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我报考区级统计局,该局是参公事业单位,报考的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 有公务员 编制 ‘
也有事业编制
看你是通过什么考试进的了
2. 请问一下,金融学自学考试有哪些科目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使用教材查询
您现在查询的是:2008 年考试用书
专业代码:01B0205 专业名称:金融(独立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016 日语(二) 日语入门(上) (下)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6年版 李翠霞(上)张一娟 张融融(下)
00017 俄语(二) 新大学俄语综合教程(1-3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何红梅 马步宁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汪星明 周山芙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杜奇华
00054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李晓光
00058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郭国庆 李先国
00066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王克华 陈雨露
00067 财务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版 王庆成 李相国
0007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庄毓敏
00076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版 史燕平
00077 金融市场学 金融市场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周升业 王广谦
00078 银行会计学 银行会计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许 明
00079 保险学原理 保险学原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张拴林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版社 2008年版 王顺生 李 捷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出版社 2008年版 卫兴华 赵家祥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柳金甫 王义东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线性代数(经管类)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刘吉佑 徐诚浩
3. 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的学科建设
商务传媒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历史较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建生教授的鲁迅研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姚君喜教授的美学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支撑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中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关明国副教授在鲁迅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方面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校级和省级社科项目。王圣在中国古今美学、文学流变研究以及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研究方面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加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等相关研究课题多项、高云书在现当代作家作品接受研究方面有多篇论文发表。学科的其他老师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论文和专著撰写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几年来全体学科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当代文学这三个研究方向显示出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的传统优势研究方向,人员配备合理,老、中、青相接合。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以张建生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出版了学术专著和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国家级的论文两篇,在省内以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研究方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它是该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些学术成果可以带动该学科的整体发展,历来受到该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该院的该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在人员、知识储备和科研成果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该研究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两名副教授和五名硕士组合的研究团队,在激进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和保守主义思潮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得了同行的好评。进行了一个省级研究课题和四个校级研究课题,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论文2篇,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和二十世纪中国电影风格流派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该研究方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该学术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专业基础扎实,学术研究后劲足,学术著作已完成初稿,出版已列入计划当中,优势比较明。中国古今文学流变。该方向是集系全体师资力量,整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科研力量的研究团队。该方向立足于文学发展的继承性,认为现代文学的发展虽然受西方文学文化影响极大,但毕竟是在有数千年文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重视古今文学的传承关系,重视现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所以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放眼于其流变和后世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晚清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在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其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表达样式使得读者对现代文学的接受必然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代文学发展初期,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激烈的论战,以及他们对读者市场的争夺,就深刻反映了现代文学接受问题。从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等几个方面深入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工农兵方向等问题的讨论,也是从文学接受的角度从文学理论层面引导创作的。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切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文学的雅俗之争及其互动,还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它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在信息全球化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播交流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构建社会现实,交流公共话题,影响人们的现实感知,改变人际交往和关系。传播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本学科的重要性因而愈加凸显。
