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洱茶行情分析
曾经的“疯狂”难以重演
随着眼下旱情的发展,市场上对于普洱茶的预期又开始抬头,升值价格也在悄悄地变化,普洱茶会不会像几年前一样,瞬间就炙手可热尚不可知,但是近几年来普洱茶身价的大起大落,让很多市场人士为之忧心。
据媒体报道,内陆市场的普洱茶热是从2002年开始的。 2005年广州茶博会上,德利茶业仅50克重的陈年旧普洱,被香港客人钟先生以13.8万元拍得;勐海兴海茶厂的普洱斑章熟饼,则以8.8万元被买家收走。
2005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老舍茶馆,姜昆主持拍卖,张国立先生捐献出来的一桶茶,最终以160万元的价格成交。
2006年9月,昆明首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澜沧古茶有限公司的双绿牌宫廷散茶100克茶叶以22万元竞得。
2007年5月,深圳茶博会上,临沧凤庆茶厂的一饼499克的名贵普洱茶——“锦绣茶祖”,以40万元高价拍走,每克800多元,创下新茶拍卖最高纪录。
在名人和厂家的推崇之下,普洱茶由传统的饮品转型为收藏品,茶价一路非理性攀升。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普洱茶的产量大幅上升,2004年云南省普洱茶产量2万吨,2005年增长到5.2万吨,2006年进一步增长到8万吨。
2007年,根据农业部门统计,市场的普洱茶产量开始达到14万吨,但真正喝掉的普洱茶最多也就2万吨,大量的普洱茶被库存,市面上普洱茶供大于求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值得记住的是2007年4月20日。来自最大的普洱批发市场——广州芳村茶叶市场的数字显示,这一天,普洱茶的价格到达了历史最高点。但也就是在这一天,市场重要的价格指标品种——大益7542生饼的价格开始下跌,仅仅在20日这一天里,每30公斤7542生饼的零售价从2.3万元跌到1.7万元。到2008年9月,大益7542生饼(15公斤)已跌破1500元,茶价缩水超过70%。有业内人士估算说,2007年的这轮价格“雪崩”至少使国内的普洱茶市场凭空蒸发了150亿元左右。
短短几年间,内地普洱茶市场上演了跌宕起伏的行情,经历着疯炒、崩盘的轨迹。如今普洱茶市场已经回归理性,但是最近还是有媒体报道了“200甘肃茶商集结普洱囤货赌涨”的消息。有茶商对媒体表示,“有的人可能会大赚一把,有的说不定就会变成穷光蛋——这一切都得看天!”
对此,普洱市当地一名曾经营过5年普洱茶生意的人士对媒体表示,虽然今年因为干旱会导致茶叶产量减少、价格上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机炒作的动力并不足。 “目前的价格上涨应属于正常的反弹。 ”
也有茶叶协会人士分析,普洱茶价格上升仅是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上,很多投资客手中还握有之前的大量库存,至今未能消化,完全可以满足今年因干旱减产出现的供应不足。
“囤货欲炒作普洱茶的投资者,现在属于少数。 ”有批发商对媒体表示,目前普洱茶市场整体比较平稳,不少茶商在此前深受爆炒之害后,投资理念趋于理性,因此普洱茶价格再现“天价”的可能性并不大。
Ⅱ 大益普洱茶的营销模式是传销吗
降低风险是最好的。现在项目数不胜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可以交流,望能帮助到你
Ⅲ 大益普洱茶哪几款最好喝
向你推荐大益熟茶“五子登科”12-13年的都还不错。
另外说些个人看法。大益自从改之后品质的确有下降,但是总体的品质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市场上大益、下关、中茶等大厂家的假货也很多,需要注意分辨。
我个人喝过大益的熟茶比较多,比如7572、8592、V93、红妆、暗香、五子登科,觉得五子登科还是不错的,其他的一般。生茶只喝过7542感觉还可以吧!毕竟年份有限。大益的7572和7542的确属于普洱茶的标杆,但是这两种茶的标杆之处在于工艺而非品质,自从这两款茶面世后普洱茶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按照上述产品生产的。
本人从2008年开始喝普洱茶,感觉有一些还是不错的,比如福今茶厂的班章珍藏、布朗珍藏,中茶7581正品、黎明茶厂的八角亭金针白莲、红韵园茶、龙园号的勐海方砖。其他还有博友、国艳茶厂有几款还不错,建议品尝一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毕竟喝茶还是适合自己口味的好。
Ⅳ 大益普洱茶如何区分好坏
大益普洱茶是目前市场上首屈一指的领导品牌,品质得到广泛认同,
以下是普洱茶的鉴别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普洱茶真伪鉴别方法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市场上动辄可见"40年历史"、"50年生产"的"陈年普洱"。专家提醒,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要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26日在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提醒大家,现在不光是市场,就连一些书籍、甚至是博物馆也有弄错的时候,其混乱程度可见一斑。要想减少受骗的可能,首先应从历史角度搞清一些关于普洱茶的常识。
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作为40年代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
市场上出现了1980年出产的"班禅紧茶"。而班禅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关茶厂视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禅紧茶"。
市场上所谓1970-1980年的"凤凰沱茶",标明是南涧茶厂出产的。其实南涧茶厂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事实上,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标号只有7581、7811两个,而且从未在包装上印过标号。有些号称1967年出厂,或是文革期间出厂的,也不可信。
市场出售的号称50年代生产的"铁饼"。其实这种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
一博物馆在"银毫沱茶"下标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实"银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产的
