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听说奥巴马是通过网络营销竞选总统的太牛了吧,具体用的什么方法啊
在一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我要在互联网通过网络营销来竞选美国总统。”你一定会大笑,并断定此人是个“疯子”,随即将之当成笑话,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神话。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这个神话的缔造者来到了中国,他不是“神”,他是信“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个可能在一年前被你认为是“疯子”的人,一个被称之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他是一位真正的互联网网络营销大师,他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谁能顺应时代潮流,谁就能把握历史的命运。”这句话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回顾总统竞选历程,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网络盛行的年代,奥巴马总统顺应了互联网网络营销的潮流,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才成就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家门口,一起来向奥巴马学习如何成功竞选总统的网络营销策略:
方法一:开发网站,这是网络营销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奥巴马竞选总统网站开发的费用约占到网络营销总费用的27%,这里不仅有奥巴马团队自建的竞选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其团队更在各大门户网站开通奥巴马个人主页及竞选专栏,奥巴马团队还开设反诽谤网站,运用英特网技术反击谣言以提升形象、传播竞选动态,让支持者第一时间能了解竞选进程,并快速做出反应,奥巴马通过这些网站,迅速积累自己的支持团队——奥巴马仅在Facebook就拥有一个包含230万拥护者的群组。同时不同网站发挥着不一样但同样关键的作用,如MyBarackObama.com是奥巴马团队在美国大选期间使用的网站,该网站有200万注册用户,有1300万用户订阅了该网站的通讯服务,奥巴马阵营获得的7.5亿捐款有一半来自该网站,该网站目前仍在运营。
可以看出网站在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类型但同样重要的网站,奥巴马不仅聚集了人气,更是名利双收。网站能做到快速、直接、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它的时效性快过任何一份报纸和杂志,奥巴马团队正是利用这一点与支持者进行互动,并将潜在的、可能存在的不良信息快速处理,这就是互联网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营销要先从网站开始着手的原因。
对于我们国内的企业而言,做一个网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很多企业却无动于衷,有的企业有网站却没有被重视,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奥巴马本次访华,不仅是一次政治外交,更是给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提个醒,“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麦凯恩,那就赶快开始进入WEB2.0时代,开始网络营销吧。”
方法二:电子邮件营销(EDM营销);电子邮件营销费用占到奥巴马团队网络营销费用的62%,这里不仅有针对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信息,更有针对性的采用中文书写了一篇《我们为什么支持奥巴马参议员——写给华人朋友的一封信》,网民在奥巴马的竞选网站注册后,就会收到邮件请求“在下周一前捐款15美元或更多”,因为“周一将看到我们的捐款总数,看我们能否与麦凯恩的竞选活动相竞争”,捐款的链接也附在的邮件中,通过EDM营销自动传播,奥巴马竞选团队团获得了大量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就算没有财团的支持,奥巴马团队也能获得竞选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奥巴马总统的经历告诉我们:EDM营销仍是目前最主流、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方法与手段之一,奥巴马竞选团队正是通过技术手段将EDM营销运用的炉火纯青,才取得今天骄人的“战绩”。
方法三:视频广告、植入式广告、搜索关键词广告,这部分费用占到奥巴马团队网络营销费用的11%,在最流行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仅一周的时间,其竞争团队就上传了70个奥巴马的相关视频,其中奥巴马关于种族问题的37分钟演讲,上传至网络后查看率在一个月内就超过500万次,使他成为互联网最引人注目的网络“红人”。
奥巴马团队还将竞选广告banner植入到最受年青人欢迎、最热门的18款网络游戏中,游戏在各个场景上打出“竞选已经开始”、以及奥巴马的头像和网站链接,这些游戏在美国10个州同时上市,引起全美青年人广泛关注。
奥巴马团队更借助googleadwords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投放了googleadwords关键词广告,如果美国选民在google的搜索框中输入BarackObama,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以及对竞争对手麦凯恩的政策立场的批判,当然,同时还包括一些非常热门的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等等,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奥巴马对这些敏感问题的观点评论,可以说在竞选其间,奥巴马的身影已强势占据了网民们的注意力。
通过第三点我们不难了解,网络营销的手段多种多样,但网络营销的核心就是“注意力”,无论通过何种方法进行网络营销,其目地只有一个:“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只有让更多的人关注你,你才更有可能成功。
奥巴马团队通过网络营销让选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奥巴马,成功打造了奥巴马个人品牌。奥巴马网络营销打得红火,民意支持率也占上风,在投票开始前奥巴马的支持率已经超过竞争对手麦凯恩高出10个百分点,胜负就已初见分晓。
奥巴马通过网络营销不仅成功竞选上美国总统,给竞争对手麦凯恩好好上了一课,他此次访华更在家门口给我们的企业提了个醒:“互联网时代、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互联网时代谁能顺应时代潮流,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把握历史的命运。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失败者,那你就赶快开始行动”!
