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尔迪集团的南北称王,作风低调
阿尔迪超市的所有者是80多岁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阿尔迪的外文拼写是Aldi,Al是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的缩写,而Di是Discount(折扣)的缩写。阿尔迪超市分为“南方阿尔迪”和“北方阿尔迪”。前者的所有者是弟弟特奥,他的连锁店在德国西部和南部发展;后者的所有者是哥哥卡尔,在北方发展业务。
德国人给阿尔迪起了一个通俗的名字:“穷人店”。可是,穷人店却造就了大富翁。特奥高居去年德国富豪榜榜首,卡尔也排名第三。南北阿尔迪2002年的总销售额达到230亿欧元。
无论阿尔布莱希特兄弟,还是阿尔迪超市本身的作风都十分低调。特别是1971年特奥经历了一次绑架事件后,兄弟俩就避免在公开场合露面。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打电话到德国零售巨头阿尔迪的总部,想获取一些有关该公司的资料时,记者甚至被告知阿尔迪没有新闻部。阿尔迪不设对外公关部门,不做市场调查,不做年度规划,连广告投入也只占总营业额的0.3%。
富人也爱“穷人店”
二战后,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从盟军战俘营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食品零售店。因为当时人们只想用最低的价格购买生活必需品,所以兄弟俩把价格定得很低。1975年,卡尔在一次少见的公开露面时称:“我们的业务发展基础只有一个:最低的价格。”这个原则一直延用至今。
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的母亲曾经说过:“人们的日子越难,我们的日子越好。”这话听起来有些“不人道”,却说出了实情。经济不景气,人们当然想买便宜货。而近年来,德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低迷,这就为阿尔迪的成功提供了良好氛围。
与别的超市相比,阿尔迪供应的所有产品价格都很低。德国一家市场分析公司调查了6家在德国营业的零售超市,对20多种同类产品价格进行对比,阿尔迪的价格绝大部分最低。20多种产品全买下来,在价格最高的超市里买要比在阿尔迪多花20多欧元!
但不要以为阿尔迪真的只是“穷人店”。德国市场调查公司GFK最近调查表明,阿尔迪是德国第三大最受欢迎的品牌,仅次于世界闻名的西门子和宝马,超过奔驰。如今,89%的德国民众在阿尔迪购物,其中富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在法兰克福的巴德洪堡富人区,阿尔迪超市停车场上就停满了光鲜闪亮的奔驰或宝马汽车。相对别的民族来说,德国人比较讲究实际,在物质享受上不慕虚荣。许多富人也不会因为到“穷人店”买东西而觉得“掉价”。
『贰』 澳大利亚能否买到德国厨具
阿尔迪
阿尔迪(ALDI)是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它的前身是1948年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接管其母在德国埃森市郊矿区开办的食品零售店。1962年该店进行了改组,第一家以阿尔迪命名的食品超市在多特蒙德诞生。阿尔迪取自A1brecht和Discount的前两个字母,意为由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经营的廉价折扣商店。至今,阿尔迪仍属于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的泰欧和卡尔兄弟二人所有,分别经经营阿尔迪在北德地区的北店和南德地区的南店。多年来北店又逐步扩展到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南店进入了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40年后,阿尔迪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扩张,其国内的连锁店达到3600多家,遍布16个州;国外连锁店1000余家,其中仅在美国东部20余个州即开办了近600家分店。到目前,阿尔迪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40亿美元,成为德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
『叁』 德国有一个阿尔迪超市,请问这个超市究竟主要卖什么东西,越具体越好,请熟悉德国的朋友帮帮忙。
阿尔迪? 你是问aldi?
