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米其林公司的详细资料啊
米其林公司从轮胎厂到“生活产业”巨人
“百年老店”米其林,藉由技术创新、赛车行销和旅游数字化,重又焕发青春。
从打孔机、大型主机、PC到科技服务,蓝色巨人IBM不再称自己是“计算机公司”,但全世界人不会忘记IBM——当今世界,没有永远不变的产品,也没有永恒的定位,却可以有接近永恒的长青企业。
在汽车零配件这个很不主流的产业里,以制造轮胎起家的法国米其林(Michelin)公司,正如IBM般,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长青企业。在一九九六年欧洲媒体的一项品牌偏好调查中,产品一点都不“时尚”的米其林,竟然仅次于香奈儿(Chanel),成为“最受欢迎品牌”排行亚军,连奔驰车与可口可乐都不是对手!
米其林帝国身价创新高
这家从法国中部的小镇Clermont-Ferrand起家的公司,原本只是制造脚踏车轮胎的工厂,从创业伊始在橡胶化工领域闯荡出“高科技”起,它一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成长、起飞与成熟,至今已整整117年!即使“轮胎”这一行业已式微到不曾再和流行的语汇如“科技”、“创新”甚至资本社会中的“获利”等被联想在一起,但米其林这家公司的品牌过去五年来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却愈来愈亮眼,其变化幅度之大,连不少年轻的科技公司都望尘莫及。
2004年欧元狂飙,欧洲企业普遍受困出口萎缩的不利形势下,米其林的年营业额却写下156亿8900万欧元的新高点,年度净利高达5亿1500万欧元,每股获利更达3.59欧元,在巴黎证商公会的CAC 40股价指数成分股中排行第三。取得这样的佳绩,米其林靠的是位于巴西与奈及利亚的6座天然橡胶树农场,以及设在19个国家总共74座轮胎生产厂和遍布170个国家的庞大行销系统,全年共生产出约1亿9400万条轮胎,同时向市场推出超过2000万张地图与指南手册,所有这些构筑起米其林跨行业、跨地域的庞大企业帝国。
靠思维和定位创新保第一
翻开长达百余年的米其林历史,它曾靠“技术创新”写下不少第一,包括第一条可拆卸的轮胎、第一条可充气的轮胎、第一条卡车轮胎,此外低压轮胎、彩色轮胎、F1轮胎,甚至1915年出现的世界第一条“水泥马路”,也都是这家公司的杰作。然而真正令米其林传统产业长青的,却不是技术,而是“思维创新”和“定位创新”。
在米其林的百年历史中,它所遇到的转型、扩张、寻找定位难关可谓无数。在两次大战前后的“民族工业”年代,它面临的是德国大陆(Continental)、德国登陆普(Dunlop)这些欧洲品牌的竞争,轮胎厂必须在不同的民族国家设厂,来强调它的区域认同性。在1970年代后,新一波的全球化扩张,又让米其林重新面对严苛的生存竞争。现任雷诺日产集团总裁、有欧洲“经营之神”称号的戈恩(Carlos Ghosn)就指出:“米其林就是到了1980年代,才真正从一家欧洲区域型轮胎公司,走向全世界的。”
不过即使到今天,米其林已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全球化体系,但它的公司文化仍然保有不可思议的家族色彩。虽然早在1951年就在巴黎证交所公开上市,但从第一代的老艾铎(Edouard Michelin Jr.)到1999年正式接班的现任执行长艾铎(Edouard Michelin),一百多年来的经营权,依然维持在以“Michelin”为姓氏的家族继承者手上,这在全球500强企业集团中,确属稀有。
股权分配强调个人色彩
除了经营者的家族色彩之外,米其林的股权分配方式都相当特殊,除了像一般公司一样持有上市股票的有限责任股东之外,它还有另一种属于公司共同管理人才有的“普通合伙人股东”,换言之,股东必须以自己的财产来为公司财产担负起无限的连带责任。若公司经营不善而负债,普通合伙人在法律规范上,必须以自己的私人财产来承担公司负债,且必须在股东大会同意的前提下,普通合伙人才能被认可或解职,而不能以持股比例自己片面宣布。在这样的制度下,普通合伙人的薪水也与公司经营绩效连在一起,而不是采用固定的薪水制。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文化与制度,让米其林不仅保留了浓厚的家族色彩,也让管理人的权力与个人色彩更为凸显,更让整个公司形成一种既活泼又保守的特殊气质。
从米其林庞大帝国的组织架构来看,全球十二万七千名员工,只分成十个一级的执行委员会来掌管不同产品的生产,以及亚、欧、北美三大区域市场和组织、财务等项事宜,组织架构其实相当扁平。新一代掌门人艾铎接班后,也陆续出台了几个企图心旺盛的大动作,包括重新回到F1赛场,并加码投入大量资源,让米其林成为全球最大的赛车运动赞助商。此外也扩大举办能源车挑战赛(Challenge Bibendem),卡住与未来新能源车的合作开发机会。更有甚者,该公司还大幅打造旅游事业部门,不仅跨足车用导航系统,更结合手机、PDA与网站,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旅游服务网络。
百年旅游事业跟上数字化
很难想象制造轮胎的米其林,发展地图、旅游指南到餐饮评鉴的“出版”事业,同样也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早在1900年,第一本包含旅游与美食等生活信息的《红色指南》正式出版,印了35000本,同时《指南》上印了一行宣言:“这本手册在这世纪之初诞生,未来也将走过这个世纪”。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本开启口袋书风气之先的《红色指南》,非但没有消失,气势反而愈来愈盛,从原本独霸的法语系国家,近来更扩张触角,陆续发行纽约等英语文化地区的版本。据米其林自己的统计,目前《红色指南》每年印量都超过55万册,而一百多年来,光是这本小书的总发行量,已经超过3000万册。
但如果只是这样的成就,也难逃托先人庇荫,以及法国精致的文化霸权优势之嫌。在百年基业的优势下,2001年成立的“via Michelin“网站,将米其林的地图、指南等讯息服务,统统合成数字化内容服务,会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从手机中获得旅游的备忘服务。虽然这个网站目前的服务仅限于欧洲,但每年都吸引超过1000万人注册。未来的服务计划,更将从网站扩充到以汽车为基础的”远距离行动通讯“上。
