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論中國酒文化營銷策略

論中國酒文化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3-30 16:36:16

『壹』 營銷如何打造酒文化之旅

傳統酒業旅遊的思路或者套路很難跟得上企業、行業發展的需要,如今,從產業發展的實際出發,酒業旅遊應該走向何方?我們不妨從洋河的舉措中學習一些經驗。

在白酒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時代,洋河提出了「旅遊也是生產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一是綿柔蘇酒的資源體系。生態上,其水體環境、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以及適宜的經緯度都為釀造綿柔口感的白酒奠定了絕佳的基礎條件;文化上,宿遷地區是齊魯文化與吳楚文化、中原文化交匯之地,儒、道等傳統文化賦予了綿柔內涵,且綿柔型白酒與清鮮平和、濃淡適中、清爽悅目的淮揚菜系相得益彰。

二是綿柔蘇酒的工藝傳承。在全面恢復洋河傳統釀酒工藝的基礎上,重點突出9大獨特的核心工藝創新,通過傳承人故事、工藝創新故事和品牌榮耀故事彰顯支撐企業高速成長背後的技術創新秘密。

三是綿柔蘇酒的形象內涵。在洋河酒文化旅遊的主題形象上,明確為「綿柔蘇酒,釀造夢想人生」,其核心內涵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以酒為媒、以夢為魂、以蘇為韻、以道為品。綿柔蘇酒,不僅是一種酒體品質,也是一種文化個性,也是一種酒文化氛圍特色,更是一種旅遊休閑社交方式。現在講的「綿柔」,不單單是一個酒體,綿柔是一種文化的形態,我們講蘇酒、蘇煙、淮揚菜,包括江蘇文化是水文化,這些都帶有很強的綿柔特點,或者是追求淡雅的特徵。

四是景觀環境的綿柔風貌。三大基地一脈相承,洋河基地強化綿柔體系的全景體驗,雙溝基地重點突出綿柔生態,來安基地重點突出綿柔工藝的模擬互動。在景觀風貌上,以環境藝術設計為手段,強化蘇酒「水」資源優勢和環境特色,通過具有江蘇地域特色的建築、景觀、雕塑、小品、色彩、照明系統等手段,增強三大基地整體綿柔風貌氛圍,營造蘇酒文化特色的品牌體驗氛圍。體驗互動:

引領酒文化休閑

社交新時代

在走向互聯網時代的過程當中,白酒行業將走向開放、互動和參與的公共關系時代,中國旅遊也日益走向社交休閑時代,洋河品牌營銷的消費者轉向,也要求酒文化旅遊不斷強化體驗互動設計。在規劃當中,提出要用品牌化、故事化、情境化、體驗化、社會化的語言來重述洋河酒文化旅遊。

品牌故事賦予品牌生機和人性,從3個維度進行故事化梳理:一是按故事元素分,包括訊息、沖突、角色、情節等,重點展示品牌的內涵結構;二是按故事類型分,包括誕生故事、工藝故事、產品故事、產地故事、組織故事等,全面展示品牌的立體形象;三是按故事時代劃分,包括隋唐以前、隋唐、宋元、明清、民國、現代和當代等歷史時期,深入展示品牌的成長歷程。

情境是歷史文化活化的重要手段,從5個方面進行情境化處理:一是歷史場景再現化,如古槽坊釀造工藝、雙溝1955獲獎等;二是傳說故事載體化,如與乾隆相關的御酒及車輪餅故事;三是時空虛擬真實化,如通過虛擬技術恢復醉猿、洋河古鎮、羅家花園等歷史畫面;四是企業形象具象化,如獅羊圖騰的系列化、卡通化等;五是服務要素主題化,如將酒文化符號融和到酒道館主題設計。

體驗包含從感官到心靈的不同深度,重點實現5類體驗設計:一是強化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等感官體驗設計;二是釀造生產過程模擬參與、小型表演、酒文化節事等主題活動設置;三是祈福、祭祀、聖水洗禮等心靈互動體驗;四是培訓、修學、收藏、酒道等體驗式學習活動設計;五是運動、養生、健康、娛樂等休閑產品設計。

