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酸灵的品牌历程
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几家小日化厂合并,建起了江北牙膏厂。 60年代,这个厂又更名为重庆牙膏厂。当时,工厂仅一百多名员工,产品主要由各地的百货站负责销售。 80年代,市场逐步放开,重庆百货站不再对重庆牙膏厂的牙膏“统购统销”。产品突然卖不动了———这是重庆牙膏厂成立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危机! 1987年,全厂职工开始集思广益地给新品命名为“冷酸灵”;同时重庆牙膏厂还制作“火锅篇”电视广告。冷酸灵迅速打开了销路。鼎盛时期,在重庆牙膏厂门口排队等着装货的大卡车多达十几辆。牙膏厂的的效益很快好了起来,1986年只有40多万元利润,但到了1989年就猛增到了400万元。 1996年美国奥美和重庆牙膏厂在进行了大量的消费者调查后,最终选择“冷热酸甜,想吃就吃”作为冷酸灵的广告语。把冷酸灵的主要广告诉求锁定在了脱敏这一功能上。从1996年开始,该广告持续投放,冷酸灵牙膏销量稳步上升,最终垫定了冷酸灵在国内牙膏品牌中的江湖地位。 1999年冷酸灵拒绝外资天价收购冷酸灵品牌的提议。随着全球跨国日化巨头的相继进入,某外资公司向登康公司提出“希望购买本公司股份”,或是“希望以大约50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冷酸灵这个品牌”。登康坚决拒绝了合资或者并购提议,并着手股份制改造。 2001年重庆牙膏厂更名为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该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直接受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指导,由技术咨询委员会、技术评价委员会和登康技术研发中心组成,拥有由多名国内外知名口腔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和技术评价委员会,以及高精尖的研发仪器及设备,技术研发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2年发布了中国首部口腔健康蓝皮书。集专业性、权威性、社会性于一体的蓝皮书,包含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的权威专家对牙本质敏感的专题研究报告,同时也是对全国口腔医学多年创新成果的客观总结。蓝皮书的发布对口腔医学界在牙敏感方面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年”双12”冷酸灵旗舰店登陆淘宝天猫,登康公司的电子商务战略围绕新渠道的拓展与抗敏感专家品牌的塑造共同进行,树立冷酸灵“品牌专业化、专业生活化”的抗牙齿敏感专家形象,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确保冷酸灵在互联网销售的快速成长。
B. 冷酸灵广告运动浪费在哪里
“冷酸灵”牙膏是重庆市轻工行业的五朵金花之一,也是国产牙膏的知名品牌,它在全国牙膏市场上也占有一席地位。我国牙膏市场竞争激烈,冷酸灵牙膏经历残酷的市场淘汰赛而生存下来,它的广告功不可没。冷酸灵牙膏广告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其广告经费投入是巨大的。仅1997年冷酸灵付给其广告代理的费用就高达200万元。那么,冷酸灵的广告费是否都发生了积极效果呢?客观地讲,冷酸灵广告运动也并非完美无缺,冷酸灵某些广告在主题宣传上的偏差,在定位上的游移,在表现上的疏忽,成为冷酸灵广告费浪费的主要方面。“想吃就吃”守住定位和市场
冷酸灵品牌能长期生存于牙膏品牌丛林,它的广告主题决策正确,广告定位的成功是其广告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冷酸灵的广告运动的主题较长时间内集中于向广告对象和社会公众传播冷酸灵品牌能够除牙齿遇冷热酸甜痛苦的信息,并建立起相应的消费概念。正是冷酸灵采用功能性USP的方法,使冷酸灵品牌被牢固地位于解除遇冷热酸甜痛苦这一市场上或消费心理位置上,并成为这方面的第一品牌。
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牙膏市场流行开发药物牙膏,广告主要宣传能治疗、预防某种或某几种牙病,并定位于某种牙病的治疗或预防功能,成为牙膏厂家的主流营销策略和广告策略。冷酸灵也不能置于时尚之外。但是,冷酸灵的主题及其它定位与当时牙膏市场的主要品牌如洁银、两面针、中华、黑妹、美加净和蓝天是不同的,具有独特性。冷酸灵的主题与定位给广告对象的利益是明确的,这一主题不仅其他品牌没有宣传过,而且具有推动销售的能力,所以,应该说这一主题及其定位为冷酸灵广告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中期,在佳洁士、高露洁等洋品牌大举进攻和国产其他品牌牙膏加紧竞争的情况下,冷酸灵牙膏仍坚持了已有的正确主题与定位,将该主题及其定位导向消费者利益方向,提炼出给大众直接利益的口号:“想吃就吃”进一步强化了商品给受众的利益,从而守住了自己的定位和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牙膏市场上的地位。“坚韧不拔,冷酸灵”念歪了“真经”
