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評價瘋狂動物城
《瘋狂動物城》這部迪士尼出品的3D動畫影片可謂一播出就受到了大家了熱烈追捧,無論小孩還是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人都很喜歡這部關於「烏托邦」的高質量電影。
⑵ 《瘋狂動物城》為什麼風靡全球
大家都覺得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所以很多人不會去看動畫,但是瘋狂動物城是所有人都可以看的,其中蘊含了很多道理,也非常有趣,讓人能思考
這部動畫片之所以風靡全球,首當其中的原因當然是給觀眾展現了一場極其富有想像力的視聽盛宴。
片中憑借豐富的想像力構建出了一個「類人化」的動物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群體特徵明顯,可以看到影片整體構建是來源於人類社會的。片中,動物城劃分成若干個區域,更像是我們地球上的若干個國家(公安局牆上的地圖更是說明了這一點),有大型動物區、中型動物區、小型動物區,還有熱帶雨林區、熱帶沙漠區、冰川區等等,完整的復刻了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
片中也完整復刻了整個社會的運行機制和潛規則。像是片子中對於職場新人的排擠,更是體現了潛規則的存在。而片中在構建整個社會機構系統的同時還不忘留下幾筆諷刺,特別逗比的就是樹懶,完美的諷刺了美國政府機構辦事效率低下的弊病。
除此之外,片子的原創音樂也是一大亮點。本片原創音樂由曾經憑借「Let it go」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的詹妮弗李夫婦創作,節奏充滿了激情,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讓我們不禁為他們點個贊。特別是由夏奇拉演唱的片頭曲「Try Everything」,讓人聽了全身都燃燒起來。
成人化的勵志故事
這部動畫片在設定上屬於典型的「職場菜鳥成功記+市井屌絲逆襲記」。這首先體現在兩位主角的設定上。
朱迪兔的設定是典型的職場菜鳥,初入職場,滿懷夢想,渴望著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一切。所以兔子的性格本身充滿了陽光,這樣的一個角色戰勝一切困難最終取得認可的故事,本身比較容易取得普通群體的認同。
而尼克狐的設定是市井屌絲,這個角色本身充滿了市井小人物的狡黠,他投機取巧,靠小聰明贏取暴利,屬於令人不齒的下作小老闆。但是這個角色卻有著令人同情的過往,而且在本身也有著對於夢想的追求,這樣的設定使得人物本身產生了極大的反差,充滿了矛盾性。屌絲逆襲的故事向來都是喜聞樂見的典型,而這部《瘋狂動物城》無疑是抓住了觀眾的這一口味,無論從人物設定還是故事情節上,都充滿了這種向上的正能量,這樣的故事可以滿足觀眾對於電影的期待。
美式普世價值觀蘊含其中
近兩年,迪士尼的動畫大片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從個人英雄主義逐漸向著普世價值觀過渡。2013年底一部《冰雪奇緣》橫空出世,片中對於個性解放和傳統價值觀對撞的主題以及那首著名的「出櫃之歌」——Let it go,著實是將迪士尼帶入了一個新的普世價值浪潮中。而這一部《瘋狂動物城》更是將這種普世價值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片中「食草動物」一方代表著主流群體,而「食肉動物」一方被認定為具有潛在威脅、有失教養群體。在西方的傳統價值觀中,對於各種邊緣群體一向是視而不見,比如黑人、女性、LGBT群體、其他有色人種,甚至於地域與地域之間的歧視,針對於這些特殊群體的攻擊也從未停止過,甚至有些人群公然在報紙上、網路上發表「黑人低劣論」、「同性戀有害論」來中傷這些群體。而片中對於代表這一類群體的「食肉動物」出於理性的迫害,則再現了美國傳統價值觀對於邊緣群體的否定與排斥。而片中表現的對於這種壓迫的反抗,在現今的主流價值觀中,無疑能夠激起更多美國人的共鳴。
而這部作品與前幾年的《冰雪奇緣》等作品也有不同之處,那些作品更多的著力於個人解放與個性的自由,包括《沉睡魔咒》、《灰姑娘》等,所表現的大多數是個人對於主流價值觀的反抗。而這部《瘋狂動物城》則表現了一整個群體的解放,片中的食肉動物群體代表了世界上所有遭受無理迫害的群體,他們的反抗無疑表現了西方近幾年來的邊緣群體解放的大思潮,也體現了未來社會越來越趨於消除歧視、自由平等的大趨勢。
有一個細節特別逗,朱迪兔的隔壁鄰居居然是兩頭喜歡吵架的的公的......(你懂的!嘻嘻)。在前年的《冰雪奇緣》中那個店老闆的全家福上有兩個爸爸,這回又是兩頭公羊,看來迪士尼真是力挺LGBT群體到底了!
