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家乐福的经营特点和主要优势
家乐福简史
家乐福公司1958年成立,总部在巴黎。1963年在巴黎郊外开设第一家以食品为主、营业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的超大型超市(hypermarket简称HM)。从此,家乐福以超大型超市(HM)为主在法国国内顺利的发展和壮大。1999年家乐福在全球的总店铺数达到4441家,销售额达到2451亿法郎,成为当年全球第二大零售业企业。
从店铺发展来看,『家乐福HM年代别店铺数推移表』反映了家乐福的HM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比普通超市还要大的HM虽然在经营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与中小零售店的摩擦与纷争使政府不得不出面调停,家乐福公司敏锐地预感到政府将要出台限制大型零售店的政策,以及国内市场的日趋饱和,60年代末开始涉足海外市场。
1969年家乐福进入荷兰,1970年进入瑞士,1972年进入英国、意大利,1973年进入西班牙。但是很快又退出了荷兰和英国。2000年家乐福在欧洲共有HM321家。占总店数的62.25%,其中法国占55.58%的份额。之后虽然家乐福也进入到东欧其他国家,但是它开始把眼光投向其他洲。
1975-1997年家乐福主要在中南美洲发展。2000年在中南美洲的店铺数达到112店,占总店数的21.79%,主要集中在巴西和阿根廷。1996年开始进入亚洲发展,2000年亚洲总店数达到81店,主要集中在台湾、中国大陆和韩国。
从销售额来看,1999年法国国内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2.3%,法国以外的欧洲占21.7%,中南美占10.7%,亚洲只占5.3%。因此可以说直到家乐福进入日本以前,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
但是,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90年代欧洲的店铺数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没有大的增长,而亚洲市场却在不断成长,而且有呈几何性增长的趋势。重点发展亚洲势在必行。而日本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家乐福也一直很看重日本市场,由于日本也有与法国的『Loi Royer 法』相似的限制大型零售业的『大店法』,使得家乐福没有能早早的进入日本市场。但是,2000年5月日本终于取消了『大店法』,家乐福终于有了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于是才有了1999年12月8日在东京都附近的千叶县开店的可能。
家乐福的经营特点与竞争优势
家乐福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零售企业,维持起增长能力与又是的模式可以从一下总结成几点。
(1) 低价战略
零售业共通的竞争优势就是低价格战略,家乐福也不例外。从60年代在巴黎郊外开设第一家HM开始,就以其低价格战略著称。家乐福的最大特色是通过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方式实现比竞争企业便宜2-5成的低价格战略。
60年代正是战后法国经济高度成长的时期,但是伴随着石油危机以及法国消费者购买力的上升,通货膨胀率达到14%,家乐福商品的低价格战略起到了抵消通货膨胀的效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HM在法国取得了成功。
(2) 规模化经营
家乐福从第一家店开始就是2500平方米的大店。但是法国一般超市的定义面积是400㎡-2500㎡,2500平方米以上的就称为超大型超市了,现在超大型的零售企业越来越多,家乐福在日本开设的第二家店就达到29941平方米,接近3万方平米。大规模的特点就是商品品种繁多集客能力强,同时实现低价格化。
(3) 连锁经营模式
家乐福的经营模式就是连锁经营。前文中已经提到,1999年家乐福在全球的总店铺数就达到4441家。连锁经营的特点是能实现规模效应,即统一进货形成的议价优势,是维护低价格政策的手段之一。
(4) 选址模式
通过『家乐福HM年代别店铺数推移表』看家乐福在全球的店铺分布情况以及对各国成功事例的分析,可以确定存在一个共通的市场条件,无论是欧洲的西班牙,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以及亚洲的台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家乐福都是以压倒的优势战胜本地的同类零售业,夺得该国或地区的销售额排名的前几名。
