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WWE是真打的嗎
不是真打,WWE以戲劇式的風格進行摔角表演。
對於WWE中技術流的選手,他們的反關節技都是實打實的真技巧,在舞台上當然是點到為止,但要真用到人身上,誰都受不了。像UFC、拳擊這類真實格鬥,一個選手一年也打不了幾場,而WWE摔角手,一年365天,幾乎要打上300場比賽,普通人一年摔上300回,也能讓人長住醫院不起。WWE是有保護動作的,不然每個人都吃不消。
他們不僅僅是演員,更是飽經風霜的摔角手,他們渾身傷病,完全可以轉行,但即使是巨石強森這種好萊塢一年賺上數千萬美元的國際巨星,也會回來比賽,不是為了別的,是對摔角的那份熱愛。
(1)wwe營銷模式擴展閱讀:
運營模式——
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是一家世界級的體育娛樂(職業摔角)和媒體整合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來源除了職業摔角比賽外,還包含電影、音樂、版權、行銷等相關產業。
WWE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觀賞性的摔角聯盟,它立足於受眾的視覺感受,將先進的科技手段、完善的管理體制相結合,在一流的體育營銷理念的引導下,利用全球化的媒體網路資源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覆蓋,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職業體育和市場財富完美結合的國際化平台。
② WWE現在是PG模式,什麼是PG模式啊
是PG政策,WWE經營的一直模式。意思大概是少暴力,多往娛樂方面去發展,讓小孩也可以看WWE了。而且現在WWE也不讓摔角手說WWE是摔角節目,意思就是說WWE現在是大部分是娛樂節目。
而且現在WWE也很少,幾乎沒有出現選手在比賽中打出血的現象,這也是PG的一部分。
巴蒂斯塔就是因為WWE施行PG政策才離開WWE的。現在的WWE就像演不完的電視劇。
③ WWE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首先,是WWE節目的門票收入,這是WWE利潤的主要來源,最大面積的摔角產業利益維持商業營運;
其次,WWE商品的出售,滿足絕大多數摔迷的觀賞利益要求,為WWE利益的上升提供保證;
第三,WWE的電影及DVD銷售,選手音樂的下載;
第四,電視轉播所帶來的影響力
④ WWE所有規則是什麼
1.皇家大賽
這是一種比較普通的比賽形式,現WWE有三個聯盟,也就是說在三個聯盟中總共選出30人進行較量。先是兩個人比賽,然後每隔1分30秒都會進場一個選手,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戰,只要從最上面的一根繩子上出擂台,雙腳落地都算淘汰,一直到最後一個,而最後一個人就是皇家大賽優勝這,也就意味這可以在4月初的摔角狂熱上挑戰一個重量級冠軍。皇家大賽上也曾經有人創下了記錄,KANE在01年的皇家大賽上淘汰了將近一半人(有的是他和UT一起淘汰的,不知道算不算)還有一個是3:16,他是獲得皇家大賽優勝者最多的人。
2.鐵人大賽
所謂的鐵人大賽就是指兩位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壓制的次數多誰勝出,這中比賽考驗的是選手的體力,不是一般三流九教的人可以完成的,我記得最經典的是1996年HBK和Bret Hart兩人60分鍾鐵人大賽,離現在最近的是05年Kurt Angle和HBK因皇家大賽的矛盾而激發的,但他們兩的鐵人大賽只有30分鍾,比賽相當精彩。
3.硬核
這是一種沒有任何規則的比賽,可以使用任何道具,沒有出局,只有壓制對手1.2.3,或是破使對手投降才能算是獲勝,這種比賽形式是以前ECW的強項,最典型的人物就是Mick Foley,以前好象還有什麼什麼硬核冠軍。
