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光斗《品牌战略与营销创新》书籍
到卓越或者淘宝上买 很方便的
㈡ 李光斗、叶茂中、高春光都属于国内著名营销策划、品牌战略的专家人物。
叶茂中,资深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与李光斗、高春光并称为21世纪中国广告专界的策划三雄属。
叶茂中,资深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与李光斗、高春光并称为21世纪中国广告界的策划三雄。叶茂中阳刚如火,善于广告定位,堪称策划之霸。李光斗时尚如风,擅长品牌优化,堪称策划之儒。高春光挥洒如雨,热心公益事业,堪称策划之侠。
叶茂中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maozhongch
高春光的博客:http://evan5188.blog.163.com/
㈢ 穆兆曦、李光斗、 叶茂中都是搞营销的吧都属于国内著名营销策划、品牌战略的专家人物。谁更加厉害一点
华红兵 北京华红兵营销院院长
何学林 何学林大策划室首席策划
苍 石 奥古特品牌营销(上海)咨询机构首席策划
高 峻 梅高(中国)创意咨询公司董事长
李光斗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叶茂中 叶茂中策划公司董事长
朱玉童 深圳采纳策划机构总裁
翁向东 上海杰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策划总监
王志纲 王志纲工作室总策划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
谭新政 北京五洲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 慕 上海联纵智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路长全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柳燃 蜥蜴团队策划总监
㈣ 请问:卢永峰、李光斗、叶茂中都属中国著名营销策划领军人物。
是的。卢永峰是索象策划集团创始人,擅长整合营销,李光斗就比较擅长故事营销,叶茂中就拍广告厉害。他们仨都是国内目前知名的策划大师级人物。
㈤ 李光斗品牌营销和许战海老师的品牌定位理论哪个专业呢
许战海老师的品牌定位理论能有效辅助落地。课程务实有效
㈥ 叶茂中、李光斗、高春光被称做广告界策划营销大师其它的请洁身自爱,高春光以前是留学马来西亚的博士吧
高春光不了解,李光斗从接触来看,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师,第一是肚子里的内东西有限,而且系容统化理论化的模式也还没出来,他要把精力从自我炒作转移到踏实做事方面,可能会好点。
老叶接触的比较多,虽然现在他的玩法都被复刻烂了,但不可否认,当初他那一套高举高打的忽悠经确实有效果。不过老叶近几年也没什么新玩意儿了,随着市场的成熟,他那一套东西快玩不转了。当初忽悠忽悠江浙东北民企还可以,目前看,很难了。
营销这条路,老叶这批人已经基本走绝户了,国内的所谓营销策划公司,靠品牌两个字就能忽悠几百万单的年景已经过去了。
㈦ 韩虎、李光斗、 叶茂中都是搞营销的吧都属于国内著名营销策划、品牌战略的专家人物。谁更加厉害一点
没有最厉害之分,只有是否适合。
㈧ 李光斗的相关新闻
长江商报:李光斗为武汉设计广告语—高手在民间,江湖在武汉 (2012年8月21日)
西藏商报: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拉萨演讲推“故事营销” (2012年7月10日)
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做客樱雪大讲堂 [图](2011年3月30日)
中至信家具邀李光斗谈品牌营销 (2011年3月30日)
李光斗认为美国品牌海外战略卓有成效 [图](2012年3月30日)
网易财经 李光斗:用故事提升中国服装品牌的竞争力 (2011年3月30日)
和讯网 李光斗:企业营销新模式——不花钱做广告 [图](2011年3月30日)
东南早报 李光斗:品牌如婚姻 需长期经营 (2011年3月30日)
2010年中国最佳商业图书隆重发榜 [图](2010年9月30日)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再现“风云榜” [图](2010年9月20日)
李光斗出席湖北经济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并在首届峰会发表主题演讲 (2010年8月20日)
李光斗在中国白酒之都展望未来 [图](2009年12月19日)
李光斗在中国太阳能峰会中预言行业内将出现国际性品牌 [图](2009年12月15日)
李光斗在营销中国论坛解读“后危机时代” [图](2009年11月21日)
华盛智业荣膺“十大最受企业家信赖的营销机构”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28日) 李光斗一条微博 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轻度体。2011年9月27日14时许,上海十号线新天地站信号设备故障,导致相关路段采用人工调度方式运行,涉事两车在这一运行方式下在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内相撞。造成271人受伤。
今天凌晨2点14分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李光斗(微博)上传一张截图,截图中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正在报道上海地铁相撞的事故。报道题目称:“地铁十号线列车发生轻度追尾。”李光斗在微博中写道:“一个新名词的诞生:轻度追尾。”
随着李光斗微博一出,“轻度”一词瞬间在网络走红,很多网友转发李光斗的微博,并用“轻度”体评论道:我轻度无聊了、我轻度低落了、我轻度不安了、我轻度衰老了、去轻度疯狂了。
姚晨看到此新闻后也表示“轻度转发。”潘石屹(微博)则对此自嘲道:“我轻度弱智了。”尹丽川(微博)导演则转发道:“我轻度同居了。”冯远征(微博)也造句道:“今天天气轻度不好!俺的心情也轻度郁闷!轻度的!嘘”
李光斗的微博发布,创造了两天来转载198866次,评论43791次的神话。
㈨ 品牌对话:品牌在中国发展趋势及有何现实意义
访谈嘉宾:李光斗(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央电视台广告部顾问、中国十大策划人、中国事件营销的开拓者)
《品牌对话》简介:品牌对话邀请各界名家在品牌这个大主题下,分析、研究中外成功的品牌运作案例,为企业在进行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作为参考,并一起分享品牌智慧,共同探讨品牌的未来。品牌对话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尤其对于企业家来说,需要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观念来启发;品牌对话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各种思想、经验与智慧在这里碰撞、分享。
李光斗:我国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国家竞争力的表现。我在《品牌竞争力》一书中就提出了品牌竞争力的概念,指出品牌是国家竞争力之源。