“坚韧不拔,冷酸灵”广告把冷酸灵的“真经”念歪了。80年代中后期,冷酸灵牙膏已亮了了解除牙齿遇冷热酸甜痛苦这一广告主题及定位的宣传大旗。同时期,也许冷酸灵为了增加广告的新鲜感,增强广告暴露程度,又推出电视和交通广告,高喊出“坚韧不拔,冷酸灵”的铮铮口号。声音是响亮的,但离主题和定位是遥远的。这一广告诉求点是“冷酸灵使你的牙齿坚固”的利益点。这一点与冷酸灵固有的主题和定位南辕北辙。此时,冷酸灵的诉求在整个广告宣传中除了提高品牌知名度这一好处外,带给冷酸灵的是负面的效果。一方面“坚固牙齿”与原有的主题和定位不一致,不仅不能增强受众对广告利益的认同和说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品牌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广告固有定位,另一方面,这样的广告本身造成广告费一定程度的浪费。
“大象篇”广告将把冷酸灵的战车拉入沼泽。科学的广告主题,正确的广告定位是成功广告的重要保障,也是评价广告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除非广告战略改变或新的细分市场要进入,在一般情况下改变广告主题及其定位是危险的,而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改变广告主题及其定位更是十分危险的。在1998年上半年,冷酸灵牙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象篇”广告。该广告表现的是一位健壮的青年男子用他白亮、整齐的牙齿咬着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系在一辆载着一头巨象的拖车上,拖车在华彩声音中缓缓移动。该广告词是:“如果您想牙齿和他一样强壮,请使用我们的牙膏”。“大象篇”广告主题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冷酸灵使牙齿强壮(坚固)。广告创意贴切、直观、生动、形象,有个性,相对于这一主题而言,该创意是不错的,广告画面也显得比较漂亮。表面上看,“大象篇”广告应该是成功的。但是,冷静思考不难发现该广告犯了一个错误。
“大象篇”广告背离了冷酸灵品牌固有的主题和定位,重新提出了“强健”(或坚固)的牙膏主题及定位,在客观上具有放弃了业已赢得的优势趋势,是避实就虚,这一行为使冷酸灵牙膏的对象或目标市场在有意无意间发生了偏离。这样的广告如果不及时停止必将导致如下几个负面效果。幸好“大象篇”广告维持的时间不长,某些负面效果还未充分反应出来。
“立起篇”想说什么?1997年度冷酸灵牙膏推出了复合管新包装牙膏。为了促销新包装牙膏,冷酸灵在电视媒体上发布了一则产品形象广告。该广告选用一留披肩发的年轻女性为推介产品的形象人物。广告女子朴素、大方,其披肩发也不失带有一点时髦的风韵。该女子手里竖起一盒冷酸灵牙膏,说“一种能立起来的牙膏”,“把自信立起来”。我们简称冷酸灵的这一广告为“立起篇”。该广告到底想对受众说什么?该广告是想说冷酸灵也与洋货一样采用了新包装,并不比洋货逊色,能立起购买者的自信心?或者说新的冷酸灵解除牙齿遇冷热酸甜痛苦效果更好?让消费者面对冷热酸甜食物立得起吃的自信心?“立起篇”广告主题不清晰,不明确,显得比较晦涩。“立起篇”在广告信息过盛的年代,传播这样的信息不可能有效果。况且,新包装与旧包装相比或与其他品牌相比,究竟有何不同,立不立得起来能给对象什么利益?对象为什么一定要购买能立起来的牙膏?这些关系到广告能否说服对象购买的问题,广告并未交待。所以,该广告注定是失败的。“立起篇”的广告费有较多的浪费。“叽叽咕咕”的声音使人烦
“相声篇”注意了广告对象的感受吗?冷酸灵牙膏在1998年推出了用相声形式宣传产品的广告。该广告选用了两名相声演员,用滑稽和斗嘴的方式突出宣传了冷酸灵解除遇冷热酸甜痛苦,突出了“想吃就吃”的利益。应该说冷酸灵“相声篇”对宣传其主题,突出定位是有效果的。但该广告的背景拟音即模拟人们吃到沙子或咬冰块时牙齿发出的“叽叽咕咕”声音使人感到很难受。虽然这种难受体验表面上在强调冷酸灵给对象的利益,但是细想起来即牙好的人,在冷不防咬上饭里的小沙粒或小石粒产生的感觉也是不好的,此类感受一方面会使对象产生不好的感受,影响正确认知广告及产品;另一方面知觉的防御功能往往使受众逃避这种不愉快的刺激,避免对这类刺激的感知,这样就会影响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广告内容,从而影响广告效果,使广告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浪费。青年广告人物代表影响效果
“冷酸灵”广告运动究竟欲与谁沟通?“冷酸灵”广告运动爱上了一个并不太爱她的人。
“冷酸灵”广告运动的利益诉求点主要是解除人们牙齿遇冷热酸甜所发生的不舒服。它刺激的是牙本质过敏者的解除不舒服的主导动机。在一般情况下,牙本质过敏者为了解除牙过敏的痛苦需要,就会被冷酸灵广告运动的诉求点所打动,从而产生对冷酸灵牙膏的需要,进而产生购买行为。据笔者向牙科医生调查所知,牙本质过敏除了个体差异或家族因素外,主见于中年或中老年群体,也即在中年和老年群体中牙过敏者较多,他们有解除牙过敏痛苦的需要。冷酸灵广告能刺激他们的需求,对他们效果较好。如果以中年、老年群体作为诉求对象,冷酸灵的诉求重点比较符合他们的需要,容易刺激起他们的购买动机。但是“冷酸灵”广告用青年人来对中年、老年群体展示生活情景,作为表现人物,有悖道理,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广告的效果,造成了广告投资的浪费。
综上所述,广告运动是一场高智力活动,它要求广告策划正确、周密、系统,丝丝如扣,环环相依,任何一点疏漏都会降低广告的效果,增加广告投资的浪费。(江智强)
C. 冷酸灵牙膏好吗
D. 我要在超市做冷酸灵品牌的促销,请问应该怎样做营销策略
首先要保证铺抄货率,其次袭做海报宣传之类的,如果你是与客户面对面的,你自己的牙齿要干净,口气清新。。。
还有,给楼主一个快消品专业论坛叫做“中国快速消费品论坛”
里面都是与你一样的业内人士,楼主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http://www.fmcg.com.cn
E. 冷酸灵的品牌简介