B. 学习 网络营销 SEO的有哪些好处
建议旺道营销抄软件是利用自袭己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帮客户推广你的网站、产品等还可以提升你的品牌知名度。还会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找到你,了解你、认可你,最终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也就是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网站展现了你公司的所有供客户了解的信息,它代替了过去那些东奔西跑上门推销的业务员,为你带来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客户。还有很大的一个团队呦!!!
C. 黑龙江绥化欧莱雅第六感人际网络营销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所谓人际网络营销,就是传销的代名词,人拉人,靠拉下线赚钱,不要信
D. 奥巴马为何能利用网络竞选取得成功,他运用了哪些网络营销策略
因为他有美国财团在后面支持,这是能当选最大的原因
E. 黑道贵族言情小说 结局好的(要求如下哦~O(∩_∩)O~) 邮箱:[email protected]
疯狂酷公主
改造黑帮大小姐
误惹霸道拽公主
王子们的黑道公主
恶魔的淘气公主
当黑道恶少遭遇恶魔女
黑道公主求爱记
惹上黑帮少爷
淘气公主的黑道王子
王子的完美公主
贵族黑道爱恋の神秘
黑道MM与黑道GG的爱恋
爱上恶魔丫头
黑道公主的男奴
恶魔公主VS恶魔王子
美女卧底vs黑帮少爷
黑道的白雪公主
黑道女友,黑道男友
恋上黑道MM
恋上黑道双面女
我的黑道少女
无敌绝色之黑道少女
三大刁蛮公主pk三大恶魔王子
拽恶少的淘气未婚妻
拽公主pk三恶少
=======================================================================
黑道王子与冰山公主
冷傲公主pk冷酷王子
黑道校草的冷公主
OMG,黑涩会三千金
完美公主的黑道之恋
=======================================================================赞同
19|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柔静淡雅 | 四级采纳率:51%
擅长领域: 文学 小说 文化/艺术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呵呵,回答得真快,你答得也最多,不过有些我看过了,不过分也给你吧
相关内容
2011-9-3 求好看的黑道贵族校园小说 1.要写姐妹或死党之间的爱情故事 2.女主角最...
2011-8-14 跪求好看的黑道贵族校园小说!(不要少于20本)~(@^_^@)~ O(∩_∩)O谢谢 10
2011-2-14 有什么好看的黑道、贵族、校园小说吗?免费的,没病毒的。【注:小说阅... 83
2011-10-25 好看的黑道贵族校园完结小说
2011-7-25 谁有好看的黑道校园贵族小说啊?我给你跪下拉!
更多关于黑道贵族小说的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1回答小说黑道太子TXT下载全集包括VIP章节的,大头写的那部,请我发到邮<xx....0回答小说《黑道太子》.1回答15黑道贵族言情小说 结局好的(要求如下哦~O(∩_∩)O~) 邮箱:[email protected]回答有没有好看的黑道言情小说.3回答5有声小说《黑道风云二十年》第二部 第35集背景歌曲.0回答10都市修仙黑道小说.1回答15谁有小说 黑道摄政皇后吗.1回答30类似于我的黑帮老公 我的黑道男友 之类的小说 总裁的也好 请发至11079....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
2011-8-22 17:08 y517143334 | 四级
《王子们的黑道公主》
内容简介:她是世界排行第三的杀手,神秘,冷酷。她是网络黑客,细腻,稳重。她是财团贵族千金,迷糊,机智。他是黑帮老大,冷漠,霸道。他是世界排行第二的杀手,温柔,稳重。他是财团贵公子,豪放不拘,风度翩翩。六个青...
