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药浴微信营销

药浴微信营销

发布时间:2021-08-05 11:14:43

『壹』 药浴的好处是什么

从现在研究来看,药浴熏洗是借温度、机械力和药物功效三者的作用,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经络脏腑、消淤止痛、舒筋活络、接骨续筋、温筋散寒、祛风除湿调节关节功能障碍,同时还有防病健身作用。
药浴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与水本身的作用直接相关的。
当药物溶于水之后即形成所谓药液,与口服及其它给药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性:
直接吸收:
皮肤具有吸收与其接触的化学物质的作用,水溶、脂溶及其他溶媒溶解后的药物均可由皮肤吸收,当然仍以水溶者更为主要,经由皮肤吸收的药物虽不如口服及静脉直接、迅速和可以大量给药,但具有持续、和缓、副作用小,不引起胃肠道反应等优点。
因此特别适用于慢性病。另外,皮肤、外科某些疾病,药物直接渗入局部,或直接与致病因素相作用,更具有其他给药途径不可代替的优点。
加强药效:
借助水的特性可使原有药效加强。如扩张血管药,采用温热法,使物理效应与药理作用相结合。某些菌、毒感染,药液一方面不断持续给药,一方面清除局部致病原与代谢产特产物,要比单纯局部外用药疗效好。一引起药物采用酒(醇)溶,道理是一样的。
汽雾吸入:
水温高时产生的雾汽,可以部分药物成分通过汽雾由口鼻吸收或作用于其他部位粘膜及皮肤,除药理作用外,尚有湿润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呼吸系统及五官、皮肤病。
整体作用机理:
药浴的整体作用是指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发挥其药理效应。近些年来,人们对中药药浴外治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认为药浴外治除药物直入血液循环发挥其本身的药理作用外,还有调整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局部作用机理:
药浴的局部作用,是指中药对病灶局部发挥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中药药浴将药物作用于局部组织,可使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部位,故局部疗效明显,而且收效迅捷。

『贰』 药浴疗法使用的药方有哪些

(1)黄芪防风水

[处方]黄芪、防风、川断、桂枝、苍术、白术各60克,浮萍100克,忍冬藤、冬瓜皮各120克,泽泻45克。

[做法]水煎,加入盛温水的浴池或浴盆内,沐浴30~40分钟,药浴完毕用温清水冲洗,干毛巾擦干,穿衣后稍休息。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肾脏病患者。