冷酸灵是中国最早的国产牙膏品牌之一,是中国抗牙齿敏感领域的领导品牌及中国国产牙膏第一品牌。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理事长单位,登康公司一直以“改善民众口腔健康”为企业使命,冷酸灵作为登康公司的主力品牌,一直坚持了解消费者口腔保健需求,坚定“咬定口腔不放松,齿根扎在口腔中”行业定位,坚守民族品牌的社会责任,深入钻研,精耕细作,对国人口腔健康充满热忱与关怀,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国人口腔保健的优质优惠的口腔护理产品,提升整体口腔护理水平。为打造冷酸灵的专业性及卓越功效,登康公司建有全国一流的口腔护理研发平台,并于2009年在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口腔护理清洁用品工业协会及全国著名口腔医院等权威机构指导、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首家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冷酸灵牙齿抗敏感研究中心”,着眼于牙齿敏感及口腔护理领域的专业研究,关注消费者口腔健康状况,拥有多项中国先进的抗牙齿敏感专利,这为开发及丰富系列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强力塑造冷酸灵“抗牙齿敏感专家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冷酸灵”品牌系列产品,自1986年投放市场以来,以解决牙齿敏感、增强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耐受力等多种功效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和推荐,在中国畅销了几十年,是很多家庭优质的生活伴侣,陪伴着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其“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广告语可谓家喻户晓,倡导的“缓解牙齿敏感、畅享生活乐趣”的价值承诺,让消费者畅享生活美食,身体全面健康,深得消费者认同、信任和称赞。
在冷酸灵的品牌塑造中,不断提升冷酸灵系列产品抗牙齿敏感功效的同时,关注大众口腔健康的教育与普及,热心公益活动惠及于民:曾先后组织过“长征行 冷酸灵”革命老区口腔健康教育及捐赠活动、“冷酸灵健康护牙万里行”活动,深入重庆、湖北、湖南、北京等地的敬老院、幼儿园进行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及产品捐赠;举办过“中国抗牙齿敏感专家论坛”,发布了第一本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等等,致力于将专业口腔护理知识为广大民众服务。
F. 冷酸灵牙膏是无氟
冷酸灵牙膏是个民族品牌,主要以抗过敏为主,中国80%的抗过敏牙膏都是冷酸灵出的。
"冷酸灵"是公司的主打牙膏品牌,自投放市场以来,以解决牙齿敏感、增强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耐受力等多种功效著称,其"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核心价值承诺,
让消费者畅享生活美食,深得消费者认同、信任和称赞。冷酸灵牙膏是一个系列的牙膏产品,最主要特征是含有中草药成份而具有抗过敏作用,但该系列产品中有含氟类的品种和不含氟的品种,如健康防蛀类的产品即有氟成份。
任何物质都可能因为过量摄入引起中毒,含氟牙膏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正常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的。
一个60千克体重的成人,建议的每日氟摄入量应低于4.2毫克。成人牙膏的氟浓度一般为1000~1500 mg/kg,如果使用1克的含氟牙膏(约1厘米长的膏体),每天刷牙2次,氟总量只为2~3毫克。刷牙后吐掉牙膏浆,已经吐掉了大部分的氟,剩下吞咽到体内的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对于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吞咽反射比较差,容易在刷牙时吞入牙膏,要注意防止氟摄入过量。一方面,儿童应该使用含氟量更少的儿童牙膏(含氟浓度一般为250~500 mg/kg),并且不要超过每天2次,每次的用量也不要超过一颗豌豆的大小。
另一方面,家长要监督孩子刷牙,鼓励他们吐出牙膏,不要吞咽。偶尔发生的吞入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即使是使用含氟1500 mg/kg的牙膏,1岁儿童也要一次服下33克才会达到可能中毒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建议,在幼儿满2岁后,才开始使用含氟牙膏。
G. 冷酸灵牙膏是国产么国产品牌的牙膏还有哪些
1、田七 广西奥齐丽公司产品
2、两面针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3、三笑 江苏三笑集团有限公司
4、冷酸灵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5、立白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6、纳爱斯 浙江纳爱斯集团
7、黑妹 广州美晨股份有限公司
8、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隆力奇 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 冷酸灵的介绍