aldi就是那种一般的连锁超级市场,类似国内的家乐福。在里面主要是生活用品,食物等。同时也卖比较廉价的电器等。
aldi因为网点多,售价低而在德国发展的非常好。
其所有者也是创始人卡尔·阿尔布雷希特(Karl Albrecht)是现在的德国首富。
『肆』 阿尔迪集团的发展创业历史
它的领导人物历史
现今它的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方向
多年来北店又逐步扩展到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南店进入了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40 年后,阿尔迪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其国内的连锁店达到3600多家,遍布16个州;国外连锁店1000余家,其中仅在美国东部20余个州即开办了近600家分店。到目前,阿尔迪的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德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在今年2月27日《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以拥有256亿美元资产位居第三,并再次蝉联德国的首富。
德国阿尔迪连锁超市的经营方略
阿尔迪(ALDI)是德国一家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它的前身是1948年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接管其母在德国埃森市郊矿区开办的食品零售店。1962年该店进行了改组,第一家以阿尔迪命名的食品超市在多特蒙德诞生。阿尔迪取自A1brecht和Discount的前两个字母,意为由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经营的廉价折扣商店。至今,阿尔迪仍属于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的泰欧和卡尔兄弟二人所有,分别经经营阿尔迪在北德地区的北店和南德地区的南店。多年来北店又逐步扩展到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南店进入了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40年后,阿尔迪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扩张,其国内的连锁店达到3600多家,遍布16个州;国外连锁店1000余家,其中仅在美国东部20余个州即开办了近600家分店。到目前,阿尔迪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40亿美元,成为德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
定位准确 布局合理
阿尔迪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无固定收入居民及退休的老年人。在欧洲目前老龄人口的比重已达到20%。在德国已接近25%。因而,为适应这些人的需。阿尔迪的大部分连锁网点设在市中心居民区和各个小城镇。这样,对低收入者、老年人和家庭主妇的采购十分便利,因为他们主要居住在市区和小城镇。此外,阿尔迪还特别关注大学生、外籍工人的需求。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10%以上的外籍劳工,而每个设有大学的城市又都有许多学生,平日这些人群用餐多以方便食品为主。所以,大学生宿舍、外籍工人居住区附近也常常设有阿尔迪的分店。到目前,德国境内阿尔迪连锁店星罗棋布,平均每2.5万人口的地区即有一家阿尔迪分店。由于连锁店的分布满足了阿尔迪服务大众的原则,加上商品品种对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8000多万德国人口中约75%的居民经常在阿尔迪购物,其中有2000万人是固定客户。
精打细算 节约开支
阿尔迪在同业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处处精打细算,从而保持较低的营业成本。
尽管阿尔迪零售业务十分繁忙,经常出现排队购物,但每家店铺的营业面积多在500—80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1500平方米。店铺装修崇尚简朴,店堂内外不悬挂广告招贴,平时也很少刊登促销广告。
为节省营业空间和理货时间,除少量日用品、食品设有货架、冷柜外,其他商品均按原包装的货物托盘在店内就地销售。腾空的纸盒顾客可随意自取,但顾客需付费购买购物袋。这样,既节省了包装开支,又防止了因滥用包装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银台大都不使用条码扫描仪,只是普通的收款机。各类东西也不贴价签,店员不仅对数百种商品价格倒背如流,而且具有与扫描仪相媲美的键盘输入速度。
各连锁店一般只设两三个银台,营业人员仅为4—5人,人均服务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充分挖掘了员工的潜能。包括店长,每人都身兼数职,没有固定岗位。可谓“多面手”。业务繁忙时,集中银台结账,闲时轮流理货,清理废弃包装。
经营的商品只有600—800种,然而每种商品都是可圈可点,给人们的印象颇深。更重要的是这种简化的商业经营模式无疑减少了商品采购、存储、销售及管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营和管理费用。
面向大众 以廉取胜