強化社會化營銷,導入智慧技術和社交媒體,重點從4個方面打造旅遊營銷新「境」界:一是建設網上虛擬體驗平台,強化「微平台營銷」;二是構建以網路定製酒為核心的電子商務平台;三是重點鎖定網路意見領袖,強化圈層互動營銷;四是強化線下體驗、線上互動的整合營銷。

平台推進:

找到酒文化旅遊的

企業推動力

落實白酒文化旅遊,不僅在於若干項目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實現酒文化旅遊與園區建設、企業文化、品牌塑造、營銷宣傳和公共關系維護等5個方向的握拳發展,才能夠真正找到酒文化旅遊的企業推動力。

與園區風貌建設相結合。廠區的功能性建築要著重突出形象化、人性化、生態化;園區項目建設要尊重歷史肌理,重新梳理園區水系、景觀格局和形象體系,奠定園區未來幾十年的空間發展框架,塑造與企業地位相匹配的園區形象。

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強遺產保護、環境藝術和標識系統等工作,提升園區工作與生活環境的人性化設計,建造員工文化娛樂與活動場所,建設企業精神與企業文化教育陣地。

與企業品牌塑造相結合。通過產區旅遊整合、科學工藝展示、旅遊體驗設計等手段,全面展示綿柔蘇酒的工藝特性及品質內涵,強化為遊客創造感動和愉快的品牌體驗追求。同時,通過國家A級景區創建、工業遺產申報、大運河世界遺產捆綁等旅遊品牌運作,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與營銷宣傳創新相結合。重點打造以參觀生產工藝為核心的體驗營銷平台,以酒庄休閑度假為代表的社交休閑平台,以博物館旅遊為代表的文化營銷平台,以智慧旅遊為代表的新媒體營銷平台,以定製酒旅遊購物為代表的定向營銷網路,並做好點子創意、慈善旅遊、節事活動等營銷創新。

與公共關系維護相結合。以酒文化旅遊為平台,重點針對投資者和股東、行業媒體以及專家學者、代理商和銷售商、普通消費者和其他受眾等不同群體,分別設計科學之旅、文化之旅、品牌之旅、休閑之旅等主題產品。同時,針對重大的行業性事件或突發事件進行體驗式公關活動。

『貳』 求酒文化的營銷策劃

酒類銷售策劃,網上查一下吧

『叄』 求一篇題目為 洛陽杜康控股營銷策略探析的論文

統計數據顯示,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等一線名酒好景不再,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增幅同比均明顯下降,瀘州老窖甚至銷售收入同比略有下滑。

但作為中華第一歷史文化名酒、豫酒板塊龍頭的杜康卻風景這邊獨好,不僅在第一季度繼續保持100%的高速增長,而且在經銷商大會交出了刷新豫酒紀錄的12億元訂貨額,還舉起文化大旗擴張海外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白酒行業新一輪調整已經到來,那些依靠政府團購模式支撐半壁江山的一線名酒,如今很難找回昔日的風光,未來將是以大眾消費為主的民酒的時代,杜康的時代。

