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毕业论文-浅析企业品牌策略,的提纲怎么写
建议:去中国知网下载几篇硕士论文来参考。这个方法真不错的。
⑵ 蒙牛企业营销战略(简单易懂)
1、携手老大共创乳都
牛根生曾做过这样的分析:从历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乡、奶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一提起内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不仅是宝贵的草原文化遗产,更是古人留给内蒙古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地域上看,世界畜牧专家认为,北纬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养牛带;内蒙古大草原恰位于北纬40—45度。从产业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费牛奶约为100公斤,我国仅为10公斤;在我国,牛奶制品有着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乳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从现实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和牛奶增长速度均居全国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还确立了“奶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以上诸要素,都是内蒙古创乳业品牌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整合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现实的大背景、大资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携手伊利以“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为主题,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灯箱广告,将经营企业品牌与经营地区品牌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传播,“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国人心目中渐趋形成,蒙牛在为内蒙古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的同时,不仅巧妙地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
蒙牛非常聪明的一点,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时间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创业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占领的是本地市场,那么就不应该向国际知名品牌如达能、雀巢去借,也不应该向国内巨头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伊利这样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势长自己的势。同时借自己的地域优势――呼和浩特这个全国最优的奶源之地。在这里,“中国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无法借到这个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这里养精蓄锐,等到自己力量强大之后再冲杀出来。
2、借势国际资本武装
2002年12月19日,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蒙牛公司总部,一个隆重的签字仪式正在举行——3家著名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共同向蒙牛投资2600万美元。一般而言,企业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对外融资的需求。蒙牛并不缺钱,为何要引进国际资本呢?蒙牛决策层有着自己深远的考虑。
蒙牛的长远目标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资公司注资蒙牛后,均派出董事进入蒙牛董事会,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结构国际化,从而相应提升蒙牛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其向国际水准看齐。三家投资公司皆为实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国际财团。作为专业化的国际投资公司,在其投资行为发生后,必须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资公司注资蒙牛后,也必须遵循上述程序。这就意味着蒙牛借助国际资本的跳板纵身跃入了国际视野从而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两家保荐人之一。
蒙牛的战略时间表是:2003年,中国乳业领导品牌——已经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业领先品牌——蒙牛团队正以国际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维、饱满的激情,向着目标阔步前行。
3、赞助申奥初显身手
