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发的景德镇陶瓷活动,39.9元60件套餐具
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发的景德镇陶瓷活动,
39.9元60件套餐具?
我怎么这么不相信是真的。
② 急求:景德镇陶瓷的 商业简介,,谢谢
瓷器】青花瓷
[编辑本段]
一、概述
[编辑本段]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编辑本段]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编辑本段]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编辑本段]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相关链接:明永乐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多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相关链接:明成化青花瓷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葫芦瓶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制”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相关链接:清顺治青花瓷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相关链接:清康熙青花瓷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相关链接:清雍正青花瓷、清乾隆青花瓷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相关链接:清嘉庆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称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图书<青瓷>
作 者: 浮石 著
出 版 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字 数: 395000
版 次: 1
页 数: 343
印刷时间: 2006/01/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043595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财经
编辑推荐
福布斯财定排行榜中文版主编周鹏强力推荐长篇财经小说《青瓷》!
《青瓷》对社会生活多层面的描写,有王跃文式的冷峻和严厉,作家对复杂人际关系和世俗情态的描写不动声色而效果全出。读这样的小说会时常听到碎裂声——人生有价值内容的毁灭……
《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著名文学评论家 王干
这是一部难得的都市小说,作者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想像,他通过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精心绘制了一幅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商场、官场、情场的欲望和情感被书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本雅俗共赏,让你痛快地读完,却又不断激发思考的作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 著名文学评论家 张颐武
你想发财吗?那就去拍卖行吧。一槌子下去,保证给你来个钵满盆盈;你想破产吗?那就去拍卖行吧。一槌子下去,肯定让你随时倾家荡产。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哪个能激流勇退,谁人不因循苟且。你推他下水,我拉他上岸,细思量,是非成败,却原来并不在板起提落之间……
著名拍卖法专家 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 田涛
内容简介
商业和关系的问题在中国可以说是经典话题,甚至引起西方商界的关注;而且商业和关系之间的那种微妙很容易让人剑走偏锋。
《青瓷》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商人对关系的顶礼膜拜和娴熟利用,让我感触颇深。或许,中国商人应该从书中得到警示并反思其中利弊,而西方商人则值得去理解其中的联系。
作者简介
白手起家,经商十年,曾经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近千万财富,现为某公司总经理。
③ 怎样做好景德镇陶瓷销售
在景德镇陶瓷销售行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七死八活九翻身”。七月是一年当中比较炎热的一个月份,同时也是景德镇陶瓷销售行业的“黑色七月”。