《黑帮公主与黑帮王子》
《当黑帮小姐遇到黑帮少爷》
《黑道公主与王子们》
《富家四少爷遇上黑社会四小姐》
《唯爱公主的Devil复仇计划》
F. 比尔盖茨不是把资产都捐献给慈善基金会了吗怎么会重登福布斯榜首
美国大老板们真的“乐善好施”吗?(比尔盖茨“裸捐”事件)
作者:海权论者
最近比尔盖茨“裸捐”事件又让我想起叶劲松的《美国资本家热衷慈善:一个骗人的神话》,原文较长,还有些不够条理,现在我把它整理一下。
一、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以及美国普通群众理解的救济穷人的慈善事业,美国大老板们其实很少做:
1992年1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刊载一篇报道指出:拥有财富较少的人们,对穷人的捐款却更多。无家可归者联盟执行主任玛丽.布罗斯纳安指出:
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收到的捐款中只有50美元以下的捐款增加,‘工人阶级负起了责任’。研究分析家弗吉尼亚.霍奇金森说:在经济困难时期,富豪们大多停止捐款,而‘财富较少者更多捐款,因为他们更能体会到失去住家或工作的滋味。’”(万光《美国的社会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20、 121)
2005年秋季13名美国参议员写信,为低收入家庭向美国石油公司寻求民用燃油补助,希望美国石油资本家们能使穷人买到低价取暖燃油。但美国石油公司、美国石油大老板个人或石油垄断资本的各种基金会,都未响应这封信,只有委内瑞拉总统查伟斯,通过委内瑞拉在美国的石油公司――西特戈公司,对此作出响应。委内瑞拉当年冬天以4折价格,向美国东部的一些城市的穷人提供了五千万加仑燃油。 2006年冬天,委内瑞拉继续向美国穷人提供低价取暖燃油。而这两年中,被我国不少文章大肆渲染的、从事慈善事业的盖茨基金会或其它垄断资本的基金会,就未在这救济穷人的、提供低价燃油的慈善事业中露面。
二、美国大老板们捐的款是怎么花的。
垄断资本向慈善事业捐款基本上都是捐给自己名下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设立实际上是垄断资本为了尽量少纳税而耍的花招,请看:
1913年,老约翰私产已有9亿美元,而1937年死时,报税遗产只有 2500万美元,生前已把大笔资金转入基金会。1960年,洛克菲勒第二死时,私产估计在40亿美元以上,除半数给妻子不付税外,其余部分早已安置在形形色色的基金会及个人信托基金户,以及交子女保管,这样,他的遗产税分文未付。
“捐”给基金会的钱依旧同垄断资本家族保持着除了红利以外的一切所有权关系——这些资产实际上并未捐出,还是垄断资本的资产,并未成为全社会的财产。
垄断资本那部分未直接投资于经济,而投资于基金会中的资金,绝大部分并不是用于救济穷人,而是被经济巨头们用于将其实力渗入到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垄断资本如何通过基金会渗透、控制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呢?请看:
1、曾经获得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学者巴格迪坎,在所著书中,就曾揭露了美国资本家怎样在教育领域散发“自我吹嘘的”、“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作出的解答”的经济学教材的事:
这些按垄断资本利益编写的教材,要学生认同、并遵守有利于垄断资本的现存经济秩序,不要造反。这种思想控制被垄断资本控判的媒体叫作慈善。
垄断资本以基金会名义资助大学,然后以基金会名义派人担任大学理事会成员,这种对大学进行人事控制也叫慈善。
基金会以下属“研究机构”名义,提出有利于垄断资本利益的、引导政府政策的‘科研成果’,也被称为慈善。
基金会以下属“研究机构”名义,派出其“研究机构”的“专家”出任政府高官,掌握政府部门,也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判的媒体叫作慈善……
即:不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投资于政治、教育等等以进行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控制的,都称为慈善。
甚至,不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而以基金会名义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也叫慈善!
