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动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的区别
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和方便。同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存在如下的优势:
(l)不受时空限制
同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他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使用智能电话或PDA查找、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虽然当前移动通信网的接入速率还比较低,费用也较固定网高,但随着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推出和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结果,这些因素的影响将逐渐淡化。
(2)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移动电子商务能更好的实现移动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移动计算环境能提供更多移动用户的动态信息(如各类位置信息、手机信息),这为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移动用户能更加灵活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定制服务与信息的提供(例如用户可以将自己所处的城市结合进去,调整商品递送的时间,实现自己的个性化服务)。
(3)信息的获取将更为及时
移动电子商务中移动用户可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访问本身就意味着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但需要强调的是,同传统的电子商务系统相比,用户终端更加具有专用性。从运营商的角度看,用户终端本身就可以作为用户身份的代表。因此,商务信息可以直接发送给用户终端,这进一步增强了移动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
(4)基于位置的服务
移动通信网能获取和提供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位置相关的商务应用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网上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站、从事商务活动,服务付费可通过多种力一式进行,可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以满足不同需求。
从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大众化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不仅仅能提供在因特网上的直接购物,还是一种全新的销售与促销渠道。它全面支持移动因特网业务,可实现电信、信息、媒体和娱乐服务的电子支付。不仅如此,移动电子商务不同于目前的销售方式,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使用这些服务。
Ⅱ 2014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的最新现状
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移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指通过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结合进行信息查询、商务交易及对信息、服务和商品的价值交换等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和行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商务活动,而是希望随时随地进行收发电邮、移动支付、定购各种商品等商务活动,所以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通过台式电脑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拥有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因此,也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当前3G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正逐渐凭借技术和应用上的优越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短讯为基础的技术;第二个阶段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第三个阶段是以2009年发放牌照为标志、能够实现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的3G时代。3G背景下,无线通信产品能够为人们提供速度高达2Mb/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分组交换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
(一)移动客户群庞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7.74亿,接近上网用户数量的3倍,而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突破2.33亿,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这表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艾瑞咨询预计,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营收规模将达到1.7亿元。
(二)国家政策支持
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电子商务被列入了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6月,发改委与原国务院信息办又专门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作为六大重点引导工程之一。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小额支付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模式”,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初步显现了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效益和潜力。
(三)无线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电信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09年8月前完成了其3G网络的第一阶段部署工作。基于CDMA的3G服务,即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TD-SCDMA3G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比预期缓慢。在网络部署方面,中国电信在3G领域方面动作最快,预计它将发动价格战以吸引更多的用户。3G网络的铺设,加速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理论研究欠缺
综观近年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学术论文,虽然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研究内容大都是“移动安全”和“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论文,而且研究方法仅仅停留在非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研究深度不够,显示出移动电子商务新应用研究创新的不足。应根据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实证的方法,加强对移动电子商务行为、模式、安全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行业标准和市场机制需要逐渐完善
