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南豐蜜桔營銷策略研究

南豐蜜桔營銷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1-06-13 23:13:45

① 分析江西農產品品牌怎麼樣塑造(畢業論文)

如何打造江西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 理論采擷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內涵 人們常常將農產品區域品牌與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同,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農產品區域品牌與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內涵是不同的。 (一)農產品原產地效應是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原產地的內在印象,是消費者對某國或地區生產的產品的總體性認知,這源於消費者長期形成的對該地區生產和營銷的印象或感受。原產地效應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一項重要因素,由於農產品具有明顯的地理區域特徵,其特質、產品質量特徵與特定生產加工區域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條件更加密切相關,所以,農產品的原產地效應比工業品原產地效應還要明顯。 (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該農產品來源於某地區,該農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形成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產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人文因素表現在農民特有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人文因素貫穿於整個農業的生產實踐過程。從本質上看,農產品地理標志是該地域內的農民長期生產實踐智慧的結晶。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講,農產品地理標志是經相關部門核准注冊後形成的,是一種不同於商標的知識產權,這種知識產權形式具有不可轉. 讓性。 (三)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某個區域內一群生產經營者所用的一種以地理標志為主的品牌標志,包括無公害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和有機食品標志等,其基礎是有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或特色農產品大量聚集於某一特定的行政或經濟區域,經過區域地方政府、行業組織或農產品龍頭企業等其他營銷主體有組織的營銷與管理而形成的,是消費者對農產品區域形象的認知,代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區域關系的總和。為此,農產品區域品牌是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一種提升,只有通過經營管理才能形成。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特性 (一)具有區域公共物品屬性。區域品牌不同於企業品牌,企業品牌是一種私人物品,具有排斥性和競爭性。而區域品牌在該區域則是一種公共物品,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區域品牌可以被該區域的眾多經濟主體同時使用,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他人使用該品牌;同時,該區域范圍內的經濟主體,使用區域品牌並不影響他人的使用,新增使用者也不會增加社會成本。 (二)具有外部性。在經濟學理論中,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另一經濟主體的福利所產生的果。這種影響可以是正外部性(外部收益),也可以是負外部性(外部成本)。當某些經濟主體通過大量的經濟為,如向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對區域品牌進行大量的宣傳,使區域品牌形象得以提升,該區域內所有經營同一產品的經濟主體都可受益。也就是說,經營成功的區域品牌,具有良好的美譽度、知名度,該區域品牌會形成「暈輪效應」,會使所有使用該品牌的經濟主體無形中戴上一個神秘美麗的光環,從而促進該類農產品售,這就是區域品牌的正外部性。相反,如果使用該區域品牌的經濟主體出現了某些不良的經濟行為,如制假販假,進行虛假宣傳,將會嚴重損害該區域品牌形象,這時就會產生負外部性,會使該區域內所有共享該區域品牌的經濟主體無辜地或多或少地受到牽連,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品牌株連危機。 (三)具有「檸檬市場」效應。在所有共享區域品牌的生產經營者中,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況下,往往會有一些經營者向市場提供劣質產品,由於消費者難以在高質量產品與低質量產品之間做出判別,於是消費者就傾向以較低價格去購買低質量產品,而使用同一區域品牌的高質量產品就難以出售,從而產生「劣品驅逐優品」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將使優質農產品的市場難以擴大,農產品質量難以提高,從而導致區域品牌形象提升成為一個難題。 以上三個特性也正是農產品區域品牌在構建和運行中的三大難點,因此,我們在構建農產品區域品牌時,對外要加大品牌的營銷宣傳,對內要有相應的配套管制措施,形成「組合拳」,從而避免農產品區域品牌的負外部性,避免區域品牌的「檸檬市場」效應,不斷提升區域品牌的競爭力。 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必要性 (一)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更好地引導城市居民消費農產品。隨著我國人均GDP 超過2000 美元之後,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將由溫飽向追求營養、安全、便捷、多樣轉變,由此推動農產品迅速升級。因此,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二)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使農業生產的資源優勢和特定區域優勢轉化為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農產品的某些質量特徵具有隱蔽性的特點,購買者很難真實完整地了解有關農產品的質量信息。通過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讓農產品質量優勢信息直接地展現在購買者面前。 (三)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克服農業經營的高度分散性。