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情感營銷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情感營銷就復是把消費者個人情感制差異和需求作為企業品牌營銷戰略的情感營銷核心,通過藉助情感包裝、情感促銷、情感廣告、情感口碑、情感設計等策略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沒有確定的日期,應該是按照資料推算,改革開放以後,下面是情感營銷比較早的一個案例:世界著名十大香水品牌之一的「Poison」(毒液)由法國克里斯汀迪奧公司於1985年推出。對於有獵奇心理的新潮女性來說,這個神秘、脫俗、甚至有點嚇人的名字本身就有著無窮的誘惑力。該公司的另一品牌香水「Dune」沙丘,單單廣告「沙丘———瞬間、回憶、夢」便使浪漫多情的女人平添了無限的遐思。「國際著名影星的香皂———力士」也是利用名星的光環效應,傾倒了無數追星逐月的年輕人。
Ⅱ 有誰知道哪裡有關於情感營銷的知識
可以去卓越購買相關的書:
http://www.joyo.com/detail/proct.asp?prodid=zjbk107342&source=xsbkzjbk107342
下面的資料僅供參考:
所謂情感營銷,是指通過心理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偏愛,進而擴大市場份額,取得競爭優勢的一種營銷方式;或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情感產品並利用情感化的促銷手段進行交換來滿足對方物質和情感需要的一種社會過程。人的心理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個方面。個性心理是外人難以在短期內施加影響加以改變的,營銷也只能順勢而為;心理過程包括知、情、意三過程,情指的就是情感過程,它是在認知過程的基礎上產生的、與人的社會性需要和意識緊密聯系的內心體驗,這種體驗一般通過個體有目的的、自覺的支配和調節,即意志過程外顯為行為。銷售的過程中,消費者從產生購買願望到實現其購買行為,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而情感時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甚至可以超越和影響到消費者的意志過程。如果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行為都能從「情」字切入需求,找到企業與顧客的情感溝通的紐帶,進行准確的定位和有分寸的「切入」,使消費者持續不斷地感受心靈的沖擊,即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客戶的心理,從而全力激發其購買意識,將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巧妙作用。企業和營銷人員要想影響消費者的情感必須抓住情感營銷的核心:跨越由認知價值所獲得的滿意、喜歡等基本情感,進而為客戶創造感動!其中提供情感附著只是方式和手段而已,這種感動的創造對消費者來說是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滿足和享受,與最新的營銷概念「物超所值」同根同源。
當我們為客戶提供產品時,競爭對手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模仿,而且對於客戶的認識而言,大多數產品都是相似的。即使差別確實存在,公司也很難有效地與消費者溝通,使他們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現代營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目前也遭遇到了困惑,一方面創造物質價值需要成本,而公司的利潤空間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由於價值的可比性,獲得一定價值,顧客會期待著另一次更大的價值,而且他會毫不猶豫地在價值比較中轉投競爭對手的懷抱;再者,顧客的消費信息越來越完備,他們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理性消費在面對眾多廠商時往往表現為非理性:今天中意A廠家的產品折扣讓利,明天鍾情於B廠家的個性化服務,後天又認為C廠家的產品知識普及不錯。