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里约奥运会看体育营销怎么玩
伴随着里约奥运会圣火的熄灭,各大品牌商的奥运体育营销狂潮也随之接近尾声。虽然从金牌数量上来看中国队不如往届,但国民对于奥运会以及对竞技体育的态度则有了大大的变化。最大变化是运动运和观众变了,变得包容和理解,多了情感和精神,少了功利和负担。伴随而来的体育营销“游戏规则”也变了。
战略化:跨界传承,打开体育营销新格局
接地气:体育营销进化论回归营销本质
体育运动备受关注、高度参与,是绝佳的营销平台。但就体育营销而言,应该回顾营销的本质,而不是局限于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的提升。皮天福主任表示:“体育营销更要注重品牌文化的精准传递,通过体育情怀、运动精神赋予品牌个性表达、群体归属和情感认同。而要有说服力,就要接地气,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2. 里约奥运会都有哪些品牌赞助商
里约奥运会的官网上有公布,根据赞助的规模和范围,分为三大类:
全球合作伙伴(Worldwide Olympic Partners),共11家:
Cocacola
Atos
Bidgestone
Dow
GE
McDonald's
Omega
Panasonic
P&G
Samsung
Visa
正式赞助商(Official Sponso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6家:
Bradesco
Bradesco Seguros
Correios
Embratel
Claro
Nissan
正式支持商(Official Supporte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8家,包括中国的361:
Alliansce Shopping Centers
Cisco
Estacio
EY
Globo
Sadia
Batavo
361
3. 把钱投到奥运会上去做营销,到底值不值得
明天,里约奥运会即将打响。除了全世界人民都期待的竞技赛场外,另一片战场也已吹响号角、蓄势待发——奥运品牌营销战。
奥运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4年一度的世界级赛事,各大品牌争相在奥运会上砸以重金,只为在全世界人民眼前崭露头角。营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则可以提高3%。奥运会是企业品牌绝不能错过的“黄金营销期”。
但赞助奥运会毕竟是个砸钱的买卖,真金白银要砸在哪里,是一门学问。中国太极功夫讲求“借力打力”。细数奥运营销史,不难发现一个通透的逻辑:赞助了奥运会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能不能火,看你怎么玩。
成功案例:阿迪达斯的病毒式营销
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阿迪达斯通过游说奥组会,成功让几乎所有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它的鞋子,完成了第一次病毒式入侵。
柏林奥运会,阿迪找到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并努力建议他在比赛中使用阿迪达斯钉鞋。最后,他穿着阿迪达斯的钉鞋连夺四枚奥运金牌,阿迪达斯名扬五大洲。
北京奥运会,阿迪达斯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病毒式营销活动,除了空前的财力物力投入,它把10万奥运志愿者都变成了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这一次阿迪达斯打败了在中国的老对手耐克。
点评:在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里,阿迪达斯创造了两个之最:赞助了最多的运动员和最多的运动队。这家老牌就像病毒一样融入每一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失败案例:被奥运拉锯战拖垮的宏碁
2009年,宏碁接替联想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的TOP赞助商。但作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的费用非常昂贵,宏碁为此支付的钱可能超过8000万美元。
但奥运营销拼的是长线,赞助费只是搭起了台子。意外的是,宏碁在2011年出现历史上的首次巨亏,若要想维持2012年盈利,宏碁不得不缩减开支,因此,在本该花钱大力营销的奥运会之年只能悄然失声。
而为了免于深陷“烧钱”泥潭,宏碁只能眼看着为“TOP赞助商”资格扔出的几千万美元“打水漂儿”。
点评:奥运营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一直都有,奥运营销也包含多个层次。能拿下奥运会的赞助机会是本事,但能否打好这场持久战也需要品牌足够的底蕴。
成功案例:Speedo——“鲨鱼皮”必须穿到“鲨鱼”身上
Speedo是一家规模并不大但以生产游泳衣见长的公司。Speedo以游泳比赛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旗下签约了菲尔普斯、哈克特和索普等泳坛顶级巨星。
Speedo的第一次世界亮相始于悉尼奥运会。当时,Speedo发布了名为“快速皮肤”的第一代“鲨鱼皮”。这届奥运会上,有83%的选手身穿“鲨鱼皮”,其形象代言人索普夺得3金2银,可谓风光无限。