(2)麻黄羌活水

[处方]麻黄、羌活、苍术、柴胡、荆芥、防风、紫苏梗、柳枝、葱白各10~15克。

[做法]煎汤热浴,令汗出。沐浴法同上。

[功效]适用于肾脏病有水肿者。

『叁』 药浴疗法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药浴是进行医疗或养生及以美容为目的的洗浴,不同于一般的“洗澡”,因而从器具、水、添加物质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也就要进行相应的专门准备工作,进行药浴疗法的患者也应该掌握一些普通的常识,下面即予以简单地介绍。
(一)浴器1.AA全身浸浴用具BB以家用澡盆、池、缸等为最常用,也最方便,基本要求是清洁,大小合适。质地从药浴角度考虑以木质者最佳,其次为陶、搪瓷等。金属者最好不用,如受条件所限必须使用时,则尽量选铝、铜质者,铁质者最差,最好不用。容器的深度以能半躺、坐、蹲为宜,容量过大则浪费水及药液;过小则人浴时体位不舒适,长时间浸泡难于坚持,影响效果。容器的安置一定要牢靠,需要有固定装置,否则老人、行动不便者扶按盆沿时很容易发生倾倒。在容器旁的墙上,或上方最好安装拉手、吊环等物,方便变换体位及出入容器等。总之,以浸浴为浴疗方式者,一定要事先对浸浴用具进行全面、仔细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2.AA局部浸浴用具BB常用家庭中的盆、缸、罐等物。药浴时最好选铜质者,可以先煎药,再洗浴,十分方便。铝质次之。最好不用铁质者,搪瓷不耐加热,可先用沙锅、陶器煎煮好后再配成浴液,倒入搪瓷盆中使用。连续应用浴液时,应使用有盖的容器。应特别注意的是,有油腻的容器,事先一定要清洗干净。
3.AA淋浴用具BB一般洗澡直接使用水管或安装喷头即可,浴疗时多需使用药液或矿泉等特殊的“水”。因此,一般家庭用淋浴装置显然达不到此目的。有条件者可自制,安装一水箱,将符合要求的溶液配入水箱中,进行冲洗。亦可使用市售简便淋浴器,2根水管,主管连于水管,另一根插入盛着药液的容器中,加热后的药液被自来水带着流出喷头时稀释成理想的浓度和温度。
4.AA熏蒸浴器BB全身熏蒸浴在家庭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在浴盆、浴池等容器上蒙盖一塑料薄膜,使入浴者头部外露,其内置熏蒸器;或使用市售的简易浴罩,其内置熏蒸器。熏蒸器即以一加热装置、一容器组成,可采用电热器置于药液容器中,使药液蒸发。局部熏蒸时多以铜、陶、搪瓷等容器置于加热器上,其上放一竹、木制的栅架,将需治疗的身体部位置于其上,不断加热,使源源不断的气液熏蒸局部。有时熏蒸后为加强效果,可用棉制品包裹患处。熏蒸口、鼻、眼等处时,可在熏蒸容器上自制一圆锥形纸板筒,令蒸气集中于患处。应注意眼部极易烫伤,故距离容器应远一些,以手指尖端测试气雾不烫为准。
5.AA棉织品BB各种洗浴离不开棉织品,选择时首要原则是成分天然、质地柔软的纯棉制品,化纤品不可用。家庭中每个人使用的浴巾专人专用,专病专用。每次用后以清水洗净、晒干。治疗皮肤病、性病等疾患时使用的浴巾,最好1次1换或每天1换。洗浴有溃损的伤口或阴部、肛门等黏膜处时,应选医用脱脂棉,可整卷购回,用沸水锅熏蒸30分钟以上,随用随取,用后弃之。非1次性使用的棉织品应定期消毒,每10~15天消毒1次。
(二)洗浴用水各种洗浴离不开水,水又是药物的媒体,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浴疗效果。目前在大多地区的水质还是比较好的,但有些问题还是应予注意,因为药浴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洗澡,水质处理不好有时会影响药物作用发挥,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所谓水质,主要包括水的清洁度、含氧量、软硬度和酸碱度。洗浴用水首先要清洁,不含各类致病微生物和有害杂质。对含氧量要求不高,而软硬度与酸碱度的不同,常常可以产生不同的疗效,故不可一概而论,但一般pH值在6~7之间较为适宜。下面就对各类常用水质作简单介绍。
