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述民用航空安全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航空安全是为保证不发生与航空器运行有关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等事故。航空安全主要包括飞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四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1、飞行安全:在航空器运行期间不发生由于飞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航空器损坏等事故。
2、航空地面安全:围绕航空器运行而在停机坪和飞行区范围内开展生产活动的安全。防止发生航空器损坏、旅客和地面人员伤亡及各种地面设施损坏事件。同时还包括飞机维护、装卸货物及服务用品、航空器加油等活动的安全,以及军用航空器武器、弹药安全等。
3、安防安全:防止发生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和直接危及飞行安全的非法干扰活动,以及防止地面武器误射等。
㈡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机场内禁止哪些行为
第十六条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
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
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㈢ 航空安保工作重点实施对象是什么
威胁到飞机的安全,乘客的人生安全,以及协助空姐,机长,处理一切飞机上的事情。
民用航空器中执行空中安全保卫任务的空勤人员,由民航公安体系管辖,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部分安全员可由航空公司空乘人员兼任。
与空姐、空少、飞行员相比,他们可能没有帅气的服,没有太多抛头露面的机会。机舱里的他们:低调、沉默、不起眼,甚至有些神秘。但他们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飞机客舱里的秩序与安全
(3)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报名条件:
1、政治条件:
中共党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符合《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有关要求。
2、身体条件:
达到《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第一部分第九条所要求的标准:中国民航空中警察职位,身高170-185厘米,且符合《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Ⅳb级体检合格证(67.415(c)项除外)的医学标准,合格。
3、体能条件:
达到《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所要求的标准。
㈣ 哪个民航文件中规定安保培训教员数量的规定
《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培训方案》
涉密
㈤ 谁知道《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我要全文。
http://www.docin.com/p-284940424.html这里有
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是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条例。于199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
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199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01号
出版社 中国民航出版社
开本 32开
版本 1996年7月
书号 ISBN 7-80110-105-7/V·051
定价 1.50元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三章 民用航空营运的安全保卫
第四章 安全检查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㈧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和保卫规划的区别
涉及航空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有很多,都是以民用航空法作为基础制定的。
其他法律规章包括: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公共航空运输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飞行基本规则等等(涉及的法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㈨ 航空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航空安全主要包括飞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
1、飞行安全:在航空器运行期间不发生由于飞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航空器损坏等事故。
2、航空地面安全:围绕航空器运行而在停机坪和飞行区范围内开展生产活动的安全。防止发生航空器损坏、旅客和地面人员伤亡及各种地面设施损坏事件。同时还包括飞机维护、装卸货物及服务用品、航空器加油等活动的安全,以及军用航空器武器、弹药安全等。
3、安防安全:防止发生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和直接危及飞行安全的非法干扰活动,以及防止地面武器误射等。
(9)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安全条例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㈩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对利用客票交运非旅客本人行李物品的处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