目前,我國農業的突出特徵是非企業化的小規模,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我國從事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主要是農戶和進行農產品批發與零售的個體戶,而農業企業非常少。這種非企業化小規模經營,難以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經營,而且在經濟上也不合算,因為實行品牌化要付出成本,如品牌的設計製作和注冊、產品包裝的設計與製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廣、品牌的管理與維護等,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如果經營規模過小,農產品生產與銷售量過低,就會導致單位農產品成本大幅度提高。這種小規模經營,建立單個品牌是不現實的。而同一區域范圍生產經營同一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共同使用的共有品牌——區域品牌則是可行的。 (四)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提高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水平。農業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進行,要圍繞某種商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路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經營系列,做到每個環節的專業化與產業化相結合,使每一種產品都將原料、初級產品、中間產品製成最終產品,以區域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從而有利於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經濟效益。 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現狀與問題 (一)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現狀 江西是個農業大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生態優勢十分突出。江西以佔全國2.5%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的農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江西糧食生產,連續四年增產總量達91 億斤,這在江西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又是中國南方唯一連續不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省份。江西充分利用區位和產業優勢,集中主要力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豬、水產、水禽、茶葉、柑桔、油茶、毛竹、中葯材、商品蔬菜等十個主導產業,重點建設了一批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培植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省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04個,被認證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363 個,綠色食品達到711 個,在全國排名第六,其中有機食品321 個,位居全國首位。江西農產品共獲 得「馳名商標」或「中國名牌」產品稱號6 個,省名牌產品54 個,江西著名商標84 個。如南豐蜜桔、贛南臍橙、廣昌白蓮、余干黑烏雞、婺源「大鄣山」牌和「天佑」牌有機茶、奉新「碧雲」大米等等,已成為享譽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的名牌產品。 (二)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經營規模過於分散和細小。在江西省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中,企業規模過於分散和細小。全省農業方面的龍頭企業2096 家,其中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的只有580 家,億元以上的只有31 家。目前,江西省有9 家國家級龍頭企業, 100 家省級龍頭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有25 家, 10 億元以上的有3 家,這些龍頭企業平均固定資產3092 萬元,平均銷售收入1.3 億元。和國內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組織相比,不論在規模還是在銷售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目前實行的「一縣一業」、「一鄉(或一村)一品」,也有可能造成土地、資金、技術的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而要在全國的農產品市場上取得成功,必須有一定的規模,否則,該農產品難以走出該營銷區域。 (2)沒有形成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由於農產品區域品牌自身存在著區域公共物品屬性、外部性和檸檬效應,成為了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難點。目前,我省雖然形成了南豐蜜桔、贛南臍橙區域品牌的雛形,但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運作主體的行業協會,還不能在區域品牌運作中發揮有效的主導作用,其職能僅限於「上聯政府、下聯農戶、內聯商家、外聯市場」,還沒有形成「組織農戶、行業自律、內管質量、外找市場、市場調控、品牌維權」的職能,還沒有建立行業協會、經營企業與農戶利益分享的長效機制,沒項基本原則有形成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3)沒有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創建必須依賴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供應鏈是指農產品沿著農戶、合作組織、加工企業、物流中心、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運動的一個網狀鏈條。農產品區域品牌與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關系密切。這是因為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出於整體利益的考慮,它要求整個鏈條中各節點的農戶、加工企業、零售商必須遵守統一的質量標准,以及根據統一標准制定的各環節標准。