1.AA自来水BB城市与大多数乡镇均有现成的自来水,水质可靠,可直接用于药浴。但有时水中消毒物质过浓,不适宜直接洗浴。鉴别法是可嗅到一股氯气味,就需进行处理,让其中的消毒成分挥发掉,因此多采用晾晒的办法,即提前将水放入盆、池中8~12小时,如在室外晒4小时以上则更好,晾晒时间最好不超过2天,否则易滋生微生物。
2.AA井水、泉水、地下水BB这三种水的水质相差很大,不可一概而论。判断水质好坏的方法,可根据当地居民水壶中水垢的颜色及性质进行判断:如果水垢色白、细腻,则水质好,水垢色黄、粗糙则水质差。当然,有些水质含有特殊矿物成分,需经有关部门化验后确定。此类水水质不好时,可以烧开后使用,或加入明矾净化后使用。明矾净化法:每升水加入明矾100克,充分搅拌后,沉淀30分钟以上。除去沉淀物即可使用。
3.AA江、河、池塘水BB此类水最大的特点是其中杂质较多,直观感觉混浊,有不同的颜色。如用于一般洗澡,尚可将就,但用于药浴就不行了,可用上述明矾净化法。也可静置于池、盆中,令泥沙沉淀后再用明矾处理。
4.AA矿泉水BB天然矿泉水,本身即是“良药”,应先了解矿泉水成分后有针对性地洗浴。城市中的地热水一般也具有矿泉水性质,都可以进行药浴。
5.AA雨水BB缺水地区可收集雨水洗浴。一般只须经过泥沙沉淀即可使用。
6.AA雪水BB雪融化后是良好的洗浴用水。中医认为,雪水性寒,用于实证、热证效果较好,如用于寒证等,应加热后去其寒性再用。
7.AA蒸馏水BB为最佳药浴用水,可配制任何药物使用,但成本高,不适于一般家庭使用。
最后要提到的是各类药浴用水的水温问题,可根据洗浴要求的不同,按冷浴、温浴、热浴等要求加热。加热方法有炉火、电热器、太阳能等,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三)浴室除局部浴外,全身浴要求在特定浴室内进行。浴室首要的要求是室内通风良好,应在洗浴时(蒸气浴除外)亦有非直接对流的通风,而平时又能有直接畅快的通风,以利室内干燥防霉、防虫。浴室地面应进行防滑处理,墙壁安置一些挂衣物、浴巾的钩子及老人用的扶手,照明应明亮而光线柔和。另外,在浴室内进行药浴时,还需配备一些辅助用品,简介如下。
1.AA清洁剂BB药浴前需洗净身体,常用的有皂类和洗浴液,选择时以碱性小、香味清淡为原则,用后冲洗干净。
2.AA消毒剂BB 用于浴巾、器皿的消毒,常用的有高锰酸钾、新洁尔灭、75%乙醇、苯酚(来苏儿)液等,使用后均应仔细、充分冲洗干净。
3.AA搓擦用品BB除毛巾外,民间常用一些粗糙制品“搓澡”,药浴时亦可适当利用。常用有以下几种。
(1)丝瓜络:本身即为中药。药浴时以之搓擦全身,有助于药物向皮肤渗透,增强疗效。选丝瓜络时,以网络细密、柔软者为佳。初次使用前,应用热水浸透洗净,或用热碱水搓后洗净使用。
(2)布袋:以手伸入袋中,隔袋搓全身。有出售者,注意勿选化学纤维织物。自制选厚些的棉布、毛巾,缝成口袋状即可。注意用后清水洗净。
(3)棉纱团:以纯棉棉布团,外裹棉布等天然纤维织物制成。用时以之揉按、搓擦、拍身体各部,兼有按摩作用,十分舒服。
(4)刮板:以竹、木、牛角、玉石等天然物品制成2~3厘米宽的板状物。洗浴时刮推身体相应部位,助行气血,帮助药物渗透。亦可起缓解疲劳,去除病变皮肤等作用。
(5)趾梳:用于足部局部浸泡时,分开脚趾,以利药物发挥作用。其状如梳,齿粗如铅笔,竹木者为佳。用时插入脚趾间,十分方便,用后晒干。
4.加热器(1)热浴:温浴使用的加热器,除事先用炉火将水加热后再对入浴池(盆)者外,方便实用而最好的是电热水器或煤气热水器,把水加热至比适用稍高的温度后,再调入药液。
(2)汽浴:熏蒸等需要恒温加热时,最好使用电热水器,温度恒定、可调,没有煤气中毒的危险。若使用煤气加热,或热水器设在浴室内时,浴室应宽大、通风,以免发生意外。