借势,看似比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对,借得准,却不是像说的那样简单。在《红楼梦》里一心要掌握贾府实权的薛宝钗说过一句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业也罢,个人也罢,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风”,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种只靠自己的力量达到成功的观念早该扔掉了。
2001年炎热的夏季,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奥”事件上,奥运会历来是商机无限,刚刚起步仅两年的蒙牛瞄准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打算借助“申奥”的东风为“奥组委”捐助1000万,打响在全国市场的第一炮。蒙牛当时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就必须抢占最佳资源,做中国“申奥”成功后的第一个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价值。经过慎重推敲,蒙牛将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时“奥组委”即将成立,并且距离“申奥”成功的7月13日仅仅提前3天,正是万众瞩目,翘首以待的时候,蒙牛此时出招,可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蒙牛当时想了一个恰倒好处的捐款理由:内蒙古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是蒙牛的大本营,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帮扶捐资100万元,启动了盛乐经济园区,可以说蒙牛与盛乐经济园区是同步发展起来的,蒙牛正是借助这个渊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万,我助北京1000万!”的口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蒙牛在这个时候捐款,让人们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的旗帜,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销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钱,累计提取1000万元,分期分批捐给“奥组委”,这样,蒙牛的公益行为就天衣无缝的与消费者联系在了一起,让每个购买蒙牛产品的消费者感觉到为“申奥”做了贡献,即体现了消费者的个人价值,又升华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谓一箭双雕。
⑶ 毕业论文-浅析企业品牌策略,的提纲怎么写大神们帮帮忙
大专-浅析企业品牌策略,2级或3级的毕业论文提纲是:浅析××企业的品牌策略海尔企业品牌战略论文提纲 被引用次数: 1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
⑷ 你好,《蒙牛乳业集团的品牌营销战略分析》可不可以也发给我一份 [email protected]
恩,可以的,你给我一个邮箱吧
⑸ 蒙牛乳业集团的品牌营销战略分析
蒙牛乳业集团的品牌营销战略分析 创劲广告公司 发表于2009年06月08日 22:23 阅读(0) 评论(0)举报 摘要3-4 Abstract 4-5 第一篇 中国乳业发展趋势 8-10 第二篇 蒙牛乳业集团简介 10-13 1.“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10 2.建立“全球样板工厂” 10-11 3.智力整合财力 11 4.年平均发展速度为329%,年平均增长率达229% 11-13 第三篇 蒙牛的品牌成长之道 13-19 3.1 蒙牛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内蒙牛 13-15 3.2 蒙牛品牌战略的第二步——中国牛 15-17 3.3 蒙牛品牌战略的第三步——世界牛 17-19 第四篇 成就蒙牛品牌的事件营销 19-28 4.1 理论回顾 20-23 4.1.1 事件营销的作用 21-22 4.1.2 成功事件营销的四大要素 22-23 4.2 蒙牛品牌与事件营销的巧妙结合 23-28 4.2.1 注重定位 24-25 4.2.2 强调创意 25-26 4.2.3 高端载体 26 4.2.4 形成话题 26-27 4.2.5 项链理论 27-28 第五篇 蒙牛运用事件营销提升品牌的实例分析 28-40 5.1 “超级女声”案例陈述 28-31 5.2 蒙牛在超女营销中成功的关键 31-32 5.3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 32-33 5.4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的原因分析 33-36 5.4.1 蒙牛的企业文化 33-34 5.4.2 蒙牛的营销方法 34-36 5.5 对蒙牛品牌成长的思考 36-40 5.5.1 思路决定出路,超常规增长背后的战略 36-38 5.5.2 品牌的基因是品质,品牌的常青源于文化 38 5.5.3 蒙牛品牌战略的背后——重塑中国奶业产业链 38-40 第六篇 结论及对未来的借鉴 40-42 6.1 三网一体,才是整合营销 40 6.2 品牌不仅是沟通,而且要形成文化符号 40-41 6.3 产品定位要准确 41 6.4 以共赢为准则 这个是大纲,感觉对口与我索取全文184886722 透视蒙牛的营销渠道变革策略 蒙牛正在寻找各种模式以拓宽其在全国的销售渠道。近日,蒙牛在北京的专卖店开出了第27家,预计到年底突破1000家。蒙牛连锁事业部总经理萧桂森向媒体透露,5年内建5000~1.5万家专卖店的设想已开始。 进入实操 为了加速开店进度,蒙牛已经投入了3000万元用于连锁,还在30多个城市设立连锁分公司。从今年起蒙牛放开了只允许蒙牛经销商加盟的要求,同步发展其他法人特许加盟商。 目前,国内乳业的主流模式还是通过经销商进入大卖场、超市等终端。令人费解的是现有的销售渠道已经能满足蒙牛产能需求,蒙牛何以要大费周折在全国开辟渠道? 卖场挤压? 