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强对县级人大工作的建议
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最基层的常设机构,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推进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加强学习,掌握方法本领,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也好,还是机关工作的同志也好,都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创新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一要抓好政治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认真抓好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方面要学习从事人大工作必须掌握的一些“共性”法律法规,比如宪法、代表法等,另一方面结合每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相应的实体法的学习,使大家更好的掌握这些法律法规的精神要领,以便得心应手地开展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决定了他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人大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受大环境的影响,又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的认知度有很大的关系,所谓之“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因此,我们要在历届人大工作者埋头苦干的基础上,继续为扭转不利局面,发挥人大作用而努力。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驻会”与“非驻会”的关系。人代会选举产生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有驻会和不驻会两种类别,但是法律上并没有作“专职”与“兼职”的区分,这意味着组成人员具有同等的地位,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相同的职责。因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特别是非驻会的同志,不能因为有驻会与非驻会的区分,而在思想上产生“专职”与“兼职”的想法,在履行法定职责上有所区分,大家都要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大工作,争为人大发展做贡献。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分工与协作是做好工作的辩证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是人大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要根据原则要求,以“推进发展、依法监督、保障民生”为主线,有的放矢、积极有为地抓好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工作中,要根据监督计划安排,明确监督工作任务、细化监督工作措施、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推动一些重要民生问题、重大民生工程相继得到落实解决,使人大监督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B.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心得体会!
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C.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县,镇人大工作
人大代表作为地方人大的主体,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职责,如何发挥好代表作用,开展好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下面就如何开展我县人大代表工作谈一些看法。 一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代表活动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人大工作,是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各级人大开展工作、组织代表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来进行,通过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保障和推动县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人大工作不是孤立的,它与县委、政府的工作是一致的,如何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是代表工作对政府的监督和支持达到最佳化,是人大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找准代表工作和党政工作的切入点,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代表工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是重视代表在会议期间作用的发挥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前提。一是要进一步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鼓励代表关注难点、紧跟热点,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要督促政府认真办理代表所提的各项议案、建议,并且办出成效,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镇人大要积极让代表参加闭会期间的各项活动,使代表尽可能的了解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便开展工作;二是县镇人大在召开各项会议时,应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列席参加,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加强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小组活动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保证定期开展,形成制度,要通过开展学习、交流等活动,拓展代表的视野,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 三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是做好代表工作的源泉。要坚持和完善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善于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行使法定职权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行使法定职权的形式、措施和途径,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促进代表工作跨上新台阶,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要不断学习外地代表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完善自身工作,开拓创新,开拓我县代表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履职能力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基础。人大代表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大职能的发挥,而对代表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则是增强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办法。县镇人大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代表开展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