邹家驹说,连博物馆的资料都有错误,可见进行普洱茶的历史研究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造假方式很多,有人用茶水泡过包装纸后晒干,就'制造'出了年代。"他说,云南茶叶界正酝酿编写一部《云南普洱茶史》,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普洱茶,也为普洱茶的发展扫清障碍。
普洱茶的鉴别常识
如何辨别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
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有时可以从型茶表面就看出来,但是有些曾经在湿仓,后来改到干仓储存,往往从冲泡后的叶底识别出来。湿仓的普洱是经过了"霉变",对普洱茶的真性有了极大影响。往往熟茶与湿仓茶,有着极相似的失真品味。也有较轻度的,短时间的湿仓普洱,经过三五开的冲泡后,可以还原到干仓特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控制干仓的环境并不太困难,有好的干仓,才能储存出来最自然美好的陈年普洱茶。
如何品出新鲜普洱
要品出新鲜的普洱茶,必须先能辨别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辨别,可以从香气、汤色和叶底来找到答案。
1. 从香气辨别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间由紧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砖茶,称之为[73厚礴茶],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无论从型茶或茶汤,都再也没有熟味感觉,却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经过长期干仓陈化而转变过来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2. 从汤色辨别
干仓的普洱茶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为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3. 从叶底辩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一泡同庆老普洱茶的叶底,可以显现出百年前那种新鲜活力。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日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灿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浅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普洱茶的鉴别方法
在台湾,能够判断乌龙茶品质好坏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判定普洱茶等级的人,少之又少。昆明台联茶业公司的王熙群总经理私下透露,多数卖茶的店家也分不清楚普洱茶的等级如何判定,反正大家都搞不清楚,随便卖就有人随便买,结果是价格代表品质,而不是品质代表价格。
昆明永兴茶厂的丁荣富总经理以他制茶数十年的经验,向记者说明如何透过观察普洱茶的外形、汤色、口感,辨别普洱茶的好坏与等级。丁总经理说,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第四要闻气味。清香味出不出的来,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王总经理还补充说若可以试泡的话,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根据王总经理等人拟定的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丁总经理还特别展示了一饼全由芽茶做出的泛白的普洱茶,看起来与一般褐黑的普洱茶熟饼颜色不同,也与带青的生饼颜色不同,这种茶饼算是普洱茶中的极品,在一般普洱茶专卖店不易见到。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丁总经理认为,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同时判断上并不容易,民众在购买时应多注意。原则上,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做为判断年份的参考之一。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就属于新饼了。最后,还可以看茶饼的松度,因为经过与空气长期接触的氧化后,茶饼会疏松一些。
Ⅳ 大益普洱茶的独特价值
大益茶的独特价值可概括为OTA,即产地价值(Original,O)、工艺价值(Technical,T)和年份价值(Age,A)。 Original,O:源自勐海古生茶园。
勐海茶厂坐落于世界茶树发源地、同时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勐海茶厂广泛占有优质原料,形成了大益茶的产地价值。
勐海,位于云南南部,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区位优势独特,北接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南与缅甸山水相连,勐海的打洛口岸属国家一级口岸,是中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的便捷陆路口岸。勐海森林覆盖率达62.9%,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勐海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居住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是全国布朗族人口最多的县。勐海还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区之一和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现代普洱茶起源地和核心产区。勐海巴达大黑山1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大茶树、南糯山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型茶树、近5万亩古茶园和30多万亩优质茶园,构成了勐海茶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和其在中国当代茶业中的重要地位。