正如一位資深營銷管理人員就曾向筆者抱怨:現今的顧客越來越難「伺候」,不但要質比價,而且你搞讓利促銷,他望著市場上別的同類產品有的折扣、有的派送,恨不得每一樣都要!所以如果我們只提供產品、服務及膚淺化的價值創造,已越來越難於滿足顧客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更難獲得顧客的忠誠。而只有在讓客戶滿意、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使用情感營銷,在情感互動中為客戶創造感動才有可能持久。這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解釋:其一,人在被感動時,印象自然加深,加深和持久的印象對顧客忠誠的維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其二,感動包括情感認知的主觀因素,其可比性減弱,且競爭對手模仿的可能性降低。即使模仿,競爭對手要想為客戶創造另一次更深刻的感動也並不容易。
要為客戶創造感動,感動是與人的情感相關的。而情感作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范疇,它是在人的認知過程基礎上產生的、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緊密聯系的內心體驗。要想一位顧客在一次購買行為中或對一種產品產生感動,無非有兩種情形:其一,顧客從自身所觸及到的企業物質化或價值性的舉措,滿足了消費者某種內心的需要,引起了心靈上的共鳴,從而在主觀上產生感動。比如說,企業開發情感產品、使用情感商標、制定情感價格等;其二是廠家在營銷互動中所創造的情感化舉措使顧客感到感動,它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意境,一般與人性化的服務、處處為顧客著想相關,甚至在廣義上可以包括第一種情形。本文主要討論廠家如何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注入情感,跨越價值創造進而為客戶創造感動。
創造感動的境界我們可以從企業整體和其一線員工的執行能力兩方面入手。
1 企業層面
1.1 修煉內功,從創造價值入手
為顧客提供有關企業整體形象、產品內在價值等方面的良好認知基礎,它是顧客滿意、喜歡情感產生的源泉。它要求企業要有一個基於未來、專注於長遠的系統的總體戰略,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有助於公司長期穩步發展的營銷策略。任何著眼於短期利潤的公司,它或許會為客戶帶來驚喜,但決不能為客戶創造感動,就像諸多路邊狂打什麼「跳樓價」、「門面搬遷,一頓亂賣」的那些公司,顧客或許會走進去一次,但一旦跨出門,就很難再去想它。因此,企業必須形成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基礎,實施全員質量營銷,為客戶提供不說絕對一流但至少是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要從價值鏈的角度對企業的業務活動進行分解和整合,並進一步分析其內部聯系和縱向聯系,找尋成本優勢或歧異化,創造更多的價值剩餘總和。
為客戶創造感動——情感營銷的核心和真諦 來自: 書簽論文網
1.2 喻情於理,讓規章制度柔性化
企業必須將自身視為一個有機、鮮活生命體,而不是冷冰冰的規章制度的組合。在日常經營和管理中要相應的注入情感和柔性,特別是在對待顧客的每一方面,切實做到想顧客所想、急顧客所急,實施人情化的服務制度,才能讓顧客感動。在長沙某電器商場,位於一家生意極其火爆的大超市旁邊,離短途客運站也不遠。該商場制定了三公里范圍內免費送貨上門的服務規則,想像得到的是,要送的一般是較大宗、價值不菲的商品,如冰箱、彩電、洗衣機等。一天,一位大爺挑了兩大袋從超市采購的物品,進來選購了兩台電烤爐,說他兒子明天結婚要用,然後要求送貨。從大爺報的地址來看,那是五公里左右已到郊區,兩台電烤爐價格也就一百多元,打包重量不會超過十公斤,體積也絕對不會令一個成年人拎著難以接受。怎麼辦?不送大爺肯定弄不回家,生意無疑做不了;送吧,與服務規則相去甚遠不說,先例一開,成本、利潤就成障礙。於是店員不得不向大爺解釋大宗商品和三公里規則,大爺的失望是寫在臉上的,他問為什麼每個店都一樣?恰巧路過的大堂經理可被這句話問住了,是啊,為什麼都一樣呢?這些一樣的規則制定當然有基於成本利潤的分析,但大家都擁有且做的一樣的服務就失去了創造差異化的意義,就只能是行業准則而已!當然,為了差別而實行無原則的服務侵蝕利潤不說,還會讓行業陷入惡性競爭!望著窗外的車流,經理就有了主意,於是他快步向前跟大爺商量:可以免費派人送到車站,並且支付貨票(也就一、二元錢)。當店裡的小夥子擔著大爺的兩大袋,大爺輕松拎著兩電烤爐到車站後,小夥子幫大爺放置好物品並買好貨票,大爺的高興是由衷的,並且有發自內心的感動。沒過幾天,大爺就又領著新婚兒子來購冰箱了,而商場也首推出了「三公里內免費送貨上門,三公里外送上車打貨票」這一與其它商場不一樣的人情化服務規則。由此可見,在營銷過程中規章制度是死的,只有人情化、真正為顧客所想的舉措才是活的,才能為顧客創造感動,才能俘獲顧客的心,讓顧客對公司產生忠誠。
