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營利組織戰略管理包含哪些基本的階段
項目財務到底應該誰來管
原創 2017-12-26 田菁 睿投雲財務
項目是非營利組織開展業務活動的基本單元,項目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與非營利組織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一直以來,項目財務到底誰來管這一問題困擾著廣大非營利組織,他們迫切希望能夠達成機構法定會計核算與項目財務管理之間的充分平衡。本文在回答「項目財務到底應該誰來管」的基礎上對具體工作方法也予以了介紹。
項目是指一系列獨特、復雜並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或目的,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限定內,依據規范完成。項目是非營利組織尤其是公益慈善組織開展業務活動的基本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合理設計慈善項目,優化實施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慈善財產使用效益。慈善組織應當建立項目管理制度,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
在項目活動的過程中,項目的財務管理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導是困擾非營利組織的老問題,機構內部常常因為會計人員與項目人員配合失調而導致矛盾甚至爭吵,在我們回答項目財務到底由誰來管之前,必須把項目財務管理與機構會計核算的差異進行梳理:
(一) 反映的目標和周期不同
會計人員更偏重於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會計核算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其更偏重於展現月末(年末)時間機構的資產負債情況和某一時間段機構經營成果情況。項目財務強調實時性,以反映預算達成的情況,項目的結項、審計通常與會計核算的周期並沒有必然聯系,從會計人員的角度上來說應對項目財務管理對會計核算的周期安排有一定的干擾。
(二) 報表形式與科目歸集的方式不同
機構會計核算的工作成果之一是編制機構的會計報表,而項目財務通常編制項目預決算報表。同一筆費用,向項目預算科目的歸集與向會計科目的歸集方式有較大的差別,具體來說,向會計科目的歸集更關注費用的實際狀態(如交通費不能計做通訊費),向項目預算科目的歸集更關注費用的實際用途(如活動開支預算中既可以有交通費也可以有通訊費,主要看交通費、通訊費是否是為活動而發生的)。項目預決算報表幾乎不能在會計核算系統中直接生成,預算科目的歸集通常來說財務人員也不能有效的把控。
(三) 審計的重點不同
項目財務和機構財務都面臨審計,項目財務審計的目標更偏重於合理性,而機構財務(報表)審計更偏重於評價財務報表是否如實反映了資產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否執行會計制度的要求。
通過上面的梳理,我們了解到項目財務與機構財務在諸多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如果由機構的會計人員全面負責項目的財務管理,可能會出現假性項目財務管理和投籃結項的問題。
假性項目財務管理,是指機構認為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對科目實施圍繞「項目」的多項核算,就實現了項目核算,這種「已經實現了項目核算」的認知具有片面性,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單純在會計電算化系統內實現由會計人員主導的項目核算無法高效率、高准確的實現項目財務管理的核心功能,一方面會計核算系統本身的局限性導致多項目核算余額表列示的累計發生額極易受到其他核算行為的影響,不能如實列示發生額;另一方面項目財務管理中的一些高頻動作——如預決算對比、追蹤詳細的預算余額、導出分預算科目明細賬等——不能直接在會計核算系統內完成。另外,項目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需要項目相關方在內控制度的指引下共同完成,絕非會計人員在面對一堆發票的場景下單方面拍腦袋就能完成的,即便完成,在結項前也一定會面臨嚴酷的賬務調整工作,這就要提及可能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投籃結項。
投籃結項,顧名思義是機構會計人員先進行會計核算,在項目結項前或年度終了時對已經記賬的費用在項目間進行投放,就像積攢的籃球投向不同的球籃。投籃結項的問題,一是對資助方嚴重不負責任,不能如實反映項目的財務情況,侵害了資助方的知情權。二是可能會出現一票多用的情況,無論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否故意實質上都是觸碰了財務管理紅線,涉嫌違規違法。三是由於在會計核算系統內沒有(也無法)進行細致的項目財務管理數據隔離,導致項目專項審計時信息交叉泛濫(如一張記賬憑證上涉及多個項目),拔出蘿卜帶出泥,一方面有可能泄露其他項目的業務秘密,另一方面引起審計人員的焦點發散可能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