勐海的产地价值可分为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两方面。其中,地理因素包括海拔、地形和土壤,气候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分。勐海坝区的海拔在1100米以上,山区海拔更高于此,所产茶叶皆属高山内质;勐海全境地质结构属我国七大火山带之一的冈底斯山——腾冲火山带, 岩层土壤属于火山沉积变质岩,沉积物富含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硅酸盐成分,这种在地理学上被称作“原始土壤”的土壤极为肥沃;勐海多为含有机物较高的微酸性偏沙质土壤,这种火山灰沉积而成的弱酸性有机土壤,70%以上的ph值在4.5-5.5(茶叶最合适的ph值)之间,有机物含量平均大于3.6%,活性钙含量低0.15%,土质相对疏松,透气性好,透水性与蓄水性平衡适中,最适合茶树生长。此外,火山带构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生态。这样一种世界火山生态磁化带的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
勐海的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约18.7C,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有霜期仅32天左右,被誉为“最适宜居住的真正春城”。勐海日均温差大而年均温差小,作物生长期间的有效活动积温高,生长期发育期长,特别适合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包括茶树的生长。勐海为山原地貌,多山多坝子,雨水多造成该地区年均雾天为107.5~160.2 天。而云雾将充足的紫外线折射,有助于茶叶含氮物质的积累,形成丰富的内质。
勐海的好山好水好气候,天赐好茶。 Technical,T:秉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艺。
2008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对勐海茶厂数十年创造、传承和积淀的优秀技术和工艺的认可,是对大益独一无二的专业制茶能力的认可。“大益茶制作技艺”内涵丰富,最为核心的包括两方面:拼配技艺和人工生物发酵陈化技艺。
勐海茶厂作为现代普洱茶最早的生产企业,在长期以来规模化生产基础上,掌握了纯熟的拼配技术。“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级别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拼配几乎是所有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拼配技术的重要意义一是在于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鲜明产品个性,二是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这也是大益茶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和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普洱茶发展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技术——人工生物发酵陈化技术研究成功。勐海茶厂作为该技术的研制者之一以及该技术的最早应用者,长期以其先进熟茶技术与工艺引领着普洱茶产业发展。独特的工艺技术,加上勐海地区特别适合普洱茶发酵的温度、湿度等地理条件以及勐海茶厂独特的水质和几十年来所形成的独特微生物小区系,造就了大益茶的独特口感,形成了深受业界和消费者推崇的“勐海味”。这一工艺,与勐海的地理与气候以及勐海茶厂的小环境珠联璧合,形成了大益茶的独特价值。在这一点上,与“离开了茅台镇,即便延用茅台酒的酿制工艺也生产不出茅台酒”的道理是一样的。 Age,A:历经时光自然醇化。
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普洱茶的内质和品饮口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这也普洱茶的年份价值。与此相对应,充足的原料储备,对于形成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竞争优势而言,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勐海茶厂的万吨原料储备,是大益茶独特内质赖以形成的又一法宝。
以上三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大益茶的独特价值。于是,好茶,自有大益。
Ⅵ 现在大家对大益普洱茶有些什么看法交流一下
现在每个地方喝茶的人都不断增多,选择好茶叶的定位很重要。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大的效益。顺便跟你讲一下如何开好一家茶叶店:一、
在经营茶叶之前,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不仅是茶叶市场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对茶叶文化的深刻理解。
茶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地爱茶、嗜茶、以茶待客的消费文化;二是以茶的名义进行的各种如艺术、文学、音乐等活动。了解这些有什么好处呢?只有知道了这些,才会理解喝茶人的心理情节,才会更容易跟人交流,获得客户的信赖。
茶作为消费品,并不是我们的日常所必需,所以,开个茶叶店,其潜在客户群并不是每个经过你茶叶店或知道你茶叶店的人。喝茶的人有的把喝茶当成品位,当成文化、身份的象征,有的是因为嗜好,就像抽烟的人对烟一样,茶是嗜好品;同时,茶又是一种礼品,特别是普洱茶的升起,它的多种附加价值的发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逢年过节时,把茶叶当作礼品赠人。
对茶不同消费需求的人,对茶的理解和看法都是不同的。一个零售茶叶店,必须最大限度的把这几个不同部分的消费者都吸引过来。然怎么吸引呢?
这就需要小店的店文化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这里既是实惠的购茶之地,又是品茶交友的地方;既是茶人的惊喜之地,也是茶人的归宿之地。并且这里时而会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如字画、如古玩、如奇花异石,如业界名人等。
呵呵,到现在问题来了,一个小茶叶店,资本有限、资源有限,哪里去弄这么多东东呢?一个小茶叶店,个体经营,艰难度日,在市场的大潮中颠簸,哪里能把握好这些方向呢?