法式生活风格的最佳代表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愈发成熟,藉由不断兼并整合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似乎已是当然的选择,轮胎业做为周边零配件厂商,也步上了同样的命运,2004年全球轮胎市场中,约有10亿条轮胎被装配到一般轿车与轻卡车上,约1亿4000万条轮胎被装配到卡车上,整体总产值虽高达800亿美元,但光是前三大集团(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就囊括了近60%的市场。如何在这个寡头垄断市场中持续保持产品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变化中寻求新的竞争力,成为全球轮胎厂共同的生存考量。
不同于竞争品牌普利司通(Bridgestone)或固特异(Goodyear)仍专注在轮胎全产品线上,或是如德国大陆轮胎分心去生产煞车系统等零配件,甚至像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干脆180度调整,直接转投资到新兴的通讯科技产业,米其林尽管难掩其封闭色彩,但从轮胎技术创新、赛车行销到旅游数字化服务,整体战略其实更自成一套完整转型逻辑:从剧烈变化的产业竞争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不变原则。
或许这也正是保守家族企业的特色:既不愿也无法追逐大起大落的流行节奏,干脆更脚踏实地地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瑰丽梦想。在当今米其林五花八门的生活产业版图中,“Michelin”这个标志不只代表着轮胎,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代表着现代人对法国文化的向往,更是传统产业“高利润“的代名词。
米其林公司简介
1946年6月4日上午11点正,米其林(MICHELIN)公司的一个送信员走进位于巴黎市列宁格勒街26号的法国专利注册局,投递一份厚厚的文件,这是一项对轮胎工业起着革命性作用的专利申请-辐射层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诞生,辐射层轮胎的安全,耐用,省油及舒适,造成它的问世不仅对现代交通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也大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辐射层轮胎的设计所带来的冲击是那么巨大,以至40多年后的今天,传统交叉层轮胎在欧洲几乎完全消失了。现在,人们可看到,摩托车、汽车、地下铁、推土机、飞机都相继使用辐射层的轮胎了。
现在人们一想起辐射层轮胎,也就自然地联想起“米其林(MICHELIN)”这个在轮胎界享有颇高威望的名字,近百年来,米其林为世界轮胎的进步不断地研究、发明、创新……。
米其林逾百年前于法国的克莱蒙费朗建立。在漫长的历程中,米其林集团自1889年发明首条自行车可拆卸轮胎与1895年发明首条轿车用充气轮胎以来,在轮胎科技与制造方面发明不断。现在,米其林集团在五大洲设立74家工厂,6个橡胶种植园;分别在法国、日本、美国及中国设有研究与测试中心,在超过17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与市场机构。每年,米其林集团在全球生产19020万条轮胎,2230万份地图及旅游指南。
米其林集团全球现雇佣大约125,000名员工,负责集团生产及推广的众多品牌——米其林, BFGoodrich (百路驰), Uniroyal,Kleber, Riken, Siam, Taurus ,Stomil-Olsztyn, Laurant, Wolber, Tyremaster, Icollantas以及回力。集团2002年的综合净销售额为156亿欧元,占全球轮胎市场份额的19.6%。
除了轮胎以外,米其林集团还生产轮辋、钢丝、地图及旅游指南。其中地图与指南出版机构是该领域的领导者。著名的法国“红色指南”在2000年已有100岁。
赛车运动长期以来与米其林的历史密不可分。1998年米其林集团庆祝其逾世纪的轿车、摩托车及自行车赛车运动。米其林于2001年重返一级方程式。
□米其林集团与中国
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又于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个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现米其林在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及香港都设立了营销办事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1995年底,米其林集团与沈阳市达成协议,成立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MSTC)。它是米其林首个在中国的合资项目,为于1973年成立的沈阳轮胎厂提供有效的技术转让。1996年底,沈阳工厂正式投入生产。1997年,米其林又增设三家合资公司,其目的主要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轿车,轻卡及卡车轮胎,以满足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该4家合资企业于2002年1月1日完成合并工作,并于2003年8月1日成为一家外商独资公司。至此,米其林在沈阳合资企业的总投资额为1.5亿美元。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投资2亿美元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STRC)联合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SMW)。新公司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并于2002年底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米其林在中国的总部也由北京迁移到了上海。
与此同时,米其林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着力满足中国当地以及外资车辆制造商的技术需求。它还为轮胎的原材料供应商如天然橡胶和钢丝厂家提供技术指导。另外,米其林已同意为上海轮胎橡胶集团的卡客车子午线轮胎生产设施提供技术支持。