七月份陶瓷生意难做时下,正逢酷热的七月,我市陶瓷市场销售在炎热天气中面临着惨淡经营。在国贸陶瓷销售市场,前来问津的客商寥寥无己。一位陶瓷销售商告诉记者,今年七月和去年一样,到现在才做了两单100元的生意,连房租和工商管理费都不够。华扬商城一家陶瓷销售店店主告诉记者,他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迎接10月份国际瓷博会上了,一心专攻陶瓷创作。尽管户外天气炎热,但当记者走进金昌利陶瓷大市场,里面开着的空调带来了阵阵凉意。凉爽是件好事,为消费者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不过这凉爽并没招来多少顾客,许多陶瓷店店员对记者表示生意不好做。淡季与无序展销有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市场开放了,只要是赚钱的行业,总容易导致生意人一窝蜂地去抢夺“蛋糕”。一些陶瓷展销商,带着瓷器,打着千年瓷都的招牌,在外面赚了不少钱。随后,从无业人员、下岗工人到失学的学生、失地的农民,听说跑展销赚钱,也来沾这股“财运”。从本地各大陶瓷市场购买廉价陶瓷,到了外省历经“天价、地价、水价”地胡乱卖。一位陶瓷销售商告诉记者,他的许多顾客多次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跑展销的人次太多了,以至于山东、河北、云南等省份的陶瓷经销商的生意受到了极大冲击。景德镇在以上那些省份的展销尚是一波接一波,将大量贴花陶瓷充当名人名作出售,导致景德镇形象大损。业内人士称,景德镇陶瓷销售淡季不仅仅表现在具体的时间季节上,一些无良陶瓷展销商,给景德镇陶瓷市场埋下了祸根。专家支三招应对淡季陶瓷销售情况低靡,就像股市行情出现熊市一般,让陶瓷销售商们心里发慌。可记者在采访中采访江西省陶瓷艺术家魏小毛先生时,在他看来,淡季一样有钱赚。魏小毛对记者介绍,景德镇的陶瓷销售淡季,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已渐渐形成了一种惯性。面对淡季,首先,可采取“推陈出新”的办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制作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作品。比如说,在陶瓷画面设计上,他就突破传统藩篱,将细腻的工笔技艺与豪放的手指画技艺相结合,使整个陶瓷艺术画面形成强烈反差,做到收放自如。其次,要分析和适应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南方人喜欢清淡优雅的,北方人喜丰润大气的,在色彩方面北方喜欢浓重、艳丽,南方人喜欢隽秀。最后就是要拓宽信息销售渠道,建立稳固的消费群体。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特别是互联网,及时告知顾客最近自己的新作。与此同时,做好各项销售服务,主动与顾客交朋友,处处为他们着想。魏小毛告诉记者:对于陶瓷展销商,他不会拒绝,相反他更愿意与他们合作,提供有关陶瓷技艺、陶瓷文化方面的知识及信息,在和他们交流当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懂得更多的陶瓷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在外地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
④ 景德镇陶瓷生意好做吗
要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应该好做些;要么就依附景德镇的大公司,但价格会高的。
⑤ 求网上陶瓷店的运营规划书
网站商业计划书实例(商业网站策划书实例) 陶瓷在线网站商业化策划书 作者:吴明 网名:无名风 中国陶瓷自它出现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且品种之丰实,制作之精美,形式之多样,影响之深远,是有口皆碑的。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财实,同时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成果。历代的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艺术的演变,时代风格的变迁,审美观的嬗变,在陶瓷艺术中反映的十分突出,从而使 得他既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断言,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但在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在瓷都景德镇建镇千年的大好机遇的面前,网上的陶瓷商务专业网站是少之有少,针对与此,就陶瓷在线网站的商业化方案阐述如下: 可行性: 1. 技术方面:我们拥有资深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把时尚的界面与功能强大的后台程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即运用ASP程序语言+SQL数据库 动态建站技术,快捷、方便、简单的更新和管理网站;我们的高性能服务器和100M接入的带宽、24小时监护完全可以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和浏览速度; 2. 内容更新方面:网站的5名新闻编辑、我们已有陶瓷精品图片、(其中已经上网的有1000张左右)、20万陶瓷企业资料库、与国内外各大艺术类网站建立的资源合作关系、和陶瓷杂志社建立的合作关系可以满足网站日常更新的需要; 3. 服务咨询方面:24小时开通的咨询电话、每天的上网时间平均在10小时左右的我,可以及时的解决网站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答回复客户的问题; 市场潜力: 1.陶瓷企业:目前国内陶瓷企业有20多万家,以瓷都景德镇为例:有68.4%的陶瓷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82.6%的陶瓷企业有在网上做生意的需求; 2.陶瓷艺术家:我国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的工作人员有120多万,其中青年陶瓷创作家有80多万,以瓷都景德镇为例,有78.4%的人有在网上展示自己作品的需求; 3.陶瓷爱好者:拥有和鉴赏一件陶艺作品,是陶瓷爱好者的精神需求和精神享受,是许多人的梦想,他们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注:以上数据部分通过在景德镇地区调查得出) 商业计划: 服务项目: 1. 