正是這種表現了美國自由平等普世價值觀的內核,賦予了這部片子非同尋常的意義,使得這部優秀的美國動畫片在娛樂性和精神上兩方面與全世界的觀眾產生的共鳴,因此這樣的一部動畫片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呼應。
⑶ 瘋狂動物城提倡了什麼價值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隻從鄉村來的兔子在城市中成為一名警察的故事,而這個故事隱晦地向年輕觀眾灌輸一個理念:有什麼美國夢是不能夠被普通人實現的呢?」,「電影中,大反派的角色由一隻羊而不是獅子或老虎來擔任,這違背了狼吃羊的道理,綿羊成為了替罪羊」。批評還指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產業已經發展出一套穩定成熟的方法以輸送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好萊塢則成為了一個有效的美國價值觀宣傳機器。
在小編看來,好萊塢不僅是有效的價值觀宣傳機器,更是一個優秀產業完善、嚴謹的工業水準的代名詞。「普通人實現夢想」這有什麼不對嗎,在美國人的價值觀里是這樣,在我們的主流價值觀里也是一樣的,通過自己的刻苦堅持,達成願望實現目標,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概念;而抨擊美化兇猛動物,醜化綿羊這真的是有點過分解讀了,《瘋狂動物城》之所以這樣去刻畫人物,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故事上的反差,利用故事的反轉刺激觀眾,如果真像現實世界那樣狐狸吃了兔子老虎吃了羊,那這動畫片還有什麼新意,影片本身就創造了一個動物均等的概念,動物無論大小葷素一律均等,犯法同罪建功同賞,這本就是動畫片虛擬的一個概念,又何必掘地三尺一般非得上升到文化滲透的層面呢。
真正該讓我們眼紅的,還是《瘋狂動物城》創造的票房神話,電影人不應該干著急瞪眼,虛心學習才是成長的源泉,好萊塢專業的製作流程是一部好作品的保障,《瘋狂動物城》投資逾越2億美金,摺合人民幣相當於一部投資十億的大電影,花十億去拍動畫片,這要是放置國內公司誰也不幹。正是對作品和市場的精確把握與一顆不急功近利的匠心,才是《瘋狂動物城》成為神話的根本原因。
⑷ 為什麼都說《瘋狂動物城》是商業劇作教科書
第一次看瘋狂動物城是戲劇教科書的一個完美例子:每一部戲、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幅畫面都不會白白浪費,在高效推進情節的過程中,人們會同時思考。盡管他們一直在"計算",但他們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豆瓣三萬人對天空贊不絕口,這不是不合理的。今天,我們搬出好萊塢主流敘事教科書,請大家比較瘋狂動物城的標准化和產業化程度。各種戲劇教科書一致認為,主流商業故事的敘事有規律可循
:兔子申請警官學校,先是"死",然後作為第一個人憤怒而畢業。我們看到主人公堅持(don』tknowwhentoquit)的性格和節奏,於是兔子上了火車,進入了動物城(半首歌的時間,展示了完整的城市生態)。進入派出所,提及食肉動物的消失(陷阱就位)。4.新數字和關系發展導師、愛人或伴侶在場(若之前尚未出現)動物城:兔子被迫成為一名交警,並遇到了他的未來伴侶福克斯尼克。然後有效地展示了尼克的騙局,介紹了它的身份和性格。5.渴望增長渴望被揭示並為實現目標提供個人情感動力被迫冒險。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並無他意,歡迎評論。
⑸ 瘋狂動物城的主要內容
《瘋狂動物城》由迪士尼影業出品的3D動畫片,由里奇·摩爾、拜恩·霍華德及傑拉德·布希聯合執導,金妮弗·古德溫、傑森·貝特曼、夏奇拉、艾倫·圖代克、伊德瑞斯·艾爾巴、J·K·西蒙斯等加盟配音。
該片講述了在一個所有動物和平共處的動物城市,兔子朱迪通過自己努力奮斗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成為動物警察的故事。
劇情介紹:兔子朱迪從小就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懲惡揚善的刑警,憑借著智慧和努力,朱迪成功的從警校中畢業進入了瘋狂動物城警察局,殊不知這里是大型肉食類動物的領地,作為第一隻,也是唯一的小型食草類動物,朱迪會遇到怎樣的故事呢。
近日裡,城中接連發生動物失蹤案件,就在全部警員都致力於調查案件真相之時,朱迪卻被局長發配成為了一名無足輕重的交警。某日,正在執勤的兔子遇見了名為尼克的狐狸,兩人不打不相識,之後又誤打誤撞的接受了尋找失蹤的水獺先生的任務。
如果不能在兩天之內找到水獺先生,朱迪就必須自願離開警局。朱迪找到了尼克,兩人聯手揭露了一個隱藏在瘋狂動物城之中的驚天秘密。
(5)瘋狂動物城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瘋狂動物城》角色介紹:
1,朱迪·霍普斯(棉尾兔)