2 加強公司一線員工的執行能力
2.1 提高營銷技巧和素質
在營銷過程中傾注情感、對待客戶用心。對於營銷工作者來說,在與客戶的個人聯繫上,營銷人員不僅要有真心,更要細心。連續8年保持銷售小汽車和卡車世界第一,月銷量達到1.3萬台的美國汽車推銷員喬·吉拉德,僅僅是個推銷汽車的單干戶。他在解釋成功秘訣時說:「我每月要寄出13 000張以上的卡片。」這些卡片如同精美的藝術品,不僅會讓顧客贊賞,而且也加深了顧客與他的感情交往。他向顧客祝賀新年或節日和生日的卡片,年年不斷,這樣凡是在他那裡買車的人都記著他,使他以良好的形象和聲譽保持「世界冠軍」的地位。試想如果營銷人員能如此有心和細心地將小事做到持之以恆,這些在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成為客戶感動的源泉!所以說為客戶創造感動並不難,難就難在營銷人員是否真正有心和細心地對客戶付出情感。
2.2 用情、用心的做好一些「小事」
其他與顧客直接打交道的員工群體,其中包括銷售內勤人員、辦公室人員等,廣義上可以包括營銷工作者外的所有公司員工,他們也要求樹立服務觀念,用心用情於與顧客交往的每一方面。很多公司在對待顧客要求或其它各種具體問題上均設立「首問責任制」,我想這正是基於對一線員工的執行能力要求的這一宗旨。有時候,一句貼心的問候、或為顧客在運貨車車廂內鋪上一層廢棄的鋸木或破損塑料,這些小小的舉措都可以讓顧客產生發自心底的感動。而有時,一點細微的疏忽就可導致顧客轉投競爭對手懷抱。一位企業家到泰國考察時感觸頗深:一位顧客在某商場買了一台洗衣機,兩年後他家從樓下搬到樓上,打了一個電話給這家商場的服務員。不到一個小時,服務員便來到他家,按照這位顧客的要求將洗衣機搬到了指定位置上。如此細小的事情,他們卻服務得如此細致周到,消費者真是無可挑剔。在很多發達國家,商場銷售的產品講的是「終身服務」,讓顧客真正體味到「上帝」的滋味。相比之下,我們有些商場的服務則相差甚遠。
「營銷無小事」,事事需用情、用心。情感營銷只是方式和手段,只有滿足消費者內心的情感需求,使其感動才是核心和真諦,否則情感的投放就毫無價值。如果公司和一線員工不能喻情感於為客戶創造感動之中,僅一味沉湎於與客戶混熟、交朋友的表面關繫上,不僅不能讓客戶感動,還有可能讓其掉入很多人慣有的「商家宰熟客、狠賺朋友錢」的思維中。美國推銷大王喬·坎多爾福曾說過:「推銷工作98%是感情工作,2%是對產品的了解」。從這一角度來說,不能注入情感,不是真正的營銷,而營銷中顧客不能感知並產生感動,營銷的效果肯定不會明顯。
Ⅲ 有哪些成功或失敗的互聯網產品的情感營銷的案例
編輯註明:該問題來自知乎網“任何互聯網產品,是否都適合採取情感營銷的手法?或者說,是否有某種方法論,來規范這種營銷手法的套路?”。
內容如下:
幫主走那天,我(Andy Pan)去香港的蘋果店獻花,有記者采訪,問對蘋果最impressive的事情,我回答的其中一條是能夠完美的建立人與機器之間的“情感紐帶” (building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devices)。
美國的一個小女孩的iPod壞了,自己把這個iPod埋在自家花園里。我見過女孩子把iPhone掉在地上後,拿起來心疼的親它拍它。
這就是人和產品之間的情感。
圍繞產品的情感植入,我(Andy Pan)覺得包括兩方面:產品內,產品外。
產品外的情感主要在營銷,這裡面蘋果的Think Different, 都是佳作,不一定都是煽情,也有輕松詼諧篇,蘋果的PC vs. Mac就是一篇篇值得回味的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
產品內的情感離我最近,讓我最感動的是微信上個版本啟動時Michael Jackson的圖片: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
至於選擇這幅圖背後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覺得一定不是臨時急就篇,大家聚在一起說“來,我們頭腦風暴一下,搞個圖片上流一把”(oh boy, people are doing this every day huh?)
