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企業營銷管理策略

企業營銷管理策略

發布時間:2021-06-07 23:31:54

市場營銷策略有哪些

市場營銷策略(簡稱 4P's) 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回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答,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現代市場營銷策略還要加上 政治權利、公共關系策略 簡稱6P's),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市場營銷策略包括:價格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
價格策略主要是指產品的定價,主要考慮成本、市場、競爭等,企業根據這些情況來給產品進行定價,
產品策略主要是指產品的包裝、設計、顏色、款式、商標等,給產品賦予特色,讓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渠道策略是指企業選用何種渠道使產品流通到顧客手中。它有很多種,比如直銷、間接渠道(分銷、經銷、代理等),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渠道 。
促銷策略主要是指企業採用一定的促銷手段來達到銷售產品,增加銷售額的目的。手段有折扣、返現、抽獎、免費體驗等多種方式。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② 營銷策略與管理是什麼

營銷策略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營銷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或組織目標,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的交換關系,而對設計項目的分析、規劃、實施和控制。營銷管理的實質,是需求管理,
即對需求的水平、時機和性質進行有效的調解。

③ 市場營銷策略對企業的指導意義

營銷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產品再好也要通過營銷。「好產品出自工廠,而偉大的產品出自銷售人員」。可想而知營銷策略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④ 企業營銷戰略和管理

企業營銷戰略是企業市場營銷管理思想的綜合體現,又是企業市場營銷決策的基礎。制定正確的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是研究和制定正確市場營銷決策的出發點。
企業營銷戰略的選擇又取決於各個公司的規模和在行業中的地位。在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中根據各公司在行業中的份額,將其分為領導者、挑戰者、追隨者或利基者。市場領導者掌握了40%的市場份額,該公司擁有整個市場中最大的市場份額,另外的30%市場份額掌握在市場挑戰者手中,而起正在為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努力。還有20%掌握在市場追誰這手中,他們是是在試圖維持眼有的市場份額,並不希望擾亂市場的局面。剩餘的10%被市場利基者控制,這些公司存在於那些大公司所不感興趣的小細分市場。正是因為此企業根據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有了企業營銷戰略。 一 市場領導者戰略 市場領導者在整個市場中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在價格變化,新產品開發,銷售渠道、分銷渠道見著、促銷戰略等方面對行業內其他公司起著領導作用,比如國內的聯想電腦、海爾、紅塔國外的通用汽車、英特爾、沃爾瑪等。作為市場的領導者他們營銷戰略的核心就是保持其原有的領導地位。據此其戰略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發現和擴大市場 其中包括1尋找新使用者、2尋找新用途、3擴大使用量。 (二)保護現有市場份額 其中包括1創新戰略、2堡壘戰略、3正面對抗戰略。 (三)進一步擴大現有市場份額 其中要考慮擴大市場份額與投資報酬率的關系和壟斷問題。 二 市場挑戰者戰略 市場挑戰者在行業中占據第二或是後為次,有能力對市場領導者和其他競爭者採取攻擊行動,希望取得市場領導者地位。其營銷戰略是 (一)確定戰略目標和競爭對手 包括確定戰略目標、選擇競爭對手和分析競爭對手。 (二)選擇挑戰戰略 包括1正面進攻、2側翼進攻、3包抄進攻、4迂迴進攻、5游記進攻。 (三)特定的營銷戰略 三 市場追隨者戰略 市場追隨者在產品、技術、渠道、促銷等模仿市場領導者,他們觀察市場領導者的新產品藉以節約在產品開市場開發、信息收集等上的經費。減小支出和市場風險。根據其追隨程度可分為1緊密追隨、2有距離追隨、3有選擇追隨。其營銷戰略是 (一)競爭導向定價戰略 (二)市場發展戰略 (三)市場細分化戰略 四 市場利基者戰略 市場利基者是指專門為市場規模較小不被大公司感興趣的細分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由於其的專一性也能形成較高的利潤和發展。其營銷戰略就是實現專業化。包括1用戶專業化、2垂直專業化、3顧客規模專業化、4特定顧客專業化、5地理市場專業化、6產品或產品線專業化、7服務專業化、8產品特色專業化、9銷售渠道專業化。
營銷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理論的延伸,是企業戰略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被界定為一種職能戰略。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營銷戰略不僅是營銷計劃與營銷執行的依據,而且是企業戰略的核心和主體,是基礎營銷理論分離出來的一個新的重要分支。企業的基本使命就是盈利和發展,並實現相關利益主體的目標。企業之所以能存在,主要是因為它能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營銷的基本使命是要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長期互利的交換關系。顯然,營銷的使命與企業使命一致並體現了企業的存在價值。營銷戰略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要確定企業以什麼產品進入什麼市場,或者說為誰提供產品或服務。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營銷戰略實際貫穿於企業總體戰略、經營單位戰略和職能部門戰略等多個戰略層次。營銷經理日益發現自己需要參與確定企業方向和那些可以創造和維持競爭優勢並影響企業長期績效的決策。 在市場營銷學中,營銷戰略並非是一個單獨的組成部分,而是體現在市場營銷活動全過程的帶有全局性、長遠性的設想和謀劃,對具體的營銷活動具有指導意義。可以說,營銷戰略是同時與企業戰略、市場營銷交叉的相對獨立的一門學科。因此,為了讓總體戰略決策者和營銷決策者充分認識到營銷戰略的意義與價值,並在充分認識營銷戰略概念及基本操作原理的基礎上有效地實施營銷戰略,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在本科生教育或者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開設了「營銷戰略」這門課程。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相關教材相當缺乏。為此,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專家、湖南市場學會會長、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柳思維教授牽頭,聯合各個高校在該領域的學者共同編撰此書,以滿足高校經濟、管理類等專業的本科學生以及研究生培養和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人員的學習需要。