樂觀外向甚至有點急性子的活潑主義者。通過自己的奮鬥成為現代動物都市的第一個兔子警官。警察局的同僚總是瞧不起她,為了證明自己,她從野牛警察局長手中搶到了一個失蹤案,憑借過人膽識發現了案件背後的陰謀,然後迫使狐狸尼克與自己踏上了冒險旅程。
2,尼克·王爾德(赤狐)
一隻在動物城裡以坑蒙拐騙為生的狐狸,兒時受到歧視與偏見傷害,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被朱迪設下圈套,被迫與她合作查案,而捲入意想不到的陰謀。
3,牛局長(非洲水牛)
動物城警察局第一分局局長,脾氣暴躁難惹的非洲水牛,很關心這所警局。博戈勉為其難地讓朱迪加入警察隊伍,似乎一直在阻擾朱迪的警官夢。
⑹ 2、帶著問題來看——《瘋狂動物城》中角色塑造逼真感的策略有哪些
cg技術精湛,性格塑造立體
⑺ 《瘋狂動物城》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很多道理,這部劇有何政治內涵
動物世界烏托邦
真實的動物世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自然法則,殘酷又清晰。而瘋狂動物城當朱迪進入這座瘋狂動物城,卻用廣闊的景象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沒有殺戮,每個動物都在這個世界生活。拋去中間部分,在故事的結尾也是各種動物和諧相處,共同建設家園。這是理想的家園。
人類是否也期待這這樣的生活呢?當然,即使再爭強好勝之人,也希望有這樣一片凈土,心靈有一方棲息寧靜之所。古人就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然而這樣的烏托邦式城市真的存在嗎?這僅僅是一種理想境界的城市景象。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政治理想的寄託。
動物的世界——人類世界的縮影
⑻ 瘋狂動物城有什麼政治隱喻
其實故事暗喻的是現在的美國。
Zootopia(Z市)有太多紐約的影子,像Grand Central的火車站和有「Just Zoo It」的時代廣場都是。現實里的紐約,也像Z市一樣,是各種族和膚色的大熔爐。而Z市,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都和諧相處,第一眼看去充滿了美好。就像它的名字,Utopia,動物烏托邦,似乎為個人奮斗和社會公正,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從個人奮斗角度看,Z市讓實現夢想似乎成為了可能,「One Can Be Anything」,兔子就是抱定了這樣的理想來到了Z市。雖然住著只有幾平米的小公寓,忍受著糟糕的鄰居。但這些都好過在小小的兔子鎮里固守她從屬的種族和階級,和父母及260個兄弟姐妹做著一樣的種蘿卜工作。
現實世界裡,在美國有從中西部到東岸紐約打拚的年輕人,在中國有從二三四五線城市到北上廣打拚的年輕人,和兔子到Z市打拚別無二致。
從社會公正角度看,Z市似乎也充分保證了各種族的平等和機會。Z市的火車上有給各個種族開設的大小不一的門;Z市的售賣店會滿足各種動物,從倉鼠到長頸鹿的需求;Z市既有給大型動物的建築設施,也有給嚙齒類動物的專屬小型城市。動物們雖然匆忙,但是好像都在Z市找到了生活的意義。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天然的對立也似乎完全消解了,共同在Z市幸福而和諧的生活著。
真是這樣和諧嗎?然而事實很殘酷。
Z市的自由平等沒有看上那麼美
Z市的自由平等讓我想起美國人愛用的一個詞,叫Diversity「多樣性」。
意思是,各個階層里都能看到各種族群和膚色。怎麼做到呢?從立法層面來保證Minority「少數族群」也能在社會里獲得各種機會,這就叫平權運動,是經歷了多年種族隔離後的美國當今特色。
美國人的設想是好的,糾正種族隔離的歷史錯誤是「因」,平權運動是「方法」,多樣性和平等是「果」。
但實際上,真正的「果」叫Stereotype「成見」。
表面的平等和多樣性背後隱藏著不同種群對彼此的成見,這就是Z市的現實。
因為有「多樣性」,兔子有機會跨越種族性和階級性,當上本不屬於小型動物的警察;但因為「成見」,卻只能幹著最無足輕重的貼罰單工作;狐狸無論多努力改變」成見「,依舊被貼上狡猾的標簽;因為有「多樣性」,Z市給各種動物提供服務設施,但因為種群間的「成見」,服務設施又是選擇性開放的,因此哪怕狐狸的願望只是簡單到在大象冰淇淋店買個冰淇淋,也是難上加難。
這和現實生活中美國何其像。在職場上有「多樣性」,因此確實可以看到不同種族和膚色的同事;但因為「成見」,不同種族往往發展出各自的圈子。在生活中,因為「多樣性」,紐約大都市生活著幾百個民族幾十種語言;但因為「成見」,各種族跨地而居,白人區黑人區拉美區只隔著一條馬路卻互不來往。這就是現實。
探究「多樣性」以及「成見」形成的歷史原因,當然有美國多年的種族隔離政策;也有實施了多年但並不算成功的種族融合嘗試;更有為了促進種族融合,而延續了多年的種族平權運動。
表面上的多樣性和實質上的成見,最終導致了"Discrimination"歧視。沒錯,到今天為止,美國還深藏著的種族主義種子
為什麼這么說,難道平權運動完全沒用嗎?