2001年12月,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它为米其林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亦显示出米其林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米其林轮胎人的故事
米其林轮胎人(米其林宝宝)的构思源于米其林公司在1894年里昂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展台入口处那由许多不同直径的轮胎堆成的小山启发了爱德华·米其林:“如果有了手臂及腿脚,它就是一个人了!”
于是在1894年4月,一个由许多轮胎做成的特别的人物造型出现了,上面有画家奥加罗普的签字。从此米其林轮胎人便开始出现在海报上,他手擎一只装有钉子和碎玻璃的杯子说道:“Nunc est bibenm”这句意为;“现在是举杯的时候了”的拉丁语来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思的一句颂歌,寓意是米其林轮胎能征服一切障碍。这句话立刻成为一句口号,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米其林轮胎人”被明确地以法语命名为“Bibenm”。
这是米其林的网站,也有你想要的。
www.michelin.com.cn
B. 米尔顿·科特勒的营销理念
米尔顿·科特勒在营销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他研究发展了大量的营销分析和系统工具,并在营销和商业流程变革领域出书立著,其最新著作是关于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慧眼看中国》,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米尔顿·科特勒先生是业界公认的企业发展战略,营销战略、收购与兼并品牌管理策略、迂回营销、城市营销、关系营销、营销工程和战略计划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方面的领导先锋。他亲自主导科特勒营销集团之300多家财富500强客户的咨询和培训项目,直接参与督导企业营销战略的落实,深得客户团队的赞赏。这些公司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通用电器(GE),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杜邦集团(Dupont), 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 默克制药(Merck), 米其林公司(Michelin), 冠军国际(Champion International),J.P摩根银行(J.P.Morgan),南方贝尔,摩托罗拉,莲花,北电网络,拜尔制药,辉瑞制药,壳牌,Amoco Chemical, 福特汽车,李维斯牛仔裤,麦当劳和SAS航空等等。并直接参与督导企业营销战略的落实,深得客户赞赏。
米尔顿·科特勒的品牌观
米尔顿认为,品牌必须首先具备五个要素。
知名度
美誉度
独特性
相关性
彰显性
C. 市场营销学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生于1931年,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其他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见证了美国40年经济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荣兴旺的历史,从而成就了完整的营销理论,培养的一代又一代美国大型公司的企业家。并且他是庄丞父子公司资助的终生名誉教授,与其胞弟共同经营菲利浦营销咨询公司,曾经多次获得美国营销界最高荣誉。他曾著有二十本著作,其中包括全世界企管硕士课程最广泛使用的营销学教科书——《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这本书被翻译成18国文字在58个国家发行。
菲利普科特勒“对全球经济发展对具影响力的十位管理大师之一”,被称为“现代营销之父”。他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勋章和褒奖,包括“保尔D康弗斯奖”、“营销卓越献奖”、“查尔斯库利奇奖”。他是美国营销学会(AMA)第一届“营销教育奖”的获得者,也是至今唯一3次获得过《营销杂志》年度最佳论文奖――阿尔法卡巾帕普西奖(Alpha Kappa Psi Award)的人。
他亦曾担任许多跨国公司的企业顾问,这些企业包括IB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 T)、默克制药(Merck)、霍尼韦尔(Honeywell)、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北欧航空(SAS Air;ine)、米其林(Michelin)等等。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营销协会董事长和项目主席以及彼德德鲁克基金会顾问。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等。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等,被人们广泛应用和实践。
在他的《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一书中,他阐述了公司、业务单位与营销战略的关系;营销计划的产主等问题。这些都受到营销环境中经济、政治、法律和法规、技术及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书中还阐述了社会责任和道德在营销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讨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营销的特性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科特勒博士的著作甚多,其中《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其它被采用为教科书的还有:《非赢利机构营销学》、《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以及《教育机构营销学》、《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