与大多数生产企业一样,蒙牛在各地一般都通过当地经销商分销到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山西太原一位蒙牛经销商告诉记者,超市的各种费用让我们日子难过。各项收费几乎和销售毛利差不多。如果再被拖欠货款,就赚不到钱了。 从格力到TCL,从茅台到五粮液。“渠道的挤压迫使中国不同领域的生产企业都尝试自建终端。”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汤志庆告诉记者。 “建立连锁专卖店,蒙牛主要是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考虑。”蒙牛连锁事业部总经理萧桂森表示,单一用大量的广告投入已难以打动消费者。而主流渠道也无法传达蒙牛独特的文化,只有建专卖店能达到这一目的,还能帮助蒙牛直接感知市场的变化。 自建渠道成本颇大 为了鼓励加盟,今年起允许蒙牛经销商以外的法人加盟,交纳2.5万元,包括加盟费、权利金、保证金在内的费用,另外再购买相关设备后就可以开店了。甚至蒙牛还能提供租金在5000元/月以内,3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允许50%的商品为蒙牛以外的产品。商品价格可以比卖场平时价格略低。“开一家蒙牛专卖店已经没什么门槛。”太原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不过他并不认为做专卖店能帮他提升利润。 乳业与零售业同属于微利的行业,据汤志庆测算了开店的成本:在北京或上海的市区租1间2~30平方米的门面,每月至少要3000元,两名雇员一月薪水2400元,再加上水电等其他费用,每月至少也需要六七千元的成本,而乳制品的平均毛利能到10%已经很不错了,一个月需要多少的销售额才能保证赢利?又如何确保加盟商的稳定收益? 同时商铺资源正变得日益稀缺,房租上涨,运营成本屡增不降。 伊利集团一位大区经理告诉记者,两年前,伊利也曾想过做专卖店,但是调研发现,各地区在地段、房租、合作模式上发现建店的费用比较大,而经销商也不愿单方面投入,最终放弃了专卖店的打算。 即使在去年,双汇集团的销售收入创下了201亿元的历史新高,仍然难掩其在连锁经营上的尴尬。其年报分析:去年双汇商业连锁店实际投入1.39亿元,收益为-1476万元,由于商业经验不足,牵涉地域较广,对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商超模式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效益方面都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蒙牛的策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分析,蒙牛推出的这种专卖店的业态,直接会与传统的零售渠道产生冲突。如果管理不好,有可能两败俱伤。 “虽然北京已有超过50个加盟申请,但是,目前国内便利店整体赢利状况不理想,缺乏店铺资源,都是限制开店速度的原因。”一位蒙牛经销商告诉记者。 而且其专卖店仍然要依靠原有的经销商配送体系,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全国统一配送。而不同的分销渠道,如何维持正常的价格体系?如何有效跨区域管理? 对于蒙牛的动机,汤志庆认为:“渠道越多元化,对销量的增长越有利。”乳业销售的一个要件是铺设销售网络,无论专卖店未来如何经营,都能更好地对终端进行控制。 未来,蒙牛专卖店能够在原有的主流渠道覆盖之外,辐射一个新的区域,在自己控制的分销渠道中,整合蒙牛的系列产品,从而在相对饱和的渠道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市场。 参考资料: http://www.ru.cn/jyzd/ShowClass.asp?ClassID=119 给你几篇参考资料: 蒙牛营销实践的理论解读在中国企业界,“蒙牛速度”是一个真正的传奇故事,开创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5年间销售额增长200倍,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籍籍无名到影响力在乳制品行业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确实是令人惊叹。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一定是蒙牛?蒙牛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蒙牛何以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经验能不能被借鉴? 毋庸置疑,来自成吉思汗故乡雄浑苍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们只能从一个个分解后的经营环节进行解读,以求获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营销战略的成功。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经提到,做企业就是做事、做势、做市。产品做好了,是“做事”;营销做好了,是“做势”;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势”的能力尤其强。从做内蒙古第二乳业品牌到来自草原的亲情问候,从为中国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个性张扬,蒙牛发起的营销战的冲击在中国营销界是空前的。运用营销领域最新的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求,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品行业的营销经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企业的营销活动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不仅要看到客户需求,还要更多地注意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形式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起,形成竞争优势...
