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闫国庆国际市场营销

闫国庆国际市场营销

发布时间:2021-05-26 23:47:25

⑴ 推荐几本关于市场销售的书籍,

大道无形,学习市场营销,建议不要直接去购买市场营销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建议可以读一下《大染坊》里面在故事中会教授你如何营销,如何做好竞争

⑵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图书信息

作/译者:闫国庆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302153429 [十位:7302153426]
页数:391 重约:0.630KG
定价:¥38.00 本书以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对国际营销的理
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全书分六篇17章。第一篇导论,系统介
绍了国际营销学的理念及其演进历程;第二篇国际营销环境分析,分析了经
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法律等宏观环境因素,并论述了如何建立国际营销信息
系统及进行国际营销调查;第三篇国际营销战略,论述战略规划、竞争战略
和策略、目标市场选择及其进入方法、产品差别化及定位等,全景式对国际
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第四篇国际营销组合策略,对国际营销中的产品、价
格、渠道、促销等策略进行了论述;第五篇国际营销的组织和控制,介绍了
国际营销组织实施和控制等内容;第六篇国际营销的未来,展望了国际营销
的发展趋势及未来。
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国际营销的基本理论和策略,而且用大量篇幅讲述
这些理论和策略的运用技巧,每章都以“全球视角”开篇,每节穿插“国际
营销案例”或“超级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章后都附有针对性较强
的“国际营销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书还附有精心制作
的PPT,供读者和教师授课使用。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 导轮
第1章 认识市场营销
全球视角世界是平的
1.1 营销的定义
1.2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
1.3 营销观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康师傅”发迹内地
讨论题
第2章 国际营销学主要概念及其基本理论
全球视角 从“海尔中国造”到“海尔世界造”
2.1 国际营销学的主要概念及其形成
2.2 国际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可口可乐,铸造竞争实力,演绎营销神话
讨论题
第二篇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
第3章国际营销经济环境
全球视角 康涅狄格公司在日本市场的营销环境
3.1 全球经济环境
3.2 区域市场环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TCL进入越南市场
讨论题
第4章 国际社会文化环境
全球视角 将文化置于国际领域
4.1 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4.2 文化的基本要素
4.3 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评价
4.4 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营销产品的影响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在拉丁美洲营销工业品
讨论题
第5章 国际政治、法律环境
全球视角 21世纪国际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5.1 国际政治环境
5.2 国际法律环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波音公司的政治营销策略
讨论题
第6章国际营销信息系统和营销调研
全球视角 国际营销信息系统和营销调研的重要’性
6.1 国际营销信息系统
6.2 国际营销调研
6.3 网上调研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跨国公司的市场信息系统(网络)
讨论题
第七章国际营销战略
第7章 国际营销战略规划
全球视角 宝洁的国际营销战略
7.1 公司总体层次战略
7.2 国际营销战略规划过程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全球第一的互联网传媒和通信公司
讨论题
第8章国际营销竞争战略和策略
全球视角 低价——沃尔玛的经营原则
8.1 行业分析
8.2竞争对手分析
8.3竞争战略设计
8.4 竞争策略设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日本厂商开发中国家电市场战略
讨论题
第9章 国际营销的目标市场选择及其进入方法
全球视角 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应分三步走
9.1 国际市场的细分
9.2国际目标市场的评估和选择
9.3 进入国际市场方式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海尔洗衣机进入日本市场
讨论题
第10章 国际营销的产品差别化和定位
全球视角 锐步健步跃进中国市场
10.1 国际营销的差别化
10.2国际营销的产品定位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养生堂成功解密
讨论题
第四篇 国际营销组合策略
第11章 国际市场产品策略
全球视角 挽救瑞士表
11.1 国际产品整体概念
11.2 国际产品的调整与适应策略
11.3 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
11.4 国际新产品开发策略
11.5 国际品牌策略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本章讨论案例 卖冰茶给英国人——“太糟了”
讨论题
第12章国际市场价格策略
全球视角 尿布大战
12.1 国际定价的影响因素
12.2 国际定价方法及程序
12.3 国际定价策略
…… 本书是关于介绍“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用书,具体包括了:认识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国际营销学主要概念及其基本理论、国际营销经济环境、国际社会文化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营销信息系统和营销调研等方面的内容。