参考资料:http://www.ourznbbs.com/thread-101410-1-1.html
D. 学市场营销,应该看什么书
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其实并不难学,不至于像题主说的一头雾水呀!想学好市场营销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建立专业的知识体系是第一步哦。关键还是要选对入门教材,其实关于营销的核心专业知识统共也没有多少,关键还是要看实践了,推荐你看下《营销管理必读12篇》。以下为转来的书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想彻底掌握一门学科,读书是最好的方法。而说起市场营销书籍,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当属《营销管理必读12篇》了。
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大部头书籍其实有很多,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的「营销圣经」《营销管理》、《定位》等等。这些大多严格遵循教科书的套路,理论和内容乏善可陈,毫无新意,丝毫点不起全身心投入学习、立即行动的欲望。
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那么我推荐你看《营销管理必读12篇》。
相关阅读:市场营销学的学习方法
(一)全面系统地阅读,弄懂教材
每门学科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市场营销学也是这样。初学者首先应该弄通弄住每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理解,不能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要完整地理解,不能似是而非。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遇到不懂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最起码的要求。其次,应该运用系统方法学习这门课。任何学科的重点理论和命题皆存在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之中、片面追求重点理论和命题的把握,忽略系统中的辅助性理论和命题,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歧义。不要孤立地去抓重点,重点就像红花一样,需要绿叶的陪衬。只有综合掌握系统理论以后,才会真正理解“重点”在某些问题中的地位。
(二)正确使用有关的自学辅导书
使用自学辅导书,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处理好自学辅导书与教材的关系。自学辅导书是以指定的教材和大纲为依据来编写的,它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解答考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但是,教材是基础,教材的内容是辅导书无法涵盖完的。只有弄通弄懂了教材内容,辅导书才能产生画龙点睛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不要陷人题海战术。试题只是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通过作题,会把一些掌握不准的东西弄准,也可把一些杂乱无章、头绪繁多的东西条理化、系统化。但是,如果教材上的理论就没有领会,题做得越多,反而会使人越糊涂。
(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涉及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考生在学习时,应注意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为此,要做到两点,一是勤于思考。遇到一些难以掌握的概念或理论,不要仅限于记忆,要结合实际多思考。
(四)用自己的语言整理笔记 读书笔记是学习的好帮书,它可以总结、加深你学习的成果。但是,不要把读书笔记等同于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是对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的总结和概括,你可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两个字把复杂的理论提炼出来。这样,整个课本学下来,笔记上装的全是你自己的东西,这不仅利于你对课本的理解,更有利于你考前的复习。
E. 市场营销书籍推荐
理论部分
有效的营销理论的武功招式是双手互搏,左手传统营销(道、法),右手游击营销(术);内功就是洞察人性。
传统营销部分:
1、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建立营销思维框架——>特劳特《定位》完善营销思维框架中关于STP的部分——>2、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完善营销思维中关于4P的部分——>3、中国古代典籍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商道、情理法、心理以及战略战术,将营销思维中国式营销化,了解中国。在中国玩营销,世界的是中国的,中国的还是中国的。
游击营销部分:《游击营销》、《低成本快营销》、《中小企业营销完美指导手册》《罗宾汉营销》、《所罗门营销学》,等等,想到再继续补充。这一部分不应为理论所束缚,任何低成本高传播的方法都应该为我所用,不择手段,飞花摘叶都是营销。