高舉文化旗,酒祖杜康率先豫酒擴張海外
從今以後,相對屬於白酒藍海的海外市場,除了能看到茅台、五糧液、洋河、汾酒等名酒的身影,也將能聞到豫酒龍頭杜康的酒香。
5月17日,在省內外近百名媒體記者的見證下,洛陽杜康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苗國軍、河南省海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王繼、河南省酒業協會秘書長蔣輝等在洛陽正式啟動2013「酒祖杜康」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
據記者了解,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由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河南省海外交流協會、河南省酒業協會聯合發起,三方今後每年將以品鑒會、推介會、古琴演奏、書畫展等形式,聯合面向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等華人聚集較多的地區和國家,推廣杜康文化、中國酒文化以及中原根源文化等,杜康也將藉此機會拓展海外市場。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姓氏文化的起源地,許多海外華人的根脈就在河南,他們對河南有著深厚的感情。而杜康是華夏釀酒鼻祖、中華美酒之源,也是中國酒文化的代名詞,因為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感慨,杜康酒被海內外無數華人熟悉。」洛陽杜康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苗國軍解釋說,酒是溝通交流感情的最好媒介,因此,希望藉助杜康發起的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讓海外更多華人了解杜康文化、中國酒文化以及河南的根源文化等。
事實上,早在4月22日,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就已經在新加坡嘗試性舉辦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首場活動,收獲的兩份意外之喜,讓杜康切身感受到海外華人對於杜康的熱愛和接受程度,也促使杜康將活動擴散到更多海外市場。
這兩件喜事分別是杜康控股與河南省酒業協會、新加坡中國白酒協會締結聯盟,致力於在新加坡推廣杜康以及中國酒文化,還與新加坡茅台代理商歐亞喜環球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攜手開拓杜康酒的新加坡市場。
「未來白酒行業將回歸本質,回歸文化,但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接受杜康,接受中國白酒文化呢?」 在當天的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啟動儀式上,新食品雜志社社長汪歌分析說,通過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杜康能夠把酒同全世界對中國文化、對中國感興趣的人做交流,讓他們以一種很具體的方式了解杜康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文化落地工程,毫無疑問杜康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名酒遇冷,豫酒龍頭杜康卻向陽花開
走在白酒行業前面的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行固然吸引眼球,但更讓國內白酒同羨慕的是杜康提交的今年前幾個月的成績單。
「今年第一季度,杜康的省內外市場布局及銷售齊頭並進,銷售回款同比增長100%,銷量同比增長90%以上,數倍領先於國內白酒行業同期的平均增速,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增幅將高達85%——100%,與豫酒第二位拉開較大差距。」 5月18日,同樣在洛陽舉行的「酒祖杜康 成就傳奇」2013杜康控股全國經銷商峰會上,洛陽杜康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苗國軍向外界透露。
盡管今年白酒行業整體不太景氣,但2013杜康控股全國經銷商峰會的參會人數依舊爆滿,近4000位參會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中,不乏過去代理茅台、五糧液、劍南春等名酒的代理商,他們對於杜康酒的熱情追捧,也讓此次大會的訂單總額紀錄不斷刷新,最終突破12億元,這兩個數字均創造了豫酒經銷商大會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對於杜康逆市而上取得如此成就,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新食品雜志社總編向寧等人並不詫異。在他們看來,過去十年是白酒野蠻生長的時代,白酒文化處於荒漠化,但未來將是白酒文化回歸的時代,真正有歷史記載的文化名酒復興將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文化將成為白酒行業格局的分水嶺,他們甚至認為「文化名酒不復興,中國的白酒就沒有未來。」
但在這個屬於文化名酒的時代,杜康的好戲才剛剛開始。按照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苗國軍的說法,杜康具備中華第一歷史文化名酒、清晰的公司戰略、超強的營銷創新能力等十大優勢,因此在白酒行業新一輪調整中,依舊能夠保持平穩、高速、健康發展,所制定的2016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的戰略目標,不但能實現,甚至還有望提前實現。
「一般情況下,白酒企業要想成為一個區域數一數二的領導者,需要五年時間,但杜康只用了三年時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杜康不是河南的杜康,甚至不是中國的杜康,至少是全球華人的杜康。」對於杜康未來發展前景,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顧問呂咸遜頗為看好,他認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白酒行業的白銀十年,是與老百姓有親近關系、耳熟能詳的白酒品牌的十年,因此,在未來白酒行業全新的競爭格局中,杜康完全有可能彎道超車,成為白酒行業的一線品牌。

『肆』 通過一些事例論述研究中國酒文化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舉例茅台酒吧

茅台酒的現實意義

為歷史負責

一次采訪中,茅台集團董事長、總工程師季克良語氣鏗鏘:「可以自豪地說,從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九十幾年征程漫漫,國酒茅台無愧於歷史。」

一、百億背後

茅台實現百億是時代的期盼。

熟悉茅台的人都知道,茅台有「5年底限」——茅台酒生產遵循天時,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九次加曲、七次取酒,高溫發酵,高溫出酒,再經儲藏、勾兌後方才面市。