要杜絕假性項目財務管理和投籃結項問題的發生,就需要項目負責人參與項目財務管理,形成項目負責人主導項目財務管理、會計人員負責會計核算的機制。將合理性審核與合法性審核切實分開、將項目管理事物與會計機關事物分開。
讀者可能會問,項目負責人通常沒有會計職稱是否有資格參與項目財務管理工作呢?毋庸置疑是有的,因為項目財務管理並不是《會計法》意義上的「會計核算」。
如何讓項目負責人與會計人員共同有效參與項目財務管理工作呢?下面幾條有必要讓讀者了解:
(一) 項目開支歸屬於業務活動成本,應在會計核算層面進行項目核算,通過多項目核算余額表對項目項下費用發生額進行統計,並與項目負責人實施項目財務管理時得到的項目開支發生額應一致。
(二) 改造機構的內部控制流程,針對涉及項目開支的各類單據,需由項目負責人作為審核環節之一,對自己所負責的項目實施審核。
(三) 項目負責人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技巧,結合審核環節的信息優勢,對項目的財務開支情況進行記錄和統計。形成項目流水賬以及實時更新的預決算對比表。
(四) 項目負責人應建立跟蹤預決算對比表的工作習慣,根據項目實施的情況和費用開支的進展及時調整項目管理策略,積極避免預決算差異向項目中後期的積累。
通過項目負責人參與項目財務管理,項目財務在中期報告、結項、應對審計方面的效率都將大幅提升,同時可以避免項目人員與會計人員的糾紛,促進機構內部人員的和諧。
最後,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項目財務到底誰來管」那就是:一源雙向。一源,即真實業務行為發生客觀產生的經濟痕跡(一般是發票);雙向:即「源」的合法性由會計人員負責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源」的合理性由項目負責人負責並登記項目台賬。目前,實現「一源雙向」既可以藉助高科技軟體工具,也可以在充分理解原理的基礎上藉助現有工具(如Excel等)實現。
Ⅱ 簡述非營利組織戰略管理的過程,以及實施中存在哪些問題
簡述非常盈利的管理過程,以及這這個它有很多方法。
Ⅲ 非營利組織評估的程序有哪些步驟
1、 明確評估目標;
2、 理解組織評估活動;
3、 根據組織評估問卷,評估組織績效;
4、 確定優先提高領域;
5、 制定策略和計劃,以保持、慶祝組織表現優秀的地方;
6、 制定策略和計劃提高優先決定的領域。
第一步:發放評估問卷,解釋評估問卷的目標,指導參加評估的人員怎樣填寫問卷;
第二步:給參評人員45-60分鍾時間填寫問卷, 回答疑問;
第三步:當參評人員完成問卷;
第四步:收集個人評估結果統計表,匯總到《評估答案統計錄入表》, 然後計算百分比,將結果統計到《評估答案百分比統計總表》;
第五步:檢視《評估答案百分比統計總表》,將信息轉入《組織現狀評估統計表》;
第六步:向全體參加評估的人員呈現評估結果。首先向他們呈現《百分比計算表》的結果,然後是《組織現狀評估統計表》上的內容;
第七步:就問卷統計結果和發現的問題,引導參評人員的討論。討論的目的是回顧問卷,以及從評估結果中得到的深層次發現或有關組織績效的知識的不足等。討論應著重在參評人員能從這次評估中學到什麼,而不是行動方案。
第八步:確定優先領域。
第九步:制定行動計劃。
第十步:撰寫評估報告。
Ⅳ 非營利組織營銷的特點
非營利組織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開展各種志願性的,公益或互益性活動的非政府的社會組織。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志願公益性或互益性。
營銷是辯明預測並滿足顧客有效需求的一種管理過程。非營利組織的營銷主要是滿足「顧客」的要求。事實上,所有非營利組織都擁有各種不同層次的「顧客」並且在供應者和最終顧客之間存在著諸多的要求層面,對於非營利組織來說,由於營利不是動機,也不是目的。因此「滿足顧客要求」----即以顧客要求為導向,要求非營利組織應該更多地關注公共產品的提供,並有義務說明如何有效地交換這種產品。總之。無論動機是什麼。營銷的本質特徵是一種態度和觀念。
非營利組織營銷的特點。非營利組織通常預算不足,資源缺乏,其營銷工作受主觀因素影響,往往在利用某種媒體。或使用某種產品都受一定 的影響。與營利性企業不同,有關非營利組織經營業績的資料目前仍完備,缺乏對消費者行為觀點態度及偏好等一手資料的了解,因此給營銷帶來了難度。有些非營利組織認為營銷沒有必要,他們認為營銷會使預算緊張,過多地實施營銷會干擾人們的生活。
非營利組織需要僱傭大批的志願人員來承擔組織的任務。一個較有發展潛力的組織更受他人青睞,而志願者判斷其組織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組織的營銷力度,組織需要通過不斷的營銷來爭取和吸收志願者,以及對志願者採取如何的激勵都需要強有力的營銷。對於志願者不能只局限於對志願者的招募,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徵求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意見,傾聽他們的呼聲,將志願者管理與戰略規劃結合在一起,使非營利組織的顧客導向落實到具體的營銷戰略上,只有這樣組織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尋求更大的發展。