一、项目定义
兰州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源自于1994年创办、现属于二级学科传播学体系的广告学专业,该专业在不断的教学科研实践中,有了比较丰厚的科研成果,为本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学科的发展基地是创办于2003年、现属于二级学科新闻学体系的新闻学专业,该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强,科研热情高,科研成果成绩斐然。
兰州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是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综合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备从事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专门技术的能力,以适应媒体融合或多媒体传播的需要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人才的一级学科。
本学科现有“媒介经营与管理”、“财经新闻”、“广告理论与地区形象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四个研究方向。其中“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是新闻传播学在兰州财经大学雄厚的管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研究方向;“财经新闻”和“广告理论与地区形象设计”方向是新闻传播学依托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的强大平台形成的两个分支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方向是新闻传播学形成的一个跨学科的分支研究方向,将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承结合,既符合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省情,也符合新闻传播学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学科特征。
二、项目已有的优势和特点
本学科立足西部,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财经新闻、广告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案例、问题、对策以及发展战略以及文化产业传播研究,取得了颇具特色的科研成果,丰富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一定意义上确立了欠发达地区研究新闻传播学问题的重要学术地位。
1.新闻传播学所属二级学科的新闻学,是2003年至2012年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其优势研究方向的财经新闻研究在我校已经有多年的积累,学术风格已逐步形成,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先导性地位。
2.本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梯队
梯队成员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0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甘肃现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学会理事1人;担任《西部商报》顾问1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人、兰州影视制作行业协会理事1人;95%的梯队成员具有新闻学、传播学学科背景;5%的成员具有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教育背景,能够充分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科负责人:杨晓峰教授
附表:学科梯队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出生年月 学 历 职 称 研究方向 王新兰 女 60 1951.11 学士 教授 媒介经营与管理 杨晓峰 男 48 1965.02 硕士 教授 财经新闻 张文芳 女 45 1968.01 硕士 副教授 财经新闻 黄建军 男 39 1974.07 博士 副教授 财经新闻 陈方英 女 47 1966.01 学士 副教授 媒介经营与管理 杜建华 男 40 1973.11 博士 副教授 文化创意产业 卫中亮 男 44 1969.02 硕士 副教授 文化创意产业 王亚炜 女 42 1971.06 硕士 副教授 广告与地区形象设计 张淑芳 女 40 1973.02 博士 讲师 财经新闻 石蓉蓉 女 33 1980.04 博士 讲师 广告与地区形象设计 郑小强 男 32 1981.12 博士 讲师 媒介经营与管理 许 艳 女 32 1981.09 硕士 讲师 媒介经营与管理 赵炳兰 男 49 1964.12 学士 讲师 广告与地区形象设计 何 媛 女 35 1978.03 硕士 讲师 广告与地区形象设计 党建宁 男 35 1978.07 博士 讲师 媒介经营与管理 卢忠胜 男 35 1978.11 硕士 讲师 文化创意产业 莫 凡 女 28 1985.03 硕士 讲师 财经新闻 宋仙滔 女 28 1985.08 硕士 讲师 文化创意产业 3.本学科科研成果成绩斐然
近七年本学科成员共发表论文83篇,其中发表在CSSCI的文章40篇,EI检索论文1篇;出版专著6部,参编著作3部。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5项,获得经费资助10万多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地厅级以上奖励6项,包括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三等奖;甘肃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三等奖;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
附表一:2006——2012年获得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下达编 号 项目、课题
名 称 项 目
来 源 项 目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万元) 主持人 1 无编号 财经类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兰州商学院 06.7-07.12 0.15 卫中亮 2 无编号 广告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兰州商学院 06.7-08.7 0.15 卫中亮 3 无编号 新闻媒体理论与应用课程建设与创新型、实践型新闻人才培养 兰州商学院 07.6-08.7 0.1 黄建军 4 0709050 “和谐广告”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兰州商学院 07.7-09.11 0.15 卫中亮 5 0705B-03 西北地区财经类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甘肃省教育厅 07.6-09.11 1.0 王新兰 6 0805B-05 新形势下广告学专业升级改造与专业方向设置研究 兰州商学院 08.11-09.10 0.15 卫中亮 7 0805B-03 大众传媒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甘肃省教育厅 08.6-09.11 1.0 王新兰 8 (横向) 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客户满意度研究(横向) 甘肃省教育厅 08.11-09.11 3.0 王兴邦 9 0809009 大众传媒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中的作用 兰州商学院 08.11-09.11 0.5 杜建华 10 0809026 新兴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与控制 兰州商学院 08.11-09.11 0.1 黄建军 11 20090107 影视动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兰州商学院 09.1-10.2 