纵观家乐福公司的成功的原因,可以发现家乐福投资的国家或地区都是不发达的地方。总结这些地方的投资特点整理出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择投资开店的地方都是一些零售业比较薄弱或者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政府对大型零售业没有限制;
第三,当地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第四,地价相对便宜能够得到充分的空间;
第五,当地没有家电或者服装等的专卖店。
(5) 开店战略
家乐福的口号是『郊区包围市中心』的战略。一般店址都选择在离市中心20公里、一小时车程的范围内开设3-6家店。其特点是一方面防止顾客流入市中心,另一方面从市中心争夺一部分顾客。这种战略模式首先在法国获得成功,然后推广到其他国家。例如,台湾、中国大陆等都是其成功的事例。
家乐福投资标准与日本现实的比较
家乐福的经营优势
日本的现状
1.零售业比较薄弱或者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2.政府对大型零售业没有限制
3.当地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4.地价相对便宜能够得到充分空间的地方
5.当地没有家电或者服装等的专卖店
6.低价格战略
7.开店战略
1.1999年日本『大店法』取消后大型零售店开始饱和,日本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家,零售业态齐全。
2.『大店法』虽然取消,取而代之的『立地法』也对大型零售店有一定的限制。与其他国家比较日本是一个对开店限制比较严格的国家。
3.家乐福的周围常常有食品超市,而且日本商店街的生鲜食品由于其新鲜程度,在家乐福的同类商品有一定的竞争。
4.虽然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的地价降低了不少,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地价仍然很高。
5.但是也许没有大的家电或者服装专卖店,但是,日本是一个家用电器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家电的销售已经不再是企业的盈利源泉,加上日本家电行业的渠道一体化程度很高,家乐福的优势难以发挥。
6.日本的流通渠道被认为是既复杂又长的渠道。家乐福虽然实现了与55%的生产企业直接交易,日本零售业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但是即使如此也只是实现了部分商品的低价格化。
7.前文提到的消费支出中生活费下降了,但是上升的是娱乐支出,例如1990年娱乐费占总消费支出的9.6%,2000年上升到10%。虽然上升不多但是与整体消费下降比较,是很大的支出。家乐福希望防止顾客流入市中心和从市中心争夺顾客的战略是很难实现的。
B. 乐购SWOT分析
S:国际零售巨头前三甲,实力雄厚,零售经验丰富
W:刚刚进入中国不久
O:中国的零售市场很大
T:沃尔玛,家乐福等其它超市的竞争威胁
C. 案例分析:家乐福在日本市场为何黯然退场
原因是家乐福没有很好的提前研究日本销售渠道的特点,而是照搬了其在国际的一贯模式,导致日本消费者不能习惯这种渠道模式,失去了消费者。所以输在渠道控制上,更是失败在市场调研上。
关键因素有很多,家乐福的案例告诉我们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日本的分销渠道很独特,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所以这方面没什么说的。原因自己看书去。这个是很经典的一个案例,学营销课的时候应该都会有提及。
D. 家乐福选择了什么样的目标市场是如何为自己进行市场定位的 家乐福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有那些特点 家
别的不说,就家乐福,服务差,推销多,东西贵,售后烂!!!
随便网上搜搜吧,骂声一片!!
什么烂超市!!!!
E. 家乐福在中国的竞争环境
楼下回答的很简单明了,就一个词 激烈!很正确
您问的问题我想意思是在中国市场竞争环境,也就是要谈到超市零售业态市场情况。
目前我们国家这个行业是全面开放的,有外国独资,中外合资,有国有股份的,还有民企民营的。行业参与的企业性质众多。而这个业态在全国各地也是没有什么地方保护的。市场是完全充分竞争的。中国的零售业态分的已经很细了,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好现在越来越难。之前家乐福收了好多年各种费用,大多数有实力的供应商都反感,都已经不怕家乐福,因为大型超市不只他一家,离开了地球照样转。
你问的问题太大,没法给你针对性的回答,先说这些吧@!!最后中国在这个行业里是不会出现垄断的企业的。你的明白#!