非營利組織是當今社會的一種重要的經濟力量,它在不同的國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就業比例。如何塑造非營利組織的形象,激發「顧客」的興趣也同樣成為組織所要關注的焦點,一個組織機構的形象是人們所具有的信念,觀點及印象的一組集合,它是一個無形因素,反映了組織外部對該組織的服務質量及其方面的一個看法和總體評價。組織的形象通過顧客的感覺而受到影響,主要取決於顧客所聽到的信息和所接受的服務,為此,非營利組織有必要考慮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並概括人們所接受的信息。因為公眾是以各種方式獲得信息的,如果非營利組織要樹立一個有效的形象,管理者就要合理的利用當地的資源,開展有效的營銷策略,以便樹立正面的形象。
非營利組織營銷有利於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組織的人力資源關繫到該組織的發展方向。由於非營利組織的特點與其他組織不同,我們在開展活動中應把組織成績效評估與人力資源規則聯系在一起,以建立對內部職員和外部招聘志願者的績效考評體系。非營利組織開展營銷所獲得的成果就決定了工作績效,使
組織人員更有歸宿感和滿足感。這樣我們的組織的人力資源就會為以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非營利組織開展營銷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1。社會因素。非營利組織在從事營銷活動中,必須要考慮到影響活動的社會因素。社會因素通常包括人口.教育.以及組織運行時的環境和文化因素。2.人口規模及其發展動向,人口的迅速增長使社會基本要求擴大,不僅是吃.穿等物質要求,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還必然要連帶產生培養教育等多方面的要求,非營利組織在人口規模和發展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非營利組織所面臨的各種影響因素尤為獨特,文化因素不像其他環境因素那樣顯而易見,但卻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非營利組織的營銷活動。4.技術因素。當今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為營銷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然影響非營利組織營銷的因素還有很多,如經濟環境.國家的政法與法律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等等。
非營利組織的營銷是一個全方位的戰略工作,所涉及的范圍是非營利組織的各個方面。營銷的成敗。在於組織對各種資源的分析和整合,因此非營利開展積極的.有效的務實的營銷戰略是完全符合組織發展要求,是非營利組織爭取更好發展的必然選擇。
Ⅳ 非營利組織為什麼搞營銷怎麼搞
非營利組織搞營銷的目的就是籌錢。
籌集資金的具體方式方法可以參考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方面的書籍即有詳細講解。
Ⅵ 非營利組織項目控制的過程包括哪些方面
非營利組織項目控制的過程包括人事控制、財務控制、進度控制、風險控制方面。
Ⅶ 如何有效地進行非營利組織營銷
首先將你們的籌款目地明確,倘若是向企業或者大型公眾公司籌款在不破壞版自身形象的情況下可以權提出做廣告宣傳的贊助回饋;如若向廣大的公眾籌錢,必須讓他們理解你們,覺得自己花錢不冤枉,是為社會作出了一份貢獻。最重要的是自身形象要好,首先擺正姿態,不要猥猥瑣瑣地,第一印象就打折扣。其次,可以在籌款期間做些能讓大家信任你們的事情。秦代商鞅的搬木樁時間可見一斑。當然,現在公眾的辨別能力與懷疑能力很強,所以一定得抱有受委屈、胸襟開闊點的心態。不要以為自己就是為大家做事情,大家給我氣受是不可以的。倘若有如上心態的話,我建議你還是該幹嘛幹嘛吧。。。。僅僅一點建議,僅供參考
Ⅷ 非營利組織如何進行體驗營銷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抄濟體制的轉軌和社會結構的全面轉型,非營利組織(NPO)與政府、企業共同構成當代社會的三大支柱,成為當代社會協調運轉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由於越來越多的非營利組織涌現出來,使得這一領域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再加上一些商業企業也進入了社會服務領域,更加劇了非營利領域的競爭.如今,非營利組織面臨著顧客背棄、會員減少、機構成本上升、捐贈與資助減少等諸多的生存壓力.因此,如何提高非營利組織自身的競爭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下去,就成為每個非營利組織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和力求解決的問題.由於絕大多數的非營利組織均屬於服務性質的機構,服務行業的營銷,說白了就是體驗的競爭,看誰能給顧客營造獨特的體驗,通過營造"令人難忘"的體驗來取得顧客、志願者和捐助者的用戶與信賴,提高非營利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Ⅸ 非營利組織營銷的介紹
非營抄利組織營銷作襲 者: 馮煒,孟雷 主編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9-10-1 本書介紹了非營利組織的快速發展及競爭的加劇,要求非營利組織必須引入市場營銷理念,掌握市場競爭的手段和策略。共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