0.5 黄建军 12 0909047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兰州商学院 09.9-10.9 0.1 张文芳 13 100916 甘肃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研究 兰州商学院 10.7-11.7 1.0 郑小强 14 无编号 甘肃省网络信息传播及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11.11-13.05 1.5 王新兰 15 无编号 风险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传播因应机制研究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11.11-13.06 1.5 杜建华 16 无编号 整合文化资源提升兰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对策研究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 11.12-12.12 1 郑小强 17 无编号 移动终端的广告价值研究 兰州广德易通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12.11-13.11 3 王亚炜 18 13YD052 甘肃省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13.11-14.11 1.5 杨晓峰 附表二:2006——2012年发表的高级别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作 者 发表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检索系统 1 分众市场中的新广告媒介 王亚炜 新闻界 2007.04 CSSCI扩展版 2 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非语言符号使用 杨晓峰 当代传播 2007.06 CSSCI 3 在长尾巴上跳舞—长尾理论运行机制探讨 石蓉蓉 新闻界 2007.05 CSSCI扩展版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国产电视剧的培养理论分析 杨晓峰 电视研究 2007.12 CSSCI 5 从长尾理论看网络广告 石蓉蓉 新闻界 2008.04 CSSCI扩展版 6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瓶颈初探 陈方英 中国流通经济 2008.06 CSSCI 7 中美情感类电视节目比较 陈方英 电视研究 2008.08 CSSCI 8 当代编辑出版思想中的传统人学传承 杨晓峰 编辑之友 2009.01 CSSCI 9 图书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成因分析—基于对图书价格弹性的回归分析 张文芳 编辑之友 2009.02 CSSCI 10 植入式广告与拟态环境的营造 石蓉蓉 新闻界 2009.05 CSSCI 11 视觉文化研究方法探析 黄建军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04 CSSCI 12 基于零库存管理的图书库存问题研究 郑小强 编辑之友 2009.12 CSSCI 13 灾难事件中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 杨晓峰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2 CSSCI 14 WEBX.0时代的媒体变化与非正式正式学习环境创建 黄建军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4 CSSCI 15 消费时代的出版走向分析 张文芳 编辑之友 2010.05 CSSCI 16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网络出版及编辑创意 黄建军 编辑之友 2010.05 CSSCI 17 略论<福布斯>杂志的编辑思想 杜建华 编辑之友 2010.05 CSSCI 18 “三网融合”下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杜建华 当代传播 2010.06 CSSCI 19 2009年编辑史研究概述 杜建华 编辑之友 2010.10 CSSCI 20 软实力提升时新闻出版强国之道 杜建华 中国出版 2010.12 CSSCI 21 数据库:消费社会的“超级全景监狱“ 张淑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CSSCI 22 试论新闻伦理实践精神的建构 张淑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1.03 CSSCI 23 图书市场闭环供应链及控制策略 郑小强 编辑之友 2011.01 CSSCI 24 基于三方博弈的图书盗版问题分析 郑小强 出版科学 2011.06 CSSCI 25 关于大学后教育服务问题的思考 卫中亮 学术探索 2011.09 CSSCI 26 试论风险传播悖论与传媒角色担当 杜建华 中州学刊 2011.03 CSSCI 28 试论我国新闻出版业软实力现状与发展之路 杜建华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2 CSSCI 29 大众传媒对公平正义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 杜建华 兰州学刊 2011.10 CSSCI 30 大众传媒对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作用及局限性 杜建华 编辑之友 2011.11 CSSCI 31 “窃听事件”原因探析及反思 杜建华 中国出版 2011.22 CSSCI 32 风险视域下突发事件传媒应对机制建设———基于吉登斯风险分类理论的视角 杜建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11.06 CSSCI 33 网络媒体低俗化成因及社会责任的重建 杨晓峰 当代传播 2011.01 CSSCI 34 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编辑权”的效力 杨晓峰 编辑之友 2011.11 CSSCI 35 从编辑权看媒体公信力的构建 张淑芳 编辑之友 2011.03 CSSCI 36 三网融合下UGC网站内容生产策略 杜建华 电视研究 2012.01 CSSCI 37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视觉造型 党建宁 电视研究 2012.02 CSSCI 38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党建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CSSCI 39 风险传播悖论与平衡报道追求——基于媒介生态视角考察 杜建华 当代传播 2012.01 CSSCI 40 风险社会中舆论安全边界及治理——对媒体建构安全的考察 杜建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2.07 CSSCI 41 Applications of Data Mining in CRM Based on Web Log 党建宁 Trend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2.03 EI索引 42 微利时代图书出版精细化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 郑小强 现代出版 2013.01 CSSCI 4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纸媒发展路径探析 王亚炜 中国出版 2013.07 CSSCI 44 移动互联网颠覆广告活动 王亚炜 新闻大学 2013.03 CSSCI 45 欲盖弥彰:论地产广告美化的丑陋诉求 杨晓峰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5 CSSCI 46 “器物”的形塑与现代性想象——《点石斋画报》文字与图像解析 杜建华 科学经济社会 2012.12 CSSCI 47 《丑女贝蒂》“走进来”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现实启示 杜建华 中国电视 2013.01 CSSCI 48 “三网融合”下视频分享网站发展趋势及路径转型 杜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CSSCI扩 附表三:2006——2012年出版的专著 序号 专著(专利)