這個時間是5年。似乎連時光也參與了釀酒。

望向時光的深處,在中國白酒的歷史上,茅台承載了多少雙期盼的眼睛。

季克良曾經飽含深情地說:「我一聽到國酒兩個字,就感到肅然起敬。從茅台品牌的發展軌跡上可以看出,茅台酒史就是一部「『國運興,國酒興,國酒茅台與祖國共命運』的不斷求真務實的創業史」。

94年前。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茅台以其品質成就彪炳史冊的傳奇。那時的茅台已然初具世界品牌的雛形。

60年前,新中國成立。茅台酒成為國宴用酒、國酒。其形象在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也代表著中國歷經百年屈辱後,以「自尊、自立、自強」決心而樹立的尊嚴。

10年前。1999年11月20日,股份制企業——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8年前。2001年7月31日,茅台發行股票,在滬上市。

6年前。2003年,茅台酒產量終於突破1萬噸。

2008年,茅台酒產量突破2萬噸,提前兩年實現百億集團的目標。

在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中,貴州茅台位列第363位,在全球飲料行業排名第9位,是中國飲料業唯一上榜企業。

回首90多年的發展軌跡,茅台始終以其不凡見證著時代的變革、民族的振興。

簡言之:「國運昌,茅台興。」

茅台實現百億是時代的升華。

76歲的中國白酒權威於橋在一次采訪中提供了一組數據:2008年茅台酒測出963種色譜峰,能夠定性的為873種——這就是茅台的香氣成分的構成數量。「要完全弄清楚茅台,還早著呢。」他的結論。

茅台一直堅持質量哲學,秉承傳統。醬香一脈,歷千年而未變。

古老的釀造工藝之外,創新與突破在茅台不斷演繹與完善。

多年來,茅台一直致力於釀造微生物體系的研究,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對茅台大麴和茅台酒醅中的微生物體系這一釀造茅台酒的獨特資源進行研究,共分離鑒定出79種微生物,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白酒微生物菌種資源庫。

茅台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利用自身擁有白酒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的優勢,不斷應用高新技術、信息技術、先進實用技術來改造傳統工藝,用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使傳統工藝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不斷提高科技含量。

在中國經濟脈搏最強勁的資本市場,「茅台」這兩個字不只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餾酒,更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金字招牌,穩步攀上「百元股」高峰,在資本市場最活躍的2007年末,更是一舉跨過200元大關。而現在,經過一輪牛市洗禮之後,大盤最低跌至2000點以下,而茅台的股價依然雄踞在百元之上,成為市場中孤獨的王者。

茅台一直以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為發展目標,導入全球企業一致認同的美國「波標」卓越績效質量管理模式,實現了向當今世界一流企業先進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轉型。先後榮獲國家企業管理最高獎「金馬獎」和全國質量管理獎,意味著茅台已跨入國際上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先進企業行列。

現代科學技術、現代資金運作方式、現代管理營銷體系,是茅台集團實現百億的保障,更是茅台集團從傳統作坊式企業邁入大型現代化企業的升華。

二、百億之後

世上有兩種人,喝過茅台酒的和沒喝過茅台酒的。

從歷史望向未來,茅台有六問。

站在「百億」的節點上,歷史又將賦予茅台什麼樣的「國酒」使命?在國際化大趨勢下,茅台如何展開品牌的國際化之路?如何保持茅台增長的穩定性?如何穩步發展,將中國酒推向世界?如何更好地彰顯企業形象和國家形象?如何更好地承擔大型民族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是所有茅台人面臨並思索的命題。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的機會太多,以至於很難有中國的企業家專注於某個領域,並在該領域做出卓越的成績。」說這話的人是亞洲最好的戰略家、日本人大前研一。「中國已經走出改革初期的淺灘階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選擇彼岸的到岸位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用這樣的語言描述中國。「茅台酒增長很快,但是我認為市場越好越要保持冷靜。」袁仁國說。

季克良說:「世事如棋局局新。熱愛茅台,這是對民族品牌負責,也是我們這輩人的榮幸。」

目前,茅台酒已在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銷售布局。茅台的發展與進步是中國民族品牌高速成長的代表,也是茅台綜合競爭能力不斷提高的體現。茅台就是這樣一個品牌:既是我國民族工業史上最早走出國門、最早獲得國際金獎的世界性品牌,又是近百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始終享有極高聲譽、始終代表中華民族釀酒藝術最高境界的中國自主品牌,其成長歷程,見證了中國傳統產業中的自主品牌跨入市場經濟後的成功蛻變,成功奏響了中國民族品牌的百年華章!

