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地方德育课程培训方案

地方德育课程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26 23:19:24

㈠ 幼儿园教师德育方面的培训有哪些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满意的幼儿园,做幼儿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质,建设起一支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师德建设目标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教师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加大宣传管理与考核的力度,使良好的师德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及人格品质。
三、实施内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以"现代教育"理念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的师德观、乐于从教的职业信念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领导要率先垂范,自觉抓好行风建设,做到师德建设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使我园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务实性、创新型、和谐型的战斗集体。
全体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较高的学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常作常新,要求干部以德行政,常修立身之德。教师要以德育人,以德修身。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
2、提倡教师要具有"五心",既:满怀师情的爱心,师幼相处的诚心、了解幼儿的细心,教育幼儿的耐心,理解幼儿的宽容心。这"五心"体现了一种义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位教师都要在爱事业、爱岗位、爱幼儿的基础上严肃自我修养、严谨从业态度,严格做人准则。以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赢得家长的认可、同行的钦佩、学生的欢迎。

㈡ 德育培训班感想

要催人泪下,有根有据

㈢ 幼师德育培训有哪些

“德”即是指人道德品质行为的一种表现。幼儿德育就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版年龄特点与认知特权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行为的教育。简单的说:幼儿园的德育是指教师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等规范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习惯。幼儿德育教育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

㈣ 太原联艺艺术培训学校的德育教育

该校不仅培养孩子们提高美术专业素质,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还注重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正常课程外,还辅以定期讲座,邀请美院教授、研究生、在校学生定期来校授课,定期欣赏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
2005年暑期,该校很荣幸地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张桂林教授前来举办讲座,张教授与中央美院广军老先生把丝网印刷带入国内,我们所看到的大街小巷的丝网印刷以及人们穿在身上或家饰等上面的图案、真人影像都是广老先生和张教授的心血,不仅是艺术还把它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普及到了全国,在美术界有很大影响。张教授的来临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所需要的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创作知识,还讲了一些做人的基本素质,学生们从张教授身上,看到了真正艺术家的精神风范素质。在有些孩子们的心目中觉得留长发、很酷、很傲的就是艺术家,但张教授的朴实、平易近人、学识渊博、诙谐幽默给他们感触特深,不仅在艺术方面受到了无穷尽的启发,在学习上也变得沉稳而刻苦了。
在学习的同时,学校定期召开师生大会,不仅要总结学习经验,教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座谈、娱乐,来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既是该校的优良传统,也是该校的办学特色。相互取经、互相帮助,绘画基础好的学生会自觉地帮助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届又一届学生把这种精神传了下来。了解该校的人都知道,每年的假期以往考上学校的学长们都会回来义务帮助基础弱的学生,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家。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的高长龙等同学,中央美术学院樊晋东等同学,天津美术学院的支少卿、郑毅等同学,吉林艺术学院的宋利军同学等,每年的假期都会回来义务代课。看到他们的互相帮助,看到他们的进步提高,看到他们对联艺的情感,我们又骄傲又欣慰。

㈤ 德育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有机会参加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研修,听了后感觉受益匪浅。经过4天的培训,结合我校的德育工作理念,总结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一、德育工作不仅要动员全员育人,更要让学生自管自育
自管自育,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简称。在全员育人方面,我校已经在上学期予以实践并初见成效。听了 朱老师的讲座,我意识到,全员育人是手段,自管自育才是我们教育所应呈现出的结果和状态。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要放手学生不予管理,需要我们教师引导、管理为前提。
其实,这一观点也与魏书生先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三年级已经建立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机制,让每个学生承担一份职责。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管理班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自我发展,教育才达到真正的实效。教师也会少一份负担,多一份快乐与轻松。
所以,如何具体地达到自管自育的状态,是我接下来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
二、做一个坚持型的教育工作者
前些天与校长谈话的时候谈到“坚持”这个话题,昨天的培训中再一次学习到关于“坚持”的理念。
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项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坚持型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滞后性也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过程坚持地好,若干年后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力方面体现得更为凸显。从一件小事坚持,不轻看一件小事,把小事坚持做,会有大的、意想不到的影响。
拿数学教学来讲,计算能力就是一项持之以恒需要锻炼的能力,急不得,躁不得,点滴积累,质在飞跃。
三、学着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教育教学
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生命,生命的活力来在于心灵的活力。如何让生命的活力绽放的更为精彩,“以人为本”是基础。
许多教师对自己的问题学生非常头疼。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隐藏这一个心理冲突问题。一个想成功的教师不应该忽视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而抓住了这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他,我相信每个孩子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做一个好孩子的。
教育本身就应该体现出人性的关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只求知识的灌输是违背教育的本质的。所以,学着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进行教育教学是必然的了。
德育,是教育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人类个体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失的方面。最后,借用朱老师的那句话,我们的德育应该“克服功利,走向人本”。