我只覺得:“微信的MJ閃屏是長期團隊氣質和某種情緒積累的自然流露。”
好的情感植入和輸出,本來就是主觀的,個人的。如果一個產品的第一負責人自己有鮮明的個性和思想,這事兒會比較靠譜。否則,我寧願看到一個不“情感”但是特性上有亮點的產品。因為,生硬的模仿的情感,很別扭。用的濫,很cheap;用的偏,很山寨。用Ricky的話:有的感覺很受用,有的卻如同怪味豆。
昨天和Ricky聊完,寫了兩條微博:
1. “和Ricky 聊產品,我說情感營銷一定要謹慎,因為這個本來是很難拿捏,嚴重依賴把關人的。濫學情感營銷只會生硬。讓我想起「圍城」里說的 "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時髦,鄉氣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國裁縫仿製的西裝,把做樣子的外國人舊衣服上的補丁,也照舊在衣袖和褲子上做了。” ”
2. “有句話說:「第一個用玫瑰比喻女孩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微信的MJ閃屏是長期團隊氣質和某種情緒積累的自然流露。產品情感不是見到花花草草就眼淚汪汪 ”
你要做產品的情感植入和輸出,不是靠一堆碼字和公關的人頭腦風暴,是:首先你問自己,你對這個產品真的有情感嗎?
微軟看到蘋果iPod成功就攢了個團隊做Zune,結果做了幾坨垃圾。每次我看到Zune,我只能這么形容:When I look at this, it sends a shiver up my spine.。..
原因是什麼?
喬布斯:“Whenever we have a music event, we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mind ourselves why we do thi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reason we do this is like you, we love music.”
信息來源:知乎網
Ⅳ 網易雲如何提高情感營銷人員水平
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實操加強訓練
案例分析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平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思考身邊的事情
Ⅳ 情感營銷五種方法
一、情感營銷
情感營銷簡單的來說就是藉助消費者的某種個人情感個需求來為產品增加買點的營銷方式,他們是把消費者的個人情感和需求作為產品營銷戰略的核心。情感營銷是從消費者的情感處罰,喚起消費者的消費慾望的。比如哇哈哈集團推出的「90後的回憶」定製版AD鈣奶,讓AD鈣奶重回90後群體、點小酒用80後常見的墨水瓶包裝去包裝酒等這些都是通過情感營銷去贏得消費者眼球的。情感營銷能讓消費者獲得心靈上的共鳴,寓情感於營銷中,讓有情的營銷贏得無情的競爭。
二、病毒營銷
病毒營銷是利用公眾的積極性和人際網路,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並能夠迅速獲得數以萬計、百萬計的網路流量。且這些信息能像病毒一樣侵入人腦,快速復制。
2017年5月7日,百雀羚憑借一組一鏡到底的神廣告刷遍朋友圈,一名1931年的老上海的摩登女郎,看似街頭漫步,實則是完成一項謀殺任務,美女完成槍殺後表示"我的任務就是與時間作對",同時引出預熱母親節的主題。
該條廣告一經推出被多方轉載,不僅製作團隊公眾號短時間內閱讀量實現10萬+,一些業內公號二次轉載後,閱讀量也紛紛實現10萬+。一個叫"4A廣告門"的公號5月8日轉載後,除了閱讀量10萬+以外,獲得點贊5.3萬余條,置頂留言的點贊達到2.1萬。這是病毒營銷的典型案例,在獲得廣泛傳播的同時,把百雀羚這個老品牌變得年輕化了。
三、會員營銷
會員營銷是一種基於會員管理的營銷方法,商家通過將普通顧客變為會員,分析會員消費信息,挖掘顧客的後續消費力汲取終身消費價值,並通過客戶轉介紹等方式,將一個客戶的價值實現最大化。