此外,供應鏈上下游也依靠統一的標准相互約束。比如,農產品加工企業出於本環節的質量與利益考慮,它就會嚴格要求供應鏈的上游——農戶必須遵循供應鏈統一標准,農戶為了能夠存在於本供應鏈中並依靠供應鏈獲得利益,它就不得不根據統一的標准組織生產。由於供應鏈整體利益的要求,就會使得位於該供應鏈所有節點上的個人、企業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從而保證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 (4)品牌觀念落後。江西是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農民的市場經濟觀念還比較落後,品牌意識更是淡薄,導致農戶和企業創品牌的積極性不高。 國內外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經驗借鑒 (一)法國香檳區域品牌 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重要標志之一的地理標志制度起源於法國,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農產品當推法國葡萄酒——香檳。法國建立了完善的保護地理標志的法律法規體系。具體包括:第一、主管部門發布法規,具體規定原產地域范圍、傳統工藝方法、產品質量特性要求以及市場監督等。第二、由政府授權的行業或協會發布經國家認可的、強制性的《實施細則》和《操作規范》。如種植要求、加工日期、使用工具、採摘方法、窖藏要求等。具體來說,法國對香檳酒生產過程是十分嚴格的,不僅規定了葡萄的生產區域,還對用作葡萄酒的葡萄,每公頃種植多少棵,每棵結多少果穗,每穗結多少顆粒,每公頃產量的上限都有嚴格的規定,超過的產量不能用於製造原產地名稱的葡萄酒。甚至要求釀酒工藝過程中的翻動橡木桶,仍 然沿用傳統的人工方法,而不使用機械。法國政府在保護地理標志方面有先進的理念。法國政府認為,地 理標志屬於國家的無形資產和文化遺產,屬於公權范疇,要受到國家保護和監督的。國家授予私營個體組成的集體、協會以使用權,地理標志是私營者使用的公有財產。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證原產地域產品來源的真實性,保證產品質量、信譽,防止侵權,維護農戶和酒商的共同利益。 (二)美國新奇士區域品牌 新奇士區域品牌屬於美國新奇士桔農協會。美國新奇士桔農協會是美國10 個最大的非營利性購銷合作社之一。新奇士桔農協會的前身是南加利福尼亞水果銷售協會(Southern California Fruit Exchange),是於1893 年8 月29 日,由洛杉磯100 多名桔農代表發起而成立的。協會對柑桔制定分級標准,控制產品質量,為本地區60 戶柑桔生產者提供運銷服務。後來,隨著協會規模的擴大,協會更名為新奇士桔農協會(Sunkist Grower ),確定商標為Sunkist,在其交易水果的包裝上都有「Sunkist Orange」商標。新奇士桔農協會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合作社組織,財產由成員共同擁有,在市場運作上採取公司管理模式,實行職業化和專業化經營管理,聘用專職總經理。協會組織結構由社員大會、董事會、總經理和員工4 個層次組成。協會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對果農的退稅和對農業的預算補貼,以及會員繳納的會費。新奇士桔農協會的運作模式之一是「合同制」。果農、果園管理公司、包裝廠等自願加入成為股東之一,將產前、產中和產後各環節形成合同制的利益分配機制。協會使用統一的商標,全球統一價格,避免成員之間的價格競爭。總部接到訂單後,將訂單分散到60 多個包裝廠,包裝廠根據情況向果農收購果實。新奇士桔農協會特別重視區域品牌營銷,協會向全世界各地派出營銷代表,並已建立起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銷售網路信息體系及客戶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及手段,宣傳推廣新奇士區域品牌,新奇士桔農協會已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協會使用統一的種植標准,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果實採用全套流水線全自動選果及包裝,使果品大小、色澤保持一致,每箱按72、88、100 只果實3 種規格包裝,每箱果實都打上包裝廠及責任人標記,一旦發現問題,可迅速追溯到經辦責任人。協會還建立起果樹信息檔案管理系統,對每一株果樹的品種、品質特性及成熟期都有記錄,其中成熟期能夠精確到周,大大提高了果實收購速度,從接到訂單到裝箱運輸只需2—3 天時間。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品種改良等手段,調節果實成熟期,使果實分期上市,形成了4—10 月成熟的夏橙和10月至翌年4 月成熟的臍橙等品種系列,全年在不同時期均有果實上市。 (三)西湖龍井與大佛龍井 浙江省農產品品牌化走在全國的前列。西湖龍井區域品牌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鄉及其相鄰幾個鄉鎮共168 平方公里范圍內所產的龍井茶,稱「西湖龍井」,已獲得「原產地」認證;除此以外的浙江省其他茶產區所產龍井茶,叫「浙江龍井」。「浙江龍井」茶葉年產量約為5000 噸,而「西湖龍井」茶葉年產量僅為300 噸左右,「西湖龍井」的價格每公斤單價高達數千元,大大高於「浙江龍井」。浙江省新昌縣有好茶,但由於企業、茶農的實力不夠,一直沒有打造出一個好的茶葉品牌,又不甘於做「浙江龍井」的一分子。於是, 浙江省新昌縣政府提出了創建「大佛龍井」區域公共品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新昌縣政府統一新昌幾十個綠茶牌子,申請了原產地保護,命名了新品牌「大佛龍井」。縣名茶協會根據自願和鼓勵使用的原則,依法管理,實施標准,實行統一名稱、行規、包裝、管理。目前已獲商標使用許可證的經營戶140 多戶,對「大佛龍井」名茶進行了有效的監督管理。同時,縣政府積極扶持標准化名茶加工廠和良種茶園的發展。新昌縣政府每年撥出巨款支持在全國對「大佛龍井」區域公共品牌的營銷宣傳和用於大佛龍井專賣店的建設。該縣還通過舉辦茶文化節、茶攝影活動、茶葉詩會、茶葉筆會、茶藝茶道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動,不斷挖掘茶文化內涵。「大佛龍井」通過新昌縣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茶農多方努力,使「大佛龍井」成為全國較為著名的綠茶區域品牌。 對策研究 江西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策略選擇 (一)政府應搞好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 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土質、溫濕度、日照等自然條件的差異,直接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形成。各級政府應根據本地的農業資源狀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農產品區域布局,避免特色農產品生產的無序性和盲目性,真正做到特色農產品有特色。