于是,就要各个小茶叶店联合起来,从产品种类到文化资源,从市场信息到知识沟通,从茶叶原料到茶叶附加产品等。
二、
在谈联合的时候,首先得分析一下茶和茶文化以及饮茶人的特征。茶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其品质受地理、气候、采制、储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传统制作工艺下,茶的品质和品味有很大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十里不同茶”的事实。而茶文化呢?从世俗来讲,诸多茶礼、茶祭、茶艺等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地方的人们继承了他们祖先关于茶的风俗,关于茶的品饮习惯,潮州的工夫茶,云南少数民族的祭茶祖等,与茶有关,但又与其他对茶理解的人无关;而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讲,茶文化则更是根据各类文化人对茶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茶认知。“禅茶一味”,这是佛教文化与茶的结合,而诗人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呢?则包含文学的想象和描绘。至于喝茶人,则更多种类,或者从茶品类的爱好相聚一起,因茶而结合,也因茶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彼此或许有交流,但更多时候是排斥。
所以,正是因为从茶产品到茶文化再到茶的消费群体受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千百年来,中国茶一直是以地域茶来展现,地域的特征决定了茶的特征也遮盖了茶的品牌光辉。也正是如此,就出现了中国有名茶而无名牌茶的尴尬。做茶的人看天做茶,受制于天;卖茶的人以地方来选购茶,受制于地;喝茶的人以关系来衡量茶的好坏,受制于人。这个体系是分割的,是零散的,是不成体系的。
一个茶叶店,是一个卖茶叶点,虽然很小,但它就是这种做茶、卖茶、喝茶环境下的,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什么影响?什么都不确定的影响。一个茶叶店如果要想比较长远的经营,要想挣脱这种不好的环境的影响,就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进行联合。通过茶叶店来影响茶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影响茶叶店。
Ⅶ 大益普洱茶比其他茶有什么优势啊
品质稳定,同一款茶品,每年新品味道恒定。不光是大益,这是所有大厂茶的优势。茶菁等级虽然不及某些小产量的茶庄茶,但是正品的大益茶不会价格虚高,定价一定是“茶品本身的价值+品牌价值”,而不会炒作感念,用便宜茶菁做价格虚高的故事茶。
不会(或不懂)以口收茶,品不出好坏的人,在正规店买大厂茶不会上当,买小厂或三无的没准买的只是一张包装纸
Ⅷ 大益普洱茶的“7572”是什么意思
“7572”中的“75”是年份,表示这是1975年发明的配方技术;
后面的“7”是级别,指这是7级茶;
最后的“2”是代码,即勐海茶厂的代号。
(8)大益普洱茶市场营销分析ppt扩展阅读:
大益7542:
7542普洱茶是大益集团勐海茶厂生产的一款生茶,75的意思是这款茶的拼配工艺是1975年研发的,4是代表茶的等级、4级茶的意思,2是代表勐海茶厂,同样7572,就是勐海茶厂75年研发的拼配工艺,6级茶!7542生普,7572熟普都是目前大益的黄金主打牌子。
大益7542作为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拼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存放后的变化较为丰富。
大益7572:
勐海茶厂生产的7572熟饼,是常规普洱熟饼茶的标志性产品,每年产量都最多。原料为3N8级茶青,以5-6级青壮叶为主。
茶品发酵度较高,色泽褐红,滋味醇厚,汤色红亮,汤水细甜。历史上的7572并非全是熟茶。1981年,云南省茶司曾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生产了一批7572生茶。
大益8592:
勐海茶厂生产的8592熟饼,拼配方式以3N6级原料为面茶,袒老叶为里茶,发酵度较低,持续生产至今。
最早订购此款茶的是香港南天贸易公司,茶品的外包装纸上都盖有紫色”天”字圆印章,俗称“紫天”,深受茶人喜爱,尤以早期生产的“厚纸紫天”等产品身价最高,因而仿胃品众多。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林奇苑茶也开始定制8592熟饼,因外包装纸盖有红色“天”字圆印章而被称为“红天”。
大益7262:
20世纪90年代末,勐海茶厂研发了一系列新茶品,所知唛号有:7042、7062、7262、7502、7512、7592、7692等。这些新品中,只有7262熟饼成为常规产品,得到大规模推广。
另外7592作为私商定制茶,也生产过几批。
参考资料:普洱茶最常见的唛号
Ⅸ 请问大益集团的大益普洱茶有哪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呢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大益茶业有限公司、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和大益快乐品茗在线服务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
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奉献健康,创造和谐”为使命,遵循“共赢合作”、“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发展原则,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茶产品及茶服务,并致力于引领中国茶产业发展至国际水平,提升并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作为专业茶产品及相关服务供应商,大益集团产品线已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保健系列茶等众多品类。以“大益牌”普洱茶为代表的众多产品,均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多次荣获国际、国家、部省级金银奖,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远销港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大益茶制作技艺也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大益”茶已成为经典茶品与健康品质生活方式的代表,为无数消费者竞相品饮推崇。
与此同时,集团一贯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几年来,仅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投入已累计达数千万元。爱茶爱人,回报社会,已成为大益企业与所有大益人内心的深切期许。几代茶人执着奉献,六十九载积健为雄,大益集团伴随中国茶产业的成长一路走来,一路壮大。面向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等战略性优势,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发掘与创造茶产业整体价值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