垄断资本通过资助大学,然后以基金会名义派人担任大学理事会成员,赞助对自己有利的科研项目,而阻挠对自己不利的科研项目,甚至是打击对自己不利的学者。这才是他们资助大学的真正目的,这与我们老百姓理解的慈善相差十万八千里。
垄据对13家最重要的基金会(其中12家是由权贵掌握的)所作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会中,有2/3的理事来自上层阶级。基金会推行的各种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计划,对形成美国社会的框架和价值观具有很大影响,因而成为美国现行制度的重要支柱。美国上层阶级还建立了各种协会、学会和研究会,它们为当权者充当智囊,提供咨讯,影响决策。这些组织的领导也是由上层分子占去大部分席位。企业界权贵对美国名牌大学的控制更为直接……企业界权贵对主要大学的控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家族馈赠、个人馈赠、基金会和公司馈赠等财政支持(而这些控制行为被说成慈善事业)以及在理事会中的服务来实现的。……有大约200家大工业公司和 200家金融公司在30所大学的理事会中有自己的代表。”(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603、604)
2、控制政治:
各垄断资本的基金会推出的大人物: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务卿杜勒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腊斯克、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尼克松和福特政府的国务卿基辛格、卡特总统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
福特基金会:1961-1965年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乔治.邦迪(福特基金会主席);肯尼迪政府管理预算的台维.贝尔;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约翰逊政府的预算局局长克米特.戈登。亨利.基辛格任国务卿期间的负责专管能源问题的威廉.唐纳德逊。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特别研究计划委员会,其工作是:确定今后10年至15年中美国将受到挑战的重大问题和机会;阐明必须启发和指导接受这些重大挑战的举国一致的目的和目标;形成一套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政策和决定的良好基础的概念和原则。
3、从事经济活动:
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会,兴办一些经济性质的组织,如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协会,以及与之有关的国际基础经济公司(多样化企业),把势力渗透到第三世界各国,进行控制和掠夺。”(《美国垄断财团》116~119)
福特基金会,一项功能是进行债券、股票买卖和贷款,基金会原持有福特汽车公司90%的股票,到1972年,基金会持有的份额减为16%。同时,基金会将出售股票的收入,用于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据美国报刊报道,福特基金会拥有250种不同的股票,其中对某些企业的持股超过5%。贷款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对象是一些大公司。如1962年,对石油、铁路、公用事业、电视、金融等部门的61家公司贷款共2.4亿美元。还向西欧、加拿大的政府和私人公司提供贷款。它还是福特公司吞并其他企业的得力工具。如1961年,福特汽车公司从福特基金会取得本公司100万股股票,用来和菲尔科公司交换股票,把菲尔科公司变为自己的子公司。美国报刊称,这是基金会吞并企业的典型事例。
看看这些,大老板们捐的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垄断资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什么社会公益,甚至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难道能说得上是“慈善事业”?粉饰美国大老板们“乐善好施”的神话可以休矣!
G. 我想你地提问题可口可乐与WOW的网络营销
这是广告???????
H. 比尔盖茨把钱捐了怎么还是首富
美国大老板们真的“乐善好施”吗?(比尔盖茨“裸捐”事件)
作者:海权论者
最近比尔盖茨“裸捐”事件又让我想起叶劲松的《美国资本家热衷慈善:一个骗人的神话》,原文较长,还有些不够条理,现在我把它整理一下。
一、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以及美国普通群众理解的救济穷人的慈善事业,美国大老板们其实很少做:
1992年1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刊载一篇报道指出:拥有财富较少的人们,对穷人的捐款却更多。无家可归者联盟执行主任玛丽.布罗斯纳安指出:
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收到的捐款中只有50美元以下的捐款增加,‘工人阶级负起了责任’。研究分析家弗吉尼亚.霍奇金森说:在经济困难时期,富豪们大多停止捐款,而‘财富较少者更多捐款,因为他们更能体会到失去住家或工作的滋味。’”(万光《美国的社会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20、 121)
2005年秋季13名美国参议员写信,为低收入家庭向美国石油公司寻求民用燃油补助,希望美国石油资本家们能使穷人买到低价取暖燃油。但美国石油公司、美国石油大老板个人或石油垄断资本的各种基金会,都未响应这封信,只有委内瑞拉总统查伟斯,通过委内瑞拉在美国的石油公司――西特戈公司,对此作出响应。委内瑞拉当年冬天以4折价格,向美国东部的一些城市的穷人提供了五千万加仑燃油。 2006年冬天,委内瑞拉继续向美国穷人提供低价取暖燃油。而这两年中,被我国不少文章大肆渲染的、从事慈善事业的盖茨基金会或其它垄断资本的基金会,就未在这救济穷人的、提供低价燃油的慈善事业中露面。
二、美国大老板们捐的款是怎么花的。
垄断资本向慈善事业捐款基本上都是捐给自己名下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设立实际上是垄断资本为了尽量少纳税而耍的花招,请看:
1913年,老约翰私产已有9亿美元,而1937年死时,报税遗产只有 2500万美元,生前已把大笔资金转入基金会。1960年,洛克菲勒第二死时,私产估计在40亿美元以上,除半数给妻子不付税外,其余部分早已安置在形形色色的基金会及个人信托基金户,以及交子女保管,这样,他的遗产税分文未付。
