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市场营销学公式

市场营销学公式

发布时间:2021-07-02 23:00:53

1. 销量(MC)=∑区域*SKU*铺货店数*单店产出,,这个公式看不懂,能不能举个例子

上述公式可解释为:
业绩是所有区域的每一个单品(SKU),在所有门店的单店回转的加和

2. 大一市场营销学计算题,紧急!!!(需要步骤)

1、已知某生产企业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万元,每个产品的可变成本是12元,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公司将价格定为每个17元。计算:为保证公司10万元的利润,公司的销售量要达到多少

解题:10万利润=X*(17-12)
100000/(17-12)=X
X=10w/5
X=2w
2、企业生产B产品的生产能力达300000件,但目前市场需求为200000件,且已趋于饱和,生产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计算B产品的盈亏平衡价格,如果企业要保证60000元的利润,则定价多少?如果有厂商向企业订50000件产品,但出价1.5元/件,是否接受
盈亏平衡价格: X=(1.2*20W+10W)/20W Y=(1.2*30w+10W)/30W
X=34w/20w Y=46w/30W
X=1.7 Y=1.53
x为产量为20W件的盈亏平衡价格;Y为产量为30W件的盈亏平衡价格。

设利润为:Z
Z=50000件*1.5-(50000*1.2+100000)
Z=7.5W-16W
Z=-8.5W(亏损)
不予接受.
3、某企业生产某日用商品,投入固定成本50万元,生产能力5万件,单位变动成本25元,单位商品利润9元,某客户预订该商品4万件,其中3万件按原价执行,另1万件在原件的基础上打折6成,试问该企业是否愿意接受此订单
此问题貌似缺少条件:另1万件在原件的基础上打折:原件的基础是指售价的基础还是利润的基础?
如果是利润基础6折则百分百接受此订单,如果是售价基础6折因不知道售价,所以无法判断。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 应该接受订单。理由:不接受订单则意味着固定成本的投入闲置浪费,况且还有27W的利润摆在面前(3W按原价执行)。

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祝你好运! 记得给分!

3. 指数平滑法中的平滑系数怎么求啊。市场营销学

指数平滑法是生产预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有预测方法中,简单的全期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的过去数据一个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动平均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下面将详细介绍指数平滑法这种方法。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是:
St=ayt+(1-a)St-1
式中,St--时间t的平滑值;
yt--时间t的实际值;
St-1--时间t-1的实际值;
a--平滑常数,其取值范围为[0,1];
由该公式可知:
1.St是yt和
St-1的加权算数平均数,随着a取值的大小变化,决定yt和
St-1对St的影响程度,当a取1时,St=
yt;当a取0时,St=
St-1。
2.St具有逐期追溯性质,可探源至St-t+1为止,包括全部数据。其过程中,平滑常数以指数形式递减,故称之为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常数取值至关重要。平滑常数决定了平滑水平以及对预测值与实际结果之间差异的响应速度。平滑常数a越接近于1,远期实际值对本期平滑值的下降越迅速;平滑常数a越接近于0,远期实际值对本期平滑值影响程度的下降越缓慢。由此,当时间数列相对平稳时,可取较大的a;当时间数列波动较大时,应取较小的a,以不忽略远期实际值的影响。生产预测中,平滑常数的值取决于产品本身和管理者对良好响应率内涵的理解。
3.尽管St包含有全期数据的影响,但实际计算时,仅需要两个数值,即yt和
St-1,再加上一个常数a,这就使指数滑动平均具逐期递推性质,从而给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根据公式S1=ay1+(1-a)S0,当欲用指数平滑法时才开始收集数据,则不存在y0。无从产生S0,自然无法据指数平滑公式求出S1,指数平滑法定义S1为初始值。初始值的确定也是指数平滑过程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能够找到y1以前的历史资料,那么,初始值S1的确定是不成问题的。数据较少时可用全期平均、移动平均法;数据较多时,可用最小二乘法。但不能使用指数平滑法本身确定初始值,因为数据必会枯竭。
如果仅有从y1开始的数据,那么确定初始值的方法有:1)取S1等于y1;2)待积累若干数据后,取S1等于前面若干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如:S1=(y1+
y2+y3)/3等等。

4. 市场营销学中企业扩大率怎么算

(06年的市场占有率-05年的市场占有率)除与05年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你所要的扩大率.

