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场营销学是哪一年成为大学专业的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大学里市场营销学专业是什么。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2
一、掌握基础而全面的营销知识,了解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需要(Needs)、需求(Demand)、欲求(Wants)、产品(Proct)、效用、价值和满足(Utility,Value,Satisfaction)、交换(Exchange)、交易(Transactions)、关系(Relationships)、市场(Markets)、市场营销(Marketing)及市场营销者(Marketers)、负需求(Negative Demand)、无需求(No Demand)、潜在需求(Latent Demand)、下降需求(Falling Demand)、不规则需求(Irregular Demand)、充分需求(Full Demand)、过度需求(Overfull Demand)、有害需求(Unwholesome Demand)等等。小编推荐三本基础而全面的书:1、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学》2、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
3
二、观察真实的商业世界,学着分析,以睿智的头脑去思考,洞悉市场商机。我们大学里学的只是理论,我们必须投身于真实的市场中学习,从市场中、从项目中、从公司内、从竞争对手和全球知名品牌那里去学习和领悟。将基础理论结合真实的市场行为,可以分析、归纳、演绎出无数鲜活的灵感、感悟和成功案例。
4
三、实践—思考—经验的循环。在学习理论、案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展开联想。联想理论、案例在你个人阅历中的投射,寻找理论、案例在真实商业世界中的投射,独立去分析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像海尔洗衣机、铱星移动通信系统、江苏燕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卡迪拉克汽车公司、RRZL公司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等等。营销和销售的区别就好像在战争中军师和士兵的关系一样,前者是谋划和布局战略的,后者是冲锋陷阵的。如果是做销售的要想方设法向营销发展。
B. 世界酒店业引入市场营销观念是在几几年左右
酒店业的出现比市场营销的概念早几千年。现有酒店业,才有市场营销的观念。
如果非要追朔酒店业引入市场营销观念是哪一年,正确答案应为1962年。
关于市场营销,第一版官方定义是1935年由AMA的前身——美国营销教师协会所采用的,1948年被AMA正式采用,1962年,经多次配合酒店行业特点的休整,针对酒店业出了一版,1970年后开始被各连锁酒店规模采用。
C. 国内市场营销系最早的开设时间!
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等科学为基础,从属于管理回学范畴的一答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先决条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1949年以前,中国曾一度引进市场学。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市场营销学的引进和研究工作整整中断了30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从国外引进。学校是国内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从事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研究并开设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是从原贸易经济学科衍生、分化出来并逐步独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创始人为时任商业经济系系主任的彭星闾
D. 市场营销学什么时候进入我国
从我国市场营销学的引进时期为 (1978~1982年) 。
在此期间,通过对国外市场营销学著作、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进行翻译介绍,选派学者、专家到国外访问、考察、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等方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市场营销理论。
但是,当时该学科的研究还局限于部分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该学科引进和研究工作的人数还很有限,对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大多数企业对于该学科还比较陌生。然而,这一时期的努力毕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4)市场营销哪年引进扩展阅读:
1、市场营销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市场营销是反映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微观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是根据目标顾客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生产者流转到目标顾客,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
2、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是交换,但其范围不仅限于商品交换的流通过程,而且包括产前和产后的活动。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往往比产品的流通过程要长。现代社会的交易范围很广泛,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形成了普遍联系的市场体系。
3、市场营销与推销,销售的含义不同。两者包含的内容也不同,市场营销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定价,促销,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而推销,销售仅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环节或部分,是市场营销的职能之一,不是最重要的职能。
4、市场营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企业要从整体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谋划营销方案,在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制定营销方案。营销策略与策略之间要相互匹配,通过营销策略的组合,谋求整体效果的最优。
5、营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市场营销不是企业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不只是营销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的事情。因此,企业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概念。
E. 市场营销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早在几千年前有物物交换的时候·商品市场形成的时候·这种哲学就已经存在了·英文叫MARKETING·我国的商业文化比西方发展得早得多
F. 市场营销学开始进入我国的时间是哪一年
1978~1982年
G. 中国的营销行业是什么时候引进来的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营销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本就还没有任何形式的营销观念,甚至连产品推销观念都还没有形成,而是计划经济的“供销”观念。也就是最传统的那种营销的时代,但还是有很多的变现的形式的。在每个县城和乡镇都有供销社、村里有代销店,70中末期年代和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应该可以零星感受到这些痕迹。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西方的营销观念就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中后期达到非常火热的气氛。这些从90年代的学校专业设置的市场营销等专业可以看出来。从这时开始,中国企业开始模仿西方的营销观念和理论,其中最为经典的营销理论就是伊杰·麦卡锡总结和提出的4P营销组合(产品、价格、通路、促销)。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真正逐步地步入市场经济。20世纪末期,中国同世界一起进入了“新营销运动”时代。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20多年,中国企业界和营销界经历了“广告大战”、“策划大战”、“价格大战”、“名牌大战”(名牌不等以品牌)、“通路(流通渠道)大战”。
H. 中国市场营销起源和发展过程
我国对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引进时期 (1978~1982年)
在此期间,通过对国外市场营销学著作、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进行翻译介绍,选派学者、专家到国外访问、考察、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等方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市场营销理论。
