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电子商务面临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赖网络实现的商务系统,需要利用Internet基础设施和标准,所以构成电子商务安全框架的底层是网络服务层,它提供信息传送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手段,是各种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基本、灵活的网络服务。
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2)软件不安全因素。
(3)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环境因素。
2.电子商务面临的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基于Internet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由于涉及到客户、商家、银行及认证部门等多方机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资金划拨,所以客户和商家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系统的安全。
目前网上支付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支付账号和密码等隐私支付信息在网络传送过程中被窃取或盗用。
(2)支付金额被更改。
(3)不能有效验证收款人的身份。
3.电子商务面临的认证系统安全问题
1.信息泄漏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
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被人获悉,就可能被盗用。
2.篡改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改,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假如两公司签订了一份由一公司向另一公司供应原料的合同,若赶上原料价格上涨,供货方公司篡改价格将使自己大幅受益,而采购公司将蒙受损失。
3.身份识别
在网络交易中如果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进行身份识别后,交易双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况。
4.蓄意否认事实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商务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被否认,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商务就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要求。
(1)电子商务中面临的法律安全问题。随着国际信息化、网络化进化的不断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与日俱增,其犯罪的花样和手段不断翻新。
(2)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是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完成的。许多国家的法律要求必须有书面形式的交易单证作为证明交易有效和作为交易的证据;否则,这种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关于电子合同能否视为书面合同,并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效力,是各国法律尚未解决的问题,与传统书面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一些来自外界的对计算机网络的干扰,都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损坏、更改。
(3)银行电子化服务的法律问题。银行是电子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但对一些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来说,犯罪分子伪造电子货币,给银行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
(4)电子资金转账的法律问题。电子资金转账的法律是个特殊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并不承认经过数字签名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方式。并且支付不可撤消,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消已经完成的电子资金转账。
(5)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的客体及交易的行为经常涉及传统的知识产权领域。
(6)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方式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各种新的维权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消费知识滞后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B. 移动电子商务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移动商务环境中有许多新的攻击点,这些威胁的范围和特性随着应用及其运行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威胁和挑战。
一)无线窃听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网络通信内容(如移动用户的通话信息、身份信息、位置信息、数据信息以及移动站与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等)都是通过无线信道传送的。而无线信道是一个开放性信道,任何拥有适当无线设备的人均可以通过窃听无线信道而获得上述信息。
(二)假冒攻击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站(包括移动用户和移动终端)与网络控制中心以及其他移动站之间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物理连接(如网络电缆),移动站必须通过无线信道传送其身份信息,以便网络控制中心以及其他移动站能够正确鉴别它的身份。由上述内容可知,无线信道中传送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窃听。当攻击者截获一个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时,他就可以利用这个身份信息来假冒该合法用户的身份入网,这就是所谓的身份假冒攻击。
(三)信息篡改
所谓信息篡改,是指主动攻击者对窃听到的信息进行修改(如删除或者替代部分或全部信息)之后再将信息传给原本的接收者。这种攻击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攻击者恶意破坏合法用户的通信内容,阻止合法用户建立通信连接;另一种是攻击者将修改的消息传给接收者,企图欺骗接收者,使其相信该修改的消息是由一个合法用户传给的。
息篡改攻击在一些“存储一转发”型有线通信网络(如Internet)中是很常见的,而在一些无线通信网络如无线局域网中,两个无线站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能需要其他无线站或网络中心的转发,这些“中转站”有可能篡改转发的消息。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现场试验证明信息篡改攻击是可行的:当主动攻击者比移动用户更接近基站时,主动攻击者发射的信号功率要比移动用户的强很多倍,使得基站忽略移动用户发射的信号而只接收主动攻击者的信号。这样,主动攻击者就可以篡改移动用户的信号后再传给基地站。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信息篡改攻击对移动用户与基地站之间的信令传输构成很大威胁。
(四)重传攻击
所谓重传攻击,是指主动攻击者将窃听到的有效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传给信息的接收者。攻击者的目的是利用曾经有效的信息在改变了的情形下达到同样的目的。例如,攻击者利用截获到的合法用户口令来获得网络控制中心的授权,从而访问网络资源。
C. 涉及哪些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版关键。要保证电子商权务的正常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应从技术、管理、法制等多方面健全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让电子商务安全地发展起来。