不,平權運動不僅有用,有時甚至會矯枉過正。如果你是少數種族,甚至會獲得一種虛幻的幸福感。譬如,大學招生為了保證政治正確的」多樣性「,會錄取成績更差的黑人學生,而不是成績更優的白人或亞裔。我認識一個亞裔女生,碩士畢業後,在大公司任職,因為要保證」多樣性「,盡管資歷不夠,但每次校招都會進入委員會擔任要職。
但這樣犧牲某些族群的利益,換來的給另一些族群的「多樣性」,實質上構成了另一種「歧視」,使得種族間的成見和疤痕更深。
在片中,Z市為了「多樣性」,確實給了「少數族群」各種機會。警局可以錄取屬於少數族群的小型動物入警局,但是,其他警員都不待見她;綿羊作為少數族群也能進入市政府,為食肉動物市長擔任助理,但市長只把最不重要的工作交給她。
歧視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兔子該做農民,不能做警察,警察就該是大型動物。
兔子即使當了警察,也不該被信任。
狐狸在草食動物組成的童子軍被欺凌了也不奇怪。
綿羊副市長在食肉動物主導的市政府中無足輕重也很正常。
類似的歧視,也成為美國的現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華人數學就應該好,體育就是不行。
黑人犯罪率更高。
猶太人太精明。
所有人都知道歧視的存在,但所有人都進入了集體無意識狀態,成為王小波口中「沉默的大多數」。
NBA快船隊前老闆無意之中,泄漏了對黑人的歧視,毫不意外的激起軒然大波。
好在Z市沒有這么口無遮攔的角色。
但就是這么表面精緻,內里波瀾的Z市,偏偏發生了獸化這么一件事,像平地里一聲驚雷,把多樣性和平等的外衣剝掉,露出深藏而不堪的成見和歧視。
即使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安然相處百年,很多食草動物還是認為食肉動物擺脫不了肉食的天性。正如快船隊老闆,在黑人已融入主流文化百年百年之後,依然認為他們擺脫不了骨子裡的劣根性。
退一萬步說,不發生獸化,歧視就不存在嗎?
不。
兔子上班第一天,父母給其佩戴的防狐狸噴劑,就是最好的隱喻,隱喻對少數種族的恐懼和歧視,對非我族類的恐懼和歧視。獸化,只是充當試金石,把恐懼和歧視赤裸裸的暴露出來。
有趣的是,現實世界裡的美國也出現了「獸化」,就是去年發生的Ferguson案。
圖為民眾抗議Ferguson案
只是簡單的白人警察射殺黑人疑犯,卻牽動美國人心中最敏感的神經,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少數種族依然能感受到成見和歧視,因而產生深深的不安,才會懷疑白人警察射殺疑犯的原因僅僅因為疑犯是黑人。
這種成見和歧視,來源於集體記憶的深處。
在那裡,是第一批留著辮子連語言都不通的中國移民,是跨越德州北上進行各種非法勾當和販毒的墨西哥移民,是二戰時珍珠港事件後以國家安全之名被無辜關押的日本移民。
問題來了。
如果你是純種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在美國就不用擔心遇到歧視了?