4.無規則鐵籠
就是兩位選手或多位選手在一個沒有頂的鐵籠中,形式和硬核比賽一樣,也何以使用任何道具,同樣沒有出局,但勝出的條件多了,不但可以壓制和KO對手,出籠也算獲勝,至於用什麼手段無所謂。曾經3:16在和Vince McMahon的比賽中,Big Show亂入,將鐵籠的一面扯下來,Stone Cold從被扯壞的鐵籠上摔下來,也算他贏。還有一種是雙層的,規則是一定要出外面的鐵籠才算勝利,由於這種鐵籠是雙層的,所以在裡面的一層四面都有一個小們,在小門開開10秒之內還沒出去,小門就由裁判關上,想再開門只有打倒對手,然後給裁判指示,由裁判再次開門,也可以不從門里出來,因為這種鐵籠也是沒頂的。
5.地獄密室鐵籠
這就是我們嘴裡說的Hell in A Cell,很殘酷,在一個沒有任何出口的鐵籠中,雙方可以使用任何殘酷的道具,比如,上擂台用的階梯,帶刺的棍棒,圖釘,當然是除了槍和刀的,在WWE聯盟最初進行這種殘酷比賽的人是UT和HBK,值得一提的是UT和Mick Foley的那一場,看得我熱血沸騰啊!還有一種地獄密室鐵籠是很特別的,是只公六個人使用的,在鐵籠的四角都有玻璃制的死角,四個人在死角里出不來,先是兩個人先打過一段時間放進鐵籠一個,但是勝利規則有變,不是以往的壓制一個人獲勝,而是要淘汰其他的五個人,自己才會勝出,一般這種比賽的鐵籠只是在年底或是年初的PPV才會出現,而且是用於重量級腰帶爭霸賽。
6.出擂台。
一般來說這種比賽形式是用於幫派矛盾,兩幫人站在擂台的四面,擂台上的兩人只要任何一個被打下擂台,擂台下的很多對手就會群毆他,然後把他塞進擂台繼續打。
7.救護車
這和街頭大賽有相似之處,這種比賽也是可以使用道具的,用一切手段把對手塞進救護車里,然後把救護車開出賽場,就算獲勝。其實也可以不用救護車,前段時間UT和Kennedy的就來了一場葬禮車大賽,似乎比救護車恐怖多了。
8.地獄火焰
這種比賽好象是為KANE量身定做的比賽形式,也很符合KANE的角色,第一場地獄火焰是由KANE對自己劇情上的哥哥-UT,似乎效果還不錯,這種比賽也是硬核,無規則,勝利條件就是對手被火燒著了身體的某個部位。
9.活埋
這是WWE聯盟獨有的,在硬核的基礎上還添加了很多殘忍的成分在裡面,活埋大賽開辦至今每一場都有UT的參與,規則就是把對手打入已經挖好土坑中,然後把他埋了就算獲勝。
10.棺材大賽
這是為UT量身定做的比賽,因為符合他的角色,與UT結仇的人,只要是長期的,都進行過棺材大賽,我似乎記得以前的棺材大賽不但要把對手打進棺材,還要錠上釘子,要不就鎖上,現在的棺材大賽沒那麼麻煩了,只要把對手打進棺材,蓋上蓋子就算獲勝。
11.最後站立
就是沒有壓制,沒有DQ,沒有淘汰,直到把對手打得站不起來,裁判讀秒10聲,在10秒之前還沒站起來就輸了,一般情況下都是雙方都被對手打的頭破血流。
12.擔架賽
這也是一種硬核,說白了就是傷殘賽的延續,又和救護車比賽相似,規則是把對手打上擔架上,然後拉到規定的救護車里開走,不打得皮開肉綻是決不罷休。
13.第一滴血
Vince McMahon曾經就用這種比賽方式陰過Stone Cold,我相信大家都看過Stone Cold和KANE的第一滴血大賽,而且在看之前就已經感覺到Stone Cold會輸,毫無疑問,KANE當時帶這面具,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讓Stone Cold贏的,規則就是誰先流血誰就輸,至今還沒出第二場(或許我沒看過)。
14.Elimination Chamber(密室淘汰賽)