1.图书信息 国际市场营销学 第2版 书号: 13830A ISBN: 978-7-111-13830-3 作者: 逯宇铎 等主编 印次: 2-2 责编: 常爱艳 开本: 16(B5) 字数: 626 千字 定价: ¥39.80 所属丛书: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教材 装订: 平 出版日期: 2010-02-09 2.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系统论述了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旨在让读者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性;帮助读者认识在我国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体系,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法律环境、国际文化环境以及国际科技、自然和人口环境等;了解国际市场的基本格局,掌握分析国际市场的基本方法;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懂得如何开展市场调研预测和评估,进行国际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入国际市场,实施国际市场的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正确使用国际产品策略、国际定价策略、国际营销渠道策略和国际促销策略等方法和技术,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目标;使读者既牢固树立国际意识,同时又具有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应知识和能力。
本书集国内已有著作之长,并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全面,结构新颖;既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种类型专业培训教材,同时也是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经营管理人员的必备读物。
3.章节目录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
第1章绪论1
1?1国际营销的基本概念1
1?2企业营销活动的国际化4
1?3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11
1?4国际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
研究方法13
1?5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和研
究学习国际营销理论的意义16
思考题20
国际营销环境篇
第2章国际营销的政治环境22
2?1东道国的政治架构22
2?2国际政治关系32
2?3国际经营的政治风险41
思考题49
案例分析题49
第3章国际营销的法律环境51
3?1东道国的法律环境52
3?2国际法与国际营销68
3?3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72
思考题76
案例分析题77
第4章国际营销的经济环境79
4?1东道国的经济制度和贸易政策80
4?2东道国的经济状况85
4?3经济全球化97
4?4国际经济组织102
4?5汇率108
思考题114
案例分析题114
第5章国际营销的其他环境:文化、科技、自然
和人口116
5?1东道国的文化环境117
5?2东道国的科技环境130
5?3东道国的自然环境134
5?4东道国的人口环境136
思考题139
案例分析题139
国际营销战略篇
第6章国际市场竞争战略144
6?1公司所在行业分析144
6?2竞争优势分析148
6?3竞争战略定位及实施153
6?4国际竞争职能的资源配置——建立国
际战略联盟166
思考题170
案例分析题1171
案例分析题2174
第7章国际市场战略业务决策178
7?1建立战略业务单位178
7?2战略业务单位的环境分析与业务组合184
7?3战略业务单位的业务成长模式195
思考题200
案例分析题1200
案例分析题2203
第8章国际市场目标营销战略209
8?1国际市场细分209
8?2国际目标市场选择216
8?3国际市场定位222
思考题225
案例分析题226[2]Ⅷ目录第9章国际市场进入战略227
9?1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227
9?2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228
9?3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236
思考题237
案例分析题237
国际营销策略篇
第10章国际市场产品策略242
10?1国际产品与整体产品概念242
10?2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产品技术生命
周期247
10?3国际产品的标准化与差异化250
10?4国际市场产品品牌策略、商标策略与
包装策略262
思考题272
案例分析题272
第11章国际市场定价策略275
11?1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275
11?2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277
11?3国际营销中的基本定价方法284
11?4国际市场的定价策略293
11?5国际市场定价应注意的问题301
思考题306
案例分析题306
第12章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策略311
12?1国际市场营销渠道311
12?2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成员315
12?3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决策322
12?4国际营销渠道管理331
思考题339
案例分析题339
第13章国际市场促销策略344
13?1国际市场促销策略概述344
13?2国际市场促销的方法346
13?3促销组合策略376目录[2]Ⅸ思考题378
案例分析题378
国际营销管理篇
第14章国际营销调研与信息系统382
14?1国际营销调研的基本概念383
14?2国际营销调研的范围385
14?3国际营销调研的程序389
14?4国际营销调研的基本方法392
14?5国际营销调研的组织398
14?6国际市场预测400
14?7国际营销信息系统404
思考题411
案例分析题1411
案例分析题2412
第15章国际营销组织414
15?1国际营销组织策略414
15?2国际营销的组织结构类型和选择416
15?3国际企业的组织联合424
思考题427
案例分析题427
第16章国际营销控制与营销效果评价429
16?1国际营销计划429
16?2国际营销控制及其效果评价436
16?3营销审计442
思考题447
案例分析题447
参考文献449