企业B2B电子商务 2. 陶瓷创作家上网 3. 陶瓷商城 4. 网络广告 创业步骤: 1. 服务器升级; 2. 网站程序完善,并制作B2B陶瓷商务栏目程序、B2C网上商城; 3. 宣传推广网站,详见网站策划-宣传推广 4. 开展陶瓷企业上网、陶瓷创作家上网服务 5. 重点推广网站广告服务 赢利模式: 1. 为企业提供B2B电子商务服务,(参考阿里巴巴网站赢利模式)收费分为600RMB/年[诚信会员]、1000RMB/年[金牌会员]、1800RMB/年[钻石会员];(赢利比例为全站的36%) 2. 为陶瓷创作家提供上网服务,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为他们提供销售陶瓷的机会,收费为300RMB/位,如果介绍的销售成功按成交额的30%收取;(赢利比例为全站的42%) 3. 为陶瓷企业、陶瓷创作者、陶瓷产品、需要宣传的网站提供网络广告服务,价格视我站流量和影响力而定;(赢利比例为全站的12%) 4. 建立网上陶瓷销售商城,为陶瓷爱好者和企业提供陶瓷产品,产品价格视具体产品而定;(赢利比例为全站的10%) 资金规划: 1. 资金投入:先期投入不少于20万RMB,其中自备资金3万,银行贷款5万,风险资金20万; 2. 5万用于网站系统程序完善、服务器升级、; 3. 3万用于网站陶瓷商城开展; 4. 5万用于网站宣传; 5. 5万用于网站日常开支; 6. 2万为日常流动资金;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4-2005年):借助景德镇千年庆典的机会说服景德镇200-260家陶瓷企业(作坊)在陶瓷在线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吸取240-300位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创作家加入网站陶瓷名人版块;把网站流量由现在的1200IP/天提高到1万IP/天;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做的陶瓷专业网站;收回投入成本,达到收支平衡,并有部分赢利; 第二阶段(2005-2006年):成立陶瓷生产销售子公司,垄断江西地区网上陶瓷市场;打入国内陶瓷商务市场,在佛山、唐山、淄博、德化、潮州等国内知名陶瓷生产基地开展网站服务项目;网站全面实现赢利,预计年收入为200万元;成为国内权威陶瓷评估机构,有举办大型陶瓷艺术展、陶瓷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能力;网站流量提高到10万IP/天 ; 第三阶段:(2007-2010年)网上商场推出奥运陶瓷系列产品,在国内知名陶瓷生产城市开分公司,网站全面进入国内陶瓷商务市场;并在国际开展陶瓷商业服务; 竞争对手: 金瓷商城.、中国陶瓷网、中国陶瓷企业网、21世纪陶瓷网、陶瓷信息资源网、陶瓷世界、瓷贸网、景德镇陶瓷商务信息网、中艺网 风险评估: 在中国做电子商务还不是很成熟的这个时候,做陶瓷电子商务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性,我们推出的网上B2C商城的成功率有60%,而做B2B系列的话,在国内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典范(像阿里巴巴、易趣)我相信我们做陶瓷商务一会做的和阿里巴巴甚至比它做的更好,成功率在85%,由于景德镇市场也有不少的竞争对手,做陶瓷企业B2B服务的成功率在76%,陶瓷创作家的成功率在90%。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半企业都会有一定风险性,但是我想在我们的奋勇拼搏、积极努力和不段创新下一定会成功的! 网站策划: 栏目设置: 1. 陶瓷资讯:陶瓷新闻、市场动态、行业政策、海外行情 2. 陶瓷欣赏:青花瓷、粉彩瓷、色釉瓷、瓷雕、雕塑瓷、玲珑瓷、仿古瓷、现代瓷、日用瓷、其他 3. 陶瓷历史: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代、辽金时期、元代、明代、清代、民国时期、文革时期… 4. 陶瓷文化:陶瓷名城、陶瓷常识、陶瓷典故、陶瓷研究、历史名窑、收藏鉴定 5. 陶瓷制作:制作工艺、制作流程、制作技巧、制作材料、制作实例… 6. 陶瓷名人:历史名人、陶瓷工艺美术教授、国家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陶瓷新秀… 7. 陶瓷商务:供求信息、网上商城、 8. 陶瓷企业:陶瓷企业上网 9. 陶瓷论坛:陶瓷交流场所 宣传推广: 口号:“了解china ,从这里开始”“弘扬陶瓷文化,展示陶瓷精品”, 免费部分: 1. 邮件推广:通过邮件推广,以我们特有的50万陶瓷企业和陶瓷爱好者邮件地址发送陶瓷信息以及相关陶瓷知识,利用闻名天下的瓷器吸引大家来访问我们的网站。进而达到提高网站流览量和增加我们的客户; 2. 论坛宣传:BBS由于它独特的形式和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并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交流信息的园地。通过在网上各大论坛(BBS)、新闻组进行宣传,给大家介绍陶瓷方面的信息,发布国内外的最新陶瓷资讯,在上面发表一些陶瓷精品图片,并放些具有特色的精品陶瓷,来吸引大家对我们网站的兴趣,并达到提高流量目的。进而宣传我们的服务; 3. 网站合作:继续和国内外大型陶瓷艺术相关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到广告推广网站登记做显示交换链接,已达到宣传我们网站目的,已便我们更好的进行宣传工作,增加网站人气。吸引人们来浏览,进而达到增加网站的知名度; 4. 聊天推广:利用我们现在最流行的聊天软件(像OICQ)群发网站的信息,并发动网友宣传推广我们的网站和我们的服务,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和我们的服务,引导人们产生对瓷器的制作过程、陶瓷文化、陶瓷历史等的兴趣,进而购买瓷器。 收费部分: 1. 