2005年2月24日,国内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频道——湖南卫视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乳业集团在长沙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打造 “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这意味着2004年内地最有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活动——“超级女声”,再度卷土重来。据国内权威的收视率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名。在各大电视媒体上,蒙牛投播由2004“超级女声”张含韵代言的“蒙牛酸酸乳”TVC广告片;蒙牛还专门开办了“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网站,进行互动宣传;在赛区超市场外,“蒙牛酸酸乳”进行的路演宣传活动,比任何一场商业路演都更为火爆;在超市场内,“蒙牛酸酸乳”正在进行买六赠一的促销活动,堆头上整齐的陈列着本次活动的宣传单页,连“蒙牛酸酸乳”包装上也印有本次“超级女声”活动的介绍。 这是一次典型的整合营销传播事件。蒙牛乳业集团为了突破在纯牛奶市场的价格竞争,推出“蒙牛酸酸乳”系列新品时,不遗余力的打造“蒙牛酸酸乳”品牌,这一品牌定位于青少年消费群,塑造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品牌形象。家庭消费价格是绝对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纯牛奶市场一直以来价格战不断,而青少年消费价格因素并非是第一位的,而且潜在市场也非常庞大,这也蒙牛花巨资打造“蒙牛酸酸乳”品牌,进行本次整合营销传播活动的原因。 “超级女声”是一档大众娱乐选秀节目,曾被《新周刊》评选为2004“年度创意TV秀”,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在音乐选秀的外壳下,加大大众娱乐的力度,主持人汪涵也是当今最具人气的娱乐节目主持人,获得“2004中国电视节目榜” “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殊荣。蒙牛酸酸乳如何契合“超级女声”,获得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和销量? 首先,“蒙牛酸酸乳”品牌定位为年轻而又有活力的,目标消费群正是“超级女声”的参与者和受众,“蒙牛酸酸乳”活动的意义在于展示自信的我,享受过程的酸酸甜甜,代表着新一代女生新的时尚和面貌。“蒙牛酸酸乳”品牌和“超级女声”这一节目品牌有着同样的消费群和观众,有着同样的品牌诉求,这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 其次,“蒙牛酸酸乳”通过找2004年超级女声前三名张含韵代言,更加贴近“超级女声”的受众,成为整个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点。张含韵不是明星,只是一位四川德阳的16岁女生,但通过“超级女声”选秀及“蒙牛酸酸乳”代言后,她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张含韵非常契合“蒙牛酸酸乳”品牌的形象,这也是蒙牛作为事件营销高手做出的明智选择。 再次,“蒙牛酸酸乳”把销售系统和媒介系统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整合。从产品的包装、售点的宣传单页、终端的路演推广均和媒介宣传步调一致,把消费者的关注度集中到一点,消费者去超市购买“蒙牛酸酸乳”产品一定会想到湖南卫视“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这一活动,想到张含韵这个“超级女生”的。 “酸酸甜甜就是我!”作为“蒙牛酸酸乳”的广告语,作为整合营销传播“speak with one voice”中的“one voice”,的确契合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整个“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营销传播事件也是近年来商业运营和媒体炒作结合比较完美的一次,但是就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而言,美中不足也有几点: 一、 产品的铺市率不高。再好的市场推广活动都必须要靠拉动终端零售为主要目的,而提高终端零售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铺市率。 二、 终端促销缺乏吸引力。在家乐福做的买六赠一活动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缺乏吸引力,比如还可以做赠送“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前期节目光盘,现场电视播放活动。 三、 品牌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活动结束后,蒙牛如何持续性的发展这一针对青少年的“蒙牛酸酸乳”品牌?是值得蒙牛思考的一个问题。 3月19日,由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从此次公布的信息看,乳品类中,蒙牛液态奶销量名列全国第一。另据AC尼尔森分月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蒙牛液态奶销量有11个月名列全国第一。随着蒙牛市场份额的做大,蒙牛的“飞天事件”和“央视标王”质疑声也此起彼伏,是不是蒙牛的超常规快速发展战略实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运用机会战略?这需要靠市场去检验。打造一个长久的品牌,并不是靠一朝一息的炒作,更需要的是练好内功,关注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样,品牌价值才能得到持续的沉淀。但愿蒙牛能一路走好!