『肆』 泡药浴的正确方法

药浴的使用方法
1、溶解:用十倍于药包(粉)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2、调好水温:根据自己的耐热习惯在39-45度之间来调整水温,如果首次泡浴没经验水温就调到夏天39度、冬天42度,并且在泡浴过程中适当调整温度。
3、把溶解好的药包和药水同时到入木桶里以后要用手揉捏药包,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挤压出来。
4、首次泡药浴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有一些身体反映后就有些害怕不敢再泡下去,只要在耐受范围之内,鼓励自己多坚持一段时间,最好达到10分钟以上,直到发现有排毒反应后再休息,另外可以采用中间休息2-3次每次3分钟的方法来缓解身体不适,只要累计泡浴时间达到20分钟即可。
5、根据反应调整水温:不同的人耐受力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第一次进水5 — 8分钟时根据对于水温的感受,及时调整水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否则水温高了会感到难以忍受,水温底了又没有效果,直到几次泡浴后对水温的耐受力有了把握,根据经验就可以把温度调整到位,达到满意的效果。
(1) 饭后一小时方可入浴
(2) 浴前4小时内没有进食一定要准备好牛奶、糖水、或其它流食,以备顾客感到不适时食用。
(3) 浸泡药浴前、中、后应适当补充水份。
(4) 浸泡场地应注意通风良好,但不可受寒。
(5) 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
(6) 泡过药浴以后、在皮肤发红、发热状况没有消退之前,请勿使用任何护肤品和化妆品。
(7) 有轻度高低血压病史、心脏功能稍差者应在家人陪伴下使用,并注意场地通风,每次浸泡时间不宜太长(约3-6分钟),如在浸泡过程中感到心跳加快或呼吸过于急促时,应起身于通风良好处稍适休息,待恢复后再次浸泡,一般分两到三次浸泡即可。
(8) 部分使用者(尤其是较为肥胖的使用者)浴后皮肤出现轻微刺痛感或出现小丘疹,均属排毒自然现象,可继续使用。
(9) 产妇在分娩时如有手术行为,须持拆线后再进行泡浴,若无手术行为,可于产后7天开始泡浴
(10) 先淋浴、后泡浴,或先洗头和脸再进入木桶泡浴,浴后无需再冲洗,直接擦干即可。
(11) 身体虚弱者在浸泡过程中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恶心、全身酸软无力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泡浴对体质的调整会逐渐消失。
(12) 体虚、受风寒、湿气重的人群在泡浴后会出现风疹、湿疹、关节疼痛、并伴有瘙痒等症状,一般在2小时以后逐渐消失,属于好转反应。
药浴注意事项
*1) 中度以上高低血压病史、心脏功能不良者慎用。
*2) 有严重哮喘病者应避免使用,或遵医嘱。
*3) 皮肤有较大面积创口时应慎用。
*4) 孕妇及女士月经期间避免使用。
*5) 具有严重过敏史的客人慎用。

『伍』 怎样用药浴治疗脚气

脚气,又称脚弱,古名缓风,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肿胀,或挛急,或枯萎,甚则出现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为主要症状,类似于西医所说的维生素B1缺乏症。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温热风毒之邪侵人,或饮食失调,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临床有干脚气、湿脚气、脚气冲心等不同类型。干脚气的主症为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下肢日渐枯萎;湿脚气的主症为足胫肿胀,麻木重着,软弱无力,小便不利;脚气冲心的主症为心悸,气喘,呕吐,甚则出现神志恍惚,言语错乱。
民间称脚癣为“脚气”,与本病迥别,不可混同。
方一【组成】萝卜适量。
【用法】先将萝卜煎汤熏洗,另取萝卜晒干研为末,铺于袜内,穿双脚上。
【功用】行气导滞。
【适应证】脚气走痛。
【说明】萝卜能行风气,去邪热气,故宜于治疗脚气。
方二【组成】团鱼2条,苍耳、苍术、海风藤各250克。
【用法】将团鱼治如食法,置锅内,加水5000毫升,煮至2500毫升,去鱼取汁,加苍耳、苍术、海风藤,并加水适量,煎至2000毫升,去渣,以盆盛熏蒸,待温浸洗双脚。
【功用】补劳损,祛风湿,通经络。
【适应证】治寒湿脚气,痛不可忍。
【说明】本方以团鱼补益为主,配以祛风湿之苍术、海风藤、苍耳,合之熏蒸浸洗,有且补且攻的作用。
方三【组成】豌豆1 000克,葱白10根,花椒9克。
【用法】将葱白切碎,和豌豆、花椒同置锅内,加水5 000毫升,煮取汤2 000毫升,倾入两瓷盆中,两脚各浸1只,并时时从膝上淋洗之。
【功用】和中益气,温阳下气。
【适应证】脚气兼抬肩喘急者。
【说明】豌豆功擅和中益气,葱白、花椒有温阳下气之功效,故宜于本证。
方四【组成】干木瓜1个,明矾30克。
【用法】两物置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趁热熏洗。
【功用】祛湿舒筋止痛。
【适应证】干脚气,痛不可忍者。
【说明】木瓜有祛湿舒筋之功,擅治脚气;明矾尤长清热化湿,合而用之,对湿热蕴结,筋枯脚弱的干脚气较为有效。
方五【组成】香附子15克,紫苏7克,陈皮、甘草各6克,苍术5克,香薷、川朴、白扁豆各9克,木瓜、大蓼、橘叶、川椒各10克,葱白1小把。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连渣倒入盆内,趁热用衣被覆足熏之,使之汗出。待温时再淋洗患处。
【功用】祛风解毒,韫经消肿止痛。
【适应证】脚气初起,两足伸展不利,或拘挛或酸痛,或有赤肿等证。
【说明】方中香附子理气解郁,陈皮、苍术、川朴、白扁豆燥湿化痰,香薷、木瓜祛风湿,川椒、葱白散寒。诸药合用,祛风解毒,温经消肿,适用于脚气。
方六【组成】防风、荆芥、苦参、生地榆、青藤、麻黄、苍耳、苍术、生葱、炒食盐、威灵仙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倒入桶内,趁热熏蒸患处,出微汗,待汤少再湿淋(浸)洗患处。每日熏洗2次。
【功用】祛风胜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适应证】脚气。
【说明】方中防风、荆芥、苍耳祛风湿,苦参、青藤、威灵仙祛风通络;麻黄、生葱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脚气较重者。
方七【组成】真杉木片、蓖麻叶、白杨皮、柳树皮各250克,川椒5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洗脚。
【功用】祛风,除湿,消肿。
【适应证】脚气肿硬疼痛。
【说明】方中杉木去恶气,消胀气,下脚气,配伍蓖麻叶、白杨树皮、柳树皮等皆有祛风除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脚气肿硬疼痛者。