网络广告:通过在浏览量高的艺术、电子商务网站,做网络广告,宣传我们的网站,以及在那介绍我们的陶瓷信息和我们的服务,通过广告进入我们的网站,在网上介绍陶瓷信息,让人们在网上通过陶瓷在线网站就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了解到陶瓷信息,达到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吸引人们来我们这购买陶瓷的。 2. 搜索引擎:CNNIC调查显示,搜索引擎是网民最常用的网络服务,而80%的网民习惯通过搜索引擎以输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查询感兴趣的信息。对于我们网站来说,登录搜索引擎无疑是网站宣传推广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之一,通过在新浪、搜狐、雅虎、网络、GOOGLE、网易、中华、LYCOS等国内外搜索引擎中可以找到我们的网站,利用我们的信息资源,把已经有购买陶瓷打算的人群吸引到我们网站,观看相关的陶瓷,了解陶瓷信息,购买满意的瓷器; 3. 通用网址(网络实名):注册了通用网址,直接输入企业、产品、网站的名称,即可直达我们的网站而无需记忆复杂的域名、网址,无需输入 、www 、 .com、.net 等前后缀,是继IP、域名之后,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的第三代互联网访问标准 ,可以让人们快速访问网站。注册网络实名并可自由转让,商机无限! 4. 注册推广:商务网站注册推广将是一个很不错的推广方法,我们可为网站注册到上千家国内国际大型商务网站,实时向企业潜在客户展示自己的网站; 其他 1、 网下的宣传广告要注意推广网站,企业材料纸、名片、产品说明书、包装纸(箱)等都要印上网站域名; 2、 网站员工记住网站域名,随时随地宣传网站
⑥ 关于景德镇陶瓷的市场开发措施
日用陶瓷是景德镇的产业基础,也可以说千百年是日用瓷支撑起瓷都的金字招牌,使我市成为全国的日用陶瓷出口的重要基地。如今,我市日用陶瓷生产规模小、档次低,质量总体水平下降,配套能力不强,市场占有率逐年萎缩,远远落后于其他产瓷区。对此,要实现重振瓷都雄风的目标,发展日用陶瓷生产显得刻不容缓。
当前,要按照“陶瓷产业总量做大,结构调优,综合竞争力增强”的要求,加大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花大气力抓好日用陶瓷的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扩大日用陶瓷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陶瓷的结构调整。确保我市陈设艺术陶瓷保持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日用陶瓷保持相当份额,扩大规模化生产;高新技术陶瓷的生产、开发有新的发展。要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重点发展出口创汇瓷、国家用瓷、星级宾馆用瓷和礼品、旅游瓷;工业技术陶瓷形成规模,拥有一定的份额;在发展电瓷电器瓷、纺织瓷、建筑卫生瓷、医药包装瓷的同时,把电子陶瓷、高新科技陶瓷作为发展的重点来培植。
二是花下力气抓好日用陶瓷的生产,要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上规模、上配套、上档次。日用出口陶瓷要以提高档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单件换汇率为目标,不断扩大日用陶瓷的出口总量和创汇额。内销瓷生产要考虑高、中、低档和增加配套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需要。同时,发展骨灰瓷、中温炻瓷、强化瓷和耐热瓷、釉中彩和釉中青花瓷和无铅粉彩瓷的生产。
三是要重点抓好日用瓷传统产品的生产。当前,日用陶瓷生产是群雄争霸,各有千秋。面对激烈的陶瓷市场竞争,景德镇陶瓷要想占领一席之地,必须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我市的四大传统日用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优势,是其它产瓷区不可比拟的。在抓好日用瓷的生产中,要突出抓好四大传统日用瓷的生产,在发挥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四大传统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
四是发挥日用瓷品牌优势。景德镇陶瓷生产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优势,如“景德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龙珠阁”获江西省著名商标。还有“红叶”、“玉风”等陶瓷品牌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要加速我市日用陶瓷的发展,必须注重发挥陶瓷品牌的优势,加大品牌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新的生产规模。如股份公司生产的“红叶”牌产品,质量信誉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参照国内外一些品牌产品的做法,在确保品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转让给其他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贴牌”生产,允许使用其产品商标。通过这种途径和方法,树立品牌、扩大品牌产品的生产。