作为崭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国内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没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和统一管理机构,而且市场机制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经济纠纷和法律问题。虽然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但是尽快制定出丰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安全性有待提高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着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几个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终端窃取和假冒、无线网的窃听、重传交易信息、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交易抵赖、移动终端遗失、设备差异和设备的不安全等。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主要有端到端策略、加密技术、防火墙、严格的用户鉴权、单一登入、无线PKI技术、授权和安全交易流程等策略。
(四)交易成本过高
由于无线带宽不足和物流配送系统不成熟等,导致交易成本高。因此,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就要想方设法降低各种成本费用:一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力争关键技术革新;四是认准特有优势;五是强化企业服务模式。
三、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10年底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7375.4万,而到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24957.2万,所以完善行业标准、市场机
Ⅲ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13年这一数字有望达1300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表示,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1、手机用户数量和用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攀升;
2、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
3、上网速度、无线宽带、资费下调;
4、传统电商的沉淀,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速上升,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各个产业链竞相争抢的“大蛋糕”。因其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同时满足用户及商家从众、安全、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深受用户的欢迎。
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逐年递增。2009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3600万,2010年这一数字攀升到7700万。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同比增长94.8%。在刚过去的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约达25050万人,同比增长67%。预计到2013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37250万人。 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而与传统电子商务的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独有的优势:
(1)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个性化。
(2)用户规模大。从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程度来看,移动电话远远超过了计算机。
(3)有较好的身份认证基础。对于传统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誉成为最大的问题,而移动电子商务手机号码具有唯一性,手机SIM卡上存储的用户就具有这一优势。
(4)移动电子商务能够有效规避传统电子商务出现的泡沫。
当然,由于基于固定网的电子商务与移动电子商务拥有不同特征,移动电子商务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电子商务,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移动通信所具有的灵活、便捷的特点,决定了移动电子商务应当定位于大众化的个人消费领域,应当提供大众化的商务应用,因此B2B可能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模式。 商务部还发布了2014年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增速是28.64%,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86倍。全国网络销售额增速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快了37.7个百分点。此外,移动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亿,同比增长41%。
Ⅳ 为什么移动电商会在2014年爆发式增长
全国共来发生电子支源付业务257.83亿笔,金额1075.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0%和29.46%。支付机构累计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金额9.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06%和48.57%。
截至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23%,增速放缓0.57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38.23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36%,增速放缓0.94个百分点;
信用卡累计发卡3.91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8.03%,增速加快2.03个百分点。
Ⅳ 2014年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有哪些
9月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Waldorf Astoria Hotel)举行了首场IPO路演活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赴美上市的帷幕,预计以243亿的融资规模成就中美史上最大IPO,也成功地将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据统计,截止八月底,互联网行业内于2014年上市的知名企业多达十家,呈现一片繁荣之态。借此之机,笔者就率先盘点一下2014年上市的互联网风云企业。
京东登陆纳斯达克,电商江湖风云迭起
要论2014上半年电商圈的大事,绝对非京东上市莫属。5月22日股票代码为“JD”的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21.75美元,募资17.8亿美元,市值达297亿美元。在上市一个多月以来,市值飙升,一度逼近400亿美元,跻身全国第四大互联网企业,也被戏称为“最值钱”的上市。而这风光的背后却意味着电商江湖更为惨烈的厮杀,6月18日,京东迎来上市后的第一个店庆,天猫、苏宁、国美、当当网、1号店不约而同联手对抗,形成了电商江湖中罕见的围攻,规模堪比“双11”。如此看来,京东成功上市的刺激效果绝非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2014作为IPO大年,上半年成功上市的电商企业可不止京东一家。途牛旅游网5月9日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虽然盈利能力欠缺,但是在线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仍被长期看好;聚美优品3月迎来最强美妆价格站,突破乐蜂网与唯品会的“围剿”,5月16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这一系列上市注定2014年的电商江湖不会平静,不难预见,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双11”的临近,这场电商大战的激烈程度将会继续升级。