縱觀發達國家眾多品牌,之所以能行銷世界,無不與其國家綜合實力成正比。一個產品的品牌折射著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中國,已到了全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產品品牌的時代。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像貴州茅台酒一樣為世界接受。而貴州茅台,作為較早踏上世界之行的趕路人,將為同行和中國其他企業提供經驗和支持。「我相信,前面90多年的茅台僅僅是一個傳奇的序曲,更精彩的華章還在未來。茅台的下一個10年一定和這個國家一樣,讓世人為之驕傲和喜悅。」季克良說。「2000年前,中國的名片是絲綢;1000年前,中國的名片是陶瓷;500年前,中國的名片是茶葉;今後,中國的名片則是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作為上市公司的貴州茅台,我們想說:我們要把祖先留下的民族瑰寶發揚光大;對股東的回報更加豐厚;讓國際社會通過茅台,對中國的文明、中華民族的文化更加敬仰。」袁仁國說。

據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上畫有一家酒店,店門前懸掛一幅酒旗。酒旗上還有一句廣告詞——「野花鑽地出,寸酒透瓶香。」

一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似乎還能聞到那縷酒香穿越時空而來。香的不僅是酒本身。更是歷史。

有人說,用時光釀酒,一直是中國酒的真諦。

茅台亦堅定地傳承這一真諦,並將其發揚。將時光裝入酒瓶,封存醞釀。數年之後打開,時光的芳香四溢。「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身為茅台人,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把茅台酒做大做強,把民族品牌發揚光大。」袁仁國感慨道。

為社會負責

許多參與茅台企業體制轉型的人還記得,早在10年前,茅台的改制方案中,就有「企業社會責任」這一理念。

在當時,這個提法對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尚屬陌生詞。

一、為了人類放心地飲酒

2008年初,「三鹿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出現,頻頻拷問社會誠信。

三鹿事件敲響了國人對食品安全的警鍾。

面對2008年的食品安全風暴,茅台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檢測,排除食品安全隱患;嚴格按照「食品安全體系」的要求,重點加強了食品安全危害的識別和控制,編制了《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一覽表》,提出108項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對食品質量安全進行了有效控制和預防。

「迄今為止,在整個國內釀酒食品企業中,唯一隻有國酒茅台同時擁有國家頒發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三項認證。此外,茅台還榮獲2007至2008年度中國食品工業質量效益獎,2008年度最佳誠信企業。」

針對行業與市場普遍缺失「人文關懷意識」、「商業誠信意識」、「尊重規律意識」、「遵守秩序意識」和「系統職業精神」的現實,茅台組織全國茅台酒經銷商集體宣誓,向社會和消費者公開承諾「恪守經營誠信,不賣假酒;假一罰十」,將茅台的商業誠信道德資本積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如一陣清風,吹過喧囂和浮躁。

2008年3月,由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等共同主辦的「2008年3·15食品安全消費論壇暨中國名優食品形象展」在京舉行。貴州茅台等10家企業被授予「中國製造」名優企業的稱號。

40多家名優企業聯合向全球消費者發表了《為北京奧運會奉獻優質服務的3·15宣言》,他們庄嚴承諾:把消費者、客戶的切身感受與評價作為最終衡量標准,引領中國式服務趕超世界標准,為全球消費者竭誠服務,奉獻愛心,美化生活。希望和中國的優秀企業一起把握機遇,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安全和高品質,樹立「中國品牌」的國際信譽。