阿尔迪的销售原则是优质低价,所有商品都要以最低价格推向市场。有些商品为抵御同业竞争,稳定客源,即使不赢利,也要压价竞争。而且,阿尔迪商品的价格也较为稳定,一般长年不变。阿尔迪低价销售的后盾是其大批量采购。与其他零售商相比,它的供货商较少,但每种商品采购额平均高达5000万马克,由此获得了十分低廉的进价,进而有了让利销售的资本。因而,阿尔迪商品的物美价廉是有口皆碑的。其经营的商品一般比其他超市便宜10%—20%,有些甚至便宜50%,阿尔迪经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即使廉价销售,也要以人为本,关注所有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其他商店不同,阿尔迪从不热衷于“搭售”或“批售”等促销活动,诸如买一赠一、多买多赠、袜子论打、啤酒成箱促销。因为这种看似实惠的促销可能恰恰忽视了众多的老龄消费者及单身家庭的需求。所以阿尔迪尽量将商品按小包装出售,但并不提高价格,这就兼顾了所有消费者。
择优配货 保证质量
在人们的观念里,便宜没好货。那么阿尔迪是如何保证既物美又价廉、从而赢得顾客信赖的呢?其一是全球采购。哪里的产品有竞争力,就从哪里进货,从原产地国进货,长年大批进货就保证了价廉;其二,由进口商或国外制造商提供质量保证。某些有竞争力的非固定商品阿尔迪不定期地委托进口商或直接从厂家进货,如韩国的旅游鞋,普通品牌的法国香水、瑞士手表,美国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胶卷等。这些商品来自正规厂家.商品的售后服务由进口商或厂家负责,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加上价格比专营店便宜,每周连锁店对这类商品进行单品促销时,都会招徕大批顾客;其三,控制了稳定的货源。德国许多中小企业与阿尔迪存在依附关系、其产品按阿尔迪的标准生产,后者买断其全部或收购其大部分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阿尔迪将解除收购合同。对于依靠阿尔迪生存的企业来说、失去大买家、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因此,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价格十分公道;其四,自产自销部分商品。为保证货源和质量的稳定,阿尔迪投资开设了一些工厂(场),如阿尔迪兴办的养鸡场。另外,阿尔迪为维护商誉,对店内商品质量的检查也十分严格,尤其是食品,连外观、品相稍差的也不拿出摆放,水果、鲜花、蔬菜、面包等顾客挑剩下的,打佯后则作为垃圾倒掉。
『伍』 怎样让利顾客打开市场
1948年,特奥·阿尔布雷希特的母亲不幸去世,留给他和哥哥卡尔的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零售店。这一年,卡尔27岁,特奥25岁,兄弟二人努力奋斗,将小铺加以扩大,并增设了几家小分店,都叫“阿尔迪”。
由于资金有限,他们的小店显得既简陋又陈旧,只能出售一些罐头、汽水、点心之类的食品。一年结算下来,所赚的钱微不足道。怎样才能找到赚钱的窍门呢?兄弟二人商议了半天,仍然找不到答案。
一天下午,卡尔与特奥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里顾客云集,热闹非凡。这种情形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到店门看,只见门外一张红色告示上这样写道:凡到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您把发货票保存下来,到年终可凭票免费购买发货票额3%的商品。
兄弟俩将“告示”看了又看,终于明白了。“窍门找到了!”兄弟二人兴奋地拥抱起来。第二天,全市所有的阿尔迪商店的门前,都贴上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大红海报:
“本店从今天起,开始实行让利3%,如果哪位顾客发现本店出售的商品并非全市最低价,且所降价格不到全市最低价格的3%,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这张海报,仿佛扔下一颗定时炸弹。这一天,全市所有的阿尔迪商店都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营业额一下子剧增好几倍。然而,兄弟俩发现,来阿尔迪商店购货的,大都是附近的居民,这说明生意的局限性。于是,他们在各大报纸、电台等媒体刊登和广播广告。
不久,“阿尔迪”就出现了新的购物热潮,仓库存货一抢而光。兄弟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到处组织货源,以保证及时供应。接着,这座城市又出现了10多家新的阿尔迪商店。
自此,“阿尔迪”名声大振,家喻户晓。兄弟俩借机迅速扩大经营,把眼光投向四面八方。汉堡、科隆、波恩、多特蒙德等地,相继出现了“阿尔迪”,生意越来越红火。因为谁都知道,“阿尔迪”的商品最便宜,一般中产阶级、失业工人等,都成了“阿尔迪”的常客。
为了增加销售,阿尔迪商店实施“怪招”。有一段时期,阿尔迪商店发生了一连串的怪事。不少顾客发现商店少收了顾客的钱款,当他们想把钱还回去时,商店的员工谢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特奥曾作过多次测试,发现营业员每次找零钱所花的时间太多,大大影响了销售。如果将找零钱的时间省掉,可以多出不少营业额,同时还可以卖出不少商品。于是,特奥决定,阿尔迪商店将所有商品价格的尾数改为0或5。
如此一来,“阿尔迪”所卖出的商品比其他商店便宜了将近一半。所以,无论富豪还是贫民,都乐意光顾“阿尔迪”。
“阿尔迪”因此而美名远扬。据统计,1990年,在整个德国有2000多家阿尔迪商店,而在美国、丹麦、比利时、奥地利等国也有数百家阿尔迪商店。
在德国,38%的罐头、蔬菜盒,32%的啤酒、果汁、汽水、牛奶,27%的黄瓜罐、瓶醋、色拉油、糕点、果酱、香肠、火腿、布丁产品,全都是由阿尔迪商店来出售的。
德国人在食品、饮料、香烟、化妆品、清洁剂、洗衣粉等日用消费品的消费总额为1980亿欧元,而其中的23%,即455亿欧元全落入卡尔与特奥兄弟俩的口袋里,真可谓让利3%,赚遍天下。