天鸽着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泛文化市场前景可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泛文化娱乐市场前景渐显端倪。天鸽互动紧随新浪微博之后,于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据了解,天鸽互动开盘价5.99港元,较5.28港元的发行价上涨13.4%,所募集资金达16亿港元,市值则达到72.9亿港元。而此前其在港公开招股部分便接获7502份有效申请,共认购23.16亿港元,即股票获超额认购75.13倍,颇受资本市场追捧。这一泛文化娱乐的后起之秀,如何拥有如此强大的上市能力,值得细细推敲。
作为实时社交视频平台,天鸽区别于同类企业“一对多”的视频互动形式,经营包括9185、新浪SHOW等在内的七个“多对多”实时社交视频专区,将用户关系从单向的“奖励、追捧”转变为多向的“参与、互动、分享”,借而形成不同的社交文化圈。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多对多”视频串流模式才帮助天鸽成功地打开了二、三、四线城市的娱乐市场,成为天鸽上市的关键因素。而天鸽在O2O领域的创新,也为成功上市添砖加瓦。具体来说,其率先搭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KTV实体店,引进自主研发的K歌系统,并将线上“赠送虚拟礼物、K歌评分、包房间PK、地域排名”等玩儿法引入线下KTV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互通的K歌娱乐。这种用户体验价值的超高实现,也为天鸽的上市创造了真正的机遇。
其实,笔者认为上市只是天鸽的一个开始。未来,泛文化市场的演变或许会更加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移动游戏、O2O等互联网变革将会带来更多的挑战,而天鸽也已经尝试将发展触角伸向手游业务及视频医疗业务,那么它能够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智联招聘挂牌纽交所,老牌招聘企业高速转型
等了17年,智联招聘终于在6月12日于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14.51美元,募资7573万美元,市值约为7.32亿美元,是继前程无忧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招聘网站,也是2014年第九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
事实上,上市后不久,智联招聘就紧接着宣布转型,从招聘网站向职业发展平台变革。一面追寻自然人的职业发展轨迹即新人、白领、高管,预备针对每个阶段推出评测、招聘、培训等服务;一面又重磅打造人才平台“卓聘”,填补金融市场人才缺口;同时,也宣布市场转移,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城市,智联招聘的一系列动作就如同闪电上市一样快,这种优化转型的做法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智联招聘上市后的发展持肯定态度。笔者认为智联招聘借上市机遇转型扩张是一种大胆的改革,在越来越细分化的招聘市场中,职业社交、垂直招聘、在线教育等都有可能成为智联的新机会。但是在前程无忧的激烈竞争下,在58同城、赶集网、SNS招聘、微信等新模式的冲击下,智联招聘的转型之路还是异常艰苦的,它的快速变革、高速转型能否让这个老牌垂直电商企业继续盈利下去,也需要进一步观望。
除了上述三家企业之外,2014年还有新浪微博、途牛网、乐居、聚美优品、迅雷、猎豹乐逗游戏等互联网企业成功上市。从中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巨大,融资幅度的不断上升也为上市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企业还是任重而道远。
Ⅵ 移动电子商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版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权、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Ⅶ 移动电子商务到底是什么
移动电子商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1)银行业务
2)交易
3)订票
4)购物
5)娱乐
6)无线医疗(Wireless Medical)
Ⅷ 移动电商是什么模式
您好,湖南电信网上营业厅为您解答,
移动电商是什么,移动电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电商从传统的pc端,转移到移动端,这种以移动端为载体的电商模式,就是移动电商。从下面两点分析移动电商现状和移动电商典型类型。
移动电商发展现状
《2014年第四季度移动电子商务现状报告》移动电商发展趋势显示,移动端上的电子商务交易目前已占到全球电子商务交易的三分之一,并且预计还将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使用率的提高而持续快速增长。而据《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在2014年上半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42亿元,同比增长378%,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中国网络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已达到1/4。
移动电商类型
第一、移动垂直电商类。
移动电商的未来中实物类细分到垂直领域,还是以导购模式为主。基于移动平台的导购类垂直电商,这些导购类移动电商,主要是玩眼球,将流量导给淘宝、京东这些大平台上的商家,自己从中提取交易佣金。
第二、移动社区电商类。
另一个趋势在移动垂直社区领域。优秀移动APP,围绕兴趣爱好交流活跃度稳定,用户群体和品类需求匹配很精准,有交流,所以他们做移动社区电商的概率高,盈利模式上是以品牌代销和交易佣金为主,自己涉及商品买卖的少。
第三、移动整合微信电商类。
目前,围绕微信做移动电商的情况最为普遍。有直接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信也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小店。移动电商现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PC电商,其实构建移动电商app并不难,只需要使用hishop移动云商城,集微信商城、支付宝服务窗、手机触屏版商城、app商城和PC独立商城于一体完美融合,同一后台统一管理,多商城商品、订单、会员数据完全云同步,帮助商家快速实现移动电商和传统电商的双线布局。同时拥有流量分佣、注册分佣、订单分佣多形式推广分佣体系,整合PC端和移动端形成立体式多渠道推广生态圈。
Ⅸ 什么是移动电商
移动电商是什么,移动电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电商从传统的pc端,转移到移动端,这种以移动端为载体的电商模式,就是移动电商。从下面两点分析移动电商现状和移动电商典型类型。
移动电商发展现状
《2014年第四季度移动电子商务现状报告》移动电商发展趋势显示,移动端上的电子商务交易目前已占到全球电子商务交易的三分之一,并且预计还将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使用率的提高而持续快速增长。而据《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在2014年上半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42亿元,同比增长378%,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中国网络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已达到1/4。
移动电商类型
第一、移动垂直电商类。
移动电商的未来中实物类细分到垂直领域,还是以导购模式为主。基于移动平台的导购类垂直电商,这些导购类移动电商,主要是玩眼球,将流量导给淘宝、京东这些大平台上的商家,自己从中提取交易佣金。
第二、移动社区电商类。
另一个趋势在移动垂直社区领域。优秀移动APP,围绕兴趣爱好交流活跃度稳定,用户群体和品类需求匹配很精准,有交流,所以他们做移动社区电商的概率高,盈利模式上是以品牌代销和交易佣金为主,自己涉及商品买卖的少。
第三、移动整合微信电商类。
目前,围绕微信做移动电商的情况最为普遍。有直接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信也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小店。移动电商现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PC电商,其实构建移动电商app并不难,只需要使用hishop移动云商城,集微信商城、支付宝服务窗、手机触屏版商城、app商城和PC独立商城于一体完美融合,同一后台统一管理,多商城商品、订单、会员数据完全云同步,帮助商家快速实现移动电商和传统电商的双线布局。同时拥有流量分佣、注册分佣、订单分佣多形式推广分佣体系,整合PC端和移动端形成立体式多渠道推广生态圈。
Ⅹ 移动电子商务是什么
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
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