從簡單的腳手架和鐵籠到布滿電線和金屬的復雜場景,我們為了特殊規則賽建造了不少瘋狂的建築。但是沒幾種能夠像Elimination Chamber那樣烘托出重頭戲的氣氛,它是WWE近幾年來最讓人感到印象深刻的發明。在2002年的Survivor Series的首演上,這個密室融合了其它幾種比賽的元素而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戰場。在一個巨大的圓形鐵籠中,六位選手展開角逐,但是區別是其中的四個位選手是事先關在一個防彈樹脂玻璃做成的小房間中,等待著被從中釋放出來以加入外面的殺戮。當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一個小房間打開,再讓一個新的選手加入到比賽。和其它比賽不一樣的是,這種比賽實行的是淘汰制,也就是說只有剩下的一個才被承認為冠軍。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舉行過7場Elimination Chamber比賽。而HHH靠著他聰明的刺殺式比賽風格,前所未有的三次獲得了這種比賽的勝利。
15.Lamberjack Match(伐木工比賽)
我們已經多次在比賽中看到致命的武器:大錘子,鐵椅以及新加坡藤條被正確使用時都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但是最危險的武器卻是人類,所以我們創造了Lamberjack Match來證明這一事實。取消了圍繞在擂台上的帶刺鐵線和鐵籠,這種比賽把更衣室里所有的選手都拉出來,無論他們是好人還是壞傢伙,他們被作為擂台的活柵欄來將比賽限制在擂台內。表面上這是為了防止選手逃跑到後台以致比賽以場外讀秒結束,Lamberjack實際上是讓那些HEEL們能夠攻擊那些處於困境的FACE,而那些壞傢伙也能夠得到報應。看到那麼多摔角手聚集在一個地方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所以這種比賽理所當然的在我們的榜單上贏得了一席之地。
16.I Quit Match(我認輸比賽)
我們有三種方式來結束一場摔角比賽,把一個選手的肩膀壓制到地板上,讓他們拍地認輸,或者通過使用某些詭計讓自己DQ。每種方式都留下了一些偷奸耍滑的餘地。快速投機的壓制,無法破解的鎖技,而一個無能的裁判總是會在一些爭議還沒弄清之前就結束一場比賽。但是我們有一種特殊規則的比賽來結束一段長期的不合,因為每次他們都沒能找到方法來決定性的解決沖突。在「I Quit」比賽里,每個參賽者都能夠得到一個特殊的輔助:一個麥克風。比賽只有在其中的一個人對著麥克風說出特定的話語「I Quit」時才能結束。這種比賽是對耐力和決心的考驗,每一個行動都證明了摔角手對疼痛難以置信的承受能力。
17.Taipei Deathmatch(台北死亡賽)
硬核摔角帶來許多極其殘酷的比賽,因為很多職業摔角手把比賽帶到了空前暴力的程度,來追求那些有史以來最血腥,最折磨人的比賽。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種是Taipei Deathmatch,一種可怕的創意,而這種創意使得那些喜歡暴力重擊的選手對技術摔角型的選手占據了上風。在這樣一場以台灣一種野蠻不人道的地下格鬥命名的比賽中,每個選手都會像拳擊手一樣用布條把手包起來,然後發生的事情連Rocky Balbola都會脊背發涼。把手包紮好後,他們會把手浸沒到膠水裡,然後浸沒到一桶粉碎的玻璃渣中。這種恐怖的步驟把選手推到了嚴重毀滅性的武器的威脅下,把每一拳都變成無情而野蠻的襲擊而且還能帶來致命的切割傷害。這種比賽的著名參與者有硬核傳奇Axl Rotten,他把自己身上的傷痕都看做榮譽的勛章。
18.Scramble(冠軍掠奪賽)
職業摔角比賽有一些時間長度的限制,如果太早發生了壓制和拍地認輸,摔迷們就會覺得他們的錢花的冤枉。其中一種解決的辦法就是Scramble比賽,這種的比賽剛剛在PPV Unforgiven上出現過。和其它普通比賽不一樣的是,無論是壓制,拍地,還是DQ都不能終止比賽,除非時間耗盡。如果你壓制了對手或者讓對手認輸,你還沒脫離險境呢,你得把這個狀態一直保持到20分鍾比賽結束後才行。最後一個壓制對手成功或者迫使對手投降的人將會被宣布為勝利者,只有這種情況下你才能帶著金腰帶離開,賭注可是很高的。Scramble把傳統的摔角模式轉換成一種混沌而瘋狂的模式,而這正是我們喜歡的。