『陆』 药浴怎么泡最好

药浴的使用方法
1、溶解:用十倍于药包(粉)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2、调好水温:根据自己的耐热习惯在39-45度之间来调整水温,如果首次泡浴没经验水温就调到夏天39度、冬天42度,并且在泡浴过程中适当调整温度。
3、把溶解好的药包和药水同时到入木桶里以后要用手揉捏药包,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挤压出来。
4、首次泡药浴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有一些身体反映后就有些害怕不敢再泡下去,只要在耐受范围之内,鼓励自己多坚持一段时间,最好达到10分钟以上,直到发现有排毒反应后再休息,另外可以采用中间休息2-3次每次3分钟的方法来缓解身体不适,只要累计泡浴时间达到20分钟即可。
5、根据反应调整水温:不同的人耐受力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第一次进水5 — 8分钟时根据对于水温的感受,及时调整水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否则水温高了会感到难以忍受,水温底了又没有效果,直到几次泡浴后对水温的耐受力有了把握,根据经验就可以把温度调整到位,达到满意的效果。
(1) 饭后一小时方可入浴
(2) 浴前4小时内没有进食一定要准备好牛奶、糖水、或其它流食,以备顾客感到不适时食用。
(3) 浸泡药浴前、中、后应适当补充水份。
(4) 浸泡场地应注意通风良好,但不可受寒。
(5) 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
(6) 泡过药浴以后、在皮肤发红、发热状况没有消退之前,请勿使用任何护肤品和化妆品。

『柒』 现在养生馆里面有个叫药浴的治病方法,管用吗有啥门道

04年那时候蒸脚,后来泡脚,现在全身洗。主要就是不同的药包对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就是要常期保健会有很多人资金上或是时间上难对应