不。
只要存在成見Stereotype,無論你身屬多數還是少數,都擺脫不了被歧視的命運
原因很簡單,在不同的場景,少數族群和多數族群可能互換。
在Z市的警察局,大型動物是多數,兔子是少數,兔子被歧視;在童子軍里,草食動物是多數,狐狸是少數,狐狸被歧視;在市政府管理層里,綿羊是少數,肉食動物是多數,綿羊被歧視;而換到全市范圍內,肉食動物又成了少數,被歧視。
再來看看現在的美國。黑人在NBA賽場是多數,亞裔是少數,被歧視;亞裔在矽谷是多數,黑人是少數,被歧視;白人在政界是多數,其他各種族裔是少數,被歧視。
所以你看,成見就像無間地獄,只要存在Stereotpye,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無論是哪個種族哪種膚色,都擺脫不了歧視和被歧視的命運。
那麼,解決成見、歧視和種族問題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良方?
沒有。
時間才是種族問題唯一的解葯
平權只能實現表面的效果。在政治正確的大背景下,在公開場合,你或許看不到聽不到這些成見。但兔子該種蘿卜,狐狸就是騙子,華人體育就是差,黒人犯罪率更高,這些該死的Stereotype只要存在,盡管無聲無形,也會像心魔一樣陰魂不散。
唯有時間,能根除心魔。
隨著時間向前,各種族有更多機會到原本」不屬於他們「的領域,得到」不適合他們「的工作機會,就有了排除成見的契機,林書豪,駱家輝,奧巴馬都是最好的例子。依靠著這些個人的努力,整體根除種族歧視才成為了可能。
片中最終成為好警察的兔子,正是依靠個人努力,完成了一次成見和歧視的破除。
Z市的未來,也因兔子和狐狸擺脫標簽的奮斗,以及兩者代表著兩個種族的友誼和融合,變得更光明了一點。
回顧迪斯尼近期的作品,冰雪奇緣關注的是個人身份認同,頭腦特攻隊關注個人內心認同,皆屬佳作。到瘋狂動物城,關注層面明顯上升了一層,多了社會層面的思考。從題材方面,完美融合了幽默,探案,懸疑各種元素,除了傳統的美國式個人奮斗,還少見的加入了對種族問題思考,並維持極高的可看性。我對本片的評價是「推薦」。
⑼ 瘋狂動物城用到了哪些翻譯策略基於目的論下
電影《瘋狂動物城》(Zootopia)的主人公是一隻從小就立志成為警察的兔子朱迪,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警校畢業後來到動物城,因不甘被其他動物小看,主動接過困擾警察局很久的食肉動物失蹤案。後來她陰差陽錯和一隻狐狸尼克成為搭檔,經歷各種曲折冒險找到真相,最終成為出色的警察。我們注意到,影片中的字幕並不全是直譯,而是採取了多元化的翻譯策略。
語序的變更
例1:
原文:I am proud to announce that my mam-mal inclusion initiative has proced his first police academy graate.
譯文:我很榮幸地宣布,哺乳動物選拔行動的第一批警校學員已經畢業了。
這句話是市長對警校學員的畢業賀詞,直譯應為「我很榮幸地宣布,哺乳動物選拔行動已經產生了他的第一批警校畢業生」,是以「哺乳動物選拔行動」作為主語。而字幕翻譯中卻以「警校學員」作為主語。這是因為英文重物稱,中文重人稱,而譯者注意到這樣的語言維度的轉換,順應了漢語的使用習慣。
例2:
原文:I』d just like to say I』m sorry for the way I behaved in my youth.
譯文:小時候我不懂事,我想向你道歉。
劇中,狐狸吉迪恩意識到自己幼時對朱迪的傷害的錯誤並向她道歉。原文中吉迪恩先致歉,之後再闡述原因,而譯文中調換了其中的順序。因為漢語重意合,構建語句時遵循因果先後律,先因後果。
俗語化
例3:
原文:We cannot keep it a secret.
四字詞的使用
例4:
原文:Y ou see, th at』s t he b e auty o f complacency, Jude.
譯文:這就是知足常樂,朱迪。
劇中,朱迪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她的父母為此感到擔心,便舉各種例子來說服朱迪放棄夢想。這句話直譯為「滿足的美好」顯然是不通順的,譯者將此翻譯為簡潔易懂的四字詞語,明確地表達了朱迪父母的意圖。
例5:
原文:Yeah, that Gideon Grey doesn』t know what he』s talking about!
譯文:吉迪恩·格雷真是胡說八道。
吉迪恩嘲諷朱迪的見義勇為並抓傷了她,被朱迪幫助的夥伴前來安慰她。這句話若直譯為「他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則無法明確地表達出朋友對吉迪恩做法的氣憤。譯者翻譯為「胡說八道」,則更好地傳遞出了大家內心的不滿與憤怒。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