F. 家乐福开拓国际市场时考虑了那些因素
一个“空降兵”
每次家乐福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
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它商店里的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完全全从零开始搭建。
这种进入市场的方式粗看难以理解,但却是家乐福在世界各地开店的标准操作手法。因为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另一个国家生活形态经常是大大不同的。所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
十字路口的商圈
家乐福的落点注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rrefour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店都开在了路口,巨大的招牌500米开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测算:
第一就是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
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分钟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分钟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分钟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
然后,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第二就是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
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当然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会将未来所有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
通用选址原则
(1)地理位置要求:开在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成为家乐福选址的第一准则。同时还要交通方便,满足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要素的通达。这里人口密度要相对集中;附近要有两条马路的交叉口,其一为主干道。该区域还要具备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比如在北京至少要求600个以上的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场地2000平方米以上,免费提供家乐福公司及顾客使用。
(2)建筑要求: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上,且最多不超过两层,总建筑面积2万-4万平方米。建筑物长宽比例10:7或10:6。
(3)3-3公里商圈半径:这是家乐福在西方选址的标准。在国内一般标准是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
(4)灵活适应当地的特点:家乐福店可开在地下室,也可开在四五层,但最佳为地面一二层或地下一层。家乐福一般占两层空间,不开三层。这种灵活选址原则,同时增强了家乐福在同类商业的竞争优势。
(5)租期要求:家乐福能够承受的租金较低,而且一般签订长期的租赁合同(通常是20年-30年)。
(6)外聘公司进行市场调查:一般需要分别选两家公司进行销售额测算,两家公司是集团之外的独立公司,以保证预测的科学和准确性。
(7)转租租户由家乐福负责管理。
这个从一个空降兵开始出发的事业,现在已经变成了20多个城市里的多家商场,转眼间将家乐福的旗帜插上中国各个消费中心城市的制高点。
G. 请教一个关于家乐福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
目标市场:普通消费者。
市场定位:中低档日用消费品。
H. 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家乐福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市场营销学》
优势复:蒙牛的文化内涵 3
蒙牛制的管理思想 3
蒙牛的强势宣传 4
蒙牛的公益营销 5
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个人魅力 4
劣势:发展过快带来企业漏洞 2
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 3
自我独立扩张的成长模式 5
蒙牛国际化的挑战 4
蒙牛企业机会与威胁外部因素
机会:企业面临市场洗牌 5
国家进行土改,扩大内需 1
国家救助国内乳业 3
呼和浩特“乳都”称号受到全球认可2
国务院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 2
威胁: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中国乳业信誉危机 5
国外品牌进驻国内市场 4
国内奶源小而分散 2
546070231
I. 关于市场营销的问题。家乐福与沃尔玛
家乐福对外租赁面积与自营面积配比
整个-1层由家乐福承租,大部分自营,少部分对外再次租赁。
家乐福自营面积:96×120=11520㎡.
家乐福对外租赁区域:24×120=2880㎡.
对外租赁区域占整层家乐福占比:2880÷14400×100%=20%.
一层入口区域面积约300㎡,对外租赁(大娘水饺、佳美乐香水、家乐福烟柜)约130㎡。
家乐福对外租赁总面积占家乐福承租总面积百分比:
(2880+130)÷(14400+300)×100%≈21%.
家乐福自营面积自营面积占比约为79%。
家乐福对外租赁区域业态特征
餐饮类:水饺/凉皮/千百味快餐。
服饰类:E裤休闲服/背包/城市生活流行包店/时尚前沿护理品。
流行饰品:流行小饰品/水晶饰品/佳美乐香水。
特色食品:滋补品天福名茶/欧味多休闲食品。
服务类:儿童玩乐区/柔婷美容美体/银行。
特色书店:贝塔斯曼书友会。
家乐福对外租赁区域,引进的业态主要是快餐、个性服饰、流行饰品、特色食品、特色书店、辅助性服务机构等,从而与自营的大众化的超市类商品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形成一个良性的业态互补、客流共享、共同促进的商业格局。
家乐福自营业态特征
家乐福超市自营业态,主要为家庭与个人提供日常居家、生活、饮食等类的小件商品。
生鲜类,约占20%,主要包括蔬菜、水果、鱼、鲜肉、面包等。
杂货类,约占25%,主要包括饮料、零食、调料、大米、面粉等。
纺织类,约占15%,主要包括包括服装、鞋等。
百货类,约占15%,家庭日常用品,主要包括锅、碗、筷、清洁用具等。
家电类,约占10%,主要包括电视、洗衣机、冰箱、音响等。
家化类,约占10%,主要包括洗刷、洗涤用品。
纸类,约占5%,主要包括餐巾纸、卷纸、卫生巾等。
总结
该家乐福超市因拥有强大的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并拥有非常优越的地利位置,每天人流如织,成为本地区效益最好的超市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家乐福业态组合的合理性和周细性、采购配送的便捷性和网络化、现场管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远远高于国内的本土超市,这也是家乐福走向世界的成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