名称 作者(发明人) 出版(授权)时间 国际标准书号ISBN(专利号) 1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王新兰 2006.9 ISBN978-7-2260-3487-5 2 《广告学概论》 王亚炜 2007.5 ISBN978-7-5423-1648-6 3 《企业市场创新理论与实践》 王亚炜 2009.12 ISBN978-7-3110-3511-2 4 《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 杨晓峰 2010.5. ISBN978-7-5490-0003-6 5 《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 张文芳 2010.6. ISBN978-7-5490-0064-7 6 《广告心理学》 卫中亮 2012.9 ISBN978-7-3051-0498-5 7 《广告心理效果研究方法》 卫中亮 2012.9 附表四:2006——2012年获得的科研奖励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项目完成单位或人 获奖时间 获奖类别名称和等级 1 网络传播及网络广告研究 王亚炜 2006.9 兰州商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远程教育中实现教与学信息交互的研究 黄建军 2006.7 甘肃省2006年度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 文化传播中的中国音乐电视 杨晓峰 2007.1 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 第七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杨晓峰 2009.4 优秀指导教师 5 企业市场创新理论与实践 王亚炜 2010.8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三等奖 6 甘肃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研究 郑小强 2012.8 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 7 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 杨晓峰 2012.8 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8 基于三方博弈的图书盗版问题分析 郑小强 2013.3 甘肃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本学科成为全国新闻学会经济新闻分会的召集人单位
本学科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充分发挥财经新闻、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方向优势,使我校成为全国新闻学会经济新闻分会的召集人单位。
5.本学科拥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拥有实力雄厚的签约挂牌专用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群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包括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中国甘肃网、兰州电视台、科技鑫报、甘肃法制报等7家省内媒体。 序号 基地名称 基地设施、条件和运行状况 签约挂牌
时间 1 科技鑫报社 拥有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系统,运行良好 2006.07 2 兰州晚报社 拥有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系统,运行良好 2006.07 3 西部商报社 拥有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系统,运行良好 2007.04 4 中国甘肃网 拥有网络新闻编辑制作与演播系统,运行良好 2007.11 5 甘肃法制报社 拥有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系统,运行良好 2007.12 6 白银广电总局 拥有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运行良好 2008.10 7 兰州晨报社 拥有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系统,运行良好 2013.03 7.加大与甘肃传媒业的合作力度
与中国甘肃网进行联合办学,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水平。与中国甘肃网合作建设“陇原经济网”,更是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平台。
8.学科体系内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进展
《媒介经营与管理》被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概论》和《广告学概论》为校级精品课程。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申报硕士点努力未果,但实际上提升了学科研究水平。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方向建设
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学科背景,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传媒业广泛协作,力争在3至5年内建成商务传媒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知名新闻传播学学科,成为
西部地区培养财经新闻传播、媒介经营管理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重要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中心,成为引领甘肃省媒介经营管理、财经新闻和文化创意产业传播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2.学科队伍建设
引进教授级学科带头人1-2名;引进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博士3-4名,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硕士2-3名;选送2-3名本学科老师到重点新闻传播学院校进修,选送2-3名本学科老师攻读博士学位。
3.科学研究
建设期内争取发表C刊文章36篇;出版专著5部;争取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争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项,争取承担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争取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222
4.人才培养
争取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申报成功。鼓励教师学研结合,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加大学术合作与交流力度,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5.学术交流
采取事业经费、院创收经费、个人出资结合的办法,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讲学,开阔视野,增强学术敏感性。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扩大学院影响,提高学院知名度。
6.环境条件
积极申报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传媒艺术实验中心;利用“陇原经济网”平台,扩大学科影响力;加紧购进一批有关新闻学专业图书资料和电子图书,完善图书结构;加大与兄弟院校间的图书资料交流;购置图书资料和计算机、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办公设备;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局域联网和部分电子图书资料等教学硬件。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媒介经营管理、财经新闻、广告理论与地区形象设计方向作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在教和研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向的科研积淀也是成绩斐然。
媒介经营管理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把握媒介经营与管理理论与媒介经营与管理规律。本方向既有理论层面的研究—从宏观上探讨媒介的经营战略,也有实务层面的探讨—从微观上研究媒介运营的策略和操作技巧。注重学理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注重为传媒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经营的专业人才。本方向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媒介产业化经营研究:系统梳理传媒产业化经营研究中的新思想,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新构想。媒介产业经营实务研究:系统探讨传媒经营规律,对传媒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回答。