我是最早在2003年底就提出了品牌竞争力的概念,目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还需要加强。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在100个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评选中,中国无一入选。这说明,中国的品牌竞争力还不强大,中国企业家要有建设品牌的勇气与抱负。
因此,品牌在中国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品牌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据统计,做品牌的企业的平均利润要比单纯制造企业利润高出8%,在许多行业中,前四名的品牌就占有了75%的市场份额。
李光斗:品牌不是理论,而是实践科学。品牌竞争力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就是要帮助中国企业创造品牌。企业要创造品牌,首先要知道品牌是从哪里来的。品牌是人创造的,是企业的自发的行为。品牌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通行证,品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处在了一个关节点上,中国不能只生产、制造产品,中国还要建设世界品牌。如今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缺少必要的忠诚,消费者只对茅台等传统的消费品有忠诚,而在高科技领域,在IT、汽车、飞机等高附加值的行业中,几乎没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企业家要认识到品牌就是与消费者的关系。品牌是投资,而不是花费。中国的消费者品牌意识已经很强了,而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相对还不强,品牌不是卖东西的工具,而是企业的宗旨,企业要有全员品牌管理意识。李嘉诚曾经说过:品牌就是在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显现的,看不到的,却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东西。
李光斗:西方理论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我们知道美国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最先进的国家,大概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比如宝洁是最早提出marketing并进行运作的。西方的理论是循序渐进的,而中国市场一日千里,经济高速增长,很多中国企业发现西方的品牌理论“远水解不了近火”。
中国企业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如果按照西方的理论,蒙牛要成为品牌需要10年,但蒙牛6年就做到了,西方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实践,要修正理论,而不是修改实践。
我们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中国模型,从洞察消费者内心真实需求到品牌差异化、标杆企业的选择、品牌传播等,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
李光斗:理论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就是用“插位”来指导古越龙山的。其实全世界的营销理论家都在修正自己的理论,科特勒的“水平营销”,特劳特的“与众不同”,还有“蓝海战略”。“插位”的实践来源是我们做咨询策划的过程,另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中国的哲学,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等。
李光斗:西方理论到底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从西方来的,就连国家都承认中国不具有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但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慢慢成熟,可以说,目前情况下,西方的理论在中国是普遍适用的。但是中国人主要从“术”上学习市场营销,在价格、促销上用力。但是许多企业并不知道市场营销是为什么服务的,市场营销实际上是为品牌服务的。西方理论不是在中国失灵了,而是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我们提出的“插位”战略就是考虑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同时考虑了本土实践状况。
李光斗:我认为没有统一的观点是一件好事情。千百年来,人类对广告、音乐的定义也没有统一过,任何研究都是基于需求。市场营销这门学科也是在近年兴起的,广告学甚至还没有博士学位。
品牌是一种社会现象,评价理论价值的标准是看“理论在实践中有没有被企业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品牌是实践的科学,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多路可以选择。我说企业要品牌化生存,但品牌并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途径,不过品牌是企业活得更久的重要路径。万科为什么活得久,品牌美誉度高?那是因为万科率先进行品牌建设,在一个行业中谁有品牌意识,谁就能做的更好,并且品牌还可以提升竞争壁垒。
中国人过渡迷信“术”和方法,结果促销、价格战到处都用。宝洁在运用营销手法的同时,还进行品牌形象建设和品牌长远规划,因此宝洁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只把品牌作为敲门砖,却不进行品牌维护,因此造成品牌的短命。所以说品牌是战略中的战略,品牌战略统领一切。
比如,微软认为人才不是最重要的,当个人品牌威胁到企业品牌时,微软就会请求个人离开。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品牌是与消费者的持久关系,品牌要求品牌承诺必须兑现,要求品牌长期稳定。
李光斗:品牌学如果没有与企业实践结合,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品牌不是学院派,而是实践派。就像自然科学要求在相同的条件下得出相同的结论,社会科学则是同样的东西给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并且品牌的实践是无法重复的,当人们问盖茨如何才能复制微软时,盖茨要100个关键人物,可口可乐则要自己的商标。
品牌是实践的科学,品牌来自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是产品,“工”为品牌,产品是载体,品牌是根本。企业培训的目的是寻找快速建立品牌的方法,寻找品牌维护的手段,品牌是要落地的,要从理论走向实践。
李光斗:如果说至少十年以上才能称之为品牌,那么蒙牛就不是品牌,因为蒙牛时间太短。但那些中华老字号有百年的历史,应该是品牌了吧,但他们中的许多却在消亡。“品牌是一种活化石”,年份不是衡量品牌的标准。理论与实践冲突时,要修正理论而非实践。我有一个观点:“中国是世界上品牌快速成长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是品牌可以跳跃式增长的最后宝地。”蒙牛和超女都是中国特殊市场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