D. 电子商务有哪些安全要素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程度,是指为防止由于计算机失效、程序错误、传输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计算机病毒和自然灾害等所产生的潜在威胁,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预防措施来防止数据信息资源不受到破坏的可靠程度。
(2)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商务活动中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确保交易双方确实是存在的,不是假冒的。网上交易的双方相隔很远,互不了解,要使交易成功,必须互相信任,确认对方是真实的。能否方便而又可靠地确认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是顺利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前提。
(3)机密性
机密性是指交易过程中必须保留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电子商务的交易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保守机密的;而电子商务则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商业保密就成为电子商务全面推广的重要屏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看到数据,防止泄密事件。
(4)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数据在输入、输出和传输过程中,要求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非授权建立、修改和破坏。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认为的干预,但同时也带来了需要维护商业信息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不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这种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
(5)有效性
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贸易信息为交易各方共同认可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势,其信息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一旦签订交易后,这项交易就应受到保护,以防止被篡改或伪造。交易的有效性在其价格、期限及数量作为协议一部分时尤为重要。
(6)不可抵赖性
电子商务可能直接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商业交易,如何确定将要进行的交易方正是所期望的贸易方这一问题,则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在交易信息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使原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
(7)内部网的严密性
企业的内部网一方面有着大量需要保密的信息,另一方面传递着企业内部的大量指令,控制着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内部网一旦被恶意侵入,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混乱与损失。保证内部网不被非法侵入,也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应着重考虑的一个安全问题。
E. 电子商务安全要素有哪些
电子商务安全要素有以下四点:
1、有效性、真实性
有效性、真实性是指能对信息、实体的有效性。真实性进行鉴别,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如何保证这种电子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成了经营电子商务的前提。
2、机密性
机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不会泄漏给非授权人或实体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贸易手段,其信息是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网络交易必须保证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信息的保密性,而电子商务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商业保密就成为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点保护对象。
3、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要求防止数据非授权的输入、修改、删除或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这种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丢失、信息重发或信息传送次序的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不相同。
4、可靠性、不可抵赖性
可靠性是要求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遭到不正当的拒绝;不可抵赖性是要求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匿名的,原发方字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经不可能。
F. 电子商务安全因素有哪些
1.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包括哪些?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保密性是指网络信息通过加密技术进行的回加密处理 保证其在传答输活存储过程中不被他人窃取。)信息的完整性(不因意外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保证信息的完整和统一)信息的有效性(具有传统口头协议 书面协议的一样效力,不能加以反悔或抵赖)、实体的认证性(通过CA认证机构和其发放的数字证书来实现的)系统的可靠性(在一定时段内连续工作的时间长度)
G. 电子商务网络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电子商务面临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是依赖网络实现的商务系统,需要利用Internet基础设施和标准,所以构成电子商务安全框架的底层是网络服务层,它提供信息传送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手段,是各种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基本、灵活的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部件的不安全因素。(2)软件不安全因素。(3)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4)自然环境因素。 2.电子商务面临的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基于Internet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由于涉及到客户、商家、银行及认证部门等多方机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资金划拨,所以客户和商家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系统的安全。目前网上支付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支付账号和密码等隐私支付信息在网络传送过程中被窃取或盗用。 (2)支付金额被更改。 (3)不能有效验证收款人的身份。 以上为摘抄,要看具体全文,你可以进 http://www.govyi.com/lunwen/2009/200901/287792.shtml这个网看看
H. 简述电子商务有哪六个安全因素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抄素包括袭哪些?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保密性是指网络信息通过加密技术进行的加密处理 保证其在传输活存储过程中不被他人窃取。)
信息的完整性(不因意外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保证信息的完整和统一)
信息的有效性(具有传统口头协议 书面协议的一样效力,不能加以反悔或抵赖)
实体的认证性(通过CA认证机构和其发放的数字证书来实现的)
系统的可靠性(在一定时段内连续工作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