了市场战略后,全球收入有大幅度增长,比1998年的99.1亿马克上升了近5亿马克,更为惊人的是它在亚洲区域199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2.8亿马克,比1997年上升了近 80%。
从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阿迪物流策略的调整。1996年,ADIDAS持有位于密歇根首府兰辛美国ADIDAS配送中心有限公司43%的股份,97年,股份持有比例为46%,98年则上升至63%,99年为61%。
2000年开始,ADIDAS公司为迎接并适应因特网时代,在电子交易方面实施“三大支柱战略”。首先,与全球领先的因特网体育媒体公司 Sportsline.com,以及它在欧洲的子公司Sports.com进行全球性市场联合,也就是说,与这两家公司在电子交易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并通过它们的网址cbs.sportsline.com和sports.com推销ADIDAS品牌及其产品。这一具有全球效益的合作从美国和欧洲已经渗透到亚洲。
这一合作,将使ADIDAS得益于其两个合作伙伴在电子交易领域中的经验,使三家公司相互使用对方品牌成为可能,为ADIDAS产品在网上销售提供了巨大潜力。其次,与一些重要的零售商联合经营电子交易,作为上述电子交易战略的重大补充。最后,在自己的网站上推销自己的产品。
为了保障支柱战略的有效实施,ADIDAS公司对原有的仓库的改造,在德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配送中心,为企业在全欧洲和中东的销售提供配送服务,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扩大网点与结合代工的保障供应链战略
进入新世纪,运动商品企业对成本敏感性越来越高。由于供货量非常大,单位成本微小的变动都会引起总成本极大的变化;此外,一种款式的运动鞋的销售期减少到8-9个月,较以往少了一半以上。以前对代工厂是每半个月下一次订单,现在正在变成每星期下一次订单;鞋型的生命周期由以往的5-6个月缩短到3个月左右。
为了应付这一调整,供应链的保障功能就犹为重要。一方面各家都在增加生产网点。像耐克公司就加紧了在亚洲,另外在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土耳其和美国本土生产厂的布局,根据今年年初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耐克共雇用65万名工人。这次耐克公布的海外生产商名单包括:中国的124家,泰国的73家,韩国的35家,越南的34家,此外,还有亚洲其他地区以及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土耳其等地的工厂。而ADIDAS也是如此,在各地疯狂布局。
这一好处也是明显的,像今年中欧开始配额之争时,因为产地多元化,可以很快的将其原向中国订购的部分产品转向印尼、越南等国。据西班牙援引印尼贸易部长Marie Elka Pangestu的讲话,Adidas与印尼几家企业的订单达1.4亿美元,预计转产到印尼、越南等国的产品数量约占该公司目前在中国产量的20%左右。这样就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压力。
另一方面,Adidas和代工企业研发保持互动以解决这一困境。鞋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之间是有距离的,鞋样并不是一经设计后,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而是必须经过开模、样鞋制造、成本计算、修改完善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品牌公司只有设计和销售能力,必须和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而Adidas与他的代工企业宝成在这方面做到了无与伦比。以宝成的东莞的高埠工业园的Adidas研发中心为例。该中心是Adidas在全球最大的慢跑鞋研发中心,鞋品的研发由 Adidas的设计人员和该研发中心的人员共同完成,Adidas主要是负责产品设计,而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工艺环节。
产品的开发首先由Adidas公司确定鞋型、鞋底、鞋面的设计和材质,然后研发中心的人负责开发模具,按照要求采购原料,在研发中心的生产厂做出样鞋。样鞋开发出来以后,首先要在Adidas内部高层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后修改,经过关键客户评价,然后再经过产品最后评价。
在成本核算方面,研发中心可以提出建议,比如设计人员指定的产品品质不好、价格高、交货期长。在这些情况下,尽管Adidas事先已经指定了材料,也可能根据研发中心提出方案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研发互动使Adidas和宝成有了一个相互嵌入的接口。借助这个接口,Adidas可以使自己产品的设计方案变为可生产方案;在高埠研发中心的设计成功率已经高达90%以上。这样保障了Adidas运动商品王国的有效运转。
⑨ 阿迪达斯品牌介绍
阿迪达斯品牌介绍:adidas(阿迪达斯)创办于1949年,是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AG成员公司。以其创办人阿道夫·阿迪·达斯勒命名,1920年在黑措根奥拉赫开始生产鞋类产品。
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记。阿迪达斯原本由两兄弟共同开设,在分道扬镳后,阿道夫的哥哥鲁道夫·达斯勒 开设了运动品牌puma。其经典广告语:“没有不可能”。2011年3月,斥资1.6亿欧元启用全新口号——adidas is all in(全倾全力)。
(9)阿迪达斯品牌营销团队扩展阅读:
演变历史:
阿迪达斯这三种标志并不是从品牌初创时期就一直存在的,可以说,阿迪达斯标志的不断演变的历史也是阿迪达斯这一世界知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不断前进的一种佐证。
阿迪达斯三条纹标志是最早被启用的,在阿迪达斯品牌成立第二年,也就是1949年就开始应用到阿迪达斯旗下的各类商品中了。其代表了不断前进、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
到了1972年,阿迪达斯用三叶草标志逐步代替早期的三条纹标志,以极具象征性的更为美观的三叶草来寓意延展到全世界的体育力量,也同时寄予自身品牌走向世界的愿景。
在运用三叶草标志十来年之后,也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阿迪达斯为了与耐克公司竞争,也为了提升本身的运动时尚感,再次将其品牌最早的三条纹重新改造应用到产品中,作为阿迪达斯最为大众所熟知运动表现系列(adidas performance)。
1996年,在经历了一次股权收购风波后,阿迪达斯重新启用三叶草标志,并将其专门应用到旗下与运动表现系列相区别的为中高阶层运动爱好者以及鞋迷们所量身打造的阿迪达斯传统经典系列(adidas Original)。
至于adidas style标志则没有很悠久的历史,Y-3的Y代表Yohji Yamamoto,而3则代表adidas三条线的标志,是由世界顶级设计师山本耀司担任创意总监与adidas合作的全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