广告理论与地区形象设计方向通过研究广告传播理论、规律与技巧,从理论上提升广告创意、策划的水平;另一方面,运用广告理论从设计、推广的角度系统探讨地区形象的概念、塑造定位、识别、推荐、使用和管理。其意义在于:立足西北地区广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现状,分析研究甘肃地区形象设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一般程序,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方向通过积极响应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整合甘肃地区文化资源,传播文化资源,并在文化创意产业传播中努力挖掘有产业价值的文化项目。一方面,将致力于搜集甘肃本土文化现象,研究该文化资源的特征,另一方面,将研究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理论,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的传播形态、产业形态等应用问题,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传播研究,确实为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量体裁衣的可行性理论保障,争取为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和人才队伍。
五、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1.将学科优势与网络传播相结合,以网养网,办好“陇原经济网”,扩大学科影响力。
2.在甘肃省“1313工程”(十三板块)中,利用学科优势和传媒艺术实验中心先进的硬件设施,力争在影视制作业方面小有成效,制作有影响力的反映甘肃文化的纪录片1至2部。
3.在“财经新闻”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争取出版专著2至3部,发表8至10篇有影响力的C类刊物文章。
六、预期效益分析
1.通过“新闻传播学”重点学科的项目建设,将促进我校的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本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发展,提升三个本科专业的整体实力,为申报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打下基础。
2.通过本学科新一轮的项目建设,将使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学科成果应提供能够影响政府或百姓经济决策的观点;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将挖掘有产业价值的文化项目,为甘肃省“1313工程”(十三板块)建设做出较强的智力支持。
3.“新闻传播学”项目的建设,还会长期惠及我校所有与信息传播、对外宣传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学科所拥有的科研设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填补人文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些空白。
七、保障措施
1.本学科建设的硬件条件
(1) 本学科拥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2)拥有实力雄厚的签约挂牌教学实习基地群,包括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中国甘肃网、兰州电视台、科技鑫报、甘肃法制报等12家省内媒体,占全校实习基地总数的四分之一。
(3) 与中国甘肃网合作建设“陇原经济网”; “陇原经济网”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和硬件设施。
(4)本学科拥有2300册中文藏书的资料室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中。订购国内新闻学核心期刊6种。本学科所属各系已经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电子办公设备。
2.本学科建设的管理措施
(1)拟召开专题会议和学术团队会议,分类指导,捆绑发展。引导团队大量阅读本方向文献,以确定本学科研究方向的系统性、结构性,逻辑性和关联性,在所研究课题历史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或者有所创新的研究方向以丰富学科知识体系。
(2)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在权力部分下放二级学院后,完善分配制度,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对优秀科研成果实施重奖,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出质量好的科研成果。对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的科研成果学院层面也给予重奖,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3)正在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争取在1-2年时间内编写、出版一套用于财经新闻和网络与新媒体教学的本科教材。
4. 物流管理主要学习什么
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培养目标: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
(4)流通概论网络营销03次任务扩展阅读:
物流管理专业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操作性。物流管理属运营管理的范畴,其操作流程灵活性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对物流管理人员来说,了解并熟悉这些操作流程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熟悉这些操作流程,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才能通过管理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因此,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物流管理的具体工作时,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再学习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系统性思维。
大多数物流业务涉及到诸多环节,例如库存管理,涉及到货物的验收、入库、库位管理、出库、配货等,如果包括采购和配送,环节就更多了,在这么多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没做好,整个物流业务都会受到影响,成本效率都没有保障,因此,系统地考虑各环节,平衡各环节的工作方式十分重要。
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三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资源整合观念。降低物流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资源整合,这方面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证就是通过整合减低车辆的空驶率。资源整合观念也可以说是系统思维的延伸。
5. 程鹏的人物生平
1995年6月到1999年9月任职于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香港松下海外部。从1997年3月起担任资材课副课长。1997年6月起兼任公司ISO9002、ISO14000推进委员会副主席。负责海外采购、海外供应商开发、物料跟催、库存控制、部门MRP系统、ISO宣讲与推进等,期间受公司工会委托业余主持员工英语培训。
攻读硕士学位以后,大部分时间便一直流连于培训行业。在校负责主持“研究生英语沙龙”,曾获武汉“高校研究生英语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
曾任武汉新东方外语学校口语与听力、美国电影赏析主讲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曾经担任“华盛顿英语”、“易思英语”等外语培训项目教学总监;担任多思英语学校联校总校长。
在武汉动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之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外聘咨询顾问、培训讲师。曾经独立主持多个企业管理咨询、培训项目,所负责项目终期评审均获得“A”级评价。
博士期间,曾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外聘教师,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试验提高班首次全英文教授“国际市场营销”。此外,曾任湖北经济学院外聘教师,为国际金融专业本科2个示范提高班首次全英文教授“货币金融学”。
