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幫忙介紹一下韓國的旅遊業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文化旅遊正成為一種備受青睞、生機盎然的旅遊形式。文化因素對現代旅遊活動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和深遠。要加快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這首先是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
「現代旅遊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政、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
(註: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滲透在現代旅遊活動的各個方面,「文化是旅遊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遊景觀吸引力的淵藪,是旅遊業的靈魂。"
(註:馬波:《現代旅遊文化學》,青島出版社,1998年。)
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其外出旅遊的動機和目的在於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而旅遊經營者要達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須提供一種能滿足旅遊者文化享受的旅遊產品。
無論是自然旅遊資源還是人文旅遊資源,其要吸引和激發起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就必須具有魅力無窮、獨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內涵,滿足人們對科學、史學、文學、藝術和社會學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必然要求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文化。
其次,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旅遊業保持自身特色的決定因素。人們常說:「民族的東西是獨特的,文化的流傳是久遠的。"
(註:孫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胡同旅遊帶來的啟示」[N],《經濟參考報》,1995年6月17日。)
一個國家的旅遊業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獨有的精神內涵,也便失去了強大的吸引力。實踐表明, 「舉凡旅遊業昌盛之國,莫不以旅遊文化取勝。」
奧地利的旅遊,幾乎都與斯特勞斯等奧國音樂大師緊密關聯。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蘊含法蘭西民族的歷史掌故。
(註:許宗元:「論茶文化在旅遊文化中的地位」[J],轉引自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因此,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遊文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旅遊是以一國一民族獨特的文化招徠旅客賺取外匯的文化經濟」
(註:李剛:「宗教文化——重要的旅遊資源」[J],《天府新論》,1990年第1期。)
為此,世界上許多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先後實行了「文化經濟」新戰略。
美國洛杉磯文化旅遊負責人羅伯特·巴雷說:「文化旅遊大概是美國增長速度最快的旅遊項目。因為各個城市發展文化旅遊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收入。
(註:玉東:「美國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項目』——文化旅遊」[N],《北京日報》,1997年6月26日。)」
義大利對文化遺產投入和產出經過全面系統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國家每年對文化性參觀旅遊業徵收的增值稅收入是保護費用的27.5倍,並能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建築、商業和交通運輸,促進科學文化的發展。他們由此認為「文化遺產是該國最豐富寶藏,內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財政來源,應視為戰略資源和國家基本生產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自1985年,開始實行全國『文化經濟』新戰略,以達到保護文化、宣傳自己、經濟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註:游天:「新興產業奏鳴曲」[J],《北京財貿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韓國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意欲將文化、旅遊培育成21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
(註:秦玲:「文化旅遊:下個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韓國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N],《科學時報》,1999年11月5日。)
從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已成為發展旅遊業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經驗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旅遊文化大量地體現在旅遊業的管理者及其從業人員身上,其文化素質的優劣、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旅遊者能否獲得良好的審美享受和精神滿足,直接關繫到旅遊資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進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發展。
而未來的旅遊業的競爭主要是旅遊文化方面的競爭,人們對旅遊資源、旅遊服務的需求更趨向於文化性強、科技水平高、富於參與性的項目,因此,旅遊業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必須相應地提高,才能與國際接軌,適應時代的要求,使中國的旅遊業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文化是旅遊業創名牌、提高競爭力的法寶。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是較低級的需求,易於滿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種高級而復雜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但又影響全局。