⑺ 我想写一篇蒙牛与湖南卫视组合营销的论文大家帮忙写写!!
娱乐点燃流行狂潮
在广告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下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娱乐营销成为企业借助时尚文化潮流进行营销突 围的最有效武器之一。如果企业能深刻把握大众的消费心理和娱乐精神,然后通过出色的活动和方式迅速吸引 大众的关注度,成功就会成为一种相应而来的副产品。
年度创新案例:
六“C”造就“蒙牛+超女”完美战役
成功的娱乐营销至少包含几个部分,我叫它为6个“C”:Content(内容)、Connect(参与)、Cost(成本 )、Convergence(资源整合)、Channel (渠道)、Consumer(消费者)。“蒙牛+超女”作为中国娱乐营销的代 表作,第一次完整地完成了这6个“C”。
Content(内容 )
第一,要做好内容需要一个重 要因素:创新。把内容做好,还一定要主动,主动是指对整个娱乐趋势的敏感度一定要够。
第二,在内容方面一定要找对 联系点。一个是找对相联系的事件,再是要找对载体。一定要细化到是去找到哪一份报纸或者是哪一份报纸中 的哪一个专栏,或者是哪一个电视台中的哪一个导演。再次的联系点是要找对品牌,即内容的赞助商。就如蒙 牛酸酸乳,它们正好是需要酸酸甜甜的风格,跟超女整个的内容相吻合。
第三,方法、方式。超女的运 作里非常突出的是方式、方法的创新度,例如怎样利用技术(短信)、选拔的时候怎么通过PK。这些是过去都没有的。
Connect(参与 )
第一个是广告主或者是我们现 在所说的赞助商的参与。在超女的节目流程中,蒙牛的参与度比我们以往所理解的赞助企业都要高。湖南卫视 的台长曾说过,谈到蒙牛对超女节目的支持,基本上是一切的资源都可以配合。许多时候节目的设计也需要有 蒙牛的高级经理等来拍板作决定。
第二个是受众的参与。对超女 而言就是指通过短信投票。这个几乎是全球从来没有的用短信那么成功的营销案例,因为主办方通过短信使参 与度增加了很多。这个参与还有一点就是观众可以参与评选,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Cost (成本)
一个方面是指赞助商的成本。 当然赞助费的成本是最传统的一项,以前电视最传统的广告就是买广告时段或者买一个冠名。而现在,赞助商 的成本也包括参与过程的成本和人的成本,这就是上一条所决定的,因为他们要参与到节目制作里面。这个费 用的投入或许不能由以前的经验所控制,因为这是随着娱乐营销水平的发展带来赞助商参与度的加深而新增的 费用。
第二,对于媒体(节目主办方 )来说成本也是提高的。因为有赞助商这样高度地参与,就需要主办方跟他协调。协调是需要成本的。这对于 栏目的时间安排可能会更紧张。主办方可能要说服客户,要让他们明白。赞助商的参与一方面提高了他的成本 ,另外一方面对主办方来说成本也会更高。
Convergence( 资源整合)
就拿超女来说,它的平台包含 电视、短信、互联网、报纸等所有方面的整合,包括各区域的宣传表演,当地赞助商的配合,这是很大规模的 一个整合活动。算上各个分赛区及后来的巡回表演,这个节目几乎持续了一整年。这就和单纯地打广告进行营 销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多媒体、跨媒体的现场加季后活动等方面的整合。这需要参与的人—不光是媒体,还有 参与的赞助商、像我们这样的广告公司—需要很强的整合能力、很懂得怎样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觉 得以后在中国营销界、娱乐营销方面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很有创意,能想到很多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去做 这样活动结合的人。
Channel (渠 道)
