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一部適合做市場營銷案例的電影
以《人再囧途之泰囧》為例探討國產電影的專營銷策略屬
http://wenku..com/link?url=ty6RvIJg-hC6xQhH4lutvvC6Z_0luoE3IP-8O
2. 2015哪部電影的營銷策略最好
電影營抄銷一方面是指企業利用電影如襲置入式廣告、贊助等方式來展開營銷活動;另一方面是指電影自身的營銷,電影在拍攝和製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定位,利用營銷的思維來展開運作。這里所指的電影營銷主要是電影自身的營銷。
3. 以電影《愛樂之城》為例,分析媒介營銷成功的策略有哪些
017-02-28 15:11
一.差異化營銷:不迴避不強化歌舞元素,主打愛情牌
國內推廣的策略——主打「愛情片」。
在北美,《愛樂之城》側重定位為歌舞愛情電影,以一輪輪擴大影響的發行方式來進行的。既然歌舞屬性已經被外媒宣傳得很充分,國內的話不會去迴避但也沒必要強化。
首先,影片定檔情人節,檔期的選擇也強調了這部影片的愛情屬性。同時它給觀眾傳達的一個信息是,歌舞只是加分項,影片打段的歌舞只有幾處而已,更多的還是像一個正常的愛情故事。
為了使其中的歌舞元素更加接地氣、本土化,避免給普通觀眾造成曲高和寡的印象,片方還舉辦了全國范圍內的主題曲翻唱大賽,為其再添一把火。
4. 電影《英雄》有哪些成功營銷策略
1. 媒體投入
以電視廣告這種純商業形式對影片進行強化性宣傳在國內也是首次,中央一套、三套、八套,接著是北京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上海電視台等,強大的媒體宣傳與各類娛樂新聞的花絮共同在渲染著氛圍。
另外多普達手機在網站、 燈箱、地鐵、電視全方位投放廣告,總量近1000萬元,新畫面在與多普達廣告中要求打上《英雄》片名,何時上映等字樣,這對《英雄》新片上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 大型公關活動
12月14日,花費租金11萬元/天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首映式;
《英雄》劇組包了目前國內頂級公務機——「挑戰者604號」參加各地首映式;
12月17日,廣東偉佳1780萬成功競得《英雄》內地音像版權,這些策劃成功的大型公關活動又一次吸引各大媒體大書將書,為《英雄》的12月20日公映奠定了基礎。
3.售點布置
《英雄》編劇李馮撰寫的書版《英雄》12月上句先期登陸市場;
12月10日左右,《英雄》攝制的記錄片《緣起》在各大影院前播放;
12月中旬,以導演張藝謀和其他主要演員構成的一聯精裝《英雄》版郵票以及一系列的豪華海報印製完成並發售。
同時各大影院為營造影院現場氣氛,也上了大型戶外噴繪;POP掛旗,人型立牌等諸多終端宣傳用品。
4. 軟文炒作
中影集團副總李東也承認許多炒作是「在影片的宣傳上是計劃好了的」。於是在全國各大報紙電視,電台、網路的娛樂版塊中不停出現類似李連傑九寨溝撞人,張曼玉、章子怡不和等等各種花邊新聞。實際上是一次又一次調動起觀眾一睹《英雄》的慾望。
5. 跪求 電影市場營銷策劃方案
你有什麼目的也不說,誰知道你想要什麼策劃?
策劃都是根據目的來的。版不然只能給你列些要權點
1、需求分析:從票房看需求
2、電影市場競爭分析
(從編劇市場、導演、演員、製作方面分析)
3、電影市場:影院分布、票價分析
4、進口片和國產片
5、導演
6、電影題材(平時說的噱頭)
7、宣傳渠道——影院宣傳、大眾媒體、電影評論網、報紙媒體等公關炒作
6. 電影營銷的營銷模式
「整合營銷」模式即在信息搜集、論證、實施、反饋的循環網路的支配下把各個相關產業環節鏈接起來,形成一個密集高效的產業鏈運作模式。具體到電影業,也就是要把制、發、放及相關產業領域整合起來,以電影作品為中心,建立起多支點的盈利模式和資本回收渠道。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著名學者唐·E·舒爾茨提出了一種現代營銷方法——整合營銷傳播(IMC),成為備受推崇的現代營銷模式。「IMC從理論上脫離了傳統營銷理論中佔中心地位的『4P』 理論,強調『4C』理論,企業營銷傳播思考的重心從『消費者請注意』轉變為『請注意消費者』倡導真正的『以消費者為中心』。」 IMC理論的發源地——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組把IMC定義成: 「IMC把品牌等與企業的所有接觸點作為信息傳達渠道,以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為目標,是從消費者出發,運用所有手段進行有力的傳播的過程」。
首先我們要搭建現代客戶導向型組織架構,成立高效的客戶管理團隊——IMc中心。整個管理模式為客戶——基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的倒三角型模式,並且IMC中心直屬最高決策者領導,保證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准確性。這樣便可以通過社會統計學的數據搜集和分析來預測消費者與潛在消費者的消費慾望、滿意度、忠誠度以及一系列的市場指數,為整合營銷傳播模式提供堅實的運作基礎。對消費者資料庫的分析和以此做出的市場預測應該貫徹到電影產業運作的各個環節當中去,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帶著IMC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進入到劇本的編寫階段,即根據目標市場選擇適當的題材和故事,確定影片的主題、風格和類型,結稿後,報企業集團決策層審議,決策層可以根據政策風險評估、投入產出預測、資金運營現狀等來確定是否付諸攝制該影片。一旦影片投入拍攝,就應該按照「輕」「重」「緩」「急」的策略制定一套科學化的宣傳計劃,如採取捆綁推廣宣傳、產品贊助、電影素材拍攝廣告、聯合促銷等方法。在這方面,《英雄》可以稱得上是個典範,在前期策略階段採取了「封鎖消息」、「推出《緣起》」、「沖擊奧斯卡」、「抵制盜版宣傳」的手段,在中期策略階段採取了「包機首映禮簽約儀式」、「人民大會堂首映禮」、「內地音像版權天價拍賣」的宣傳攻勢,在後期策略階段主要採取的是「影院營銷」、「打擊盜版」等方式。最後,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整合營銷模式是一個循環的綜合體,在營銷的最後階段要搜集營銷信息,並及時反饋給調研、咨詢部門,以更新已有的消費者資料庫,完善信息監控系統,這樣就完成了整合營銷的一個循環。
電影整合營銷模式的理論建構和市場檢驗需要在模仿和借鑒中逐漸展開,同時也離不開硬體和軟體的支持:即要解決體制層面上「兩個制度」的問題——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經營管理設施現代化,加強硬體的建設,如計算機化管理系統的完善;具有現代化的經營管理人才,為整合營銷模式提供智力支持。 因此,引入整合營銷觀念,建立立體交叉的盈刊模式和超穩定的經營結構,是當前電影業發展的切入點和重點。
幾年前,「營銷」對於中國電影業來說還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是《英雄》讓人們感受到了「營銷」的魅力,接下來《十面埋伏》、(2046)、《功夫》、《天下無賊》等影片的比拼更是讓營銷迅速升值。不過,縱觀世界電影營銷的現狀,中國的電影營銷只是進入了啟蒙的時代。與好萊塢電影的營銷相比,差距是很明顯的。「好萊塢的營銷策劃是建立在科學運作的基礎上,他們不是憑感覺和經驗進行咨詢,而是通過嚴密的市場調查和信息分析,設計出一個完備的營銷方案。而我國電影業的整體營銷水平還不高,很多電影企業的營銷行為的隨意性強而科學性弱,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電影營銷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