旅遊企業若不能滿足旅遊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時由於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因此,在競爭中就減少了可比性,具有壟斷的地位,易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能力,也易於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應。名牌是旅遊業競爭中的一種無形力量,更是促使旅遊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
總之,中國旅遊業要獲得較大的發展,立於世界旅遊強國之林,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旅遊文化的內涵,營造旅遊文化氛圍,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體系,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指南。旅遊文化是中國旅遊業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和靈魂,是中國旅遊業保持中國特色、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二、旅遊文化內涵及分類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註: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年1月17日。)
此外,還涉及到旅遊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化學、旅遊美學等對旅遊活動進行研究的綜合領域。
從旅遊文化的結構體系來看,應包括最外層的物質文化,如建築、園林、器物、工具、飲食、服飾等,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形態。
旅遊文化的中間層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關系的產物,包括旅遊活動參與者應遵守的法律、規章以及職業道德等約束機制,它是旅遊行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團、機構等運用強制手段制訂和實施。
旅遊行為文化,則主要是指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活動中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行為,如禮俗、禮儀、民風、民俗、行為舉止和服務方式等。它實際上是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的個體的自發性行為,是其內在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動中的表現。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② 韓國落實旅遊發展「三化」戰略的具體措施是什麼
韓國旅遊業的「三化」 韓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是與該國對旅遊業的重視和切實措施分不開。他們的發展口號是「整個國土旅遊資源化,全體國民旅遊員工化,旅遊設施國際標准化」。落實上述「三化」的主要措施有:因地制宜開發並合理利用旅遊資源,充分發揮各旅遊區點的各種條件,並使其不斷完善。把各項經濟產業看成是旅遊資源,使經濟發展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韓國現代工業發達,鋼鐵、汽車等工業區,出口工業「特區」,各類企業、農業設施及企業的展銷會、展覽會等都可以成為觀光點,這是韓國旅遊的一大特色。大力優化交通設施和條件,不斷開辟去亞洲、歐洲、大洋洲各國的新國際航線,並改善各旅遊區點間的陸海空交通條件。擴大影響,加強宣傳和促銷。韓國十分重視在海外設立旅遊宣傳和辦事機構,不僅在傳統的日本、西歐、北美市場,而且在匈牙利、俄羅斯等東歐和其他市場也加強了促銷活動。重視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不僅嚴格培訓,定期考核(旅遊飯店經理和員工必須通過國家級考試),而且紀律嚴明,獎罰分明。
③ 為吸引中國遊客韓國旅遊業用了什麼辦法
韓媒稱,隨著中韓關系出現緩和,為重新吸引中國遊客來韓國觀光,京畿道旅遊業已開始摩拳擦掌,積極在中國當地展開各種營銷。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到訪京畿道的中國遊客為23.2萬人次,同比減少21%。京畿道某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一些廉價觀光團提供的質量較差的飲食和住宿,令中國遊客對韓國的印象大打折扣,我們將推出包括乘坐遊艇體驗、製作抱川家釀酒等在內的高品質旅遊商品,吸引更多遊客。」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撤掉薩德。
④ 韓國旅遊發展十分迅猛的原因分析
距離中國近,機票,物價都和國內一線城市接近,消費水平容易被大眾接受,簽證容易獲得,濟州島實行對華免簽政策,最後就是韓國化妝品和韓劇的流行。
⑤ 韓旅遊業為吸引中國遊客做了些什麼
韓媒11月5日報道稱,隨著中韓關系出現緩和,為重新吸引中國遊客來韓國觀光,京畿道旅遊業已開始摩拳擦掌,積極在中國當地展開各種營銷。
據韓國11月3日報道,據京畿旅遊發展局3日消息,京畿道政府將參加本月17-19日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行的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CITM)。這是自中韓「薩德」矛盾產生後,韓國在今年首次參加中國當地的旅遊博覽會。
之前,韓國一直都是中國企業進行會獎旅遊的熱門地。每年都會有大批中國企業攜旗下員工來韓觀光,人數之多、手筆之大,讓韓國旅遊業界樂開了花兒。由此,京畿道方面還計劃在2018年推出企業團體游商品,並為其提供大幅度的折扣優惠。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到訪京畿道的中國遊客為23.2萬人次,同比減少21%。京畿道某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一些廉價觀光團提供的質量較差的飲食和住宿,令中國遊客對韓國的印象大打折扣,我們將推出包括乘坐遊艇體驗、製作抱川家釀酒等在內的高品質旅遊商品,吸引更多遊客。」
⑥ 韓國旅遊市場做什麼能賺錢
魔法棒
⑦ 韓國產品在中國的營銷策略----韓國娛樂公司造星體系在中國實行
其實我說句不好聽的哈 你去看看人家韓國的歌手和組合 再來看看中國的歌手和組合內 咱不說別的 就說說容這些年輕的 像是韓國的 Bigbang 2pm 你去看看他們的視頻 再找找韓國明星的理由 雖然說這兩個組合算不上韓流star 但是實力也很相當 咱再來說 咱中國的 至上勵合 新出的HIT-5 雖說新出的HIT-5 成員外表真的沒話說 但是HIT-5 和至上勵合 的舞蹈和唱功呢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韓國訓練人的方法有可能有些極端 但是人家力求完美
韓國從小開始有練習生 中國呢 海選一下都很難出來幾個 其中的方式 途徑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有些適合當明星的人都當不上
總之一句話 我支持韓國公司來中國開公司 但是要做中國人喜歡的音樂 總之一句話 韓國人的想像力很豐富的 ~!!
⑧ 韓國旅遊趨勢
韓國氣候和中國差不多,四季分明,這時候應該快入夏了,穿短袖比較合適。樓主如果去濟州島那邊氣候還是有點區別的,氣溫還比較涼,最好帶件外套。。。呵呵,我好像只去過濟州島,爬了漢拿山、在城山日出峰看了日出還有泰迪熊博物館,現在還常常想起那可愛的泰迪熊呢~對了我還帶了好多柑橘和海鮮回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