⑤ 企業管理方法及營銷策略是什麼

人們經常把「經營」和「管理」這兩個詞彙聯系在一起,很多人也因此認為「企業經營」就是「企業管理」。
全世界第一個把「經營」同「管理」概念明確區分開來的是法國的法約爾。
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中指出,經營不同於管理。
經營是以顧客為核心,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甚至創造需求,以追求企業最大效益為目的;管理是以員工為核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追求企業最優效率為目標。
總的來看,經營和管理,一個眼睛向外、一個眼睛向內;它們好比是企業的兩只手、缺一不可,完整構成企業家工作的全部。
隨著並購重組浪潮的風起雲涌,在追求最大效益這個目的下,經營又逐漸分成產品經營和資本運營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
產品經營仍然致力於如何滿足顧客需求、如何創造產品品牌、如何提高技術含量、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在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的同時也實現企業規模擴張;而資本運營則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其手段包括在資本市場上不斷融資、包括不斷兼並收購企業、甚至包括不斷重組或者賣出手中的企業,最終在實現資本擴張的同時也實現企業規模擴張。
與前者相比,它買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企業,走的是一條外延擴張的路子,規模擴張的速度自然就比前者來得更快,或者說更容易就「做大」。
正因如此,人們也把「資本運營」稱為「做乘法」,而把「產品經營」稱為「做加法」。
當然,另一方面,「做乘法」的風險也比「做加法」要大得多,因為「乘法」做得不好就會變成「除法」、而「加法」做得不好也只不過是變成「減法」而已。
為了不讓「乘法」變成「除法」,或者「加法」變成「減法」,其關鍵就在於「管理」。
事實上,當很多企業家為了產品經營或資本運營方面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窮於對各種危機進行管理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其實自己面臨的是一場管理的危機。
很多人都知道,通過加強管理,在提升企業效率的同時,也同樣會帶來企業效益的提高,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管理出效益」。
但當企業真的面臨市場拓展不力或者兼並重組不順的時候,很多人卻又常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忘記了應該跳出經營的范疇,回到「管理」或者說回到「人」這個根本問題上去找原因。
對此,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是這樣闡述,「利用資源組成一家企業,若僅僅將資源按邏輯順序匯集在一起,然後打開資本的開關,是不夠的。
需要的是資源的嬗變。
而這種變化是不可能來自於諸如資本、原料之類無生命的資源的。
它需要管理。
」在所有的資源中,可以發生嬗變的只有人力資源;所謂管理,最重要的也就是對人的管理,或者說是「以人為本」的管理。
「以人為本」這幾年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和「禁止吸煙」一樣的流行語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詞彙在很多地方都被作為標語到處懸掛。
可是,當某個理念一旦成為口號或者標語以後,是否能得到執行就不得不讓人表示懷疑。
相較而言,「禁止吸煙」至少在概念上還是明確的,而「以人為本」,當很多人把它作為標語懸掛在辦公室的牆壁上或者作為口號寫進企業文化手冊的時候,恐怕都還沒有真正明白它的含義。
經過考證,中國古代最早提出「以人為本」應該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
據西漢劉向編輯的《管子》「霸言」篇記載,管仲對齊桓公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
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而在中國歷史上,「以人為本」最有名的則是劉備。
當年曹操攻打荊州的時候,襄陽地區有很多的人跟著劉備逃跑,大概難民有十幾萬,輜重有數千輛,日行十幾里,走得非常地慢。
曹操派出輕騎,日行一兩百里,在後面瘋狂追趕。
眼看曹軍就要追上,手下很多人都勸劉備丟棄百姓先行逃難。
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備當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據說當時感動得很多人熱淚盈眶。
但是,我們認為,即使是劉備的「以人為本」也還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當企業家嘴裡念叨著「以人為本」的時候,心中大概會有這樣三種情況。
一種事實上是「以人為成本」,著眼點往往是低工資、少福利、慢增長、少用人,也就是如何節約成本上;一種是劉備式的「以人為資本」,用各種辦法讓人力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以創造更大的效益甚至是幫助自己得天下。
關心也好、愛護也罷,在這里都僅僅是手段,而決不是目的。
真正的「以人為本」應該是「以人為根本」,也就是一切都要以人為根本前提、以人為根本目的。
以人為根本前提,是指以人的需求為根本前提;以人為根本目的,是指以滿足人的需求為根本目的。
所以,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求為本,就是要認真研究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去滿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