“捐”给基金会的钱依旧同垄断资本家族保持着除了红利以外的一切所有权关系——这些资产实际上并未捐出,还是垄断资本的资产,并未成为全社会的财产。
垄断资本那部分未直接投资于经济,而投资于基金会中的资金,绝大部分并不是用于救济穷人,而是被经济巨头们用于将其实力渗入到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垄断资本如何通过基金会渗透、控制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呢?请看:
1、曾经获得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学者巴格迪坎,在所著书中,就曾揭露了美国资本家怎样在教育领域散发“自我吹嘘的”、“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作出的解答”的经济学教材的事:
这些按垄断资本利益编写的教材,要学生认同、并遵守有利于垄断资本的现存经济秩序,不要造反。这种思想控制被垄断资本控判的媒体叫作慈善。
垄断资本以基金会名义资助大学,然后以基金会名义派人担任大学理事会成员,这种对大学进行人事控制也叫慈善。
基金会以下属“研究机构”名义,提出有利于垄断资本利益的、引导政府政策的‘科研成果’,也被称为慈善。
基金会以下属“研究机构”名义,派出其“研究机构”的“专家”出任政府高官,掌握政府部门,也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判的媒体叫作慈善……
即:不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投资于政治、教育等等以进行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控制的,都称为慈善。
甚至,不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而以基金会名义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也叫慈善!
垄断资本通过资助大学,然后以基金会名义派人担任大学理事会成员,赞助对自己有利的科研项目,而阻挠对自己不利的科研项目,甚至是打击对自己不利的学者。这才是他们资助大学的真正目的,这与我们老百姓理解的慈善相差十万八千里。
垄据对13家最重要的基金会(其中12家是由权贵掌握的)所作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会中,有2/3的理事来自上层阶级。基金会推行的各种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计划,对形成美国社会的框架和价值观具有很大影响,因而成为美国现行制度的重要支柱。美国上层阶级还建立了各种协会、学会和研究会,它们为当权者充当智囊,提供咨讯,影响决策。这些组织的领导也是由上层分子占去大部分席位。企业界权贵对美国名牌大学的控制更为直接……企业界权贵对主要大学的控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家族馈赠、个人馈赠、基金会和公司馈赠等财政支持(而这些控制行为被说成慈善事业)以及在理事会中的服务来实现的。……有大约200家大工业公司和 200家金融公司在30所大学的理事会中有自己的代表。”(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603、604)
2、控制政治:
各垄断资本的基金会推出的大人物: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务卿杜勒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腊斯克、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尼克松和福特政府的国务卿基辛格、卡特总统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
福特基金会:1961-1965年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乔治.邦迪(福特基金会主席);肯尼迪政府管理预算的台维.贝尔;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约翰逊政府的预算局局长克米特.戈登。亨利.基辛格任国务卿期间的负责专管能源问题的威廉.唐纳德逊。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特别研究计划委员会,其工作是:确定今后10年至15年中美国将受到挑战的重大问题和机会;阐明必须启发和指导接受这些重大挑战的举国一致的目的和目标;形成一套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政策和决定的良好基础的概念和原则。
3、从事经济活动:
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会,兴办一些经济性质的组织,如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协会,以及与之有关的国际基础经济公司(多样化企业),把势力渗透到第三世界各国,进行控制和掠夺。”(《美国垄断财团》116~119)
福特基金会,一项功能是进行债券、股票买卖和贷款,基金会原持有福特汽车公司90%的股票,到1972年,基金会持有的份额减为16%。同时,基金会将出售股票的收入,用于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据美国报刊报道,福特基金会拥有250种不同的股票,其中对某些企业的持股超过5%。贷款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对象是一些大公司。如1962年,对石油、铁路、公用事业、电视、金融等部门的61家公司贷款共2.4亿美元。还向西欧、加拿大的政府和私人公司提供贷款。它还是福特公司吞并其他企业的得力工具。如1961年,福特汽车公司从福特基金会取得本公司100万股股票,用来和菲尔科公司交换股票,把菲尔科公司变为自己的子公司。美国报刊称,这是基金会吞并企业的典型事例。
看看这些,大老板们捐的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垄断资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什么社会公益,甚至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难道能说得上是“慈善事业”?粉饰美国大老板们“乐善好施”的神话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