針對目前農產品發展的「塊狀經濟」,即所謂的「一村一品」的現狀,政府應積極主導,在全省構建3~5 個地級市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布 局,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為將來在全國推出3~5 個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做好准備。 (二)做好證明商標注冊和地理標志申報工作 增強行業協會、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紀人、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意識,鼓勵支持農產品商標注冊。同時,對區域內現有的農業品牌要進行整合,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加強協作,支持和鼓勵傳統農產品、歷史品牌產品的集中產區,積極申報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提升農業特色產業,打造農業區域品牌。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加強與工商部門、質檢部門的協作,推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的國際注冊,實現國際知識產權保護。 (三)積極探索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組織模式 由於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三大特性,導致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組織職能要做到「組織農戶、行業自律、內管質量、外找市場、市場調控、品牌維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監督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原料基地(農戶)」 的組織模式正在蓬勃興起,該模式不僅優化了農業組織結構,還增強了農戶的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尤其是調動了地方政府、原產地企業、農戶的積極性,已成為當前農產品區域品牌組織創新的新模式。但是,在農產品區域品牌約束條件下,如何構建「政府監督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原料基地(農戶)」的組織模式成為產業一體化組織,如何構建其利益分配機制?仍然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的課題。 (四)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目前,農產品進入超市銷售為農產品供應鏈的建立提供了基礎,現代物流要求農產品在配送和銷售過程中,符合現代物流的技術標准,並要對流通過程中的包裝、搬運、庫存等質量進行控制。因此,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供應鏈體系,並整合供應鏈中各部門、各單位的資源,按照相關的統一標准,實施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才能切實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標准體系的完善。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大力實施農業標准化。要廣泛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內先進標准,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開展全程質量控制。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結合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以特色主導產業為重點,建成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優化整合檢測資源,配備現代化監測儀器設備,加強檢測機構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3、增加科研投入,積極開發新品種。 (五)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營銷創新 政府要積極主動,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充分運用各種媒體,推介農產品區域品牌,宣傳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政府重視、企業主動、消費者認知、多方合力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的良好氛圍。積極幫助行業協會、農業企業做好農產品區域品牌營銷宣傳,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口碑傳播,擴大農產品區域品牌知名度,積極推進專銷櫃、放心店建設,發展對外貿易,提高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同時,要加強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增強市場服務功能。 (六)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 政府要積極爭取發改、財政、科技、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創造條件,從人才、資金、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盡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的良性互動格局,共同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政府重點要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對農業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首先,資本市場可以給龍頭企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多元化資本運作平台。其次,龍頭企業上市能夠提高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對業務拓展和區域品牌建設也有正面的幫助。 作者:許基南 江西財經大學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 附註: 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地區的腹地。全省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總人口4300多萬,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江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合發展農業。 