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少有50个国家队是身穿“鲨鱼皮第四代”参加奥运比赛的,而且94%的冠军得主穿的都是它。在没有任何广告、促销的推动下,借助菲尔普斯首夺8金和世界纪录频频被破的轰动效应,Speedo迅速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点评:Speedo的成功源于专注和择优。如果说阿迪达斯是全范围铺开,那Speedo则更专注,覆盖自己更擅长的细分领域——游泳项目,并择取了更优质的代言人——索普、菲尔普斯。
失败案例:天价压龙服,安踏失意伦敦
伦敦奥运会,安踏出资12亿押宝中国“冠军龙服”。但在奥运期间,其营销力度却被认为乏善可陈。
首先,毫无新意的赞助,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赞助,所以安踏不想落于下风。
其次,安踏一直强调中国领奖服,但是龙服对消费者而言却没有太多的意义。安踏的品牌精神和奥运精神没有产生共鸣和有效传达给消费者。
最后,虽然中国体育代表团每次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要穿上安踏的龙服上台领奖,但是其时间有些短暂,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反而让赞助夺得金牌的体育项目的竞争对手抢夺了风头。比如李宁一直坚持“金牌队策略”不变,据统计,李宁赞助的5支队伍共夺得了21块金牌,占中国队金牌总数的一半以上。
点评:企业如果只把赞助奥运当成一个在国际舞台表现的机会,缺乏通盘考虑是无法得到理想回报的。
成功案例:Google不花钱也能秀
Google是别出心裁的一位奥运会玩家,既不是TOP合作伙伴,也从来没有赞助过奥运会。但Google的奥运烙印刻在了无数网民的心里。
Google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每逢重要的日子,Google都会推出应景的纪念Logo,这样的传统俨然已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
悉尼奥运会期间,Google开始崭露头角,主页的企业logo上多了一只举着火炬的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整个logo形象非常契合悉尼奥运会的主题。4年后的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Google在logo创意中巧妙融入了这个地中海文明古国的传统元素。
北京奥运会,Google按惯例陆续推出了由五个福娃打头阵的奥运会系列logo图标。这次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十二生肖的运动奥运logo,每个运动项目都找最不可能完成的动物来实现,展现了Google设计师们的国际水平。
点评:剑走偏锋却又无处不在是Google的战术,就算不砸重金也能钻到每一个空子。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营销出最好的效果,这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事实上,奥运会这艘大船不是品牌上了就能顺利随之远航的。奥运会的商业环境已然越来越复杂,传统媒体的衰落,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流动更快,奥运会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品牌如何在这之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展现自身的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中国的品牌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也一直为人诟病——创意不足,挥金如土。此次里约奥运会如期而至,中国品牌也派出了“梦之队”出征里约,这一次中国品牌能展现怎样的实力,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
附:部分参与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品牌
361度、华江零距离参与里约奥运会。361度将提供全部奥运会、残奥会和测试赛的志愿者、技术人员以及火炬接力人员的服装;华江参与里约奥运会设施的建造。
格力中标多座为迎接奥运会而兴建的酒店、机场改造等配套项目。
伊利邀请宁泽涛代言,并以1.75亿拿下央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骄傲》独家庆贺”;
蒙牛发起“牛到里约”话题影响,签约国家游泳队;
光明携手中国女排助力奥运,并在央视招标会上,光明获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奖牌榜》”独家冠名权;
锐澳的旗下的两位代言人杨洋和郭采洁成为本届奥运会火炬手受邀前往希腊参与奥运圣火的传递。而锐澳的英文“RIO”与里约热内卢的缩写“RIO”相同,锐澳也是借势营销;
李宁正式发布了为中国国家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和跳水四支队伍打造的全新2016奥运比赛装备;
匹克体育赞助的奥运代表团将扩大到10支,分别是新西兰、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塞浦路斯、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奥运代表团。
4. 奥运来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势营销
世界杯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关键词“世界杯”买断 营销
