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一、區別
1、基本要素
概念思維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的概念,而意象思維的基本要素是形象的意象。
2、推理過程
抽象思維的推理過程是在概念及其判斷的基礎上完成的,而形象思維的推理過程是在意象及其聯想(想像)和典型化的基礎上完成的。
二、聯系
1、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都具有思維活動所共有的特徵:即抽象性、間接的和概括性。
2、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起點都是對外界的感知。
形象思維的作用
1、形象思維是反映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思維形式,是培養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維以外,也經常使用形象思維。
2、在企業經營中,高度發達的形象思維,是企業家在激烈而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高層管理者離開了形象信息,離開了形象思維,他所得到信息就可能只是間接的、過時的甚至不確切的,因此也就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㈡ 什麼叫做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呢
形象思維: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也就是哲學中所說的形象思維。另一個與形象思維相對應而存在的哲學概念——邏輯思維,指的是一般性的認識過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體驗。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
抽象思維: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
㈢ 如何理解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對形象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包括審美判斷和科學判斷等),並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學語言、繪畫線條色彩、音響節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創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藝術形象和科學形象)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
抽象思維(abstract thinking)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屬於理性認識階段。
抽象思維憑借科學的抽象概念對事物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發展的深遠過程進行反映,使人們通過認識活動獲得遠遠超出靠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識。科學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會物質過程的內在本質的思想,它是在對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分析、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撇開其非本質屬性,使認識從感性的具體進入抽象的規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學的抽象。科學的、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
㈣ 結合具體的例子談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區別
比如說:形象思維是一個杯子+一個杯子=兩個杯子,抽象思維是1+1=2
㈤ 如何理解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
形象與抽象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樣,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也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沒有形象思維的抽象思維,也不存在沒有抽象思維的形象思維。思維的過程和方式只有一個途徑,即上面所說的「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達到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有的同志硬要把這個過程分解為:「若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是通過『概念』來進行,便是抽象思維;若是通過『形象』來進行,便認為是形象思維。」並且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看作是相互獨立的兩種思維方式,「抽象思維以製造『概念』為目的,比如科學定理;形象思維以製造『形象』為目的,比如文藝作品」。他們斷言:「文藝創作根本不藉助於抽象思維,而是進行形象思維,在創作過程中總不能離開形象;抽象思維的整個思維過程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抽象思維所取得的成果只是抽象的東西。」這種論點確實遭遇到很大的問題(見《形象思維的論點與疑點》一文)。如果這個問題說不清楚,那麼科學與藝術之親合關系就更加的說不清了。
筆者認為:思維的過程和方式只有一個,在這一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既可以藉助於邏輯(抽象),也可以藉助於形象。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實際上兼用這兩者。科學研究也需藉助於形象,文藝創造也需藉助於抽象。可以把思維過程中藉助於邏輯的叫抽象思維,把藉助於形象的叫形象思維,但這兩者相互依存,不構成各自獨立的兩種思維方式。這應當是對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解釋。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的思維是個復雜的反射過程,這種反射是外界事物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是在大腦皮層左右兩半球和中樞神經的參與下進行的。當外界對象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時,感覺器官把接收到的外界刺激通過神經系統傳入大腦,引起大腦皮層的活動,從而產生了意識。這種意識與大腦中早已存錄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思維過程,最終得到思維結果。從這個研究中可以看出,思維過程中既藉助了形象(感官刺激),也藉助了抽象(意識加入)。
在實際生活中,思維確是既藉助於形象也藉助於抽象。比如我們每天都看到太陽光,但是感覺不到太陽光的運動速度,因為它太快了,這是感覺表象達不到的地方。對於光速,只能藉助於抽象思維來把握,那是每秒30萬千米的高速度。
阿恩海姆(《視覺思維》一書的作者)對思維中的形象與抽象兩者之關系問題已經說得很透徹。他認為,人們看到了一種形象時就有了抽象思維活動,而每當人們思考一個問題時都有某種具體形象作為出發點。
㈥ 什麼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 抽象思維(也叫邏輯思維、科學思維)和形象思維(也叫藝術思維),都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思維方法。高爾基在論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區別時曾說:「思維和認識,就不外乎是我們的
『生活印象』、『體驗』,經由技術及許多手法——觀察、比較、研究,依著哲學而完成或形態化為思想,依著科學而完成或形態化為假說和理論,依著藝術作品而完成或形態化為形象和技術及手法。」他還說:「在科學和藝術文學之間,是有很多共同點的:無論是科學還是藝術文學,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觀察,是比較和研究;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科學家,都必須有想像和推測——『直觀』。想像和推測,可以補充在事實的連鎖中不足的和還沒有發見的環節。」這就
是說,不管是抽象思維還是形象思維,它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都是通過實踐由感性到理性,從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但由於揭示事物本質的手段不同,方法不同,抽象思維是藉助於科學推理去揭示真理,形象思維是藉助於形象塑造
去揭示真理,因而作家, 藝術家的思維活動,除了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之外,還始終離不開具體可感的物象形態,並且要飽含著感情、發揮著想像,把思想、感情、想像和物象形態有機地揉合在一起來進行藝術思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就是掌握了這種思維方法才寫出了感人至深的《紅樓夢》。形象思維還受作者世界觀的指導和支配,也受制於作者對生活的理解熟悉程度,還決定於作者的藝術素養和對藝術技巧的掌握。
㈦ 舉例說明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形象性是形象思維最基本的特點。形象思維所反映的對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維形式是意象、直感、想像等形象性的觀念,其表達的工具和手段是能為感官所感知的圖形、圖象、圖式和形象性的符號。形象思維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動性、直觀性和整體性的優點。 形象思維不像抽象(邏輯)思維那樣,對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線性地進行,而是可以調用許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個形象跳躍到另一個形象。它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體性的。它可以使思維主體迅速從整體上把握住問題。形象思維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維,思維的結果有待於邏輯的證明或實踐的檢驗。 形象思維對問題的反映是粗線條的反映,對問題的把握是大體上的把握,對問題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維通常用於問題的定性分析。抽象思維可以給出精確的數量關系,所以,在實際的思維活動中,往往需要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巧妙結合,協同使用。 想像是思維主體運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形象思維並不滿足於對已有形象的再現,它更致力於追求對已有形象的加工,而獲得新形象產品的輸出。所以,想像性使形象思維具有創造性的優點。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富有創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極強的想像力。 主要方法 A模仿法 以某種模仿原型為參照,在此基礎之上加以變化產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發明創造都建立在對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礎上,如模仿鳥發明了飛機,模仿魚發明了潛水艇,模仿蝙蝠發明了雷達。 B想像法 在腦中拋開某事物的實際情況,而構成深刻反映該事物本質的簡單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像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的進行思想實驗的主要手段。 C組合法 從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或產品中抽取合適的要素重新組合,構成新的事物或新的產品的創造技法。常見的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組合、異物組合、主體附加組合、重組組合四種。 D移植法 將一個領域中的原理、方法、結構、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個領域中去,從而產生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結構移植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