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只知道抖音很火,可是品牌又该如何借势营销
建议用金兰抖音视频营销助手试试,希望对你有用
⑵ 一个品牌的社会化话题,如何借势营销
一个品牌的社会化话题,除了有趣的内容吸引粉丝参与之外,能否引发各大品牌联动,参与话题热点的借势,是快速放大,聚集不同粉丝受众的致胜法宝。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品牌参与了借势:
快消组
1. 杜蕾斯
杜杜作为借势楷模,这次也很给力的参与了,且“涨知识上一点资讯,涨姿势用XXX”的文案依旧保留杜杜风格,那个被遮盖的填空题,粉丝们用脚趾都可以想到是“杜蕾斯”!
2. 王老吉
文案用了最近热词“蓝瘦,香菇”,不过遮住的是什么文字呢?看了粉丝回复是“上火”还是“火大”?你猜出来了吗?
3. 怡宝
这句话与产品结合的不错!
4. 立白
这个有点口号化了,是不是可以再social一点!
出行组
1. 神州专车
“有品,调调”,以及遮住的关键词,这个结合也不错,与品牌定位蛮符合的。
2. Uber
我看有网友回复说是“结婚”,感觉不太像,你觉得呢?
3. 嘀嗒拼车
这算是一次中规中矩的产品植入,“高富帅”、“XX豪车”……
4. 首汽约车
这算一次赤裸裸促销广告……此处省略500字!
互联网组
1. 美团
借势表达了自家品牌口号,“吃喝玩乐全都有”你觉得呢?
2. 大众点评
这一组毫无悬念了……
3. 咕咚网
从壁咚到咕咚,不知道对你“有用”吗?
4. 墨迹天气
文案无悬念,稍微长了点。
5. 荔枝FM
这个预告活动比较好,以明星为吸引,推出热门节目。
6. 芒果TV
《爸爸去哪儿》回归到芒果TV,借势话题推出节目消息。
7. WeMedia
我猜到你遮盖的是什么了……
汽车组
1. 一汽奔腾
遮住的大概是一款奔腾的新车吧?
2. 哈弗SUV
国民SUV,有品!
3. 一汽丰田
用填空题做知识普及推广还是不错的选择!
4. 北京现代
“有料”与下面的预告文案结合还不错,这个借势就是为了推18日的一个发布会。
5. 宝沃汽车
没有悬念的品牌借势……
这一场群嗨的话题营销,还在扩散中,更多品牌参与其中,借势话题热度,贡献粉丝关注,互赢的互动中让话题阅读数飙升。
其实此次互动营销,一点资讯作为发起者,在报纸广告引爆、社交平台互动话题之外,也投放了大量线下广告,以地铁、户外大屏、公交车体等广告为主,对势能的营造起到了立体包围之势。
与热点结合的户外广告
地铁广告
地铁广告
公交车体广告
在各大品牌玩得正嗨时,一个为网友准备的H5推出,不是品牌专属,普通网友也可以通过H5应用自己定义制作一个#逼死强迫症的一点#话题,文案可以自己写,也可以选择模板。
我把此次营销的链路做了一张图分析一下:
以线下强势广告作为互动营销的重要氛围营造,通过报纸广告作为“导火索”,不断递进式悬念以及大V等意见领袖的揭秘,再到10月14日,官方发起一个#逼死强迫症的一点#互动活动,引发各大品牌的借势异业合作互动,然而发起者并没有停止,通过面向C端用户的H5让整个活动完成全民轰炸。
从上面欣赏了部分借势品牌的文案海报,以及梳理的链路,这些有着既定套路玩法,又有品牌借势的惊喜,对于造势的企业来讲,这是一套值得借鉴的玩法。
有很多人会觉得,营销为什么都是套路,没有套路的是突发事件,或者是一场危机,在预定的策划中,有预料到的,也有惊喜或者不足,各种链路是为了执行更顺利。
值得借鉴的亮点
这场由一点资讯发起的品牌狂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亮点呢?