5. 营销学方面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是怎样的例子

首先确定单位变动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组成单位完全成本,在此基内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容利润,作为单位产品价格。在计算时,应先统计出总的产销量,然后在每个单位成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应纳税金和预期利润率。售价与成本的差额占成本的比例即为加成,公式 :①P=C(1+t)(1+r);②P=C(1+t)/(1+r)。。。p是单位产品价格,C是单位产品成本,t是税率,r表示加成率。 ①是顺加法,②是倒扣法。谢谢采纳。

6. 根据市场营销学中价格策略理论,论述三种定价方法,并结合企业案例分析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 (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1+r) P—商品的单价 c—商品的单位总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次作为定价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 2、边际成本定价法 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 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种 (一)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 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 (三)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竞争导向定价法概述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

7. 安利公司的数学公式

你说的是奖金计算方法吧。
安利的奖金制度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学视为典范案例,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MBA教程的经典案例和必修课。以其科学、透明、人性化的设计,成为直销行业制度的典范。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曾经称赞安利制度无懈可击。

如有兴趣可以私聊。

8. 怎样理解“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这一公式

这是市场的微观构成要素。

微观市场的构成包括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三方面要素:

(1)人口。需求是人的本能,对物质生活资料及精神产品的需求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因此,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需求,就会形成市场。人口的多少决定着市场容量的大小;人口的状况,影响着市场需求的内容和结构。

构成市场的人口因素包括总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家庭户数和家庭人口数、民族与宗教信仰、职业和文化程度、地理分布等多种具体因素。

(2)购买力。购买力是人们支付货币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人们的消费需求是通过利用手中的货币购买商品实现的。因此,在人口状况既定的条件下,购买力就成为决定市场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购买力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购买力受到人均国民收入、个人收入、社会集团购买力、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购买欲望。购买欲望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愿望、要求和动机。它是把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变为现实购买力的重要条件。倘若仅具备了一定的人口和购买力,而消费者缺乏强烈的购买欲望或动机,商品买卖仍然不能发生,市场也无从现实地存在。因此,购买欲望也是市场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8)市场营销学公式扩展阅读:

市场策略

网络目标市场的范围战略一般有五种:

第一、产品与市场集中战略。企业集中力量只生产或经营某一种产品,供应某一类顾客群。在巨大的网络市场中,这种战略比较适宜于中、小企业,可以集中其资源实现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取得成功后再发展,向更大范围扩展。

第二、产品专业化战略。企业生产或经营供各类顾客使用的某种产品,在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时,产品的质量、价格、款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在网络市场中,大多数企业实施的是这种战略,他们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市场专业化战略。企业生产或经营为某一顾客群(细分市场)服务的各种不同产品。这也是企业普遍所采用的战略,特别是提供网络服务的专业服务企业,大多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一整套的服务解决方案。

第四、选择性的专业化战略。企业选择多个细分市场作为网络目标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着良好的营销机会潜力,各细分市场之间相关性较小。这种战略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即使某个细分市场失去吸引力,企业仍可在其它市场经营盈利。

第五、全面覆盖战略。

大企业为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常采用这种战略。公司为所有顾客群(各细分市场)供应其需要的各种产品。

9. 急急急、跪求市场营销学高手解答!!!!!

1、除雪车在北方才管用,我是南方人,站在营销的角度看,首先应该知道产品的内市场在哪里!从容购买的角度看,是有需求才会购买,不过现在在中国,好像都是政府在做这些事情,家庭购买的相对较少。
2.、2002年9月举办的应该属于品牌和产品属性的推广,一般促销的方式多种多样,最能体现的是促进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推广。
3、渠道应该采取大客户营销,政府公关,企业攻关。
4、根据自身定位量体裁衣。新产品且多功能(源于品质相对稳定的基础),自然定位要高端一些。

阅读全文

与市场营销学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县域支行村镇营销方案 浏览:541
有关评选的策划方案 浏览:198
电子商务专业自我评价怎么写 浏览:383
电子商务经验交流材料 浏览:998
我国电子商务的缺乏核心竞争力 浏览:519
ibm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浏览:271
电子商务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转变 浏览:691
2014年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浏览:552
化妆品元旦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32
汉朝电子商务外包 浏览:121
聚淘电子商务 浏览:772
皮草推广方案 浏览:534
汽车经销商促销方案 浏览:5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唯品会 浏览:688
义乌电子商务的现状 浏览:125
中国商超edi电子商务 浏览:377
淘宝女装推广策划方案 浏览:261
ktv啤酒促销活动主持人台词 浏览:141
新闻稿的策划方案 浏览:450
中国电子商务认证平台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