19.Anus Explosion Match(肛門爆裂賽)
感謝上帝,職業摔角歷史上只有一場Anus Explosion Match比賽。在這種精神失常的創意中,任何一點用葯過量都會毀了這種特殊規則賽。這場比賽發生在日本FMW的一場瘋狂的推廣中,這場比賽考驗了傳奇柔道家Hayabusa的邪惡的防禦能力,而這是一場無規則賽,終止的方法只有把一顆櫻桃爆竹放到對手背後的褲子裡面並點燃它。造成對手的肛門爆炸(囧)。FMW因為不斷挑戰摔角的承受極限而聲名狼藉,這場比賽也毫不例外。充斥了帶刺鐵絲網,一大堆的碎玻璃以及受到無數外國人指責的真正的狂歡,最後從屁股上炸出來的卻是那種聖代上的真正櫻桃。要是McMahone的Kiss My Ass俱樂部成員想到了這個主意…………
20.Mask VS Mask(面具對面具)
在墨西哥的傳統摔角歷史中,摔角手戴著面具上場是一種可以追溯到近一個世紀以前的神聖傳統,那些接過祖傳面具的選手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的把他們的身份掩藏在自己的面具下。也就是說,輸掉自己的面具是一個墨西哥摔角手能遭遇的最可怕的事情了,就好像把他們的真面目暴露出來一樣。當墨西哥的一場不和達到頂峰時,只有一種方法能夠永遠消除它,一場面具對面具的比賽,這樣的比賽中敗者將永遠的輸掉自己的面具。這種一生只有一次的比賽能夠帶來的驚心動魄的戲劇性場面以及大賽氣氛使得這項賽事不僅僅是一種特殊規則賽,而是把它提升到更高的表演藝術層面。在這樣的規則下舉辦了非常多最偉大的比賽。
21.Fans Bring The Weapons(摔迷武器賽)
Paul Heyman的ECW吸引了所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摔迷,他們認為他們和摔角手一樣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所以也只有ECW那些天生的瘋子加天才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比賽來將摔迷帶領到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極端暴力面前。在這樣一場由瘋狂的硬核選手New Jack發揚光大的Fans Bring The Weapons比賽中,觀眾將會被領到一個裝滿了各種各樣隨機武器的區域里,這些武器能夠帶來他們想要看的嚴重人身傷害。ECW的極端主義者們都非常樂意使用FAN們帶來的武器,無論是冰球棍也好,煎鍋也好,甚至是錄像機。這種比賽不太可能在容易遭受控訴的大聯盟舉辦,但是知道現在仍然有小聯盟拿出這樣的比賽來炫耀他們的血腥。
還有一些很特殊比賽形式,例如:街頭大賽,停車場大賽,鍋爐房大賽,內衣大賽,梯子大賽,圖釘大賽,甚至WWE還有過什麼啤酒大賽,相仆大賽,超市大賽,等等。特殊的比賽形式給WWE製造了很多的亮點,少了這些好看的比賽形式WWE也就變得枯燥乏味。
⑤ WWE的各種比賽模式和規則
第一滴血:
把對方打出血,誰的血流的最少,誰就贏。
硬核大戰:
可是使用任何凶器的比賽。
皇家大戰:
每隔3分鍾上場一位選手,被對手從最高擂線扔出擂台的就淘汰。最後只留下一位。
合約階梯賽:
選手使用梯子攀上,拿到裝著腰帶的箱子。
無規則制:
沒有任何約束,如:場外十秒、武器限制、5秒犯規。只有壓制對手3秒。
鐵籠大戰:
在鐵籠裡面爭奪,壓制對手或者對手投降才行。
困獸戰:
可以使用任何道具,沒有任何規則限制,只有壓制對手或者對手投降。
60分鍾鐵人:
60分鍾內壓制對手次數最多的獲勝。
鍋爐房大戰:
在鍋爐房裡面打,凱恩和送葬者打過。
地獄火大賽:
凱恩的專屬賽啊!把對手丟進火里就好了。
棺材之戰:
把對手丟進棺材裡,並且蓋上蓋子。
活埋賽:
把對手打敗,丟經坑裡活埋。
救護車賽:
把對手困在擔架上,並把救護車開出場外。
十秒賽:
把對手打在擂台上或擂台之外,自己先比對手起來,並且對手倒在地面十秒即可獲勝。
剩下的我在想想!