江西是一個綠色的家園,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全省森林覆蓋率高達60.07%,位居全國第二位;礦產資源豐富,銅、鎢、鈾、鉭、稀土和金、銀被譽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旅遊資源豐富,有革命聖地井岡山、風景秀麗的廬山、鍾毓靈秀的三清山、道教發源地龍虎山等四大名山,以及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水資源豐富,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 江西是一個農業比重較大的省份。江西以佔全國2.5%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的農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糧、豬、油、菜、果、茶、葯、桑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在總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江西農產品品種日趨豐富,品質日益改善,質量安全水平迅速提高,均衡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多年來,江西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主戰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西建成融入國際國內分工體系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高素質勞動力培養輸送基地和面向海內外的旅遊休閑後花園等「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的發展思路,明確了「希望在山、潛力在水、重點在田、後勁在畜、出路在工」二十字的農業發展方針,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贛南柑橘主產區、贛北早熟梨主產區、贛中生豬主產區、贛中北綠色大米主產區、鄱陽湖蝦蟹主產區、泛鄱陽湖水禽主產區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六大優勢農產品產區。其中鄱陽湖水產品、贛南臍橙、贛中北「雙低」油菜、贛中北棉花等還被列入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 江西充分利用區位和產業優勢,集中主要力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豬、水產、水禽、茶葉、油茶、毛竹、中葯材、商品蔬菜等十個主導產業,重點建設了一批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培植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安遠和南豐縣的水果基地、永豐和高安縣的蔬菜基地、修水和婺源縣的茶葉基地躋身全國首批100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行列。全省現有14個國家級和259個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04個,被認證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363個,綠色食品達到711個,在全國排名第六,其中有機食品321個,位居全國首位。江西大米、生豬、油茶、贛南臍橙、南豐蜜桔、獼猴桃、大鄣山有機茶、廣昌白蓮、南安板鴨、泰和烏雞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江西更是投資者的樂園。江西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到江西投資農業的客商逐年增加。「十五」期間,全省農業實際利用國內外資金近300億元。2004年建立泛珠三角和中部地區區域合作機制以來,江西與區域內各省區的農業經貿往來加強,特別是與廣東、福建、廣西、香港、澳門等泛珠三角地區的農業合作項目增多,合作層次不斷加深,合作領域更加廣泛。招商引資也帶動了農產品出口貿易,江西供港生豬、供港蔬菜、供港水產品已在香港打出了品牌;大鄣山有機茶占據歐盟綠茶市場的七成以上;江西的河蟹、青蝦、鰻魚、鱖魚等特種水產品,年出口穩定在6000萬美元以上,連續多年居全國內陸省市水產品創匯第一名。 2008年江西重點招商領域: 一是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和高新技術項目。根據我省農業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以引進具有集聚效應的產業化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為重點,以優質高產農作物和養殖業新品種選育及其產業化為核心,引進糧、棉、油、水果、蔬菜、花卉、中葯材、特種水產、畜禽等優質種畜種苗和高新生產技術,建設繁育基地。 二是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建設項目。重點引進濃縮果汁、天然果肉原汁、果汁果肉飲料、果蔬混合飲料、有機蔬菜、保健茶、小包裝鮮熟肉、斑點叉尾魚回、烏魚、龍蝦(青蝦)加工項目,引進一批糧食、生豬、肉牛、地方良禽、水產品、水果、茶葉、花卉、蔬菜、葯材等產地批發市場和銷地批發市場建設項目。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農資配送和連鎖店,在武漢、鄭州等大中城市創辦優質農產品銷售窗口。 三是農用生產資料高新技術生產項目。建設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葯生產基地,促進高效生物肥料和高效、低毒、安全生物農葯的推廣和應用;促進肉牛、奶牛、特種畜禽、特種水產專用飼料的開發與產業化;開展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 四是以合作、租賃等形式,推進農業企事業單位改制。我省農業廳下屬企事業單位土地、人才資源雄厚,鼓勵採取技術合作、收購、兼並、租賃等多種形式進行嫁接和改造,把農場、企業建設成各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利用農業科研所、學校人才和技術優勢,加強與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建成農業高技術推廣和科研示範基地。 如今,江西人民正以開放的理念,創新機制,積極營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高效快捷的辦事環境和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江西有最美的生態環境、有最純朴的鄉風民情,江西有市場、有發展後勁。熱忱歡迎各位朋友前來江西參觀考察、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② 金融論文《贛南臍橙的發展》,營銷策論的發展,誰有啊!緊急!