人性部分:
1、《奸的好人》系列建立对人性兴趣,启蒙——>2、主流的消费者行为学书籍,例如《影响力1》《影响力2》《顾客为什么购买》《紫牛》《买》《激活消费者心理需求》《迷恋》《无价》《怪诞行为学》《重来》《本能》《错觉》《粘住》,等等不一一列举。——>3、在心理学层面升华对人性的认识,《人类行为202个秘密》、《100种心理欲求》——>4、在权谋层面升华对人性的认识,任何有关人性的书籍都可以阅读,推荐《罗织经》、《荣枯鉴》、《反经》、《资治通鉴》、《韬晦术》、《止学》、《解厄学》、《度心术》、《冰鉴》、《予学》、《观人经》——>5、在人生层面升华对人性的认识,释道儒任选一家深入研究。这一境界波某自己都没有达到,所以就暂不推荐。
实践部分
引用奥格威的话——营销不是为了销售,不能带动销售,就不是营销。
销售是营销的目的,也是营销的结果。若撇开销售谈营销,营销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
实战派的对立面不是理论派,而是学院派。国内营销教育无法造就营销大家的原因就在于学院派们的清谈,认为“市场高于销售”,认为“市场工作劳心销售工作劳力”认为掌握一些传统营销中的所谓国外先进理论、模型就能做好企业营销,甚至漠视或根本不知道游击营销的存在。这就造成了国内大多数企业市场部与销售部的脱节的现状。
如果不想做百无一用的学院派,为学习营销而学习营销,就应该以销售为切入点。找一个销售代表的工作(如果是学生可以考虑兼职工作),完成由销售代表到销售经理再到营销总监的晋升过程(期间推荐阅读一些提高心态与销售技巧的书籍,例如《NLP销售魔法》、《催眠方法入门》、《NLP致胜行销学》、《绝对成交》,等等。自己感觉可操作的的销售类书籍都可阅读,无非勾魂夺心洗脑催眠,没有绝对真理,只在于理论结合实践的程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再辅以理论部分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相信你在营销之路上会有所成就。
祝一路顺风。
F. 米其林轮胎标志
米其林轮胎标志设计有点类似埃及的木乃伊,虽说在设计中并未融入过多的质感效果,前面的米其林吉祥物与后面正方形包围的大写“MICHELI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纯净的科技蓝色背景设计将米其林的科技感更加的凸显出来。
米其林公司创建于1889年的法国克莱蒙费朗。在100多年的时间中,米其林公司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现拥有世界五大洲的业务运营以及位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研发中心。
米其林轮胎在全球超过170个国家中进行产品营销。米其林公司全球共有113529位员工、69家制造工厂和2个橡胶种植园。年产1.9亿条轮胎、1700万册地图和指南。
(6)米其林市场营销策略扩展阅读
米其林轮胎的服务
创新服务
米其林的强劲对手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已把昔日的“轮胎争霸”战略,调整到了“服务争霸”。而“服务争霸”的核心环节就是市场上星罗棋布的零售终端。
零售终端的业主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投资者,米其林要赢得“轮胎争霸”,必须落实到这些中国的合作者身上。而米其林移植母公司在欧洲仅与代理商合作不与零售渠道直接打交道的做法,并不适应于当下的中国市场。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中国启动与零售商‘零距离’的战略,是公司在全球运营上非常罕见的做法。”米其林(中国)轿车及轻卡替换市场渠道部经理刘鹏表示,这是米其林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创新,同时,打破了公司在欧美市场上的传统营销模式,将米其林在中国的运营重心从产品转向了网络建设和服务。
在网络建设方面,刘鹏告诉记者,米其林已完成了基础架构体系。包括轮胎专卖店和汽车配件店两大渠道。而各渠道从非选择零售商、初级、高级到顶级分为不同级别,
各级别又包含不同针对性的零售商。但刘鹏也表示,类似的零售网络架构,竞争对手也在渗透,彼此要竞争的是附在这一架构上的服务模式创新。
相比网络建设,服务模式建设难度更大。主要问题是服务模式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比如米其林从母公司引进的“随你行”计划,与普利司通的“汽车保姆”计划就非常相似。
按照米其林对“随你行”的最初设计,一开始就刻意突出了自己的终端渠道,消费者只要在米其林任意一家“随你行”服务指定零售店购买两条轮胎,就可以享受“随你行”提供的专业服务,比如免费24小时道路救援和轮胎扎钉免费修补等。
虽然米其林降低了门槛,客户只要购买一条轮胎就可享受该项服务,但在普利司通的“汽车保姆计划”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服务内容。这让米其林的零售终端在市场上颇为尴尬。
G. 米其林的中国
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又于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个在中国大陆的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现米其林在上海,广州,成都,沈阳,武汉,西安及香港都设立了营销办事机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在台湾省也有销售组织和机构。
1995年底,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成立,成为米其林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并于2003年依法转变为外商独资企业。到现在为止,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的总投资额为1.5亿美元。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RC)等股东联合共同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SMW),总投资额2亿美元。SMW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并于2002年底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
