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州学院 中俄合作办学 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大学
毕业就靠你自己了 一般都很好毕业的
国内就是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了 当然到了国外就和当地的学生作息时间一样了啊 你不能搞特殊吧
祝你好运
② 德州学院怎么样
简介:德州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之沃土,汲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之灵韵,秉承艰苦创业与励志育人之精神,不断谱写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71年,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5所职业院校,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区位优势 学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门户”和“九达天衢”之称的德州市。德州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使古老运河重新发挥重要作用。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更是将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德州历史源远流长,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读书台、刘备署理平原县、明清运河故道、苏禄国王墓等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董仲舒、东方朔、祢衡、窦建德、颜真卿、邢侗、任继愈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州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丰厚的地域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定位与特色 学校立足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不懈追求,努力建设富有区域特色、具有国内影响、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高水平大学。注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培养“厚德品质、全球视野、追求卓越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确定了“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高质量成才率、高社会满意率的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凸显。注重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加大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大力实施科研项目落地工程,逐步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管学科为主体,服装、新能源、食品生物、材料化学、食品经济等特色学科引领的纺织服装、能源机械、食品生物、化工制药、信息管理优势专业群和具有传统优势的教师教育专业群。注重突出地域特色,确立了扎根德州、立足山东、辐射周边的服务定位,围绕山东省实施一圈一带战略和德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把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相对接,把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相对接,加大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学校特色。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浸润淳朴厚重的区域文化特质,不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励志育人”的办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74.9万平方米,科研教学设备总值13437万元,馆藏图书193万册,中外文印本期刊1787种,电子图书42万种,电子期刊13700种,中外文数据库共计26个。建有各类实验室138个、语音室14个、多媒体教室120个。注重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点达到8000多个,无线接入点30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1800Mbps,数字精品课上网门数达480多门,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总数7700多人,数字资源43000GB,其中电子图书8000GB。建有系统集成的学校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图书借阅、财务综合收费、手机教务、学生管理、用电管理、校园网收费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占地1200亩的校区东扩工程和老校区改造正在分期进行,经过2年左右的建设,一所布局科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与德州“三河六岸”连为一体,成为鲁西北大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才智、历练成才的良好平台。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745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人,博士153人,硕士593人,教授108人,副教授426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术风气。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拥有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4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山东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拥有德州市首席专家4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8人。学校大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拥有双师型教师166人,近三年选派75位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聘请相关企业和产业领域的130位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我校的特聘教师。学校还聘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兼职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部分重点专业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学三个专业研究生。设有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2个。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27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1756人,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在校生研究生41人。 教育教学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近三年共承担省部级教改立项85项,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5项。本科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考研录取率、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考生的认同,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我校就业提出表扬。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占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左右,其中,超过50%的学生被“211”或“985”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竞赛中,近三年获得奖励1160余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41项,特别是:2010年,在有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参加的全国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成为山东省高等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1年,我校学生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第一名。2012年,我校学生在第七届“毕升RIGOL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惟一的特等奖;获国际市场营销大赛本科组全国总决赛第一名。2013年,我校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 科研成果 学校着力提高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基础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开发能力,其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纺织服装、生物科学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近三年,学校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83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部级19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179篇,其中SCI、EI、STP收录789篇,CSSCI核心库论文220篇,出版著作161部。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85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余项,申请和授权中国发明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425项。 服务社会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已成为区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实施了两期《全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与德州市所有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不断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贡献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筹集5大类380项服务课题,开展服务项目50余项。不断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2012年与中科院、皇明太阳能集团合作建立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2013年,与德州市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工程实验室”,获批山东省工程实验室;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德州市部分知名企业,组建了“德州生物物理技术与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精心打造德州生物谷,为地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平台。出版了两辑《德州地域文化丛书》,为繁荣地方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获批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开展了多批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形成了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相统一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建立了法律咨询与普及团队等14个服务团队,在地方党政决策咨询、信息服务、城市建设、两区同建、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交流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家4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开展了合作办学、互派教师与留学生、合作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学校可面向各国招收留学生到本校学习汉语和其它专业课程。每年有十几位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每年派出教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经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我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开展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开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获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首批开设会计学、环境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现已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中外合作在校生63人,近二年派出35名学生赴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交换学习,2名学生赴韩国极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校在国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内政府机关、高校及大型企业就业,充分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学校成功举办“中国德州——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文化周”、“教育部俄罗斯美术艺术大师班”、中俄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和领域,提高了德州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称号荣誉 近三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连续3次邀请学校作典型发言,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5次刊登了学校的特色办学经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典型经验和做法20余条,学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07年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2-2013年相继被授予“山东省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教务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办公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注册资本:148598.48万人民币
