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踏的发展历程
安踏:从模仿到超越 发展历程 安踏公司的发展历程,是陈埭镇运动鞋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1年,丁和木(现任安踏集团董事长)与人合伙办起制鞋厂。1990年,丁和木与鞋厂合伙人分家,各自另立门户。1年后,安踏鞋厂成立,但仅为一个普通家庭工厂。当时,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刚刚兴起。丁和木的儿子丁志忠从北京回到陈埭打理家族生意,并决心一定要把鞋厂做大。但由于技术、材料等方面问题,刚刚起步的陈埭鞋业没能在国内市场立足。 1993年开始,以安踏为代表的陈埭运动鞋生产业由“内”转向“外”,开始为跨国公司OEM生产运动鞋。海外订单让众多晋江运动鞋生产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安踏公司在此期间却并不出众。与众多晋江制鞋企业不同的是,安踏公司不单单承接海外订单,还着重关注国内市场,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分销渠道。丁志忠认为,“终端网络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有稳定的海外订单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国内市场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而要在这个大市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 1997年,安踏公司开始VI系统建设,逐步规范商标识别的使用,开始实施品牌战略。1999年,时年30岁的丁志忠出任安踏集团总经理。上任伊始,他作出一个重要决定: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签订协议,聘请世界冠军孔令辉出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同期,安踏推出品牌口号:“我选择,我喜欢。”安踏公司迅速赢得市场较高认知度。 2001年,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公司成立,开始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品牌国际化的新发展战略。公司跨向运动服装、配件等服饰系列产品领域,从单一运动鞋向综合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过渡。同年,第一家安踏体育用品专卖店在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商店开业,安踏专卖体系开始全面启动。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安踏运动鞋在2001年综合占有率已升至第一位。2004年,安踏公司全面实施海外推广战略,相继在新加坡、希腊、匈牙利等国家或地区开设安踏专卖店;在捷克、乌克兰结交合作伙伴,并以此为窗口全面拓展欧洲市场。 2005年,位于公司总部的“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成立,设备投资2000 万元,拥有近50位研究人员。专业从事篮球、跑鞋等专业运动设备的研发。2006年,安踏公司推出全新品牌口号:Keep Moving(永不止步)。 2006年,安踏公司在福建省晋江拥有15条鞋类生产线,全年生产运动鞋890万双,各类体育用品收入达到12.5亿元。 进军零售业务 安踏公司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即设计、开发、制造及营销运动服饰,包括为专业运动员及大众设计的“安踏”品牌运动鞋类及服装。在市场控制力方面,安踏一直采取独立分销商策略。即安踏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销商,各分销商自行或委聘第三方零售运营商(均须取得安踏公司批准)管理零散于中国内地的授权安踏零售店铺网络。所有安踏零售店铺均以“安踏”品牌名称经营,商店格局一致,并只出售安踏产品。截至2006年底,安踏拥有37家地区分销商,直接经营及间接管理共4,108间授权安踏零售店铺。但全部分销商与安踏公司并无股权关系。 经过10多年的积累,安踏公司在体育用品设计、生产、营销、销售管理等方面,已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鉴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且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的差距日渐明晰,安踏公司开始向新的商业模式转型。2006年10月,安踏公司投资成立上海锋线有限公司,全面进入体育用品零售业务。目前,上海锋线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即厦门锋线、苏州锋线、北京锋线、哈尔滨锋线及广州锋线。 安踏零售业务战略主要包括:第一,获得授权,在中国境内出售阿迪达斯、锐步品牌产品,包括鞋类、服装及配饰,以及在上海出售Kappa品牌产品。第二,在主要城市黄金地段开设及经营“安踏”旗舰店,以销售安踏品牌产品。第三,于2007年下半年陆续投资开设零售运动城,出售不同品牌的运动服饰,包括自有品牌“安踏”产品,以及特许品牌阿迪达斯、锐步及Kappa产品。 2007年7月,安踏体育(2020.HK)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约31.68亿港元,是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李宁(2331.HK)融资规模的7倍。按照融资计划,安踏将投资11亿港元用于市场推广,5.5亿港元用零售业务扩张,4.4亿港元发展区域销售办事处,2.5亿港元扩展鞋类产品生产。
㈡ 安踏的企业文化
使命——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愿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受人尊重、并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体育用品公司。 核心价值观 品牌至上——我们坚信品牌价值是经营决策的基准,是安踏人倾力维护的核心。
创新求变——我们从不惧怕变革的风险,预应前瞻的格局,以随需而变的创新,创造客户终身价值。
专注务实——我们秉持精、细、实、严的求真态度,致力与体育事业共成长。
诚信感恩——我们笃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的处世原则,永怀感恩之心,善尽社会责任。