『捌』 怎样用药浴治疗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又名痒风,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可泛发全身,亦可局限于肢体的某一部位,与神经、精神、过敏等有关。其症如《外科证治全书》所说:“遍体瘙痒,并无疹疥,搔之不止。”说明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初起并无皮肤损害,由于经常搔抓,患处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初起多为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所致,继则血虚生风,以致肌肤失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痒瘙,故以老年人多见。
方一【组成】苍耳草、艾叶各45克,蜂房、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川槿皮各35克,黄柏、明矾各25克。
【用法】上药水煎,滤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或2次。每次熏洗后,再搓擦15~20分钟。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苍耳草性味苦辛寒,能去风解毒,治皮肤瘙痒。黄柏、苦参清热燥湿,蜂房解毒,艾叶、白鲜皮、地肤子、川槿皮、明矾祛风燥湿止痒。
方二【组成】蛇床子、地肤子各40克,荆芥、防风、枯矾各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数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每日熏洗2次,每剂可连用5日。
【功用】祛风,除湿,止痒。
【适应证】全身或局部瘙痒。
【说明】蛇床子、地肤子为祛风除湿止痒的良药,而荆芥、防风等物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方三【组成】甘草30克,川椒、白鲜皮、地肤子、大枫子各15克,苦参2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3次,取药汁1 000毫升,再加入粉剂(芒硝、硫黄、滑石、明矾各30克,共研细末,入黄丹粉20克,同研细和匀)搅拌均匀后,趁热用毛巾蘸药液擦洗患处,然后换上干净的衣被,换下的衣被须经洗净后消毒方可使用。每日擦洗1~3次。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方中主药甘草历来被视作解毒之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甘草酸及其衍化物可制成抗炎、抗过敏制剂,用于各类皮肤病。其机制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胺有关。
方四【组成】蛇床子、地肤子各12克,红豆15克,梓白皮、川槿皮、榆白皮、白鲜皮、海桐皮各18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二汁混合,于临睡时外洗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1剂,洗2次。
【功用】消炎祛湿,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红豆性味苦辛有小毒,民间常外用以治皮肤瘙痒等症。梓白皮、川槿皮、榆白皮、白鲜皮、海桐皮等树皮类药物均能祛风除湿止痒。
方五【组成】路路通、苍术各65克,百部、艾叶、白矾各12克。
【用法】上药加水1 000至1 5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滤汁待温后洗患部,每日2次。
【功用】疏通气血,祛湿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路路通功能祛风通络,利水除湿,苍术、百部、艾叶、明矾均为祛风除湿之品。
方六【组成】黄柏、苍术、荆芥、地肤子各9克,明矾6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水3 000毫升,煎煮去渣,趁热熏蒸,待温后浸浴,每次20~30分钟。
【功用】祛风止痒。
【适应证】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说明】方中黄柏、苍术清热解毒,荆芥祛风散邪,蛇床子、明矾燥湿止痒。诸药合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故适用于皮肤瘙痒迁延日久不愈者。
方七【组成】雄黄100克。
【用法】用洁净纱布将雄黄包裹,用线扎口,留6厘米左右线头,将药包置入沙锅内,或搪瓷容器内煎20分钟,用钳提出此药包置于干净器皿中,取汁备用。用药液洗浴痒处20分钟左右。
【功用】解毒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
【说明】雄黄,为治疮杀毒之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雄黄主要含有的硫化砷AsS具有抗菌杀虫作用。
方八【组成】苦参65克,白鲜皮、蛇床子各35克,地肤子、鹤虱各30克,大枫子、大黄各20克,生杏仁、明矾、黄柏各15克。
【用法】上药煎水1 000~2 000毫升备用。取药液外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洗1小时,每剂可用3或4次,洗后避风。必要时可续用1剂。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方中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均为祛风除湿止痒之品;鹤虱功能杀虫,大黄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杏仁亦有杀虫润燥作用,而明矾、黄柏则能燥湿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
方九【组成】苡仁、野菊花各30克,金银花、白鲜皮、连翘、生地黄、玄参各15克,地肤子25克,赤芍10克、川芎3克,当归、蝉蜕、甘草、荆芥、防风各6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取汁2份,取药汁1份(约1 000毫升)内服,1份趁热外洗患处,每日洗2次。隔日1剂。
【功用】活血解毒,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苡仁有清热利湿作用,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祛风散邪,地肤子、白鲜皮祛风除湿,再合生地黄、赤芍、川芎、当归等养血,甘草调和诸药。
方十【组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白鲜皮各30克,雄黄9克,百部15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部,每日2或3次。
【功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适应证】全身皮肤瘙痒症。
【说明】蛇床子、地肤子皆有祛风除湿之功,百部能燥湿杀虫,苦参、白鲜皮燥湿,雄黄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
方十一【组成】苍耳子150克。
【用法】上药水煎外洗,每日1或2次。
【功用】散风祛湿。
【适应证】全身皮肤瘙痒症。
【说明】苍耳子能益血,燥湿,通畅之功效,故能治上中下一身风湿疾病。
方十二【组成】丹参、苦参、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煎取药液800毫升,去渣温洗患处。
【功用】活血养血,燥湿祛风。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丹参性味苦、微温,功能活血凉血,养血祛风,适用于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症。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有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及抗菌的作用。苦参、蛇床子有燥湿祛风的作用。
