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市场创新
人们一般把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和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归纳为市场创新。事实上,市场创新,完整地说,企业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
市场创新不同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属于较为广义的创新范畴。在现实生活中,创新一词常被人们理解为某项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这种把“创新”仅限于技术范畴的狭隘理解,妨碍了人们运用“创新”这一锐利武器。因此,我们应该拓宽创新的视野,将创新理解为一个远远超出“技术”范畴的、综合性的经济概念。如在销售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分期付款方式的发明,就是经济意义的创新。分期付款,也就是用未来的收人购买现在的商品。这种购买方式,使目前暂元购买力的人有了购买力;使看似“没有购买力”的商品有了巨大的购买力。它加速了商品的实现过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了经济类型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整个经济的面貌。
市场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开拓新市场
开拓新市场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地域意义上的新市场。指企业产品以前不曾进入过的市场。它包括老产品进入新市场,如由国内向海外拓展,由城市向农村拓展。也包括新产品进入新市场。
第二、需求意义上的新市场,指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潜在需求时,企业以新产品满足市场消费者已有的需求欲望,如向农户推销廉价的、功能较少的彩电,向工薪阶层推销低价位汽车等。
第三、产品意义上的新市场。将市场上原有的产品,通过创新变为在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具有木同档次的、不同特色的产品,可以满足或创造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如福特汽车公司变换汽车式样,向其顾客供应不同档次的汽车:向富豪供应卡迪拉克,向一般人供应雪弗兰,向中等富裕的人供应奥尔兹莫比尔。
二、创造市场“新组合”
市场创新又是市场各要素之间的新组合,它既包括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域的创新,也包括营销手段的创新,还包括营销观念的创新。
市场营销组合是哈佛大学的敦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综合运用企业可控制的因素,实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标。市场营销组合观念是市场营销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组合为实现销售目标提供了最优手段,即最佳综合性营销活动,也称整体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组合观念认为,企业可以控制的产品、定价、分销与促销诸因素,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数。在营销过程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出现新的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创新与市场营销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市场营销以“大路”货为基础,以总体成本取胜,以市场分享为目标,着重广告、推销和价格战等手段。因此,资金最为充足的企业在“战”中取胜的可能性较大。而市场创新则靠产品和服务的差别性取胜,致力于市场创造,即提出新的产品概念,建立新的标准和市场秩序,因而,最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取胜的可能性最大。正如托马斯·彼得斯所言:“不要老是分享市场,而要考虑创造市场。不是取得一份较大馅饼,而是要设法烙出一块较大的馅饼,最好是烘烤出一块新的馅饼。”
可见,市场新组合是从微观角度促进已有市场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建立一种更合理的市场结构,赋予企业以新的竞争优势和增值能力,这就是市场创新的宗旨所在。
『贰』 微观市场营销和宏观市场营销的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微观市场营销和宏观市场营销的区别如下:
1、处理方法不同
按照微观市场营销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
而宏观市场营销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认为首先应考虑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
从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
2、目的不同
微观市场营销就是把产品卖好,让产品好卖营销策略主要目的是了解产品的潜在市场和销售量,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只有对掌握了市场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失误,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而宏观市场营销面临的是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为实现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决策的目标。
3、核心要点不同
微观市场营销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也可能带来新的难题,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营销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掌握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前提。
而宏观市场营销避免和声誉较高的名牌商品展开正面竞争。名牌商品都处于高度的商品保护地位,如果新商品只是一味模仿而无什么改进,就很难取得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宏观市场营销
网络-微观市场营销
『叁』 如何创新营销模式
早有德鲁克先生继承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认为企业只有两项职能,就是营销和创新。如果基于企业竞争,我们说战略创新是根本、模式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关键、文化创新是灵魂、技术创新是基础、营销创新是条件那么,基于营销创新,我们则可以演绎为:战略创新是根本、价值创新是核心、产品创新是基础、渠道创新是条件、成本创新是要诀、模式创新是关键 当今,创新更成为一切理论与实践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既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头等大事。麦卡锡教授所归纳的4p理论,使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一目了然;劳特朋教授发展的4c理论,重新界定了市场营销的组合要素。 当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已经成为现代营销理论创新与企业实践的基本方向。市场实践证明,营销创新,首当其冲的是要素创新,要素创新是市场营销创新的基础和灵魂,离开了基本要素,企业营销将无所适从。然而,随着顾客需求的日益嬗变,市场营销也正在悄然发生变革。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实践证明,企业单纯以产品为中心,或者单纯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同样受到挑战。 新的营销要素在不断涌现,新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产生,无论4p还是4c,都无法概括今天日益丰富的营销要素,也很难在今天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营销制胜。 