⑶ 《国际市场营销学》 第二版 闫国庆 主编 谁有全书案例全解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内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容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 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 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 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⑷ 辽大的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详细介绍

你好,我是辽大大四的学生。
辽大经济学院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正规的、规范化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具有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分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两个专业方向。
2. 专业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和金融政策;(5)了解国际、国内金融理论的发展态势和前沿问题;(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具体。
3. 培养目标及个人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国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党的金融领域理论发展态势和前沿问题,了解和掌握当代金融部门的具体业务的操作技能,成为在银行业和证券业胜任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 学制
以四年制为基础,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5.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6. 核心课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7. 主干课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结算(英文)、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学、金融理论与实务(英文)、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机构管理(英文)。
辽大亚澳商学院 金融学
1. 专业内容及特点
以两年专业核心课在辽宁大学学习为起点,后两年即可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也可在辽宁大学进行专业主干课的学习。除辽宁大学安排的公共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包括:CEP英语、EAP基础英语、信息系统、商务数学与统计、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经济学、商务原理、管理学共八门课程。
2. 专业基本要求
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进行3、4年级的专业课学习应具备雅思6。0或同等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数学水平。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全部基本内容。
3. 培养目标及个人就业方向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从事专业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4. 学制
以四年制为基础,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5.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6. 核心课
CEP英语、EAP基础英语、信息系统、商务数学与统计、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经济学、商务原理、管理学。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业的好坏判断不是本人力所能及的。

⑸ 闫国庆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 课件密码

你可以把文件传到网盘或者其他地方,可以试着给你破解

⑹ 国际商务闫国庆课后答案 你认为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商务中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形势良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共识。新的供需产业链逐渐形成,新产业、新商机层出不穷。
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大给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商务创造了非凡的条件。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
三、人民币不断升值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新兴市场吸收外资超过发达国家,成为今后投资的“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要想选准海外发展的领域,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紧紧把握国际市场动向、不同国家贸易政策,密切关注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动态。尤其应注意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非关税壁垒,如欧盟的碳关税、日本的坚持自己成本更高的药品检验之毒以及各类知识产权等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内的弱小企业时刻面对着强大、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要增强自己的资金、产品质量、产品优势、营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实力,以合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三、参与国际商务的企业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政策、法律。与此同时,要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
四、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提高安全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努力增强防范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⑺ 我要调查了解著名的农产品名称和特点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将在WTO多边贸易框架下进行,并遵守相关协议,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测度了我国农产品最近几年的竞争力,得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普遍不具有竞争力;充分利用《农产品协议》下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加大对农业扶持的力度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各国保护农业的普遍做法,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补贴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TC指数 农产品补贴 建议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贸易将在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进行,并遵守相关协议的规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农产品在加入WTO后将受到一定冲击。尽管2002年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冲击并未象预料的那么明显,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业在仍保持目前水平情况下,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冲击是必然的。入世的第三个年头(2004年),我国已经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由于竞争力弱势而受到的冲击已开始显露,农业需要扶持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针对农产品具体竞争力弱势,寻求有效的补贴方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进出品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是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1996~2001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总额分别为34.29亿美元、50.02亿美元、54.73亿美元、53.3亿美元、44.4亿美元、42.29亿美元。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一)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慢,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第一大国,但我国农产品出口比例却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6.3%直线下降到3.9%(见表一)。其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有限,远远不如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 1980至200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平均每年6.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工业品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则达到17.4%。

(二)农产品出口开始由顺差变为逆差

2004年尽管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双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具体表现为:

1、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

粮食(不包括大豆)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呈净进口格局,由上年净出口1991.7万吨转变为净进口495.8万吨;食用油籽进出口双下降,食用植物油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棉花、食糖进口增长,出口下降,贸易逆差扩大。

2、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

蔬菜、水果进出口双增长,均为贸易顺差;畜产品、水产品进出口双增长,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水产品贸易顺差扩大。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