旗下品牌: 安踏:安踏是定位于大众的专业体育用品品牌,安踏专注于为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专业体育用品。 安踏儿童(ANTA KIDS):安踏儿童主要是为3-14岁小朋友打造健康、舒适的产品,陪伴他们自在运动,健康成长。其产品以运动(sports)、生活(lifestyle)二大风格为主,产品涵盖服装、鞋品与配件,全面满足小朋友日常上学、运动、出游等各种场合的穿着需求。 FILA:斐乐品牌于1926年由FILA兄弟在意大利创立。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配合多元化策略,该品牌拓展了在当时前景一片广阔的运动服装业务,并先后开发了网球、滑雪、游泳、高尔夫球、爬山等系列产品,行销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意大利知名的高级运动休闲品牌。2009年,安踏将把意大利品牌Fila中国商标权及运营业务纳入囊中。 安踏-NBA联名品牌:2014年10月13日,NBA中国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双方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权商。安踏推出全系列的、带有球队和联盟标志的安踏-NBA联名品牌运动鞋和配件产品。 明星产品: 安踏产品: 男鞋:篮球鞋、跑鞋、综训鞋、户外鞋、休闲鞋、板鞋、乒羽鞋、网球鞋
女鞋:跑鞋、综训鞋、户外鞋、网球鞋、板鞋、休闲鞋、乒羽鞋
男装:短袖T恤、POLO衫、运动长裤、运动短裤、五分裤、七分裤、羽绒服
女装:运动套装、短袖T恤、POLO衫、短裙、短裤、七分裤、运动长裤、羽绒服
配件:双肩包、小跨包、腰包、胸包、运动内裤、袜子、篮球、护腕 安踏儿童(ANTA KIDS)产品 童衣、童裤、童鞋、配件 FILA产品: RED LINE系列、GINNY系列、安娜苏系列、舒淇同款/克里斯·埃文斯同款、意式经典系列/经典印花系列
体育资源: COC: 2009年6月,安踏与中国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赞助中国体育团参加2010温哥华冬奥会、2010广州亚运会以及2012伦敦奥运会等11项重大国际赛事提供冠军装备。
2013年,安踏再度携手中国奥委会,成为新一个奥运周期“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安踏将继续为中国体育健儿出征的包括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内的10项重大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提供领奖装备。 运动管理中心及国家队 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家帆船帆板队(CST)、中国国家赛艇队(CRT)、中国国家皮划艇队(CCT)、中国国家激流回旋皮划艇队(CCST)、中国国家蹼泳队(CFT)、中国国家极限队(CEST)、中国国家摩托艇队(CMBT)、中国国家滑水队(CWST)
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家拳击队、中国国家空手道队、中国国家跆拳道队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家体操队、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中国国家蹦床队
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家举重队、中国国家摔跤队、中国国家柔道队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国家花样滑冰队、中国国家冰球队、中国国家冰壶队、中国国家速度滑冰队、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中国国家滑雪队 NBA 2014年10月13日,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权商。 NBA明星 克莱·汤普森 、凯文·加内特、拉简·隆多、钱德勒·帕森斯、路易斯·斯科拉 运动明星 乒乓球:王皓,孔令辉,刘诗雯,张继科
网球:伊莲娜.扬科维奇,郑洁
击剑:谭雪,张亮亮
冰雪:李妮娜,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周洋,韩晓鹏、张虹、徐梦桃、李坚柔、韩天宇、李子君、范可新等
跳水:郭晶晶
蹦床:何雯娜、董栋
体操:邹凯、腾海滨、冯喆、姚金男
艺术体操:张豆豆
拳击:邹市明、熊朝忠
跑步:陈盆滨
帆船:徐莉佳
举重:廖辉、吴小彪、吕小军、林清峰
企业社会责任: 体育公益 2013年,由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携手中国奥委会等联合发起的“奥林匹克公益合作联盟”正式启动。据悉,联盟将集合四方在体育领域的优势资源,更进一步在我国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并广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2013年4月,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携手中国奥委会、冠军基金、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奥林匹克公益合作联盟”,在北京正式启动“爱心桥”公益项目,安踏作为首家爱心企业捐赠了价值2000万元的运动装备。
截至2015年5月,爱心桥项目先后在四川雅安、北京鸟巢、黑龙江七台河及青海西宁举办过落地活动,预计到2015年底,安踏将向超过31个省、直辖市的几百所学校累计捐赠了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运动装备。 积极参与赈灾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安踏向灾区捐出资金和物资总额超过1000万,是体育用品行业首家捐款过千万的企业。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安踏向灾区捐赠资200万元,并对灾后的学校建设予以了大力支持。2010年初,云南省会泽县发生严重旱灾,安踏携手国家赛艇队向为当地捐赠36吨饮用水及其他赈灾物资,暂时缓解了全县生活饮用水困难的状况。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安踏又第一时间捐赠了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款和物,并于同年5月底携手杨扬、杨威、王丽萍、冯坤、郭丹丹等知名运动员到雅安看望了受灾青少年。2014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地区遭遇6.5级地震,超过100万同胞受灾。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向地震灾区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款物,希望帮助灾区同胞重建信心、共度难关。
㈢ 请从目标顾客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策略等方面比较李宁、安踏、耐克给你留下是深刻印象。