03年起,任武汉博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董事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监。全程参与了公司的筹备、组建和运营工作,从公司的名称、经营战略及战术制定、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管理、销售队伍的建立等等,均发挥了领军人物的作用。负责产品策划与市场拓展。项目涉及营销、金融与市场机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学习型组织等。
05年开始任职武汉思远教育集团市场营销部副总监,全面负责该集团3个教育品牌之一“千人培养工程”的市场预测、品牌规划、销售管理等工作。管理13个营销中心及其销售团队400余人,建立了3个外省销售大区。06年2月起兼任集团运营中心总监,负责集团日常运营战略、业务流程、质量体系的制定、监控、督导与评估。
2007年3月起任职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讲授国际贸易概论、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营销策划、全英文的外贸函电、硕士的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等课程,工作量年年超额,教学深受好评。
兼任湖北省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咨询培训师。在中心举办的“大冶市企业家高级培训班”讲授领导力与执行力、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荆州区委举办的“科级以上干部工商管理培训班”讲授战略管理;在孝感市政府、科技局举办的“科技交流论坛”讲授“赢在管理,走出危机”课程。
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外文期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
管理咨询领域,独立完成企业管理咨询、策划与培训课题9项。涉及营销渠道管理、营销咨询技巧、薪酬绩效管理、成本管理、战略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等方面。服务过的企业涉及外资制造企业、电力企业、高科技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医药及保健品企业、房地产企业、冶金企业等。
目前在研省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一项。
6. 兰州交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1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和《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等文件规定,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够研究和解决本学科、本专业内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拓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和数量方法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数学建模、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以及具有从事研究、管理社会经济系统和高校教学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3、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务实精神,能熟练地操作和运用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
二、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5年和3年,课程学习为1—2年。硕士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毕业条件,经过本人申请、导师和院系同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申请学位。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延期1年毕业。
三、研究方向
1、现代管理理论与应用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系统工程
4、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5、营销工程及客户关系管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公共必修学分课程(10学分)
9959001-04 英语(硕士) 64 4
9959002-02 专业英语 32 2
9959003-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9959004-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32 2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6学分)
3051001-03 高级运筹学
Advanced Operation research 54 3
3051002-03 现代管理数学方法
Modern Management mathematics method 54 3
3051003-02 应用统计方法
Applied statistics 36 2
3051004-02 技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36 2
3051005-02 管理学
Management Science 36 2
3051006-02 管理经济学
Management Economics 36 2
3051007-02 信息资源管理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36 2
3051008-02 高级财务管理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36 2
3051009-02 运营管理
Operations Management 36 2
3051010-02 战略与决策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36 2
3051011-01 管理科学前沿
The Advanced Problem of Management Science 18 1
选修课程(≥6学分)
3053001-02 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
Instrial Engineering Theory and Method 36 2
3053002-02 先进制造技术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6 2
3053003-02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36 2
3053004-02 绩效考核与激励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otivation 36 2
3053005-02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The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Logistics Equipment and Facility 36 2
3053006-02 物流工程学
Logistics Engineering 36 2
3053007-02 物流系统分析与仿真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36 2
3053008-02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6 2
3053009-0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 36 2
3053009-02 系统分析
System Analysis 36 2
3053010-02 网络信息组织与检索
Internet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Retrieval 36 2
3053011-02 网络信息采集与应用
Internet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Utilization 36 2
3053012-02 营销工程学
Marketing Engineering 36 2
3053013-02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s Management 36 2
3053014-01 网络营销专题
Online Marketing Special lectures 18 1
必修环节(2学分)
9954001-01 实践环节 18 1
9954002-01 学术活动 18 1
论文研究(16学分)
9954003-03 开题报告 3
9954004-03 预答辩 3
9954999-10 硕士论文 10