五是要进一步抓好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材质、新器型、新品种、新花面,要加大对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使我市每年都有一批新开发的产品问世,并尽快形成1—2个在国际市场上打得开、叫得响的陶瓷品牌产品。当前,要以陶瓷原料加工和陶瓷烧成两大工艺为突破口,推进技术创新。陶瓷原料要从专业化入手,积极组织各种高、中、低档原料的技术攻关,逐步实现原料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精制化。积极推广烧成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节能、高效、环保窑炉、淘汰落后窑炉,千方百计降低烧成成本。
大力支持民营陶瓷的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
民营陶瓷经济是我市陶瓷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市陶瓷业发展的生力军。当前,要把民营陶瓷业的发展作为加快陶瓷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大力支持民营陶瓷业的发展。
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陶瓷。采取切实措施,把我市民营陶瓷小企业组成若干陶瓷产业方阵,搞好分工协作,与统一的、规范的、开放的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要创新有利于民营陶瓷生存发展的环境。在税收、土地使用、金融信贷、进出口政策、技改、对外招商、贸易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同等待迁,促进民营陶瓷的发展。
三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营陶瓷企业群体。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市场经营的需要。同时,要鼓励大学生开办技术开发型的民营陶瓷企业,鼓励机关干部和国有瓷厂的干部带头开办民营企业,引导国有瓷厂下岗职工自发创办股份制的民营陶瓷企业。
四是对民营陶瓷企业实行必要的扶持。采取税收优惠和经济补贴的办法,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在贷款上给予优先支持,实行优惠利率。同时,追加民营陶瓷企业风险担保基金,扩大总量,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陶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扩大陶瓷出口贸易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在外贸出口上,我市工贸整体优势始终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陶瓷业的发展速度,必须对现行外贸出口体制进行改革改组,以适应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新形势。
1、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扩大景瓷出口贸易的指导思想、生产布局、市场方向、产品结构、推销战略、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进一步理顺思路、明确重点、制订结合我市陶瓷出口贸易实际的战略决策,开创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的新局面。
2、改革改组现有出口贸易公司体制,组建成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工贸公司。鼓励和支持专业出口贸易公司走与工业企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联营、参股、控股、订货、技术支持等方式,与陶瓷企业结成紧密关系,积极探索以出口外贸公司为龙头,以资产、技术、市场为纽带,由若干陶瓷企业联合组成具有品牌和市场优势的新型工贸联合体。目前,省陶瓷出口公司在这方面也有初步的设想,意向与新改制的艺术、东风等企业合作,采取合股、联营的方式,形成工贸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希望尽快拿出方案,付诸实施。
3、要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把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重新夺回来。要加大研究市场、了解市场、开拓市场的力度,要以开拓和扩大美国、西欧、日本中高市场为主攻方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扩大景瓷在这三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时,挤占中东、东欧市场,把近几年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夺回来。
4、要着眼市场,转变经营方式。国际陶瓷贸易是个大市场,也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要本着全方位开拓国际陶瓷市场的要求,适时转变经营方式,不断开拓经营渠道。要在巩固发展现有市场和客户的同时,努力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根据目前景德镇陶瓷在国际市场的萎缩现状,仅靠老客户、老商品、老一套的经营作法,显然难以适应,必须寻找新的经营门路,发展新的伙伴。积极主动地在海外设点,开设自己的经营窗口。同时,要从过去单一出口的贸易方式逐步向以出口为主的多元化综合贸易方式转变;从单一收购出口经营方式逐步转向以收购为主,联营出口和代理出口同时并举,把陶瓷出口贸易业务搞活,做大做强。
加强陶瓷市场建设,大力开拓陶瓷市场