四、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是指產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Ⅵ 關於賣萌營銷或者是網路情感營銷方面的英文文獻(幾千字),如果附翻譯最好
賣萌營銷,是市場行銷手段之一。 它既是一種品牌親民化溝通的方式,也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一種方式。不同品牌有著不同的賣萌方式:有的通過小孩,有的通過動物,有的則本身就擁有「萌基因」。
最初萌的對象,僅限於美少女,例如眼睛佔全臉1/5,頭上有天線般呆毛,雙馬尾,口頭禪,三無或傲嬌的性格等等。美少女、寵物、小孩,日常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萌已經泛化為一個可以用來形容更多事物的詞,甚至因為個人偏好不同而出現「萬事萬物皆可萌」的傾向。但依然要記得萌的基本要義就是「可愛到讓自己覺得要燃燒起來」。
「賣萌」並不是校園的專屬,商界使用得更甚。對於「賣萌營銷」在商界的運用,迎來更多的是贊同聲。
肯德基
2011年末,肯德基也借勢賣了一回萌─「喵套餐」火熱出爐。作為年度營銷的重頭戲,這份定價34元的新年套餐,亮點根本不是食物,而是隨機附贈的四隻小奇貓。肯德基希望通過這四隻表情各異的萌貓拉近同90後消費群體的距離。
可口可樂
2013年6月,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換了新裝,「可口可樂」四個大字已「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喵星人、白富美、天然呆、文藝青年、月光族」等網路流行語。
加多寶
在涼茶大戰中,加多寶就利用小孩做了次「賣萌」營銷。在加多寶被判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等宣傳用語後,加多寶便在官方微博發布「對不起系列」。「對不起!是我們太笨了,用了17年時間才把中國的涼茶做成惟一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品牌……」加多寶這組小孩哭泣圖,成功地激發了消費者對於加多寶的同情。
天貓
另一大營銷萌物就是動物。「淘寶體」傳播開後,「親」成為全民賣萌的首選詞彙。同時,淘寶商城在改名天貓時,更是將「賣萌」發揮得淋漓盡致。
免費的傳播效果
很多營銷人都在琢磨如何讓用戶主動傳播,一個功利型很強,或者毫無興趣可言的營銷行為,不會引起用戶參與的沖動。然而賣萌則不同,這種被附加了喜感的快樂情緒,容易傳染,易於分享,當人們在微博微信人人開心上看到各種萌人萌事兒,豪放之人開懷大笑,悶騷之人心中暗喜,這個數字化時代中最容易分享出去的就是快樂,難怪那些冷笑話、冷兔們火得一塌糊塗。在電商運營中,如果網友在你那裡買到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被萌到的快樂,想不被他分享都難。這樣心甘情願的免費傳播,多少人求之不得。想一想凡客體、淘寶體的火爆,效果甚好。
產品溢價能力
賣萌讓商家與用戶的交流更具親和力,近關系讓人都不好意思砍價。我們常見淘寶店鋪的評價,比如「服務不好」、「態度差」……看似跟產品功能與效果無關,但是導購人員及話術表述上會產品價值縮水。會撒嬌會賣萌的商家讓產品無形中增加了價值空間。
緩解負面情緒
商家與用戶之間發生矛盾,甚至是出現重大危機時,通過賣萌營銷,與用戶之間的敵對情緒會軟化下來,比如315高德地圖的案例,他們在官方微博上的主動回復盡顯萌態。
會員管理潤滑劑
在會員情感營銷時使用賣萌的手段,不僅會增加用戶復購幾率,同時好感度與分享沖動都會增加,比如一些電商的語言經常會出現「哦」、「呢」、「啵」「妹紙」、「漢紙」。而另外一個角度,電商經營中,讓會員參與的最好方式是「曬單」,最好曬單最好形式還是「賣萌」。
萌點