冷酸灵牙膏是个民族品牌,主要以抗过敏为主,中国80%的抗过敏牙膏都是冷酸灵出的。冷酸灵是公司的主打牙膏品牌,自投放市场以来,以解决牙齿敏感、增强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耐受力等多种功效著称,其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核心价值承诺,让消费者畅享生活美食,身体全面健康,深得消费者认同、信任和称赞。该系列产品已累计销量超过40亿支,并多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称号,是中国13亿人民的牙齿抗敏感专家。
I. 关于各种牙膏的营销策略
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规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季节变化较为平稳。 1998 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 28.07 亿支;2000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预计今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 49 亿支, 2010 年将达到 54 亿支。建国后,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82 年):两大品牌南北称雄。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期间,上海中华牙膏和天津蓝天牙膏两个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素有“南有中华,北有蓝天”的美称。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牙膏定产包销,销售是靠各级百货站分销,基本叫没有竞争。
第二阶段( 1983~1991年):国内品牌雨后春笋。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自销后,国内新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涌现出两面针、冷酸灵、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黄芩等众多品牌。它们各执一域,逐渐形成竞争割据之势。
第三阶段(1992~1995):洋品牌抢滩中国市场。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短时间内利用强大的营销攻势抢占了中国的高端市场。
第四阶段( 1996~2002 年):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 " 中华 " 和 " 美加净 " 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1996 年,国内牙膏 10强品牌中外资品牌仅占两席,到 1998 年已经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席。而蓝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国产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 )中国牙膏品牌重新整合寻求突破。 两面针、冷酸灵等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田七牙膏异军突起,又涌现出纳爱斯、西瓜霜、立白、云南白药牙膏、牙依牙膏等新生品牌,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避实击虚,力保占领" 中老年口腔护理 " 和 " 中草药护理 " 等细分市场。
2、当前市场概况
从市场发展看,世界口腔清洁用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细分程度高,品牌忠诚度起主要作用,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从市场供给看,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市场增长率低;从市场需求看,个性化需求日趋强烈,追求新感觉、健康、美白、天然、全效依然是主流;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高,高露洁、宝洁、联合利华等几大跨国公司品牌占领大部分市场;从产品结构看,市场进一步细分化,新品大量涌现,广泛为市场所接受的是特殊感觉并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 从区域和价格结构看,城市市场,牙膏产品进一步向高档化发展;农村市场,低价位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第一梯队的外资品牌稳固占据城市市场后,营销重心开始大幅向农村倾斜,价格由高价位向低价位渗透,第二梯队的民族品牌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价位反攻。例如,最近高露洁公司针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主导产品中草药牙膏推出草本牙膏(含田七、西瓜霜的牙膏)进行低价打压,一向以高价位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佳洁士也采取了最为见效的价格战,并首次在其强根固齿牙膏广告中高声叫卖“只售两块九!”。从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看,国内牙膏市场主要品牌群大致为:高露洁、佳洁士、中华、两面针、田七、黑妹、冷酸灵、、蓝天六必治、黑人、竹盐狮王、洁银、洁诺、草珊瑚、永南、美加净、白玉等近20个。2006年度,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大致为:高露洁26%、佳洁士19%、两面针13%、中华10%、田七9%、黑妹6%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牙膏规模达到47亿支。在国内牙膏市场,高露洁、佳洁士霸主地位已形成;两面针、冷酸灵、黑妹、立白、蓝天六必治等国产品牌则稳占二线阵营。