企業形象的塑造依靠的是品質的全面提升和對社會的恆久付出,而非瞬間的跨越增長抑或偶爾的慈善「做秀」。只有當平衡與責任的意識成為企業烙印時,企業的氣質與輪廓才會在公眾心目中逐漸清晰。

因為,那是一種責任的基因。

對質量的堅守,對經營的誠信,對價格的誠信和推介的誠信,這些恪守既是對中華釀造文明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恪守,更是對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守護。

二、一瓶酒與一座城

2008年,茅台地區的本地紅高粱價格飛漲,從1年前的每斤1.9元漲到了2.6元。按計劃,仁懷市政府這一年要實現每戶農民增收200元,由於紅高粱價格上漲,這個目標輕松完成。本地紅高粱是釀酒的主要原料,而外地東北紅高粱價格每斤還不到1元。

茅台酒廠一家就收購了5萬噸。

茅台一家企業的興盛,帶動了上游鏈條的發育。仁懷及周圍農村,多達60萬的農民因為茅台建立發展有機原料基地、種植有機原料而受益。伴隨茅台的壯大,仁懷農業、農村、農民的很多問題得以解決,越來越多的農民兄弟走上了致富之路。「工業反哺農業」,在這里成為早已成功的發展模式。

除此之外,仁懷市的教育、城市建設、交通、社會保障等多項事業,在整個遵義市,乃至貴州全省都走到了前面。

衡量一家企業社會責任的標尺,稅收貢獻是最為重要的指數之一。

2008年,茅台集團上交稅利40.31億元,同比增長5%。據統計,建國以來,國家對茅台的投入,全部加上只有5億。

茅台河谷是中國酒都的靈魂和心臟。因為茅台的存在,這個藏在大山裡的小鎮匯聚了來自世界的目光。許多人慕名而來,只為看看傳說中的茅台鎮。由此帶來的國酒工業旅遊已經成為仁懷、遵義乃至貴州的一個知名旅遊名片,促進了整個仁懷市的旅遊產業發展。

今天,這座沿著赤水河岸分布的工廠,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區域經濟支柱,同時還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匯聚的靈秀之地,更是國家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

三、赤水河畔的科學發展

「12年後,國酒茅台的年產量將達到4萬噸。」這是茅台當前最為核心的戰略增長計劃。

許多人開始擔心,赤水河的環境承載力。

眾所周知,水源地的清潔,不但關乎釀酒品質,更關乎一家酒廠的生死。

幾十年前,周恩來總理特地強調:茅台酒廠旁的赤水河上游,100公里以內不準建化工廠。「4萬噸的產量,不是簡單的產能疊加。茅台不可能無限制發展,因為所在地的不可復制以及有限的承載量;茅台也不能按照既有的方式簡單擴張,因為土地和資源乃至生產的廢棄物,都會給環境帶來新的壓力。」茅台人將其銘記在心。

自有史記載的釀酒活動開始,茅台的釀酒文化就一直強調與天、地的和諧——赤水河谷獨有的自然環境以及兩千年來的釀酒文明,和諧共生,成就了中國最好的白酒。

不光赤水河水,這里的空氣、花草、浮塵都參與了茅台酒的釀造。

經過長期、持續的治理,茅台在生產過程中的煙塵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遠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生產排放的水質,完全達到國家二類污染物的一級排放標准,臨廠邊的赤水河堤終端500米處的斷面水質完全達標;整個廠區繁花似錦,綠化覆蓋率高達30%。

和諧發展的概念之一——「循環經濟」已被納入茅台未來規劃的核心。茅台將投入近10億元建設茅台酒循環經濟工業園,目前已投資3億多元在原生產廠區綠化環境、改造生產實施、提高空氣質量、保護釀造用水質量等。

茅台酒生產的循環經濟得到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共同建立的「貴州茅台循環經濟特色科技示範園」的發展戰略規劃通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專家評審,不久將授牌確認,並且示範園被聯合國發展組織評為綠色產業先進單位,集團公司的兩位主要領導人被評為循環經濟建設先進個人;茅台酒生產循環經濟事業單位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二批試點單位,貴州省唯一的第二批試點單位。目前正在抓緊編制發展戰略規劃和重大項目申請,積極申請國家專項資金支持。「赤水河兩岸美酒飄香的時候,人和魚的願望達成了一致。」一位考察過赤水河的生物專家如此贊嘆。這樣詩意的語言。