但是,当时该学科的研究还局限于部分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该学科引进和研究工作的人数还很有限,对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大多数企业对于该学科还比较陌生。然而,这一时期的努力毕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传播时期 (1983~1985年)
经过前一时期的努力,全国各地从事市场营销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要使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必须成立各地的市场营销学研究团体,以便相互交流和切磋研究成果,并利用团体的力量扩大市场营销学的影响,推进市场营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各团体分别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讲习班。有些还通过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举办了市场营销学的电视讲座和广播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既推广、传播了市场营销学知识,又扩大了学术团体的影响。
在此期间,市场营销学在学校教学中也开始受到重视,有关市场营销学的著作、教材、论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应用时期 (1986~1988年)
1985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应用现代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经营管理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各地区、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又不尽相同。在此期间,多数企业应用市场营销原理时,偏重于分销渠道、促销、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调研部分。
(四)扩展时期(1988~1994年)
在此期间,无论是市场营销教学研究队伍,还是市场营销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内容,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全国各地的市场营销学学术团体,改变了过去只有学术界、教育界人士参加的状况,开始吸收企业界人士参加。
其研究重点也由过去的单纯教学研究,改为结合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进行研究。学者们已不满足于仅仅对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教学研究,而对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此期间,市场营销理论的国际研讨活动进一步发展,这极大地开阔了学者们的眼界。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学者们还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国市场营销的现状与未来,跨世纪中国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等重大理论课题展开了研究,这也有力地扩展了市场营销学的研究领域。
(五)国际化时期(1995~)
1995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康克迪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市场营销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作为协办单位,为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名外国学者和142名国内学者出席了会议。
25名国内学者的论文被收入《第五届市场营销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英文版),6名中国学者的论文荣获国际优秀论文奖。从此,中国市场营销学者开始全方位、大团队地登上国际舞台,与国际学术界、企业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8)市场营销哪年引进扩展阅读
市场营销观念和理论首先被引进生产领域,先是日用品公司,如小包装消费品公司,继而被引入耐用消费品公司,接着被引进工业设备公司,稍后被引入重工业公司诸如钢铁、化工公司。
其次,从生产领域引入服务业领域,先是被引入航空公司、银行,继而保险、证券金融公司。
后来,又被专业团体,诸如律师、会计师、医生和建筑师所运用。
与市场营销学应用范围的扩大相适应,市场营销学从基础市场营销学扩展为工业市场营销学、服务市场营销学、社会市场营销学、政治市场营销学及国际市场营销学。
I. 请问:营销是什么时间引进我们中国的
市场营销理论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重新引入中国大陆,经过近20年代的风风雨雨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需要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中国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引进阶段(1978—1982)年。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这是营销中国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参与研究者少,研究比较局限,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认识也相对肤浅。 (2)传播阶段(1983—1985年)。1984年1月,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贸院校的“市场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大促进了营销理论的全面范围内的传播,营销学开始得以到高校教学的重视,有关营销学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3)应用阶段(1985—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应用现代营销原理指导自身经营创造了条件,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不均衡:不同地区、行业及机制中的企业在应用营销原理的自觉性和水平上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同时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4)扩展阶段(1988—1992年)。在此期间,无论是市场营销的研究队伍,还是市场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内容,都有了大极大的发展。研究重点也从过去的单纯教演出了研究,改变为结合企业营销实践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充分探索,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营销学依然没有实现和中国国情的有效整合,营销学最权威的指南仍然是“科特勒”、“麦卡锡”和“斯坦顿”。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介绍他们的理论与观念。实践中的营销更多的是广告、促销,甚至不顾道德的束缚,操纵消费者的欲望,背离了时代的特征。 2000年以来,现代营销理论和应用原则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对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强调,对关系建立和顾客保持的强调;对商业过程和整合商业职能的强调;对全球性思考和区域性规划的强调;对战略联合和网络建立的强调;对直接(复)和在线营销的强调;对服务营销的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强调;对符合伦理的营销行为的强调。这些新的观点经过系统化后,也正是今天所看到的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网络构建、战略联合、直复营销、在线(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和营销伦理等,它们构成了当今营销时代的新特征。 营销是对需要满足的促进,需要无处不在,营销也无处不在。实用的营销不在于优雅的形式,而在于被谁,在什么地方,以何种程度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营销应成为一门实用管理技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应该向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技术。从宝洁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斯沃琪的差异化影响,马狮的关系营销到戴尔大规模开始定制化营销,可以看出这些营销创新成就了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丰富了营销理论体系。 因此,中国营销学面对21世纪,应结合西方营销理论、技术趋势和中国文化、市场、企业的实际状况,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创建中国市场环境下,尤其是网络环境下道德的营销理念和体系;创建结合实践的微观营销实务技术;创建整个组织范围的营销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