3、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A、 当前我国牙膏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广告与品牌、产品包装、市场细分等方面:一是价格竞争有所增强;国际企业力推低端便宜产品,因其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了某种程度的饱和,但中低端市场对其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发展策略已经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的基础上,加大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力度等方面。二是高低端品牌互相渗透;高档市场已被外资品牌牢牢占有,并且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外资品牌由高档往低档延伸,而国产品牌只得由低档往高档发展,前者比后者拓展力度更大,外资品牌结合中国实际,营销策略得当,自上而下占领大量市场份额;三是广告成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牙膏厂商都纷纷加大广告的投入。四、渠道更加多元化。商业的经营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各种零售业态层出不穷(大卖场、连锁便利);商业流通渠道相应也在重整,加上传统批发渠道的萎缩,促使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结构。这些销售渠道的变化使得零售业态,尤其是新兴零售业态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国际连锁零售卖场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高昂的进场费用提高了进入壁垒,压缩了工商各级的利润,“终端黑洞”已经成为企业以及经销商不容回避的问题。
B、牙膏品类丰富,从洁齿型牙膏一统天下发展到洁齿、预防、美容、保健、生物型等多种牙膏品类并存的格局。新的卖点不断出现,如纳爱斯的透明包装营养牙龈、云南白药的防治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配方、原料口味改进型(加盐、SIO2、绿茶、蛇胆、蜂胶、中药成分等)牙膏专门针对等等。各大品类中产品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按营销理论讲国内前10位的牙膏产品力趋同(从原料到设备再到工艺差异化很小),差异最大的是销售力和品牌力。以高露洁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开低走的市场策略,依靠降价和不断推出低价位产品的方式来阻击竞争,最终形成残酷的价格战。从区域和价格上看,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场是由外资名牌和国产名牌占据。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3~4元/支,以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占据了3元以上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而在地级城市,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2.5元~3.5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名牌占据,40%的市场由国产名牌分割。在县级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价格区间已经降到了2元~3元,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其中杂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攀升。到了农村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只在1.5元左右,全国的牙膏农村市场被各地的杂牌占据半壁江山,正宗的外资名牌已经极少露面。城市和农村需求界面较为明显。
C、从功能上分析:国外品牌多以健康感念(富含某某因子、物质等),冠以科学头衔;而国内品牌多打中草药的牌。在中药草牙膏市场中,蓝天六必治、两面针、田七、芳草、洁银等老品牌位居主导地位,不断推陈出新;黑妹、冷酸灵等新品牌不甘落后,竞相推出新产品。高露洁、佳洁士等国际品牌也意识到中国的中药牙膏市场,开始打草本牙膏概念(如高露洁草本、佳洁士草本水晶等)。云南白药、隆立奇、立白、飘影、名人等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介入,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