1. 品牌LOGO与名称的深度传递
这次对一点资讯的LOGO,及“一点”,还有Slogan“你想要的,一点就够”都是很不错的传递。
2. 众多品牌参与的粉丝互补及产品结合
此次多品牌联动,其中从快消、汽车、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知名品牌,其粉丝年轻化、社会化,交叉互补,同时每张海报下面都有对XX频道的关注提醒,又引导到一点资讯平台上。
3. 巧用报纸媒体引爆话题
用报纸做广告引爆的案例有很多,单纯讲悬疑,时间间隔不能太长,要不容易被遗忘或者被竞品借势,在报纸投放广告,重点还是作为导火索,需要通过新媒体做引爆。
4. 利用社交平台增强粉丝参与
在企业策划事件营销上,最怕的是按照既定套路的自嗨。如何让更多品牌参与,同时转化粉丝,让更多普通用户参与才是营销价值,比如此次多品牌的联动推动用户参与填空题,各品牌微博下面互动量不错,同时推出H5让普通网友也可以制作自己的话题。
这一次一点资讯的投放规模应该不是小数目,但是从线上活动看,貌似在多品牌联动上更多是品牌契合引发的品牌自愿参与。类似这样的策划每年都有一些不错的案例,如果你可以策划某某体,且能引爆一个行业甚至全行业,创意自然是成功的。
⑶ 又是一年高考季,看看品牌商如何玩转借势营销
品牌商家可以针对高考,这一全民话题设置互动,线上线下都可结合。线上高考话题——发动明星名人谈自己高考趣事、制作相关高考表情包,发动全民参与高考感受等等。线下高考献爱心——如设置高考护送班车、家长陪考爱心点设立,食品品牌可设置“辛苦高考套餐”等。
在高考前后时段,品牌商家也可以设计H5病毒传播、软文,重点时间可以是高考前后、备考,父母、考生、朋友等各种角度,打情怀牌,设计相关高考纪念等,引发高考共鸣。下面五招,可助力高考经济成功掘金。
第一招、 为考生“加油”系列
这是最寻常的借势方法,如果品牌商和代理商创意不足或者时间赶不及,可以用这枚“万金油”硬蹭热点。没钱的靠创意,不差钱的可以直接送产品。
1、腾讯地图
全国的高考学子:今天的你们,只需一心赴考,图Sir负责为你们保驾护航!冲刺的日子,同学们,加油!
2、魅族高考613分送手机热点大事件营销
以魅蓝新品发布时间6月13日为创意点,把考生分数与魅族新品建立直接关联,以新浪教育为主传播阵地,打造高考热点整合营销大事件。
以简单粗暴的高考613分送手机,直击高考TA痛点(无门槛,考到613分就免费送手机,有效的利益刺激),把考生分数与魅族新品建立直接关联,迅速引发目标TA关注,引发强烈的口碑传播效应。
第二招、 煽动吃瓜群众怀旧情结
除了考生和父母这些高考重灾户之外,吃瓜群众也是品牌商和代理商的营销对象。高考是国民之痛,通过怀旧、回忆的方式制造热点话题,很容易引发学霸、学渣等老司机的共鸣。
可口可乐
问高考为何物,总有感动无数。年度情感记录大片《我们的高考》诚意上映,横跨大半世纪,总有一处能找回你的学生时代~
第三招、 开发互动游戏
有互动才有销量。设计互动话题或者直接开发一款小游戏,吸引网民加入是比较理想的营销方式。
比如腾讯在微信和QQ发出的高考心愿红包,兔展制作的高考准考证生成器,都成功引起了考生和网民的积极参与。再比如小猪CMS开发的4款H5热点游戏——《冲刺金榜》、《高考风暴》、《最后的复习》、《忙碌的考生》,可用在高考期间的热点营销活动上,比如“玩游戏送高考大礼包”、“玩游戏送旅游门票”、“玩游戏送升学基金”等等。餐饮、商城、金融、教育培训等等行业均可以利用这几款游戏达到线上互动、引流、转化的营销目的。
第四招、 帮助考生和家长解决难题
高考是很多功能饮料和对考生状态有帮助的食品品牌商通过营销来直接掘金的黄金时机。只要能够对孩子高考哪怕有一点点帮助的机会,父母都不会放过。比如,王老吉根据夏季营销“表上火”主题制定的#高三党,表上火#话题上线,并迅速在官方微博放出三组风格迥异的主题海报,为高考品牌借势抢先占位。
第五招:趁机做公益
如果你的产品对考生不具备直接利益点,你可以考虑做公益营销。比如神州专车在北京、广州、厦门等全国范围内启动“神州专车爱心送考”活动,全天候免费提供专人专车接送服务,助力高考学生安全出行,有效实现了品牌营销。链家全国 5000 多家门店临时担任“高考休息站”,供考生家长免费乘凉休憩、饮水、免费打印复印、免费上网、免费开放卫生间。
做高考借势营销的商家远不止这些,小编也不一一列举了......上面成功借势高考都有个共性,创意形式不一,但调性积极正能量,可励志可祝福。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这场盛事,无论是借势,还是与之息息相关,我们都有同一个希望,希望考生能够放松心态,高考加油!