五、攻读学位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应修满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50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者应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补修上一层次专业主干课程,补修学分≥6学分。
六、学位论文
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对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如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作出严格的要求,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按照国家对硕士生的要求,硕士生课题研究时间≥1年,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3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按照《郑州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执行。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课 程 简 介
高级运筹学
Advanced Operation research
本课程为管理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其它相近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运筹学分支多范围广,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运筹学各主要分支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研究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实例的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掌握运筹学各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同时也希望通过一些案例教学,对运筹学的实质有所了解,学会建立运筹学模型,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巧,为求解的管理问题提供最合理的决策。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运筹学、从事运筹学的各分支研究打下基础。
高级运筹学以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和其它科学技术,建立复杂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构造求解各种模型的计算方法,辅助决策者用科学方法确定其方针和行动,以期获得尽可能满意的经济社会效益。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学规划、非线性规划、多阶段决策、网络计划方法、随机服务系统、决策分析、运筹学实例分析、运筹学其他分支简介和进展综述等。
现代管理数学方法
Modern Management mathematics method
现代管理数学方法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非经典数学方法,包括灰色系统理论、粗糙集理论、不确定理论、博弈论、随机过程等理论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矩阵轮(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课程的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有关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应用统计方法
Applied statistics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是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统计思想,具备统计技能,提高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统计描述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在掌握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结合EXCEL等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应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统计学它包括一整套统计分析方法,有的是一般性的统计方法,适用于各个领域,有的是某一专业领域中特有的分析方法。该课的特点是不注重于统计原理的推导,而侧重于阐明统计的思想,并将理论统计学结论作为工具应用于各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7. 物流管理学些什么
主干课程: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基本课题: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课题通过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为企业的利润增长做出贡献。 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课题 作为社会化物流服务的提供方,如何以企业的物流需求为市场,开展代理物流经营事业 政府方面的物流管理课题 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如何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 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 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现在世界做专业物流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德国邮政(DHL)美国联邦快递(FEDEX)为什么现代物流业的前景看好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全国已有30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写中国物流业发展大纲,并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扶持,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开始步入快车道。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形成公有制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与外资(含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趋势从03年开始,并在明显加速。在5至10年内,将形成10个左右全国公认的中国物流领军企业,并走向国际。80%企业物流已开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与外包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涌现出包括海尔物流、宝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内的优秀物流企业。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的报告也显示,2003年1至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球最大的货运公司之一——美国万络环球公司副总裁卡扎瑞预测,“中国物流业预计未来10年内相关服务收入将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吴清一认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配送体系不健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开设院校 一本: 1.中国海洋大学 2.安徽大学 3. 上海海事大学 4.北京科技大学 5.大连海事大学 6.北京交通大学 7. 长安大学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北京工商大学 10.北京物资学院 11.上海交通大学 12.太原理工大学 13.清华大学 14.西南交通大学 15.云南大学 16.福州大学 17、郑州大学 18.浙江工商大学 19.大连理工大学 20.青岛理工大学 21常州大学 22 重庆交通大学 23江西财经大学 24石家庄铁道大学 二本: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天津理工大学 3.江苏大学 4. 三峡大学 5.上海金融学院 6.沈阳理工大学 7.浙江理工大学 8.安徽财经大学 9.渤海大学 1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1.湖南科技大学 12.怀化学院 13.成都理工大学 14.南昌工程学院 15.