加快陶瓷行业的发展,市场建设是关键,构筑流通体制是重点。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市陶瓷市场建设步伐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陶瓷业的快速发展。借鉴广东、福建、山东、河北等产瓷区成功经验,我们要“亡羊补牢”,迎头赶上,依托陶瓷建市场,发展市场促生产。
一是要确立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思想,彻底摒弃单纯的就生产抓生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强化市场意识,加快市场建设,把抓紧建设陶瓷市场摆上加速陶瓷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加快陶瓷大市场的建设步伐。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来规划,建立一个以批发零售全国各产瓷区和世界各地陶瓷为主的综合性陶瓷大市场。要在占地面积、营业户数、主销景瓷的年成交量与成交额,吸纳国内外陶瓷产品品种和数量等方面都要有规范效应。同时,加快与市场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力发展陶瓷配件、制造设备、制造工艺和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努力把陶瓷大市场建设成为我国和世界陶瓷产品的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
三是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发展现状流通企业。要把市场建设与现代流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对陶瓷产业的拉动效应。流通不畅,促销不力是导致景德镇陶瓷市场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以现有骨干流动企业为基础,通过股份制形式组建一批新的现代流通企业。适应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流动方式,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力争使我市陶瓷产品尽快进入全国、全球超市。
四是加快陶瓷信息网络建设,尽快组建“陶瓷信息中心”,建立“陶瓷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贸易”,积极为陶瓷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我市陶瓷企业“网上贸易”牵线搭桥,提供优质服务,使我市陶瓷产品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加强行业管理 规范市场秩序
整顿和规范好陶瓷市场秩序,是促进我市陶瓷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近两年来,尤其是去年十一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规范陶瓷市场秩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市场秩序方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当前,要以加强陶瓷行业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陶瓷市场秩序力度,使我市陶瓷市场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要建立陶瓷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要从陶瓷的生产源头抓起,对陶瓷原料,燃料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一些未经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批准的无证生产、偷漏税收、非法经营的陶瓷作坊要坚决取缔。
二要认真抓好陶瓷商标的管理。“景德镇”牌瓷器商标已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利用和保护。凡使用“景德镇”牌商标的应是我市生产的中高档陶瓷产品。要建立“景德镇”牌证明商标有偿使用制度,切实维护“景德镇”牌商标的声誉。同时,对盗用他人陶瓷品牌商标,以外地瓷冒充景德镇陶瓷商标销售的,以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手软,从严从重打击。
三是抓好陶瓷价格的管理。陶瓷协会要定期提供陶瓷产品价格信息,指导和规范价格行为,制订产品的行业自律价,必要时可限定同类产品的最低价,防止价格的恶性竞争和低价倾销。
四要加强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陶瓷艺术作品证书的管理和颁发。从2001年开始,陶瓷协会已制作了统一的《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证书》,并在国家级大师和教授中使用。要采取逐步放开,扩大范围,可在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使用。根据目前我市不少名人作品被仿冒的现象,市出版分局推出了《陶瓷作品专有证书》,对保护陶瓷名人的知识产权,打击假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举措要在陶瓷艺术界大力推广和使用。对于侵犯陶瓷知识产权的案件,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陶瓷知识产权。