不僅僅是一條河的清潔。

四、公益——企業的另一項事業

2008年5月13日,距離「512」汶川地震發生不足24小時。一項緊急決議在貴州茅台集團通過:迅速向四川災區提供第一筆捐款500萬元。這是中國釀酒行業中,最早開始的捐款行動之一。

此後不久,經過嚴格的董事會程序,貴州茅台決定再追加捐款3000萬元,加上集團員工自發捐贈的171.7萬元及首次捐出的500萬元,國酒茅台為四川災區捐出了3671.7萬元。

此次四川地震,國酒茅台是中國最早出手援助的企業之一,也是捐款最多的酒類企業。

除此之外,茅台還出資100萬元共同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司領導定點掛靠幫扶「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各基層黨支部紛紛開展定點掛靠幫扶農村扶貧工作;出資100萬元參與省國資委系統「送溫暖」活動;出資500多萬元投入原料基地建設;提高高粱收購價格,農民增收達3500多萬元……無論是慈善公益,還是搶險救災,無數次急難面前,茅台總是挺身而出,主動擔當。

2008年4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廣告節——「國酒茅台杯黃河獎中國公益廣告大賽」活動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

貴州省副省長謝慶生有此表述:「公益廣告的發展水平即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達程度,也標志著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國酒茅台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世界名酒品牌,展現了中華釀造文明的智慧結晶。茅台積極參與中國公益廣告的推廣,把社會公益精神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體現出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不僅塑造和彰顯了企業的良好形象,而且有利於激發全社會關注民生、共建和諧社會的熱情,同時也為宣傳多姿多彩的貴州搭建了一個認知平台。這對推進貴州實現歷史性跨越發展,無疑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誠哉斯言。

為自己負責

中國企業第一次進入全球商業評價體系是在1989年,在這一年的《財富》上,中國銀行首次進入全球500強排行榜。

而從1996年起,打造中國的世界級公司成為一個被高調宣揚的夢想,至少有超過200家公司將自己的目標定位於此。今天,當中國崛起已經成為一個不爭事實的時候,「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擁有一家世界級的公司?」

2008年,白酒行業跌宕起伏的一年。

動態社會,茅台以己靜而成時代坐標。

一、我們都是茅台人

對於許多人來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似乎只存在於概念之中。但當裁員、減薪來臨之時,才發現,原來危機就在自己身邊。

2009年初,在向茅台集團全體員工作董事會工作報告時,袁仁國大聲說道:「茅台有兩個承諾:不減薪、不裁員。」台下歡呼聲一片。

長期以來,茅台集團堅持「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盡其用」的人才觀;發揮工會、職代會的作用,大力推行廠務公開,實施民主管理,使公司的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充分利用職代會,廣泛徵求職工代表提案;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鼓勵員工為公司發展獻計獻策;每年組織召開人才代表座談會。並創造性地把公司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使人文茅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美國經濟學家哈比森認為,「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終極基礎。資本、資源都是被動的因素,人力、人才是主動因素。」

在關注自身員工的同時,茅台還以己及人——始終把經銷商當作上帝和恩人。從計劃開票、物流配送、市場維護等為他們當好服務員,切實維護好、保護好經銷商的權益;開展優秀經銷商評選、設立「風雨同舟」和「摯愛國酒」獎,對誠信經營、業績優異的經銷商給予獎勵;凡是經銷商來公司,不分客戶大小,公司都要宴請他們,公司領導還要向他們敬酒,感謝他們;逢年過節還要向經銷商們寄送紀念品。

最重要的是消費者。

「我在前面說過,消費者很重要,員工也很重要。但決定企業能否做好、做強、做大、做久的決定性因素是消費者。茅台提出『走平民化道路』的口號,是要力爭讓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喝得起茅台,讓每一個工薪階層都能在父母親生日的時候買一瓶茅台酒給老人祝壽。茅台被尊為『國酒』,理應成為享譽世界的『名牌』,強調『名牌戰略』是必不可缺的路徑,但『民牌戰略』與其看似矛盾,其實又很互補,相得益彰。」季克良在不少場合這樣強調。