㈥ 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德育建设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抄进行整改:
1、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坚持教师学习制度,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把个人学习,集中学习,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学习实效。
3、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爱为核心,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和提升人的道德为目标,重视关注教师的生活和生成。

㈦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省学科德育一体化纲要精神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山东省小学数学在省教科所长、省数学教研员徐云鸿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一、加强培训,深化认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落实好数学核心素养及学科德育目标,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培训,深化广大数学教师对这两方面的理解。
1.专题培训
就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各级可采取线上(利用网络研修)、线下(召开培训会)集中培训的方式,先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领军教师培训到每位教师。主要培训内容包括:(1)学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采用抓关键词的形式,梳理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界定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2)研读《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采用抓关键词的形式,把握4个德育范畴的内涵;(3)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德育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
2.加强自学
下发相关资料,引领教师认真自学,使广大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分析教材,理清线索
1.数学核心素养
(1)梳理教材
组建各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按册别整理出小学阶段数学教材及每一单元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数学素养,并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
(2)落实到具体的备课中
骨干教师先行: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2个领域,分别选择2个单元的内容,梳理出教材中蕴含的核心素养;选取2节课,找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写出详细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线教师跟进:一线教师依据骨干教师的课例研究,进行个人备课,力争在每一节的备课中都能清晰的体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2.德育一体化
(1)分析教材
组建各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根据《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的德育范畴(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国主义)和实施建议,按册别提炼、细化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背后相对应的育人价值。
(2)落实到具体的备课中
骨干教师先行:对应数学德育纲要中“思维严谨”与“理性精神”2个德育范畴,分别选择2节课,写出详细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线教师跟进:一线教师依据骨干教师的课例研究,进行个人备课,力争在备课中清晰的体现德育因素。
三、关注课堂,注重实践
1.课堂专题研讨
组织各级课堂教学研讨会,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不同年级,不同内容领域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和德育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2.课堂教学调研
省、市、县三级分别组成此次教学改革的领导小组,定期深入学校、深入教师课堂进行座谈、听评课指导。
四、借力平台,扎实推进
借助山东省2016远程研修平台,通过学习园地进行引领和学习、开展线上线下深度研讨、智慧众筹等,把“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两方面内容整合到常态化研修和优课创建活动中,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改革稳步、扎实的推进。
具体安排见附页。
五、评价跟进,有效落实
1.学生评价
根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的内容,探索更为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评价
(1)优秀案例、论文、微课等评选
开展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的教学案例、评价案例、微课等评比活动,力争探索与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优秀成果,供一线教师借鉴与参考。
(2)各地、市、县、学校组织相关的理论业务测试。
(3)各学校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评价制度。
六、交流反思,总结经验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市要加强交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做法,力争探索出成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和“指导纲要”的策略与模式,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与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基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和德育渗透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基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和德育渗透的教师与学生评价体系等等)。

阅读全文

与地方德育课程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教育咨询策划方案 浏览:570
幼儿英语dm推广方案 浏览:304
画画培训机构圣诞节策划方案 浏览:877
梦芭莎的网络营销策略 浏览:975
市商务局业务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198
汽车市场营销观念 浏览:258
培训学校课外活动课策划方案 浏览:142
聚美优品促销活动 浏览:658
村电子商务发展方案 浏览:747
浙大市场营销毕业自我鉴定 浏览:168
梨城电子商务 浏览:129
农信社贵金属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浏览:960
服装尾部质检培训方案 浏览:24
白酒品牌营销计划 浏览:905
安全生产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543
县农业局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650
品牌营销推广都选传播易 浏览:688
市场营销总固定成本 浏览:238
千船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14
活动促销方案提纲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