方十三【组成】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独活、野菊花各25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3 000毫升煮沸15分钟,取汁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或2次。
【功用】祛风,燥湿,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
【说明】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祛风燥湿,百部润肤杀虫,独活、野菊花疏散风邪。
方十四【组成】苦参、川椒各9克,百部15克,雄黄、冰片各6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或2次。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
【适应证】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说明】方中苦参清热燥湿,川椒辛散风邪,百部润肤杀虫,雄黄解毒,冰片有清热解毒作用。
方十五【组成】苦参、蛇床子各30克,川花椒、枯矾各12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苦参性味苦寒,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蛇床子、川花椒燥湿祛风,枯矾解毒除湿。诸药合用,有清热、燥湿、杀虫功效。
方十六【组成】白蒺藜20克,皂刺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祛风解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白蒺藜功能散风下气,主治身体风痒。皂刺为诸恶疮癣之要药。
方十七【组成】石菖蒲30克,百部、艾叶各9克,葱白1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温洗头部。
【功用】散风去湿。
【适应证】头部瘙痒。
【说明】石菖蒲功能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历代本草著作均记载它能治疗头风。
方十八【组成】苍耳子60克,雄黄12克,枯矾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患处。
【功用】祛风湿,止瘙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苍耳子性味甘温,有毒,有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苍耳子的花、叶能治疗妇女风瘙瘾疹,身痒不止等症。
方十九【组成】地肤子、土茯苓、白鲜皮、苦参、食盐各30克,荆芥、枯矾各12克,川椒10克。
【用法】上药加水5 000毫升左右,煎沸半小时,滤药汁入盆中外洗,每日2次,每剂可反复煎3或4遍。
【功用】祛风除湿,解毒止痒。
【适应证】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说明】土茯苓功能解毒除湿,能治湿寒,疗恶疮。白鲜皮、苦参则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再配伍荆芥、川椒祛风,枯矾、食盐燥湿,能祛风除湿、解毒止痒。
方二十【组成】食盐80克,米泔水800毫升。
【用法】取米泔水放入食盐,置于铁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将药液擦洗患部,每日2次(早、晚),每次擦洗1~3分钟。
【功用】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
【说明】盐能去皮肤风毒、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米泔水,能清热凉血。
方二十一【组成】苍耳草、艾叶各50克,蜂房、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川槿皮各30克,花椒、枯矾各2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滤渣趁热洗浴,每日1或2次,每次15~2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功用】祛风除湿。
【适应证】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说明】艾叶能温中、逐冷、除湿,药理学实验证实,艾叶煎剂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凝固和解毒作用,配伍苍耳草等物,其祛风湿之力更强。
方二十二【组成】桂枝、白芍、当归、荆芥各12克,鸡血藤30克,炙甘草6克,生姜4克,大枣6枚。
【用法】上药用水浸泡1日后,第1次煎取250毫升药汁,分早晚服。第2次煎取2 500毫升药液,于晚上服药后趁热洗患处,每次洗约15~20分钟,每日用1剂。
【功用】养血祛风。
【适应证】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说明】老年皮肤多因血虚风燥而瘙痒,故方中用当归、白芍、鸡血藤养血润燥,滋养皮肤,桂枝、防风、生姜疏散风邪,甘草、大枣解毒,调和诸药。
方二十三【组成】当归、红花、白鲜皮、苦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茜草、鸡血藤各30克,丝瓜络20克,防风9克,甘草6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滤液,沐浴全身,每日1剂,连用7日为1个疗程。
【功用】活血,通络,止痒。
【适应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说明】老年皮肤瘙痒多由血虚血瘀所致,经络不通,脉络瘀阻,血不能荣养肌肤,故用活血化瘀、补血润燥、通经络之药以达到祛风止痒的功效。

『玖』 要编一段药浴的宣传语话术

美丽从清洁开始,美丽从xx药浴起航,在清洁的同时感受健康的理疗,还可以和他一起,你懂的。

阅读全文

与药浴微信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如何设计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311
英语小学培训学校万圣节的方案 浏览:416
2016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5
深圳宥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03
成达电子商务 浏览:881
培训班3月份招生方案 浏览:47
教务处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404
活动游戏策划方案 浏览:836
华平电子商务招聘 浏览:993
电子商务最全面的定义 浏览:455
企业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版本 浏览:96
厦门网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79
2015年广州跨境电子商务规模 浏览:453
电子商务专项培训方案 浏览:564
生财有道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271
电子商务改变世界 浏览:784
京东才奥电子商务 浏览:128
速食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81
youer运动会方案策划 浏览:700
银行与学校的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