五要进一步规范陶瓷展销秩序。要巩固和发展去年以来的整顿成果,进一步打击、取缔违法的陶瓷展销活动,坚决刹住那种盲目、无序、违规的展销势头。完善和健全陶瓷展销管理办法,加强对国内陶瓷展销的管理和服务。同时积极做好疏导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贸促会、商务部和省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有经济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规范性外出办展,让景德镇陶瓷更好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加速我市陶瓷业的发展,开创陶瓷发展的新局面,不仅要依靠陶瓷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全力支持陶瓷业的发展。使陶瓷行业尽快走上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轨道。
根据目前我市陶瓷产权改制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在实施陶瓷国企“退城进园”的操作中,对企业运用城市改造中陶瓷企业土地变现所获的资金,用作企业改制成本,优先安置职工,所剩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返回给陶瓷企业(由省陶瓷工业公司统一掌握),用于其他陶瓷国企的改制。据了解,东风瓷厂退城搬迁,土地变现资金1.5亿元,其中5100万元用作企业改制、安置职工。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城市改造。鉴于目前陶瓷系统有的企业如人民瓷厂、建国瓷厂等企业土地资产少,用于安置职工的资金缺口较大,企业改制难以操作。为此,建议市政府将这部分剩余资金按50%比例返回陶瓷公司,用于企业改制。
拓宽融资渠道,适当增加银行贷款。陶瓷企业(含民营陶瓷企业)的领导普遍反映,我市自1995年以来,各家银行对陶瓷行业在银行贷款方面,采取了“封杀”政策,近8年来没有给过一元钱贷款,加上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大部分生产正常,产品有销路的企业,技改无资金,开发创新无投入,扩大再生产无融资渠道,企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严重束缚了陶瓷业的发展。
尽快制订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近十几年,我市陶瓷行业生产经营远远落后于其他产瓷区。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在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陶瓷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国内各产瓷区。虽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也制订出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条条框框大多,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制订留位人才的有关,政策,加强对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尤其是对日用陶瓷专业人才,要像对待陈设艺术瓷人才一样,同等对待,在职称评定工资、住房、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和关怀,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景德镇陶瓷振兴发展贡献才智。
当前我市陶瓷行业正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陶瓷发展,加快发展步伐,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当前国内外陶瓷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分析今后陶瓷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以及我市陶瓷行业的现状和问题,如何发挥现有优势及潜在优势和主攻方向,制订出符合我市陶瓷实际,可操作性的“景德镇陶瓷发展规划”,指导我市陶瓷健康快速发展。
⑦ 景德镇陶瓷网谭重秀
景德镇的一个陶瓷艺术家,,作品在一些陶瓷艺术专卖店里销售的。
⑧ 景德镇陶瓷的四大特点是什么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青花瓷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粉彩瓷
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白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等。
颜色釉瓷
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粒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雕塑瓷
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色泽艳丽
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
所谓听是指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其次看很重要,要仔细反复看。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不能出现色脏、缺釉、气泡等明显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