如果已经有一个品牌经营好了 ,那么它可以承接以前已经打下的渠道来做后续的许多事情,让渠道继续下去。这个渠道包括内容、受众口碑 、娱乐人、平台通路、赞助商等等。
例如:超女现在在很多地方做 巡回演唱,现在它也有了别的赞助商,比如背背佳。蒙牛的成功例子,使得超女可以继续利用品牌让别的赞助 商去接力;一些关于超女的书也在利用受众口碑渠道热销;现在做的“闪亮新主播”赞助,也是在延续超女建 立的种种渠道……这个渠道的延续是多方面的。
而在以前的娱乐营销中并没有 这种意识,例如电视剧,播完一套电视剧最多办一个重播。而今后电视剧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渠道,发唱片、 举办主题活动等,目的是让渠道继续,继续从中得到好处。
Consumer(消费者)
现在观众(消费者)需要的东 西并不只是看,他需要有一种体验的效果。娱乐营销中的消费者并不只是满足单纯节目,他希望看后能够跟他 的朋友再聊,然后可以和朋友一起去KTV唱歌,感觉自己变得跟超女一样。
谋略解析:我们的生活就是娱乐
自从营销在中国萌芽伊始,中国娱乐营 销就从没停止。只是,娱乐营销从没像今年这样红火,盛开在每个企业营销决策者的心中;也没有哪个娱乐营 销项目,塑造了蒙牛酸酸乳这样大放光芒的营销“明星”,完成了娱乐营销进程的多重任务,为以后的参与者 ,搭建一个“巨人的肩膀”。
“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是 ‘1+1〉2’这样一个娱乐营销案例,也是中国传媒业里整合营销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湖南卫视活动的预告、脚标、活动的现场都有蒙牛,蒙牛酸酸乳在所有的活动中,也都有超级 女声。”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自豪地向《成功营销》表示。
娱乐,成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 ,为产品“提味儿”的终极秘方。
没有多少容貌( 产品)、资金投入(成本)的芙蓉姐姐的一夜成名给企业们上了娱乐营销深刻一课: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企业的基础 ,而在于对营销方式的创新性运用。
而各大手机商,更视娱乐营销 为救命稻草。明星、音乐、影片植入,电影院成为手机品牌的一线战场。
娱乐营销已经成为2005年最受关注的营销方式。在知名度提升、新产品推出、美誉度打造上,娱乐营销的超级攻势都 发挥了重大作用,汽车、房地产、快速消费品、通讯等多个行业纷纷启动娱乐营销。娱乐营销的舞台,也由电 视、报纸、杂志,延伸到了网吧、电影院、KTV、高尔夫球场……
麦当劳前总裁曾经说过:“记 住,我们不属于餐饮业,我们属于娱乐业。”一个娱乐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
专家点评
娱乐营销:高风险高回报
娱乐营销有一定的风险。当然 每个营销方案都存在风险,不过娱乐营销的不确定因素特别高,因而参与其中的企业风险也特别高。
第一,受众很难控制。比如蒙牛公 司这么大的投入,它当然是想做好。但是有时娱乐营销就像电影的票房,不管口碑怎样好,但票房就是不够。 或是对某个电视剧大家并没有好的预期,但收视率莫名其妙就很高。同时,对于做代言的一些明星,也存在着 人气的问题,人气的涨落很难控制,或是出现如绯闻这样的突发性事件,这是非常高的风险。
其次,环境是很难控制的,一 些做现场的娱乐营销项目,如超女代言的发布会,环境并不一定可以控制好,比如天气不好,场面混乱,发生 事故等。
再次是欢迎度的保持,整个节 目(项目)时间越长就越难控制。比如超女,它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分区域、一关、两关……如果一开始就 打造不起来人气和收视的话,那原本计划的一年,后半期主办方和赞助商怎么延续下去呢?