首先从顾客市场分析的话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市场各品牌的在每个层次的市场销售时截回然不同的,首先答我要说的是超大一线就是上海广州这种地方,这样的地方任何品牌的形象都是在做形象,从盈利方面考虑的话,10家任何品牌专卖至少都有8家赔钱,但是你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还要做呢,品牌形象就是从这里出去的,明星们你感觉会去小城市做宣传么,至少是很少,因为人脉达不到,但是应该这里消费比较成熟,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耐克,其次李宁 安踏居末,三线市场刚好与这情况之相反。李宁应该比较均衡的,很少有李宁店倒闭,在市级市场的话我李宁的总体销售额是最高的,安踏鞋子在整个国内品牌是连续几年的第一,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大众消费吧,说白了就是价位稍微低点,耐克个人感觉在一线和超大一线稍微好点,对于营销策略我感觉安踏是最好最完善的,李宁这两年较差可能是因为向海外发展的缘故吧,至于耐克个人没做过了解的也不多,希望能帮到你。
㈣ 匹克与安踏竞争营销策略比较
匹克现在的 NBA签约球员:武贾西奇(网)、基德(小牛)、巴蒂尔(灰熊)、乐福(森林狼)、专兰属德里(黄蜂)、珞瑞和帕特森(火箭)、皮特鲁斯(太阳)、理查德森(魔术)、海沃德(爵士)、巴特勒(公牛)、-麦基(奇才)、莱特(勇士)、达内尔-杰克逊和乌德里(国王)
㈤ 安踏的销售量
1999年当年,安踏的销售额就提升了35%。与此同时,安踏的生产部门很快就感受回到了出货压力,1999年底,安踏趁势答推出了“...2001年开始,安踏的运动鞋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国内三甲之列。...
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时,它就敢拿1000万元请孔令辉代言作广告。柒牌的总经理说“如果请明星能把品牌做好,我...80%以上的成品伞出口至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38%。...
那一年,安踏的销售业绩大幅度提升,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并且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4年,安踏运动鞋...大客户销售三步曲:财富1000强顶尖销售高手最佳实务技巧、技能训练和战略规划
㈥ 安踏的营销模式与经济战略。
安踏模式
1、明星代言。邀请体育明星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如今体育运动服装企业最常用的营销手段之一。1999年安踏与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签署品牌代言合约。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安踏抓准这一时机,制作了多款由孔令辉代言的品牌广告。广告一经播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随后的明星代言中,邀请巴特尔、冯坤、斯科拉等各个领域的知名体育明星,他们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的体育精神很好的诠释了安踏“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的品牌定位。 /2、赛事赞助。如今,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企业可以通过某一体育赛事的赞助,迅速的提高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实际上对体育赛事的赞助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企业必须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品牌定位选择赞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与企业品牌最契合的体育赛事。
从1991年成立以来,安踏投入到体育赛事的赞助资金数亿元。赛事赞助提高了安踏知名度的同时,也稳固了与国际品牌较量的资本。经过十几年的赛事赞助的营销积累,安踏真正确立了专业的体育用品之路。
差异化营销。1999年,安踏签约孔令辉,随后投入500万元,这一费用相当于安踏当年上半年的利润,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一惊人之举收获了相当好的效果。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达到3亿元,足足是1997年的6倍。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安踏开始利用品牌创新、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和更改品牌广告语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区别于其他品牌的辨识度。2005年,安踏斥资3000万元,成立国内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芯技术”、“抓地技术”、“防扭技术”、“耐磨橡胶”等一系列技术相继问世,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积累了品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安踏开始改变沿用多年的广告语,由“我选择,我喜欢”转变为“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安踏希望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在18至30岁的年轻消费者。他们敢于冒险,喜爱运动,努力拼搏的青春特点与这一广告语相契合。2006年安踏开始赞助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举行的中国最大规模的街头篮球赛以及各式各样的极限运动。目的是通过赞助这些年轻人参与的运动,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安踏,了解安踏的品牌魅力和内涵,增加曝光率。
