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卫星北斗导航产业前景如何
2018年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华大北斗等一批国内企业先后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产品。
过去数年,缺“芯”是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如今,随着一批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进入市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缺“芯”困局呈现“散点突破”的态势。北斗芯片研制已实现设计与封装,实现中国人的独立自主。这与国内北斗企业长年坚持自主研发路线分不开。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2017 年,围绕与信息产业、汽车电子、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交叉点的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北斗+”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朗。穿戴式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北斗系统对待 GPS 等其它导航系统的逻辑是“兼容”和“自主可控”。一方面,北斗系统不排斥 GPS,探索与GPS等其它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中国需要独立自主掌握卫星导航技术。
一批高精度北斗芯片近日在哈尔滨的集中亮相,是我国北斗产业自主研发前进的又一步。此前的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华大北斗所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
另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泰斗微电子近日获得广东国民凯得创投领投的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人民币,该企业是摩拜单车定位导航芯片的最大供应商。
芯片、板块、核心器件的研制是上游的重要环节,也是关涉北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仅在哈尔滨的会场上,就有中海达、北斗星通、西安希德、华大北斗等企业发布或展示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华大北斗还发布了“北斗芯片开发平台”。
《白皮书》显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 5 万件, 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另据国家导航系统办公室数据,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已经赶超国际强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前,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被视为产业链关键的设计环节,以及封装技术,国内企业已实现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应用能力、围绕核心芯片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依然是国内北斗企业的短板。
高端芯片的制作工艺,中国很快会赶上。国内北斗芯片行业的发展,不大可能出现“卡脖子”问题。现在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作芯片的光刻机技术,二是高密度、高分辨率晶片的材料问题。
当前,不像国外有高通、英特尔、三星等行业巨头,国内导航芯片研发企业呈现多而散的格局。此外,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难以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开大家一起做。“北斗芯片开放平台”这样的产品正体现了这样的逻辑。
2. 北斗卫星近几年的长足发展,对哪个产业影响最大
我国北斗卫星最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那么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四维图新、合众思壮、合力创通等一批北斗上市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业务,起步较早,企业在发展上,大体都经历了艰苦创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
个人应用市场,主要包括私家车辆的应用,移动终端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个人位置服务和旅游休闲运动及游戏娱乐等方面,它是产业发展的重心和依托市场。在行业上的应用市场主要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建设,还有防灾减灾,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许多方面。它的占比相对比较小,却是产业发展的高端市场。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什么行业
北斗系统有三大功能,短报文、定位导航以及授时。民用应用如下:
1、短报文应用。用于无人区的数据、通信传输,例如目前在户外运动和驴友圈比较出名的”北斗海聊“便是一种通信应用,驴友可以使用它进行队友之间的协作,还可以跟远方的家人保持联系,不用担心没手机信号后的失联。
2、定位导航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很多车辆都要求安装有北斗定位的导航设备,另外,在很多手机产品都兼容北斗定位功能。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以北斗+GPS定位的形式存在居多;
3、授时应用。应用在通信、电力行业,用于校对系统时间,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应用的行业相对少,但作用非常大。以前以GPS的应用为主,目前已经逐渐过渡到北斗授时上。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什么商业价值
GPS有什么商业价值,它就有多大。
并且北斗导航还具备短消息发送功能。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如何
目前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已签署了诸多双边合作协议,并积极参加或主办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多边国际活动,受到广泛赞誉。北斗是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成员四大核心系统供应商之一。
6.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能产生多大经济效益,什么行业最受益 我是指带动哪些行业。是不是军队首先使用北斗卫星
北斗试验系统目前在科学、渔业、救灾、国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用户逐年增加,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比如利用北斗试验系统进行时间传递和时间同步的研究,已经在科学、金融、电力及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要保证时间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比如金融的贸易都要有时间点,错了时间点,可能原来是赚的,后来就亏了,所以金融的时间必须由我们国家自己掌握的时间系统来保障。
在渔业方面,利用北斗试验系统的定位来寻找将要到某个点的鱼群,渔船和鱼群交汇就可以捕到大量的鱼。它还可以确保渔船在海上安全作业,因为北斗试验系统既有定位功能,又有通信功能,当有台风或者海况不好的时候,可以及时通报情况,让渔船安全返回。
北斗试验系统在汶川、舟曲地质灾害的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北斗有定位和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及时把位置报给救灾指挥部。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当地作为生命线的通信设施已经被完全破坏,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北斗建成区域系统和全球系统以后,威力将成倍增加,可以和现在的美国GPS系统发挥的作用完全一样。北斗在全球系统布设完毕以后,将和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一起形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未来,北斗能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员参加地球板块运动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监测是发现和预测地震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北斗也会在工程技术上有广泛应用。首先在航天工程方面它将作为关键设备为各类遥感卫星提供精密轨道位置,包括姿态的位置。因为遥感卫星要对准地面,还要对准地面的某个地方,这样才能知道我们拍的照片怎么跟地面匹配起来。北斗还将可以对摩天大楼施工过程进行高精度的严密监测,也可以对一些大坝和桥梁的细微变形进行监测。
交通方面,北斗可以在民航航路管理和导航、飞机着陆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在陆地交通中用途更多,将在智能交通、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广泛应用。高铁也可以运用北斗系统进行道路的建设、路基沉降的监测,进行运行管理和运行安全监控。
北斗的实时精密定位也将应用于土地和农田的整理和管理,将北斗终端装在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能够以0.1米的定位精度实现对农田的精密耕作。
生活服务方面,手持导航终端、汽车导航等都是很平常的应用。而在校园安全方面,通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构筑的安全监控网,能够保护中小学生。一旦学生戴的校徽里面加了北斗芯片,任何时候都知道他在哪里,而且这个信息可以传送给家长。
可以说,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工业、渔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无所不在。正如人们所说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制约
7. 北斗卫星导航有哪些有潜力的市场需求
GPS占有的市场北斗都可以取代。
1、军用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以缩短反应时间;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
2、民用功能
个人位置服务。当你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
发送短信功能。信号盲区能发送短信。短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色,也是北斗功能超越GPS的优势。
3、气象应用
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我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4、道路交通管理
卫星导航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中心站。这些位置信息可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5、铁路智能交通
卫星导航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例如,在铁路运输领域,通过安装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极大缩短列车行驶间隔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促进铁路交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调度向智能交通管理的转型。
6、海运和水运
海运和水运是全世界最广泛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卫星导航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大洋和江河湖泊行驶的各类船舶大多都安装了卫星导航终端设备,使海上和水路运输更为高效和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支持各种新型服务的开发。
7、航空运输
当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飞机相互间的安全距离。利用卫星导航精确定位与测速的优势,可实时确定飞机的瞬时位置,有效减小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甚至在大雾天气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盲降,极大提高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效率。通过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8、应急救援
卫星导航已广泛用于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的搜索救援。在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时,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灾情并迅速到达救援地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8.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哪些建设中成功推广
中国自主建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通应用5年,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成功推广,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形成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有量的产业化规模。
尽管“北斗”系统仍在建设中,但卫星导航精确定位的高科技成果,却早已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