怎样才能做到以利为“饵”吸引顾客呢?方法很多,比如有意识地压低单位利润水平,让利于民,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刺激需求,可以增大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公司长期的发展和获利。
《孙子兵法》中说:“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这段话说的虽然是兵法,但也道出了做生意的真谛:以灵活的手法经营企业,以利益为“饵”吸引顾客。
企业的生存依靠市场,利润来源于消费者的回报,所以我们对客户和消费者应心存感激,失去了消费者,也就失去了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决策者应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消费者,满足其需求,为其创造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回报社会,从而打开市场。
『陆』 阿尔迪的名称的含义
阿尔迪取自Albrecht和Discount的前两个字母,意为由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经营的廉价折扣商店。至今,阿尔迪仍属于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的泰欧和卡尔兄弟二人所有,分别经经营阿尔迪在北德地区的北店和南德地区的南店。多年来北店又逐步扩展到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南店进入了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40年后,阿尔迪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扩张,其国内的连锁店达到3600多家,遍布16个州;国外连锁店1000余家,其中仅在美国东部20余个州即开办了近600家分店。到目前,阿尔迪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40亿美元,成为德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
『柒』 欧洲首富是谁
今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德国零售商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以230亿美元和181亿美元资产分列第3名和第14名,并蝉联为欧洲首富
『捌』 德国最大的超市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阿尔迪
阿尔迪(ALDI)是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它的前身是1948年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接管其母在德国埃森市郊矿区开办的食品零售店。1962年该店进行了改组,第一家以阿尔迪命名的食品超市在多特蒙德诞生。阿尔迪取自A1brecht和Discount的前两个字母,意为由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经营的廉价折扣商店。至今,阿尔迪仍属于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的泰欧和卡尔兄弟二人所有,分别经经营阿尔迪在北德地区的北店和南德地区的南店。多年来北店又逐步扩展到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南店进入了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40年后,阿尔迪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扩张,其国内的连锁店达到3600多家,遍布16个州;国外连锁店1000余家,其中仅在美国东部20余个州即开办了近600家分店。到目前,阿尔迪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40亿美元,成为德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零售企业。
定位准确 布局合理
阿尔迪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无固定收入居民及退休的老年人。在欧洲目前老龄人口的比重已达到20%。在德国已接近25%。因而,为适应这些人的需。阿尔迪的大部分连锁网点设在市中心居民区和各个小城镇。这样,对低收入者、老年人和家庭主妇的采购十分便利,因为他们主要居住在市区和小城镇。此外,阿尔迪还特别关注大学生、外籍工人的需求。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10%以上的外籍劳工,而每个设有大学的城市又都有许多学生,平日这些人群用餐多以方便食品为主。所以,大学生宿舍、外籍工人居住区附近也常常设有阿尔迪的分店。到目前,德国境内阿尔迪连锁店星罗棋布,平均每2.5万人口的地区即有一家阿尔迪分店。由于连锁店的分布满足了阿尔迪服务大众的原则,加上商品品种对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8000多万德国人口中约75%的居民经常在阿尔迪购物,其中有2000万人是固定客户。
精打细算 节约开支
阿尔迪在同业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处处精打细算,从而保持较低的营业成本。
尽管阿尔迪零售业务十分繁忙,经常出现排队购物,但每家店铺的营业面积多在500—80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1500平方米。店铺装修崇尚简朴,店堂内外不悬挂广告招贴,平时也很少刊登促销广告。