⑥ wwe摔跤聯盟的營銷策劃怎樣啊
主要是讓摔跤迷買摔跤明星的衣服等東西``還有專輯````而且摔跤的觀賞性很強 ```門票是很大的收入啊
⑦ 什麼是WWE規則
WWE 有一套完整獎勵體系,建立在假定眩暈基礎上作為規則。
WWE全稱是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也就是世界摔跤娛樂聯盟。
獎勵系統 對每一個動作做了獎勵量化
懲罰系統 對每一個違規動作做了信用值扣除和獎勵量化。
爭奪腰帶和正規賽事一樣,勝者為王。
WWE的基本規則如下:
分勝負的方式
把對方雙背壓制在擂台上堅持3秒,英文叫PINFALL。
對方在比賽中投降。
把對方打成無法比賽的狀態。
對方使用犯規動作,裁判給5秒警告沒有停止犯規動作的時候,裁判可以終止比賽。
攻擊對手隱私要害部位,裁判會直接終止比賽。
對方被打出擂台或者離開擂台,裁判給10秒時間回擂台,沒有回來的時候,裁判可以終止比賽。
比賽鈴響起以後沒有開始比賽的時候,裁判可以警告或者終止比賽。
反抗裁判的命令的時候裁判根據情況可以給予警告或者結束比賽。
單人比賽中和其他選手聯合攻擊的時候裁判可以警告或者終止比賽。
比賽中使用武器裁判需要馬上結束比賽。
(7)wwe營銷模式擴展閱讀:
2007年10月4日,WWE超級巨星Mick Foley和Torrie Wilson首次訪問中國,一同出席了在上海舉行的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8年5月10日,WWE超級巨星Rey Mysterio代表WWE訪問中國,12日在西安親歷汶川大地震。特大天災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以及軍民共抗地震的一幕幕感人畫面深深觸動了這位摔角巨星。
2008年12月8日,WWE全球媒體部執行副總裁Shane McMahon來到廣州與眾多摔迷互動,並宣布啟動WWE的中文官方網站。
2010年8月22日,WWE首次在上海世博會舉行了「夏日狂潮-中國表演賽」,且對所有世博參與者都是免費開放的,只需排隊就能領到門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轟動,6000張門票45分鍾就被一搶而空。
2011年,土豆網正式運營WWE中文官方網站,同時正版周邊產品正式上市。官方也借著這個勢頭展開了對所謂「地方團體」的由摔迷自發建立的摔角資訊網站的壓制,曾一度致信涉事網站,要求對方刪除與WWE有關的視頻,否則將訴諸法律。
導致各大摔角資訊網站對域名進行修改,刪除長時間沿用的「WWE」,改為shuaijiao(摔角),或將原有網址指向中文官方網站。而中國網民訪問WWE英文官網時會重定義到中文官網,需要再次訪問才能成功瀏覽,WWE英文官網上的視頻在中國無法播放,播放頁面會有指向中文官網的鏈接。
⑧ 懂WWE的朋友進來,問幾個問題。
WWE 摔跤 都不是真正運動比賽項目,是有劇情化的,要的是一個形象,華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象,這一點WWE有點自私,你會發現,一線的大多不是亞洲的,像卡里,MASON,BIGSHOW,大塊頭並不取好,以前可能好點,現在WWE開是PG化了,為的是小孩子也可以看,而小孩子要看大人肯定也會買票陪小孩子來看,所以像大塊頭大都扮演壞角色,而塞納就扮演超人類的,盡管大塊頭很厲害最後出風的還是塞納,如果塞納輸了也是為以後堅持奮斗做鋪墊,所以不是誰厲害強壯誰就是冠軍,要看那個人有沒有熱點,和觀眾互動怎麼樣,觀眾對他的程度怎麼樣。太好的可以做冠軍,太壞的也可以做冠軍(最後還是會被人奪走),所以如果沒有好的劇情很難吸引觀眾的。像卡里就是語言不好所以一直做不了一線。