簡單地說,萌點就是「能讓人感受到萌的點」,也就可以理解為「可愛之處」。因為萌文化已經有快10年的發展演變,ACG界的萌點已經變成了可以系統化和公式化的要素。甚至隨便打開每部作品,每個ACG愛好者都能輕易指出其中的萌點,頭頭是道。
而在如今萬物皆可萌的大環境下,其他事物的萌點卻並沒有那麼系統和公式化。更多的人也只是把「萌」作為描述可愛的一種方式,甚至並不能准確指出自己覺得萌的事物到底萌點何在。萌點因人而異,要製造萌點也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與需求。
賣萌
意為,顯示自己萌點的存在。比如本身具備大眼這個萌點,故意眨巴眨巴,這種行為就是賣萌。本身是一個中性的詞,但由於有些人過於刻意的展示自己的萌點,反而讓觀眾有了負面的感受,就會有「廢萌」(除了萌點以外內容劇情等其他都沒有意義)的評價,甚至會有「賣萌自重」、「惡意賣萌」等的警告說法。
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個戴大眼鏡的美少女不小心摔倒一次,可以看做是很萌的舉動。但如果她每走一步都摔倒,大概觀眾只會想把她抓起來扔出去吧。賣萌並不是簡單地把萌元素生拉硬拽堆砌在自己身上,而是必須內省,同時了解受眾,才能找到打動他們的自身萌點,並且用恰當的方式恰當的頻率展示出來,形成真正意義上成功的賣萌。
希望能幫到你
Ⅶ 何謂情感營銷,與關系營銷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情感營銷與傳統的產品營銷、服務營銷、關系營銷、整合營銷等方式不同。
關系營銷,它是指利用與個人交際圈中握有市場機會的決策人的個人關系,甚至再加上商業賄賂等非常營銷方式最終獲得市場機會。而「把機會給了別人還不如給自己人呢,這樣還能落個人情」,這是中國情感式營銷的典型思維方式。
情感營銷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真情的流露,並沒有以產品銷售為目的而最終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的營銷。情感營銷是一種以銷售人員受人歡迎的人格魅力以及對未來消費習慣的把握上來影響自己身邊的人,以自身來引導消費的一種營銷方式。
情感營銷相似於溝通營銷,也相似與口碑營銷,我認為情感營銷是溝通營銷與口碑營銷的共同體,是兩者的結合,合二為一。情感營銷是以後營銷學的大勢所趨 。
舉兩則「情感營銷」的例子:
還記得多年前,雕牌洗衣粉曾經推出兩則廣告:一個小女孩兒看見媽媽給奶奶洗腳,若有所思之後,晃晃悠悠地給媽媽端來一盆洗腳水;媽媽下崗了,看到操勞的媽媽,小孩子開始意識到該為媽媽做點事情了,就為媽媽洗衣服,並站在椅子上把衣服晾曬到陽台上。這兩則廣告為何成為了難以遺忘的經典呢?那就是他們突出了一個主題,即孝。古語雲:「萬事孝為先。」在傳統道德觀念中,孝可謂是所有優良品德的基礎。當商業思潮不斷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傳統的家族道德觀念正在走向沒落,並面臨被肢解的威脅,傳統道德觀念似乎有節節敗退的趨勢,「父母在不遠游」,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或許筆者有誇大之處,但這兩則廣告啟發了普通大眾身上所遺存的孝順之心。比如,大學期間曾經一位朋友非常慚愧地說:「看那麼一點小孩子都知道給媽媽打洗腳水,我又為父母做過什麼呢?」這就是共鳴。除此外,雕牌還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家與親情有關的廣告,廣告詞為「只買對的,不選貴的」,充分表達了雕牌關愛大眾的品牌理念。
作為一個快銷企業,伊利曾經舉辦了「帶愛回家」的公益性活動,提醒那些忙碌的外鄉遊子回家看看父母,看看久別的親人。同時,伊利還在網路上發布有關「帶愛回家」的徵文通告,讓大眾傾訴出壓抑或久藏在心底中的那份對家鄉、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或表達出平日里忽略或遺忘親人的愧疚心情。
