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吃亏是福 ,请举一个事例说明!
吃亏是福的事例:
一、高考的故事
湖南有个贫穷的家庭,两个女儿在读高中,一个儿子在读中学。两姐妹高考时都考上了大学,姐姐一看家里的窘况,就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偷偷藏起来,说自己没考上,而让妹妹去读。妹妹一直不知道真相,有次她放假回来,偶尔的机会发现了姐姐的录取通知书。
令人震撼的是,姐姐录取的学校比她的还要好。这个时候一家人才发现,姐姐为了成全妹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宁愿一辈子当个农民。大家被这种高尚行为深深感动了,报章媒体上纷纷赞叹她。
二、甄宇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上下同僚都相处的很好。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
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
三、吴子恬的故事
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吴子恬。吴子恬的母亲过世早,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心,对他弟弟比较好,对他不好。他心里慢慢地就有不平,有抱怨。后来他娶妻了,继母对他太太也不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继母理论,但是太太把他劝了下来。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留下地和银两。
结果继母把最差的田给他,自己跟弟弟留好的田地,还把不少钱都私吞了。吴子恬要去找继母理论,又被太太拦下来。太太对吴子恬说,吃亏是福。越争福报越折损。结果很快地,继母生的儿子染上赌博恶习,把钱全部败光,母子几乎沦为乞丐了。
假如你是吴子恬,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是否会幸灾乐祸地表示“苍天有眼,你们也有今天”?这个时候,吴子恬的太太很懂人情事理,赶紧劝他去把母亲、弟弟接回来。他们不仅把继母和弟弟接回了家,还帮助弟弟戒赌,最后感动了继母跟弟弟,一家人和和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尽弃前嫌,不把对方任何的过错放在心上。太太生了三个儿子,后来都考上了进士。该是他们家的福报,怎么会跑得掉呢?一个家族里面出一个进士就很不容易了,她生三个,三个都是进士,你看她的福报有多大!
四、农夫的故事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
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五、岛村宁次的故事
被誉为“日本绳索大王”的岛村宁次以五角钱的单价大量购进麻绳,然后以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从而赢得了“岛村宁次的绳索真便宜”的好名声。于是订单源源不断,岛村便拿着购货单对订户道:“这是我一年来购买绳索的收据,这一年我一分钱也没有赚你们的,长次下去,我只好破产了。”
订户为岛村的诚信折服,情愿岛村单价增加五分钱。岛村又拿着顾客购货单据找到供应商道:“一年来,我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只是给您做了义务推销员,再干下去,我是受不了了。”供应商翻阅着原价卖出去的单据,感动不已,于是每根绳索降低五分钱供货。
如此一来,每根绳索就赚一角钱,利润已经相当可观。没过几年,岛村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岛村宁次后来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那些胆识谋略过人的企业家才敢对开始时吃亏,而后便占大便宜的“原价销售法”敢于为之。
⑵ 求两个故事
建议你去看看商业信息战之类的,网上很多的,还有就是那些情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