馬斯洛提出過著名的「需求金字塔」,將人的需求層次從低到高劃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自我實現是最高的需求。
這五種需求好象五級由低到高的台階,人只有首先滿足較低台階的一種需求後,才談得上去追求更高一級的需求。
很多人常常認為只有「企業文化」才需要以人為本,卻忘記了如果工人連工資收入得不到保障,甚至無法養活自己和家庭的時候,你在企業里搞一些諸如員工聯歡、文體比賽的「企業文化」活動想去滿足他的「社交需求」,只能是緣木求魚,自然也談不上「以人為本」。
因為現在的他連「生理和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滿足,企業首先應該做的是要通過薪酬考核系統的改善,讓員工通過努力可以獲得讓他滿意的報酬。
這種薪酬考核系統的改善和「企業文化」好象沒有關系,但它同樣是「以人為本」。
或者說在這種情況下,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如果薪酬問題沒有解決好,員工會不滿意;但反過來,薪酬問題解決了,員工就滿意了嗎?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
赫茲伯格於1959年通過在匹茲堡地區11個工商業機構對200多位工程師、會計師調查研究發現,受訪人員舉出的不滿的項目,大都同他們的工作環境有關,而感到滿意的因素,則一般都與工作本身有關。
據此,他提出了今天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十分著名的「雙因素理論」(全名叫「激勵、保健因素理論」)。
傳統觀念認為,滿意的對立面是不滿意;而根據雙因素理論,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滿意,不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不滿意。
相應地,影響職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可分為兩類: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這兩種因素是彼此獨立的並且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工作行為。
所謂「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職工不滿的因素,它們的改善能夠解除職工的不滿,但不能使職工感到滿意並激發起職工的積極性。
它們主要有企業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資水平、勞動保護、工作環境以及各種勞資關系處理等。
如果組織能滿足這些外部因素,組織成員也不會因此而得到激勵,只是不會覺得不滿意而已。
所以,「不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不滿意」。
所謂「激勵因素」,就是那些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惟有它們的改善才能讓職工真正感到滿意,給職工以較高的激勵,調動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這些真正對人有激勵作用的內部因素,包括成就、認可、工作本身、責任、進步和成長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文化因素」。
如果組織能夠滿足成員的這些內部因素,就能使他們感到滿意,並達到激勵組織成員的目的。
如果組織沒有滿足這些激勵因素,組織成員也不會覺得不滿意,但失去了激勵作用。
所以,「滿意」的對立面是「沒有滿意」。
所以,真正的「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應該包括這樣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對保健因素的改善,這包括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勞動保護、調整人事政策、改善薪酬待遇等,以讓員工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另一個是對激勵因素的強化,主要是讓員工從工作中獲得使命感、歸屬感、責任感、成就感,以真正讓員工滿意。
後者就是屬於真正的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兩者都是「以人為本」,但只有後者,才能給予員工真正的激勵,也才能把員工真正凝聚在一起。
這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之所在。

閱讀全文

與企業營銷管理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洞悉消費者的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78
茶具店做促銷活動語言 瀏覽:728
試課稿市場營銷 瀏覽:291
銀行團委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8
教育培訓方案實施步驟 瀏覽:307
病毒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44
北京網路營銷公司有多少家 瀏覽:76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653
哈根達斯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407
傢具品牌營銷方案 瀏覽:942
啤酒銷售營銷方案 瀏覽:158
公益活動捐書策劃方案 瀏覽:26
汽車營銷渠道系統規劃方案 瀏覽:860
2014年10月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793
結合公關原理為求職策劃方案 瀏覽:785
市場營銷實訓報告自我總結報告 瀏覽:225
2015網路營銷案例ppt模板 瀏覽:312
電子商務專業求職意向 瀏覽:283
在國際市場營銷的演進過程中 瀏覽:320
派諾電子商務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