攀枝花学院 1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17.运城学院 18.宁波工程学院 19. 广东金融学院 20. 广东商学院 21.东华理工大学 22. 石河子大学 23.广西财经学院 24.河南工业大学 25.淮海工学院 三本: 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4. 浙江树人大学 5.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6.西安外事学院 7.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8.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物流管理专业分析 1.宏观方面。这主要是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物流业打败房地产业跻身国家10大产业振兴规划。可见发展物流业已上升到政策面层次。这既是物流业在社会发展中重要程度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需要宏观方面的政策支持。 2.从行业方面。现实中,大多数人就物流=运输或者=储存,这是错误的观念,当然把物流=快递,那是错上加错了。但由此反映出物流业的落后于不规范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行业发展的初级的阶段。因此选择这行需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当然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但是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比如正是因为落后发展、不规范发展,才有上升和前进的动力。当然更多的是我国的一些物流企业通过探索已经发展起来了,如海尔物流、美的物流、宝供物流等等。 3.从自身来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业都不缺人但缺人才,所以关键的还是学这个专业的人自身。保持良好的心态,将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掌握通透,力求精良,相信前途也是无限光明。 海外申请 最近两年,申请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人数明显增多。不过,在去年的申请中,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仍然有很多申请者成功的获得了半奖。从奖学金申请难度来看,MBA的物流管理方向要求申请者必须有工作经验,难度最大,而且几乎没有奖学金;偏重于管理的物流专业不要求申请者有工作经验,但是要求申请者有管理专业的背景,拿半奖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全奖不太可能;偏重于分析和研究的物流专业比较偏重视数理分析和研究,需要申请者具有工科的背景,奖学金比其他的两类物流专业好拿。另外,工作经验对申请这个专业的奖学金非常有帮助,美国大学的物流专业比较看重工作经验,即使申请者的GRE、TOEFL成绩一般,如果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申请到奖学金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附:2010年US News美国研究生院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专业排名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2.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 3.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耐基梅隆大学 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6.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7. 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宾州州立大学 8.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 10.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业务流程 1、订单处理作业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 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作业 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作业 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商品入库上架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另一种方式即为直接出库,此时管理人员依照出货要求,将货品送往指定的出货码头或暂时存放地点。在入库搬运的过程中由管理人员选用搬运工具、调派工作人员、并做工具、人员的工作时程安排。 4、库存管理作业 库存管理作业包含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货品进出仓库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所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点,并做采购时点预警系统。订定库存盘点方法,于一定期间印制盘点清册,并依据盘点清册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册并制作盘亏报表。仓库区的管理更包含容器的使用与容器的保管维修。 5、补货及拣货作业 由客户订单资料的统计,我们即可知道货品真正的需求量,而于出库日,当库存数足以供应出货需求量时,我们即可依据需求数印制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指示,做拣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工具的选用、及人员调派。出货拣取不只包含拣取作业,更应注意拣货架上商品的补充,使拣货作业得以流畅而不至于缺货,这中间包含了补货水准及补货时点的订定、补货作业排程、补货作业人员调派。 6、流通加工作业 商品由物流中心送出之前可于物流中心做流通加工处理,在物流中心的各项作业中以流通加工最易提高货品的附加值,其中流通加工作业包含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及商品的组合包装。而欲达成完善的流通加工,必执行包装材料及容器的管理、组合包装规则的订定、流通加工包装工具的选用、流通加工作业的排程、作业人员的调派。 7、出货作业处理 完成货品的拣取及流通加工作业之后,即可执行商品的出货作业,出货作业主要内容包含依据客户订单资料印制出货单据,订定出货排程,印制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上所要的地址标签、及出货检核表。由排程人员决定出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作业人员,并决定所运送车辆的大小与数量。由仓库管理人员或出货管理人员决定出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及出货商品的摆放方式。 8、配送作业 配送商品的实体作业包含将货品装车并实时配送,而达成这些作业则须事先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或配送路线的安排,由配送路迳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的顺序,并于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踪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 9、会计作业 商品出库后销售部门可依据出货资料制作应收帐单,并将帐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凭据。而于商品购入入库后,则由收货部门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以作为供货厂商请款稽核之用。并由会计部门制作各项财务报表以供营运政策制定及营运管理之参考。 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 除了上述物流中心的实体作业之外,良好的物流中心运作更要基于较上阶层的管理者透过各种考核评估来达成物流管理流程中心的效率管理,并制订良好的营运决策及方针。而营运管理和绩效管理可以由各个工作人员或中级管理阶层提供各种资讯与报表,物流管理流程包含出货销售的统计资料、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应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用时间的报告、配送商品的失误率、仓库缺货率分析、库存损失率报告、机具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分析、外雇人员、机具、设备成本分析、退货商品统计报表、作业人力的使用率分析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