⑷ 有哪些让你佩服的借势营销案例
其实借势营销有很多。比如如果一个电视剧或者一个电影一个动漫火了,马上淘宝就会有相关的产品,比如各种同款或者周边。
⑸ 传统品牌借势互联网营销怎么做
互联网营抄销是改变了营销的一种手段或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营销的本质,听过很多讲座,说什么互联网把营销的本质都改变了,其实都是言过其实。
与传统的营销手段比,互联网的营销呈现几个特征,一时分散性和碎片性,二是传播由集中的传播,转向了点对点的传播,三是帮助消费者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打破了原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原有的商业模式下,往往商家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获得了利益。
但是,实际上营销的本质没有变,就是如何正确的,将你的卖点,传递给你的细分需求的群体。其实也是一种口碑的传播,以前我们说口碑,比如买个电视,往往左邻右舍的口口相传了,而现在互联网的情形下,你的消费体验,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到遥远的角落。
综上,传统品牌借势互联网,其实就是思考一下,如何让口碑的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的传播出去。
互联网营销下的两个趋势,一是去中心化,不要指望厂商自己集中传播出去的营销会起作用,二是第三者立场,用户自发的一个使用体验报告,比自己宣传好很多。
⑹ 有哪些比较成功的品牌营销案例可以借鉴的
1、杜蕾斯感恩节”十三撩”文案
杜蕾斯已经成为热点营销的代名词,而2017年感恩节,杜蕾斯一次性调戏了13个品牌,包括绿箭、德芙、士力架、宜家等,被撩的品牌们也纷纷机智回应,立即成为火热的话题营销。
这种品牌互相调戏的方式其实很常见,但是每一次都能引爆市场,关键点就看文案能不能撩倒大众对品牌的那个“嗨点”。
2、扎心了老铁!网易云音乐扎心地铁文案
2017年3月,网易云音乐把APP上点赞数最高的数百条乐评印满了杭州市地铁1号线和整个江陵路地铁站,红底百字简直抢眼。这些文案条条走心,让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这种由用户的UCG产生的内容,一直是市场的经典玩法。而知乎的全部内容,不都是如此吗?在APP运营推广中,值得借鉴。
3、小朋友画廊,”1元最美公益”
8月29日一早,朋友圈在一个晚上全部沦陷,大家纷纷在购买自己的画作做屏保。这些从小自闭症朋友的绘画着实惊人,风格不同,大家可以通过微信购买,非常便利。
当公益与小朋友、艺术挂钩,没有道德绑架,而且具有个性化;1元购画,参与门槛低;以朋友圈的平台,容易形成从众心理,取得刷屏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活动由腾讯公益牵头,具有品牌背书。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到激发,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据达到了初步设定的1500万的目标。
4、芝麻信用地铁长长长文案
6月6日芝麻信用在上海地铁投放了一组长广告,形式非常新颖,被誉为压到键盘的文案,脑洞极大。
⑺ 奥运来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势营销
世界杯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关键词“世界杯”买断 营销
⑻ 借势营销的常见营销手段有哪些
1. 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热点事件,想起另一个事件了:
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中国联通推出营销广告,你做不到的,沃来帮你。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