⑨ 美國WWE比賽中,哪種模式最殘忍!
現在的WWE是由以前的WWF,WCW以及ECW合並組成的!! 以前的WWF更加刺激、激烈。但在WCW里卻涌現出了很多以後的巨星,像Stone cold Steve Austin,Undertaker,Shawn Michaels等等,但他們成名以後都去了WWF發展,所以使的WWF巨星雲集,非常好看。下面就主要介紹一下關於WWF的歷史:
WWF(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世界摔角聯盟其前身是WWWF(World Wide Wrestling Federation),由現在WWF的老闆Vince MaMchon的父親Vincent McMahon Sr.於60年代建立。
以前的WWWF與現在的WWF風格絕然不同,40年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80年代以前,WWF是一種和拳擊一樣很嚴肅的比賽,在八十年代最著名的賽事,就是Hogan(哈根,曾參與美國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護灘使者」的演出,此劇曾在中國播出)打敗前奧林匹克冠軍Iron Shiek獲得冠軍。Hogan保持冠軍腰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於他的影響,WWF逐漸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體育節目之一。
1982年,Vincent McMahon從他父親手裡買下WWF,之後WWF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WWF是一種表演性質很強的比賽,有很多不同的角色,當然就有生旦凈末丑之分,象Rock、StongCold是很受歡迎的英雄人物,而HHH、Kurt Angle就是反面人物,但這些角色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時候英雄人物會轉為反面人物,反面人物也可以轉為英雄人物。但正是因為其比電視劇還要跌宕起伏的劇情和連場血戰,使WWF越來越受歡迎,世界各地都開始轉播它的比賽,現在每星期WWF有近5億的觀眾。
⑩ WWE的PG政策指的是什麼
WWE經營的一直模式。意思大概是少暴力,多往娛樂方面去發展,讓小孩也可以看WWE了。而且現在WWE也不讓摔角手說WWE是摔角節目,意思就是說WWE現在是大部分是娛樂節目。
而且現在WWE也很少,幾乎沒有出現選手在比賽中打出血的現象,這也是PG的一部分。
巴蒂斯塔就是因為WWE施行PG政策才離開WWE的。現在的WWE就像演不完的電視劇。沒有流血,沒有極限的意思,那麼Hell in a Cell,TLC,Elimination Chamber這些比賽就失去意義!看看近時期的WWE,都把這些比賽直接命名為PPV了,顯得WWE創意已經有退化了!而且還有點可笑,因為打著這些名號的PPV相反的比賽卻顯乏味!PG是想把人格升華嗎,就像吵架不用臟話(只有最近的Raw,Hitman罵臟話,可惜被消音了),打架都那麼相敬如賓!一些華麗的招式也被禁了,比賽也顯得沒那麼緊湊和火葯味重,這怎麼能激發觀眾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