3、文化营销。在新一期的品牌广告中,安踏购买了英国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的版权,将这首歌作为广告的配乐,并赋予它一个更积极的含义,请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的小选手来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他们没有知名度,没有显赫的背景和家事,没有成为国际顶级运动员的天赋,但是他们充满朝气,满身汗水。在整个广告片中,充斥着完完全全的“草根族”,传达着“草根族”永不止步的成功源动力。安踏正是透过“草根文化”的营销方式,向人们传达着自己的品牌诉求: 将超越自己、永不止步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网络化营销。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已经达到4.8万亿元。201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重视网络营销。研究中国网民的年龄构成不难发现, 15至30岁的年轻网民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一年龄群正是安踏所希望吸引的主力消费群体。安踏与卓越亚马逊、乐淘、淘宝等受网民青睐的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上以首屏广告的方式给潜在的消费者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4、公益营销。公益营销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企业将自己的营销战略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收获公益效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形象,顾客在选择同类商品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该品牌的产品。安踏公司在实施公益营销时将体育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㈦ 安踏的营销策略
“体育明星+广告”只能算是安踏成功的一个诱因,其真正的制胜法宝还是强大的销售网络。但一线品牌正在加强渠道渗透,三线品牌又加紧品牌建设,安踏如何应对两面夹攻?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晋江鞋业的领跑者安踏在大众和大学生两个市场中消费者份额均名列第一,显示了晋江企业在运动鞋产业的强大实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市场中,安踏的品牌忠程度和偏好度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指数均三甲不入,透出了品牌持续发展的一丝隐忧。渠道是真正的制胜法宝安踏的成功被很多人描绘为“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模式,这个传奇式的案例据说已经被编入了商学院MBA案例库。安踏总裁丁志忠是晋江最早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开始,安踏只是晋江3000家鞋厂中的一个,1997年时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5%到8%,而且,虽然安踏煞费苦心地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设立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销售网点,但由于这些代理商同时代理多家产品,晋江的小品牌又十分杂乱,因此这些销售网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直到1997年请来了营销高手叶双全,叶给丁志忠讲了耐克借助体育明星崛起的故事,两人一拍即合。1999年,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惊人之举。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几乎是一炮打响。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安踏的成功引来了大量的克隆者,晋江的运动鞋品牌纷纷聘请体育明星担任代言人,2003年,投放央视体育频道的晋江运动鞋品牌已多达44个,央视体育频道也被戏称为“晋江运动鞋频道”。但这种千人一面、同质化的竞争手段并没有为后来者带来成功,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德尔惠、特步、别克等晋江品牌都没有出现在榜单中。其实仔细分析,“体育明星+央视广告”只能算是安踏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一个诱因,其真正的制胜法宝还是其强大的销售网络。从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大众市场还是大学生市场,安踏的品牌渗透率指标表现都非常突出,排在了第一位。丁志忠本人在创办安踏公司之前,就有多年推销晋江产运动鞋的经验,深知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叶双全也表示:“安踏最大的优势是覆盖面广,一、二、三线城市我们都不放过。”安踏“明星+广告”真正打动的还是各地的代理商和经销商。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鞋业的博览会,发现只要是摆放了巨大的明星广告牌的厂商摊位前一定是供货商云集,即使是谁也记不住这个明星和品牌的关联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
㈧ 安踏并购Amer Sports后在国际销售策略上有改变吗,有哪些具体的改变
安踏体育早前收购的始祖鸟母公司Amer Sports申请从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摘牌。这起要约收购可追溯到2018年12月,安踏以现金要约收购Amer Sports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股份,每股要约价格为40欧元,要约收购价值约为46亿欧元。
关于安踏收购Amer Sports企划,持续时间似乎已经不只一年了,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整件事的过程。
安踏成为2019全球最有价值服饰品牌50强唯一入围中国服饰品牌
时间:2019年4月8日作者:CAT
近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了2019 全球最有价值服饰品牌50强名单。榜单中过半以上大牌均已入驻天猫,包括Nike、Adidas在内的运动服饰品牌,以及H&M 、ZARA、优衣库等全球快时尚品牌。Nike再度称霸位列第一,除了 Nike,前十名分别是ZARA、adidas、H&M、Cartier、LV、Uniqlo、Hermès、Gucci、Rolex。其中快时尚品牌 ZARA 是该榜连续3年进入该全球最有价值前三名的非奢侈品牌。快时尚品牌、运动户外品牌有全面超过奢侈品牌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安踏成为TOP21唯一的中国服饰品牌,位居第21位,较去年上升7位,增速迅猛。业内人士分析,安踏近两年持续与天猫合作并发力新零售,是带动品牌增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