2001年,米其林集团将其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迁到上海。当年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为米其林集团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亦显示出米其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重视。
与此同时,米其林集团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致力于满足中国本土以及外商投资车辆制造商对车辆配套轮胎的技术需求,它还为轮胎原材料供应商,如天然橡胶和钢材供应厂家等提供技术指导。
2011年4月18日,米其林集团宣布,已与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以建立一家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回力牌轿车和轻卡轮胎。该项目与米其林在快速增长市场发展业务的战略承诺完全相符。项目尚有待于最终协议的签署,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新公司将由米其林持股40%,中方持股60%。它将运营一家正在安徽省无为县建设的工厂。
到2011年底,米其林在中国有超过6,700名员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为保持其全球统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米其林集团在中国的公司继续致力于生产和提供世界领先的产品和服务,着力于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积极培训和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以使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
H. 如何做轮胎的营销策划
1、主动公关:跟车行、车迷俱乐部、车友会等联谊搞一些活动,不要广告味太浓专,可以组织个活动之属类,也可以做一些你能承受的住的赞助。
2、找合作伙伴:同行或相类似的行业,可以试着搞搞合作。
3、发展几个重要的客户,或者做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后的推广可以利用。
I. 谁推荐几本好的营销书籍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生于1931年,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其他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见证了美国40年经济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荣兴旺的历史,从而成就了完整的营销理论,培养的一代又一代美国大型公司的企业家。并且他是庄丞父子公司资助的终生名誉教授,与其胞弟共同经营菲利浦营销咨询公司,曾经多次获得美国营销界最高荣誉。他曾著有二十本著作,其中包括全世界企管硕士课程最广泛使用的营销学教科书——《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这本书被翻译成18国文字在58个国家发行。
菲利普科特勒“对全球经济发展对具影响力的十位管理大师之一”,被称为“现代营销之父”。他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勋章和褒奖,包括“保尔D康弗斯奖”、“营销卓越献奖”、“查尔斯库利奇奖”。他是美国营销学会(AMA)第一届“营销教育奖”的获得者,也是至今唯一3次获得过《营销杂志》年度最佳论文奖――阿尔法卡巾帕普西奖(Alpha Kappa Psi Award)的人。
他亦曾担任许多跨国公司的企业顾问,这些企业包括IB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 T)、默克制药(Merck)、霍尼韦尔(Honeywell)、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北欧航空(SAS Air;ine)、米其林(Michelin)等等。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营销协会董事长和项目主席以及彼德德鲁克基金会顾问。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等。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等,被人们广泛应用和实践。
在他的《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一书中,他阐述了公司、业务单位与营销战略的关系;营销计划的产主等问题。这些都受到营销环境中经济、政治、法律和法规、技术及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书中还阐述了社会责任和道德在营销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讨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营销的特性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科特勒博士的著作甚多,其中《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其它被采用为教科书的还有:《非赢利机构营销学》、《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以及《教育机构营销学》、《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