5. 赞助等级最低的耐克,里约奥运如何实现最强逆袭
赞助等级低是事实,但它真的没有不活跃,而且据国外数据统计网站Origami Logic8月4日到16日的数据,耐克线上传播的各项指标表现均完胜赞助等级最高的里约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宝洁、麦当劳等),牢牢锁定第一名的位置。
先看8月4日-10日,奥运开幕的黄金传播期,耐克的线上(主要是社交)传播效果:
消费者互动方面,耐克凭借138,338次互动力压位于第二名的对手阿迪达斯(86,042),更远超作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的欧米茄(77,627)和宝洁(排名第8);点赞和喜欢方面,耐克也排名首位,点赞和喜欢数总计101,083,远高于阿迪达斯的85,583、欧米茄的 74,967以及可口可乐的 57,574;评论数上,耐克依旧领先,7天的监测时长里它收获2581个评论,比第二名可口可乐高出1倍还多;最后是传播效果的终极指标—分享和转发数,耐克以34,574次转发强势占据榜首,可口可乐虽然名列第二,但却也只有16,694次。
接着再看8月11-16日,奥运比赛日的常规传播期,耐克的传播表现:
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主流社交媒体上,耐克的点赞数、分享数排名首位,总计190万次,比第二名的阿迪达斯多出30万次,排在第三、四、五位的Under Armour、欧米茄和三星都未突破50万次;在跨平台的分享和转发上,耐克延续之前的表现,凭借34,674次转发排名首位,可口可乐虽然仍位列第二,但相比耐克还是少了1倍的数量,同可口可乐一样身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的宝洁只有4000个转发。
此外,根据Hitwise的监测数据,在这周,每1454个搜索中就有一个提到耐克,而同期阿迪达斯相应的数字是3744个。
So,耐克虽然并非奥运会的主赞助商,也没有借用里约奥运标识做品牌传播的权利,但这并不影响它拿下奥运营销的头把交椅。
奥运会之于耐克的意义主要是传播热度(氛围)和赛场露出(官方供应商身份)。前3届奥运会阿迪达斯作为官方赞助商具有排他性权利,耐克没法在赞助名单上露脸可以理解,但今年既没有阿迪达斯也没有Under Armour,耐克还是不去争抢赞助商的名号,可见它对奥运官方的营销权益是完全不感兴趣。
6. 2016里约奥运会赞助商有多少家 2016里约奥运会有中国赞助商吗
里约奥运会的官网上有公布,根据赞助的规模和范围,分为三大类:(其中中国只有361)专
1、全球合作属伙伴(Worldwide Olympic Partners),共11家:
Cocacola
Atos
Bidgestone
Dow
GE
McDonald's
Omega
Panasonic
P&G
Samsung
Visa
2、正式赞助商(Official Sponso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6家:
Bradesco
Bradesco Seguros
Correios
Embratel
Claro
Nissan
3、正式支持商(Official Supporte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8家,包括中国的361:
Alliansce Shopping Centers
Cisco
Estacio
EY
Globo
Sadia
Batavo
361
7. 2016里约奥运借势营销方案,有没有最新的,最好是关于P2P行业的
4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众多商家竞相争夺的营销契机,营销方案各有不同,奥版运会赞助商比如可口可乐、权阿迪公司按照以往惯例会推出奥运产品,并配合相应的推广方案。
其他一些商家也不会放过奥运这个契机,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金贷为助威中国奥运军团,喝彩中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期间将推出大型互动活动“奥运圣火不熄 中国队夺冠Style”。活动期间,每天将推出3场精彩赛事,供广大用户进行竞猜,竞猜成功可获得1枚中金令牌,活动结束后,所有竞猜成功获得中金令牌的用户共同瓜分50000元现金大奖。
活动期间,新注册用户并实名认证获得1次竞猜机会,首投成功获得1次竞猜机会;所有用户每投资1000元获得1次竞猜机会;除此之外,每邀请1名好友完成投资,邀请人获得1次竞猜机会。
这个方案模仿了春节集福结合了互联网玩法,和奥运结合的较为紧密,有一定参考价值。
8. 如何借势奥运话题,耍出营销心机
8月奥运季,正如火如荼进行。赛场上,奥运健儿激烈竞技。赛场外,品牌广告主比拼营销创意。于是,微博上、朋友圈中蹦出了五花八门的海报、小视频、直播、H5等。不过就广告创意而言,H5的传播与互动效果,是最有代表性的。
随后,我们看到耐克、宝洁、安踏、vivo相继在朋友圈推出H5。他们都希望以奥运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场景与故事的创意,达到与用户互动的效果。
其中,vivo的H5《宁泽涛正向你游来》,借势了奥运与宁泽涛的双重热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有点不一样的广告创意。
▌H5场景设计与奥运穿越
参与感:这个H5的初始画面,引导着用户长按屏幕参与进来。随着泳池中宁泽涛的出现,比赛场面的递进,微信图文消息的定格,再由新闻中游出来的比赛场景,完成了用户体验的第一阶段,即参与感。
从线上线下的势头来看,X7极有可能继续攻占开学季的销售高点,今年突破千万大关。至于X7能否承载起助推vivo冲击“Q3、Q4国产TOP2”的重任,我们不妨认真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