這種情感宣洩就是品牌與普通消費者的一種互動。為保證這種互動的有效性和廣泛性,企業還需要為消費者創造一個與品牌進行情感互動的平台。在「帶愛回家」的活動中,伊利與許多網路媒體實施聯合營銷,如網路、新浪、騰訊、MSN、搜狐、空中網和央視網等,充分保證了傳播的廣泛性和有效性。另外,伊利還在新浪博客中刊出自己的徵文通告,並在眾多媒體發布新聞通告。
情感營銷,就是從面向普通大眾,從打動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開始,給了消費者一個體驗品牌的機會,如情感宣洩。
情感式營銷包括針對普通大眾的情感營銷和針對經濟鏈中間環節的關系營銷。情感營銷是對關系營銷的一種延伸,因為所面向的對象小眾擴展到大眾,更符合公正、公平的社會原則。同時,關系營銷在長期內似乎並不會消亡,人性的貪婪與慾望總會讓某些人鋌而走險。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Ⅷ 化妝品公司適合哪種營銷,比如情感營銷
營銷,沒有特定方式,任何方式方法都得看誰來用。情感營銷,王道卻不是主要方式,任何銷售方式都離不開情感營銷的環節。只是程度差異化
Ⅸ 銷售和情感營銷的課後總結
每位銷售人員都應掌握三個方面的重要技巧:對產品、解決方案的了解和掌握、銷售技巧及客戶分析技巧,而針對不同的客戶激發他們的情感需求,並量身定製銷售演示方案,將很大程度的提高銷售成功率。然而,在這一過程,銷售人員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q 銷售人員了解自己的產品、服務以及如何銷售,但他們不一定了解自己的銷售對象
q 明明是定製化的銷售演示方案,可是依舊無法打動客戶
q 長期拿不下的客戶,換個銷售就拿下了
針對以上問題,本期《情感銷售:打動客戶內心的實戰技巧》精彩課程將提供給銷售人員最實用的客戶分析技巧並能將其落地應用在銷售實戰中。課程採用哈姆·華茲華斯的七種類型性格測試,使銷售人員了解每種性格類型的特徵並在數分鍾內判斷出客戶情感驅動類型、調整演示及談判策略、引起潛在客戶對服務或產品的情感需求並達成購買決定,明顯提高業務發展和銷售的成功率。
課程對象
銷售經理、大客戶經理、銷售主管、一線銷售人員等
課前測試
每位學員需在課前完成在線個人風格測試問卷,了解自己的主要情感驅動。
課程大綱
1、7種類型的情感驅動分析
詳細闡述每種情感驅動及特徵
亮點:該測試的最獨特之處是分析出溝通對象的情感驅動,而非僅僅是情緒或性格特徵的分析。我們採用的哈姆測試是心理學中最早的有科學數據支撐的測試之一,7種類型可以將情感驅動具體到每一個體溝通對象,但又不會因過於復雜而在銷售實戰中難以應用。
2、客戶眼中的你
每種類型潛在的風險類型及應對策略
3、TOPDOG-如何快速判斷客戶的情感驅動
培訓者學會通過六方面判斷潛在客戶的性格類型及特徵
亮點:課程的開發者通過長達三十年的銷售實踐,總結出非常系統的方法論幫助銷售人員在不用請客戶做測試的情況下可以從六個緯度輕松判斷出客戶的情感驅動類型。同時,每家客戶還可以根據行業或銷售模型對其中的二至三種緯度進行深化或定製,使判斷更為簡捷、准確。
4、銷售呈現策略
為何同一呈現策略對不同的潛在客戶會起不同的作用?對應每種風格的潛在客戶應採用何種呈現策略。
亮點:貴公司客戶關系管理及銷售的流程可能與一般的銷售流程有所不同,對於客戶分析方法論的應用尤為重要!我們將與培訓學員進行課前需求調研,了解他(她)們在客戶關系管理中的挑戰,並設計1-2個案例,對情感銷售方法論進行綜合應用和練習。
課後
學員可在課後的2-3周內無限次使用在線測試,供學員培訓後判斷客戶情感驅動類型並用測試驗證。
培訓師介紹
陳德金
實戰經驗
歷任英特爾大學亞洲區員工發展經理、惠普培訓服務部高級顧問等高級職位。他在英特爾工作期間,負責亞洲區超過2萬5千名員工的學習發展規劃、項目計劃、課程內容設計及實施等;他亦是英特爾中國技術優才發展的項目經理:該項目涵蓋技術優才庫的建立、優才培養戰略、優才遴選、評估及培養方案和實施,最終為英特爾中國在2008-2011年成功培養了5位首席工程師(相當於國家級高級副總裁)。
在惠普工作期間,負責華東區的培訓業務發展,每年成功銷售約2百萬美元的惠普培訓業務。
專業背景
他在課程設計及實施、學習發展、優才與領導力及組織發展領域有超過十五年的工作經歷。