因此,茅台集團把肯定廣大員工群眾、經銷商和消費者的現實、適時的需要作為企業的價值取向,從尊重人、愛護人、理解人、關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入手,大力營造「人」與企業和諧同步發展的主旋律。

二、站在危機的肩上

在定位這改革開放30年時,經濟學者和觀察家們喜歡用「激盪」、「風雲變幻」、「大起大落」等詞彙。對於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或許如此。但是對於一個延續千百年的民族品牌來說,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波瀾不驚中的深刻穩定地變化。

這些年來,茅台披荊斬棘,一路前行,其間經歷的商戰自是數不勝數了。但茅台人自始至終奉行「以和為貴」。

從當初習酒的「氣死茅台」,到「貴州醇之爭」、「國酒不搞終身制」的挑戰,再到近年的健康酒的質疑與爭端,即使在金融危機下,無論是在股市,還是在市場、同行等都表現出自信與魄力,淡定與和諧。

以和為貴,既尊重對手,更尊重自己。不僅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氣度,一種力量。

有容乃大,從一種品牌到一個行業,在行業中成為品牌定力,在社會中成為行業定力。

站在危機的肩上,我們看到了希望。

三、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茅台

1999年,袁仁國在多次宴請客人的宴席上手持茅台酒杯,娓娓道出「國酒茅台喝出健康來」。

2004年,「適量飲用茅台酒不傷肝」一說使得茅台一度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媒體和行業內外的紛繁擾攘,茅台處變不驚、據理力爭堅決捍衛「茅台健康說」,讓人為之尊敬和感動。一番置疑、激盪、交鋒、論證之後,健康飲酒成為家喻戶曉、口耳相傳的歌謠。

釀造高品位生活。

綠色消費。

這些都是茅台一直倡導的理念。

有人評價說,「『健康學說』是茅台針對白酒『第三次浪潮』發出的一種『喝酒時代宣言』。茅台解讀了中國人幾千年來內心深處需求的一個秘密:即對名望和健康的巨大渴求。因此,茅台贏得了全社會的推崇。」「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市場上,每天都在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的影響與熏陶。這樣的事實已經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激動人心。我們擁有更加廣泛的機遇,對未來的預期也大大提高。在今天多元化的市場上,人類對多樣性的古老需求被賦予了嶄新的含義。」美國品牌策劃大師馬克·戈貝說。

西方消費文化的漸入,林林總總的「洋酒」不斷影響和改變著中國的傳統消費意識。對於中國白酒來說,如何把握時代特性,引領國人飲酒文化?「白酒業更准確地說,是到了引導消費者如何喝酒的時代。」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曾這樣論斷。

這句話讓整個白酒界人士深思起來。「白酒有哪些香型?是怎麼釀造出來的?為什麼地理環境與白酒質量有直接關系?白酒內到底有哪些微生物?白酒與健康到底有什麼關系?……」

袁仁國說,「『消費者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對白酒行業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要求我們白酒企業,尤其名酒企業負起責任,為廣大消費者釀造高質量的好酒,並告訴他們白酒的知識,白酒是該到了理性回歸的時候了。」「告訴消費者『怎麼喝酒、喝什麼樣的酒,什麼是真正的好酒』是對我們這個民族產業的自信和熱愛,也是大企業的一種責任,因為消費者需要知道真相……」季克良如是介紹。

時至今日,「健康飲酒」已成為行業內的主流話題之一,人們對「白酒有害」的固有看法已出現松動,這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

國酒茅台,營造了關於喝酒的一個特殊而且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話語體系。

2008,國酒茅台走過了一個寵辱不驚的年頭。

因責任而閃光,因責任而淡定。

2009,茅台在路上。

『伍』 中國酒文化論文要怎麼寫

中國酒文化論文要怎麼寫我寫

閱讀全文

與論中國酒文化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