③ 聊城大学和德州学院那个好 为什么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大普通班、高级技工部和中级部。高职部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开发与营销、食品贮运与营销、餐饮管理与服务11个专业;电大普通班开设法律事务、会计电算化、英语教育、语文教育、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教育6个专业;高级技工部开设数控机床加工、数控机床维修、机床设备维修、电气维修、机电一体化、化工工艺、硅酸盐工程7个专业。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可获得相应的高等学历证书和国家高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中级部开设车削加工、钳工、焊接、汽车修理与驾驶、维修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电梯安装与维修、纺部运转、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商品经营、工民建、微机14个专业。化工学院,聊城大学最好的专业,师资力量强,聊城大学的排名是一百多位,其实都靠化工学院带上去的
④ 德州学院的办学实力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文化艺术重点学科2个。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学三个专业的研究生共计39人。根据区域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力实施学科专业对接工程,初步建设了纺织服装、能源机械、食品生物、化工制药、信息管理等应用型优势学科专业群和具有传统优势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
省级重点学科(2个)
生物物理学、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文化艺术重点学科(2个)
民俗文化学、地域音乐文化。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1162人,博士192人,硕士642人,教授116人,副教授54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术风气。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拥有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4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山东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拥有德州市首席专家4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8人。学校大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拥有双师型教师166人,近三年选派75位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聘请相关企业和产业领域的130位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我校的特聘教师。学校还聘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兼职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
省级教学团队(5个)
哲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量子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服装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教学团队。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有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设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
服装设计与工程。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能源与动力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6个)
服装设计与工程、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等。
省级精品课程(39门)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离散数学、服装材料学、外国文学史、数据库系统概论、妇产科护理学、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论(双语)、数学建模、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医学、化学基础实验、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等。 教学成果 2010年至2013年间,德州学院共承担省部级教改立项85项,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5项。
德州学院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占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左右,其中,超过50%的学生被“211”或“985”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特别是2010年,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占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43.3%,在上线人数中,有超过60%的学生被“211”或“985”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并且每年都有部分本科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已有部分学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展示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风。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竞赛中获得奖励1160余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41项。学校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5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0项,省级奖励480余项。2010年,在有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参加的全国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学校代表队取得了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成为山东省高等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1年,学校学生设计的《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第一名。2012年,学校学生设计的作品“大头控”在第七届“毕升RIGOL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唯一的特等奖;学校参赛作品“藏在拐杖里的爱——任你行智能拐杖策划案”获得国际市场营销大赛本科组全国总决赛第一名。2013年,学校两个代表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德州学院作品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学校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学院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开展了合作办学、互派教师与留学生、合作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学校可面向各国招收留学生来学习汉语和其它专业课程。每年有十几位外籍教师来学校任教,德州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
经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德州学院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开展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开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大部分在国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在国内政府机关、高校及大型企业就业,充分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德州学院成功举办“中国德州—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文化周”、“教育部俄罗斯美术艺术大师班”、中俄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强学科建设,增设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新媒体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
德州学院新校区是根据德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校区东扩项目,项目投资概算9亿余元,总规划建筑面积438250平方米。整个项目计划于2014年建成,届时德州学院招生规模将超过26000人。
⑤ 2012山东市场营销专升本科可报考哪些学校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50
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 100
泰山学院 50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50
枣庄学院 100
共招收350人
⑥ 2012年专升本可以报考德州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吗是12月份考试的
亲,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这个要看今年的政策吧。反正去年没有招收。只是一些师范类的专业招收了,因为去年政策大变。今年也够呛,另外,我就是本科班的,建议你报国贸之类的,那个专业有用,我这个专业学历只要专科就可以。需要什么详细信息你可以给我留言。
⑦ 德州学院有哪些专业
德州学院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涉及的专业很多,理工类,文史类,经管类,医学类等等,但是特色的专业没有。德州学院的分数线就是省的二本线
⑧ 德州学院市场营销 与潍坊学院的相比 那个好一些
首先你的专业就选错了。市场营销现在能做什么?除了跑业务就是商场里卖货,好点的自己做个买卖,当然了做买卖考的是关系和路子,专业基本用不上。
建议你选工商管理或国际贸易。德州学院的工商管理还是不错来的,01年开始上的,有10年的教学经验了。我是01级第一批!哈哈!
⑨ 本人想在德州学院商城里卖连衣裙,市场怎么样,大约什么价位的学生能接受,里面的租金现在是多少,急谢谢
有男朋友在身边的话,价钱你说了算
⑩ 德州学院专科服装系是在南校区还是北校区
德州学院专科服装系是在南校区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 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大服装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工艺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策划与开发、服装市场营销、服装面料测试研发、服装设计的高素质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材料学、服装CAD、服装设计学、服饰图案、服装工艺学、服装结构、服装心理学、服装色彩、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贸易、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等。主要专业实验:服装结构实践课、服装工艺实践课、服装工业制版实践课、立体裁剪实践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