2005年,贛州市臍橙產量接近50萬噸,截至2006年1月中旬,已銷售95%以上。像往年一樣,價格出現兩頭高中間低的走勢,2005年11月上中旬每公斤3元左右,最高價3.6元,12月份以後,每公斤2.4元左右。

(一)

帶著臍橙銷售的種種困惑,元旦前後,市果業局組織三個考察組分赴西北、東北、西南地區的河南、山東等12個省(市區)的部分城市進行了為期10天的臍橙銷售市場考察調研,接觸了近50多個水果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訪問了200多位水果經銷商和一大批消費者,舉行了10多場不同形式的座談會。綜合考察調研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受:

第一、贛南臍橙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考察調研所到之處,從經銷商到消費者一致評價贛南臍橙品質好,相對於湖北、四川、湖南乃至於美國、南非等地的臍橙,贛南臍橙甜酸適口、脆嫩化渣,色、香、味俱全,是國內乃至世界級的高檔優質臍橙。但在外觀上與其他橙無明顯區別,消費者不好區分和選擇,生怕用高價買了假冒的贛南臍橙。

在12個省區的50多個批發市場和超市上,除在沈陽、大連、濟南、青島、昆明等極少的幾個超市上發現有少量的贛南果業的「金色陽光」、楊氏、尋烏「果欣」的臍橙外,在所有的批發市場和其他超市均未發現贛南臍橙的蹤影。而南豐蜜桔、廣東四會的沙糖桔在所有的批發市場和超市上都能看到。是這些地方不需要贛南臍橙還是贛南臍橙不需要這些市場?結論都是否定的。

第二、走進市場看臍橙,贛南臍橙開拓市場的策略值得探究。

一是營銷方法採用總經銷、總代理加直銷的方式內外聯手,產地有人供貨,銷地有人推介是開拓市場的好方法,「完全依靠外地經銷商會出現假冒,也會把價格搞亂。」太原的一位經銷商如是說。

二是要分級包裝,分級定價。包裝箱上要標明等級,最少應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贛南臍橙不是全部都是精品果,不要騙消費者,要給人一種誠信的感覺。高檔精品果作為「福利果」「禮品果」在春節前20天左右最好銷。湖北、重慶、四川多是整車的統裝果,每公斤2.2元左右批發,不可取。對成熟的傳統市場,可採取高檔果偏高價進,對新開發的市場,可採取用中低檔果偏低價進,最後用高檔果提升價格。包裝要精美化、多樣化。廣東沙糖桔、南豐蜜桔採用1公斤的網袋裝,5公斤的小塑料筐裝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三是要把贛南臍橙與其他產區臍橙在外觀上區別開來。贛南臍橙90%以上為紐賀爾,外觀上為橢圓形,而外地橙基本上都是圓形果,因此,把「贛南臍橙——紐賀爾」的橢圓形外觀推介給消費者,以便直觀區別和選擇。

四是統一價格協調機制。在實行一個縣(市)主攻一個省區銷售市場的基礎上,在每一個市場聘請或委託一個經銷商或管理者負責價格協調,對進入該市場的贛南臍橙統一按等級和包裝定價,有利於穩定價格並防止假冒。

五是大力提高贛南臍橙的知曉度。統一「贛南臍橙」品牌、用好「地理標志」標識、推介「無公害基地」產品、宣傳好「中華名果」等都是統一使用和保護品牌、提高「贛南臍橙」知名度與知曉度的手段。

(二)

考察歸來靜思考,有以下幾個問題與臍橙從業者商討。

第一、不搞貯藏,現采現賣是「賤賣」。

贛南每年都有「凍果不凍樹」的霜凍,除尋烏和三南的部分鄉鎮外,全市絕大多數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霜凍來臨之前采果是必須的,大多數果農由於沒有貯藏庫,甚至也沒有貯藏的打算,習慣現采現賣,霜凍來得晚的年份,價格較穩,平均價格較高,一旦霜凍來得早,就急采快賣,經銷商乘機壓低價格,而大多數果農心理承受能力差,急於拋售,甚至傾銷賤賣,而一些心理素質好的果農,把果貯藏起來,臨近春節時銷售,賣到了好價錢。很多果農的實踐證明,一個果園建一個簡易貯藏庫,經過簡單處理貯藏3個月左右是沒有問題的。在有霜凍的地方,霜凍來了也不採摘,不分青紅皂白地留樹保鮮不可取,臍橙鮮果霜凍後,雖在外觀上沒有明顯變化,但其內質卻發生很大變化,輕則出現品味變淡、變酸,重則出現軟化、內質腐爛,嚴重影響品質。

