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峽大壩策劃人
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中談及對長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最早提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
最早竟然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摘自一個網頁新聞
親·這個問題你在網路知道上是沒有答案的·建議你找一些比較靠譜的旅遊設計單位來做·收費還不是很低 比如-浙江遠見~
⑶ 三峽大壩投資2千億如今帶來了多少利潤
三峽大壩投資兩千億,帶來的利潤卻遠遠沒有這么多,投資與回報不成正比,光靠發電、航運和旅遊是不足以收回投資成本的。但三峽大壩作為一個水利工程,不應該僅僅只考慮其經濟效益。三峽大壩的修建對整個長江流域的防洪、防旱、改善航運等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其不只是短期內的效益體現,能夠惠澤子孫後代百年之久。
三峽大壩通過分級蓄水池的設計來彌補巨大落差帶來的通航阻礙,將1000萬噸的通航能力提升至5000萬噸,對於沿岸城市來說,可以有力促進其經濟的發展。在發電方面,三峽大壩裝有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每年能夠發電1000億千瓦時,而且水能發電對環境污染很小。此外像旅遊、養殖等產業也已經開發完畢,最大程度地使用三峽大壩的價值。所以總的來說,三峽大壩是一項民生工程,就像高鐵和公路,雖然其投資成本高,但是有利於整個國家和人民,已經不能用利潤來衡量了。
⑷ 三峽水庫的戰略意義
正如「古久」所言,「三峽的軍事地理位置很重要,即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也有個不利中的有利,即在中國的國防位置中心,一般從任何方向到達的軍用戰術武器都要飛越廣大地區,北面是華北西部,再往北是蒙古高原,幾乎可以認為沒有軍事力量的存在。南邊是我中華南地區,是我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防空力量強大。東面是華東,不必說。西面是四川盤地,有相當的防空力量,再往西是青藏高原,不設防飛機都會失事的地方」。所以,三峽在我國的軍事地理位置比較有利我國防守。三峽大壩一旦被炸,下游將會是災難性的影響,這將是無可分辨的事實。
三峽大壩離中國最近的國境線都有1000多公里。而且中國的防空高炮、防空導彈和戰斗機裝備數量都是世界第一,巡航導彈和普通飛機絕對過不來。隱型飛機?知不知道「塔馬拉」雷達?南聯盟就是用這玩意配合薩姆-2(超古老的導彈)干下F-117的。中國可是有幾座這樣的無源雷達的。就算它能來,請想一下幾顆炸彈能對一座長2335米,高175米的超級巨壩造成多大的傷害?就算它能炸塌,戰爭不可能沒有預兆地開始,三峽幾天就能把水放到135米安全水位線以下,三峽的泄水速可是世界第一,況且下游的防洪堤也不是擺樣子的。論核撣,不要忘記一個等式:核攻擊=核反擊。
三峽水利樞紐的戰略意義相當重要,從歷次戰爭中對敵方的能源設施的猛攻上可以看出來的
⑸ 三峽大壩 三大效益
防洪 發電 航運
⑹ 三峽大壩與宜昌經濟的發展關系
旅遊什麼的
⑺ 三峽大壩swot分析
錄央視專家欄目:
優勢
清潔能源
現在中國發電總量的1/3
劣勢
地球物理沉降:汶川:龍門山板塊之一
斷流
機會
超級電力供應
危險
如果地質構造不能承受170米高程的數以億萬噸的非自然河道壓力而破碎
⑻ 三峽旅遊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人特我轉。我是一名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對於旅遊業只是一知半解,三峽旅遊,其實是基於三峽大壩和重慶人文景觀結合的旅遊區,走的是產業結合之路,而三峽的旅遊一個瓶頸是產品的廣告還不夠響,這是很重要的,還有一個就是旅遊營銷策略還有待提高,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挖掘三峽旅遊的比較優勢,在深度上進行延伸和拓展,如果能走合作化旅遊之路,那就我個人認為前景是很不錯的!
⑼ 麻煩問下三峽大壩有何戰略意義
三峽工程的戰略意義之大無人否認,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三峽工程,我國的用電會有多緊張,當然被擊毀後的後果也很大但是要知道和平和發展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題,況且中國是一個大國,相信敢這么做的國家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