测度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指标就是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指数越大表明竞争力越强。

WTO《农业协议》适用的农产品范围包括HS(协调制度)前24章除鱼及鱼产品以外的所有产品,以及另外单列25种产品。我国自92年以来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制度),因此,为了统计和计算方便,笔者使用按HS协调制度统计的前24章商品进出口数据,所计算出的TC指数见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以0.5作为竞争力标准,2002年只有01、05、07、10、16、19、20、22章(共8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0.4作为标准的话,仅增加09和21章的产品,大多数产品的TC指数还不足0.4,可见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不具有竞争力。

(一)分析我国农产品TC指数,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呈现以下特点:

1、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表中第1、5、7、20章则属于此类。

2、土地密集型种植业(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料、油料作物)和大宗商品(如食糖、可可及可可制品)国际竞争力低下,如表中的第12、17、18章。

3、加工制成品及非食用农业原料国际竞争力低下,如表中的第三类、第14和23章。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呈现如此特点是与我国资源禀赋状况密切相关的。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况进行比较,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却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仅如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加速下降的趋势。因此,相对而言,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在出口中占有较大优势。总体来看,畜产品、水果和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总体水平要高过我国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较少依赖土地、较多耗费人力的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强,我国丝类产品、淡水产品、蔬菜和茶叶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占有率。而属于典型资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猪、牛、羊等大牲畜饲养,劣势十分明显;食品中的乳品及蛋品、糖、糖制品及蜂蜜、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的出口也不占优势。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产品的附加值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适应能力不强,很容易遭受贸易壁垒的阻碍。

(二)从具体产品来看

1、粮食

粮食产品多为土地密集型产品,而我国是土地稀缺的国家,农业生产以精耕细作为主,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还较低,尽管粮食单产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这种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谷物生产发展,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品种的竞争力较小。尽管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创历史新高,达2200.4万吨,净出口1615.9万吨,但从长期看,我国粮食并没有比较优势,从确保粮食安全、节约土地资源等角度看,我国的粮食生产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今后不可能也不宜大量出口,相反,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还会增加。

2、具有优势的非粮食产品

非谷物优势产品主要有花生、茶叶、蔬菜和水果、水产品以及肉类总计,尤其是蔬菜和水果、水产品均属于大类产品,所涉及范围较广,我国优势十分明显。

但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过于集中,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加入WTO之前,遭受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但是,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次数明显增加,商务部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7%的食品土特产和畜牧产品出口行业受调查企业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被挤出市场。

3、不具有优势的非粮食产品

该类产品主要包括饲料、食糖、烟草、猪肉、牛肉、羊肉、动植物油、棉花和奶。尽管从肉类总计的角度来看,我国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但在牛、羊、猪等大牲畜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禽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饲养业仍以家庭饲养为主,并未形成规模。

(三)从出口结构来看

我国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初级农产品比重达到80%,深加工产品仅有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分别为25%和75%。另据有关方面分析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我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其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

从附表,97-02年类章产品TC指数的变化来看,除了第10章的TC指数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外,绝大部分的产品TC指数是不断下降的,这说明如果农产品国内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竞争力是无法靠自身的改进来提高的。

正因为我国农产品具有以上特征,在国际市场上有以下劣势:

1、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不强

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亦指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由很多因素决定,如消费者收入、消费倾向、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等,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生产不同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才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我国长期来,农产品品种的单一,档次单一使得农产品缺乏市场适应能力,一旦对方国实施贸易壁垒的阻碍,我国农民就收到很大损失。

2、对市场的占有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传统的价格、质量取胜,还没有形成品牌竞争力。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的营销方式也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一旦形成品牌竞争力,价格和质量成为次要的因素,农产品品牌的品质、信誉成为主要因素,对市场的占有能力也加强了。

三、我国农产品补贴政策建议

有测算显示,每一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可以创造28个就业岗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我国农产品出口每年直接解决中国160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象山东烟台、潍坊等地区,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来自于农产品出口。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降至15.35%,而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62%,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旦贸易逆差持续增长,势必会对中国农业和农民就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努力寻求有效的方式,用足用好WTO“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政策,培育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是必须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对粮棉等农产品实行较大力度的价格和流通干预政策,但是这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性补贴性质,是有违WTO规则的。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也连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和水稻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对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恢复性增长起到重要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结合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笔者认为农产品的补贴还应着几方面倾斜:

1、补贴要向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倾斜

从产量来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从农业总产值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出口创汇等指标来看,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前面已经分析了,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园艺产品、肉类产品我国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其加工制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足,而这些初级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国际市场供求的变化很容易对其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应对国际市场的灵活性不足,在这一层面来说提高加工能力可以分散出口风险,满足国际市场多方面的需求。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大都在2.0-3.7:1以上,而我国却只有0.43:1,以食品为例,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中国还不到1/3,足见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潜力。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是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补贴要向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倾斜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具有典型的初级产品性质,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取胜,从长远看,要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走科技科教兴农的道路。首先,科技是质量的保证,我国相当部分农产品的质量不能达到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水准,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约15%左右,其中粮食产品的优质率一般在10%左右,严重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科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以美国的玉米为例,从1975到1994年的20年里,其播种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产量却增加了四分之三;单产从每公顷5460公斤上升到8830公斤,这与美国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分不开的。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正向专用型、高附加值型方向发展,如高赖氨酸、高油、高色安酸等玉米品种的开发在美国已经取得很好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增加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出将十分突出。

前面已经分析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比较贫乏,要提高收益,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价值。因此,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的向高品质、高科技的转变,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产品的提高竞争力的另一途径。

3、补贴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倾斜

科技成果的运用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都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1]。刘拥军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一文中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高素质劳动力对农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就具体产品而言,高素质劳动力对谷物、油料、棉花具有显著性的正影响,对肉类也有正影响。因此,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是保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农业发展中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领会、掌握、应用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在这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教育,实现科技下乡,农民的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也就有了保证。

4、补贴要向为农产品出口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倾斜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质量价格竞争已经不具有优势,建立完善的营销和促销网络、实施品牌战略是农产品立足国际市场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年出口低于100 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总数的 70% 以上,这些企业进入农产品出口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同时,国际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进口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能否及时迅速准确掌握信息已经成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一项关键工作,而获得这类信息,对每个企业来说是其成本很高,因此,特别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农产品出口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

总之,在实施农产品补贴政策时有所侧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政策起到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挥棒作用,最终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同时,补贴应为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提供信息和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信息网,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农业部)

2、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年中国行业年度报告

3、刘拥军,2004,《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4、刘春香、闫国庆、陈丽静:《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4(4)

5、王晓英、王素梅:《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研究》,载《生产力研究》,2003(1)

6、黄汉权等:《加强农业保护,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74)

7、柯炳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理论、现状和政策建议》,载《农业经济问题》,2003(2)

8、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唐正平,郑志海:《入世与农产品市场开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0

10、杨鹏飞等:《WTO法律规则与中国农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11、丁学东:《世界贸易组织与农业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12、刘力, 蒙慧:《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注:表中的类章为:第一类 活动物;动物产品;01章 活动物;02章 肉及食用杂碎;03章 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04章 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05章 其他动物产品;第二类 植物产品;06章 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07章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08章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09章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10章 谷物;11章 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12章 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13章 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14章 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第三类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15章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第四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16章 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17章 糖及糖食;18章 可可及可可制品;19章 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20章 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21章 杂项食品;22章 饮料、酒及醋;23章 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动物饲料;24章 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阅读全文

与闫国庆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一代天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39
娃哈哈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1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浏览:898
这个电子商务 浏览:886
深圳多米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32
电子商务学校学电子商务哪个 浏览:462
国庆女装促销活动策划文案 浏览:767
天猫店铺策划方案 浏览:185
关于房产年策划方案 浏览:930
促销活动营销方案 浏览:141
海尔洗衣机营销方案 浏览:553
养护产品推广提成方案 浏览:338
公司干部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701
凉鞋厂家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508
商家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43
电子商务及酒店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浏览:484
润滑油促销活动词语 浏览:92
餐饮店促销活动发朋友圈文案 浏览:326
屈臣氏促销活动目的 浏览:21
年末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