第二、不搞分級包裝,賣「統裝果」等於自降身價。

有些果農似乎已經習慣了賣「統裝果」「批青山」「一樹下」,不願意多動手搞分級銷售。只顧自己簡單方便,卻不考慮消費者便利,如果分級裝箱,包裝箱分別標明等級,一箱內大小一致,有看相又有好的包裝,普通果也能賣出好價錢,大小混裝的「統裝果」,把精品果也當作普通果賣掉了。

第三、「窩里斗」,對誰都沒有好處。

對贛南臍橙的銷售市場,無論是經銷商還是果農,多年來一直盯著珠三角、上海、北京等有限的傳統市場,在狹小的市場空間里搞「窩里斗」,拼品牌、拼包裝,甚至用外地質差價低的臍橙冒充贛南臍橙拼價格,互相詆毀,壓級壓價,惡性競爭,把市場「斗」亂了,把品牌「斗」砸了,把價格「斗」低了,把身份「斗」賤了。「斗」來「斗」去,都是自己搞自己,卻不願意另外去開辟市場,在上海、深圳最為明顯。隨著近幾年新開發果園陸續投產,全市臍橙產量將大幅增長,盡快開拓東北、西北、西南市場才能走出一步天地寬。

第四、單兵作戰形成不了氣候。

南豐一個縣,蜜桔產量25萬噸,卻有上萬人在外面闖市場。我市18個縣(市區)近50萬噸臍橙,而闖市場者大多是散兵游勇式的單打獨斗,這種「單兵」既沒有足夠的人力,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開拓新市場。因此,依靠協會、自願組建合作銷售等經濟組織,聯合起來走出去,攜起手來闖市場,合起拍來大吆喝是最好的選擇。

第五、自損品牌等於自毀前程。

「贛南臍橙」作為一個產品品牌,已經凝聚了贛南臍橙發展的歷史,是全市廣大臍橙從業者的寶貴財富。外來從業者暫不認同「贛南臍橙」品牌尚情有可原,可我們自己土生土長的從業者卻有個別不認同「贛南臍橙」品牌,而是用一些比「贛南」兩個字知名度小得多的縣或鄉鎮的名稱來命名品牌,這就造成了贛南臍橙的品牌在市場上「多亂雜」,在很大程度上貶損了「贛南臍橙」的品牌聲譽。還有個別本地的臍橙經營者,從湖北、湖南收購質差價低的外地橙,經分級打臘冒充「贛南臍橙」或貼上美國新奇士臍橙標記銷售。

品牌的最高層次是馳名商標,如果想通過經營贛南臍橙而創出一番業績的話,就應該在認同使用「贛南臍橙」品牌的基礎上,注冊自己的產品商標,精心打造企業的誠信意識,設計獨具風格的產品包裝,區分不同等級的果品定價,確保安全品質,努力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把自己企業的注冊商標做成消費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馳名商標,大可不必在另打品牌上下功夫。

第六、不搞精品,沒有出路。

「越是大果價越高,越是精品越好銷」,所謂大果是指8至10公分的大果,絕非是粗皮大果,精品果是指不僅果大,而且無疤痕、表面著色好等外觀靚麗的果。這種既好吃又好看的果不愁沒有市場。近幾年,許多果園主在銷果時被銷售商揀棄的次果幾近30至40%,有的高達50%以上,損失嚴重。有人誤認為要生產精品果主要多下肥,其實不然,要生產精品果關鍵是要捨得疏果,從果實成形的幼果開始,及時把掛果過多的超負荷果,以及畸形、風斑、葯斑、蟲斑、病斑果疏掉,既節省養分養耗,又減少了賣果的麻煩,還可以賣到好價錢

閱讀全文

與南豐蜜桔營銷策略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
市場營銷學北大課件 瀏覽:55
人口因素酒店市場營銷 瀏覽:800
培訓學校秋季招生方案模版 瀏覽:760
區域大崗點多如何做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56
生鮮電商策劃方案項目概述 瀏覽:851
天之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01
電子商務營銷流程 瀏覽:157
公司文明創建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25
關於香飄飄的市場營銷 瀏覽:431
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12
愛特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58 瀏覽:989
市場營銷長期職業計劃 瀏覽:380
幼兒教師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704
首都航空市場營銷面試 瀏覽:429
原料電子商務 瀏覽:93
市場營銷的短期行為 瀏覽:336
杭州禾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36
38節花店促銷活動 瀏覽:307
16春電子商務作業1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