今天,面对越来越细分的顾客市场,在市场营销的广泛领域,传统的营销要素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新的营销要素正在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企业竞争模式、顾客价值主张、生活方式变革、品牌文化创新、声誉形象塑造这些当代市场经营的重要手段,正以其鲜明的要素特征进入营销领域,并发挥着独特的市场魅力。而且,新的营销实践也在不断提供如何在4p与4c之间进行战略选择与创新整合的多种答案。海尔由制造向营销的蝶变、金蝶由软件服务向解决方案的转型等,都在引领中国企业迈向市场竞争的高端产业链。有道是,卖产品不如卖服务、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卖产品不如卖文化。 在很多领域,产品越来越成为顾客感知价值的载体,其理性价值与实用功能正在被感性价值与情感利益所取代。于是,人们又悟出了这样的营销逻辑:卖产品不如卖服务、卖服务不如卖品牌、卖品牌不如卖文化。实际上,无论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高科技公司,卖服务就是卖解决方案,卖品牌就是卖情感价值,卖文化就是卖生活方式。 全球化时代, 并购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路径。近年来,关于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讨论常常不绝于耳。无论新经济还是传统行业,一夜之间,摇身一变而为富豪早已司空见惯。不是卖产品、卖服务,而是卖企业,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企业发展和营销模式。当然,卖企业的本身,也反映出企业的生存状态。2008年,江南春卖掉分众,引来业界瞩目。2009年,站在资本风口浪尖的另外三位民营企业家 ,又共同面临资本模式的悲喜与困惑。李途纯在资本对赌中输掉了爱子太子奶而前途未卜;牛根生高价把女儿蒙牛嫁入中粮豪门而手握重金;朱新礼一手养大的肥猪汇源在沸沸扬扬中欲卖不能而斥资主业、重振江湖。 君不见,多少创业者、企业家都在跃跃欲试,翘望资本市场那根点石成金的魔杖从天而降。于是, 商业模式的重构、营销模式的创新被企业争相效仿。 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赢利逻辑;营销模式就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手段和实现形式。营销模式包括客户价值主张、组织资源、战略定位和策略组合。或者说,营销模式就是企业营销的组合拳和对打套路,营销要素就是营销套路的多种对打工具。因此,营销要素的创新将不断丰富企业的营销模式,营销模式的创新又将在更高的竞争层次上驱动营销要素的创新。 如今,正像商业模式的竞争正在取代企业的要素竞争而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特征,营销模式的竞争也必将取代单一的营销要素竞争而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趋势。
『肆』 市场营销有哪6个微观环境以及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微观营销环境:
1、供应商
供应商是指对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而提供特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能源、劳务、资金等资源的供货单位。这些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利润,从而影响企业营销计划和营销目标的完成。
2、企业内部门
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的环境力量和因素。企业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单位,是一个系统组织。企业内部一般设立计划、技术、采购、生产、营销、质检、财务、后勤等部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3、营销中介
营销中介是指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或部门的总称。
4、顾客
顾客是指使用进入消费领域的最终产品或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最终目标市场。顾客对企业营销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前述的环境因素。顾客是市场的主体,任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才能赢得这个市场,现代营销强调把满足顾客需要作为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
5、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企业营销活动中与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关系的各种群体的总称。公众对企业的态度,会对其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既可以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能妨碍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必须采取处理好与主要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偏爱,为自己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
6、竞争者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现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在目标市场进行营销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竞争对手的挑战。即使在某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没有“显在”的对手,也很难断定在这个市场上没有潜在的竞争企业。
『伍』 什么是微创新
作为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次生论坛,2010梦想者——网络草根创业与就业论坛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网进行现场直播。360董事长周鸿祎在论坛上建议网络草根创业者致力于“微创新”。 周鸿祎说,所有的公司应该要立足一个字“创”,作为创业公司,创新非常重要,那怎么理解“创新”呢?很多人认为我是小公司,我是草根,我做不出石破天惊的技术,我也不能突然把这个行业颠覆了,最近有一个心得,感觉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创新方式,就是“微创新”,这可能也是对各位草根创业者的借鉴,我觉得微创新是将来做产品创新的很重要的方法。 互联网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当网民突破3.5亿到4亿之后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消费者开始上网了,互联网已经变成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东西了,也就是说“网络生活化”或者“生活网络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机会也比原来更多了。随着互联网人群进一步和现实消费者融为一体,当你在互联网上进行创新的时候你要把你的东西做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要像消费品一样让人容易使用。我最近研究美国一些比较成功的创业公司之后发现,他们做的创新都符合我刚才说的“微创新”,我反对创业者做大公司做的事情,如果都和大公司一样游戏规则不是你决定的,你也不比他有钱,也不比他有实力,对小的创业者来说我们做颠覆式的格局改变也不现实,所以我觉得比较现实的就是做微创新。 微创新也符合原来强调的“以用户为中心”,或者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你一定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用户需要出发。另外微创新一定要聚焦、专注,不一定把面做得多宽,360唯一做成的事情就是微创新,因为360当初反流氓软件的时候没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那些技术高手都不屑于做这个事情,但是真的到人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 周鸿祎还指出,微创新也并不意味着就能一炮而红、一招致敌,微创新需要持续不断地找用户的点,然后持续地去找用户的需求,很难一招致敌解决战斗,不能指望于做一个产品就名扬天下。这就要求我们创业者有持续的微创新的能力,同时要有坚韧不拔的努力. QQ本身就有很多微创新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满意】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