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成 本的回报。你要投那么多钱进去,怎样才能保证在各方面的回报,比如收视率、销售额?虽然各种营销方式都 有风险,但其中许多风险是可控的,你可以预计你最多亏多少。而对于参与娱乐营销的企业来说,许多投入是 不可预计和很难控制的。例如在拍电影的时候,很多制片人都会说超出预算。因为娱乐营销成本的控制是很难 的。
我认为,娱乐营销是所有营销 方式中风险最高的。但同时,对参与的企业来说,风险高回报才会高。
⑻ 关于蒙牛营销战略的毕业论文
给你几篇参考资料:
蒙牛营销实践的理论解读
在中国企业界,“蒙牛速度”是一个真正的传奇故事,开创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5年间销售额增长200倍,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籍籍无名到影响力在乳制品行业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确实是令人惊叹。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一定是蒙牛?蒙牛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蒙牛何以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经验能不能被借鉴?
毋庸置疑,来自成吉思汗故乡雄浑苍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们只能从一个个分解后的经营环节进行解读,以求获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营销战略的成功。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经提到,做企业就是做事、做势、做市。产品做好了,是“做事”;营销做好了,是“做势”;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势”的能力尤其强。从做内蒙古第二乳业品牌到来自草原的亲情问候,从为中国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个性张扬,蒙牛发起的营销战的冲击在中国营销界是空前的。运用营销领域最新的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求,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品行业的营销经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企业的营销活动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不仅要看到客户需求,还要更多地注意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形式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起,形成竞争优势...
全文参考: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6/10/27/960907_0.htm
煮酒论蒙牛 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5/09/02/659009.htm
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对中国营销的公关启示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5/10/19/691444.htm
伊利VS蒙牛高端市场博弈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6/08/21/903252.htm
特仑苏VS金典:高手过招解读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7/10/23/1204726_0.htm
“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策划始末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7/01/22/992320_0.htm
太多了,你到这里去看吧:http://www.google.cn/custom?domains=www.icxo.com&q=%C3%C9%C5%A3%D3%AA%CF%FA&sa=google%CB%D1%CB%F7&sitesearch=mkt.icxo.com&client=pub-4782891006573276&forid=1&ie=GB2312&oe=GB2312&cof=GALT%3A%23008000%3BGL%3A1%3BDIV%3A%23C3D9FF%3BVLC%3A663399%3BAH%3Acenter%3BBGC%3AFFFFFF%3BLBGC%3A336699%3BALC%3A0000FF%3BLC%3A0000FF%3BT%3A000000%3BGFNT%3A0000FF%3BGIMP%3A0000FF%3BFORID%3A1&hl=zh-CN
⑼ 有谁知道蒙牛的产品营销策略
产品创新
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公益”营销
蒙牛绝对是顶尖的营销高手,他们的“送奶工程”,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对蒙牛的忠诚度。但最为经典的显示蒙牛公益营销真功夫的篇章,莫过于蒙牛在获得产品创新大奖时总裁杨文俊的演讲。他说:“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乳业、代表中国千万奶农,来领取这个世界乳业的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整个中国乳业的、是属于13亿中国人的。特仑苏是蒙语‘金牌牛奶’的意思,我坚信,在民族乳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让所有的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的梦想!’一定能让所有的中国牛奶,都成为全世界的‘特仑苏’!”
品牌升级
从2007年初,蒙牛特伦苏产品问世,蒙牛,只为优质生活的品牌定位也随之传播。这是蒙牛自然给你更多之后的又一品牌定位,用蒙牛自己的解释是:只为优质生活,不仅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生活。此后,蒙牛所有的产品传播定位落点都是只为优质生活。现在,蒙牛又在上海投放新的巴氏奶现代牧场,提出喝鲜奶,找现代牧场的产品口号。蒙牛从大草原的定位已经转变到了优质生活。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蒙牛所有的奶不可能都来自大草原。这是一个品牌战略的需要,因为蒙牛要进行全国的扩张。这是蒙牛品牌发展的需要,因为要做中国牛,世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