为节省营业空间和理货时间,除少量日用品、食品设有货架、冷柜外,其他商品均按原包装的货物托盘在店内就地销售。腾空的纸盒顾客可随意自取,但顾客需付费购买购物袋。这样,既节省了包装开支,又防止了因滥用包装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银台大都不使用条码扫描仪,只是普通的收款机。各类东西也不贴价签,店员不仅对数百种商品价格倒背如流,而且具有与扫描仪相媲美的键盘输入速度。
各连锁店一般只设两三个银台,营业人员仅为4—5人,人均服务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充分挖掘了员工的潜能。包括店长,每人都身兼数职,没有固定岗位。可谓“多面手”。业务繁忙时,集中银台结账,闲时轮流理货,清理废弃包装。
经营的商品只有600—800种,然而每种商品都是可圈可点,给人们的印象颇深。更重要的是这种简化的商业经营模式无疑减少了商品采购、存储、销售及管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营和管理费用。
面向大众 以廉取胜
阿尔迪的销售原则是优质低价,所有商品都要以最低价格推向市场。有些商品为抵御同业竞争,稳定客源,即使不赢利,也要压价竞争。而且,阿尔迪商品的价格也较为稳定,一般长年不变。阿尔迪低价销售的后盾是其大批量采购。与其他零售商相比,它的供货商较少,但每种商品采购额平均高达5000万马克,由此获得了十分低廉的进价,进而有了让利销售的资本。因而,阿尔迪商品的物美价廉是有口皆碑的。其经营的商品一般比其他超市便宜10%—20%,有些甚至便宜50%,阿尔迪经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即使廉价销售,也要以人为本,关注所有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其他商店不同,阿尔迪从不热衷于“搭售”或“批售”等促销活动,诸如买一赠一、多买多赠、袜子论打、啤酒成箱促销。因为这种看似实惠的促销可能恰恰忽视了众多的老龄消费者及单身家庭的需求。所以阿尔迪尽量将商品按小包装出售,但并不提高价格,这就兼顾了所有消费者。
择优配货 保证质量
在人们的观念里,便宜没好货。那么阿尔迪是如何保证既物美又价廉、从而赢得顾客信赖的呢?其一是全球采购。哪里的产品有竞争力,就从哪里进货,从原产地国进货,长年大批进货就保证了价廉;其二,由进口商或国外制造商提供质量保证。某些有竞争力的非固定商品阿尔迪不定期地委托进口商或直接从厂家进货,如韩国的旅游鞋,普通品牌的法国香水、瑞士手表,美国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胶卷等。这些商品来自正规厂家.商品的售后服务由进口商或厂家负责,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加上价格比专营店便宜,每周连锁店对这类商品进行单品促销时,都会招徕大批顾客;其三,控制了稳定的货源。德国许多中小企业与阿尔迪存在依附关系、其产品按阿尔迪的标准生产,后者买断其全部或收购其大部分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阿尔迪将解除收购合同。对于依靠阿尔迪生存的企业来说、失去大买家、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因此,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价格十分公道;其四,自产自销部分商品。为保证货源和质量的稳定,阿尔迪投资开设了一些工厂(场),如阿尔迪兴办的养鸡场。另外,阿尔迪为维护商誉,对店内商品质量的检查也十分严格,尤其是食品,连外观、品相稍差的也不拿出摆放,水果、鲜花、蔬菜、面包等顾客挑剩下的,打佯后则作为垃圾倒掉。
差异经营 保持优势
在德国,类似阿尔迪这样的连锁零售企业大都推行了差异化经营或错位经营的策略,从商店选址、卖场规模、店堂布置、服务内容、经营品牌等方面都有差别、尤其是经营的商品品牌各不相同,在市场上能够提供有明显区别的产品。拿可乐饮料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般仅在百货公司的地下超市或餐饮店经营,廉价超市各有自己的品牌,既使经营名牌产品,其包装也和市场上的明显不同。从国外进口也尽量选择不同的厂家或不同的热卖商品。如阿尔迪从中国进口罐装盐水蘑菇,它的主要竞争对手Lidi则选择了中国的罐装盐炒花生,这样,就回避了比较直观的价格竞争,容易形成双赢的结局。为了保证商品经营的差异化,阿尔迪凭借自身的实力还与不少厂家建立了联盟关系,后者为其贴牌生产。不少厂家看中阿尔迪强大的购买力,将自己的品牌产品打上其他商标低价卖给阿尔迪,相比之下厂商在市场上的原品牌产品卖得要贵许多。在阿尔迪,类似的贴牌商品不下几十种。
重视人才 鼓励进取
阿尔迪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每年学期末,阿尔迪都要到各大学招聘毕业生。经过严格考核和筛选,被录用的人员大多都能得到重用。阿尔迪的用人原则是能力加高薪,为此十分重视员工的职业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即使是一般的营业员,他们也都可以一专多能。在德国,企业雇员每年可享受一个多月的带薪假期,轮休时,阿尔迪一般不招聘临时工。营业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度假的同事分管的工作,可见,这些员工若没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是难以胜任的。公司还十分重视员工队伍的精干和年轻化。所以,与其他零售企业相比,年轻员工在阿尔迪只要努力工作,不仅升迁机会多,而且薪水也要高出10%—20%。工作出色,升任小区经理的即配给公车;升任部主任的,年薪可达到20万马克。由此吸引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